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9W

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5篇)

1、幼兒觀察樹葉,知道常綠樹和落葉樹的特徵。

2、通過遊戲,強化幼兒對樹葉的認識,體驗遊戲的樂趣,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樹葉的變化,讓幼兒認識落葉樹、長青樹的主要特徵。

活動難點:正確區分、記錄常綠樹、落葉樹的樹葉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幼兒觀察過周圍各種樹葉

2、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電視機、VCD、碟子、環衛工人服裝、掃帚、撮箕、課前幼兒自制樹葉掛飾、記錄卡、樹葉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幼兒安靜入坐,與幼兒一起做指五官的遊戲。

基本環節:

一、以秋風姐姐送禮物的形式引出主題,引導幼兒認識長青樹和落葉樹的主要特徵。

1、播放錄音—風聲。

師:(神密地)聽,什麼聲音,(風聲)怎麼這麼大的風啊?(秋風姐姐上)

師:秋風姐姐來啦!秋風姐姐送來禮物後,從另一側門出。

師:秋風姐姐,你怎麼走啦?

2、引導幼兒認識落葉樹和長青樹的主要特徵。

(1)認識落葉樹的特徵。

師:(發現禮物),這是什麼?打開來看看(出示樹葉)

師幼談話。

師:你們在哪裏見過樹葉?

幼兒:街道邊、山上……

師:那你發現樹葉這段時間有什麼變化?

幼兒:變黃了、變紅了、落下來了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呢?

幼兒:秋季

小結:對了,秋天的時候樹的葉子要變黃、變紅,慢慢落下,第二年春天再發芽、長葉,這類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

(2)認識常綠樹的特徵。

(出示另一包樹葉)教師打開,讓幼兒觀察,說出名字,它叫萬年青。

小結:像萬年青樹一樣一年四季樹葉都是綠綠的這類樹叫常青樹。

二、播放課件,幫助幼兒區分長綠樹和落葉樹。

師:老師做了一張VCD,我們來看看教師與幼兒一起看碟片,說出樹的種類,邊看教師邊用紅外線批示畫面,幼兒說出常綠樹的樹葉一年四季樹葉都是綠綠的;落葉樹到了秋天,就會變黃、變紅,而且還會從樹上掉下來。(暫停碟片)

三、談話後帶上課前自己做的樹葉掛飾,引導幼兒再次區分並記錄

1、與幼兒談話,放VCD。引導幼兒做吊飾,並記錄落葉樹和常綠樹

2、幼兒操作:小朋友自己選擇吊飾,作好記錄,教師分別指導。

小結:大家都做得很好,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們把吊飾送給老師客人,讓他們也美一美,然後到肖老師這兒來,我們玩遊戲,好嗎?

四、播放VCD,觀察落葉樹樹葉飄落的姿態,師幼談話

師:有風的時候,樹葉怎麼樣?(有風時擺動、在空中飛舞、在地上轉圈、打滾……)

師:風停了呢?(睡在地上),對,有的葉子黃了,也要從樹上落下來。

五、遊戲:掃落葉

師:我們來做遊戲《掃落葉》,你們扮樹葉,好嗎?播放風的錄音,幼兒扮樹葉,在有風和無風時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秋葉的樣子。

結束環節:教師扮環衛工人,清掃樹葉(幼兒)出教室。

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綱要》中對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指出:“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與我們形影相隨的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也是孩子們一直感興趣的話題:影子是怎麼來的?爲什麼自己的影子有時長、有時短?但對於一些影子的特徵的瞭解只是一些零散的,因此我在我們班組織此活動。讓幼兒通過活動

瞭解影子的祕密,對影子的各種變化感興趣,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記錄與發現,體驗影子變化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定了知識、能力和情感的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有光線的地方就有影子,光被物體擋住就會出現影子,影子與運動有關係。

2、啓發幼兒創造性的玩影子游戲,通過實驗理解影子的形成。學習用表格繪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並學會與同伴交流。

3、激發幼兒對影子的各種變化產生好奇,願意探索,大膽提問。

三、重難點

重點:有探究影子這一自然現象的慾望,體驗影子帶來的樂趣,能用記錄繪畫、與同伴交流等方式表徵。

難點:理解影子的形成,初步瞭解影子與物體與光的關係。

四、教法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教師充當幼兒的合作伙伴,與幼兒共同探究做中學的樂趣。因此我採用的教法有:

1、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它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創造性,本活動先以“踩影子”的遊戲導入,增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操作法:通過幼兒動手操作,與實驗材料的互動過程中進行探究學習。這個活動主要是通過幼兒的操作去觀察、發現影子的相關問題,在操作中找到答案。

3、演示法:教師把實物或教具演示給幼兒看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內容,這個活動我把影子產生的原因、方向,做成課件讓幼兒直觀生動的瞭解,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4、交流談話法:《綱要》說:“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究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這個活動教師設計了多種表徵方式,也是充分給孩子和同伴分享交流交談的機會。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各種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讓每個孩子在活動中充分的探究、發現、認識、交流分享,因此本活動的學法有:

1、觀察法:觀察在教育活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身邊的自然現象,引導孩子們學會觀察才能在生活中活動中有所發現。

2、嘗試法:孩子們喜歡動手,因此在做中學習是很重要的。這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時間嘗試,請幼兒自由探索影子的成因,並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同伴合作協商。

3、表徵法:孩子眼裏的世界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我們通過表徵的方法讓幼兒對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加以記錄,也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因人而異。

五、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玩過“踩影子”的遊戲,對影子有粗淺的認識。教師課前多看一些關於影子的知識以便於回答幼兒提出的各種問題。

物質準備:手電筒、小巧的玩具、粉筆、記錄表、多媒體課件、投影儀、錄音機、電腦。

場地服裝準備:投影儀衝白板、椅子擺成弧形,後面或四周擺放桌子和實驗材料。戶外選擇適合幼兒觀察與活動的場地。

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 篇3

1、瞭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信息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3、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產生進一步探究植物的慾望,萌發對大自然的親近感。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六種奇特花草,瞭解它們的藥用價值。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感興趣的、有特殊特徵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圖書等資料。

2、植物標本、圖片若干。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先咳嗽幾聲,提問:小朋友,老師剛纔怎麼啦?

幼兒:(咳嗽)

師:那麼咳嗽了怎麼辦呢?

幼兒:打針吃藥、掛鹽水。

師:小朋友,我們平時感冒咳嗽了都要去吃藥,有的還要打針。但是老師生了一些小毛病如感冒咳嗽、手上流血了、拉肚子等就不一定去看醫生、吃藥,我用民間的一些中草藥也能治好這些病。今天老師就爲大家帶來了一些奇特的花草,它們是中草藥,我們一起來認一認,它是誰,好嗎?

二、出示魚腥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草,你們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嗎?情你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幼:是一種草,聞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魚的味道。

師:這種草有一股魚腥味,我們叫它魚腥草,你們知道魚腥草有什麼用途嗎?

2、小結:魚腥草是一種中草藥,如果我們吃了那個汁,咳嗽就會好起來的。

三、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師:前幾天,老師帶你們到野外去挖的野菜,還有的是期天在家和爸爸媽媽到地裏採的花草,現在請你們向同伴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字叫什麼?在哪裏發現或找到的?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幼兒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同伴介紹,每組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1、馬蘭:手少流血了,把馬蘭頭的葉子揉一揉,敷上幾分鐘血就不出來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們人眼睛模糊看不清,應該多吃點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馬齒莧:也叫長壽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們吃了不乾淨的東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標本、教師介紹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葉子長長的,邊緣有鋸齒狀,開得黃花,籽像一個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對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錢草:葉子小小的,圓圓的,形狀像一個圓圓的硬幣,曬乾泡茶可以治膽結石。

五、圖片連線,幼兒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剛纔老師給你們介紹了幾種奇特的花草,它們能治哪些病,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有沒有掌握,請你們連線一種草治一種病。

魚腥草  拉肚子   馬蘭   膽結石

馬齒莧  眼睛明亮  金錢草  糖尿病

枸杞   感冒 咳嗽 蒲公英  止血

六、作品評價,表現做得對的幼兒

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明白有各種聲音,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東西振動就產生了聲音。

3、發展注意力和聽辨聲音的潛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

2、小鈴、小鼓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課件:聲音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1)笑聲

(2)哭聲

(3)打呼嚕聲

請小朋友睜開眼睛

2、剛纔,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讓幼兒說一說聽到的聲音,引起幼兒聽辨的興趣。

3、你們還想聽其他的聲音嗎?

請小朋友再閉上眼睛

(1)吃東西的聲音

(2)打噴嚏

(3)鐘錶的秒針

回答老師,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自由發言)

二、認識聲音

1、你們明白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實驗:敲鼓

(透過實驗讓幼兒理解物體的震動)

讓幼兒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師用鼓槌敲幾下,讓幼兒透過

耳聽、手模、眼看、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2)小朋友用什麼能聽到聲音?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

(3)你們明白耳朵除了能聽聲音,還有什麼作用嗎?

告訴幼兒,我們的耳朵還能幫忙我們持續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們必須要保護耳朵!

三、幼兒操作,感知震動產生聲音

1、請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這些小鈴、小鼓、木魚等玩具。

提醒幼兒邊敲邊觀察,注意聽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感知物體發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小結: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我們用耳朵來聽各種聲音。

2、討論什麼樣的聲音好聽。

(1)播放音樂

(2)播放噪音

讓幼兒感知樂音和噪音,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相互說一說各種聲音,

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

四、遊戲:聽一聽

1、幼兒兩人一組,其中一人發出不同的聲音,另一名閉上眼睛傾聽,

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明白了什麼事情。

2、透過遊戲讓幼兒明白不同的聲音能夠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如:敲門有人來了,打呼嚕有人在睡覺等。

幼兒科學活動設計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我有一雙小小手》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並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裏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啓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說一句話。

三、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兒科學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實驗和遊戲來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壓力等,知道空氣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2.激發幼兒對空氣進行觀察和實驗的興趣。

3.瞭解霧霾天氣,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瓶子、紙團、玻璃杯、蠟燭;課件

活動過程:

一、科學小實驗: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裏嗎?

1.猜想:能不能把放在瓶口的紙團吹進瓶子裏?

2.介紹操作要求:平放瓶子,把小於瓶口的紙團放在瓶口,用力往瓶子裏吹,能否吹進。

3.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4.觀看視頻總結爲什麼吹不進。(空氣的壓力)

二、實驗二:不吹自滅

1.師介紹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師指導。

3.小結:空氣裏有燃燒需要的氧氣,氧氣沒了蠟燭自然熄滅

三、總結討論

1.空氣的特點:看不見,摸不着,無色,無味。

2.空氣的重要性:動物植物以及人類都離不開空氣。

四、瞭解霧霾天氣

1.什麼是霧霾?

2.霧霾天氣哪裏來?

3.霧霾對人類的影響。

4.對霧霾我們(小朋友)能做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