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通用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5W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

今天,我和媽媽坐火車來到了太原,準備明天與二姨,弟弟,姐姐一起去遊玩有名的蒙山大佛。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通用14篇)

在車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一會後,我們就來到了蒙山大佛的腳下。二姨去幫我們買票,票買完後,我們就坐上了遊覽觀景車去看我夢迷以求的大佛像。在遊覽車上二姨給我講了好多關於蒙山大佛的歷史由來。蒙山腳下綠樹成蔭,枝葉茂盛,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我們順着山間的小路往山上走,看到了許許多多的遊客,背上還着遊包,包看起來鼓鼓的,我猜他們一定和我們一樣背了好多好多的乾糧吧!在往前走,一個水簾洞吸引了我,我連忙跑過去,哪裏有好多和我一樣大的小朋友在哪裏玩水,弟弟終於按捺不住了,大聲喊:“媽媽,媽媽,我也想玩水。”好的,不過你們要小心點。我們幾個就跑過去玩起了打水仗,好開心呀!

一陣水仗過後,我們繼續往山頂走,一座小山一座小山的爬過,我們累得氣喘噓噓,終於看到了打佛像了,好大的佛像呀!我從來沒有看到那麼高那麼大佛像,它的高度有幾十米那麼高,聽導遊說這個佛像還有一定的由來哪!導遊說:“好多年前,這個山上野草長得非常的旺盛,我國有一位教授來這裏遊玩,發現了這個佛像,但是佛像的頭在戰國時期被敵軍砍掉了,這位教授在山上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大佛的頭像,經過國家的修補纔看到一個完整的大佛像。蒙山也是近幾年經過國家的修建和改造才成了有名的旅遊景點。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2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又是一個端午時節,正是遊玩避暑好時候,我們全家去晉源區的蒙山大佛遊玩。一路上,我坐在觀光電瓶車上,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轉眼間,就到了半山腰,走下車來,放眼望去,只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石路通向了一尊巨大的佛像。遠遠望去,就像在雲端似的。

我們順着小山路往上爬,中夏的美景盡收眼底。小路兩旁,小草碧綠一片,小樹已能成蔭,各種野花紅的、白的、紫的開得到處都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路上形狀多樣的手工音樂盒子。它是用木頭製作的,有的像蘑菇房子、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蘋果,從那裏發出的音樂令我心情愉悅。到了山頂,爬上高高的臺階,一尊巨大、雄偉的石頭佛像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有名的“蒙山大佛”。我們全家在大佛下留下了幸福全家照。

多愉快的一次遊玩啊!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3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的西南邊,那裏風景秀美,十分奇特。

今年夏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蒙山大佛。我們一進山裏,路兩邊種着的核桃樹,桃樹,蘋果樹等不知名的樹,給我們撐開一把把涼傘。走進山裏,一陣悅耳的山泉聲伴着悠揚的佛樂響在我的耳畔。山泉水很清澈,都能看見水底的小石子。我找來找去,就是找不見小魚小蝦,可能是水太清太涼的緣故吧。

聽見佛樂 ,我卻找不見音響,原來,路邊的樹樁是音響啊。

終於走到了大佛跟前,覺的大佛特別莊嚴。只見他坐北朝南,依山而坐,兩耳齊肩,雙目微睜,盤腿而坐,兩手重疊放在腿的中間。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然顯的那麼寧靜,莊嚴,鎮定自若,泰然處之.任何時候都成竹在胸,任何事情都難不倒他。站在大佛面前,感覺他是大象,而我是螞蟻。但是,大佛不也是人制造出來的嗎?我們應該比大佛更自信,更能戰勝挫折,不被生活中的困難嚇倒。

回到家裏,大佛時刻讓我想起,希望大佛永遠不倒,永遠給人啓迪。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4

山西太原蒙山大佛好玩旅遊風景區,晉陽蒙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爲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蒙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述「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爲「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蒙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述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蒙山大佛要早1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

按此,論高度,晉陽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晉陽蒙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爲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蒙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坐落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

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能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5

蒙山大佛自雙腿下部至頸高約30米。研究者按照雙肩寬度18米估計佛像頭部高度大約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爲40米,加上後世重修時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總高度大約46米。這與史籍的記載有所不同。唐代的《冥報記輯書》記載蒙山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按唐代一尺合現代0.295米,唐代記載中蒙山大佛的高度爲59米,比蒙山大佛的實際高度多十幾米。一些媒體按現代一尺合0.33米計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爲66米;也有媒體計算爲63米;還有媒體稱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這些媒體由此認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還要高。甚至有媒體聲稱,蒙山大佛與樂山大佛、巴米揚大佛齊名,並根據三者的高度關係(認爲蒙山大佛高66米)將蒙山大佛稱爲“世界第二大石佛”。

大佛前的平臺上存有面闊三間(約15米)的建築遺蹟,門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斷建築年代可能晚於五代。建築遺蹟北面存有一龜趺,碑已失。佛龕西側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閣時嵌入樑檁所用。大佛龕外東側,崖面上還有一塊摩崖碑刻和二個洞窟的遺存。摩崖碑刻大約處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爲長方形,高2.50米,寬1.85米,是預先雕刻成之後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斷出刻的是佛經,無法確知是哪一部經。摩崖碑刻東側的小窟高、寬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壞。小窟的東邊是一平面爲方形的大窟,面闊2.97米,進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攢尖頂。長方形的窟門高1.74米、寬0.97米、深0.52米,門兩側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櫨鬥,櫨鬥之上是雕刻的闌額,闌額的斗栱爲一斗三升式,柱間斗栱爲人字形叉手。叉手爲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翹。結合四角攢尖頂、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翹兩個特徵,研究者認爲此窟可能開鑿於北齊。窟內爲素壁,並無龕像,屬於禪窟,窟內殘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題記。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6

古清真寺:古清真寺,位於太原市內解放路南段東側,在羣樓聳立中獨居街畔。門前牌樓雕鏤精緻,裝飾精美。橫匾“清真古寺”四個鍍金大字,筆力雄健,分外醒目,引人觀瞻。寺爲唐代貞元年間創建,去又經宋代重修。現存寺字,是明代重建後的遺物。寺內大殿爲磚木混合結構,殿內爲阿拉伯式古典裝飾,富麗典雅。柱周木壁,刻有阿拉伯文,經文雕刻工整、清晰、精細、優美。整個大殿,寬大疏朗,佈局嚴謹。進入院內,裝點頗覺雅緻,佈局合理、緊湊。院中央有明代建築省心樓,外形美觀,重檐歇山頂,樓角、飛檐挑起,彩色熠熠,頗爲壯觀。省心樓兩側,左右碑亭對峙,亭閣風雅秀麗,氣度不凡。亭內,有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碑刻草書,元代趙子昂、清初傅山觀後題銘碑刻,字跡勁秀,筆力挺拔,給古寺添色不少。院內,多處堅有書法榜題,這愈益加重了清真寺古樸、蒼老的氣氛。

南十方院:在太原市南,原名白雲寺,建於明初,萬曆年間增修,清康熙年間建藏經閣。因臨近狄村“白雲飛處”古碑,巡撫圖納改名白雲寺。又因太原城北門外有禪院曰十方院,故通稱此寺爲南十方院。寺院宏敞,風景清幽。現爲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7

五代後漢高祖劉知遠稱帝前,於後晉自運二年(945年)曾在此修建佛閣,名曰“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將高200尺石刻大佛,庇蓋於內,同時建“雁塔蜂臺”,修“鹿苑雞園”。大閣凌雲,氣勢非凡,豪華之極。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莊嚴閣”等建築塌毀,從此大佛便被掩埋于山石、殘磚、碎石、泥沙之中。明晉恭王朱棡鎮守太原,重修開化寺,實際是隻修了前寺院,即現在的開化寺,後寺院未修,大佛亦因湮埋不爲後人所知。

1980年太原市南郊區地名辦公室在地名普查中,發現大佛遺蹟。1982年順勢探索“大肚巖”一名的來歷時,實地勘測實爲大佛胸部,其高有五丈多,寬約8丈,頭部尚未找到,僅現找到的頸部高達五尺,真經一丈五,胸以下部分仍埋于山石碎瓦斜坡中。整個大佛還有待發掘現已露面佛身及其周圍發現的建築遺蹟,經與史籍記載相吻合。目前已引起國內有關史學界的關注。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爲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爲“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爲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之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的時候,大閣雖然失修破敗,然而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一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5

山西省博物館:位於太原市上官巷東,原是文廟。博物館佔地約1.3萬平方米,由照壁、六角井亭、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和崇聖祠組成。櫺星門內東西廂房、大成殿及東西廡均爲陳列室。館內藏品豐富,省內出土的古代珍貴文物甚多,有殷代銅觥、春秋時吳王稱王前所用的銅戈、北魏木板漆畫、東晉名畫家顧愷之筆法、明代名將戚繼光手書《致李小山歸蓬萊》詩軸等。

純陽宮:是山西省博物館專題陳列部,簡稱省博物館二部,位於五一廣場西北隅。該部利用道教建築純陽宮展出歷史文物。純陽宮是明萬曆年間興建的,清代做過整修,宮宇建築精巧,佈局獨特,雕飾富麗,是別具一格的建築羣。館內展出陶瓷、銅器、玉石、竹木、牙雕、石刻、書法、繪畫、碑帖、刺繡、琺琅、漆器等10多個專題。這些展品對研究我國曆史、文字學、工藝美術和冶煉鑄造技術等具有重要價值。

蒙山大佛:蒙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峯高1325米,蒙山曉月爲舊太原八景之一。北齊高洋帝於天保二年(551)將東魏大莊嚴寺擴建爲開化寺,開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稱爲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國最大的樂山大佛略高。隋文帝時新建了庇蓋大佛的殿閣,唐高宗和武則天曾來此禮佛,賜宮內袈裟。由於寺毀閣傾,大佛淹沒於亂石瓦礫之中,僅見胸頸部分,胸寬25米,高17.5米,頸部直徑寬五米。目前做爲旅遊資源正在規劃開發之中。

太山寺:又名太山龍泉寺,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3公里處風峪溝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見於沈約撰寫的《宋書》,相傳北漢時有山民石敢當,以勇敢聞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聞名於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當”的諧音。據碑文記載,太山寺創建於唐代景雲元年(710),原爲道觀,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爲佛寺。入寺廟山門依次爲鐘鼓樓、東西廂房、大雄寶殿。大雄殿頂二層疊起,上座六角形觀音閣與文殊、普賢二殿。閣周塑有十八羅漢、四大金剛。泥塑極富明代塑像俏麗俊秀的風格。六角亭後爲石構建築“蓮花寶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龍泉一脈,汩汩細流。佛寺別名龍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腳有名將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晉王李克用養子,做戰極爲勇猛,屢建奇功,後在太原被李克用車裂。其墓現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8

蒙山大佛本是開化寺後的佛像。開化寺建於公元559年(北齊天保二年),北齊文宣帝高洋賜額開化寺。寺後鑿石修路,在寺後一里處依山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開鑿的年代存在爭議。一種觀點根據《永樂大典》中《太原志·太原縣》的記載,認爲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北齊天保二年。另一種觀點根據明嘉靖《太原縣誌》、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記載,認爲蒙山大佛的開鑿在開化寺建寺之後,即晚於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據五代蘇禹圭《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中所述北齊文宣帝天保末年,鑿石通蹊,依山刻像,認爲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公元559年(天保十年)。

隋朝仁壽年初,開化寺中新建佛閣以保護大佛,並改名爲淨明寺。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曾來此禮佛,並將寺名改回開化寺。另一說李淵禮佛是在稱帝之前,禮佛回去後當夜夢化佛滿空,毫光數丈,登基後李淵將寺名改爲開化寺。公元657年(唐顯慶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幷州,與皇后武則天同遊童子寺、開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與皇后、妃嬪、宮人施捨了很多珠寶、財物、衣服。

公元844年(唐會昌四年),開化寺佛閣在唐武宗滅佛中廢毀,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風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寧二年),盤踞幷州的河東節度使、後來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晉王李克用參拜蒙山大佛後,命人重建開化寺佛閣。歷經五年,佛閣終於建成。公元945年(後晉開運二年),鎮守太原的北平王、後來的後漢高祖劉知遠到開化寺焚香禮佛後,出資重修佛像和佛閣,留有蘇禹圭所撰《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9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爲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

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爲“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爲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

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時,大閣雖然失修破敗,但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保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裏。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0

蒙山大佛本是開化寺後的佛像。開化寺建於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賜額“開化寺”。寺後鑿石修路,在寺後一里處依山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當時太原被稱爲晉陽,是北齊王朝的陪都。北齊太祖高歡在此創業,擊敗爾朱榮,後來實際掌控東魏朝政,爲北齊的建立打下基礎。此後北齊各代帝王常往來於首都鄴城和別都晉陽之間,相當重視對晉陽的建設。按照五代蘇禹圭《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中的記載,《北齊書》等史料中北齊後主高緯“鑿晉陽西山爲大佛像,一夜然油萬盆,光照宮內”說的就是蒙山開化寺大佛。因此,蒙山大佛有時也被稱爲“晉陽西山大佛”。

蒙山大佛開鑿的年代存在爭議。一種觀點根據《永樂大典》中《太原志·太原縣》的記載,認爲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北齊天保二年。另一種觀點根據明嘉靖《太原縣誌》、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記載,認爲蒙山大佛的開鑿在開化寺建寺之後,即晚於天保二年。有研究者根據五代蘇禹圭《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中所述“北齊文宣帝天保末年,鑿石通蹊,依山刻像”,認爲蒙山大佛的開鑿始於天保十年(公元559年)。研究者據《北史》中後主高緯“鑿晉陽西山爲大佛像,一夜然油萬盆,光照宮內”的記載,認定蒙山大佛完工於後主高緯時;又根據宋人記載中蒙山曾有北齊天統五年三月撰《蒙山碑》、《北史》天統五年三四月間北齊後主身在晉陽且有重要佛事舉行,推定蒙山大佛的完工時間就是北齊天統五年(公元569年)。

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3

蒙山大佛爲利用陡直崖壁開鑿而成,位於蒙山近山頂處。佛龕爲摩崖敞口式,寬29.60米,進深17米,平面大約爲半橢圓形。佛像頭部已經遺失,山與頸部平齊,研究者推測當時此處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開鑿時將它刻成佛頭。佛像背後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遺址,散落有殘碎磚瓦,還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峯徹禪師”的斷碣。蒙山大佛爲單體佛像,龕內外沒有脅侍像的遺蹟。

大佛頭部遺失。頸部直徑5米,高2米餘,有三條陰刻項線。頸部至腹部高22米,兩肘間距22.70米。兩肩平而寬,胸胛肥厚,身形壯碩。由於大佛的巖體爲疏鬆的砂岩,風化、崩塌相當嚴重,佛像衣紋服飾已無法辨認。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據推測爲重修大佛時留下的遺蹟。佛像小臂長12米、寬2.80米,保存較爲完好。佛像施禪定印。右手長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殘。兩手之下爲條石補砌的雙腿,高3米,結跏趺坐式。腿下爲條石臺基。雙腿和臺基均爲重修大佛時砌。研究者認爲,佛像原來的坐姿雖未必是重修時的結跏趺坐,但是由兩手的禪定印判斷很可能就是結跏趺坐式。宿白根據清理前的遺蹟推斷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彌勒佛。然而,清理之後的佛像施禪定印,結跏趺坐,並不是倚坐的佛像。後來的研究者認爲,蒙山大佛可能是釋迦佛。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提到“成招提之勝因,侔釋迦之真相”;另一個理由是北魏開鑿的雲岡石窟第20窟的釋迦佛也施禪定印,結跏趺坐,與蒙山大佛相同。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1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北平王劉智遠留守北京(晉陽),又修佛閣。這一次重修的莊嚴閣,高五層,每層十三楹,二十六間,共一百三十間,將二百尺高的大佛庇蓋於內,可見閣之大。元末(1368),寺毀閣傾,火佛頭部掉落,殘磚破瓦和山間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晉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稱法華寺。顯赫了八百年的“西山大佛”便從此埋沒六百餘年。

自北齊鑿佛,歷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擴建、瞻遊、紀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遺有五代後晉和元、明的幾通碑刻已移置太原雙塔寺保存外,其餘各代碑刻均未外運,當仍在其處,共處當有大量埋藏物。至於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閣遺基,都掩覆於大佛胸下山坡泥石裏。對這尊大佛的考查,現僅觸及其一半,還需清理髮掘。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2

太山寺:又名太山龍泉寺,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3公里處風峪溝北山腰。太山之名,始見於沈約撰寫的《宋書》,相傳北漢時有山民石敢當,以勇敢聞名,他居住的山也由此聞名於世。寺名取自“泰山石敢當”的諧音。據碑文記載,太山寺創建於唐代景雲元年(710),原爲道觀,名“昊天祠”,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建改爲佛寺。入寺廟山門依次爲鐘鼓樓、東西廂房、大雄寶殿。大雄殿頂二層疊起,上座六角形觀音閣與文殊、普賢二殿。閣周塑有十八羅漢、四大金剛。泥塑極富明代塑像俏麗俊秀的風格。六角亭後爲石構建築“蓮花寶洞”。寺左另有水神祠,祠底有龍泉一脈,汩汩細流。佛寺別名龍泉大概由此而得。山腳有名將李存孝之墓,李存孝本名安思敬,唐末晉王李克用養子,做戰極爲勇猛,屢建奇功,後在太原被李克用車裂。其墓現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教堂:位於解放路367號,是一座古羅馬風格的高大建築,通體鐵紅色,間以白線裝飾。天主堂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庚子年(1900)被毀,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建,佔地約13.3萬平方米,現存4300平方米。主建築爲禮拜堂,旁有兩座西式尖頂鐘樓。天主堂是太原市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友活動場所,也是省市天主教愛委會的所在地。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3

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南向,依山鑿制,由於年久風雨剝蝕,岩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失其原有的風采,致人們不知其爲當年巍偉的大佛,立於大佛胸下懷間而不知,無怪以往探佛者慨嘆“大佛巳不存在了”,“僅遺亂石而已”。晉陽西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僅低於我國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鑿制年代,西方對“巴”佛考查不清,認爲“巴”佛鑿於“三至七世紀”之間,這是個不精確的估計數字,而我晉陽西山大佛,史籍明確記載鑿於北齊天保二年(551),時在六世紀。如按“巴”佛鑿於“七世紀”來說,我晉陽西山大佛要早一個世紀。比我國樂山大佛鑿於唐開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論高度,晉陽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論年代則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晉陽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爲東魏所建的大莊嚴寺。北齊天保二年(551),高洋賜額“開化”,又稱開化寺,並依山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稱“大莊嚴石窟二寺”,可見“西山大佛”當初是稱“石窟”的位於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壽初年(602),建起了庇蓋大佛的大佛閣,改稱“淨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淵留守晉陽,複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則天來幸幷州,瞻仰開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禮敬瞻睹,嗟嘆希奇,大舍珍寶財物衣服”,並令幷州州官長史竇軌“速莊嚴備飾聖容”,“開拓龕前地,務令寬廣”。武則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長安之後,經兩年時間,由皇帝內宮做了兩件袈裟,派專使馳馬飛送幷州,給這兩寺大佛像賜披袈裟。袈裟上裝飾的金銀珠寶大放異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巖,洞燭山川”,“道俗瞻睹,數千萬衆”,轟動了幷州。唐武宗滅佛的時候,大閣雖然失修破敗,然而大佛未損。晚唐乾寧二年(895),晉王李克用竭河東之力,“計口隨錢,不可勝計”,五年用工三十萬,重修了大佛閣。

著名的山西蒙山大佛導遊詞 篇14

增加建造

隋朝仁壽年初,開化寺中新建佛閣以保護大佛,並改名爲淨明寺。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淵曾來此禮佛,並將寺名改回開化寺。另一說李淵禮佛是在稱帝之前,禮佛回去後當夜夢化佛滿空,毫光數丈,登基後李淵將寺名改爲開化寺。公元657年(唐顯慶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幷州,與皇后武則天同遊童子寺、開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開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與皇后、妃嬪、宮人施捨了很多珠寶、財物、衣服。

毀滅破壞

公元844年(唐會昌四年),開化寺佛閣在唐武宗滅佛中廢毀,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風雨中。公元895年(唐乾寧二年),盤踞幷州的河東節度使、後來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晉王李克用參拜蒙山大佛後,命人重建開化寺佛閣。歷經五年,佛閣終於建成。公元945年(後晉開運二年),鎮守太原的北平王、後來的後漢高祖劉知遠到開化寺焚香禮佛後,出資重修佛像和佛閣,留有蘇禹圭所撰《重修蒙山開化寺莊嚴閣記》。

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開化寺中新修二座高二丈釋迦牟尼舍利塔(即今開化寺連理塔)。元朝末年,開化寺毀廢,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通常認爲,蒙山大佛在這時一齊被毀。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晉恭王朱棡重建開化寺,開化寺改名爲法華寺。

重新發現

1983年,參加太原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員王劍霓重新發現了蒙山大佛。因調查地名時,王劍霓發現太原蒙山一帶有很多帶寺字的地名,還有一處地名叫做大肚崖,覺得非常奇怪。實地調查時,發現大肚崖其實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頭部已經遺失,露出的胸部高度爲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達數十米。佛像背後的山崖頂上的平地還有綿延大約五百米的古建築遺蹟。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的簡訊中報道了這一消息。20__年9月21日蒙山大佛被列入太原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9月,新修佛頭工程開工,20__年1月,佛頭安放完畢,10月7日,完成修復的蒙山大佛景區向公衆開放。

蒙山大佛爲利用陡直崖壁開鑿而成,位於蒙山近山頂處。佛龕爲摩崖敞口式,寬29.60米,進深17米,平面大約爲半橢圓形。佛像頭部已經遺失,山與頸部平齊,研究者推測當時此處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開鑿時將它刻成佛頭。佛像背後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遺址,散落有殘碎磚瓦,還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峯徹禪師的斷碣。蒙山大佛爲單體佛像,龕內外沒有脅侍像的遺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