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7K

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 篇1

梅關古道始通於秦漢,是古代溝通中原與嶺南的五條交通要道之一。唐開元四年(公元720__年),爲適應當時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張九齡又奉詔另鑿新道。前後用了二年的時間,開通了一條寬1丈,長30華里,兩旁廣植鬆梅的大道。

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通用5篇)

江西母親河千里贛江的上游,五嶺之首大庚嶺的北麓,有一個美麗如畫的地方,青山巍巍,綠水長流,古道悠悠,雄關屹立;梅花漫漫,牡丹亭秀。這方靈山秀水造就了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的千畝梅花奇觀;有江南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千年梅關古驛道及古關樓;有充滿懷古幽思情調的被譽爲“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視筆下南安府衙後花園牡丹亭十景;有江南最大的明代寺廟羣落——江南名剎丫山靈巖古寺;有集“險、奇、特”爲一身的龍山瀑布羣;有景色幽美的河洞熱水溫泉度假區;有令人留連忘返的鎢都奇觀——“雅丹沙漠城”和“地下迷宮”,有理學名字王陽明隕落紀念亭;有清純玄妙的三江口原始森林;有奇花異草彙集的瑞香花卉生態觀賞園;有湖光山色俱美的油羅口風景區;有陳毅元帥隱蔽處……諸多景觀韻味雋永,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

梅關,位於南雄市城北28公里、粵贛兩省交界處的梅嶺上,是古代連接長江、珠江水系陸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梅嶺是五嶺(南嶺山脈)之一的大庚嶺一段,故梅嶺又稱大庚嶺,一向以梅花出名。越王勾踐的子孫漢將梅娟,曾在此築城據守,並在嶺上廣種梅樹,因而得名。

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 篇2

現存的梅關古道約8公里,路面鋪砌青石的鵝卵石。在古代它是連接長江、珠江水系最短的陸地交通要道,曾被譽爲中國南北貿易的黃金通道。史料對此處如是記載:“長亭短亭任駐足,十里五里供停驂,蟻施魚貫百貨集,肩摩踵接行人擔”。在太平盛世,經濟繁榮的唐代,古驛道上並未設立關卡,軍隊駐守也是時有時無。到了宋代,廣鹽入贛,爲加強管理,增加關稅收入,公元1063年,南安知軍蔡挺在驛道口建築關樓,並將其命名爲梅關。位於粵贛交界之處梅嶺之上的古驛道除了在經濟上曾經做過卓越的貢獻之外,還是歷代兵家活動要寨。早在公元前220__年,趙佗就率秦軍經過梅嶺入粵,在嶺口設橫浦關。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又兩次督師度嶺北伐。甚至連開國元帥陳毅也曾帶游擊隊在梅嶺戰鬥過三年,並因此寫下了流芳後世的《梅嶺三章》。而古驛道兩旁林立的花中君子---梅,每至寒冬,競相怒放,其嬌豔獨特的景緻,更是令得無數經此的文人墨客雅興大發,自三國吳陸凱的《贈范曄》迄今1700多年,詠梅篇章數不勝數。

古道上,梅嶺是粵贛交界的一個隘口,秦時在此設關,叫梅關。梅關是南嶺上最重要的關隘之一,關上聳立的關樓,爲北宋時築。關樓拱門兩面嵌石刻,北爲“南粵雄關”,南爲“嶺南第一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曾在此領導了三年游擊戰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梅嶺三章》。現在,當年陳毅活動過的地方,已被開闢爲旅遊景點。

寒冬臘月,滿嶺梅花盛開,是沿古道觀賞粵贛兩省風光的大好時節。

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大餘旅遊觀光。中國有句古語“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今天我們在大餘的第一站遊覽的景點是一座海拔不高,但卻蜚聲海內外的名山——大餘梅嶺。梅嶺位於大餘縣城南10公里處,又稱爲大庚嶺,是江西省同廣東省兩省的分界線、分水嶺。這裏海拔僅有746米,但地勢險要,奇峯疊秀,而且山峯連綿不斷,逶迤數百里,把江南天空一分爲二,所以地理學家們把這裏稱爲“一山分割兩邊天”。在古代,這裏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分界線,它還是兩個古代民族,兩種不同文化區域的分界線。梅嶺北面是屬於中原地區漢民族居住的土地,歸屬於比較發達的漢族文化區域,梅嶺南面則是古代南蠻族居住的土地,是蠻族部落文化區域。兩個民族、兩種文化在這裏交匯相融,使梅嶺積澱了濃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特有的歷史文化風情。

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 篇4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爲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後裔孫李洞,自祁門浮溪新田遷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李坑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人傑地靈。自宋至清數百年間,先後走出了十八位進士和一個武狀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達三十二人,並有十七位飽讀經書、能文善詩的學士留下傳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賈卓有成就,堪輿大師、名醫名士更是享譽鄉里、遠近聞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村裏有總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戶人家,人口達五千多人,被譽爲“婺東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個有着二百六十多戶,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遊覽入口] 請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橋、石碣、牌坊、柳堤、樓閣、古樹誤....田園般的景緻充滿了清新、自然的鄉村氣息,這就是我們李坑的水口。說到水口,我要告訴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個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村落景觀和風水的重要體現。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道沿着這鄉間小道去探尋-下李坑水口的奧祕,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書橋]“不嫌慢步觀山景,何妨小坐聽溪聲”。現在我們來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橋一“中書橋”上,這座飽經風雨的古橋建於北宋末年,橋長4米,寬2.5米,高3米。橋面青石板鋪就,爲一座單孔磚拱橋,這座古老的橋爲何取名“中書橋”呢?據《李坑宗譜》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進士後,官至中書舍人,在京城爲官多年後,“逐欲上硫歸養,適聞父喪棄歸,繼遭內艱,志隱不出”。回鄉後,見這裏行人挑擔來往於破舊不堪的木橋,有搖搖欲墜之感,遂決意捐資修建了這座橋,橋落成後,村人爲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職稱之爲“中書橋”。八百多年過去了,雖飽經風雨有些破敗,卻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因此,也成爲李坑唯一的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遠處的那道石壩,村裏人叫它楊柳磁,傳說建造年代比“中書橋”更遠。李侃歸隱後,“當題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飛瓊”指的就是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彎碧水,由碣頂奔騰直下,嗶嘩的溪水,宛如一道飛瀉的白玉,真是美不勝收。

[至牌坊處]“美景不勝收,轉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建築形式。牌坊文化源遠流長。一般牌坊有二類、一類是旌表類,還有一類是標誌類,毫無疑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座三間四柱三樓的牌樓,就是李坑村的標誌性建築,額坊上題有“李坑"二字。也許有些朋友會問,村名爲什麼叫“李坑”?這個問題提得好!其實李洞來此定居後,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據村裏老人說,他們的遠祖在堯帝時,擔任大理(執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堯帝信任,後歷經五朝,世代擔任大理之職,故以大理官職命族,由贏姓改爲理姓,後到商約王時,理氏商孫理徴,因直言約王的戲暴無道而被處死,其子利貞與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僥倖選。選難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爲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貞遂改理姓爲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爲“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兩岸居住,由於當地人習慣把小溪叫“坑”,故而人們把理田俗稱爲“李坑”,從那時起“理田”村名漸漸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裏還留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閣]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八角樓閣,就是李坑的文昌閣,文昌閣屬於風水建築。過去,在古徽州的每一個村子水口處,人們爲了給村裏培植“文運",以求村人科舉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諸如文筆、文峯塔、文昌閣之類的風水建築。這座文昌閣裏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國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運的。

大家看,這裏是座門庭坊,號左春坊,對面那座號右春坊,兩座對稱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麼用的?有一點中國歷史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豎坊是爲了紀念旌表有德行的人,這兩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孫子。李芾和他的孫子都是翰林出生,過去祠堂裏有塊,區題“祖孫翰林”指的就是他們祖孫倆,有句老話叫“翰林不開坊,開坊無抵擋”,李芾祖孫倆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時,元軍已兵臨潭州城下,李帶誓死保衛潭州,戰至最後,以身殉國,成爲我們南宋時期與文天祥齊名的愛國名臣。李芾死後,被朝廷追贈爲端明殿大學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盡忠報國之舉,在李坑村頭建了一座忠觀閣,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孫也不愧名臣後裔,登進士,人翰林,仕途春風,官至禮部侍郎。因禮部官員通稱“春官”故這兩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無塵神仙境,聖地有緣翰墨香"。清靜之地,並不清靜,過去常有莘莘學子來此燒香叩拜,禱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賦詩作詞,文昌閣是村裏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李坑村的文昌閣始建於南宋初年,當年李侃歸隱後,在此建閣,整日讀書習文,邀友討究詩賦,歸隱生活,道遙自在,以至元代文學家、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的婺源太白曹門人汪澤民站在文昌閣前,睹物思人,感嘆不已。“建閣區月,星閣高隱”。“高隱”是對侃公的尊稱,也寄託了他對歸隱生活的嚮往。文昌閣修建後,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鏡明出資三千兩規銀,對文昌圖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後,敬邀清末婺源四大進士,潘超、趙文元、李昭煒、江峯青來文昌閣助興捧場,並當場爲文昌閣提對作詩,這些精美的“詩”、“對”可惜都已遺失,只留下李昭煒的這幅“樓宇喜登臨看兩澗流清雙峯峙秀;人文欣慰起願五經共讀六藝兼通”的對子,對子表達了李昭煒對家鄉的熱愛和與家鄉學子共勉的良好願望。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閣名氣大振,遠近聞名,於是就有了“+畝祠堂、八田閣”的說法。村裏人至今還津津樂道,以此爲驕傲。現在我們進文昌閣裏看看。

[至文昌閣內]現在大家看到的有關文昌閣歷史變遷的簡介,背面是我們李坑自宋至清擔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傳世著作目錄,中堂上這幅清式魁星點鬥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傳說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顆星都主管着我們生活的某個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舉神筆,左手執一方墨斗,只要他這輕輕一點(叫做“魁星點鬥"),被他點中者就將迎來大運、金榜題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腳下鰥着的這條鯉魚經他這麼一點不就跳過“龍門”,成龍了嗎?

這幅圖除講述了一個道教文化中的神話傳說外,還是一幅隱字圖,你們看!魁星右手高舉的神筆,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筆-左腳後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豎彎勾,左手拿着墨斗,不就是“鬼字左邊的“鬥”字嗎?這幅魁星點鬥”圖,真是設計巧妙、形態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請隨我上樓參觀[至二樓],這裏供奉的是文昌帝君,過去讀書人常來此燒香叩拜,爲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舉中榜,一旦科舉及第,便會千里迢迢趕回還願,誠心可鑑。這裏還有我們李吭村18位進士中的8位進士畫像,大家可隨意看看。登高望遠,觀景怡情,請各位隨我一道上三樓觀光,從高處領略下我們李坑的水口風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鄉間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淺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寧靜的鄉村景象,而我們腳下的青石板路,雖說走着舒坦,卻總讓人有一種歲月月悠悠的感覺,總讓人想起當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經商和進京趕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見的鄉間道路。據說,徽州人都有一個愛家鄉、造福鄉里的習慣,一且他們做了官或經商發了財,便會回鄉資助公益事業,修橋、鋪路、造祠、建亭,善行義舉無不樂施。就這樣,婺源境內幾乎所有的鄉間道路,都是青石鋪就,曾有人這樣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頭,石路跟到頭,出門腳無泥,來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門想歇息,不遠找路亭"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樣的常識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間,各種路亭、橋亭、嶺亭隨處可見,三裏一亭、五里一루.段路便有一亭,這些連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爲過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場所,也爲進山耕作、砍柴的農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許多路亭裏有乾柴、簡易竈,可供路人熱飯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莊的路亭,還由村裏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請人或輪流燒茶待客,這在民間叫“施茶",可惜今天我們已無法享受到這樣的服務了,據說這種做法已延續了好幾百年。

剛纔我們走進路亭,亭子上方有“見田”二字,什麼意思呢?說來話長,這是李坑這支李姓氏族,當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風水術語。相傳宣宗的孫子李京,在唐朝滅亡後隱居饒州昌水,爲求子孫世代興旺,決定請人幫助選一塊風水寶地擇居,結果“得乾九二之佔”即所謂的“見田吉”稱李氏子孫遷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興旺。因此李京後代篤信“九二在田”之佔,三個兒子分別遷往祁門浮溪新田,婺源嚴田和浮樑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興旺,被稱爲“三田李”。這裏順便說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後代,李鴻章也曾與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煒過宗親,但無結果。當年李洞由新田遷居這裏,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見田吉”擇居而取的村名

對面小溪旁那座旋轉的小水車,我想很多人在電影中都曾見過其實在當地叫“水碓”,過去村民們用它來春谷,把稻穀加工成米,他們利用小溪水流做動力,驅動水車轉動,從而帶動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難想象,過去的農家就是利用這樣的原始加工方法解決吃飯問題的。聽村裏老人說,以前這一帶小溪邊有五支水確,忙起來日夜不停,十分熱鬧。

[雙橋疊鎮]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橋叫“彩虹橋”。因橋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橫臥溪上,故名“彩虹橋",其實這座橋不是專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來補風水的風水橋,早在明朝景泰年間,村裏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資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崗嶺橋,解決了村民過嶺進廟的問題。而爲什麼後來在這座橋的後面又建了一座橋呢?說起這事,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國著名的堪輿大師、李坑人李景溪。據《婺源縣誌・方伎》篇記載,李景溪精通堪輿,曾著《陽宅祕訣》和《雷選心法》二書傳世,他依據風水學理論“水養財"之說,認爲一村水口,爲一村風水命脈所繫,水口緊,則村安財旺,而李坑“地戶”不濟(緊),則需補風水以護衛鄉里,於是便差人在這裏築碣建橋,攔財鎖氣、提“衛鄉”於橋之上,以示建橋之用意。從此,村裏又多了一道景觀,謂之“雙橋疊鎖"。

[至李坑村ロ]現在我們來到了李坑的內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徑直村莊,透過樹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見。村口,是村莊的象徵,過去每當村裏有人出門遠行,家人總是戀不捨地送至村口,幹叮萬囑,依依惜別。出外多年的遊子返鄉回家、只要見到村口,便會激動不已,格外親切。在村口種植樟樹,是徽州人的習慣,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莊。因此村民們從和植樟樹、愛樟樹、敬樟樹到神化樟樹,把樟樹當作神來供奉。大家看!樹底下搭建的這莊神龕,就是村裏人用來祭拜樟老爺的樟神廟廟”,村裏如果有小孩病難養家裏人就會用紅紙寫小孩的生反八字貼在德樹上,說是將小孩過寄給樟樹老爺,可治病消災保平安。到今天,村民們依然還是這樣做的,由於對樟樹的過份崇拜和信率,民間衍生出一句這樣的順口溜叫“樟樹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樹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遊客朋友,不妨我們們也來試一試。

[進入李坑村]有人說,來到李坑,就彷彿走進了江南水鄉秀麗的畫畫卷,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村中流過,小溪兩岸是一棟棟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橋凌架於溪上,古樸、靈秀而典雅,爲我們展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畫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眼前的這條小溪是由東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話叫“東水西流吃穿不愁”。當年李氏先祖選擇在這裏築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這句風水術語,把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奇託在村址的選擇和佈局上呢?

大家看!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獨特?說到徽派民居,我想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徴州民居建築形成於明朝中葉,由在蘇浙一帶經營鹽業的徴商吸取杭州、場州一帶的建築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風”溶合而來,其主要特點是,外部特徵:粉牆黛瓦馬頭牆;內部特徵三間五架加天井;精華部分是“三絕"(磚雕、木雕、石購)。你們看!風火培兩頭的裝飾部分各不相同,頭是“中鬥”.俗稱“文頭",一頭翹首直刺蒼穹,形似雀尾,“叫鳴尾"(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俗稱“武頭"。一文一武,文武兼備備這裏給各位介紹一下徴派建建築的一個小常識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門鼓是開在武頭方向的,因爲人們相信,武能鎮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頭”其後,指望文振家聲,在古徽州由於深受理學文化思想影響,朱子格言,始終是每個家庭恪守的箴言“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務本、讀書人仕,方可振家聲,知曉了這麼ー個小小的常識,今後遇到這種徽式建築,就能從風火牆上的裝飾判斷出大門的朝向。也許有些朋友要問,爲什麼在婺源的每個村莊,都能見到不少這樣樣建築氣派、雕刻精美、風格獨特的明清古建築呢?說到這一點,就不能不談到明清時期,雄居東南、稱中國商業舞臺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歷史上曾涌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業俊オ,他們“商賈四方”,以自己的勤勞和才智,爲李坑續寫了最輝煌的一頁。下面請隨我一道;去參觀一下清乾嘉年間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江西梅關古驛道的導遊詞 篇5

永新縣地處贛西邊陲,位於井岡山下,古稱吳頭楚尾。東臨泰和,西接湘境,南通井岡,北走廬陵。於東漢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建縣,距今1807年。縣名源自《禮記·大學》中的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縣總面積2195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場,人口50.7萬。禾水河宛如一條玉帶橫貫全境,秋山爲境內最高峯,海拔1391.3米。這裏,自古物阜民淳,名人薈萃。自唐興鄉貢制舉至清代,有史記載者,進士197人,舉人603人。入仕後,身居相位者2人、尚書者2人。中國第一位女音樂家唐代許和子、北宋名相劉沆、明代布衣哲學家顏鈞、明末清初文學家賀貽孫等名人皆出自這裏。永新人自古重名節,敢犧牲,忠義三千、八磚千古等故事蕩氣迴腸,傳頌至今。

作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永新留下了毛澤東、朱德、任弼時、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孕育了毛澤東患難妻子賀子珍三兄妹,走出了王恩茂、張國華、王道邦、曠伏兆等41位共和國開國將軍,鑄造了“三灣改編”與“龍源口大捷”的不朽功績。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永新:“我看永新一縣,比看一國還重要”,“用大力經營永新”。一代文豪郭沫若參觀永新時,感慨揮毫賦詩:“長征逾萬參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言萬古詩。永新森林覆蓋率近70%,爲中國綠色名縣,分佈着三灣國家森林公園、碧波崖、南華山、黃竹嶺、紅楓湖、高士山、阿育塔、觀音閣、武功壇、南塔等名山勝水、名勝古蹟。旖旎的自然風光讓解縉、歐陽修、徐霞客、顏真卿、黃庭堅、文天祥、楊萬里等文人墨客留連忘返,並留下“宛宛禾川綠繞城”、“義山禾山在處在”等壯美詩文。

永新文風鼎盛,爲全國書法之鄉,民國時期,永新書法家劉鬱文有江西三支半筆之一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後,全國書協會員尹承志的書法枯潤相宜,疏密有致,名重一時。更有國畫大師劉勃舒,以擅長畫馬名揚海內外。現全縣有全國書協會員2名,江西省書協會員29名,爲全國前茅。20__年12月16日至27日,我縣的書法家與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代表一行11人,攜帶60幅書法作品,圖片30幅,在日本東京舉辦了“中國書法之鄉——永新國際書法交流展”,取得巨大反響。我縣擁有盾牌舞、永新小鼓、紅軍斗笠、和子四珍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__年開始,我縣排演了大型情景歌舞劇《永新風骨》,以舞臺藝術形式全面展現永新人民“忠、勇、信、義”的傲然風骨,在市、縣演出13場,觀衆達3萬人次,得到了廣泛好評。

新的時代,永新羣策羣力打造湘贛邊界中心城市,構建“經濟核心區”。正是:永新百舸爭流,萬象更新;永新快馬揚鞭,奮勇前行。永新,永遠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