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十八春》讀書筆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W

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於年青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裏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彿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

張愛玲《十八春》讀書筆記

他所愛的人也愛他,想必也是極普通的事情,但是對於身當其境的人,卻好象是千載難逢的巧合。

他們在沉默中聽着那蒼老的呼聲漸漸遠去。這一天的光陰也跟着那呼聲一同消逝了。

他終於微笑着向她微微一點頭。但是他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再也找不出一句話來,腦 子裏空得像洗過了一樣,兩人默默相對,只覺得那似水流年在那裏滔滔地流着。

中年以後的人常有這種寂寞之感,覺得睜開眼來,全是倚靠他的人,而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倚靠的,連一個可以商量商量的人都沒有。

走出這家店鋪,在馬路上茫然地走着,淡淡的斜陽照在地上,他覺得世界之大,他竟沒有一個地方可去似的。

曼楨看着她那孩子的傻相,不由得要笑,但是一面笑着,眼眶裏的淚水已經滴下來了。

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樣一個人。

世鈞看到最後幾句,就好像她正對着他說話似的。隔着那悠悠歲月,還可以聽見她的聲音。他想着:"她難道還在那裏等着我嗎?

要是真的自殺,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卻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變得更壞,更壞,比當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

他們很久很久沒有說話。這許多年來使他們覺得困惑與痛苦的那些事情,現在終於知道了內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現在這時候,知道與不知道也沒有多大分別了。--不過--對於他們,還是有很大的分別,至少她現在知道,他那時候是一心一意愛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對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種淒涼的滿足。

——《十八春》by 張愛玲

張愛玲是我接觸較早也較爲全面的女作家,非常奇妙也是我唯一完全沒有感情色彩的作家。不偏不倚,無喜無惡,平靜至極,連半分微微的感情傾向都沒有。如我這般感覺用事的人,這種情況是少見的。

讀書是看緣份的。同一作家的作品,同一時代讀到的作品,卻會有天壤之別的感受差異。

張愛玲的四部長篇《十八春》、《怨女》、《連環套》和《小艾》。有的很喜歡,有的完全沒感覺。

最先接觸的是《十八春》和《怨女》。高中時候。某巨蟹女生借我的合訂本。《十八春》我一見如故。《怨女》則看了兩三遍只記得開頭結尾處有人拍門叫大姑娘,中間好像有人在吸鴉片煙。。。其餘的完全沒了印象。

《連環套》也是不錯的。寫過讀書筆記。不贅述。《小艾》則又沒多大印象,連好句子都沒有記,好像是個可憐生生的女子的故事,後期是解放以後的事,張愛玲努力想寫出她解放翻身以後的幸福生活,但是無奈她骨子裏對*******就缺乏深刻的認識和信任,因而顯得造作而懷疑,狗尾續貂。

《十八春》,又名《半生緣》,典型的文藝小說。平淡卻惆悵的口吻,像河水一般緩緩流淌。含蓄的主角,鮮明的人物,悲情的故事,無奈的錯過,兵荒馬亂的時代背景。是第一部打開我認識張愛玲世界窗口的書。也是迄今爲止我感情最深的她的作品。

《十八春》有這樣一段話:“曼楨有這麼個脾氣,一樣東西一旦屬於她了,她總是越看越好,以爲它是世界上最好的。 ”當年借給我書的女生用筆劃出來,旁邊做了筆記,大意說很少見很奇怪的思維。不過我卻非常非常認同,從小到大就是這樣,不愛我的我不愛,不是我的我不要,只有真正屬於我的,我纔想去認真。敝帚自珍,阿q到家。所以當時,我對曼楨這個角色就平添了許多許多好感。

97年許鞍華導演攜黎明、吳倩蓮把這部作品搬上大銀幕。很經典的片子。黎明的玉面很符合沈世鈞斯文儒雅的氣質,而吳倩蓮也映合了我心中的曼楨——我喜愛的女性形象,雖然樸素不驚豔,但是堅強、溫柔、重感情。葛優扮演的祝鴻才,也真的是“不笑像老鼠,笑起來像貓。”

電影裏多加了一個鏡頭,我記憶猶新。曼楨被囚禁在閣樓的時候,握着世鈞的手套思念愛人;她背後的窗戶裏,世均從一層大門走出,遭到曼璐欺騙以爲曼楨嫁作他人,寥落孤寂的背影。就這樣錯過了。這一段原著沒有。但真算神來之筆。也只有女導演才能拍出如此婉轉細膩的感覺。

後期《半生緣》的電視劇,林心如扮相的曼楨太漂亮了,缺少了曼楨敦厚粗糙的氣質。蔣勤勤扮演的曼璐倒是很出彩,豔麗又精明;電影中這角色是由梅豔芳扮演,扮相略老,塑造其無奈、艱辛和悲苦的一面,側重點不同。

不過兩個版本的結局我都不喜歡。就像《神鵰俠侶》裏,兩人十六年後的重逢,沒有一個版本讓我滿意。這麼多年的再見,絕對不該是狂喜或者狂悲的,只是平靜,麻木,茫然,一絲絲隱約的傷痛,無際的悵惘。我更不喜歡《半生緣》中世鈞問是否可以重新開始的情節。那一定不是世鈞。有些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無緣”二字,把什麼都解釋得很圓滿,人類能做到的,只是“認命”。

這是相當惆悵的故事。張愛玲把她荒涼冷漠的文風發展到極致,以至於出現過溫暖 幸福片斷,都如此恍惚不真實。她的惆悵不濃烈,淡淡的,卻揉碎在字裏行間。如果說悲虐成性的文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張愛玲的文就是一聲嘆息。空洞。孤寂。渺茫。

如此含蓄斯文的愛情固然美麗,但是會無端釀造一生遺恨。兩人最終還是對彼此信任不夠堅定。所以看完這本書以後,我就發誓,以後的每段關係,分分合合都要當面說清楚,千萬不要拖泥帶水,不要胡思亂想,不要遺留容易造成誤會的空間。

人世滄桑。世事無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