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3K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精選17篇)

教學重點

目標:

1、把握具有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2、學習傳統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

3、品味富有鄉土氣息的精彩語言

重點:

理解品析具有英雄傳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教學流程

論英雄

蒲柳人家俠肝義膽

師:中國人骨子裏有一種英雄情結,他們崇拜英雄並渴望成爲英雄,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簡直就是一部英雄的傳奇,正所謂“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文學作品中“英雄”更是一種永恆的主題,就拿四大名著來說吧,其中三部都是英雄傳奇:

師:有同學會說,英雄的產生必然有其壯闊的背景,平凡生活中哪有這麼多英雄?其實不然,著名作家劉紹堂就將他的視線投注到了他的家鄉——京東北運河兩岸的蒲柳人家即窮苦農民身上。

《蒲柳人家》說的是有一個叫望日蓮的女孩子是花鞋杜四的童養媳,從小受盡了折磨,後來與一個叫周檎的青年相愛了,杜四不甘心,勾結巡警、惡霸要將望日蓮賣掉,並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矛盾激化了,誰來解救這一對青年?危難時刻顯英雄,這英雄不是別人,就是村裏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爲首的父老鄉親,他們一齊出面,淹死狗巡警,挫敗杜老四,一丈青大娘更是救出望日蓮認爲乾女兒,當起了保護神,演繹了一出俠肝義膽的英雄傳奇。

全篇共12節,主要情節卻只佔兩節,其餘10節分別記述了十來個與故事相關的鄉間人物的逸聞趣事。這篇課文選的是前兩節,濃墨重彩描繪的正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小說在結構上與《水滸》一脈相承,人物刻畫上也多用外號和外貌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特點,這正是我們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的常見手法。

品英雄

鄉間人物可敬可愛

1、說英雄人物共同特點。

師:說到水滸英雄,我們常常會想起一些表現他們英雄性格的詞語,請同學們來說一些:

如:俠肝義膽、仗義輕財、嫉惡如仇、樂善好施、大膽潑辣、敢做敢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愛憎分明、剛直不阿等等。

2、找蒲柳人家英雄品格。

師:那麼,在這兩個人物身上有沒有這些英雄的品格呢?請同學們快速跳讀課文,找出能表現這兩個人物英雄特點的句段朗讀品析。

學生快速閱讀,勾畫朗讀。

②重點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第6、7、8段,理解“一丈青大娘”的英雄性格。

(老師示範用評書形式說“大鬧運河灘”的一節,鼓勵學生讀出情感,品味中國古典傳統小說和說唱藝術的語言特色。)

③重點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第1、2、3段,理解“何大學問”的英雄性格。

(學生朗讀“威震古北口”等段落,也可模仿老師用評書形式。抓住關鍵詞句把握人物

3、感鄉間人物可愛性情。

師:作者筆下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毛澤東說過: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李逵勇猛卻魯莽,關羽忠義卻輕敵。更何況是運河邊上的普通農家。找一找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學問的弱點。

學生再讀課文,結合課文第一部分第9、10、12段和第二部分第5、6段體會人物的真實豐滿。

(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讀出情感,體會書面語、民間口語、俗語的生動傳神,感受京東北運河兩岸富有濃郁鄉土特色的民俗風情)

師:這些特點削弱了我們對英雄的印象嗎?不是,反使這些英雄人物更加真實,更加豐滿,更加可愛。作者劉紹堂說,他寫這篇小說就是要爲粗手大腳的爹孃畫像,爲他們的多情重義,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其實英雄並不神祕,他們就在我們中間。

說英雄

平凡人生演繹傳奇

1、說身邊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蹟。

如:20__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宜昌的英雄農婦方玉明等等。

2、作業:用本課所學的藝術手法,利用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和生動豐富的古典小說、說唱藝術形式,選取一個英雄的事蹟,將它改寫成一段生動的傳奇故事。300字左右。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2

實用教案

【創意說明】

這是一篇洋溢着濃郁鄉土氣息的小說,語言大多是民間口語、俗語,活潑伶俐。因此,本創意的設計是:多層面的誦讀小說,感受、觸摸和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變體式閱讀小說(即把本文節選的兩章節當作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來讀)

1、指導學生擬如下小標題: 何滿子與奶奶何滿子與爺爺

2、學生通讀全文,完成字詞疏解。

3、積累詞語:

咬牙切齒人高馬大膀闊腰圓兩肋插刀三顧茅廬腰纏萬貫

咬文嚼字望影而逃天倫之樂如坐鍼氈望眼欲穿影影綽綽

一氣呵成妙手回春斷壁殘垣芒刺在背榮膺膩歪坍塌

戲謔捯氣

二、選讀描寫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語言

1、漫畫式的人物外貌描寫:

寫何滿子:如“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個木梳背兒;光屁股,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寫奶奶:如“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長滿老繭的大手……”

寫爺爺:如“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寫老秀才:“手拿一杆斑竹銅鍋的長杆菸袋,整天板着一張陰沉沉的臉。”

2、評書式的人物介紹:

寫奶奶:“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

寫爺爺:“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

3、妙用純鄉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寫奶奶的潑辣:“一丈青大娘罵人,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

寫縴夫被打的狼狽:“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寫何滿子的玩劣:“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

寫老秀才的嚴肅:“只覺得頭上壓着一朵烏雲,叫人喘不過氣。”

寫爺爺的胡茬:“就像根根松針……”

4、趣用壓韻和對偶的民間口語、俗語,讀來抑揚頓挫,有節奏感:

排比對偶並用:“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句中短語對偶:“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滿臉開花,口鼻出血,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願”;“嘮叨這個,嘟噥那個”;“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頭髮長,見識短”;

學生還可以自由選點,讓例句與賞析更豐富多彩。

三、總結與歸納

備學教案

【創意說明】

本課活動安排學生先從文中找事例支撐人物性格,然後簡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邊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學步驟】

一、通讀全文,熟悉小說情節

二、在線閱讀,瞭解劉紹棠及其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中學時開始發表小說,作品深受孫犁的薰染,擅長鄉土文學的創作,作品反映農村的背景閱讀,瞭解小說。

時間:抗日戰爭的年代。 地點:京東北運河畔一個普通人家

構思:沒有章回體,但浸潤着古典文學色彩。採用兒童視角。

語言:生動活潑,讀來朗朗上口。

歷史和風土人情,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自稱作品是“爲粗手大腳的爹孃畫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綠葉》《中秋節》;中篇:《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二等獎)長篇:《春草》《京門臉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與性格

何滿子: 好動玩劣,聰慧靈秀;

好學好問,伶俐可愛;

疼愛爺爺,有愛憎立場,有男子漢氣;

何大學問: 剛正不阿,仗義輕財;

慷慨豁達,俠肝義膽;

能說會道,嫉惡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寵愛孫子;

身強體壯,能幹潑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舊;

直腸直性,愛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勞善良;

學生從文中組合語言,支撐以上說法。可概述事件,可直接摘引。還可由教師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說話。

四、說說身邊的“他”或“她”

1、自由回憶與醞釀。回憶身邊有典型特徵的人。

2、具體描述他(她)的一兩個生動有趣的細節,不超過100字。

3、表達、交流,學生互評,教師點撥。

五、聯展閱讀,擴大視野

1、趣談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綽號。

例:《水滸》中林沖、魯智深、孫二孃、宋江、吳用、李逵等。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

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講述與綽號有關的趣事。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這篇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3、品味小說的語言。

教學重點:

1、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2、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這篇小說所具有的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常識

1、直接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3、簡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養媳望日蓮與周檎相愛,可陰險邪惡的杜四夫婦另有打算。半路又殺出巡警麻雷子,勾結杜四,要把望日蓮賣給董太師做小,並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於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學問、一丈青大娘、柳罐鬥、吉老秤等爲首的父老鄉親一齊出面,挫敗麻、杜陰謀,檎、蓮順利完婚。全篇小說共分12節,但這個主線故事只佔不到2節的篇幅,其餘10節隨意分杈,記述了運河邊十來個鄉間人物的逸聞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於放筆爲古運河邊的民俗風情和父老鄉親畫像,爲他們的多情重義、鋤奸助良、扶危濟困的美德立碑。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查工具書注音釋義。

三、研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節選部分描寫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們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自讀課文並作旁批,討論交流。)

師生歸納:奶奶一丈青大娘:個高腳大,身強體健,性格豪爽,愛憎分明,潑辣大膽,剛正不阿,愛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傑。

爺爺何大學問:他長得像關公,脾氣性格也像關老爺一樣,俠肝義膽,仗義輕財,慷慨豁達,愛打抱不平,甘爲朋友兩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點,好說點大話,喜歡戴高帽,雖沒有多少錢,卻愛講排場,擺闊氣,每次從口外趕馬回來,都要請知音相好們來聚會,吹一吹他沿途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因此得了個“何大學問”的外號。

四、問題研究:

爲什麼說這篇小說具有民族作風和民族氣派?

(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討論理解。)

首先,從人物形象上來說,這篇小說的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獨有的性格特點和傳統美德。他們身上那種俠肝義膽、仗義輕財、疾惡如仇、扶危濟困的品格,正是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精神財富,是《三國演義》《水滸》等古典小說一貫宣揚和傳承的價值追求。這可以從“一丈青大娘”的外號和爺爺何大學問“一副關公相貌”中反映出來,更從他們爲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現出來。對這種人物、這種品德的追求,正顯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藝術上,小說不僅情節富有傳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時也多借鑑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說唱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我國古典文學的發展史上,英雄傳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類別,《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以及《三俠五義》《說岳全傳》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無論一丈青大娘的大鬧運河灘,何大學問的威鎮古北口,還是後來的巧計鋤奸、智鬥花鞋杜四,無不出奇制勝,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綱”“大鬧野豬林”等故事,想起我們民族多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舉。可以說,劉紹棠以一種平凡中的傳奇的形式,賦予了這一民族傳統以新的生命力,內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審美習慣,爲民族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另外,小說的藝術表現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結構上,《水滸》先講述單個人物的故事,然後聚義梁山,共圖大業。而本文的結構也正得其神韻,前幾節分別介紹一位人物,最後由望日蓮的故事將他們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語言和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用外號概括人物性格特點等,也正是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藝術常見的表現手法。

五、再讀課文,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有特色的語句並分析,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這篇小說的語言非常有特色。在敘述故事、描寫人物時,一方面,作者採用活靈活現的民間口語與俗語,並加以提煉,形成一種活潑伶俐、凝練而富有動感、充滿鄉土氣息的語言。寫天氣之熱,“熱得像天上下火”;寫一丈青大娘溺愛孫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趕快搬梯子去摘”,“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傳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繼承了說唱藝術的特點,講究壓韻和對偶,用詞造句文白相間,讀來抑揚頓挫,很有節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個耳刮子掄圓了扇過去,那個年輕的縴夫就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擰了三圈兒,滿臉開花,口鼻出血,一頭栽倒在滾燙的白沙灘上,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何大學問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這樣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說的文采和趣味性。

六、拓展遷移

這篇小說借鑑了中國傳統小說和評書藝術的表現手法,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課外閱讀《水滸傳》《西遊記》以及評書《三俠五義》《說岳全傳》等,體會本文與它們之間的聯繫。

七、佈置作業:

根據課上所學,再從文中找出相關語段,進一步體會這篇小說的語言特色。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2、 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

1、詩歌鑑賞教學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拓展昇華”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分析意象特徵,在交流討論中理解詩歌主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真、善、美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關注自我、關注生活、關心人民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設想】

佈置同學預習五首短詩,並讓同學挑選一首詩寫了一點鑑賞性評論。從同學課前預習作業情況看,多數同學對於這五首詩的主旨把握均較爲準確,也存在多種解讀,最大問題在於許多同學在闡述詩歌主旨的解讀過程時,表述還欠嚴密,賞析時還不能做到有理有據。因而,在組長彙報本組討論情況時,須特別強調在陳述本組觀點之後需闡明這些觀點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許組員補充說明,共同完成任務。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爲不同和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因此在文學閱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這些說法都說明了在文藝鑑賞中存在着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蘇溧水,生於江蘇海門。詩人、學者。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爲這段經歷,卞之琳被公認爲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爲《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爲漢園三詩人。以後,卞之琳擔任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務,是莎士比亞和英詩翻譯名家。主要作品有:《漢園集》《雕蟲紀曆》《十年詩草》《人與詩:憶舊說新山山水水》《小說片斷》《莎士比亞悲劇四種》《英國詩選》等。

卞之琳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詩壇,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於法國象徵派,並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詩人主張“未經過藝術過程者不能成爲藝術品,我們相信內容與外形不可分離”。卞之琳創作態度嚴謹,孜孜不倦地探索“藝術過程”中的轉化與表現,即使對新詩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變化和創新,更不用說在詩的意象、內容方面。有些詩作被譯成多種文字,併成爲海外學者專題研究的對象。在半個多世紀中,詩人堅持不懈地進行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成功地實驗和引進了西方多種現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徵主義、現代主義詩歌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着很大的啓蒙意義和重要的貢獻,並取得了相當的藝術成就。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斷章》寫於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於夢見“你”的人來說,“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非常簡單,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後又覺得不全懂,似乎簡單的字眼裏藏着很深的道理。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爲,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含着無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卻不以爲然,他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說:“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對上。”這樣看來,詩人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可能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相對關係。如此抽象的哲理,卻能通過這樣一首極其短小、通俗易懂、畫面鮮明的小詩表現出來,其高超的表現技巧令人佩服。

三、問題探究:

1、《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4行詩,是4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了聯繫。後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耐人尋味。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理。

2、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情詩,還有人說它是一首哲理詩,你說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爲這是一首愛情詩,橋頭的“你”在白天是樓上人心目中的風景,在夜晚是樓上人夢中的“裝飾”。一個是白天夜晚都在關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個是被別人深愛着,自己卻沒有感覺。詩人自己說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對”上。他通過對自己剎那間感觸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哲學深思:在同一時空中,作爲主體的人或物,有可能變成客體,客體又可能變成主體。原來,《斷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過兩幅生動、優美的畫面隱喻、暗示出來的,需要讀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種創造。

3、 這是我中學時代很喜歡的兩首詩,當我讀着《斷章》和《錯誤》時,這兩首詩就在眼前晃着,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其中的原由?

明確:閱讀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很相似。(可就詩意與同學簡單進行交流)

教師點撥:讀詩若能抓住詩中意象進行聯想和想象,就能較準確地把握作者詩中所要表達的情感了。

4、品讀《斷章》,討論小結:從字面上看,《斷章》極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覺得簡單的字眼裏蘊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細品味,你認爲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麼?

5、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1)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

4、課件展示學術界對《斷章》的幾種解讀;

教師可提供幾組有關《斷章》詩意的資料:

A)學者、翻譯家李健吾先生認爲,這首詩在“裝飾”兩字上做文章,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裏卻埋着說不盡的悲哀--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

B)評論家章亞昕認爲,《斷章》寫了一位絕代佳人。詩人不去說“你”如何美,而是去敘述她如何成爲如癡如醉的審美對象、“風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寫她如何成爲日思夜想的戀愛對象、“夢”中的花朵。不寫她的外貌,而寫她引起的癡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內在,意味的微妙。(詩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斷章》這首小詩,詩人回憶它的創作過程說:“此四行無意中得之,原擬足成一首完整的詩,接着感到說完了,也無需多說,可獨立成篇,故名《斷章》。”“寫於一九三五年十月,觸景生情,儲藏在記憶中,當還遠遠早於這個日期”。“這是抒情詩,當然說是情詩也可以,但決不是自己對什麼人表達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意味進一步體會,也就會超出一對男女相互關係的意義。”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教師要抓住“你”“風景”“明月”“夢”幾個意象作適當的補充。)

6、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四、拓展延伸

補充余光中《連環》一詩,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詩無達詁、個性化解讀這種閱讀特點。

連環--仿卞之琳詩意

余光中

你站在橋頭看落日 /落日卻回顧 /回顧着遠樓 /有人在樓頭正念你

你站在橋頭看明月 /明月卻俯望/俯望着遠窗 /有人在窗口正夢你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5

【教學構思】

《送東陽馬生序》是宋濂寫於晚年的一篇勸學之作。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青少年時求學的艱辛來告誡年輕人要認真刻苦地學習,文中的諄諄教誨至今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教授時,可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能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淺易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安排二課時學習本文。第一課時:採用誦讀法,以朗讀帶動學生感知文章內容;要求學生分小組交流,指導他們歸納文言文中的常見文言現象,如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等現象,完成字詞積累活動。第二課時:採用探究討論方式讓學生大膽發言,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在交流中體會作者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懂得珍惜擁有,好好學習,不斷追求,不斷進步。

【教學目標】

1、知識儲備點:

⑴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⑵理解積累一些文言文實詞和虛詞。

2、能力培養點:

⑴能夠通讀課文,利用文下注釋自己翻譯全文。

⑵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體驗點:

⑴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⑵教育學生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與學習環境,努力向上,不斷追求。

【教學重難點】

1、翻譯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本文作者執著的求學之志和殷殷勸勉之情。

2、把握寓理於事的寫作方法和對比的表現手法,學習形象說理的技巧。

3、引導學生運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學態度。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爲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爲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屏幕顯示課文標題。)

二、 介紹作者和作品

1、介紹作者:

學生自讀課文註釋①及文後相關資料,教師補充:

宋濂,自幼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一生刻苦學習,“自少立志,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德爲己任,爲學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爲代表。文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劉基曾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

2、介紹本文的體裁特點。(屏幕顯示)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爲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爲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

三、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能否流暢地朗讀課文和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有極大的關係。因此,要求學生至少將課文讀上兩遍,而且必須是以讀得流暢無斷續現象爲標準。要求學生在自由朗讀時,注意結合課文註釋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詞語和句子。)

3、學生圈出生字詞,同學間互讀並糾正錯誤。

屏幕展示:(請同學讀,邊讀,邊顯示讀音)

叩問叱咄俟其欣悅負篋曳屣媵人縕袍敝衣以衾擁覆皆被綺繡容臭燁然皸裂

(學生讀完後,教師糾正。)

4、翻譯重點語句。

四、合作探究

1、分組合作,或你讀我譯,或邊讀邊譯並找出常見文言文現象。一組找出一詞多義,一組找詞類活用,一組找通假字;一組找古今異義。(學生圍坐交流,教師巡迴指導)

2、學生分組發言交流。

3、教師小結:(屏幕顯示)

⑴一詞多義:

以:以衾擁覆(用,介詞)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爲,連詞)

俯身傾耳以請(而,連詞)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因爲,介詞/拿,把,介詞)

無從致書以觀(來,連詞)

和:久而乃和(緩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謙和)

再:一而再,再而三(第二次)

日再食(兩次)

患: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擔憂)

無凍餒之患(憂患)

之:每假借於藏書之家(的,助詞)

走送之(代詞,指借的書)

蓋餘之勤且艱若此(不譯)

弗之怠(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之:指抄書。 )

其:門人弟子填其室(代詞,代鄉之先達)

縕袍敝衣處其間(代詞,代太學生)

而:足膚皸裂而不知(錶轉折)

久而乃和(順承連詞)

⑵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腰:名詞用爲動詞,腰掛

⑶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着

⑷古今異義:

媵人持湯沃灌湯:古: 熱水 今: 菜湯

走送之走:古: 跑 今: 行走

嘗趨百里趨:古:快步走 今: 趨勢

或遇其叱咄或:古:有時 今: 或者

卒獲有所聞卒:古: 最終 今: 士兵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假:古:借 今:假期

4、齊讀全文。

五、學習小結

本文中作者現身說法,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達了他對馬生的殷切期望。

六、佈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一

2、根據課文,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提示:想準確描述出來,必須理解文句的準確意思,在此基礎上,再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

第二課時一、複習導入

根據課文,試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目的:檢查學生對課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

二、 研讀探究

1、作者求學風餐露宿,困難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請找出相關句子加以印證。)

2、學生髮言。

3、教師小結:作者主要從無書、無師、求學中途艱難、學習生活艱苦四個方面描寫求學過程的艱辛。面對艱難,作者以堅韌的意志、勤學的精神一一克服了,終有所成。其精神可嘉。你在學習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呢?面對這些困難,你是怎樣做的?(讓學生體會作者求學艱難,從而感受到自己求學的幸福。)

4、學生討論發言。

5、教師小結:大家明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學習中我們必須勤奮好學,發揚“永不知足”的精神。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時也很“知足”。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6、學生髮言。

7、教師小結: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飽、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麼,大家對作者的這種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處此種境況,你怎麼想?怎樣做?

8、學生討論發言。(討論中調動學生的內心情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現在學習生活的幸福和優越,從而激發起了學習的熱情,也懂得了怎樣追求幸福。)

三、總結全文(屏幕展示板書)

四、拓展延伸(屏幕出示情境話題)

1、“我”是宋濂──當“我”少時刻苦求學時,“我”認真地說:……

當“我”老來功成名就時,“我”感慨地說:……

2、“我”是老師──當“我”悉心教育宋濂時,“我”嚴厲地說:……

當“我”聽聞宋濂的成就,“我”欣慰地說:……

3、“我”是同學──當“我”看到宋濂苦讀時,“我”譏諷地說:……

當“我”聽說宋濂做官後,“我”後悔地說:……

五、佈置作業

1、列舉古人在艱苦條件下勤奮學習、以苦爲樂的事例。(韋編三絕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畫荻教子)

2、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引導學生運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

【板書設計】

學習態度:嗜學

寓學習條件:艱難 勸

理同舍生: 燁然若神人學

事餘之學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文學常識及背景介紹

1、魯迅,原名____,字豫才,現代_______、___、___,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作品有小說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詩集________。

2、一副由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輓聯,由於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3、《孔乙己》寫於1918年冬天,最初發表於1919年4月《新青年》,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這是魯迅創作的第二篇白話小說,也是他繼《狂人日記》之後的又一篇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鬥檄文。

4、關於封建科舉制度

封建科舉制度是隋朝以後封建王朝用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戊戌變法前,全國每年有100多萬讀書人,參加考選“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選;三年一考的“舉人”,入選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進士”,入選者只有萬分 之一。許多讀書人老死科場,利慾薰心,精神畸形,成了科舉的奴隸,成了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個。

5、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緒年間,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從小說《孔乙己》問世以來,咸亨酒店也隨之聞名於世了。現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爲紀念魯迅一 百週年誕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開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聯繫的紐帶。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聽課文朗讀錄音,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

闊綽 舀出 羼水 薦頭 蘸酒 打折了腿 間或 附和 頹唐

2、畫一畫魯鎮酒店的格局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說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咸亨酒店)展現人物一生的悲慘遭遇的?

2、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節):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第一層(4-9節)寫孔乙己一生的四個片斷。(開端、發展)

(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

(2) 酒客譏笑孔乙己沒有進學;

(3) 孔乙己教小夥計識字;

(4) 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吃。

第二層(10-11)孔乙己最後一次 到酒店喝酒。

第三層(12-13)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3、閱讀課文,討論分析

(1)這篇小說寫的是什麼年代的事?(時間:清朝末年“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2)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哪兒?(地點:咸亨酒店 —— 社會環境)

(3)小說寫的是什麼樣的人和事?

“短衣幫” 短 外 站 貧富懸殊 階級對立

“穿長衫的” 長 裏 坐

4.課文可分爲幾部分?開頭三段起什麼作用?

(開頭三段先說酒店的大概情況,寫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樣一個社會環境。)

5、小說寫“我”這個12歲的小夥計有什麼作用?

(⑴“我”——12歲的酒店小夥計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小說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來寫,用第一人稱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

⑵可以使故事情節集中,內容簡要;

⑶可以表現周圍人對孔乙己的態度,連12歲的小夥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說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涼的意味。 )

6、討論:開頭兩段,描寫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咸亨酒店,然後讓主人公孔乙己出場,這樣安排的好處

①使人物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裏活動,故事情節在特定的環境裏展開。全文結構嚴密,情節集中。

②這樣一個勢利、冷酷的社會環境,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氣氛,預示着人物悲劇的必然性。

這樣一種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的社會環境,爲既穿“長衫”又“站着”喝酒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場作了有力的鋪墊。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分析層次,理清故事情節

第一層(4-9)寫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會地位(開端、發展)

第二層(10-11)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節的高潮)

第三層(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情節的結局)

二、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以刻畫人物形象爲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中心思想。《孔乙己》這篇小說選取了5個生活片斷,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會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會及其科舉制度。

請閱讀文章第二部分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五個片斷的內容。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

評析:人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作者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無聊的嘴臉,反映封建社會的黑暗冷酷,笑聲裏蘊藏着悲涼的意味。

“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之低,說明了人們鄙視孔乙己的原因。

三、分析思考討論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分析他的地位。

“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 則含蓄地說明他硬擺“讀書人”的架子,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願與“短衣幫”爲伍。

刻畫了他與衆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預示了他的悲劇命運。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經濟地位和思想意識的矛盾。“惟一”說明他和酒店的上層和下層人都有距離,身份很特殊。

2、分析刻畫人物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並找出相應的句子。

人物描寫方法

外貌(整體、肖像、服飾)揭示特殊身份、揭示出懶惰而又死要面子的性格特點。

語言 揭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點。

動作、神態 揭示他追求功名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

3、文中還有幾處也間接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只有孔乙己到店,纔可能……”,

“孔乙己是這樣使人快活”,

“ 孔乙己還欠十九……”

這些話揭示了孔乙己無足輕重的社會地位。他只不過是一個玩物,一塊笑料,一個廢物,他存在的全部價值只是“十九個錢”。當“十九個錢”從粉板上拭去時,他便從那冷酷的社會上消失了。孔乙己是被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而死的,是被罪惡的封建社會所吞噬的。

4、研討作者爲什麼給主人公取名爲“孔乙己”並以此爲題?

小結:“孔乙己”是從“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來的。用“孔乙己”作爲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號,並作爲小說的題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對培養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視和諷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說批判的對象。

因此,這個題目既表現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小結:刻畫人物的方法及人物性格

這篇小說,作者將孔乙己的容貌、服飾、神態、語言、行動諸方面交織在一起,使這個被科舉制度欺騙愚弄了一輩子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富有立體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功名不就,卻自命清高;四體不勤,卻好吃懶做;貧困潦倒,卻死愛面子;受盡摧殘,卻麻木不仁。在風燭殘年之際,這個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離開了人世。

作者用嘲諷的筆觸,通過對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畫,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五、分組合作,完成孔乙己履歷表

填表說明:

①社會關係——是指小說中與孔乙己發生聯繫的人物。(註明關係)

②生活經歷——是指小說中孔乙己做過的一些事,表達準確清楚,可根據課文中

語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③注意將課文中有關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羅列顯示出來。

第三課時

一、思考討論文章的“笑”

《孔乙己》是一幕悲劇,然而全文沒有一個“悲”字出現,貫穿全文的一個字是什麼?作者這樣安排線索用意何在?

如何理解各種人對孔乙己的取笑?

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第一次,寫“掌櫃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 有孔乙己到店,纔可以笑幾聲”這裏 突出“笑”字,既造成懸念,又籠住全文。冷酷的氛圍中突出“笑”,這種“笑”帶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場,酒客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臉,笑聲裏蘊蓄着悲涼的意味。酒客們還取笑孔乙己偷書,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辯駁更引得衆人都鬨笑起來。

第三次是酒客們取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頹唐不安的模樣和之乎者也的聽不懂的話又引起衆人的鬨笑。文章着力渲染鬨笑的聲浪和快活的空氣,笑聲迭起,悲涼的意味也就更濃。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在年幼無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樂一樂,於是這一羣孩子都在笑聲裏走散了。分豆的動作和語言將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窮酸盡相。而孩子們的笑則是天真無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經不成樣子了,然而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取笑孔乙己。這種笑聲越發顯得悲涼,毫無人性,當時社會人跟人冷漠無情。

笑的藝術效果

小說以“我”爲見證人,以 “笑”爲線索,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在笑聲中活動,在笑聲中走向死亡。 這鬨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笑襯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小結: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對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諷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對孔乙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內心痛苦與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夥計的笑,是不經意的、附和着的解脫的笑。鄰居孩子的笑,並非惡意,是“聽得笑聲”“趕熱鬧”天真無邪的笑。 短衣幫的笑,是爲孔乙己不倫不類的樣子、故弄玄虛的語言、迂腐無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無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這是“病態社會”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櫃及穿長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爲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進行人物塑造的一種藝術手段。

二、賞析作品語言精練、深刻、生動傳神

1、“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這段話生動傳神地描繪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衆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處境十分難堪的孔乙己,深感氣惱和羞恥,想再作一次爭辯又有些慌亂心虛時的神態。

2、“孔乙己着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這裏的一個“慌”一個“罩”,傳神地寫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無幾的首香豆時的慌張情態和動作,形象逼真地表現了這個善良、貧寒、迂腐的老年讀書人的性格。

3、“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分析: “大約”表估計、推測, 因爲沒有人說起這件事,沒有確鑿的證據。而根據 “到現在終於沒有見”這樣的情況估計,選用“的確死了”表示推測的可靠。小說以這一含蓄語句作結尾,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思索造成悲劇的社會根源、言雖盡而意無窮。

三、討論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說通過對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慘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也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羣衆的冷漠麻木,也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疏通文義。

2.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4.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1.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遇見了這樣的情況:你看上了一本書,是你十分渴望買下來的;然而這個月又是母親的生日,你很想給她買個生日蛋糕讓她開心。這時,你發現零花錢只夠做其中的一件事,你應該怎麼選擇呢?說說你的選擇並談談你的理由。(學生回答)

正如這件事一般,世間有很多事,都會面臨着不同選擇的時候,然而,二者只能擇其一,十分難抉擇。不過,也許抉擇標準有時也是可以判斷的,學過《魚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許就會找到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文章,解讀文意

1.朗讀文章,藉助工具書排除字音問題。

2.反覆朗讀文章,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

3.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停頓。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3)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師指導,學生翻譯文章內容,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詞的用法。

【通假字】

“闢”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闢也。

“辯”同“辨”,辨別。例: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與”同“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同“向”,先前、從前。例:鄉爲身死而不受。

【一詞多義】

①爲:爲宮室之美(爲了,介詞)

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做,動詞)

②得:故不爲苟得也(取得)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③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

呼爾而與之(給予)

目標導學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內容

1.請學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做到“捨生取義”。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明確: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

目標導學三:探究文本論證思路,把握文本論證方法

1.本文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爲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本文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爲“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爲人皆有“欲生不爲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持而不喪失。接着舉例說明,以乞人不受不義之食爲例,從正面論證“捨生取義”是人之共性。以萬鍾雖好也不能受爲例,從反面強調了舍義取利是喪失本心。隨後用一組排比句,對不辯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爲加以批判,並以“此之謂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應開頭。

3.列舉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並說明其作用。

明確:(1)比喻論證。用比喻論證引出論點。以生活常理爲喻引出生與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主旨)。

(2)舉例論證。舉“一簞食,一豆羹”爲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在關乎生命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舉“萬鍾”爲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

(3)對比論證。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做對比,讓人認識到貪求富貴行爲的不值得,也讓人醒悟到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

目標導學四:品味文本語言藝術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目標導學五:拓展延伸,抒發感悟

結合我們上課導入的問題,學了本篇文章之後,你將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抉擇呢?

明確:生活中面對的抉擇有很多,但任何時候,我們的抉擇都應直面自己內心的善良,要知曉大義,不可僅因一時喜惡做出荒誕的選擇。

三、板書設計

提出論點:捨生取義——比喻論證

論證

方法正面:生——有甚於生——不爲苟得

反面:死——有甚於死——有所不闢

得出結論:捨生取義

舉例論證——不食嗟來之食、不辯禮義

受萬鍾對比

論證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學習文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進行說理的方法。

2、積累文中出現的精闢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課文中出現的名言警句的體會學習。

(2)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的運用。

難點:

本文論述的語言十分簡練,在學習時體會其作用。

教學時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分小組比賽,檢查積累材料的情況。要求每小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關於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讀書的趣事講出,以多者爲勝方。

(1)名言警句:

好(hǎo)讀書時不好(hào)讀書,好(hào)讀書時不好(hǎo)讀書。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到用時方恨少。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2)名人論讀書:

周恩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李清照的讀書方法:興味到時拿起書就讀。

朱熹談讀書時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學思結合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3)名人讀書的趣事:

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

列寧讀書趣聞

馬克思讀書趣聞

古人頭懸梁錐刺股,囊瑩映雪、鑿壁偷光的刻苦讀書。

……

二、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出生貴族家庭。劍橋大學畢業,後又學習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長,封爲勳爵。1621年因受賄爲國會彈劾去職,嗣後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於在野外試驗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隨筆》是其文學方面主要著作,開創英國隨筆這特有體裁。

三、指導學生通讀全文,把握內容: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明確:這篇隨筆寫法不同一般,它論述的範圍相當廣泛,語言十分簡練,幾乎一句話就是一個觀點。

2、理解文章內容: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運用學過的知識歸納、總結。

明確:文章可以分爲三個層次去理解:

第一層:(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過且過知”)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1)先從正面說,讀書有三種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長才。(學生集體回答)

重點闡述了讀書的好處。

(2)後從反面指出讀書的三種偏向:

並論述讀書和經驗的關係:

(學生通過看書迅速作答)

(3)最後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夠讀書、用書,而用書的智慧是在觀察生活中得來的。

(4)提問體會句子含義及作用。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運用的是排比說理。

(5)提問體會論證方法:

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

體會: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採用這種手法,顯出其文筆老練,說理透徹。又如:“德行猶如寶石,樸素最美。”“聲名猶如大河,空虛無物者浮,實學有才者沉。”……

這種比喻的運用,使其文章更顯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層:(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始能無知而顯其有知)

闡述讀書的方法。

(1)本層第一句,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這一句指出讀書要仔細推敲細思,反對故意挑刺,迷信書本和公限於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

(2)對不同的書,作者又主張怎樣?

明確:學生找出語句,明確作者主張採用的不同的讀書方法。(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讀書和討論、作文、做筆記結合起來的那些句子。

明確:

第三層:(讀史使人明智—結尾)

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各種缺陷。

分兩個小層理解:

(1)作者在這一層舉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體會其說理方法。

明確:排比說理、歸納說理。(正面指出)

(2)作者進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讀書來彌補,就像身體百病,可以用運動驅除一樣。 (反面指出)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四、討論與交流:(1)學習本課後,對議論文的寫作的認識體會。

(2)本課中出現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組爲討論單位,談談對這些內容的看法。

五、總結、歸納:

六、佈置練習:摘抄有關“讀書”方面的名句擴大寫作素材庫,積累寫作經驗。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郭沫若及其創作情況。

2.認識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徵。

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屈原深沉的愛國愛民思想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劇中的戲劇衝突所反映的社會矛盾,認識屈原鮮明的人物形象。

難點

賞析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象徵手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分角色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力求從讀、演、評三個方面培養戲劇欣賞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歷史劇《屈原》,注意與課文有關的情節內容。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有關歷史劇的相關知識。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有這樣一個人,他身材魁梧,飽經風霜的臉上愁眉不展。腰繫博帶,佩陸離長劍,戴切雲高冠,着雪白羅服。瑟瑟秋風下,踱步遠方,似行吟澤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代表作: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漸離》《南冠草》。

三、文本鏈接

1.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戰國時楚國人。他用楚辭的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因看透了秦國吞併六國的野心,力勸楚懷王聯齊抗秦,後來遭奸人陷害,罷官放逐,但心仍系國。楚國被攻後,自投汨羅江而死。

2.《屈原》寫於1942年1月,這時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統治最爲黑暗的時候。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發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軍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從抗戰的現實鬥爭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聲和時代的責任,又從往昔的歷史回顧中汲取着鬥爭的力量與澎湃的詩情。

四、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感知劇本內容。

2.《屈原》全劇分五幕,雖然只寫屈原一天的生活經歷,卻具有高度的歷史概括性。課文節選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場,是全劇的高潮。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情節。

屈原被囚禁在東皇太一廟,含冤被屈,悲憤填膺,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作風、雷、電的頌歌。嬋娟逃脫囚禁來見屈原,誤飲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與前來救助他的衛士一起出走,潛往漢北。全劇在悼嬋娟的《禮魂》歌聲中結束。

五、課文精讀

1.閱讀課文中的舞臺說明,談談其作用。

舞臺說明爲舞臺上屈原的動作、形象、外貌做了一個必要的交代,爲讀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鋪墊。我們可以看到舞臺上的屈原是一個堅持真理的愛國者,是一個受到奸佞殘酷迫害的形象。

2.課文一開始,靳尚和鄭詹尹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是寫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的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他們的陰謀把他們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頂點。

3.文中作者將很多的事物賦予了其他的含義。請同學們歸納一下,作者究竟賦予了這些事物什麼特殊的含義?這又是一種什麼手法?聯繫作者的寫作背景談談戲劇的創作主旨。

風、雷、電:象徵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變革力量。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徵人民羣衆。無形的長劍:象徵堅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衆的官僚統治集團。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象徵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這是象徵手法。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熱望,也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4.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請品讀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辭方法,並賞析其表達效果。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這幾句運用了呼告、反覆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現了屈原對風的熱切期盼和對黑暗勢力的痛恨。

(2)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運用呼告、比喻、反覆的修辭手法,熱切地讚美電這種自然界的偉力,表達屈原想要衝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決心。

(3)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裏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

運用了呼告、排比、反覆的修辭手法,呼喚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閃耀着的偉大自然力來毀滅這黑暗的社會,表達了必須徹底毀滅黑暗社會的決心,體現了他與黑暗勢力決鬥到底的浩然正氣。

(4)把你這東皇太一燒燬了吧!把你這雲中君燒燬了吧!他們這些土偶木梗,你們高坐在神位上有什麼德能?你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

通過反問、反覆、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產生社會黑暗的根源——昏庸無能的統治集團,欺民惑衆,壓迫人民。表達作者鞭撻一切污穢、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鬥精神,與黑暗勢力決鬥到底的浩然正氣。

5.屈原的獨白激情澎湃、氣象雄渾,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1)內心獨白想象奇特,聯想豐富,氣勢宏偉,表現作者浪漫主義的激情。(2)運用象徵的手法,將作者難以言表的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3)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呼告、反問等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增強了語句的氣勢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達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語氣,體現屈原憂國憂民、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徵意義?

屈原是一個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着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體現和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歌頌他所堅持的爭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風亮節,歌頌他爲捍衛真理與正義剛正不阿、奮不顧身的意志言行。

六、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的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電頌。共分兩層。

第一層: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激憤和對光明的禮讚與嚮往。

第二層: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七、文章主旨

這篇戲劇(歷史劇)以奇特的想象、宏偉的氣魄、火一般熾烈的語言和雷霆萬鈞的氣勢,塑造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八、寫作特點

1.想象瑰麗奇特,意境雄渾壯闊。

文中的獨白想象奇特,氣勢恢宏,體現了革命浪漫主義的風格。作者進行大膽的藝術虛構,展開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風喚雷,運用誇張、象徵等藝術手法,讓屈原同宇宙間偉大的自然力——疾風、怒雷、閃電結合在一起,達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毀一切黑暗的力量。

2.運用象徵手法。

作者賦予一些物象以具體的象徵義:①風、雷、電:象徵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②洞庭湖、長江、東海:象徵人民羣衆。③無形的長劍:象徵堅定的信念。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象徵對社會現實極端憎惡而祈求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⑤“土偶木梗”的羣像: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衆的官僚統治集團。

象徵手法的運用,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使作者難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語句的氣勢。

本文通篇運用擬人、呼告的修辭手法,直接有力地表達了愛憎的感情,增強了語句的氣勢和表達效果。運用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整個獨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詩的形式美,迴環往復,蕩氣迴腸,朗朗上口,鏗鏘有力。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0

知識與技能

1.誦讀詩歌,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2.結合寫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詩的主旨和情感。

過程與方法

1.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景、意蘊和詩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詩的主旨。

2.分析詩歌的語言,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畫面感。

3.對比閱讀這幾首詩,理解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或對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間萬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內涵或相互對立、統一的關係;感悟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

重點

1.誦讀、理解詩歌內容。

2.揣摩詩歌語言,品味詩句的豐富內涵。

難點

聯繫詩人生平和創作背景,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爲學生再現詩中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增強直觀性。

2.朗讀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詩人的感情,並感受詩歌語言之精美;讓學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朗讀音頻以及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

學生:通讀詩歌,解決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意,並在課前查閱作者的相關情況。

2課時

《月夜》 《蕭紅墓畔口占》

唐詩宋詞,經典“詠”流傳;現代詩,風格獨特別樣紅。同學們或許有過這樣的感受:現代詩以清新雋永的語言,含蓄優美的意境成爲人們心靈棲息的港灣,情感自然流淌的窪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徜徉在現代詩這片水草豐美的天地,分享詩人沈尹默在霜風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傾聽詩人戴望舒在拜謁友人墓時寂寞地傾訴。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爲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

2.戴望舒(1905—1950),現代著名詩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其中《雨巷》傳誦一時,因而有“雨巷詩人”之譽。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獄。在獄中寫下《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詩篇。

1.《月夜》寫作背景

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爲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 例如這首《月夜》,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2.補充介紹蕭紅的情況

蕭紅(1911-1942),原名張廼瑩,中國近現代成就很大的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之一,被譽爲“30年代文學洛神”。蕭紅老家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她很早就從東北逃亡進關,輾轉呼號,1932年開始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發表成名作《生死場》,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蘭河傳》。

3.《蕭紅墓畔口占》寫作背景

戴望舒與蕭紅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卻是一見如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蕭紅生病卻得不到正常的治療,死在極度混亂的香港,年僅31歲。這對於當時同樣在香港堅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來說,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刺激。這首詩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釋放後拜謁蕭紅墓時所作。“口占”,說明這是隨口吟成。

品讀《月夜》

1.多媒體出示《月夜》,教師播放朗讀音頻,配樂範讀,學生聽後描述所想象的畫面。

2.美的詩還需要美美地讀,請大家想象着剛纔所描述的畫面,有感情地朗讀這首短詩。

3.學生討論、交流。

這首詩描繪了哪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霜風、月光、一株頂高的樹,營造了霜風寒月的幽靜氛圍。

品讀《蕭紅墓畔口占》

1.多媒體出示《蕭紅墓畔口占》。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

3.學生自由朗讀,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月夜》

1.學生朗讀詩歌。

2.多媒體出示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問題,教師歸納明確。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用你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

霜風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着,充滿了美的意蘊。

(2)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簡單地描寫記錄當時的某種場景,但這又何嘗不是對當時現狀的描寫?請你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說說對這首詩的象徵意象的理解。

象徵意象:這首詩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一株頂高的樹”象徵着古老的觀念,傳統、 穩健、 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並排立着”是思想的並立。“沒有靠着”是掙脫,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着,卻沒有靠着”象徵着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3)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蕭紅墓畔口占》

1.指定學生朗讀詩歌。

2.分組討論、交流下面問題。

(1)詩歌文本中的“你”和“我”分別指誰?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我”指作者,“你”指蕭紅;蕭紅是作者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知音。

(2)作者爲什麼要“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來蕭紅的墓前放一束“紅山茶”?

表達對已逝友人深沉的追思和緬懷之情。

(3)這是一首“偉大的詩篇”,詩句簡短卻意味深長。請品味詩句中加點的詞語,體會詩中的情感表達。

第①句: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六小時”說明時間之長,“長途”說明距離之遠,強調“六小時”和“長途”,是寫實,更隱指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寂寞”既是詩人當時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是詩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調。

第②句: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不說“墓畔”而說“頭邊”,蘊藏着詩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等豐富複雜的感情。“紅山茶”寄託作者對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徵她山茶花般熱烈、紅豔的生命。

第③句:我等待着,長夜漫漫。

“長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的。

第④句:你卻臥聽着海濤閒話。

“卻”字,表示詩人與友人雖然天人永隔,逝者卻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詳與達觀。聽“海濤閒話”,海陪伴着逝者,雖仍然不免寂寞,但靈魂卻超然靜觀、從容安詳,道盡作者的人生感悟。

(4)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這首詩通過敘寫詩人拜謁女作家蕭紅墓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沉追思和緬懷之情,也飽含着二者之間真摯深厚、純真的友情。

1.《月夜》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意境的創造,顯得清新質樸,含而不露。四句詩含義很廣,沒有半個字的說教;且詩中的主體情緒與客觀意象融爲一體,創構出渾整的畫面與意境氛圍。此外,詩以動詞“照”“靠”押韻,卻在每行詩末綴以一個輕聲詞尾“着”,使語氣委婉,節奏舒緩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2.《蕭紅墓畔口占》

本詩語言樸素、洗練又富於質感。此外,這首詩篇的層次分明,結構和諧,外在的平和與內在的情感張力互相支撐,時間的連續展開,心情的慢慢沉鬱,生者與逝者的對話,在空曠的世界中相互呼應。

月夜

沈尹默

意象——烘托——主旨

霜風明月高樹與樹並立獨立自主個性解放追求自由

蕭紅墓畔口占

戴望舒

拜謁友人墓時長路遠耐寂寞擺放鮮花寄追思漫長痛苦還等待逝者安詳又達觀情誼深厚緬懷追思

《斷章》 《風雨吟》 《統一》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品味了《月夜》的意境美,《蕭紅墓畔口占》的情感美。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學習《斷章》《風雨吟》《統一》這三首詩歌,感受詩中蘊含的哲理、作者抒發的深沉情思。

1.卞之琳(1910-20__),江蘇海門人,詩人、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爲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2.蘆荻(1912—1994),著名詩人。原名陳培迪,廣東省南海縣西樵鎮人。 出版的詩集主要有《桑野》《馳驅集》《田園新歌》《海南頌》《荻花集》等。

3.聶魯達(1904—1973),智利當代著名詩人。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獲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

1.《斷章》文題解讀

《斷章》創作於1935年10月,是一首精緻的哲理詩。據作者自雲,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2.《風雨吟》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 20 世紀 40年代初期。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十分熟悉。他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揭示出“我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自然的風雨,更是社會的、人生的風雨,鼓勵人們敢於搏擊風雨。

3.《統一》文題解讀

詩歌題目言簡意賅,意味深長,蘊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尋味。世間萬物,錯綜紛繁,在對立之中存在統一,通過繁多的現象可以窺見單一的本質。詩人採擷極爲常見的事物,透過詩意的語言來揭示深刻的哲理。

1.請聽範讀錄音,注意朗讀的感情基調和節奏。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理解詩歌大意。

《斷章》

1.朗讀詩歌,品味畫面美。

詩歌共四行,形成四個美麗而形象的畫面。這四個畫面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

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表面看來似乎互不相關,卻因爲“看風景”這個動作發生了聯繫。後兩個畫面,“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窗子”與“夢”互不相關,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人精心構思與組合,變得十分耐人尋味。

2.再讀詩歌,理解詩歌的主旨。

(1)從詩人描繪的四個相互聯繫的畫面中,你得出了什麼道理?

人可以看風景,也可以成爲別人的風景;明月可以裝飾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裝飾別人的夢,人生可以互相裝飾,事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的。

(2)結合你對詩歌的理解,說說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哲理內涵。

世間萬物本來就是相互關聯、互相依存的,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有可能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繫。

《風雨吟》

1.朗讀詩歌,描繪詩歌畫面。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六行,畫面感卻很強,請結合詩中一些關鍵的詞,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畫面並做描繪。

“風”“雨”從大地“捲來”“奔來”,氣勢十足,風雨中的大地看起來像是波濤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飄搖不定的舟船;“我”面對“大地的海”,要敢於像年輕的舵手一樣,樹立強烈的責任感,拯救在風雨中飄搖的祖國。

2.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語言,提煉象徵意義,理解作者情感。

(1)開頭兩句“風從大地捲來,雨從大地奔來”中的“卷”“奔”二字有什麼表達效果?

“卷”“奔”這兩個動詞極爲生動,描繪出了“大地”動盪的、不安定的和被裹挾着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

(2)詩歌之中的“風”“雨”僅指自然界的風雨嗎?還有什麼象徵意義?“大地”又有什麼深層內涵?

詩歌中的“風”“雨”,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說,它們也象徵着人生的坎坷與遭遇。這首詩作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這裏遭受“風雨”侵襲的“大地”指的是當時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這樣來說,“風雨”又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當時的中國社會所承受的苦難。

(3)面對這樣的“大地”,“我”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我”作爲一個有志向的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的有爲青年,面對苦難中的祖國,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對中國社會前途、對民族命運的深深的擔憂。

《統一》

1.朗讀詩歌,結合題目說說作者是如何表現“統一”這個思想的?

所有的葉與一片葉,所有的花與一朵花,所有的樹與一棵樹,它們都是多對一的關係,“多”與“一”本是對立的關係,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將其等同起來,用對立物表現了“統一”的思想。

2.作者爲什麼認爲“多”就是“一”呢?爲什麼說“繁多是個謊言”?請你結合作者的回答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作者認爲“一切果實並無差異”,因此“繁多是個謊言”。作者先寫到了花,又寫到了葉,然而花、葉不論它們擁有怎樣的萬象姿態,它們的本質是爲了結出果實,而果實的本質又是爲了生命的傳遞。從這點上看,所有的花、葉、果實都有着自己的本質,且就生命傳承的角度而言,這本質也並無不同。因此,繁多是衆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們的本質都是相同的。

3.有人說:“因爲所有的葉都是這一片葉,所以認識了這一片葉也就能對所有的葉有所認識。”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示例:我認同這個觀點,因爲所有的葉都有着葉的共同本質。將零散的事物化繁多爲統一,通過事物現象歸結出事物的本質,從而達到對事物更清晰的認識,這也是人類本身就存在的認知規律。

1.《斷章》

該作品含蓄蘊藉,語言卻極樸素、平實,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這首詩雖只短短4行,卻試圖用簡明的意象闡釋深刻的道理。詩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而相對於夢見“你”的人來說,“你”則像窗外的明月一樣,“裝飾”了他們的“夢”。

2.《風雨吟》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但意象豐富,意境深邃,並藉此表達出了詩人的情懷。例如,詩歌選取意象“大地”“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甚至讓人有些畏懼的意境,加之“卷”“奔”兩個動詞的巧妙運用,讓讀者可以從這聲勢浩大的氣勢中想象到風雨的狂嘯怒吼,聯想到風雨如晦的國家局勢,由此引發詩人決心要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拯救苦難中的祖國,流露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心。

3.《統一》

這首詩蘊含深刻的哲理,作者用詩意的語言將深刻的哲理詮釋得淺顯易懂,通俗曉暢。例如,作者將所有的葉與一片葉,所有的花與一朵花,所有的樹與一棵樹,用“是”字將其等同起來,揭示了“多”與“一”看似對立的關係,其本質是統一的哲理,點明主旨。

對比閱讀這五首短詩,可以歸納出其具備的共同特徵,一定程度上也是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

①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沒有字數規定;在韻律上,押韻比較鬆散,沒有嚴格規定,但是一般還是會遵循一定的韻腳,如《風雨吟》中的“來”“海”。

②語言上:以白話寫詩,不僅以白話詞語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話的語法結構代替文言語法,並吸收國外新語法,如“霜風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等,語言散文化。

③觀念上:追求個性與獨立,強調作者主體性情、情感與見解,如《月夜》《斷章》《風雨吟》等。

《斷章》——哲理:世間萬物相互依存

《風雨吟》——象徵:風雨大地

《統一》——哲理:對立之中存在統一

對《短詩五首》的講解,基本上達到預期目的,現將成功與不足之處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依照教學目標,循序漸進,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體會、感受並理解五首短詩的內在主旨,將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解出來,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對“五四”時期以來的白話新詩的對比閱讀,受限於學生的知識面和對特定歷史背景的瞭解不足,並沒有展開細品,講解得比較寬泛,學生沒有形成清晰明確的見解,收效不大。

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蕭紅墓畔口占》教案優秀範文三

目標導學二:《蕭紅墓畔口占》 1.簡要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現代著名詩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其中《雨巷》傳誦一時,因而有“雨巷詩人”之譽。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獄。在獄中寫下《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詩篇。

蕭紅(1911-1942),原名張廼瑩,身世坎坷而創作成就很大的現代女性作家。蕭紅老家在黑龍江省呼蘭區,她很早就從東北逃亡進關,輾轉呼號,1932年開始文學創作,用自己的筆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發表成名作《生死場》,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蘭河傳》。

戴望舒與蕭紅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卻是一見如故。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蕭紅生病卻得不到正常的治療,死在極度混亂中的香港,年僅31歲。這對於當時同樣在香港堅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來說,自然是一個極大的刺激。這首詩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來後拜謁蕭紅墓時所作,“口占”,說明這是隨口吟成。

2.朗讀詩歌,體會詩中的情感表達。 (1)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

明確:“六小時”說明時間之長,“長途”說明距離之遠,強調“六小時”和“長途”,是寫實,更隱指詩人對已故者友誼的深厚和誠摯。“寂寞”既是詩人當時的實際感受,又是詩人長期以來心境的真實寫照,是詩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調。

(2)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

明確:不說“墓畔”而說“頭邊”,蘊藏着詩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過是暫時安睡等豐富複雜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長夜漫漫。 ......

明確:“長夜漫漫”,寫出這種“等待”的漫長、痛苦,難以忍受,也隱喻蕭紅的生命正是在這漫漫長夜中被摧殘的。

(4)你卻臥聽着海濤閒話。 .....

明確:“卻”字,表示詩人與友人雖然天人永隔,逝者卻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詳與達觀。聽“海濤閒話”,海陪伴着逝者,雖仍然不免寂寞,但靈魂卻超然靜觀,從容安詳,道盡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詩語言樸素、洗練又富於質感,充滿暗示;情感表現沉靜、剋制,而又深摯,平淡中見深厚,委婉中滲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優秀的詩篇之一。

三、板書設計

《蕭紅墓畔口占》:情感美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蒼茫、膽怯、翡翠、精靈、蜿蜒”等詞語。

2、體會課文的深刻含意,把握“海燕”的象徵內涵。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領會文章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品味本文激情洋溢、音韻鏗鏘的特點。

2、體會象徵、比喻、擬人、反覆等手法對錶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的精神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1、反覆朗讀,領會作品的詩情、畫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豐富的語句,理解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理解象徵在文中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2、提問法;3、練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自學生字;認真預習,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蒐集高爾基的有關資料;複習《雷電頌》中有關象徵手法的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們常說:溫室裏長不出擎天大樹,暴雨裏才顯出雄鷹的羽翼。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愛的陽光,但更多的是狂風暴雨,驚濤駭浪的考驗,而生活的暴風雨,只能將我們摔打得更結實、更睿智、更堅強。“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海燕在狂風暴雨中翱翔,那便是一種挑戰的姿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海燕》一文,去領略海燕的風采。

二、檢查預習。

1、走近作者,瞭解背景。

①讓學生根據自己查閱的資料,與同學作交流。

②教師補充,總結。

2、檢查字詞的學習情況。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FLASH朗讀。

要求:學生不要看書,看屏幕,仔細聆聽,發揮想象,靜心感受。

思考:用一句話概括你聽到了什麼內容?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用“這是一隻 的海燕。”的句式,說說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提示:矯健勇猛 心情歡快 鬥志昂揚 無所畏懼 高傲

四、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1、默讀課文,思考並討論。

本文是一首充滿戰鬥激情的散文詩,作品表現出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文章以暴風雨的漸次逼近爲線索,請同學們想一想,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先後描繪了哪幾幅畫面?在不同的畫面中海燕都有什麼樣的表現?

學生討論交流後明確:

全文給我們展示了三幅畫面,海燕在這三幅典型環境中活動,其形象逐步完整、鮮明:第一幅,風捲雲集,海燕高翔,渴望暴風雨的到來;第二幅,暴風雨迫近,海燕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的到來;第三幅,暴風雨將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

2、在這三個場景中,你更欣賞哪一種情景中的海燕形象?

提示:體會越是在險惡的環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無畏、樂觀、堅定的品格。

3、選讀課文中描寫海燕的文段,進一步概括“海燕”特點,並說說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板書】

高傲

海鴨 海燕

企鵝

4、除了海燕外,課文還描寫了哪些海鳥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些動物的句子,用雙曲線劃出表現其精神的關鍵詞語。

【板書】

海鷗

海鴨 恐懼

企鵝

5、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文章爲什麼還要寫海鴨、海鷗、企鵝等海鳥?

提示:對比,把海燕與他們面對暴風雨時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海燕的英勇樂觀的形象

【板書】

高傲 海鷗

勇敢 海燕→暴風雨← 海鴨 恐懼

敏感 企鵝

| 對比 |

6、暴風雨來臨前,海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一描寫對刻畫海燕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提示:狂風吼叫、雷電交加、烏雲翻滾

描寫各種自然景物是爲了給海燕的活動創造典型環境,並以此爲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變化愈來愈險惡,而海燕的戰鬥情緒,卻愈來愈高漲,這就突現出海燕這一形象。

五、小結。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的形象描寫,再現了一個勇敢堅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的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者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述:上節課,我們在作者描繪的三幅畫面中感知了海燕的形象。那麼作爲詩的語言,又是怎樣來表達作者的感情的呢?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一問題吧。

二、研討課文,理解象徵意義。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義,即象徵手法的運用。

(1)學生回憶在《雷電頌》中所講的象徵手法。教師強調:本文作者也運用了象徵手法。

(2)討論:文章採用象徵的手法,請找出全文中相應的描寫,並指出各自的象徵意義。

討論明確:

“海燕”象徵英勇善戰、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暴風雨”象徵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徵廣大人民羣衆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羣象徵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烏雲、閃電、雷聲、狂風”這一組意象羣象徵黑暗勢力,寫它們的猖狂是爲了點明海燕所處的險惡的環境。

2、理解詩歌不能侷限於一種手法。

問:高爾基的海燕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拋開時代背景,你能賦予“海燕”什麼新的象徵意義呢?

三、研讀與賞析。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2、研讀第三個場面,探究多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3、“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麼深刻含義?爲什麼用它作全詩的結束語?

提示:

l 革命先驅者向人民羣衆發出的召喚,

l 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渴望和期待;

l 預示無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即將到來

l 表現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高瞻遠矚、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富於鼓動性和戰鬥力,鼓勵和號召人民羣衆積極行動起來,投身革命,推翻沙皇的專制統治。

四、拓展練習。

假如你是搏擊長空的海燕,你想對海鷗、海鴨、企鵝說些什麼呢?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說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爲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要想擁有光明的生活就要敢於承受風雨。

假如我是 ,我將對 說 ,因爲 。

請以上面的形式,把你想說的表達出來。

1、學生說。

2、教師點評。

五、小結。

我們在美的享受中解讀了作品,感覺到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時空的壯美。作品運用多種手法,使全詩集詩情畫意、理趣於一體,成爲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瑰麗的明珠,其產生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是巨大的,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的暴風雨中也做那勇敢飛翔、搏擊長空的海燕吧!

六、作業。

1、課外薦讀:

鄭振鐸 《海燕》

席慕蓉 《燕子》

2、課外練筆: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暱?試就這個話題,寫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書】

(革命先驅) (假革命或不革命者)

高傲 海鷗

勇敢 海燕→暴風雨←海鴨 恐懼

敏感 企鵝

| 對 比 |

象 徵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3、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 (“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爲 不同的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 就有一個千個哈 姆雷特”的說法, 因此在文學閱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 這些說法都說明了在文藝鑑賞 中存在着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 特點便突出體現在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現代詩《斷章》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 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爲這段經歷,卞 之琳被公認爲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 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爲《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爲漢園三詩 人。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 《斷章》寫於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詩 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

三、問題探究: 1、 《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 4 行詩,是 4 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 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 了聯繫。 後兩個畫面,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窗子與夢互不相關, 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繫。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 人精心構思與組合, 變得耐人尋味。 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情詩,你說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爲這是一首愛情詩。 (PPT) 3、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PPT)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 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 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 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

四、作業: 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認識藝術中的無言之美。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文章舉例論證的方法,讀懂議論文,理解議論文,揣摩議論文中的精彩論證方式並善於運用在日常習作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細心體味“言”與“意”的關係;深入理解,體會“無言之美”。

深入理解,體會“無言之美”;揣摩議論文中的精彩論證方式。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相關課件。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同學們,在各種精彩文章評論中我們經常看到“言有盡而意無窮”這類句子,那麼,何謂“言有盡而意無窮”“言不及義”“言不盡意”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帶着問題去學習朱光潛先生的《無言之美》,細細體味語言的魅力吧!

二、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文學常識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學家、翻譯家。主要作品有《文藝心理學》《談美》《西方美學史》等。

2.生難字詞

(1)字音

意蘊(yùn)顰(pín)蛾眉(é)

寂寥(liáo) 諺語(yàn) 心曠神怡(kuàng)

輕描淡寫(miáo) 栩栩如生(xǔ) 目不忍睹(dǔ)

信手拈來(niān) 銖兩悉稱(chèn)

(2)詞義

【輕描淡寫】着力不多地描寫或敘述;談問題時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栩栩如生】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悽慘,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來】 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詞彙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

【銖兩悉稱】形容兩方面輕重相當或優劣相等。銖兩,比喻微小之處。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朗讀指導。

先試讀,再帶入問題探讀,在反覆誦讀中體味文本語言魅力,深入解析“無言之美”。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3):引用孔子的話引出“無言”這一話題,提出“言”與“意”。

第二部分(4~12):以文學、音樂、雕塑等各類藝術作品爲例,分析言不必盡意、無聲勝有聲、含蓄不露等所表現出來的無言之美。

第三部分(13):總結觀點:說出來的越少,留着不說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作者是如何引出“無言”這一話題的?作者認爲無言的意蘊,應該從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點撥】作者首先從孔子和子貢的對話引出“無言”話題;作者認爲要探究“無言”的意蘊,應該從美術的觀點去研究。

2.閱讀第3段,概括“言”和“意”的關係。

【交流點撥】言是固定的,有跡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萬變、縹緲無蹤的,是混整的,無限的。所以,言所以達意,但意決不是完全可以言達的。

3.作者對文學的定義是怎樣的?

【交流點撥】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美術。

4.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證明“無言”也能產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交流點撥】作者一共從四種藝術入手,運用了舉例論證,論證了“無言”也能產生美。①以“言盡一切”的相片與“言及部分”的圖畫相比,圖畫之美證明了無言之美;②以文學作品的“言不能盡意,也不必盡意”凸顯無言之美;③從音樂中的“無聲勝有聲”論證無言之美;④從雕刻藝術的含蓄不露來論述無言之美。

5.簡要說說本文的論證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論述“無言”之美的。

【交流點撥】作者首先從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中引出無言的話題,並點明要從美術的角度關注無言之美。接着論證言意關係,並以從言達意的文學爲例,說明文學乃至一切藝術都是儘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無須全然以言表意,即說明無言之美。爲了論述自己的觀點,作者分別從繪畫的選擇之美、文學的意蘊之美、音樂的無聲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來論證。

步驟四深層探究局部突破

請你結合作者的任意一則論據,說說你對“無言之美”的感受。

【交流點撥】正如作者探討文學作品時的數個例子,詩歌本是極其簡短的幾句話,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卻是極其寬廣的。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言語只有短短的十個字,但是讀來卻似看見大漠的寬闊宏偉之景,悲涼之意,予人以悲涼雄壯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寫出這寬闊宏偉之景,悲涼之意,恐怕書萬言都難以說盡,這不是意味着作者將它們寓於無言之中了嗎?這就是古典文學中深蘊的無言之美。

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

步驟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無言之美”的內涵,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啓示:欣賞藝術作品時,不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還要關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無言之美”。

2.拓展延伸

你認爲“窮形盡相”是獲得美和達到美的最好途徑嗎?請舉例論證。

【交流點撥】窮形盡相並不是一個獲得美和達到美的最好途徑,反而是恰到好處的留白更益於激發人們的聯想和想象,並融入自我的主觀情感。宋徽宗趙佶喜歡繪畫,他在考驗畫家時,讓應考畫家以 “踏花歸去馬蹄香”爲題作畫,擇優錄用。最後被選中的畫作上,根本沒有一片花瓣,只是馬蹄上飛舞着幾隻蝴蝶。但就是這樣一幅畫,卻最恰當地體現出了詩題的意境。

五、課後反思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於雖然課文整體上不易理解,但是我還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爲主,做到儘量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真正理解到文字的魅力,無言的魅力。但是由於“無言之美”的概念不僅針對文學,還針對其他藝術,而學生對其他藝術的瞭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論證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難度,還需要進一步輔導強化訓練。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4

本學期九年級語文新課的教學任務即將完成,爲迎接會考,爲系統地複習好語文知識,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和靈活地運用,增強學生會考應試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特制定該複習計劃。

本期教學時間約18周,用五週時間完成新課,十一週時間複習。三月到四月底進行第一輪複習,五月分進行衝刺練習,六月餘時就熱點題押題和考前準備。

一、分冊複習(用時兩週)

會考考綱規定考課內字詞和文常。梳理整個中學階段1-6冊語文課本的知識,使之系統化,使以前零散雜亂的知識有條有理,便於學生記憶、掌握。

複習要點:1、課文的字、詞

2.掌握其它文學體裁的常識,如散文、小說、

3、掌握重要的文學常識,側重於一些名人大家,如魯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專題複習(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週)

(一)依據中學語文教材編排,文體分類,進行專題複習(大概用時五週)

1.古詩文專題複習(兩週)

2、記敘文專題複習

3、說明文專題複習

4、議論文專題複習

5、語言運用其他專項練習

(二)作文訓練(一週)

讓學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寫作素材

學習優秀作文,摹擬其謀篇佈局,刻意選材新穎,內容新奇,力爭讓每位學生寫好記敘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範文,引導學生分析,從審題立意、選材等入手進行詳細評講,讓學生拿到題目不盲目下筆。舉出一些作文內容,適用於哪些題目,讓學生作文不離題,能找準方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訓練除專題外,同時堅持每週一個作文訓練)

三、模擬衝刺(三週時間)

此時離會考的時間已不多了,應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應多發試卷讓學生大量練習,提高心理素質,沉着應考。教師必須把握題目的量和度,認真批閱,準確評講,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模擬考試增加考前的觀場感,讓學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題目要求。

四、猜題、押題(六月餘時)

再次落實一些熱點問題理解,輔之以試題,針對性更強,目標更明確,一切爲了分數,考前對學生進行答題技巧的培訓。

附:教學指導思想

本學期語文的教學重點是複習迎考,如何更優化、更有效地做好複習工作是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難點。現備課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說,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但極少部分沒有養成。所以教師指導督促學生有每天的學習計劃、目標,並對應過手的知識進行自測和師測,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千萬不能拖帳滾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節課上

九年級下學期的時間本身就很緊張,指望學生課下在語文上花很多時間是不可能的。爲此,要特別注意當堂的學習效果,突出重點難點.務必要求學生掌握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諸如第一輪複習當中,堅持當堂聽寫默寫,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三、不忘學科的特殊性,注重語文的人文性

1、雖然在九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填入”式的傳授不可少,但還應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題能力,應對85%主觀題目的考試。

2、在教學中,始終突出語文的人文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思想,對生活對社會有更深的認識,才能寫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會學生學會分析歸納的能力

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讓他們成爲一個學習上“會思考”的人,能和老師一起從大量練習題中歸納出答題的規律和技巧,真正擁有答題的絕招。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5

一、導入新課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適的八首白話詩之後,白話詩迅速引起轟動,優秀的白話詩作不斷涌出,當時任教於北大的沈尹默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講,正是因這首詩的存在,中國首次面世的這一小批現代詩歌作品纔可以說是真正地顯示出現代性。那麼,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月夜》 1.認識作者,把握寫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爲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爲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地出現,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2.朗讀詩歌,理解象徵意象與主旨。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用你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 明確:霜風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着,充滿了美的意蘊。

【教學提示】

抓住詩中景物特點來寫。

(2)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簡單地描寫記錄當時的某種場景,但這何嘗又不是對當時現狀的描寫?請你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說說對這首詩的象徵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確:象徵意象:這首詩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樹”象徵着古老的觀念,傳統、穩健、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並排立着”是思想的並立。“沒有靠着”是掙脫、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着,卻沒有靠着”象徵着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主旨: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

(-)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四)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爲什麼“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爲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於屈,因以屈爲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後來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傑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明、嫺,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後置。)

(二)王爲什麼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於“爭寵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有兩種理解。《教學參考書》的譯文是:“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與課文註釋相左。依教材對“奪”、“與”的註釋,應譯作:“上官大夫看見了想搶過去(看),屈原不給。”

“因讒之日:‘……平伐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資料認爲,“曰”、“以爲”重複,疑有衍文,此說似不妥。如重新標點,作“……平伐其功,曰:‘(王)以爲非我莫能爲也。”’理解,文辭便可貫通。聯繫上下文,可補出“以爲”前省略的主詞。

(三)屈原爲什麼作《離騷》?

分析: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館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四)第3小段包括幾層?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敘和議論的?

分析:分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敘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優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敘(概述)幅規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價其藝術成就,讚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五)詞語提示: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後省略動詞“賂”。“而”後省略主語(靳尚)。“於……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後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繫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倖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着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爲。 自佐:既爲自,佐自,賓語前置。

(六)本文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爲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細、遷、沉”爲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2)寫作特色:和從《史記》中選入中學課本的其它幾篇人物傳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蹟;

②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議論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爲評價式,第二部分爲結語式,第三部分爲陳述式,第四部分爲比照式。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檢查預習情況,導入新課。

做法:指名學生朗讀1、2自然段,說說自己的段落劃分情況和本文寫法上的主要特點,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後作如下導語: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機規、《天問》、《招魂》等,我們曾讀過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從《涉江》裏,我們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蠻荒之地,也仍在關心楚國的朝政,眷戀祖國,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寧死也不與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兩千多年來曾經影響我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史記》中的崛原列傳》,這是我國曆史上出現得最早的一篇記載屈原事蹟、思想、人品的文獻。它有着很高的史料價值,後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爲出發點: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曾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篇傳記就能體現這一特色,今天我們研讀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應充分注意這一特點。

(二)說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做法:仍從檢查預習入手,指名學生說說這篇史傳文與我們學過的《廉藺列傳》、《信陵君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等篇在寫法上有何顯著區別,爲什麼有這種區別,然後教師作如下點撥、提示。

關於史傳“變體”: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於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爲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爲,是由於司馬遷爲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裏,而在於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蹟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蹟,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爲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關於研讀方法: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採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爲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於記敘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此外,這是我們中學階段最後講讀史傳文,學完以後,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歸納、拓展一些史傳文知識。

(三)逐段解釋難句,編寫內容提綱。

做法: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疏通全文,瞭解屈原的事蹟,爲重點研讀議論段作鋪墊。爲了贏得教學速度,議論節段可暫時擺下。具體步驟是先與學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後按大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解釋難句,理請行文思路,編出內容綱要。在這個過程中,應相機提些問題,但問與答都應力求簡明。

1.關於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幹,楚之同姓也。爲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舉(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後文“三間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乎不與。”

—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爲‘非我莫能爲’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爲”,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爲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餘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爲。板書:

因才能卓越重用

寫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進讒被疏遠 “讒”、“硫”、幽怨,統率全文綱領

因憂愁幽思作《離騷》

2.關於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市委質事楚……”

搏踩醚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市委質”,課文註釋沒說清楚,“厚市”,是指豐厚的禮物,“市”,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於策(竹簡),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爲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藉;“用事者”。“臣”,均爲“靳尚”的同位語;“於……鄭袖”是狀語後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說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被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賠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誆者爲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蹟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於秦的史實,爲什麼?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必懷王; 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細” 以後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係着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饋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穿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淚羅。板書:

寫懷王屢受秦騙,至死不悟

寫屈原由見

絀到見遷 屈原雖遭流放,仍眷念君國 屈原去留關乎楚國的命運

楚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

3.關於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爲“懷念長沙”。長沙爲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淚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淚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淚羅以死”的“以”,連詞,錶行爲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爲“說話得體,善於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說;另一說,認爲“從容”是指“委婉蘊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撥: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爲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敘。

(四)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做法:先講明這一段爲什麼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後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1)簡介《離騷》內容;(2)疏通文意和難句;(3)思路分析;(4)反覆朗讀,要讀出詠歎語氣。

(1)關於《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傑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爲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着又敘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銳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勸誡他不要那麼端方剛直,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爲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爲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後,便滿懷信心周遊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啓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着飛友,出國遠遊,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遊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後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裏,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羣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鬥爭,他“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後,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餘固知春客(忠言直諫)之爲患兮,忍而不能捨也”。面對那些貴族羣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污,堅定地表示:“寧溢(?,突然)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爲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後的傑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2)關於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板書:

(一)作《離騷》的緣由(……“蓋自怨生也”)

(二)《離騷》的主要特點(……“故死而不容”)

評介 內容:明道德、治亂

《離騷》 寫作特色:文約辭微

(三)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爲重點。

“人窮則反本,放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但,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註,從它與下句“疾痛慘但”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裏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爲:“(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註釋解釋“約”爲“簡約”,“微”爲“含蓄”,似欠妥帖。因爲《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說;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爲“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爲“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爲:“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卜“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爲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爲:“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爲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爲讒館小人所容。”

“自疏擺淖污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流’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3)關於這段的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爲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淚羅。

板書:

“疾”

信而見疑

“窮” 引出第二部分:楚國命運

忠而被謗

“怨”

明道德 志潔 與漁父對話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亂 行廉 自覺汨羅

(五)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兩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難句,並分析兩段的行文思路;最後介紹點司馬遷的政治遭遇,講明議論中寄託着司馬遷本人的政治幽憤。

(1)關於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語,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爲“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釋“放流”爲“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後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帶。按:此處敘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爲關懷;“反覆”連用,意爲挽轉過來,“反覆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於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說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聖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聖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說。

(2)關於這兩段的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着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爲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爲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太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板書:

從全文 緊承前面記敘

脈絡看 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就懷王

突出“存君興國”

客死於 從爲臣(屈原)的角度寫

從本段 寓議於敘

秦抒感

脈絡看 突出“不知人之禍”

從爲君(懷王)的角度寫

九年級語文下冊《蒲柳人家》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徵手法,體會語言的抒情效果。 3.學習屈原的愛國愛民思想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 【情境導入】

每年農曆端午,我們都會划龍舟、吃糉子,同學們知道爲什麼會有這一風俗習慣嗎?那是爲了紀念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屈原正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呼喚風、雷、電,那他期盼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戲劇《屈原》。

【新課解讀】

一、整體感知——理思路

(一)給文章劃分層次,並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一部分:寫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鄭袖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寫屈原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屈原的忠貞不屈和正氣浩然的英勇悲壯形象。 (二)讀“雷電頌”部分,回答問題。

1.請同學們自由誦讀全文,談談自己的誦讀感受。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補充:

(1)從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內心獨白。

(2)從語言特點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氣勢雄偉的散文詩。

(3)從創作風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風、怒雷、閃電這些雄偉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氣勢宏偉,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2.結合本文的創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內心獨白表達了哪兩個方面的思想內容?體現在課文的結構層次方面是怎樣的?

教師講述創作背景:《屈原》創作於1942年。這時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反動統治極爲黑暗的時候。半壁河山淪於敵手,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並悍然發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的軍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面對這樣的政治現實義憤填膺,創作了《屈原》,以鞭撻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他說:“全中國進步的人們都感受着憤怒,因而我便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到屈原的時代裏去了。”

小組交流,教師提問、明確:

這段獨白表達了屈原歌頌風雷電、怒斥神祇的兩方面的思想內容: 第一部分(從“風!你咆哮吧!”至“把這包含着一切罪惡的黑暗燒燬了吧!”):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量,表達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讚與嚮往。

第二部分(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燬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3.教師小結:

二、深入探究——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是:“東皇太一廟之正殿……各室均有燈,光甚昏暗,室外雷電交加,時有大風咆哮。”設置這一場景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室內空寂昏暗,室外雷電交加,大風咆哮,爲屈原的內心獨白——“雷電頌”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壯的氣氛,同時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鄭袖、靳尚設下毒計要毒死屈原,執行者就是鄭袖之父鄭詹尹,他千方百計勸屈原飲下那杯酒,急於毒死屈原。請簡要分析鄭詹尹的形象。

明確:邪惡的化身,他卑鄙、狡詐、膽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幫兇。 (二)第二部分:

談到《屈原》的創作,作者曾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當前的時代。”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次聯繫寫作背景,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作者在文中賦予了很多事物特殊的含義,請你做一下歸納、整理,體會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2)這篇獨白的創作主旨是什麼? 學習小組交流研討結果,教師明確: (1)

事 物 風雷電 洞庭湖、長江、東海 無形的長劍 “土偶木梗”的羣像 特 殊 含 義 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偉大力量 人民羣衆 堅定的信念 無德無能、欺民惑衆的官僚統治集團 這種寫法叫“象徵”。

教師補充講解“象徵手法的表達作用”:

象徵手法的運用能夠使不容易或不便於直接說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達出來,而且化抽象爲具體,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2)屈原在文中藉助謳歌偉大的自然威力,抒發了對摧毀黑暗的渴望及對追求正義、光明的偉大力量的熱烈讚頌。

三、合作研討——評人物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朗讀及對文意的分析,你認爲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師提問、明確:

屈原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屈原的形象作爲光明與正義的化身光彩熠熠、雄渾悲壯。

四、賞讀語句——品語言

1.《雷電頌》既然是屈原的內心獨白,那麼我們就能夠從這些話中讀出屈原的內心世界。請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讀給大家聽,並說說這裏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內心情感。

同桌之間相互展示、交流,全班展示,教師引導、明確: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賞析:對風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對風的急切的渴盼。風是改變黑暗的變革力量,對風以及後面的雷、電的呼喚,實際也就是對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的呼喚。朗讀時應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發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賞析:一連串的反覆,“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劈開,劈開,劈開!”一個比一個強烈、一個比一個堅決,我們朗讀時語氣應不斷加快、加重,以表達屈原想衝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斷的決心。

(3)“火!你在天邊,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這熊熊地燃燒着的生命,我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難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瞭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