《曾國藩血祭》讀書筆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1W

《曾國藩血祭》讀書筆記

《曾國藩血祭》讀書筆記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曾國藩-血祭》的書。

“遠遠地看到家門口素燈高掛,魂幡飄搖,曾國藩悲痛萬分,他三步並作兩步朝大門口奔去。三道大門早已全部打開,曾府老少數十人一律站在中門兩旁。曾國藩一眼看見父親拄着柺杖站在正中,便不顧一切地跑上前去,雙膝跪在父親面前,語聲哽咽地說:“不孝兒來遲了……” 話未說完,眼淚早已一串串流下來。”

“正是要自己辦大事的時候,爲何如此瞻前顧後、疑慮重重呢?”“世無艱難,何來人傑?”

我看出:曾國藩非常孝順,這可以從“遠遠地看到家門口素燈高掛,魂幡飄搖,曾國藩悲痛萬分,他三步並作兩步朝大門口奔去。三道大門早已全部打開,曾府老少數十人一律站在中門兩旁。曾國藩一眼看見父親拄着柺杖站在正中,便不顧一切地跑上前去,雙膝跪在父親面前,語聲哽咽地說:“不孝兒來遲了……” 話未說完,眼淚早已一串串流下來。”看出。

曾國藩有決心戰勝困難,從“世無艱難,何來人傑?”可以看出。

如果曾國藩不孝順,那他就不會悲痛萬分,如果這樣,他的母親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

如果曾國藩沒決心,那他就不會成爲清代的著名將領。

我要像曾國藩那樣孝敬父母、有決心戰勝困難。我會幫父母分擔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世無艱難,何來人傑?”,這樣,我會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曾國藩孝敬父母、決心戰勝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曾國藩血祭》讀書筆記二

昨晚讀完了這部長篇歷史小說的第一部,心裏很沉重。我對於主人公曾國藩的認識:除了對他對太平軍採用的酷刑極爲不認同,讓人心驚膽顫非人性的折磨。其他挺讚賞這個人,他是一個胸有大志建功立業,刻苦致學修身,二袖清風爲官。

看他的成長之路真是不容易啊!從他辦團練說起,負出的辛苦自不必說,單說遭遇到的種種阻力就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看清朝時官場的腐敗,想到當下的官員,這個歷史真是源遠流長,那麼多官員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僅飽私饢,而且還心術不正,還要做別人的攔路虎.....

本書敘事很客觀,文中多處讚賞太平軍的將領,象石達開。也表述了,太平軍起義也是原自清政府的無能,百姓的生活窮困潦倒。但是隨着太平軍的節節勝利,內部出現了爭權奪勢的殘酷鬥爭,楊秀清逼宮洪秀全不成,反而被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殺死,而且連帶家人及部下2萬餘人被斬,演出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一幕內訌慘劇。真是心疼啊!!!

讀此書,也看出曾國藩的愛才,事實也證明了:讀書能增長人的智慧,有勇氣的人,網絡了有謀略的讀書人,在特殊歷史時期就能成大業!

心情就是沉重!

《曾國藩血祭》讀書筆記三

唐鑑,字鏡海,湖南善化人。是清朝秉承程朱理學的專家級人物,但是他之所以出名,還是沾了不少弟子曾國藩的光。

道光二十一年,唐鑑由江寧藩司任上進京任太常寺卿,道光帝在乾清門接見他。這一天,曾國藩恰好隨侍在旁。道光帝獎諭唐鑑治程朱之學有成就,並躬自實踐,是個篤實誠敬的君子。道光帝對唐鑑的稱讚,引起曾國藩的深思:自己在皇上身旁,要得到皇上的重視,必須要投皇上所好;看來皇上看重的是德行的修養,是對義理之學的研究。幾天後,曾國藩就拜師於唐鑑,唐鑑也對這位同鄉後輩勤奮實在很看重,見他如此謙卑,自投門下,樂意地收下了這個新門生。

曾國藩拜師後第一起事就是請教唐鑑如何讀書:

曾國藩問“古今學問,汪洋若大海,弟子在它面前,有如迷路之孩童,不知從何處起步。”

唐鑑回答“當以《朱子全書》爲宗,此書最宜熟讀,即以爲課程,身體力行,切不可視爲瀏覽之書。檢身之要,我送你八字。即檢攝在外,在‘整齊嚴肅’四字;持守於內,在‘主一無適’四字。至於讀書之法,在專一經;一經果能通,則諸經可旁及;若遽求專精,則萬不能通一經。比如老夫,生平所精者,亦不過《易》一種耳。”曾國藩聽了鏡海先生這番話,有昭然若發矇之感。

唐鑑逐一指點後,曾國藩於學問之道和修身之法似乎一下子全明朗了。唐鑑又告訴他,督促自己修身的最好辦法是記日記,並說倭仁在這方面用功最篤實,每日自朝至寢,一言一行,坐作飲食,皆有札記,或心有私慾不克,外有不及檢者皆記出。又說自己記日記一一如實,決不欺瞞,夜晚與老妻親熱,亦記於日記中。曾國藩聽後心中暗自發笑,也佩服老頭子誠實不欺的品德。

唐鑑的話和做法不僅對曾國藩有啓發,對我也很有啓發,記得上學時老師說過我們上了十幾年學,到最後學到了什麼?學到的是學習的方法,就如唐鑑所說的讀書要專一,“一經能通,則諸經可旁及”。另外,記日記確實是件好習慣,堅持把我們的所見所想記錄下來,經年累月,我們的學習成果會不知不覺的在日記中流露出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