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6W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

始建於北魏,現在已經是我國第二大懸空寺,也叫土樓觀,這裏是絲綢之路南線必經之路,所以在這裏流下了許多有名和尚的腳印,幾千年的風雨將這的巨大佛像洗刷爲了北禪寺一道靚麗的風景。

史稱北禪寺,位於西寧市北山,依山傍水,發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裏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稱,紅崖間殿宇高懸,棧道迴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塑有佛道諸神像,被稱爲中國第二座懸空寺。現有的洞窟中還保留着部分從隋唐至永慶年間的壁畫,藝術價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稱。東側倚山矗立着一座高達30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剛”佛家稱“內佛”,道家稱“西王母現影”,雄渾粗獷;山頂有一座寧壽塔,每當,煙雨濛濛,山隱霧中,遠望霧中殿宇。樓塔時隱時現,“北山煙雲”因此得名。在歷史上北山寺有過很多的名稱。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樓神祠”之稱。

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賜名爲“永興寺”纔有了寺的名稱,距今已有580十年的歷史。因樓層迭起,層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樓,故有“土樓山”之稱。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跆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他的《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峯高三百餘尺,有若削成。”土樓有道教庵觀,故有“土樓觀”之稱。北山像一隻奮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隻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雖然名稱很多,但北山寺是人們最習慣的叫法。其山中寺觀是西寧地區的一大名勝古蹟。由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獨具一格的風貌,成了人們遊覽的場所。在北魏時期《水經注》記載了北山寺,北魏時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 。可見北山寺知名度是相當高的。

北禪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這裏幾乎水平狀的紫紅色砂岩、礫岩,其間還夾有石膏和芒硝層,巖性軟硬相間,長期地質時期流水、風化等營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險峯爲主要特徵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發育。軟岩層向裏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當地人稱“九窟十八洞”,洞內塑有玉皇、觀世音、文殊、普賢、關雲長等神佛像。洞壁上所繪的神像圖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漢、藏佛教繪畫藝術風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稱。硬岩層向外凸起,猶如屋檐,廟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懸,棧道迴廊將殿宇樓閣與洞穴羣相連,使殿中有洞,洞內套洞,洞中藏佛,棧道回曲廊緊靠懸崖,甚至懸空架設,可稱得上一座名副其實的懸空寺了。

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於鄯州(今西寧)有信徒作龕於土樓山斷巖之間、藻井繪畫、雕牆故壁、建築寺閣棧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時。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道教進入土樓山是清代末年的事。魏明帝五年前後,後涼呂光佔據武威、河西走廊,絲綢北路不通,一些僧人由蘭州到樂都、西寧經北川、達阪山到張掖,前往印度,從此佛教盛行於河湟地區。

“寧壽塔”坐落在土樓山的山頂,山頂原有牌坊、三官殿、雷殿等,該塔爲六面形五層翹角塔,塔中實心,青磚砌成。是明洪武十九年由駐西寧長興侯耿炳文所建修。

“靈官殿”位於山腳下,修建於明洪武年間,因戰火毀燒,重修於1915年。原有山門,東西兩邊有廂房,房中間有橫匾上書“靈官殿”三個大字,清宣統二年西寧各界捐資將靈官殿整修一新。韓能靜有兩個名徒是聖聰、聖明。葬於土樓山根西側,當地人叫“和尚墳”。

“露天金剛”位於土樓山中部,東邊一尊與西邊一尊相連接,兩尊露天金剛高三十餘米,系兩個山崖突出部分,像兩尊天神(也叫天王),當地羣衆叫閃佛,其意是從山中閃出來的。西面的一尊,已被風化,坍塌不辨面目;東面的一尊,仍然完好。本來是山崖被山水沖刷風雨剝蝕,形成奇特的山崖。後來在魏晉南朝時期,人工雕琢成大佛像,人們稱爲“露天金剛”。

“北山煙雨”,稱爲西寧八景之一。其由來指北山寺在雨霧中的景色,在朝暉夕照之時,遠望山姿塔影、頗爲壯觀,特別是雨中,薄霧層雲,繚繞山腰,恍如一幅丹青水墨畫,有時全山隱於雲霧中,忽隱忽現,更添一番詩情畫意。

“九窟十八洞”鑲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貼壁,十分壯觀,最引人注目的逝洞,其洞構造各異,有的洞無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態,洞與洞之間有棧道接連。

如今北山寺山下已修渠引水,植樹造林,成爲新興的旅遊勝地。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2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大自然總是無私的把它的美奉獻給我們,當我們正在陶醉自己的足跡已踏遍大江南北時,不要認爲,已經真正認識到我們中華九州千千萬萬個廬山真面目,因爲當順着東方古老文化的搖籃黃河走來時,一定就會發現,彪炳千古的文物古蹟在山西境內是星羅棋佈。所以,這個十一我們到山西大同遊玩,山西簡稱晉,省會城市太原,而我們的行程是大同,在這周邊有懸空寺,應縣木塔,恆山,雲岡石窟,九龍壁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先去遊覽的就是舉世聞名的高空建築——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懸掛在北嶽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峯的半崖峭壁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現爲明清建築風格,豎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爲“奇、懸、巧”三個字。遠望懸空寺,像一副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全寺共有殿閣40間,從低到高三層迭起,最高處三教殿距峽谷深處的高度曾爲90餘米,由於1500餘年峽谷河牀沙石沉積,現高度僅爲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臨險境的感覺。表面上只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從而使懸空寺外貌驚險,奇特、壯觀。

懸空寺建築特色

奇——奇在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峯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氾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裏,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爲基。據說在懸空寺建成時,沒有這些木樁,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爲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大詩人李白則用“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來形容之。

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

但是,在我國古代,我們的古人又是怎樣憑虛而建懸空寺的呢?清代同治年間的一塊石碑上寫着,“不知者以爲神爲之也”。相傳,在當年修懸空寺時,一位姓張的師傅率領一羣巧匠承攬施工,他們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後繞幾十裏山路運到寺頂山頭,連人帶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然而懸空寺的整個建築是依據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爲基,巧借岩石暗託,尤其是連接棧道的支撐木把懸空二字體現得淋漓盡致。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因爲相互連接而留下來的鐵環。懸空寺在1400年間僅維修過幾次,每一次可維持數百年。

懸空寺是凹進崖龕kan中的,三面環山,不受西北來的任何氣流襲擊,一天內日照時間只有3個小時,可少受日光侵蝕,延緩風化。可見,古人對建築氣象還是頗有研究的。置身其間,我們似乎可以感到,正是由於古人殫dan精竭jie慮,才成就這天地間有獨無偶,千年懸而不墜的空中閣樓,它的玄妙構思和自然山水的巧妙結合,可以說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極致。同時每根立木也師不可沒的。這些立木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以保證能把整座懸空寺支撐起來。據說,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它的支撐作用,如果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

懸空寺的結構精巧,整座寺廟由立木和橫木支撐着。這些以橫木爲樑者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爲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岩石裏去的。據說,木樑用桐油浸過具有防腐作用。

這個奇妙的原理是現代科學理論很難想象的。所以從遠處看人們把懸空寺稱爲“三根馬尾空中吊”據雁北地方史有關專家統計,歷史曾經有24個皇帝到過恆山一帶,有13個皇帝曾親自帶兵在這裏打過仗,僅大的戰爭就不下十次,那麼爲什麼懸空寺卻千年無毀且容顏依舊呢?可以到懸空寺的最高處——三教殿,去尋找答案。

懸空寺以西爲正,大門朝南,整個建築由南向北擴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勢相對越高越狹窄。寺院由三部分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層式的樓閣,內設懸梯連接。第一部分是一個標準的寺院佈局,由於建於懸崖峭壁之間,所以將一個平面的寺院佈局立體化了。第一層是禪堂,第二層是大雄寶殿的兩個配殿,爲比肩式樓閣。真正體現“懸”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兩座樓之間均由懸空飛架的棧道連接,這就是中國傳統的“半插飛樑爲基、巧借延時暗託”的建築結構。

我們除了驚歎之外還有更多的是疑問,1500多年前沒有先進的設備,工匠們是怎樣凌空修建棧道的呢?他們是這樣建造的,首先在岩石上鑿開口小肚大的洞口,然後洞裏放一個長度適中的木楔xie,再把一端加工成較小的內凹錐形爲卯眼將事先用桐油浸過,可防蛀防腐的、當地產的鐵杉木猛力砸進去作爲橫樑。因石洞口小肚大,外邊用力越大里邊咬合就越緊,這樣固定的橫樑就把壓力傳到了岩石上。而在橫樑的下面用木柱支撐,這些木柱長短不一,有的着力,有的則虛設,甚至可以晃動,根本不受力,可以晃動的支柱有十多根。當然,這些虛柱不僅僅是作爲裝飾用的,一般情況下並不吃力,一旦承重壓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頂千斤的作用,從而使懸空寺形成一座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危中見俏的奇特建築。另外古代工匠大師們充分利用了峭壁的凹凸部分,使其避免風吹日曬,石砸雨淋,這也是懸空寺1500多年來仍巋kui然屹立保持原有風采的重要原因。

懸空寺不僅以建築奇巧著稱於世,“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也在這座小小的建築中體現。三教殿就是體現“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閣,位於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間爲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爲儒家創始人孔子,右邊爲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於一殿,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築中極爲罕見。體現了中華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三教殿內,中尊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左邊是儒家學說代表孔子,右邊是道家教聖老子,三個人都是豐臂潤面,端坐蓮臺。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就不難窺探到他們隱祕的內心世界,釋迦牟尼對自己居中似乎認爲理所應當,看上去泰然自若,悠然自得。是的,佛陀一生歷劫成道,證悟出高深的思想智慧,成爲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確實師德巍巍,而我們的孔老夫子卻一臉的不滿意,“我主張的儒家思想是東方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仍安富尊榮,同天並老,現在,怎麼能讓你一個外國人居中呢?”與他們同樣屈居次坐的老子卻神態安詳,笑意盎然,一副與世無爭的道家本色,認爲世事難測,還是順其自然吧。看來,他們的矛盾已接了1400年都沒有頭緒,我們局外人也就免開尊口,但佛、道、儒三教始祖同居一室世所罕見,這正逝人的聰明之處,歷代統治者所信仰的不外乎這三種,因此不論怎樣改朝換代,懸寺都能迎合統治者的需求,因此它所受到的庇護是其他寺廟所不及的,正所謂“自古佛門多虔誠,暮鼓晨鐘誦太平”。

懸空寺不僅外形美觀,轉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樣具有藝術價值。木梯上用鐵釘組成數十種蓮花狀的圖案,如繁星燦爛,似鐵水迸濺,令人賞心悅目,堪稱古寺一絕。既起到保護木板和裝飾的作用,又賦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進寺,踏步而上,可謂“步步登蓮,吉祥如意”。集實用、裝飾、宗教價值於一身,可見古代建築工匠的良苦用心。

全寺共有銅鑄、鐵鑄、木雕、石刻、脫紗等塑像80餘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寶殿內的3尊脫紗佛像。其做法先用膠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產的麻(也叫夏布)一層層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貼金。塑完後把裏邊的泥胎從底部掏出,整個塑像形成空殼,高度達50釐米的塑像,淨重不超過3公斤,爲懸空寺塑像中的一絕。

據說懸空寺是北魏時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雖經過維修乃至多次地震,整體結構仍是安然無恙。這不可不說是建築史上的奇蹟。更令人深思的是懸空寺的建造完全是不按常規設計興建的。

懸空寺對於“居住者”也是有要求的,這種要求是自然的而非人爲因素使然。因爲膽小者根本就不敢懸空而居。懸空寺共有殿宇樓閣四十餘間。上下有螺旋式樓梯相通,走在木梯上,前人似踩在後人的頭頂;中心閣與邊閣之間搭有棧道,一踩上去就“吱吱”作響,顫顫悠悠,透過板的縫隙還能望見百丈深谷,令人驚魂。可是對於淨心潔慮的和尚來說,他們是無畏的。以現代人的思想來看,因爲現代完全依賴於現在科學實證理論,“木頭結不結實?”“踩斷了怎麼辦?”“別被風吹下去?”“掉下去就沒命了”等等思想,怎敢在上面居住呢?可是對於和尚來說,因爲他對佛是相信的:“有佛保佑”“人生有命”等想法,他就不會把生死看得那麼重,居住者們感到“有佛而心定”這些突顯出思想觀念的差異所帶來不同的狀態。

更爲令人震驚的應該是它的設計構思與選址。“在懸崖上建廟”這一提案,如果是放在現在,那很可能會被現代科學家“否決”。根據是什麼呢?現代科學理論認爲,受風吹日曬,或自然環境的變化,山體可能會剝落、風化、滑坡等危機存在。其實呢科學家如果以現代理論可能根本就不會有這一想法。可是瞭然和尚想到了,爲什麼他敢這樣想呢?他是一名修煉者,他知道宇宙的真理存在,他對大自然有更高的認識與理解。他可能想:“佛會保佑信佛的人。”“山有山神管”等等。所以他根本就不會認爲山體存在什麼危險,即便有危險也能避開,“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其實“懸空寺”見證了“和尚”這些修煉者對佛的“正信”。如果沒有對佛法的正信根本上來講是不可能把廟建到懸崖絕壁之上。瞭然和尚所處的北魏時期正是中國佛教得以在中國發揚光大的時候,當時的人們也決不會學到現代科學,這個歷史背景是不能被忽略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法修煉者也是掌握科學真知的人,佛法也是真正的科學,誠信然。

這座“懸廟”必將象燈塔一樣照亮人們的心田,激勵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意大利威尼斯考古專家尼諾先生認爲:懸空寺及它象徵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傑出體現,僅僅是爲了這座奇特的寺廟,就值得到中國來一趟。懸空寺,不僅以它建築的驚險奇巧著稱於世,而且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教文化同樣精彩紛呈,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內容,在作爲邊塞民族融合之地,和歷代戰爭此起彼伏的金戈鐵馬格局中,竟然得以1500多年保存完好,未受損害,堪稱奇蹟中的奇蹟。

古往今來,懸空寺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詩人李白雲遊至此,揮毫書寫了“壯觀”兩個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遊歷懸空寺後,在他的遊記當中留下了“天下巨觀”的讚譽;聯邦德國的一位建築專家說: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畢加索所說"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英國的一位建築學家曾無限感慨地說過這樣一段話:“中國的懸空寺把力學、美學和宗教融合爲一體,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是罕見的,通過這次參觀遊覽,才真正看到這個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藝術和文明歷史。懸空寺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驕。”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3

佛珠,也稱爲念珠,每當佛教徒唸佛時要用佛珠來記數和束心;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也就是佛珠。那麼,五爺廟是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寺廟,五爺廟的佛珠肯定也是大家備受關注的。

五爺廟佛珠要是根據藏經的記載,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這種佛珠因爲太長,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爲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爲108粒(密宗行者爲110粒),中品爲54粒,其餘有42粒、21粒、14粒及淨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下面我們來說說五爺廟佛珠的粒數的不同含義: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經所說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爲了攜帶方便,分108數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義。念珠是佛教的一種用物,是念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的工具,所以也稱“佛珠”或“數珠”。

五爺廟佛珠的原料通常用香木車成小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瑪瑙製作的。一般的念珠粒數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因爲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佛教所謂“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現代人們作爲玩玉或藏玉,甚至作爲一種時尚,雖不是信佛,也可將玉佛珠作爲普通玉器藏玩,這樣不妨考慮選擇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質地細膩,油潤爽滑。翡翠料的佛珠雖然光澤漂亮,質地硬,可反覆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韻,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優勢。佛珠的經常反覆把玩,使你手、腦、心並用,修身養性,有益健康,其樂自得。

現在我們對五臺山的五爺廟佛珠瞭解了這麼多,您是否有所印象了呢?若是有機會去五臺山,一定要親自試一試五爺廟佛珠。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4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歡迎您參加本次旅遊活動。希望通過我的講解陪伴您這次美好時光。

人云:“不到晉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說:“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參觀晉祠,猶如外國友人到北京未去遊覽紫禁城那樣遺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看看。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甕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爲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

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爲古代晉王祠,始建於北魏,是後人爲紀念週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姬虞封於唐,稱唐叔虞。虞子夑繼父位,因臨晉水,改國號爲晉。因此,後人習稱晉祠。北魏以後,北齊、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對晉詞重修擴建。

晉祠是具幾十座古建築的中國古典園林遊覽勝地。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素以雄偉的建築羣、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於世。遊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水鏡臺起,經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獻殿、鐘鼓樓、魚沼飛樑到聖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建築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東嶽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朝陽洞、待風軒、三臺閣、讀書檯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築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聖祠、真趣亭、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臺計峙,泉流潺繞,頗具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聖禪寺,相傳原爲唐代開國大將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爲七級八角形,高30餘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晉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爲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勵精圖治,利用晉水,興修農田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唐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造成日後八百年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叔虞死後,後人爲紀念他,在其封地之內選擇了這片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故將國號由“唐”改爲“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祠堂也改名爲“晉王祠”,簡稱“晉祠”。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爲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20xx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爲汾東王,併爲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樑後,祠區建築佈局更大爲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臺等,這樣,以聖母殿爲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了。

晉祠最著名的建築爲聖母殿,創建於宋代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聖母傳爲姬虞之母邑姜。聖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後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披,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樑,建於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於聖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樑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爲五金之屬,人稱之爲“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爲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麼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纔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隻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麼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擡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詞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趕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擡回金人臺。聖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着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並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聖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在晉祠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甕上,束髮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金勝村,嫁到晉祠爲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後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後桶,名爲嫌髒,實則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並告她馬鞭放在甕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甕。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祕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孃家不在,從甕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甕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孃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甕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甕。

晉祠南部,名奉聖寺,相傳這裏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聖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聖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幹老枝嫩,蒼鬱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乾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農曆三月廿一日,奉聖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裏喊着:“膏藥靈應、能漢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於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爲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鬆,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約是因爲多年長睡而碰巧甦醒的緣故。

晉祠是一處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相交織的風景名勝區。古爲唐地,西周初年成王之弟叔虞封於唐,其子燮因境內有晉水而改唐爲晉,後人祀叔虞於晉水之源,因稱晉祠。自《山海經》始,歷代均有文獻記載,而魏、齊、隋、唐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實物保留於祠內外。

唐太宗李世民曾以“六合爲家”的英雄氣魄,用“經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懸甕山的雄偉,晉水的秀麗做了擬人化的評贊:

“其施惠也;則和風溽露是生,油雲膏雨斯起;

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

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

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

……瑩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

住方圓以成象,體聖賢之屈伸;

日注不窮,類芳猷之無絕。

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

對於晉祠的建築及夜景,也作了詩意的描寫:“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千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於桂筵,流星起於株樹。”

李白詩曰:“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蕭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郭沫若詩曰:“聖母原來是邑姜,分封桐葉溯源長。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競煒煌。懸甕山泉流玉磬,飛樑芊沼布蔥珩。傾城四十宮娥像,笑語嚶嚶立滿堂。”

林徽因說:“晉祠的佈置又像廟觀的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實像個放大的私家園亭。”

《晉祠志》載:“三晉之勝,以晉陽爲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

晉祠的美是多方面的,出於偏愛,這裏多僅從建築學和美學的角度,對晉祠古代建築做出粗略的分析。

祠祀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與自然同處於一種既隔絕對立又渾然一體的矛盾狀態,又因其文明的低下而無法窺探自然界的奧祕。便常以自己的思維去比附周圍的世界,於是只能簡單地把物看成是有靈的,與自己相關的生命體。對於原始人類來說自然不僅有生命,而且是巨大而神祕的,對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和魅力,“精神在物質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於是自然崇拜便產生了。當人們把動植物中個別的崇拜對象當做本族的祖先或與本族祖先有血緣關係或本族生活有根本的關聯成了其保護神的時候,又以想象重構這一崇拜對象,並當作本族的名稱標誌時,就出現了圖騰崇拜。隨着農耕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自然崇拜逐漸被歸納爲天地崇拜。人們用美妙的傳說創造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海諸神並賦於他們超人的能力和形象。又承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現了祖先信仰。“祖先崇拜是從人們重視父系傳宗接代開始的,陶祖和石祖的出現標誌着圖騰崇拜的衰落和祖先崇拜的興起。敬神尊祖也就進而成爲古代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觀念。

晉祠是奉祀晉國首任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晉王祠。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說:“《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溯,後人踵其遺蹟,蓄以爲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樑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羈遊宦子,莫不尋樑集契,用相娛慰,於晉川之中最爲勝處。

高歡、高洋父子,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定晉陽爲別都,並在天保年間在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北齊後主高偉,崇信佛教,於天保五年(公元569年)曾下詔把晉祠改名爲大崇皇帝。

隋末,太原留守李淵與其子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廿年(公元646年)故地重遊,親撰《晉祠之銘並序》大碑一通。

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1023——1031年),追封唐叔虞爲汾東王,併爲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重建了魚沼飛樑,祠區佈局,大爲改觀。元佑、紹聖年間,由善男信女募集資金,鑄靠造鐵人,築蓮花臺以壯威儀。金大定八年,更在飛樑大東,增建獻殿,專爲聖母子貢獻祭品。明萬曆年間,在獻殿前增建對越坊和鐘鼓樓。接着又在會仙橋的東面,重修了華麗的水鏡臺供演戲之用。

又由於晉祠是晉水的源頭,人們又把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視爲生命之源的水及水母、水神也是和叔虞、聖母一起來祭祀,並在晉水源頭建水母樓、難老泉亭。於是晉祠又成了人們舉行地雩祭的重要場所。

民間的鬼神信仰主要來源於萬物有靈論。 秦漢時好神仙、尚方術之風興盛,人們對前代神祗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祭禮制度,並設置了大量的神祗,將多神崇拜的方式固定下來,吸引了許多民間信仰擴充了祭祀的範圍,增加了祭祀的對象,豐富了祭祀的儀式。幾乎無神不有祠,無神不致祭。於是乎晉祠以祖先、山川崇拜爲主,儒、釋、道及民間諸神爲輔的完善的祭祀場所逐漸形成。晉祠也就成了從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到土地神、關帝老爺至文曲星君、英雄俠女等羣“仙”會聚的地方,它們無不互棄己見,各居晉祠一隅,共享人間香火。

功能與形式

祠廟建築是以精神爲原動力而創造出來的。精神功能指人們的心理功能,它包括審美、認知、崇拜三個方面。祭祀是祠廟建築最初的主要功能。《祭示篇》雲:“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日報功,二日修先。報功以勉力,修先以崇恩,力勉恩崇功立化通聖王之務也。”對自然神的祭祀出於報功的心理,對祖先的祭祀就是修先報恩了。而民間百姓則主要出於禳災祈願的現實需要和對自然力的恐懼依賴的矛盾心理。古代人謝神和祈禱儀式是極形象而富於浪漫想象力的。《樂雅·釋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嘗;冬祭曰蒸。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技懸;祭川浮沉;祭星曰布;祭風曰磔。”就根據所祀對象的不同採用了各不相同的象徵手法。《禮記·祭法》鄭玄注說:“廟之言貌也,宗廟者先祖之尊貌也。”最早的“先祖之尊貌”可能就是標誌生殖崇拜的靈石,宗廟之主“石”。《說文》雲:“石,宗廟主也。周禮有郊宗石室;一日大石,約在漢代又演爲木主,也就是後代的祖宗牌位。應祭祀功能的需求,祠祀的建築也就產生了。並隨居住、宮殿等營造技術的發展,祠祀建築也由野外的墳、壇、石進入了有頂的廟宇,又因祭祀儀式的分工專門化和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又演變爲寢殿、獻殿或香亭的組合羣體。

禳災祈願的心理——祠祀方式——墳、壇、祜、廟宇。

晉祠一組祠祀建築可謂把祭祀功能發揮到了極至,過會仙橋西行,爲古蓮花臺,臺爲方形,四隅各鑄一鐵人護祠、鎮水,以壯威儀。穿對越坊便是獻殿、魚沼飛樑、聖母殿組成的核心羣體。

獻殿、殿身三間,歇山頂、四周無牆,當心間前後闢門,其餘各間,在堅厚的檻牆上安叉子,形如一座涼亭,靈巧而豪放。敬神時,燃一炷香,那五穀之氣,便會使人置身於雲霧漫漫,青煙繚繞的神祕氯圍之中,從而使人的心靈不由自主地產生某種微妙的變化,上達於天,天人妙合。

魚沼飛樑在聖母殿與獻殿之間,古人圓者爲池,方者爲沼,沼中多魚,故曰:“魚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橋,“架虛爲橋,若飛也。”故曰:“飛樑”。東西橋面寬闊,爲通往聖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橋面,下斜如鳥之兩翼,翩翩欲飛;邊綴勾欄,憑欄賞景,益增詩情畫意。建築學家樑思成先生說:“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爲可貴。”進而考其功能更似一四通之祭壇。雩祀是民間的大事,故春旱求雨,必先擇吉日,即壬辰一類屬水的日子,然後在城東築八尺見方的四通之壇,獻生魚八條,玄酒、脯肉一類以祭。在甲、乙日做一條八丈長的大青龍,置放中央,做七條四丈長的小青龍,面向東方,相隔八尺陳列車員。令兒童八人、田嗇夫八人齋戒三日,青衣立於龍旁。儀式開始,鼓樂喧天,兒童與田嗇瘋狂起舞,然後由一近迷狂狀態的伶牙俐齒的巫祝,口唸祭詞,手舞足啃以請雨……。不管形式如何變化,蒼龍始終是我們民族文化一個至今不衰的母題。從“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卦辭到靈星祭雩祭,從默默無聲的神祕卦象到震耳欲聾的祭禮鼓聲,哪個不圍繞這個母題?這母題具有神奇的生命力,它沒有終止於漢代的祭祀,反而在民間穩固地生要發芽、開花結果,演成至今不衰的民俗文化形式、龍舞龍燈、龍戲珠……在當年雩祭的青龍舞,早已種下龍舞龍燈與大型龍舞的原型因子;那手舞足蹈的僮子就是後來的手執波珠的領舞者,那強悍的男嗇夫就是後來的舞龍人……

水鏡臺規模壯觀,臺上東部爲重檐歇山頂,演戲時用爲後幕,臺上西部爲捲棚歇山頂,面向聖母殿,三面開敞,演戲時爲前臺,臺下埋大甕八口,爲擴音之用。在民間無論那種酬神還願的祭祀活動,總少不於表演各類舞樂,以娛神兼娛人,歷代皆然。由於古代人民生活困苦,終年辛勞,僅得一飽,閒暇有限,爲了調劑生活,每每借祭祀的機會鼓舞歡慶。這種民間的迎神賽社的祭祀儀式,具有公開性、禮儀性和娛樂性的特徵〈淮南子·精神訓〉載:“今天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爲樂矣。”〈東京夢華錄〉栽北宋汴京城外神保觀神誕時的盛況:“廿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爲繁盛。廟在萬勝門外一里許,敕賜神保觀。廿三日……於殿前露臺上設樂棚,教坊,鈞容直作樂,更互雜劇舞旋……廿四日諸司及諸行百姓獻送甚多,其社火呈於露臺之上。”宋元時期戲曲勃興,爲適應迎神賽社時的演出需要,在露臺、樂亭的基礎上分前場後幕,單面開敞的戲臺。場地也由四周圍觀,進而形成有固定方向的戲場,並在各祠廟中普遍出現了。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5

位於晉祠古建築門前的開闊地上。東對碧水蓮塘,西靠晉祠古建築,南北兩翼,緊挨千頃稻田、農舍、村莊。 伏龍山是園內假山,山的半腰,嵌石題書“伏龍山”。山腳有石洞流水,水從石龍口中淌出,流入池中。池旁有石刻兩羅漢,池中有石刻天女、麻姑,池邊石虎飲水,狀貌惟妙,情趣橫生。

公園中部有德隱齋。西北部有仙翁閣,又稱紅閣。因閣上供奉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而得名。此閣創建於明代弘治年間(1488年一1520xx年),清代康熙四十四年(1720xx年)重修。還有北極閣,這座明代創建、清代重修的建築,古樸端莊,典雅不俗,底洞門有“古唐邨”題刻。陶然村別居一角,亭秀閣明。

晉祠公園東南部,是公園水鄉。這裏俗稱南湖,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橋,橋上行人,橋下泛舟,一派江南秀色。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6

大家好,我是您這此遊覽的導遊員,叫蒙毅。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友誼之旅旅行社歡迎您來參觀菩薩頂。我在這裏祝您玩得開心愉快,通過我的講解,一定會使您不虛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靈鷲峯上的這座金碧輝煌的寺廟就是素有喇嘛宮之稱的菩薩頂。我們已經參觀了許多寺廟,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大多是紅牆灰瓦,,而菩薩頂卻是紅牆黃瓦。在古代中國,黃色是皇家專用的,可菩薩頂卻用了黃琉璃瓦,,您知道這是爲什麼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考慮,等我們參觀完寺廟,聽了我的講解,您自然會明白。

此寺創建於北魏,原叫大文殊院。相傳唐太宗貞觀五年,僧人法雲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職文殊。一天夜裏,法雲從長明燈下的藍光中看見一尊文殊菩薩像,並由塑工塑成。傳說這便是文殊菩薩顯聖,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稱菩薩頂。

寺廟經歷代修補,尤其是1952年政府撥款補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樓、石階等。現佔地30畝,分前院、中院、後院和東配院四處院落,有殿堂樓房121間,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雲集,雄偉壯觀,佈局嚴謹,獨具特色。我們從山麓仰望,陽光下飛檐斗拱,相托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象西藏布達拉宮,所以有喇嘛宮之稱。菩薩頂在五臺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黃廟首領廟。

大家請跟我往上走。

我們登上這高高的臺階,就進入寺廟了。這臺階、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龍頭的地方。這裏我們要讓大家數一數,到底有多少臺階,等大家登上這高高的靈峯聖境,我會告訴大家關於這臺階,上面的石獅的說法和傳說。

大家數清楚了嗎?到底有多少臺階?

我告訴大家,寺廟門前的長長的臺階,一般都會與108有關,菩薩頂也不例外,也是108級臺階。佛家說,人生共有108種煩惱,把解脫煩惱之道稱爲“法門”。踏上一級臺階,意味着跨入一個法門,消除了一種煩惱。當您氣喘吁吁地站在懸有“靈峯聖境”橫匾的彩繪牌樓下面,遠望周圍林立的寺廟、翠綠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間的108種煩惱全部踩在腳下,成了一個無憂無慮的人了呢?

我們再看臺階上這對石獅,仔細看過之後,您一定會發現左邊這隻沒有舌頭。原來啊,是它偷吃工人食物被割掉了舌頭,一直餓着肚子蹲到現在。

這座四柱三門七樓的高大木牌樓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它色彩鮮豔,彩繪龍鳳,造型優美,形象生動,結構合理,堅固精緻,是五臺山木牌樓之冠。

穿過天王殿,我們來到前院,院內古樹參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靜。我們面前的是大雄寶殿,是菩薩頂的主殿,寺內重要佛事活動一般都在這裏舉行,內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十八羅漢。

大雄寶殿右側是帶箭文殊殿。殿內騎獅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傳說是乾隆皇帝射的,不過我們現在看不到這支箭了,它以被前兩世班禪取走了。

要說菩薩頂最有特色的建築,還要數大雄寶殿後的文殊像。大家請跟我來。

我們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大家看殿前臺階,有許多蜂窩狀小眼。原來在殿檐中間的一塊瓦上,不論春夏秋冬,也不論陰雨晴天,總是滴水不斷,所以又稱爲滴水檐大殿。由於雨珠滴瀝,落地柱石,嘀嗒有聲,再加上注濺時水花在陽光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豔彩,形成五臺山一大景觀。您能猜猜爲什麼滴水不斷嗎?曾經有很多種說法,其實只是在檐下有一個存水槽之故。不過我們現在已看不到這一景觀了,因年久失修和維修時沒有注意保存,水槽已不存在了。

殿內原有三尊高約兩米的銅質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左觀音,右普賢。它們距今應該有四百多年了,是銅鑄藝術的珍品,可惜這三尊名冠五臺山的銅像,早已被毀。現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大家仔細看,黃廟殿內的塑像與青廟有所不同,從塑像就可以分辨出是青廟還是黃廟。這裏的菩薩像都有肩花,臉微側,且有華麗的背光,這正是與青廟塑像的不同之處。

在後院,,還有明代萬曆年間鑄造的大銅鍋。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銅鍋一年也只是臘月初八煮臘八粥用一次。據說有一次小喇嘛因洗鍋後,鍋內表面結冰,還差點上不來呢,可見這銅鍋有多大了。

佛教寺院都有一點神祕氣氛,而殿頂的神獸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奇色彩。這些神獸是龍的兒子,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能力。把他們安置在殿頂是爲了防火、避邪,又有龍鳳象徵和諧祥瑞。

菩薩頂之所以能保持黃廟領袖廟的地位,與清代康熙、乾隆幾次來五臺山住在菩薩頂有關。康熙在寺內留下了“五臺聖境”御筆。大家看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親筆題字。

因西藏曆來是政教合一的政權,所以清統治者極力籠絡人心,以鞏固對西藏的統治。這樣,五臺山黃廟就更加興盛起來,尤其是菩薩頂,地位極高,寺廟的大喇嘛在清代相當於朝廷一品官的地位。

由於菩薩頂相當於皇帝行宮,再加之爲了籠絡西藏喇嘛教,所以代表皇室“至高無上,尊貴富有”的紅牆黃瓦便也成爲菩薩頂的特色了。各位遊客您明白了嗎?

好了,各位遊客,我的講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過我的講解,您能對菩薩頂留下深刻的印象。祝大家旅途愉快。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7

晉南獨一無二的鉅商豪宅李家大院,位於運城市以北38公里處的萬榮縣閻景村。西臨209國道,東靠桃花谷,北依奇峯突兀的孤峯山,南眺百里鹽湖,堪稱風水寶地。

李家大院景區佔地面積1000餘畝,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由古建區、仿古區、新建區、服務區、農業生態園、笑話博覽園六大部分組成,是一個集吃、住、遊、娛樂、購物、健身爲一體的多功能文化旅遊勝地。

李家大院創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組,現存院落11組,另有祠堂、花園等。整個建築爲豎井式聚財型四合院,同時又吸納了徽式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國南北兩大建築特色。古院落羣佈列有序,層次分明;體量宏闊,用材肥碩;結構嚴謹,堅固耐用;通風透光,守備森嚴;裝飾考究,古樸典雅。

傳統四合院藏風聚氣,精緻大宅門接地通天。李家大院建築的磚雕、石雕、木雕及鐵藝等飾品,處處顯示着晉南民間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臨門、松鶴延年、耕讀傳家、富貴平安等吉祥含義,形象生動地體現了晉南的民俗、民風和文化特點。另因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學英國,娶英國女子麥克蒂倫爲妻,部分院落爲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從而又呈現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藝術特點,是全國衆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李家以土布起家,以義制利,利義相濟。世代富而不驕,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舉使頑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頓之人思變,乖戾之人思善。李家的經商史及其數代人遵古“忠恕”的家規家風至今還有參照的意義,他們歷世樂善好施的義舉更讓人肅然起敬。走進李家大院,尤如投進吉祥的懷抱,那錯落有致、古香古色的傳統民居;青磚高牆、棹楔鴟吻的巷陌老街;各式各樣、精妙絕倫的磚木石雕;千姿百態、無所不備的字畫、碑帖;展室裏的創業、經商、善舉史等等,既讓人大飽眼福,又令人回味無窮。李家大院正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向中外遊客展示其永恆的魅力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8

北嶽主峯——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是中國“著名的道家名嶽、道教名山”,北嶽是道家得護國五嶽之一,恆山是道教的,各種知識、學問、技巧、藝術等等,多樣性類型文化得,開拓、創新、發展、弘揚、傳播:新思維、新思想、新理論、新科學、新實踐、新方法、新成就、新時尚、新風格的主要場所之一。

北嶽依託主峯恆山,開發建設有多處傳統型制、經典風格得,道教得,武帝殿、文皇宮、儀軌院、觀禮臺、界望亭、臨境閣、經書圖冊館、字典緯籍樓、名師會(明者有名、名者已明)、先賢祠(古聖者,嫡親之長子、宗族之大兒、教授之首學,稱作:“先賢”)、淨齋堂、禪思房、診所、藥局、休息處、宿舍、臥室、沐浴間、盥洗間、衛生間等等基礎設施(如有確實之需要,可以拓址增建、佳築新成),另附建有“儒、釋、道”三教合一者,懸空寺廟宇一座。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9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所有效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爲30米,平面爲八角形,五層六檐。外面是五層,可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爲九層。塔內各層,行使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樑枋和短柱等構築要領,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健壯,又壯觀。據測,構築該塔適用木柴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閣下。

木塔自制作至今已有900多年汗青,恆久擔當風雨腐蝕,並曾蒙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兇猛地動,雖有稍微傾斜,仍巍然挺立。實踐證明,它是構築佈局與行使成果計劃公道以及造型藝術的規範之作,是中國古代構築史上的一大事蹟,活着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成立的一個封建王朝,其時爲了固定封建統治,大力大舉倡導釋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木,建築佛廟、佛塔。應縣木塔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營造的。塔的底層有一尊11米高的釋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着遼代的氣魄威風凜凜。底層的牆壁上尚有6幅如來佛畫像以及飛天,色彩豔麗,精神奕奕,是中國壁畫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層和第五層別離有四方佛和釋迦坐像。已往這裏既是歷代統治者拜佛的場合,又是戰爭時用於觀戰批示的瞭望臺。

木塔是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之一。國度曾多次撥出鉅款舉辦維修和加固。塔內各層之間有木梯相通,塔的附近有平座雕欄。遊人逐級登樓,憑欄遠眺,其樂融融。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0

天龍山風景區,海拔1700米,山戀起伏層疊,古柏蒼松泛翠,爲省級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歡的避暑行宮。寺內有大雄屋殿、禪院、九蓮洞、鐘樓、藥文殿等建築。最有名的是天龍山佛教石窟造像和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在龍山風景區氣候條件和晉祠(在晉祠景區西北10公里處)相近,日溫差較大,有時乾燥多風,但環境優雅,天氣涼爽。該景區是太原市近年開發的,具有極佳的觀賞和遊覽價值。市區通往景區的道路,寬闊平坦,十分便利。其它多種服務(餐飲爲主)方便、實惠, 能迎合遊人的要求。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鬱,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石窟分佈在天龍山東西兩峯,東峯八窟,西峯十三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 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石雕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具有豐富的質感。第九窟中的彌勒大佛比例和諧,容貌端莊凝重;下層觀音瓔珞富麗,紗羅透體。明人張冕《天龍寺》詩有“門對虯鬆欹偃石,殿圍龍柏倒撐丘”句,即指此景。

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秋來紅葉遍山,景色宜人。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 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八龕,因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別爲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四十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 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石窟頂板上還雕有龍 鳳及花圖案,兩側入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爲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道教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1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觀遊覽驪山風景區。現在,我們從驪山的東大門(史稱昭陽門)入園,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驪山勝蹟圖,先了解一下驪山的概況。驪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海拔1302米,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3.7公里,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從地質角度來講,驪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經運動時期呈整體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斷塊。在陝西境內,驪山險峻不及華山,綿亙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龍門,但卻以“秀”而聞名於世,因此又名繡嶺,今天人們習慣上把驪山分爲東,西繡嶺,西繡嶺上主要分佈有烽火臺、長生殿遺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諫亭、三元洞等景點,東繡嶺主要分佈有上善湖,七夕橋,上德苑,達摩洞,舉火樓、石甕寺、石甕瀑布、雞上架、遇仙橋、秤砣石等景點。勝蹟圖下面的這些浮雕造型表現的分別是女媧補天、長生殿盟誓、遇仙橋、秦始皇戲神女、張騫出使西域等驪山傳說。瞭解了驪山大概情況後,請大家拾級而上,我們邊走邊聊,去仔細體味這座歷史文化名山獨特的韻味。

“驪山雲樹鬱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湯流日夜,幾抔荒冢掩皇王。”這是著名學者、詩人郭沫若先生對驪山勝景及其歷史地位恰當而準確的概括。

首先來到兵諫園。兵諫園是爲紀念西安事變65週年,弘揚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建。園內展出有與西安事變有關的飛機、火炮、汽車、裝甲車等兵器。西安事變浮雕再現了西安事變的歷史過程,是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變史實的浮雕,於__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68週年時對外開放,成爲我們回顧歷史的生動教材。(兵諫園及西安事變浮雕簡介附後)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是記載“西安事變”這段特殊歷史的重要景點——兵諫亭.1936年這裏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在一陣槍聲中,神色驚慌的蔣介石從華清池後門經這條路向後山逃跑,50歲的蔣介石在慌忙的奔跑中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石縫裏,扭傷了腳,於是他只能順勢藏在石縫中,聽天由命了。當然蔣委員長沒有我們今天這麼悠閒,大家可以想想看,寒冬臘月,近50的蔣介石,身披睡衣,腳踩拖鞋,驚慌失措是何等的狼狽。這個石縫今天仍然完好地保存着,並且加修了防護鐵鏈,以確保遊客安全,這塊有花紋的大石頭,就是“虎斑石”,關於這塊石頭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眼前這座石亭就是著名的兵諫亭了。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攜夫人宋美玲來陝,以遊山玩水爲名,佈置大規模的剿共活動,期間,張、楊兩將軍在洛陽、西安、臨潼等地數次勸諫蔣“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時許,張、楊帶兵對華清池形成包抄之勢,酣睡中的蔣突聞槍響,倉惶在兩名侍衛攙扶下從華清池五間廳後窗逃跑,藏於半山腰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內,後來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促進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爲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是臨潼最早的鋼筋水泥建築物,同時,王耀武、陳誠、衛立煌等人在巖上題有“艱苦卓絕”等詞,後被銑刷,解放後該亭更名爲“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週年前夕,適應統戰工作需要,再次易名爲“兵諫亭”,並用藍田美玉製成匾額懸於其上。

下一個景點是晚照亭,大家都知道“驪山晚照”是“關中八景”之一,這座重檐鑽尖頂方亭就是取“驪山晚照”之意,建於1981年,從這裏可鳥瞰華清池、東花園、臨潼全景和渭水。據記載,每當雨過天晴,雲開霧散,驪山似一匹青色的`駿馬,青翠欲滴,清晰可見,在落日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層迷人的桔紅色,更顯得流光溢彩,嫵媚動人,有緣人才得一見。關於驪山晚照有二首詩最爲著名,一首是明代詩人劉儲秀所寫,“由來驪山多奇峯,一望嵐光翠且重。復此斜陽相映處,紅雲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士朱集義所寫,“幽王遺沒舊荒臺,翠柏蒼松繡作堆,入暮晴霞紅一片,疑是烽火自西來。”現在,我們只能從這些詩文的意境中去體味驪山晚照的輝煌。大家可以隨意留覽一下,藉此機會,我向各位介紹一下臨潼的歷史。臨潼位於關中平原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積890平方公里,人口65萬。元代以前渭河南北分兩縣,南爲驪戎(這也是驪山的由來),北宋時因驪戎東臨臨河,西臨潼河,兩水環繞入渭河,故改爲臨潼縣,(1997年6月30日撤縣設區)。臨潼自古是一個風水寶地,人傑地靈,祖先爲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寶藏,目前臨潼的文物區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以姜寨遺址爲代表的始前文化區,二是以兵馬俑爲代表的秦文化區,三是以華清池爲代表的唐文化區,所以當地人無不自豪地說,在臨潼每一腳踩下去都是秦磚漢瓦,今天的臨潼人也在爲把臨潼發展成一個旅遊名城而努力。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並蒂皁角樹,是由楊貴妃與唐玄宗在長生殿前親手種下的,是他們悽美愛情的永恆見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被傳爲千古佳話。

坐落在驪山第二峯的老母殿是爲了紀念傳說中中華民族創始人女媧而建的,相傳女媧“摶黃土做人”,創造了人類,又在驪山煉石補天,勞苦功高,後世人尊她爲“驪山老母”,她死後,人們將其葬於驪山之陽(今藍田縣境內)又在驪山上修女媧祠紀念.據載,女媧本爲驪山附近一名傑出的氏族首領,每當農曆六月十三日,四方羣衆攜牀單幹糧,夜宿驪山,祭祀老母,這個風俗沿續至今,稱爲“單子會”,並逐漸成爲一種附近居民的歡樂節,廟會期間,寺前廟後,人頭攢動,好不熱鬧。這裏也是驪山又一個最佳觀景點,從這兒遠眺,重山疊障,蒼翠欲滴,不覺使人神清氣爽。

大家眼前的這座大殿即是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於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爲道教始祖,認爲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認作先人,上了封號,相傳唐玄宗遊幸華清宮時,兩次在此夢到老君降臨閣內,因此稱爲“降聖閣”又稱“朝元閣”,殿內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兒的傑作,玉像造型細膩,刀法簡練,神態逼真,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和豐富想象力,後經“安史之亂”,華清宮被焚,這精美的石雕藝術品的正身和蓮花座均被燒裂,雙手被道人盜走,其後,刻木手嵌於腕下,現玉像保存在陝西省博物館。

明聖宮位於老母殿南側,始建於1992年,是臺灣著名愛國人士顏武雄等人爲報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資修建的一座大型道教觀。明聖宮佔地面積60餘畝,共有殿堂房屋300餘家。明聖宮是我國現代少有的大型純木古建築羣,是西北規模最大的道教宮觀。

鳥語林坐落在西繡嶺,佔地面積50餘畝,網內空間100多萬立方米,充分利用原有峽谷地帶,使澗、溪、瀑、潭、池巧妙地串成一體,自然流暢,碧

水長流,樹木蔥鬱,鳥語花香,給人以迴歸自然,世外桃源之感。園內存養有上百種近十萬只珍禽異鳥,有朱䴉、鴕鳥、白鷺、富貴鳥、代勝、大雁、七彩小鳥、美國落地王鴿等。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們公司在__年修建的一個儲水量爲兩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個景觀湖,又保證園區內的衛生用水以及園內樹木的綠化灌溉。這個名字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說,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老子用水性來形容品德高尚的人,他認爲做人要做有利於衆人的事而不與之相爭,即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在這裏湖與老君殿遙相呼應,渾然一體,置身於此,你的心靈也會受到洗禮。

“無限風光在險峯”,沿着這條氣勢宏偉的臺階路,我們還可以沿途欣賞到驪山東繡嶺秀麗的自然風光。現在我們已登上驪山最高峯烽火臺了,在這一段路途中有一個獨特的現象,這裏的樹幹都是扭曲的,我們叫它擰擰柏。關於這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烽火臺是古代戰時傳遞戰報,調兵的設施,相傳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遺憾的是褒姒自進宮以來從未開言一笑,於是周幽王便採納了奸臣虢石父的計謀,無故點燃狼煙,引得四方諸侯前來救駕,當衆諸侯汗流浹背趕來時,見到的卻是烽火臺上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於是憤然離去,這時,褒姒看見衆臣的狼狽樣,果真“撲嗤”一聲笑了,爲此周幽王大大獎勵了虢石父。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當週幽王再次點燃烽火時,卻無人來救,西周至此滅亡了,從而留下了一個“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眼前這座烽火臺,是1985年在烽火臺遺址上用精製的仿古磚修築起來的,高約13米,底座10米見方,頂端有一個觀景方亭,遊人可沿內壁樓梯盤旋而上,如果有興趣,大家可登臺頂而四望,臨潼景區可盡收眼底,你自然會有一番好心境。順便告訴各位,這烽火臺還真的啓用過,時間是1990年西安臨潼第一屆石榴節,而且用的是真的狼糞點燃,是從動物園中收集的。但卻不是用來報警,而是供遊客們進行觀覽,在笑聲中記取這千年古訓。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2

天龍山羣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一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感覺。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3

說起山西五爺廟也就是現在的萬佛閣,於明代萬曆年間40年,坐落在陝西省臺懷鎮塔院寺的東南方向。主要由五龍五殿和文殊殿組成。五龍五殿內塑五尊龍王坐像,以五爺名氣頗大,所以當地人也就把萬佛閣稱爲“五爺廟”了。山西五爺廟的寺廟是呈南北方向的,佔地2040平方米,計有殿堂間,崇樓板間、僧捨近求遠20間、戲臺灣省座、佛塔座、明碑3通。

首先說說山西五爺廟的建築情況:

山西五爺廟的五龍王殿原來是捲棚頂,1920xx年重建時改爲單檐歇山頂,四出廊,五脊六獸,正脊置銅寶剎,前有捲棚抱廈,雕樑畫棟,絢麗多彩。殿內除了供金臉龍王老五外,在他背後也左右排列了大爺、二爺、龍母、三爺、雨的塑像。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爲了廣濟衆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文殊菩薩化成的五龍王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臺,專門爲五爺演戲。正因爲如此,一直到今天,五臺山在六月法會期間,名角,名戲都必須安排在萬佛閣演出,意思是給五龍五唱戲。

除了五龍王殿外,山西五爺廟裏還有文殊殿,它是三間兩重三檐四出歇山頂,上層供奉地藏王菩薩,下層供養明代脫紗三大士像;文殊坐獅、普賢坐像,觀音坐朝天吼,每尊朔像高約束米多。上層地藏王菩薩的左右各排列着五尊塑像,他們是秦廣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變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十殿轉輪王,這“十殿閻王”構成了“十殿閻君朝地藏”的佈局;而地藏王菩薩左右兩側的立像,原來是閔公父子。傳說九華山本來是屬於閔公的,但地藏王菩薩開創九華山道場時想佔用這塊地方,便化成和尚找閔公,說:“今來貴寶地,一不化緣,二不化齋,只求一袈娑之地作爲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閔公哈哈大笑:“這周圍百里皆我所有,怎在意你佔一袈水漲船高之地?師父,你看哪座山峯好,就在哪裏修行好了。”“和尚”聞言,把袈裟一展,九華山便被整個罩住了,閔公只好將它全部佈施供養。殿檐樑間,懸掛着一口重油000斤的明代大銅鐘。殿內木閣上、下兩層都爲3寸高的泥塑貼金小佛像,千姿百態,雖多達一萬尊,卻無一雷同,令人稱奇,所以文殊殿又稱爲萬佛閣。

接下來說說山西五爺廟裏供奉的佛像。

五爺廟裏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因而,這裏是整個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而事實上,應該說五爺其實就是文殊菩薩在臺懷本土化,世俗化的產物,它承擔起了民間俗神的職能,寄託着當地百姓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願望。也許正是因爲五爺比起其他各大寺院裏莊嚴肅穆的菩薩們更親近羣衆,更符合急功近利的衆生心願的緣故吧,小小的五爺廟,在善男信女們的心目中,它幾乎成了有求必應的象徵,上五臺山燒香的人大部分都是衝着五爺廟去的。在羣衆心目中,他們不懂什麼佛理,甚至不知道文殊菩薩,但只要一說五爺廟,則遠近聞名,幾乎成了五臺山的一張名片。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4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又是一個端午時節,正是遊玩避暑好時候,我們全家去晉源區的蒙山大佛遊玩。 一路上,我坐在觀光電瓶車上,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轉眼間,就到了半山腰,走下車來,放眼望去,只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石路通向了一尊巨大的佛像。遠遠望去,就像在雲端似的。

我們順着小山路往上爬,中夏的美景盡收眼底。小路兩旁,小草碧綠一片,小樹已能成蔭,各種野花紅的、白的、紫的開得到處都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路上形狀多樣的手工音樂盒子。它是用木頭製作的,有的像蘑菇房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蘋果,從那裏發出的音樂令我心情愉悅。 到了山頂,爬上高高的臺階,一尊巨大、雄偉的石頭佛像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名的“蒙山大佛”。我們全家在大佛下留下了幸福全家照。

多愉快的一次遊玩啊!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5

晉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祠原爲紀念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於唐叔虞祠(即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爲出名了。

晉祠現已稱爲一個有着幾十座古建築的中國古典園林的遊覽勝地。晉祠的文物古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

聖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聖母殿十晉祠的主體,也是現在晉祠的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北宋),殿高19米,面寬7間,進深6間,殿的四周有圍廊。建築學家們認爲這個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齊年柏”,相傳爲西周時所植,由於年代久遠,樹身已向南傾斜約40度,但仍充滿了生機。隋槐在祠內的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

難老泉,素有“晉陽第一泉”之譽,與侍女像、齊年柏並稱“晉祠三絕”。因它晶瑩澄澈,暢流不斷,人們便以“難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數萬畝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詩人都曾寫過讚美難老泉的詩。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6

蒙山大佛景區,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西北的開化溝內,毗鄰晉祠、天龍山、龍山、太山、古晉陽城、晉陽湖等景區,山體雄渾,松柏成蔭,溪水潺潺,鳥鳴幽谷。

蒙山大佛(古時又稱“晉陽西山大佛”)座落於蒙山北峯,遠觀山似一尊佛,佛似一座山,爲釋迦牟尼坐像佛。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年),史書記載高200尺(唐尺,約合今63米),比西方認爲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羊”大佛高10米,略低於四川樂山大佛,但開鑿時間卻早162年,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有確切紀年的開鑿最早的巨型石刻佛像。

大佛所處的開化寺,歷來是晉陽地區的佛教中心。從北齊到元,歷代統治者都大加修建,膜拜有加。北齊歷時20xx年建成,《北齊書》載“鑿晉陽西山爲大佛,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官內”。《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記載,李淵以唐國公身份“至此瞻禮,夜夢化佛,滿室毫光數丈”。《法苑珠林》載,顯慶末年(661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瞻禮開化寺大佛,大敕珍寶財物,由內宮爲大佛制袈裟。南北朝時,佛教高僧即現在日本最爲興盛的佛教淨土宗師曇鸞,曾在開化寺(時稱幷州大巖寺)鑽研佛法,繼曇鸞大師後弘揚淨土業的道綽禪師,最初也在此處精研經典。

目前,蒙山大佛恢宏雄偉,開化寺莊嚴肅穆,誦經之音嫋嫋縈耳,溪水潺潺、鳥鳴幽谷,初步向世人展出“佛山”的昔日風貌,受到海內外宗教界和旅遊界的廣泛關注,開始顯現出極強的吸引力。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7

大家好!現在我們正在駛過忻口,我們看,這裏“兩山夾一口,滹沱中間流”,是一處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20__多年前,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兵敗至此,看到山河險固,川原肥美,於是“六軍欣然”,遂將這裏命名爲“忻口”;而在70年前,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最慘烈的大會戰——忻口戰役也是在這裏打響,我軍著名的平型關大捷、火燒陽明堡機場、雁門關伏擊戰,都是爲了配合忻口的國民軍隊而打響的,忻口戰役因此被稱爲是國共合作的經典戰例。

車過忻口,我們就進入了忻府區境內。忻州因忻口而得名,那麼“忻”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查查字典就會看到,忻州的“忻”和欣喜的“欣”是同音通用的,包含着歡欣鼓舞、欣喜歡樂的意思。因此,忻州這片土地從古至今都是一塊祥和歡樂的土地,這裏的民俗風情濃郁熱烈,是全國著名的“八音之鄉”、“民間繪畫之鄉”和“摔跤之鄉”。忻州的摔跤和我們熟悉的中國式摔跤、國際式摔跤都不一樣,當地老百姓叫作“撓羊賽”。“撓”就是扛的意思,就是說獲勝的獎品是一隻活羊,而領獎的方式就是把羊撓起來繞場三週。撓羊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說是岳家軍解散後,有一位叫做陳效嬰的忻州老兵回到了故鄉,把在軍中學到的角抵傳授給了父老鄉親,久而久之,這種角抵之術就傳遍了忻定盆地,形成了風行數百年的撓羊賽。

參加撓羊賽的選手一律不準穿跤衣,都得赤膊上陣,連續摔倒6個人纔算勝利。獲勝者除了可以撓走一頭大肥羊,還會獲得一個英雄般的稱號——“撓羊漢”。撓羊賽在忻州有着非常廣泛的民衆基礎,就像一首民謠中說的那樣:“立了秋,掛出鉤,走街看戲撓羊賽。”正因爲如此,自1959年全國第一屆運動會以來,忻州爲全國各級運動隊輸送專業跤手達1千多名,獲得世界和全國冠軍超百次,爲中國的摔跤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1969年的全國文體羣英會上,當時的忻定縣被命名爲“中國摔跤之鄉”。爲了弘揚跤鄉文化,20__年以來,忻州開始舉辦一年一屆的“中國忻州摔跤節”。有趣的是,參加國際式摔跤和中國式摔跤的雖然都是國手名家,場面卻冷冷清清,而參加撓羊賽的都是本地的泥腿子、撓羊漢,卻觀者如雲、場場爆滿,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8

五爺廟,坐北向南,這座建築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龍王殿,五爺廟創建於清代,民國年間重修時,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龍王的。

五臺山爲什麼要修龍王殿呢?這要從文殊菩薩向東海龍王巧借歇龍石的神話說起。

五爺廟是不是楊五郎的廟呢?請聽下面這個故事。很古以前,五臺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爲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裏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臺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爲避暑勝地。而這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臺山後,便尾隨而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峯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畢竟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王,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這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爲五臺山地區造福,爲五龍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五龍王居於殿內正中,左側爲大龍王、二龍王、龍母,右側爲雨司、三龍王、四龍王。據說,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爲什麼我們所見卻是金臉呢?這是因爲佛教傳言,說王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恐。臉由黑色變爲金色,就使五爺的脾氣變溫和了。 據民間傳說,龍王弟兄五人,這是其中的老五,故稱五爺。按一般慣例,龍王不居佛寺,當地龍傳說五臺山龍王神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安寧,故在閣西建殿祀之。據說,佛、菩薩本來是爲看戲的,可是五爺喜歡看戲,故在龍王殿對面修建一座戲臺,這是五臺山一座唯的戲臺,專門給五爺唱戲。

介紹山西懸空寺導遊詞 篇19

天龍山既是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又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自然保護區。山勢險峻,奇峯兀立,溝壑深邃,山路迴轉,松柏相擁,蔥鬱蒼翠,有蟠龍松、鳳凰鬆、鬆抱柏、石上柏、參天鬆等珍稀古樹,風景十分秀麗,氣候涼爽宜人。其人文景觀,除天龍寺和天龍石窟外,還有漫山閣、龍潭靈澤、高歡避暑亭、石刻題字、觀音塔等。1620xx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晉藩靖安王題有天龍八,即重山環秀、佛閣停雲、龍潭靈澤、虯柏蟠空、鼎峯獨峙、石洞棧道、高歡暑宮、柳跖旗石。是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的風景名勝地。

佛教石窟

天龍山東、西兩峯南坡的山腰間,共有25個佛教石窟,即東峯12個窟,西峯 13個窟,其中除第11窟面東外,其餘都是坐北向南。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位。

天龍山石窟中時代最早的是東魏大丞相高歡開鑿的東峯第2、3號窟;到北齊又開鑿3窟,即東峯的1號窟和西峯的第10、16號窟;隋煬帝在584年(開皇四年)開鑿了東峯第8號窟;其餘爲唐代開鑿的19窟。共跨越4個朝代,歷時近520xx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着一脈相連的傳統關係。

宋元以降,石窟造像日益衰落,窟前樓閣日漸破損,雖然各朝略有修葺,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輝煌。20世紀初,外國學者涉足天龍山石窟,並相繼發表天龍山石窟圖片和文章,遂使它名播海外。20世紀20xx年代始,災難降臨石窟,外國文物竊賊與當地劣僧勾結,大量精美雕刻品被盜鑿劫往國外,散佈在日本和歐美各國。據國外有人統計,被盜石像達150件,它是國內石窟破壞最嚴重的一處。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部門對部分石窟開始修復。

天龍山石窟依山開鑿,此處岩石易雕鑿,也易風化,屬灰白色砂岩。造像的雕刻技藝可分爲圓雕和浮雕兩大類,圓雕以貼壁圓雕爲主,塑造大型佛像和菩薩像;浮雕多用於建築構件、羽人、龕楣花紋等。造像大至數米,小僅盈寸。從佛像到花憑?約記?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爲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它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爲“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明珠。

天龍山石窟除東峯、西峯25窟外,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3個唐代石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5窟(其中3窟無佛像),總計33窟,其中有佛像的30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爲人知。

東魏石窟

532年(北魏永熙元年),東魏高歡消滅盤踞在晉陽(今太原市)的北魏權貴爾朱氏,同時在晉陽建大丞相府,直到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前後近20xx年的時間,他坐鎮晉陽。曾建避暑宮於天龍山。據此推測,天龍山石窟的開鑿應在這一時期。

位於天龍山東峯的第2、3窟,即爲東魏後期高歡攝政時期所開鑿。東魏石窟造像題材範圍比較狹窄,是北魏雲岡石窟模式的延續。一般多以釋迦牟尼的說法像爲主尊,兩側分別是禪定像和脅侍菩薩造像,是一佛二菩薩的組合造像。其形制爲方形,鑿出蓮花藻井,窟內四周底部鑿出沿着壁面下部的一個低壇,壇上正壁、左壁、右壁各開1龕,是3壁3龕式的石窟。3尊造像,正壁、右壁是結跏趺坐像,左壁是倚坐像。雕刻方法屬貼壁圓雕和浮雕技藝結合手法,造像面相消瘦,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蔽全身,雕刻線長清晰,浮雕中的樹下菩薩、維摩、文殊像,神態各異,造型生動,體現了東魏繼承北魏的傳統雕刻技法,結構緊湊,刀法純熟,簡潔明快,樸實莊重,具有強烈的寫實性。以第3窟爲例,龕內爲一佛二菩薩像,龕外雕二供養人像。佛像面相清瘦,身體修長,着褒衣博帶式袈裟,衣紋平直階梯形;菩薩袒上身,下着長裙,披巾於腹部穿環;飛天髮髻作雙結,上身直,腿彎屈,着緊身褲;供養人舉手作揖,屈膝欲跪,神態喜悅。石窟造像風格與雲岡三期(494年~520xx年)、龍門二期(520xx年~520xx年)、敦煌北朝三期(520xx年~545年)相近,早於安陽寶山靈泉寺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大留聖窟。

北齊石窟

550年(東魏武定八年),高歡子高洋廢東魏而自立,國號“齊”,史稱“北齊”,仍以晉陽爲陪都,崇尚佛法,於晉陽大興寺塔,開窟造像。551年(北齊天保元年)至561年(皇建二年)間,先後興建晉陽開化寺、崇福寺、童子寺,依山刻佛像、鑿石室,其規模宏偉,爲當時罕見。天龍山石窟北齊造像主要開鑿於這一時期。

北齊開鑿的石窟共有3窟,即東宓?號窟和西峯的第10號、16號窟。北齊石窟仍以北魏流行的前後室方形窟爲主,3壁3龕,造像題材爲釋迦多寶、交腳彌勒和倚坐佛。前室廊鑿八角柱,刻仰蓮、替木,承接替木的額枋上有斗拱;斗拱分別爲一斗三升和“人字形”,構造尺寸與實際建築相近,代表了北齊的木構建築風格,具有很強的時代感。窟門兩側雕力士像,窟頂雕飛天。譬如,正面壇基上鐫刻釋迦多寶說法像爲主尊,壇前正中刻摩尼珠,側面浮雕二蹲獅奉博山爐。兩側一佛二立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壇前刻乾闥婆伎樂人像,細腰鼓、都曇鼓、琵琶、瑟等樂器清晰可辨。門內左右兩側雕持叉二天神像,門外左右爲力士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渾圓,肩寬腹鼓,着褒衣博帶式和袒右肩式袈裟,雕刻線條硬直,腿部出現雙陰線衣紋;菩薩頭戴花冠,披巾自然下垂;天王力士深目高鼻,均着菩薩裝,衣紋稀疏。總的看,天龍山北齊石窟像風格與響堂山石窟、麥積山石窟、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北齊、北周時期造像相近。

隋代石窟

581年(開皇元年),隋文帝楊堅廢周自立,弘揚佛法。其次子楊廣封爲晉王,鎮守晉陽,竭力倡導佛事,營建寺塔。天龍山第8窟前廊有585年(隋開皇四年)開窟造像碑文,表明當時曾大量雕造石窟。

第8窟位於天龍山東峯,開鑿於584年(隋開皇四年)。窟形是天龍山惟一的前後室中心塔柱窟,前後室作三間仿木式前廊,建築特徵與北齊石窟相似。主室呈方形,3壁3龕,龕內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龕,後壁龕較特殊,佛像右側原有一天王像。佛像形體方整,面相略顯方圓,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內着僧衣,衣紋簡潔樸拙;菩薩頭戴花冠,斜披絡腋,雙肩垂掛穗狀瓔珞;弟子着袒右式偏衫。窟內造像形式多變,雕刻細緻實用,雖然風格有些呆板,但卻具有時代寫實感,呈現出向唐代風格過渡的特徵。

唐代石窟

初唐時期採取的抑佛揚道的政策,一度使佛教受到限制。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則崇信佛法,唐僧人爲了迎合武則天當皇帝的需要,編造《大雲經》,稱武則天是彌勒轉世。因此,盛唐時出現以彌勒爲主的造像,這種內容的造像在武則天死後逐漸停止。天龍山最大石窟主像以彌勒像爲尊,說明開鑿於盛唐時期。武則天時代僧人在太原大肆建築寺塔和開鑿佛像,使天龍山石窟開鑿達到了高潮。

唐代石窟合計19個。其形制分別爲方形前後室、圓形前後室和圓開單室3種。造像組合以3壁3佛爲主,主尊佛像爲結跏趺坐式的釋迦多寶、彌勒、阿彌陀佛,其結合有一佛二立菩薩二坐菩薩、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坐菩薩等形式。佛、菩薩頭與身體比例和諧,面相豐腴。佛像爲水波紋或旋渦紋高肉髻,着袒右式或通肩式袈裟,裙襬覆座前呈倒山字形,衣紋立體感強烈。菩薩頭束高髻,面相豐腴,頸飾花形項圈,下接連珠紋瓔珞,披巾婉轉自如,絡腋斜披透體,從整體構思觀察,其優美的體態,華麗的裝飾,體現了唐代氣勢宏大、豪放飄逸的裝飾風格。力士則上身裸,下着袍。所有造像製作技藝精純,雕刻圓熟,比例適當,造型準確,更具有寫實性。如第18窟造像安然閒坐,形象逼真,在質感極強的薄紗襯托下,豐潤的肌膚似有彈性,是唐代最具寫實風格的傑出代表。第17窟造像則衣紋清晰,線條深刻,以犍陀羅式的紋飾爲基礎,滲入中國傳統的表現手法。西峯第9窟開鑿於永徽年間(650年~655年),屬中晚唐傑作,以其規模宏偉、氣勢恢弘,蜚聲中外。9號窟分上下兩層,上層爲彌勒大佛坐像,高約8米,面相方圓,豐潤雍容,體態端莊,表情威嚴,是中外文化結合的典範。下層主像爲十一面觀音,左雕文殊騎獅,右鐫普賢坐像。觀音菩薩像爲站姿,通高11米,面目清麗,文靜典雅;體態優美輕盈,右腿微彎,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稍偏向左腳,強調了謙虛而自然的立意;瓔珞和飄帶周身披掛,羅紗轉折自如平整,加強了本體的性格。雕像極富質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其寫實技法可與西方雕刻媲美。唐代佛教崇拜觀音,從永徽開始,觀音造像有增無減,天龍山各窟觀音體態婀娜多姿,容顏嫵媚動人,反映了唐代造像風格。天龍山唐代各個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與龍門、慶陽、須彌山唐代石窟有相似之處,其年代應在盛唐至晚唐期間。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爲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接近勞動者的生活氣息,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爲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爲“天龍山式樣”,是我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