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張愛玲》讀書筆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9W

範文一

關於《張愛玲》讀書筆記

平時不怎麼關注文學作品的我因爲老師留作業的原因讀了一些張愛玲的作品,起初對張愛玲的瞭解僅限於一些影視作品和戲劇作品,當拿到張愛玲作品集開始閱讀時,每每覺得她的作品卻有獨特之處,這麼一個身世離奇的女人寫的作品讀起來完全能夠折射出作者的人生經歷。

據我瞭解張愛玲在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的小說震動文壇,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紅的女作家,在中國文學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五十年代,張愛玲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創作,包括《傾城之戀》、《金銷記》、《赤地之戀》、《半生緣》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爲故事場景,在荒涼和頹廢的大城市中鋪張曠男怨女,演義着墮落及繁華。她的文章,猶如會上癮的毒品,不去碰它,甚麼事都沒有,一碰就欲罷不能。

張愛玲的小說吸引人,她的感情生活也是大家注目的焦點,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是她和胡蘭成的愛情傳奇,雖然短暫,卻也轟轟烈烈。晚年,張愛玲獨居洛杉磯,她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祕感。

張愛玲的文章中,之前幾乎沒看過,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傾城之戀》,尤其是它的結尾。不僅僅是一個較美好的結局,四嫂離婚,想學流蘇嫁給一個更好的人。這樣的念頭,不禁使人發笑。

傾城之戀雖然也是有人的猜忌,也依然毫不留情的顯露在筆下,但一場戰爭,炸燬了幾座城市、多少人的命,卻彷佛也炸燬了每個人的面具,還有那些僞裝,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我想,應該就是指向這樣的情況吧!似乎突然意識到,愛的人可能會再下一秒就消失不見,而放下那些無味的計算、猜疑,讓他們最後在一起。

其實不只他們怕受傷害,每個人都是,經不起一再的失望,所以爲了保護自己,而在別人面前築起一到厚厚高高的牆;爲了不讓自己吃虧,而斤斤計較的處處盤算。但在同時,是否也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像是真誠的情感,那些最早、最原始的心。把自己弄得像一隻虛僞的刺蝟,這樣真的好嗎?我不禁這樣問自己。

我認爲,令她的小說能夠讓大衆喜愛的原因,除了典雅的詞句,最重要的,還是她本人曾經親身體驗過再加上世事的千錘百煉後,所寫下的事,融入了許多感情,才得以傳於後世。

範文二

20世紀的前幾十年,中國文壇受益於國家動盪的激勵,思想自由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成效,產生了一大批愛國憂民的人文、科學和藝術大家,就文學而言,魯迅以其思想解剖的嫺熟,藝術表達的活躍和簡約,近乎於漫畫表達的突擊力而受到文學史的尊崇。與魯迅的戰鬥性和火藥味截然不同的是上海灘的一位女作家,以上海灘的瑣屑生活寫作而備受當時和後代讀者驚愛的張愛玲。

只是大陸讀者略微有些不幸,因爲政治氣候的變異,幾十年功夫裏,幾代讀者都沒有讀到張的作品,直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文藝氣候的好轉,這位被塵封了很多年的女作家和作品迅速飄紅大陸,帶給很多人閱讀趣味。

其實“張熱”是久遠的事情,當年傅雷先生就十分鐘愛張愛玲的作品,還以長篇累牘的熱情詮釋張愛玲的藝術特色,好在大陸文藝和政治氣候是暫時掩蓋了作品,並沒有改變作品自身的魅力和歷史公正。

《重訪邊城》是愛玲一些筆記整理而成的集子,裏面談到的艾默生的生平和著作,評論十分讓人喜愛:“他的書像珊瑚一樣,在海底緩慢形成,他自己的進展也非常遲緩,經過許多年的暗中摸索。”從這句話來看,愛玲對艾默生五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性寫作的驚人毅力是十分敬仰的。

梭羅和艾默生關係密切的,霍桑也生在康考特,這個地方真特殊,出了三個世界知名的作家,霍桑寫了一部《紅字》,裏面講述了一個女人因爲愛情和勇敢被世俗摧殘的故事,其中人性的剝離,令人嘆惋。

愛玲對梭羅的評價很高,她說:……他雖然天資甚高,而且終日手不釋卷,可是在這著名學府中他並不見得如何出人頭地,也許那時因爲他只是潛心鑽研自己心愛的讀物,對校中課程和分數成績卻漠不關心的緣故。愛玲寫的是梭羅在學校讀書的狀況,看來梭羅有偏科和獨自探索的習慣吧。好在是美國,要是在大學聯考盛行的中國,大概也該去街頭修皮鞋了。

《重訪邊城》裏面還收藏了很多序跋之類的小文章,也有一些長篇累牘的讀書筆記,但梭羅,艾默生和霍桑都是我喜愛的美國作家,就在我的筆記裏略微寫了幾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