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精選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6W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精選
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篇1

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00多封,其行文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看似平淡家常事中蘊藏着真知灼見,極具說服力和感召力。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爲此,我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曾國藩家書》進行了研讀,讀後感觸頗深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爲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爲"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啓"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業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後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

作爲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儘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爲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寫給兒子紀澤、紀鴻以及諸弟的家書中。曾國藩的家書,共有330多封,是歷史上家書保存下來最多的一個。全書分爲治家類、修身類、勸學類、理財類、濟急類、交友類、用人類、行軍類、旅行類、雜務類,共10大類。 曾氏家族,向來治家極嚴,也很有章法。曾國藩受家風薰陶,對子弟也要求極嚴,並諄諄加以教誨。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中,有許多可取之處。諸如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自近代以來曾國藩就被政界人物奉爲"官場楷模"。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了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中國官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使父母寬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導和照顧弟妹,體貼入微;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裏,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 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幹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毛澤東)。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爲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國藩的教育理論,直至今日仍然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啓示。作爲新世紀的複合型教師,我相信只要付出我們的哪裏,必定會培養出更多創造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爲寧晉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篇2

關於曾國藩,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個很顯赫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關於他的家書,卻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蘊含着真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我很早以前就很想讀讀《曾國藩家書》,但總是因爲一些事而擱淺,這次的黨員讀書活動,我終於得以靜下心來閱讀。

曾國藩生前譭譽參半,他是“中興第一名臣”,但也頂着“賣國賊”的惡名。他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殺人割地,開了“就地正法”的先河,揹負罵名。但他也成就了“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的美名……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們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條件,特別是對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是絕不能妄下評語的。

《曾國藩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諸如:修身、齊家、爲學、治軍、政事、處世、用人、交友、理財、養生等各個領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的反應。本書分爲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爲政篇及用人篇。透過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我們可以得知其對事物的獨到見解,及其面臨家事、人事、軍事、國事等大小問題時所採取的處理方法。在很多的書信中都,曾國藩更是總結了自己的得意與失落,用自己的經驗教育諸兄弟,特別是曾國藩對於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爲現代父母教導子女、樹立良好家,教的絕佳典範。

讀《曾國藩的家書》,不難聯想到現在的教育。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問題也不容我們迴避和粉飾。如鄧小平晚年提出的教育問題。“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我們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現在的社會、家庭也爲孩子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金錢,孩子們不堪學習重負也成爲普遍社會現象。但教育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信仰缺失、極度自我、道德淪喪、浮躁空虛等,教育問題不榮樂觀。

曾國藩作爲國之棟樑,是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在曾國藩的330多封家書中,他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的君子”。這也折射出我們教育的問題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過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

《曾國藩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是從生活行爲入手,着眼道德培養。而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是一味地讓孩子學技能,導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礎,不懂得要去敬愛自己的父母。這樣又怎麼去愛他人、愛祖國。?對家庭失去責任感,又會去擔負什麼社會責任呢?不“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這些都值得我們的深思。

曾國藩家書讀書心得篇3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爲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爲"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啓"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業無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後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

作爲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含真知良言。儘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爲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作爲國之棟樑,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至今190餘年裏,其後世子孫中大師級人才輩出,遍佈海內外。曾國藩的家教或許給出了答案。在曾國藩的330多封家書中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的君子”。什麼是曾國藩所說的“君子”呢?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已有定論:“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皆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愚人不足爲社會患,小人卻是社會的大患,“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纔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振聾發聵,值得我們深省呀。

在閱讀整本書以後,我有了幾方面的體會:

第一, 讀書習字依舊爲修身之本。

第二,讀書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我認爲,在閱讀新書的同時,也應倡導讀些舊書,尤其要讀古人有關怎樣讀書的著作。不論讀何種書籍,都要堅持做到:“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我認爲,所謂有志,就是不甘爲人後,應爭先恐後;所謂有識,就是知識學問無盡頭,不能井底蛙觀天;所謂恆,就是讀書有恆心,雷打不動,持之以恆。只有這樣,才能成事。

“無論何書,總順從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亂翻幾頁,摘抄幾篇,而此書大局精處茫然不知。”這不是個簡單的學習方法,它的深層意義是:一個人的知識是時間的積累;沒時間的堆積,熟讀書中的知識,就不可能透徹瞭解和系統掌握書中的要領,得到完整的知識。讀書要專,還在於讀書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這樣才能掌握書中的全局,明瞭書中的精處。讀詩,也是古人掌握知識不可缺少的。曾國藩說:“弟要學詩,先看一家集,不要東翻西閱。先學一體,不可各體同學。蓋明一體,則皆明也。”這不僅能瞭解一些典故,也能提高寫作水平。先學一體,然後再顧及其餘,看來,也是在借鑑古人的讀書方法。當今,倡導讀書,也是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在全民讀書活動中,不僅應倡導民衆讀新書、讀好書;還要讀些舊書。所謂舊書,就是那些被證明見解卓越,質量上乘的經典名著。當然,還要讀些古人關於怎樣讀書,其中有讀書的責任、目標、方法等的專著。這對於我們開展讀書活動也具有深刻啓示的。

再看看曾國藩曾給自己定下每天讀書的十二條規矩我就汗顏:一、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不沾戀;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五、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八、保身:節勞、節慾、節飲食;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經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十一、作字:飯後寫字半時;十二、夜不出門。

前三條是爲讀書做的準備。第四、五、九、十、十一條是讀書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條看起來似乎與讀書關係不大,實質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讀好書。最重要的,讀書不能以浮躁之心讀,更要重視做讀書筆記、隨手摘記、消化歸納,從而提出自己的精當見解。

他對自己的人生價值相當明確,讀書遍佈其終生,讀書之勤,古今少有,這種精神正好激勵着我們年輕人,以讀書爲高尚之舉,以讀書爲興家之道,這或許是每一個讀曾國藩的年輕人最有收穫和最有價值的東西,要是每個人都能夠用曾國藩的價值觀引導自己的前進之路,能夠用曾國藩的勤奮之舉引領自己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都將得到無法衡量的提高。

第三,修身方成君子

曾國藩的人生目標--- 內聖外王。內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座右銘是:不爲聖賢,便是禽獸。聖具體指誠信,自律,儉,勤,公正,躬身親入等;外王指的是有理想,志向高遠,意志堅定,有毅力,有忍耐力。

曾國藩的修身之道首先是誠,爲人表裏如一;第二是敬,敬畏,內心不存邪念,端莊嚴肅有威嚴;第三個就是靜,心、氣、神、體都要處於安寧放鬆的狀態;第四個字是謹,不說大話、空話、假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個字是恆,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獨”,就是人應該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獨處,也就是指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都要按照聖人的標準,按照最高準則來行事。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了成不了大事,太剛了則會折斷。剛不是蠻橫,而是敢於進取,柔不是痺弱,而是虛心謙讓。做人應當堅挺,之後纔是立志、明強、慎獨、勇毅、謙虛、習勞。自身的努力加外在的機會,最終成就了曾國藩。

每個人品評歷史人物總是縱觀其一生,評論其功過,比如曾國藩最後大戰太平天國,一統湘軍等等。但是對於我來說,我不是評論員,也不是歷史學者,自己的資歷就讀書、修身這兩點就夠我學之一生,受之一輩了。

第四,治家而平天下

曾國藩的治家四法可總結爲以下四點:耕讀爲重,祭祀爲孝,習於勤勞,善待親鄰。

中國是歷經千年的農耕大國,重農思想也貫穿了曾國藩這樣的大員。曾國藩訓誡子弟,寧可世代爲耕讀之家,也不願淪爲玩世不恭的宦官子弟,在《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與諸弟書》中說:“耕讀之家,勤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我今賴祖宗之積累,少年早達,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盡,故教諸弟及兒輩,但願其爲耕讀之家,不願其爲仕宦之家。”

重視孝道的他以祭祀爲敬孝道的方式。自古以來,中國人最講求對祖先的祭祀.因爲追念遠祖,深怕有辱先人,自然不敢爲非作歹,自我的德性便能做到樸實厚道.所以曾國藩對於祭祀祖先非常重視,常交待其夫人必親自辦理.。

此外,他同樣認爲人需要勤,常以早起爲生活的起點,他在《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與紀瑞書》中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人絕不可能獨善其身,或獨善其家,所以人與人的相處之道顯得更爲可貴。 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廿一日與諸弟書》中說:“若祿入較豐,除堂上甘旨之外,盡以賙濟親戚族黨之窮者,此我素志也。”可見賙濟親族.善待鄰里,也是曾國藩顯達時一直抱持的待人態度。

《曾國藩家書》所涉及的內空極爲廣泛,小到人際瑣事和家庭生計的指際,大到進德修業、經邦緯國之道的闡述都無不展示着一代英豪的超人遠見。見賢思齊,我們對他的理念有所借鑑,也必然有助於人生的進步與昇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