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5W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

有個小村莊裏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把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物是人非,幾番變遷,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精選18篇)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着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他送完信,心事重重準備回去時,剛好經過了一家花店。“對了,就是這個!”他走進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並且從第二天開始,帶着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就這樣,經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散播着野花種籽。沒多久,那條已經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裏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着口哨,踩着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人生如白駒過隙,時光飛逝,何妨留下善行,提供後人乘涼?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2

人生由思想開始,成功由渴望開始。

你心中有了遠大的目標,還必須有強烈實現目標的渴望,心中還必須抱有“我一定要實現目標”的信念。

美國曆史上最成功的總統是羅斯福,他連續擔任了四屆總統。他患有小兒麻痹後遺症,雙腿跛行,平

素用柺杖走路。他30歲時曾競選州長,當輪到他步上講臺演講時,他毅然扔掉了手中的柺杖,拖着跛腳一跛一跛地走上了講臺。他站在講臺上,演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各位尊敬的朋友們,今天,我走上這個講臺,明天,我還要走上白宮,就用這條腿(同時用手指着自己的腿)……”

他的這種堅毅和渴望成功的信念,贏得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幾年後,他真的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總統。

生命的活力來自於對目標的渴望與追求,沒有對生命無止境的渴望與追求,人類就不會走出叢林,就不會一步一步邁向高度的現代文明。

你要想獲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獎賞,你就必須擁有最偉大的開拓者將夢想轉化爲顯示的獻身精神,就必須在渴望中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就必須在渴望中不斷地發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3

有兩個鄉下人準備外出找工,他們一個買了去紐約的票,一個買了去波士頓的票。到了車站,打聽後才知道紐約人很冷漠,指個路都想收錢;波士頓人特別質樸,見了露宿街頭的人會特別同情。

去紐約的人想,還是波士頓好,換不到錢也餓不死,幸虧車還沒到,不然真掉進了火坑。

去波士頓的人相,還是紐約好,給人帶路都 能掙錢,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失去去了致富的機會。最後,兩個人在換票地點相遇了,原來去紐約的去了波士頓,打算去波士頓的去了紐約。

去波士頓的人發現,這裏果然好。他初到那裏的一個月,什麼都沒幹,竟然沒有餓着。銀行大廳的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場裏還有歡迎品嚐的點心也可以白吃。

去紐約的人發現,紐約到處都可以發財。只要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就可以衣食無憂。他憑着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築工地裝了0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身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紐約人兜售。當天他在城郊往返6次,淨賺了50美元。一年後,他竟然憑着“花盆土”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面。

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了一個新的發現:一些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較黑,一打聽才知道這是清洗公司只負責洗樓不負責洗招牌的結果。他立即抓住這一機遇,買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辦起一家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有了50多個員工,業務還發展到了附近的幾個城市。

不久,他坐火車去波士頓旅遊。在路邊,一個撿破爛的人伸手身他乞討,兩人都愣住了,因爲五年前,他們曾經找過一次車票。

心態決定命運,而不是環境。對於一個想不勞而獲的人,給他再好的機會也是枉然。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4

一家公司招聘員工,一位高才生去參加了考試,發榜後,見沒有自己的名字,便跳河自殺了。後來公司發現他考的分數是第一名,抄分的時候抄漏了。高才生跳河被人救起,聞知自己是第一名便去報到,老闆卻無論如何也不肯錄用,理由是:“這麼一點挫折便要跳河,到公司遇到更大挫折怎麼辦?”

另有一位希臘人到一家公司去應聘清潔工,職員問他:“你會寫字嗎?”答:“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於是他沒被錄用。後來,他發憤圖強,成了一位大富翁,在自己豪華的會議室舉行記者招待會。記者說:“您的經歷太動人了,您該寫一本自傳。”他說:“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會寫字,我只能是個清潔工。”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5

993年,日本札幌一位4歲小男孩從8樓掉了下來,男孩的媽媽小山美真子當時正在樓下晾衣服,看到這一情景,立即飛奔過去,趕在小

男孩落地之前,把孩子抱在了懷裏。

日本的一個法籍田徑教練布雷默發現,要接到從25.6米高的地方落下的孩子,這位站在20來外的媽媽,必須跑出每秒9.65米的速度。而這一速度,在當時的日本,就是成績最好的田徑運動員都難以達到。

布雷默想,如果沒有搞錯的話,那麼小山美真子必定是個運動天才。當小山美真子來到布霄默面前,他差點兒尖叫起來,因爲站在他面前的只是身高不足一米六,體格略顯纖弱的少婦。這樣一位弱女子真能跑出每秒9.65米的速度嗎?從布霄默執教二十餘年的經驗來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可是,當他看到小山美真子手中牽着的那個可愛的孩子,和他們母子那種親暱的樣子時,他徹底打消了“不可能”的猜疑。因爲從母子二人的身上,他感覺到有一種愛的力量。

布雷默於995年離開日本回到法國,在巴黎成立了一家田徑俱樂部。幾年後,他手下一位運動員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獲得了800米賽的冠軍。當記者問他,作爲一名新手爲何能在名將雲集的田徑場上脫穎而出時,他回答:每個人體內都有一萬臺發動機,這次我打開了第一萬臺。

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他的教練布雷默告訴他的。但是當我在報上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布雷默已經在告訴世人:上帝賦予你的能量,足以實現你的任何一個夢想,只要你有小山美真子那種對兒子的愛!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6

一位學生的轉化過程

在班級裏,有幾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的所作所爲,令我頭疼,尤其是那個叫學生。他整天上課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要麼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天天都有學生向我告他的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爲主,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爲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後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

爲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首先與他父母進行談話,在談話中,我瞭解到父親在外打工,只有母親在身邊,並且他不肯聽從母親的教導,做事我行我素,經常受到媽媽的批評和捱打。同時我從父母親的講述中瞭解到是一個十分倔強的孩子,威脅他,強迫他,不會有絲毫作用。於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瞭解到他心裏怨恨父母親,認爲父母親對他的關心不夠。針對他的這一想法,我列舉了父母親關心、疼愛他的許多事例,讓他逐漸打消對父母親的怨恨,並且耐心給他講一些道理。我還常常找他聊天,想法設法跟他交朋友,儘量找一些他感興趣的事讓他去做。雖然開始時沒有什麼見效,但我總在心理激勵自己,只要我有耐心教育,他肯定會改變的。直到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一個出乎意料的電話,竟然是x同學打來問我今天的作業情況。當我聽到他說“老師,今天有什麼科學作業,我忘記抄了。”這句話時,我心裏一震,有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我意識到他正在逐漸改變自己。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

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在更新教育觀念的今天,作爲一個熱愛學生的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樹立信心進而達到育人的目的。讓我們攜起手來,使每一位後進生都能沐浴在教師的關愛之中。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7

新課程標準設置了“綜合性學習”目標訓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方法和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大膽的嘗試,摸索了一些方法和經驗,現列與大家商討。

1.應有利於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開展綜合性語文訓練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引起學生對語文的關注,解決語文教學費時多效率低的問題。要引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必須改革那些沉悶呆板的教學方式,精挑細選向學生輸送的語文信息,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內容吸引學生,喚醒學生心中的語文學習熱情,養成持久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文心理。

七年級新教本中設置了豐富的趣味性濃的綜合性學習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學習資料,印發給學生以擴大視野。如“感受自然”這一項,可讓學生先在網上、圖書館中收集有關四季景色的圖片和文章,大家交流閱讀,然後班級組織一次秋遊。預先佈置學生觀察自己喜愛的景物,拍攝圖片,回來後配上文字,加上音樂,製成音圖文並茂的文件、郵件,在互聯網中交流欣賞,再選幾篇好的文章讓學生在班上有表情地朗讀。經過活動訓練,學生們就獲得了採訪和編輯的能力,儼然成了一名小記者。

“人類起源、太空探索、神祕的大自然、爲自己設計一個美好的家園”,這些都是學生們喜愛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介紹學生們去讀這些方面的書籍,上課時讓學生上講臺推介,概述其主要內容;或把主要內容摘錄下來,加上評論,製成一本本個人專集,做成一個個卡片,編成一份份小報。寫好文章後,各組再舉行小型閱讀筆會,互相修改評價等。這都有助於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2.應有利於向課外延伸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要達到上述目標,課內顯然是做不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課外閱讀:利用課餘時間讓學生多讀多寫。而要讓學生願意在課外多花時間讀書刊,關鍵是要激起他們學語文的興趣。爲此,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以各種各樣新穎有趣的語文教學形式吸引學生,讓他們愛語文。

如“舉隅”這一項,我叫學生們用一星期時間到社會上收集錯別字,整理好上交,並將其編成集,互相交流。以後,誰發現新的錯別字可在黑板上添加,發現一字算積一分,持續一個月,最後算誰的積分多誰就是優勝者。

在“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這一單元裏,我讓學生任選一個自己喜愛的季節畫一幅畫,並配上不少於二百字的解說文字。另外在古詩詞或文章裏按“春夏秋冬”四季各抄一首詩詞或一段文章,先在小組內交流閱讀,然後小組挑選幾份好的在班上朗讀並展示。

每星期讓學生推薦一首好詩詞、一本好小說、一句好格言,寫在教室後面的黑板上,註明作者、年代、出處、簡要內容、查找途徑,供學生課餘自行尋找閱讀。

每星期抽出一節課時間,讓學生到圖書館讀書。讀書的種類,按學期順序爲:英雄故事——科學家、藝術家故事——童話、神話故事——自然知識——科學知識——淺顯的文學作品。每人帶好筆記本,讀一篇作一篇筆記,簡括內容,並附上短小的個人感想,日久豐厚後編成集,互相交流傳閱。教師則給他們傳授瀏覽和精讀的閱讀方法,指導摘抄和做卡片的技巧。

3.應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

開展綜合性語文訓練,應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需要來決定。與學生商量準備實施的語文活動,徵求他們的意見,要儘量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新課程注重各學科的互相滲透,主張充分運用各種現代科技手段。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下苦功,不斷豐富自己的各科知識,學會使用和製作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電教化設備,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教學中,我跟學生商量,怎麼使語文教學豐富多彩?學生們經過討論,向我提出了幾個建議。現簡錄如下:猜謎語比賽。全班分成四個組,由兩個同學做主持人,大家搶答字謎,以答對多的組爲優勝;手抄報比賽。全班同學都出一份手抄報,由老師和兩位同學一起評比,獎勵前五名;詩歌朗誦比賽。每人選一首課本沒有的詩,到講臺演講,由老師和兩位同學一起評比;利用競賽心理,引進激勵機制;教師與學生互相溝通,雙方一起備課、討論、改作業……這些都是師生互動的好形式,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增強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

4.應着眼於學生未來學習能力的發展

我們對教材的篩選,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該從給予學生一種獨立發展自我學習能力的方法上去考慮,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形成一種長期的、穩定的自我學習本領。因此,在教學過程設計上,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動手找資料去寫,在講臺上大膽說,互相之間細心聽;學會到圖書館找資料,摘錄報紙,編輯文章,製作電腦小報;增加獨立學語文的能力。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8

下午三節課後,我在辦公室,準備備課。一會兒,我班班長進來找我,手上拿着一沓紙,臉紅紅的,很嚴肅、很傷心的樣子,我預感到班裏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果然,班長帶着哭腔告訴我,當天下午上體育課,開始整隊時,同學們整隊不迅速,紀律不好,體育老師生氣了,說了一些氣話,大致是:常聽別的老師說137班學習好,紀律好,人也好,我看也不怎麼樣嗎?顧全大局、集體榮譽感極強的班長,聽了這一番話後,認爲同學們今天的表現嚴重影響了137的聲譽。所以下午第四節自習課上,班長要求同學們寫一寫聽了體育老師一番話的感想。一向遵守紀律的同學們也意識到了今天的做法不對,每個人或多或少寫自己對這事件的看法。班長手上拿的一沓紙,就是同學們寫的感想。看着着急的班長,我很感動,凡事能爲班級名譽着想,班長真得成熟了。作爲班主任,我要保護班長的責任心,幫助她處理好這件事。於是,我先安慰她,叫她不要着急,出了事情並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處理,我讓她先回教室,讓老師想一想。

班長走了,我在思考,怎樣解決?把全體學生批評一通,這樣能起到警告作用,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是排查闖禍者?似乎用不着如此大動干戈。想着想着上課了,帶着無果的思考走進教室,教室裏靜得出奇,一個個都低着頭,好像都等着挨批。我保持着平常的表情,沒有說話。偶一回頭,發現黑板上按規定已寫上了一條名言:學習如登山,一步也不能放鬆,否則,將前功盡棄。我靈機一動,找到了切入點,我重新面向大家,說:“老師注意到黑板上名言,學習如登山,一步不能放鬆,說得多好,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僅僅是學習不可放鬆,其他方面是不是可以放鬆呢?請大家談一談。”好幾個同學自告奮勇談了看法,這時有一個男生談到,紀律方面也不能放鬆,比如今天的體育課。我適時接過了話頭,說到:“既然大家談到了體育課,

老師也想談談這件事,我已經聽班長說了,也看到大家寫的心得,知道同學們對於今天的表現心理也很難受,這說明大家的集體觀念是很強的,老師很感動。可是,光難受是沒有用的,我們應該如何挽回137班在體育老師心目中的不良印象呢?我想解鈴還需要繫鈴人,老師去幫你們解決不好吧,你們討論一下,怎麼辦吧?”

同學們見老師並沒有批評指責他們,原來的戒心沒有了,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最後的討論結果是:在一張八開白紙上,全體同學簽上名,先請體育課代表帶上簽名向體育老師道歉,下次體育課,全體快速整隊,一起請求老師的原諒。我想已經用不着追究誰是造事者了。恰在這時,文藝委員站起來抽泣着說,其實今天體育課上的不守紀律是因爲自己遲到引起的,責任在自己,並表示願意去向體育老師道歉。另一位女生也主動站起來承擔責任。我爲同學們的正直、善良再一次感動了。最後,同學們同意讓他們倆和課代表一起去向體育老師道歉。後來聽說,體育老師看到同學們的表現,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 反思:一個偶發事件就這樣圓滿地解決了,從中我體會到,作爲班主任,遇到任何事情都應該保持冷靜,對學生要寬容,相信學生不是故意犯錯的。七年級學生並不缺少老師的批評,他們缺乏的是自律,是人格的被尊重,是老師的寬容和理解。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偶爾做錯事是正常的,關鍵是老師如何看待他們的錯誤。我想,老師本着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想,懷着一顆寬容的心愛學生。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相信學生的能力。把事情交給學生自己去處理。既培養學生能力,又融洽師生關係,還減少了課任老師與班主任之間的摩擦,可謂一舉三得。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9

作爲一個班主任,後進生更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在班級工作中,由於後進生的影響比較大,如果不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轉化,那麼他們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班風。班級中的大多數學生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一旦後進生失去了學習的信心,他們對班級的影響可想而知的。所以班主任必須針對後進生的不同特點,掌握科學的方法,持之以恆,和風細雨,精心管理引導,科學合理的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我所帶的班有個學生叫郭岱山,每天上課要麼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影響別人學習;下課卻和同學追逐、打鬧;作業要麼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馬馬虎虎,相當潦草„„經常不是任課老師向我反映,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一次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做一個同學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可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雖然答應了。可過後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面對這種情況!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好他的轉化工作。

爲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又一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瞭解到他心裏十分怨恨我們班的張老師。我心裏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爲什麼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爲他常常在課堂上批評我。”我順着問:“老師爲什麼會

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他說:“因爲我上張老師的語文課時常違反紀律,沒按時完成作業„„”“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纔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同學嗎,你要怎樣做纔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同學,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接下來,爲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於助人、耐心細緻的女同學凌雨晴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爲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該同學滿口答應,並充分利用課餘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當然,有時這個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後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某某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步。這也激勵他學習上更加努力,勞動也更加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爲此,我舒心地笑了。後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凌雨晴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着說:“你

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

分析:

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龐雜的工作,班主任要付出真心和愛心,掌握科學的方法,並持之以恆。具體來說要做到:

1、要深入瞭解和分析後進生,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教師要廣泛、深入、細緻瞭解後進生,才能做到對症下藥、有的放矢。不能侷限於班級,要把了解的範圍拓寬到家庭和社會;要了解後進生的過去、現在,判斷他們發展的動向;要了解後進生的優點、長處和缺點,對於後進生的優點和長處要及時給予肯定,幫助後進生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對於後進生的缺點要嚴格地進行指導教育。

2、要關心愛護幫助後進生

進生在人際關係上往往表現出:和家長對立關係;在班級中沒有地位;師生關係緊張;他們經常生活在受人歧視和嫌棄的陰影裏,他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關心,久而久之,就與同學和老師在心理上產生對立情緒。有句話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打動他們、感染他們,關愛他們。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後進生來說,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影響有時甚至超過老師。同學之間一旦建立起友誼的橋樑,他們之間就會無話不說。因此,我讓郭岱山從與其它同學交朋友做起,和吉方建同學晚自習一起坐,讓他感受同學對自己的信任,對自己的關心,讓他感受到同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通過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努力爲後進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氛圍,在轉化後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給予他們關心愛護的同時,又要向他們講明道理,認識自己的不足,教師要循循善誘,並對他們提出一定的行爲要求。

3、要善於發現後進生的

老師、同學和家長的關心愛護能使後進生獲得積極滿意的體驗,獲得溫暖、信心和力量。後進生一般比較自卑、內向、孤僻,甚至有種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師、同學和家長對他們的關心愛護。有關資料表明,同學受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揚越少,同學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同學需要教師不斷的鼓勵,尤其是要善於發現捕捉後進生的閃光點,並不失時機地進行鼓勵和表揚。

4、要持之以恆

持之以恆,反覆教育是轉化後進生的難點。後進生在行爲上的突出特點是通過郭岱山的轉化,使我深深的感覺到,在目前“後進生”轉化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我們對他們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更多的真誠和寬容,另一方面還需要我們老師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總之,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堅定信心,科學教育,把轉化後進生作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遲開的花朵同樣將會開得絢麗燦爛。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0

光陰似箭,回首這半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對我來說真是飛躍的半年。在這半年裏,無論是學習方法、態度還是紀律都比國小更上了一層樓。下面,我就這幾簡單的總結一下。

(一)學習

學習態度比較端正。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老師佈置的作業,能夠認真完成;對不懂的問題,主動和同學商量,或者向老師請教。在這學期的期會考試中,儘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二)學習方法及態度

中學的學習與國小有許多不同。國小時代我們被老師催着趕着向前走。而國中更注重自主學習,老師講的不再滿足我們的需要。我能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複習。另外,積極閱讀有關書籍和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較強的求知慾,學會了自我反省,檢查,提前預習的學習方法,獲益匪淺。

(三)紀律

在紀律方面,我可以做到:尊重教師,同學之間可以真誠相待;能遵守學校各項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學穿校服;舉止文明;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廢棄物。

紀律是學習的保證。沒有紀律,何談學習,下學期,我會再接再厲,爭取在紀律方面做得更好。

但我身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下個學期中要努力改正,不斷以更加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更上一層樓,揚長避短,深刻地認識,檢討自己,力爭做到讓老師,家長和自己都感到十分滿意。

這個學期結束了。在這個學期裏,老師爲我們的學習付出了許多心血,我們也爲自己的學習灑下了許多辛勤的汗水。這次期末考試,我的每門功課,成績都不如意。俗話說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只能說我付出的不夠。在新的學期裏,我會更加加倍努力學習,不會辜負老師家長的期望!

以上就是我對七年級上學期期末一些方面的個人總結,我將結合這個小結回顧過去,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對未來充滿信心。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1

根據區教育局關於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的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制定本學年普法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學生的法制觀念;堅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以法治教,保障和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

二、目標

1、 普及和宣傳法律常識,讓每名學生不斷提高和增強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2、 普及和宣傳法律常識,增強法律意識,用法律保護自己。

3、 普及和宣傳法律常識,徹底剷除學生中違法亂紀行爲。

三、具體措施

1、 通過廣播、板報等宣傳形式,定期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

(1) 每兩週對學生進行一次法制教育。並組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條款,在學生中進行普法宣傳,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

(2)並每學期至少聘請校外法制輔導員進行一次法制專題講座。

(3) 每月進行一期板報法制宣傳欄目;每學期進行一次法制專刊宣傳。

(4) 根據臨時發生的事情隨時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通過以上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極大地增強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識,使學生能夠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杜絕違法犯罪行爲在校園內的發生。

2.利用班會進行每月一次法律、案件的品評與討論。在學生中開展"知法、懂法光榮,違法犯罪可恥"的活動。

(1)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法律。

(2)開展"有人向你借錢不還怎麼辦?","有人威脅你怎麼辦?"等主題班會。

通過學習和討論使學生的法律意識更強,能夠運用法律去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3.組織小分隊到社區進行法制宣傳和檢查,起到宣傳法律、打擊犯罪的目的。

4.及時做好待進生的幫教轉化工作,建立後進生檔案,結成幫教對子,做好記錄,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特別是法制教育,杜絕違法犯罪的發生。

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學生中進行法制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學生遵紀守法自覺性,不斷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2

播種行爲,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爲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拓展學校的內涵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結合本校工作實際,特制定以下計劃:

一、 指導思想

爲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爲習慣和節儉習慣,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以教育爲先導,以制度爲保證,以檢查督促爲抓手,以行爲訓練爲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爲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中學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學。通過學《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中國小生守則》、“八榮八恥”觀、校紀班規,學校行爲習慣要求等,明確行爲規範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

第二階段:做。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指導學生行爲,通過各種活動,強化訓練。通過自查互糾,共同進步,養成正確的行爲習慣。

第三階段:管。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爲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養成好習慣終身受益。

四、教育內容

以《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中國小生守則》、“八榮八恥”觀爲重要的學習內容,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正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行爲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網絡,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會、晨會等時間,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

3、把行爲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管理。

(二)開展主題班會,落實“行”的要求。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爲養成教育。

2、利用晨會、班會課提問學生進行考覈。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3

我教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一課時,2個教學班我都創設了這樣的情景:在班上選擇了全班公認數學最優秀的和最差的進行口算“比賽”,兩組題目如下: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賽的結果當然是成績差的獲勝,頓時全班學生從疑惑不解到熱情高漲,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 “氣憤”比賽的不公平:兩組題中,加減整百、整千當然簡單一些„„ 課的發展如設計一樣順暢,但是 “比賽”學生的表現卻令我時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靜:2名“優秀”學生都在不發表任何意見的基礎上獨自傷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現大同小異:眼裏閃過一絲得意,但是臉上沒有一絲的笑容,他們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令我記憶猶新,那不是許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嗎?

當學生作業時,我立即叫過“優生”,向他進行了簡單的解釋。課後我向學生道歉(老師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並重點幫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難時,變得更堅強和從容。對差生我問他爲什麼勝了不高興呢?我表揚了他的進步,鼓勵他繼續努力,那時我看到了他開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

《數學課程標準解讀》有這樣一段:“作爲促進學生一般性發展的數學學習,應該更多關注學習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於學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

本節課的情景創設目的是爲了激起全班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差生比優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發現題目特徵,理解簡便算法的實質是“湊整”。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對於多數學生而言,課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當我看到“優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時,我知道對他們我失敗了,顯然這不是他們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學中應該考慮對差生更多鼓勵,對優生進行挫折教育

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使我想到了“國小數學教育網”上網友講的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師到農貿市場去買菜,遇到當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發了財的學生,正在賣雞蛋的學生熱情的邀請老師去吃飯,老師說:“賣雞蛋這樣的工作你不覺得難爲情嗎?”學生說:“這和當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麼„„”。

這個故事主要諷刺老師對待差生教學行爲,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正如學生比賽勝了也不敢“聲張”,是啊!我們真的應該給差生更多的陽光,不僅讓他們可以經受挫折,還能正常的沐浴燦爛的陽光,擁有健全的人格。

從另一個層面看:學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師的“關照”。他在無數次的挫折和打擊面前變得堅強,而這種品質將使他終生都會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而學習上一帆風順的優生,卻很少遭受挫折,所以纔會在一次不正規的比賽“輸”掉後哭泣不已。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過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的說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難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兒童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對於優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學片斷,教師對自己忽視尊重學生人格的無意識行爲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動明顯是傾向於優生。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優生”幾乎是在“優待”中成長。身上存在害怕困難、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點。事實上,孩子們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師有責任早一點讓他們具有“免疫”能力。讓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從容不迫,不產生的緊張狀態和消極的情緒反應。面對挫折能夠從容不迫僅靠說教是無法達到的,兒童必須經歷挫折纔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師在教育教學中還應注意設計教育環境,不要一味給學生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教育環境,更不要阻礙他們適當接受困難和挫折磨練的機會。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4

丁楠是個肚量小,自覺性差的學生,上課隨意說話,雙語國小畢業,特想當英語課代表,但成績不好,又特別能搶英語課代表的工作,很多同學都不願與她交往。

開學的第一個月,丁楠上課就隨意說話,影響周圍的同學聽講,下課後我對她嚴肅地說:“丁楠,放學後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放學後,她來到辦公室,有點怯怯的,低着頭不敢看我。但我並沒有提她上課隨意說話的事。而是以徵求的口吻說:“丁楠,你是個特別的女孩子,餘老師就喜歡你這樣與衆不同的學生,把你留下來,是想問一問你是否願意與我交朋友。”丁楠當時愣了一下,滿以爲到辦公室免不了挨一頓訓斥的她,沒想到老師不但沒批評,反而說要與自己交朋友,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後她說:“同學都討厭我,說我這樣那樣的不好,太能說話,你真的會與我交朋友嗎?”我肯定的說:“當然啦,就看你是否願意了。”丁楠高興地說:“我當然一百個願意啦!”我說:“那好,咱們現在就是朋友了,要記住噢,你的這位朋友很特殊——是一個教你的老師,並且是你的班主任。我知道你想當英語課代表,但你得讓大家服你,所以呀,你學習上得用心些,上課得認真聽講,爲自己爭氣,如果能這樣的話我會爲有你這樣的朋友而驕傲的,如果你做得不好,上課違反紀律,不認真學習,我會很沒面子的喔!並且英語課代表也當不成。”丁楠說:“餘老師,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期會考試如約而至,丁楠的成績從全校的第270名前進到了第150名。爲此,我好好地表揚了她一番,並鼓勵她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耐心幫助與教育,丁楠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每次好景不長,又會舊“病”復發。有一天,不知道爲什麼,她把英語課代表的書都給扔了出來。我和她講完道理後,摸了摸她的大肚

皮有意激她說:“看起來肚子挺大的,其實肚量很小,就連那麼點小事都容忍不了,真是不應該啊!人家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從今天看來你當不了‘宰相’,幹不了大事!”她有點不服氣,哭着說:“難道我改了還不行嗎?我保證改過自新,將來做個幹大事的人”看到她流淚的樣子我暗暗高興,從中可看出她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有悔改的決心,從她的話語還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志向的女孩。我想象着從此班級就可以太平了。可誰曾想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她還是“每週說話最多的人,但畢竟好了一些。經過耐心的教育,她說閒話的次數漸漸少了,很多同學都願意與她交朋友。

從丁楠的轉變中,我體會到轉化後進生要做到三“心”——奉獻愛心,永葆童心,持以恆心。如果老師只是對後進生身上出現的問題給予嚴厲的批評,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使她們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對她們要多關心和幫助,與她們交朋友,走進她們的心中,爲教育創造良好的契機。轉化後進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還要做到二“意”——處處留意 ,富有創意。處處留意主要是留意學生的閃光點,表揚永遠是鼓舞人的,即使成年人也需要被人欣賞,何況小孩。而後進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如果其閃光點一旦被你發現,採取恰當的辦法進行激勵,將之發揚光大,會爲她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在轉化的過程中如果用富有創意的辦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譬如與她交朋友,讓她當班幹部,做老師的小助手等,從中鞭策她,促使她不斷的進步!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5

我是李晗菲同學的家長。11月28日在貴校參加了國中一年級入學以來的第一次家長會。學校領導和班主任、任課老師都非常重視。王校長詳細介紹了十中建校以來歷年的大事記,並介紹了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以及優秀的教研團隊。三位主課任課老師也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學生們在校的學習情況以及當前我校的教育形勢,使我深切的感受到對孩子教育的緊迫感。國中一年級的學習成果以及行爲習慣都將影響她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我認爲在七年級這段時間裏,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使她們的國中學習和生活能有一個好的開端。

我們都知道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長也負有不可忽視的責任。通過這次家長會,不僅讓我體會到了學校和老師們對孩子的教育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意識到做爲家長從前對孩子的學習關心和重視不夠,聽了班主任郝老師的講話後,我更是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家長會後我認真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國小基礎差,小升中後的過渡期適應緩慢,偏科問題突出。李晗菲同學因國小階段基礎較差,升入國中後成績也不理想,特別是數學,因基礎差,國中數學對她來說猶如聽天書,聽課非常吃力,月考的成績也很差。通過與她談心,溝通和鼓勵她樹立信心,從頭再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這次考試數學雖然仍然未能衝過及格線,但已經有了小小的進步,對此,我充分肯定了她的學習態度和付出的努力,並對她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幫助她確定了新的目標,爭取期末考試數學能衝過及格線。

二,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個好的習慣會讓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受益終身。李晗菲同學的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我估計和上課不認真聽講有關係。腦子經常開小差,一點風吹草動就影響到了她,上課做不到聚精會神,專心聽講,下課後又不知道複習,時間都用在了玩上,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老師的講的聽不懂又不好意思去問,這樣問題越積越多,導致學習成績上不去。

再就是郝老師講的,寫作業時要“先複習,再作業,後預習”。我覺得這確實是學習進步的一個竅門,一個法寶。複習能夠加強和鞏固當天所學的新內容,寫作業時得到了強化。先一天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即使看不懂也多少加深了一遍印象,第二天老師再講課時接受起來就會輕鬆,在這一點上以後我要認真督促李晗菲,爭取幫助她養成“先複習,再作業,後預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郝老師還講到,現代教育提倡:自主互動,高效課堂。也就是說,以後孩子在學校裏的時間主要用來聽課,學習新內容。而複習、作業、預習、背單詞、做練習題這些課後的學習內容都要轉移到家裏來完成。這也就意味着作爲家長我們必須要以身作則,必要時家長也要有犧牲精神,郭怡父親也提到,在孩子學習時間不要看電視,玩電腦等,以免孩子分心。作爲一名好家長,要多陪陪孩子,陪她學習,看書,多與她溝通,做她的朋友,而且還要教導她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談舉止,處理事情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態度,要善於幫助別人,享受友誼帶給她的快樂,爭取讓孩子成爲一個被需要,受歡迎的人。

通過這次家長會,我深刻地體會到學校和老師們對學生教育的用心良苦,也決心以後自己要經常過問孩子的學習,多與老師溝通,保持聯繫,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效果和在校表現。爲了我的孩子,老師的學生,讓我們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最後,謝謝老師們的辛勤勞動。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6

用關愛使心靈淨化

案例基本情況:韓剛同學是我校原128班被開除後轉到崇實一

年,今年開學後又留到133班的一名學生。這名學生經常惹是生非,有許多的惡習,爲班級的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經我與他的家長溝通後得知,他沒有父親,是單親家庭,母親又在礦務局上班,平日裏住在姥爺家裏。他最大的困難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自控能力差,意氣用事,喜歡結交一些表現差的同學,以哥們相稱。經常在廁所裏抽菸。有時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就會大打出手,自己也經常傷痕累累。一提到韓剛的名字,許多老師都是滿腔怨言。

教育策略與過程

1.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起初我也經常批評他,讓他多次寫檢查,但是沒過兩天他就老毛病復發。我把它母親叫到學校,仔細瞭解了他家庭的一些情況。之後,我經常留心他的舉動,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就改變了原來的先訓斥再讓他寫檢查的方式,而是先讓他說說,說裏面的一些情況,經濟的來源,以及母親的辛苦。於此同時,我又打電話給他母親,首先告訴不要打罵他,與他傾心相談。同時我又把我對他的好感告訴了他的母親。讓他母親親自告訴老師對他的好感,使他消除對老師的戒備與隔閡。

2.樹立起他對班級的責任

根據他的自身情況,在校田徑運動會上,我有意識的讓他擔當重要角色,使他能爲班級爭光。爲了帶動他努力學習,我有意識的讓他當數學課代表,與數學老師多溝通,交流,當有同學說到他的短處時,我就告訴同學們不能排斥他,多去想想他的優點。

3.耐心幫助,不灰心放棄

對他來講,一次教育是不能奏效的。當他又一次犯錯誤時,我沒

有選擇放棄,而是重新再做思想工作,象老朋友一樣和他交流。之後,

他總能說出自己做的不對,以後一定要改之類的話,並有落實行動。他在自己桌上面寫下專心聽講幾個字來督促自己的話語。

教育產生的效果

通過三個月的教育,他主要取得了一下幾方面的進步:

1.與外校,外班同學的接觸少了,幾乎不再惹是生非,班級同學沒有來告他的狀了。

2.在情緒調控方面,他能積極進行自我控制。做兩操時,行爲更加文明,動作也變的規範。

3.與母親的關係逐漸融洽,他常說:我媽說我怎麼樣,我應該怎麼樣。

4.能主動與我談論班級中的一些事,承認自己以前做的哪些不該做的事情。

教育理論反思

通過對他的教育過程使我有以下認識與感觸。

1.對學生的教育要充滿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了愛,教師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工作;有了愛,學生才能配合,真心實意的接受教育,教育才能達到最優化。

2.對某個學生的教育,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僅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必須和各科任教師,學生家長及全體同學相結合。因爲這是學生生活的環境,學生的進步離不開他所依賴的環境。

3.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點滴進步,不要視而不見。學生有了進步,老師的肯定很重要,可以說,有些學生開始的每一點努力,都是衝着老師的表揚來的,老師要尊重學生的這一心理,切不可傷害。

4.在教育過程中,需講究藝術。對於不同學生要採取不同方法。對同一學生的教育,不同階段要採取不同的方法。總之,因人而異,對症下藥。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7

英語作爲另一種語言,具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和運用性的。英語只有在運用中學習才能夠學的更勞,真正的掌握這種語言。只靠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來學習是不夠的。因此,開展課外的教學非常是有必要的。開展課外英語教學活動可以鞏固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學生可在課外活動中把從課本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拿到實際中來應用,從而彌補課堂上的不足;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他們對於英語的興趣。通過組織活動,我知道了在組織活動中應該注意:1全面考慮,合理安排時間、課外活動的地點以及形式等。2要結合現實情況,安排課外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尤其是國中生,他們現在正處於叛逆時期,處於身心劇變時期,容易固執和偏激,組織的活動一定要顧及到他們的心理

成長特點。3在活動中,老師一定要充分參與其中。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在志遠實習了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事,有好的,也有壞的;但是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編織成了我最美好的回憶之一。下面我將本學期主要組織的課

外活動例舉出來:

一、 作文比賽

英語作文非常能夠體現學生的英語水平,也能夠鍛鍊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爲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我每個大周(兩小周)就會舉行一下作文比賽,然後自己出錢給寫得較好的學生和進步大的學生髮獎品。雖然獎品不是很好,但是學生們都很珍惜。通過作文比賽,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

顯著地提高。

二、“展示自我”

在講到第七單元“Enjoy Your Hobbies”的時候,我組織了“展示自我”的活動。

活動的主要內容:向大家展示自己,包括興趣愛好、特長、將來的夢想、等等。

活動要求:必須用英語向大家展示自己,提前做好準備,可以把自己的愛好收藏帶到學校向大家展示。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從另一個角度更進一步地瞭解了學生,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他們有着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有的人喜歡收集郵票,他從國小就開始收藏,到現在已經有三四本了;有的人喜歡畫畫,尤其是話動畫片裏的人物,班裏有個男生畫了很多《七龍珠》的簡筆畫,特別是孫悟空(七龍珠裏的主人公)。他說他很喜歡孫悟空,所以畫了許多的孫悟空,並且希望將來長大了能像孫悟空那樣厲害;有的喜歡打乒乓球;更甚至有的喜歡疊星星。而給我最大印象的是我的課代表,他很喜歡悠悠球,並且玩的很溜。他給大家表演了悠悠球,十分的精彩。怪不得總是看見他在玩悠悠球。

而我也向大家展示了我的興趣愛好,那就是收集硬幣,各國的,無論面值多少我都會收集起來。我的這個愛好是從高二開始的。那個時候我的哥哥是海員,有一次他給我帶回了美國的硬幣,在看到25分

的硬幣的那時起,我就喜歡上的硬幣。從那以後,我就經常讓我的哥哥從國外給我帶回硬幣。

最後,我們評比誰的愛好最特殊,學生都推選喜歡疊星星的那個男生。

由於開展的課外活動準備充分而又很適合學生們的心理,他們不僅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英語的水平,而且更加喜歡英語了,在課堂上和課下都更加積極地學習英語,真正的在英語中找到了樂趣。

國中生德育教育案例 篇18

任務: 設計勇敢者之路

目標: 通過這個任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進生與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通過比賽,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和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場地器材: 一個籃球場、體操墊四塊、跨欄架四隻、長板凳四張、跳箱四付、體操凳四張( 2米)、標誌物四個。

活動形式: 全班分四組討論、設計、比賽

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將所需的障礙器材放置到位,分別是鑽過跨欄架、走過體操凳、跨過體操墊、跳過長板凳、越過跳箱,並檢查各器材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如下圖:

教學過程:

1、任務活動前教學。

①、在準備活動或一個內容之後,將學生組織到障礙跑場地上。 ②、教師講解、示範過障礙方法,學生分組依次做嘗試性練習。 ③、分四組進行過障礙比賽,教師評價、引導比賽情況。學生討論小結,並改進方法。

2、教師下達設計“勇敢者之路”任務(在規定的範圍內,自行設計障礙物的放置順序和距離);學生分四組進行討論、設計後,對障礙物按設計的方案進行放置。

3、在新設置“勇敢者之路”上進行接力比賽。

4、討論:“怎樣擺放障礙物最合理,通過速度最快”?

5、各組進行調整方案,再比賽,最後評價。

教學反思:

1、通過教與學,學生基本上溶入到課堂氛圍中去,大多數學生表現出較高的參與度與興奮度。特別是在各組自行設計的障礙跑中,使課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學,改變了以往一貫由教師做主的傳統做法,給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讓學生自己來設計,讓學生自由地發揮,讓他們體驗自己是課堂的真正主人。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下達任務後,各組學生能發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暢所欲言,直至協調統一,所設計的方案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創意說明。

4、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和挑戰自我的意志品質。學生在討論、設計方案過程中,就要考慮服從整體的利益;通過反覆的比賽中,在大家的助威聲裏,戰勝了困難,戰勝了自己,戰勝了膽怯,增強了自信。

5、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體質的差異性,而給出相同的障礙標準,個別困難學生(特別是小個子女生)在過跳箱時,在爬不過去後,採用繞箱方法取之。教師對此應利用體育比賽公平、公正的精神和做人的品質來教育,或者每次一人跑改爲兩人合作跑(以最後達到的人作爲交接棒)等。這可以避免類似現象的出現,同時,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