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導遊詞(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32K

大昭寺導遊詞 篇1

南國豔陽似火的8月,我來到涼爽的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豔陽高照的早上我們乘長途車經3小時進入呼市,當走下旅遊車,你會看到一個寬闊很氣勢的廣場,踏着廣場平坦而整齊的石磚,心中不知不覺地充滿虔誠、充滿神祕。

大昭寺導遊詞(精選5篇)

你聽說過“康熙私訪月明樓”的傳奇故事。在廣場正西巍峨的古建築“月明樓”映入眼簾。當年,沙俄入侵,康熙率軍親征抗敵,曾駐軍在呼和浩特城,聽說城中大昭寺對面的月明樓是個好去處,於是微服私訪月明樓。

月明樓果然十分熱鬧。康熙點了酒菜,邊獨酌邊看戲,此時,御外侮凱旋而歸,戰爭的重負煙消雲散,內心自然有一種說不出的輕鬆和自在。酒足飯飽後,康熙飲着茶,周圍猜謎吆喝、幹酒碰杯等的吵雜聲,並沒有干擾他品戲。對於唱戲,俗話說得好,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康熙喝夠了茶,過足了戲癮,不知不覺已到“長河落日圓”時分,想趕回軍營,找店夥計結賬,才發現隻身騎馬匆匆外出忘了帶銀子。康熙心中一顫,雖然天下莫非王土,但是困窘之相溢於言表。

話說這月明樓的老闆安三泰,不僅是個狡猾地頭蛇,而且是個欺男霸女的惡棍,當地人常受他欺負,更別說外鄉人了。無錢結賬白吃的事傳到安三泰耳中,他馬上趕到,你看畫中的他挽起袖子,破口大罵,喊打喊殺,正要大打出手。

此時,看戲的、喝酒的、猜謎的紛紛圍過來看熱鬧。康熙只好解釋,因匆忙出行,身中忘記了帶銀兩,請求老闆安三泰先記賒賬,來日定當加倍奉還。安三泰哪裏肯依,發出狠話:“想白吃白喝沒門,要是不能拿出銀兩,今天就別想下這個樓。”

正當康熙覺得很無助,慚愧得無地自容之際,店夥計劉三挺身而出,對老闆安三泰說,願意代康熙付酒飯錢。安三泰責備劉三多管閒事,正要嚴辭拒絕,一邊桌上坐着的賬房先生卻向安三泰眨眼暗示:客人身上沒帶銀,撈不到油水,就讓劉三當替死鬼吧!安三泰會意,同意劉三的請求,叫賬房先生算賬。

狡猾的賬房先生故惺惺作態撥了撥算盤上的珠子,對一旁焦急等待的劉三說:“一共是八兩三錢,正好是你一年的工資。”老實忠厚、助人爲樂的劉三隻好自認倒黴,無可奈何地點頭默認。

康熙感激劉三幫他解圍,與劉三結爲異姓兄弟,回軍營後,即刻傳旨:一、查抄月明樓,嚴懲安三泰;二、封月明樓夥計劉三爲三品大員。聽到惡霸安三泰受到應有的懲罰,當地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同時對店夥計劉三的奇遇傾羨不已。

劉三見了康熙皇帝磕頭謝恩,誠惶誠恐地啓奏:“臣劉三斗大的字不識幾個,怎能當好官,而且是個三品大官呢?懇請皇上準臣告老還鄉。”康熙感慨之餘,準了劉三所奏,並下旨讓劉三享受三品官員奉祿,子子孫孫世襲之。

看着畫,聽着導遊的解說,筆者堅信:善惡終有報,奉勸世人多行善、莫作惡。

在“月明樓”旁邊便是著名的塞外老街。這裏的旅遊物品玲琅滿目,應有盡有,大部分是當地的特色產品,藏傳佛像,蒙族飾品,蒙古特色食品,皮製品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到呼市遊覽塞外老街也是不可或缺的選擇。在這裏你可以充分感受蒙族同胞們的衣食住行,瞭解民俗民風。

“呼和浩特”系蒙古語,意爲青色的城市,故呼和浩特有“青城”之稱。城中有座著名的大昭寺,位於廣場的正北。建於公元1580年,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宗教寺院,因供奉銀製釋迦牟尼像,所以當時也稱銀佛寺。大昭寺有三絕:銀佛、龍雕、壁畫。

邁進大昭寺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分列兩邊的四大天王。導遊提問:“誰知道四大天王爲什麼都擡着一隻右腳?”接着她說:故事應該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章說起。朱元章小時在寺院出家當和尚。據說有一天,朱元章在掃地時,掃到四大天王尊前,恰好四大天王的腳擋住他的掃帚,朱元章自言自語說:“要是你們能把腳擡高一下,我就能掃得乾淨些。”因朱元章是真龍天子,四大天王不敢不從命,於是擡起了擋住掃帚的右腳,此時,寺裏剛好響起悠揚鐘聲,朱元章忙放下掃帚吃飯去了。四大天王不敢放下腳,時間久了就成了現在這樣了。

傳說歸傳說,我們聽着導遊繪聲繪色的解說,人已進了第二門,來到一個開闊的象四合院的地方,中間放着一箇舊鼎,鼎裏裝滿水,聽說這是以前以備防火之用的。

繞過大鼎,你會看到左則走廊的牆壁有一幅畫。那是“六道輪迴圖”,圖最中心處有三種動物:雞、豬和蛇。導遊說:雞代表貪婪、小氣;豬代表愚蠢、懶惰;蛇代表狡詐、惡毒。只要是人就離不開這三種本性;超脫了這三種本性,就成道成仙了。有人存在這種思想,但思想修養境界較高,能夠駕馭它,不讓它表現出來;有人就沒有這種道行,而受這種思想的主宰。例如在世不孝敬父母,甚至忤逆父母,亡後投胎就可能成爲禽獸;在生作惡,且惡行累累,死後將被打進十八層地獄……整幅圖畫的宗旨是弘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論,達到告誡人“莫爲善小而不爲,莫爲惡小而爲之”,規勸人及時積善、行善,去惡、從善。

還未進入第三殿,耳邊就已梵音環繞,鐘聲、鼓聲不絕於耳。我們快速來到第三殿,只見寺內的師傅正在爲叩拜者祈福。梵音繚繞使內心頓時平和安詳。殿內左側有一幅彩色壁畫。畫中人物形象異常逼真,簡直令人讚歎。而畫中場面熱鬧非凡:唱戲的、看戲的、喝茶的、飲酒的、猜謎的……可以看出這是清朝時期的一個娛樂場所。在導遊的指引下,我們注目細看,畫中每個人物的穿着打扮,神情姿勢,栩栩如生。

全身是金的千手觀音,金光閃閃,燦爛奪目,結構勻稱,巧奪天工,令人歎爲觀止,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大昭寺也在不斷的翻新和擴建,在大昭寺原有的建築東側又擴建了彌勒殿、觀音殿,以及白象、青牛、麒麟等銅像建築羣,擴建的建築也同大昭寺的建築羣相得益彰,渾然一體,使整個大昭寺更顯輝煌的氣勢。很多遊客在大昭寺的焚香叩拜,在擴建的建築羣留影駐足。

大昭寺導遊詞 篇2

首先歡迎大家到拉薩旅遊,我是你們拉薩之旅的導遊王彬,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小彬,皮膚有點黑,是常年在高原的原因吧,但這可是健康的皮膚喲,坐在我旁邊的就是我們的衛士級人物了,扎西德勒師傅了,大家可以簡稱他是扎德師傅,扎西德勒的意思是——吉祥如意,希望各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們也能事事順心,吉祥如意。現在我們的目的地是藏學文化最爲渾厚,的神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羣——布達拉宮,現在汽車距布達拉宮還有一段車程,大家可以一邊觀賞車外的高原風光,一邊聽小王我介紹一下布達拉宮的情況。

“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相傳,藏傳佛教徒認爲紅山可與觀世音的聖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個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布達拉宮是一座集宮殿與寺院與一體的古建築羣主樓高13層,高113米,海拔37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爲迎娶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修建殿室999間,連同原有建築紅樓共1000間。在藏傳佛教中宣傳的有“三界”之說。三界即:“欲界”。我們可以看到布宮的整體佈局,把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段縱向排列,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的“三界”之說。好了,我們到了布達拉宮前廳廣場了,請大家帶好行李,隨我下車。布達拉宮整體爲石木結構宮殿外牆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岩層。牆身全部用花崗岩砌築,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牆體抗震能力,堅固穩定。沿着這些階梯向上,我們就可以到布達拉宮的薩鬆郎傑了,階梯比較多又是在高原,所以大家慢點。

先後流浪到青海、甘肅、蒙古、四川、印度、尼泊爾等地,曾當過乞丐,送過屍體,生活極爲艱苦。由於接觸過廣大的勞動人民,有豐富的生活實踐,他從而寫出著名的詩歌集,這部詩歌現在被網絡熱傳,就是《倉央嘉措情歌》,記得有首舒緩的詩,《見與不見》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不悲不喜觀過其美甘丹,我們來這邊看看宮殿長廊,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後參加壁畫繪製的近有二百人,先後用去十餘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無世達喇嘛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我們現在對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築的功能、歷史背景及其地位、文化價值都有了大致的瞭解,相信會給大家留的印象是深刻的。事實上,以布達拉宮價值論,幾乎是用金子堆起的宮殿,它的整體佈局顯示了佛法的神威,鼓勵人們迴避現實矛盾,一心追求超脫塵世,飛向佛國的境界,布達拉宮的建築藝術,主要顯示了藏族傳統的建築形式和石木結構等風格,同時也吸收了漢族方面的樑架、斗拱、金頂、藻井等特色。

大昭寺導遊詞 篇3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它位於西藏高原中部,海拔3650米,四面環山,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全年日照時間約3000小時,故有日光城美譽。

在公元七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在這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朝時,文成公主進藏後建議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廟。寺廟建成之後爲紀念建寺和山羊的功勞,於是就將寺廟命名爲惹薩,後來呢又成爲了這座城的名字,並演化爲拉薩,意爲羊土城。

上千年來,這裏曾幾度成爲西藏政教活動中心,於是拉薩成爲名副其實的神聖之地。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薩是由布達拉宮、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薩河構成的,但西藏人認爲,嚴格意義上的拉薩只是指布達拉宮,大昭寺和圍繞大昭寺而建立起來的八角街。接下來就讓我帶領大家遊覽真正的拉薩把。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了,是不是感覺很震撼呢。

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相傳,藏傳佛教徒認爲紅山可與觀世音的聖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普陀羅山。

布達拉宮建於公元七世紀,是藏王松贊干布爲遠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建的。修建殿室999間,連同原有建築紅樓共1000間。它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築羣,海拔3700多米,佔地36萬平方多平方米。

說了那麼多,大家還不知道布達拉宮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布達拉宮城包括四大部分: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還有山腳下的雪。

大家看這座建築,有沒有覺得異常的光彩奪目呢,這就是著名的大昭寺了。

大昭寺位於拉薩市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了。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始建於公元647年,由松贊干布、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共同興建,經歷多次擴建,才形成了如今佔地25100多平方米的宏偉規模。寺裏有20多個殿堂,主殿高四層,鎦金銅瓦頂,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築風格,也吸取了尼泊爾和印度建築的藝術特色。

關於大昭寺的來歷有這樣一段傳說。

那是1300年前,那時的拉薩還是一片荒原與湖沼。藏王爲了供奉尼泊爾尺尊公主帶來的8歲釋迦牟尼等身像,想在這裏建一座寺廟。相傳,寺廟是白天建起,夜裏就倒塌。寺廟是一直建不起來。後來文成公主來到了這裏,因爲懂得陰陽八卦,就解釋說,整個青藏高原是個仰臥的羅剎女。這個魔女呈人形,頭朝東腿朝西仰臥着。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好是羅剎女的心臟,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說想建寺必須先填湖,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住。然後她還同時推薦了另外十二個小寺廟在邊遠地區,鎮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節,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殿正中供奉着的是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鍍金銅像。尼泊爾尺尊公主帶去的8歲釋迦牟尼等身像則在八世紀被轉奉在小昭寺裏。

藏族人稱頭戴王冠的釋迦牟尼像爲“覺臥”。朝聖者都用前額碰一下“覺臥”的膝蓋,認爲可以爲自己、爲朋友、甚至爲朋友的朋友祈禱。偏遠地區來的信徒替同村人給“覺臥”獻上捎來的哈達,就像給“覺臥”帶口信一樣。

大昭寺是藏傳佛教的信仰中心,寺廟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在叩拜,萬盞酥油燈長明,這些都記錄着朝聖者永不止息的足跡。

參觀完了大昭寺當然的看看我們古老又熱鬧的八角街了。現在大家是否已經感受到了濃郁的藏族生活氣息了呢?

八角街是帕廓街的音誤。帕廓的意思是圍繞大昭寺的街道。

八角街呈圓形,彷彿是一座巨大的時鐘,輝煌壯麗的大昭寺就是鍾軸。按西藏佛教徒的說法,以大昭寺爲中心繞一週稱爲“轉經”,以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的釋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還是藏傳佛教信徒轉經的最主要的線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長頭的人來到這裏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這些朝聖者有些甚至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往往都是真正從幾千裏外一步一長頭磕到拉薩來朝佛的。不但路途遙遠,而且又不能打零工掙錢,爲了朝聖,他們在途中必須忍受十分清苦的生活。

八角街是西藏著名的商業中心,是西藏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八角街內有120多家手工藝品商店和200多家攤點。在這裏可以淘到各式各樣的好東西,各類藏飾,尼泊爾首飾,小工藝品,地毯,唐卡等。當然這裏也是美食的天堂。藏餐最富特色。全國各地各種口味的蔡也有。

好了我的講解呢就到這結束了,希望大家在拉薩玩的開心。

大昭寺導遊詞 篇4

大昭寺座落在拉薩市的中心,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聖殿,同時也是藏漢團結友好的最有力的印證。售票處的四們喇嘛精通英語、漢語、藏語及日語,且通曉佛法,妙語連珠,是西藏所有景點導遊裏最出色的。

普布的性格溫和內向,是所有人裏英語最好的,同時擅長很多藏族傳統的手工藝技術。丹增是這四個人裏最年輕的,漢語講得也特別好,而且爲人熱情,他講解的大昭寺比任何導遊書籍都要全面詳盡清楚。由於人手有限,他們通常只能團隊做導遊,若有機會聆聽他們的精妙講解,千萬不要錯過。

來自遠方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用藏語向各位貴賓表示問候:“扎西德勒”!我向各位解釋一下,這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著名的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的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它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著時期的建築,始建於公元647年,由松贊干布、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赤尊公主共同興建,經歷代多次擴建,才形成了如今佔地25100餘平方米的宏偉規模。它有5座金頂,108個佛殿,統攝苯教、寧瑪、薩迦、噶舉、格魯等西藏佛教的五大教派和各教派所崇奉的佛、菩薩、本尊、祖師、護法諸神像。

於大昭寺的來歷有一段傳說故事。那是1300年前,那時的拉薩平原還是一片荒原和湖沼,藏王松贊干布的尼泊爾妃子赤尊,試圖在這裏建一座神廟,供養她從家鄉帶來的明久多古神像,即釋迦佛祖八歲等身像。她的努力並沒有成功:神廟白天建起,夜裏倒塌;今天建起,明天倒塌。正當尼妃苦惱和沮喪之時,文成公主經歷了千辛萬苦從長安來到了這裏。赤尊聽說文成公主懂得陰陽八卦,善於勘輿地形,便派女僕帶上一升金粉的禮物,到文成公主駐地登門求教。文成經過勘輿和測算,測出西藏地形如一巨大魔女仰天而臥,拉薩城中心是魔女的心臟,臥塘湖(牛奶湖)是魔女的心血匯成,在此處填湖建寺可以鎮魔。史書記載:“爲了使仰天躺在地上的女魔四肢受到控制,人們在她身上釘了12根釘子用以固定。”這12根釘子相傳就是現今大昭寺主殿內的12根柱子。要建成供奉釋迦牟尼的神廟,還必須調集1000只白山羊。從北郊的果噶拉山馱運土石,把臥塘湖填平,才能完成這樣的功德。

松贊干布和尼泊爾公主採納了文成公主的主張,徵集了許多民夫和1000只白色山羊,開始填湖建寺。一時從湖邊工地到果噶拉山麓,馱運土石的白山羊絡繹不絕。這段路程實在太遠,馱的東西太重。不少山羊倒斃路邊,還有更多的腰背磨爛,痛苦萬狀。大昭寺開光的時候,松贊干布和他的兩位妃子,感念白山羊的功德和付出的犧牲,吩咐匠人雕出一隻白色山羊,安置在大殿一角,讓它和大昭寺其他神柢一樣,享受信徒香客的朝拜和祭祀。神廟也定名爲“熱阿曲朗祖拉康”,意爲“山羊負土幻化的釋迦神廟”。

現在大家請看,在大昭寺的正門入口處前面,豎立着兩塊石碑,這塊就是唐蕃會盟碑,又稱“長慶會盟碑”或“甥舅和盟碑”。碑高342釐米,寬82釐米,厚35釐米,用漢藏兩種文字刻成的。這是公元823年,吐蕃贊普爲紀念長慶元年至二年問的唐蓄會盟所建。碑文記載:“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渝替!神人俱以證知,世世代代,使其稱讚。”碑文中強調了唐文成、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贊普,締結了舅甥姻好之事;追溯唐蕃的歷史和功業,並記載了這次會盟的經過、立石年月以及雙方參加登壇會盟的官員名單。表達了漢藏曆史悠久的親密關係,是漢藏曆史上一件可貴的文物。另一塊是“勸人種痘碑”,高3.3米。寬1.2米,碑額刻有二龍戲珠圖案,公元1794年由駐藏大臣和琳撰立。乾隆期間,西藏流行天花,致使很多人死亡。駐藏大臣和琳命人在藏北修房安置天花病人,使不少患者生返。致使文字大多損毀,難以辨認。在唐蕃會盟碑的兩側種有著名的“唐柳”,相傳是文成公主將皇后在長安灞橋賜的柳枝帶來西藏親手種於大昭寺周圍,所以也稱“公主柳”。公主柳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儘管它現已枯萎,卻依然爲人們珍視。據傳西藏原無柳樹,而現在各地的柳樹都是從文成公主所帶樹苗而發展起來的。

大昭寺坐東向西,太殿高4層,殿頂覆蓋着獨具一格的金頂。殿門邊框上,雕刻着蓮花、飛天、禽獸,具有唐代建築風格。主殿二、三層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獸和獅身人面泥質的半圓雕塑。說來有趣,獅身伏獸的鼻子全是扁的,這裏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大昭寺修建中,松贊干布親自揮斧上樑,驚動了九天之神紛紛前來助陣。一天,女僕送荼時見樑上樑下全是松贊干布,不禁大驚,連忙稟告赤尊公主。赤尊公主來到工地大喊“贊普”,松贊干布聞聲扭頭下望,手中斧子不慎斜揮將承檐上面獅身伏獸的鼻樑給削平了。大家看,整個建築飛檐雕獸,雕刻精美,既保存了藏族傳統的建築形式和特點,叉融合了唐代建築具有的渾厚古樸的風格。

大昭寺導遊詞 篇5

從大昭寺金頂可以看到大昭寺廣場,右邊遠處山上是布達拉宮,近處的柳樹是“公主柳”,相傳是文成公主所栽。大昭寺的佈局方位與漢地佛教的寺院不同,其主殿是坐東面西的。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佈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寺院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干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傑姆殿、藏王殿等等。寺內擁有各種木雕、壁畫。

從大昭寺正門而去是天井式院落是藏傳佛教中“格西”(藏傳佛教中的高級學位,相當於博士)的產生地。公元1409年,黃教開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創立傳昭大法會,並將之確立爲藏傳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動,從此黃教聲名鵲起。法會期間各大寺廟的僧人云集此院,觀看被寺廟推選出的傑出僧人進行激烈的答辯。院落東側有數排酥油燈,白天也總是長明不滅。由這裏各個家庭的人負責加酥油。

酥油燈後是大昭寺主殿正門,大昭寺最早的建築都從正門開始;外院是後來修建、擴充的,而主殿是1400多年前的建築。由於多年信徒的摩擦,門口的石頭地板光亮如鏡。大殿左右各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左側爲紅教創始人密宗大師蓮花生,他本來是印度的佛學家,公元八世紀進藏,在他入藏以後藏區開始出現密宗。右側是未來佛。

在西牆與北牆拐角之處矗立了一座白塔,據說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從臥塘湖中所顯現出來的。南側第一間小殿,端坐着八大“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藥師佛。緊挨小殿,是手置耳側,白教創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小殿內置三世佛。轉過來第二間殿是觀世音殿。當地人供養佛的方式很虔誠,在殿內經常能遇到當地一些家庭給觀世音菩薩臉上塗金粉。此殿右側有松贊干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

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是菩薩變成了國王和王后來教化藏族人的。兩位公主體貌端莊,其中前面髮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在南牆與東牆拐彎之處,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諸位宗師。東牆第一間佛殿是無量光佛。

轉過殿角是一副壁畫,內容是七世紀松贊干布和公主組織的一個慶典活動,是爲了大昭寺竣工的開光典禮,實際上是一個七世紀傳統運動會的情景。包括摔跤、犛牛舞、面具舞、射箭等等。壁畫左側的山就是藥王山,上有電視塔。畫上面的是原來的藏醫學院,上面的白塔就是布達拉宮前面的廣場側的佛塔,原來是拉薩城的西大門。壁畫右側便是最早只有兩棟主要建築的布達拉宮,也就是松贊干布建的王宮。

繞大殿一週共有380個轉經筒,一個緊挨一個。邊走邊推動轉經筒是很多虔誠的信徒必做的功課。

由正門進大昭寺後沿順時針方向進入一寬闊的露天庭院,這裏曾是規模盛大的拉薩祈願大法會“默朗欽莫”的場所。屆時拉薩三大寺的數萬僧人云集於此,齊爲衆生幸福與社會安定而祈禱,同時還舉行辯經、驅鬼、迎諸彌勒佛等活動。“默朗欽莫”始於公元1409年,最宗喀巴大師爲紀念釋迦牟尼以神變之法大敗六種外道的功德,召集各寺院、各教派僧衆,於藏曆正月期間在大昭寺內舉行祝福祝願的法會而建成的。庭院四周的柱廊廊壁與轉經迴廊廊壁上的壁畫,因滿繪千佛佛像而被稱爲千佛廊。整座大昭寺的壁畫有4400餘平方米。

從庭院出來,到側門的售票處,有樓梯可以直通二樓和三樓的平臺。二樓只在早上開放。松贊干布的法王殿也在二樓的西南角。裏面供有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大臣祿東贊等塑像,也是早期的作品。二三樓之間有班丹拉姆護法神殿,這是大昭寺和整個拉薩城的護法女神。二樓天井的東北角有一個梯子,通向三樓的小門,是上金頂的入口。大殿的三樓平時不對外開放,僧人們在這裏打坐修行。頂層四座巨大的金頂分別建於14世紀中葉和17世紀。

繼續右繞,穿過兩邊的夜叉殿和龍王殿,數百盞點燃的酥油供燈的後面便是著名的“覺康”佛殿。它既是大昭寺的主體,也是大昭寺的精佛之所在。佛堂呈密閉院落式,樓高四層,中央爲大經堂。藏傳達室佛教信徒認爲拉薩是世界的中心,而宇宙的核心便在於此處。這裏是大昭寺僧人誦經修法的場所。從大經堂正可遙遙看見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塑像,兩側有兩尊佛像,左爲蓮花生,右爲強巴佛塑像。大經堂的四周俱爲小型佛堂,除位於正中心的釋迦牟尼佛堂外,開間均不大但佈置簡潔。釋迦牟尼佛堂是大昭寺的核心,這裏是朝聖者最終的嚮往。此殿供奉的釋迦像是文成公主所帶的佛像。

沿千佛廊繞“覺康”佛殿轉一圈“囊廓”方爲圓滿。拉薩主要的轉經活動都是以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爲中心而進行的,除“內圈”外圍繞大昭寺則爲“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熱鬧的商業街——八角街;圍繞大昭寺、藥王山、布達拉宮、小昭寺爲“外圈”,即“林廓”,已繞拉薩城大半。

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爲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爲“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場面感人,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還有更多的人每天圍繞着大昭寺轉經,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擺開架勢,向過路的人唱經化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