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麥田裏的守望者》讀書筆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8W

《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霍爾頓,他是一個四門功課都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的15歲少年。他倒扣鴨舌帽,穿大號風衣,抽菸、醺酒,滿嘴"他媽的、混帳"。因被開除而又不感回家而開始了他維時幾日的流浪生活。他厭惡這個世界,他認爲大人叫他讀書就是爲了以後能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討厭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自己卻揮霍無度,說自己"不是把錢花了就是扔了,是個十足的敗家子。討厭別人談論酒和女人,自己卻醺酒、戀美色,並且在流浪的幾天裏糊里糊塗地找來了妓女。自己想的和做的無法統一使他痛苦萬分。他所唯一敬愛的老師也竟是個異性戀。就在這重重矛盾中,他無法自拔,最終躺在了精神病院中。

關於《麥田裏的守望者》讀書筆記

《麥田裏的守望者》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說話口吻,生動而細緻地描繪了一箇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從主人公這一個側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荒蕪的社會風氣,道出了資本主義的實質。

美國的五十年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期,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備景下,過着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

主人公霍兒頓是我讀過的文學作品中爲數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資本主義社會的耳濡目染,既有醜惡的一面,也有反抗現實,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純潔的一面。外表上霍爾頓是個玩世不恭的壞孩子,但實際上他卻有顆污濁、善良的心。他愛自己的妹妹,見她的那晚,霍爾頓說出了:"我只想當一個麥田裏的守望者!"霍爾頓說,他想像着在一大片麥田裏,幾千幾萬個小孩子在遊戲,周圍除了他沒有一個大人。他就站在麥田邊上的懸崖旁守望着,看哪個孩子朝懸崖奔過來就捉住他,不讓他掉下懸崖。"這是他的一個美好幻想,也是他美好心靈的見證,他希望那些快樂的孩子不要跌入懸崖,而是永遠快樂的奔跑,而那麥田似乎象徵着物質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滿物質主義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懸崖。相對於他那兩個糊塗的室友,霍爾頓更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他厭惡這一切,因爲厭惡,處於青春期的他就越發的那樣做,似乎是一種反抗。

很多時候,我們將自己的不滿與叛逆小心地匿藏於心中,爲了迎合社會,我們學會了僞裝,欺騙。爲了追名逐利,我們麻痹了自己的心,那些真實的想法漸漸被封存於心底,或許是一種自我保護,畢竟將自己完全袒露於這個陌生的世界中是不安全的。"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爲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爲某種事業卑賤地活着。"——這是《麥田裏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的老師,那位有異性戀之嫌的安多里尼的經驗之談。這就是理智與成熟嗎,我不敢苟同。但仔細想想,安多里尼的認識倒也無可非議,在這樣一個理想主義早已遠去的年代,我們多數情況下不得不帶着面具生活,不得不讓自己屈服於種種壓力,爲了生存,我們必須丟掉兒時的純真和對生活的理想,在忍耐、剋制甚至卑賤中生活,這聽上去有些殘忍,但是卻又無奈。誰的願望會是去當一個麥田守望者呢?或許因爲霍爾頓身爲富家子弟才使他表達出了自己最真實的願望。然而現實總是現實,霍爾頓最終回到了現實世界中,外表上是因爲妹妹的挽留,但事實上霍爾頓也無法離開自己所處之地,或許他自己也明白。流浪的結束也預示着青春期的他銳變的結束。"人只是在不斷地出逃和回家中艱難地長大,真實的生活就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了意義。"我們是否也體會到了呢?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的確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嚮往平庸。

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人,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如果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着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縱然生活有時也會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久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讀了《麥田裏的守望者》,的確讓人感到了莫名的悲哀,進而象霍爾頓一樣,竟對生活充滿了絕望的痛苦,就象一些評論家所說的那樣,這本小說"明顯地過於引人傷感",具有一種"內在的死的慾念"。當然,我們對生活的過程是充滿着熱愛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痛苦和煩惱,還有許多值得去追求和奮鬥的東西,甚至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說起來讀這本書,讀的過程中心情是挺沉重的,這是一本讓人不太愉快的作品,有着陰鬱、灰暗的格調,但是書中主人公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還是給了人些許慰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