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通用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2W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

教學目標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通用16篇)

學習目標

1、感知《鄉愁》創造的意境及表達的情感

2、初步掌握鑑賞現代詩的方法

3、培養學生利用聯想和發散思維領悟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結合音畫效果,讓學生進入鄉愁世界

2、讓學生在發散聯想中領悟詩歌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現代詩我們已不再陌生,也認識了不少現代詩人,在當代詩壇,有一位生長於大陸,定居於中國臺灣的詩人,一位熱愛故土如愛自己的詩人,有一位唱着鄉愁永不老去的詩人,他——就是余光中。現在,讓我們隨着他的《鄉愁四韻》走進余光中的鄉愁世界。多媒體播放余光中《鄉愁四韻》〉

二、知識梳理

1、走進作者

作者

余光中

評價

當代詩人和詩評家,他的詩,兼取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神深刻,抒情細膩纏綿,一詠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被尊爲中國臺灣詩壇祭酒

代表作

《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靈河》《石室之死》等,詩論集《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鑑賞》等

三、研讀《鄉愁》

1、請學生默讀,熟悉詩歌內容。

《鄉愁》一詩,因爲形象而深刻地抒發了遊子思鄉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讚賞。他的詩,兼取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神深刻,抒情細膩纏綿,一詠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被尊爲中國臺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文章,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強調作家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於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2、學生小聲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並嘗試劃分詩的節奏和重音。

《鄉愁》詩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比較整齊對稱,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整齊中有參差;二是音樂上營造出一種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使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數量詞的運用,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美。這首詩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的戀歌。

鄉 愁

小時候 後來啊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這頭 我/在外頭

母親/在那頭 母親/在裏頭

長大後 而現在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大陸/在那頭

思考:

“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在《鄉愁》詩裏,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

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裏,“鄉愁”分別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具體可感的對象上。這種技法.通常稱之爲“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3、合作研討:

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加深、昇華的?

“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四個對象,分別是人生四個階段“鄉愁”的對應物。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小時候一長大後一後來一現在。

小時候,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託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後,爲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託鄉愁的媒介。到後來,-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羣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餘味。

這四種對象前表修飾、限制的形容詞和數量詞有什麼特點?它們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什麼特徵?在詩中有什麼表達效果?

“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都以一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方式,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詩歌的第四節對詩意的拓展有怎樣的重要作用?

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又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昇華爲國愁和民愁了。

二、課堂小結

同學們,“鄉愁”是我國傳統文學歷久常新的主題,像唐代詩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崔顥《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這《鄉愁》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吟誦這深情的戀歌,我們掂量出了詩人思想中中國意識的分量。

三、課文圖解

鄉愁學案

四、主題歸納

1.《我愛這土地》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着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2.《鄉愁》是一篇懷念祖國、渴望迴歸大陸的愛國詩章,它以民謠的歌調深沉而憂鬱地傾訴了詩人對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

五、寫作借鑑

託物寄情的手法;形式上的格律美和音韻美。

六、課外積累

思念故鄉的詩句

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2、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 (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兩漢樂府.《悲歌》)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瞭解詩人的情感。

2、瞭解詩歌的寫作順序和感情線索。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2、反覆誦讀,使學生掌握誦讀詩歌的要領和技巧。

3、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並立志刻苦學習,以報效祖國。

【學習重點難點】

1、反覆誦讀詩歌,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2、體會詩的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的指導方針是“以讀代講”,即通過誦讀體會詩意。共分爲四個步驟:

1、深情地朗讀;

2、細膩地品讀;

3、優美地解讀;

4、豐富地聯讀。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自主探究探究

(一)大聲地朗讀這首詩,注意朗讀時的節奏、重音和感情,並試着做標記。

(二)這首《鄉愁》詩,“藉助時空的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結合詩的內容,寫出“時”、“空”在文中的體現。

(三)這首詩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來表現鄉愁?在筆記本中抄下這些比喻句。

(四)這首詩除了在整體上具有“結構美”和“音樂美”,在細節上也有許多細緻精妙的地方。請你任選一個角度,用這樣的句式寫話:“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例如……”。能寫幾句寫幾句。

[示例]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例如:全詩的四節詩的每一節都分四行,相對應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數相同。

(五)詩歌的語言簡潔凝鍊,但卻能傳達出豐富動人的意境。這首詩的每一節都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下面是老師對第一節詩所表現出來的畫面的解讀。讀一讀,然後模仿着寫寫看(一組的同學寫第二節,二組的同學寫第三節,三組的同學寫第四節;寫有餘力的同學可全寫)。

[示例]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解讀]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燈火映照着他那雙溼潤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瀉。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貼着一枚小小的郵票。信封上,是他母親的名字。——他給母親寫些什麼呢?

是敘說離家求學的艱辛,還是追憶兒時盤恆母親膝頭的親密?是傾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還是應答母親日日村頭槐樹下的翹盼?……

他還在恭敬地粘貼着。他粘貼的哪裏僅是郵票,他粘貼的是母子身處兩地遙相思念的親情!他郵寄的又哪裏僅僅是信,他郵寄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拳拳赤子之心!

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正是一個少年——如煙如夢的鄉愁啊!”

(六)請你從古詩詞中查找幾句抒寫鄉愁的詩句,並註明作者及題目。讀一讀,背下來。

(七)把自己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記在筆記本上,在小組內探究交流。

(八)比較賞析:請閱讀席慕容的《鄉愁》,與余光中的《鄉愁》比較,交流後面的問題。

鄉愁

席慕容

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

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彷彿霧裏的

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1.席詩共用了哪三種意象表達鄉愁?這三種意象分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兩首詩有何異同?

(九)想象和聯想是詩歌創作最基本的要素,請同學模仿《鄉愁》以實寫虛,以具體表現抽象概念的想象方式,就下面的句式作一下想象練習。

鄉愁是 (也可以寫“友誼”“母愛”等。)

(十)課外延伸:可以改寫成散文,可以譜曲歌唱,有條件的還可以嘗試用flash製成動畫。

【作家作品簡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於中國臺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後任詩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中國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余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早期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爲親切,顯示了由西方迴歸東方的明顯軌跡。

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60年代起余光中創作了不少懷鄉詩,其中便有人們爭誦一時的“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着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土。”70年代初創作《鄉愁》時,余光中時而低首沉思,時而擡頭遠眺。他說:“隨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懷鄉之情便日重,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的時候,我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鄉愁》。”

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日積月累】

鄉愁,是深切思念家鄉的心情。可以說是中國詩歌當中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裏會涌現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如: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 聲 聲 慢 》 宋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 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醜 奴兒 • 書博山道中壁 》 宋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 的夜晚,每陣歌樓的雨點,每陣西風裏斷雁的叫聲,都會牽動遊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詩人們都會把難以排遣的思鄉之愁訴諸於筆端。於是我們便能欣賞到那一首首悽婉哀傷的詩歌,感受着詩人那綿綿的思念,那柔美的哀傷。

剪不斷的鄉愁總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們永恆描寫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子裏就會涌現出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請你把蒐集到的有關鄉愁的詩句寫在黑板上。(學生朗讀)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鄉愁》,看看中國臺灣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來傾吐心中的鄉愁的!

二. 深情地朗讀:

1.聽讀。播放《鄉愁》的配樂朗讀。

教師提示:要把一首詩歌讀好,必須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注意音的修飾、調的把握、速的調控、情的滲透、節奏的明晰,在對詩歌意象想象的基礎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發之於聲,見諸於音。

2. 試讀.學生選一段展示朗讀才藝,教師評價,順勢指出誦讀這首詩的三點要求(囑學生筆記):①要讀出節奏;②要讀出重音;③要讀出感情。

幻燈片出示:

本詩歌朗誦的基本要求:本詩感情是憂鬱深沉的,所以語速要稍慢且舒緩。重音和節奏的處理如下:

四節,第一節稍平淡,回憶的口氣;第二節增加了遺憾的語氣;第三節,要體現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節,表現出而今的惆悵。

節與節之間要有足夠的停頓,特別在前三節與第四節間,約停2。5秒。

讀的時候要配合相應想象,全情投入。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重讀“小小”)

我/在這頭 (重讀“這”,以下類推)

母親/在那頭 (重讀“那”,以下類推)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重讀窄窄)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注意“啊”與前一字連讀輕聲,不能當單字重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重讀矮矮)

我/在外頭 (語調稍微提高)

母親/在裏頭 (語氣要轉激烈,“在裏頭”可拖輕微顫音) 而/現在 (語氣轉平和)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重讀“淺淺”)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那頭”拖長音,表現深深的惆悵和期盼)

3.練讀、展示。學生自行練讀,然後點學生讀。

4.賞讀。欣賞配樂朗誦,請學生談談聽後的感受。

三. 細膩地品讀。

1、簡析課文,教師示例。

課前提示說,“余光中的《鄉愁》,藉助時空的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又問“作者用了哪此形象來比喻鄉愁”,還問其“結構美”和“音樂美”表現在哪裏……等等這些都點示出這首詩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從整體結構、構思立意、詞句運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從詩文中“尋美”,並把尋出的美用這樣的句式表達出來:“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 ,例如 。”

教師先示範一例:余光中的《鄉愁》詩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例如:全詩的四節詩的每一節都分四行,相對應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數相同。

2、學生髮言,教師評點。 (從賞析的角度,語言的表達等方面)

3、教師小結,歸納整理。 (學生聽記,形成一個“板塊式積累”)

幻燈片出示:

(1)從整體結構上,

A美在整齊劃一的結構上。

B美在一唱三嘆的音樂節奏上。

(2)從構思立意上,

C美在從小到老的時間順序上。

D美在身處各地的空間變化上。

E美在託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從詞句運用上,

F美在數量詞的運用上。

G美在疊詞的運用上。

H美在每節詩中長句和短句的運用上。

(4)從思想感情上,

I美在表情達意時人稱的不斷變化上。

J美在每一節詩都是一幅悽美的圖畫上。

? K美在主題的逐步深化、最後昇華上。

四.優美地解讀;

詩歌的語言言簡而意豐,這首《鄉愁》詩的每一節都構成了一幅簡明而生動的畫面。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幅畫面描摹出來。

1、分組交流,互評互薦。

2、各組誦讀,教師評價。

3、師生合作,詩文共賞。

(集體讀一節詩,教師讀第一節詩的解讀文字.)

生(讀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師(讀文):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燈火映照着他那雙溼潤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瀉。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貼着一枚小小的郵票。信封上,是他母親的名字。——他給母親寫些什麼呢?

是敘說離家求學的艱辛,還是追憶兒時盤恆母親膝頭的親密?是傾述“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還是應答母親日日村頭槐樹下的翹盼?……

他還在恭敬地粘貼着。他粘貼的哪裏僅是郵票,他粘貼的是母子身處兩地遙相思念的親情!他郵寄的又哪裏僅僅是信,他郵寄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拳拳赤子之心!

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正是一個少年——如煙如夢的鄉愁啊!”

集體(讀詩):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生 (讀文):少年的嘴角長出了短黑的鬍鬚。此時,他正背手佇立在船舷邊,遙看着遠方。手心裏,握着那張窄小的船票。

他在遙望着什麼呢?是回憶起大紅燈籠中迎娶新娘的喜慶,還是想起離家奔波外出謀生的辛酸?是回憶起夫妻聚首恩愛團圓的甜蜜,還是想到一次次獨自登船時,妻子朝霧中的揮手別離?……

故鄉漸漸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暫的聚首後,仍是長久的分離……他不由得又握緊了手心中那張窄窄的船票。

集體(讀詩):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生 (讀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鄉。他在一座新墳前跪伏着,哭拜着——這次,他面對的是和親生母親的生死別離!

忘不了啊,幼兒時靠在母親溫暖的懷裏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時玩樂得忘了回家,母親在村頭暮色中聲聲焦急的呼喚;也忘不了,成人後離家闖蕩時,母親那一句句語重心長的叮嚀和慰藉……

可,母親!您怎麼就走了呢?這仁愛厚慈的土層,竟活生生地將我們母子分隔開來——

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

集體(讀詩):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生 (讀文):人生百年,彈指一揮間。

那半個世紀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過往,而由此帶來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離理應結束。

到那時啊,我的大陸!我願手挽起褲腿,在您的牽引下,赤着腳,淌過這一灣淺淺的海峽;

到那時啊,我的大陸!我願匍匐在你寬厚博大的胸脯上,臉貼着你,對你大喊一聲:“母——親!”

總結:《鄉愁》是一首遊子思鄉的深情戀歌,是一首如泣如訴動人心魄的真摯的情詩。它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完美的形式,表達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時代感,在給我們強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時,也給我們極強的審美感受。讓我們再次背誦這一首詩,讀出我們的理解,讀出我們的感悟,讀出我們的愛國心聲!

五.豐富地聯讀。(可以放在第二課時)

1、《鄉愁》在體裁風格上的“模仿”(承繼和借鑑)。

虞 美 人 [南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討論:《鄉愁》相對這首古詞,有哪樣一些“模仿點”?

2、讀了余光中的《鄉愁》後,我好象也沾上了幾分詩情,突然間詩興大發--師作詩:“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鄉愁是雕刻在記憶中的古老童話。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鄉愁是別離時母親依依的揮手。” 啊!我發現同學們好象也躍躍欲試了!好,你們也來試着表達心中的那份濃情詩意吧!請展示你們的才華吧。(多媒體出示:鄉愁是…… 母愛是…… 友誼是……)

六、結束語:

1.通過補寫,大家更好的瞭解了詩歌所包含的感情,讓我們再一次通過朗讀吟誦,感受海外遊子濃濃的鄉愁吧。

2.聽啊,這樣一曲時時在耳邊縈繞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詞,羅大佑譜曲並演唱的《鄉愁四韻》,讓我們靜靜地聆聽一分鐘吧。

七.佈置作業:

學習《鄉愁》的寫法,以《童年》爲題創作一首小詩。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詩嚴謹的結構,精巧的構思。

2.掌握通過分析意象感知詩歌內涵的方法,品讀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

3.體會作者濃厚強烈的思鄉情懷,培養學生摯愛祖國的感情。

教材分析 《鄉愁》這首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從內容上說,“鄉愁”是中國傳統文學經久不衰的主題,余光中雖曾接受過現代主義的浸染,但骨子裏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詩歌內容觸及思想深處的“中國意識”時,自然而然地攝取了“鄉愁”這一主題。歷代愛國知識分子有借詩詞歌賦流露家國之思的傳統,本詩在這一點上可謂傳承了民族的歷史文化。從形式上說,這首詩恰到好處地運用現代漢語,使之帶上了古典詩詞的格律美和音韻美的特點。詩的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短句變化錯落;同一位置上詞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一種類似音樂的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基調。

教法提示 誦讀法、探究欣賞法、比較閱讀法

教學過程設計(含作業安排)

一、導入

鄉愁是許多文學作品共同的主題,中國古代有許多“鄉愁”名句: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揮不走的鄉愁,牽動着多少遊子的心!看多少英雄少年,白了頭在一夜間!風流少帥張學良,困居中國臺灣幾十年,有多少離愁別恨,客死他鄉,團聚夢難圓?多少年來,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因而對鄉愁有着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的理解。

二、研習余光中的《鄉愁》

(1)請學生默讀,熟悉詩歌內容。

教師提示余光中簡介:

(2)學生小聲試讀,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並嘗試劃分詩的節奏和重音。

教師作誦讀提示:

《鄉愁》詩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比較整齊對稱,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整齊中有參差;二是音樂上營造出一種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使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數量詞的運用,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美。這首詩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深情的戀歌。

注意詩的節奏和重

(3)合作探究:

A、“鄉愁”本是一種抽象的情感,但在《鄉愁》詩裏,它轉化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作者是如何實現這一轉化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詩人巧妙地將“鄉愁”這種情感進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對應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裏,“鄉愁”分別寄託在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等具體可感的對象上。這種技法.通常稱之爲“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B、四個時間序詞,代表哪四個人生階段?四個人生階段又因什麼而愁?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小時候一長大後一後來一現在。

小時候,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託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後,爲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託鄉愁的媒介。到後來,—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羣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餘味。

C、這四種對象前表修飾、限制的形容詞和數量詞有什麼特點?它們共同突出了這四樣東西的什麼特徵?在詩中有什麼表達效果?

“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都以一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方式,把鄉愁濃縮於四個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恰恰反襯出詩人內心深處濃烈的思鄉情感。

D、這首詩如果去掉第四節效果會有什麼不同?

如果去掉第四節,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鄉的詩;有了第四節,前三節就成了鋪墊,這一節又畫龍點睛,鄉愁的詩意昇華爲國愁和民愁了。

四、教師總結該詩的構思特點、欣賞詩歌的語言美:

作者在這首詩裏,設置了四個時段,將鄉愁濃縮爲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形象 (意象) ,通過四個時段和空間的變化,逐層推進,使意象次第放大,將鄉愁 詮釋爲親情、愛情和思家愛國之情,感情由淡而濃,主題由淺入深,在一詠三嘆之中,將鄉愁渲染得異常濃烈。

詩歌的繪畫美 鄉愁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情感,v但詩人表達出來後卻是 實現了的物化,變成了具體可感的東西。

詩歌的建築美 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v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互相變化錯落。

詩歌的音樂美 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複v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基調。

五、拓展閱讀:

昨夜,/月光在沙上鋪一條金路,/渡我的夢迴到大陸。 (《舟子的悲歌》)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着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當我死時》)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鄉愁四韻》)

2.比較閱讀。

中國臺灣當代女詩人席慕蓉的《鄉愁》(詳見課本P5)也是抒寫鄉愁的,說說它與課文在表達上各有什麼特點。

教師點撥:

這兩首詩有着相似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陸,後來赴中國臺灣。

兩位詩人都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化,承繼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恆主題寫出了新意。

不同之處在於,席慕蓉的故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裏出生,也不在那裏長大,直到20世紀80年代纔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裏,在詩中,寄託無限鄉愁。她的《鄉愁》,纏綿悱惻,分別寫故鄉月夜的笛聲、離別故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別後對故鄉的綿綿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異,也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意義。但在思想深度的開掘上,這首《鄉愁》不如余光中的《鄉愁》那樣深刻。

3.語言運用。

余光中說鄉愁是“淺淺的海峽”,席慕蓉說是“沒有年輪的樹”,那麼,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門,你心中最惦記的是什麼?請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用漂亮的比喻句盡現你的感覺。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4

學習目標:

1.疏通字詞,瞭解文意,初步瞭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2.瞭解課文中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

3.分析、概括劉姥姥的性格特點,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4.體會作者寫這場“笑劇”的用意。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積累生字詞

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瀟湘(xiāo)  篾片(miè)  發怔(zhèng)

麈尾(zhǔ) 砒霜(pī) 蓼漵(liǎo xù)

岔氣(chà) 促狹(cù) 戧金(qiàng)

秋爽齋(zhāi)

2.作者鏈接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年),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北頁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爲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通過各種方式誦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2.快速瀏覽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交流點撥】第一部分(開頭——“二人便如此這般的商議”):寫鳳姐、鴛鴦等人設局取笑劉姥姥。

第二部分(李紈笑勸道——又放了一桌):寫劉姥姥上演“笑”劇的過程。

第三部分(劉姥姥看着李紈與鳳姐兒……結尾):寫劉姥姥上演“笑”劇後的感慨及鳳姐、鴛鴦等人以實情相告。

3.劉姥姥進大觀園後表演了一場“笑”劇,這場“笑”劇是誰導演的?她們爲什麼要導演這場“笑”劇?

【交流點撥】是由鳳姐、鴛鴦等人導演的。她們覺得劉姥姥的言行舉止與大觀園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於是就拿劉姥姥來取笑,以哄賈母開心。

4.這場“笑”劇的背後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交流點撥】包含着作者的悲憫與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憫尊敬的眼光來描寫劉姥姥這位胼手胝足換取溫飽的市井小民;同時也透過了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進行了深重的譴責。

(二)深層探究

1.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那裏夾的起來。滿碗裏鬧了一陣,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

【交流點撥】這是鳳姐讓劉姥姥吃鴿子蛋時的情形:鴿子蛋本來就小,筷子沉且滑,劉姥姥在大觀園這樣的場合又很怯懦,於是吃鴿子蛋時的滑稽就可想而知。

“鬧”“撮”兩字寫出了劉姥姥使不習慣沉且滑的筷子,夾不住鴿子蛋,以至於鴿子蛋滿碗亂跑的情形,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劉姥姥夾鴿子蛋時的窘態;“伸”字突出了劉姥姥吃鴿子蛋時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態可掬;“滑”和“滾”兩字寫出了筷子光滑、鴿子蛋小,且鴿子蛋掉下時速度之快。總之,這些動詞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劉姥姥吃鴿子蛋時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態可掬的神態,突出了劉姥姥的樸素、小心翼翼、怯懦的性格特點。

2.課文細緻地描寫了各具情態的“笑”,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說說主要人物的笑有什麼不同,反映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

【交流點撥】鳳姐、鴛鴦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們善於計謀,愛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點;探春、史湘雲、薛姨媽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們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點;林黛玉的笑極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養而又謹慎的性格特點;寶玉笑時鑽到賈母的懷裏,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氣的性格特點;惜春笑得肚子疼,讓奶姆給揉腸子,反映出她嬌氣、孩子氣的性格特點;賈母笑得眼淚流了出來,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點。

3.結合劉姥姥的言談舉止,分析這個人物形象。

【交流點撥】“原是鳳姐和鴛鴦商議定了,單拿了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見了,說道:‘這叉爬子比俺那裏鐵杴還沉,那裏強的過他。’……也照樣換上一雙烏木鑲銀的。劉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銀的,到底不及俺們那個伏手。’”“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擡頭。”“別的罷了,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說‘禮出大家’。”“姑娘說那裏話。咱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可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我要心裏惱,也就不說了。”

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個鄉下人進了美輪美奐的大觀園,處處感到新鮮,處處感到好奇,也因此鬧了很多笑話。因爲這些內容完全不同於賈府平日的生活體驗,大家覺得新鮮有趣!至於劉姥姥種.種少見多怪的話語與舉動,雖引人發笑,但那是因爲她以前從沒見過這些人事物,當然處處透露着新鮮無知,好奇多問,處處引起鬨堂大笑。不過,她對每項新奇東西所引出來的神態,流露的每一句言詞,純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其分,並不帶絲毫牽強附會,矯揉造作。所以她俗雖俗,卻俗得可愛。

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爲了生活,扯下了自己的尊嚴,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譜,變成一個引人發笑的對象。劉姥姥是丑角,但她絕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爲了哄老太太開心。所以,劉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爲了環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裝作愚者,以獲得別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劉姥姥面對賈家生活的豪奢,卻不是表現出羨慕的情狀,反而只是一心一意計算着平實的居家生計的方便和舒適;金銀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合用,作者利用幾個細節塑造出劉姥姥的樸素實在的老農婦形象。

四、板書設計

五、拓展延伸

1.下面是《紅樓夢》中的人物描寫,請說說分別寫的是誰?

(1)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啓笑先聞。

(2)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

(3)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面若銀盆,眼如水杏。

(4)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爲下賤。

【交流】(1)王熙鳳 (2)林黛玉 (3)薛寶釵 (4)晴雯

2.課後閱讀《紅樓夢》。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詩歌的反覆誦讀,培養學生提高對語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過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美的能力。掌握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感情。

一、整體感知:

《行路難》是一首交織着憂鬱和樂觀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終是昂揚激越的。《觀刈麥》詩歌描寫了農民冒着暑熱辛勤割麥的情景,並借貧婦人的訴說,反映了當時租稅剝削的慘重和農民生活的困苦,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同情。

二、教學過程:

1、 瞭解詩歌寫作背景:

《行路難》作於天寶三年(774年),共三首,這是第一首。“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是李白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抑鬱不平之感。

2、 是什麼原因使得詩人面對“金撙清酒”“玉盤珍饈”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於對他的一片深情厚誼,朋友們設下盛宴爲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卻又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放下了,他離開宴席,舉目四顧,茫然不知所爲。因濃重的憂鬱和深沉的悲憤,使詩人酒不能咽 ,饈不能食。因奸佞之閉塞賢路,使詩人悲憤、憂鬱。

3、 賞析五、六句。

這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即照應詩題“行路難”也抒寫詩人在長安經歷仕途風波的深切體驗和事與願違的痛苦心情。這讓詩人有多麼的失意和無奈。

4、 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樣,爲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瞻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裏呢?

5、 詩歌的最後一句表達感情怎樣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險峻而多歧,詩人卻相信終有一天將長風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彼岸。突出表現了他準備衝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這是他唱出的最強音。

6、 討論本詩如何體現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

1) 巧用歷史故事

2) 誇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

3) 跳躍式的結構,全詩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複雜變化。

總之,全詩基調是激越的,是樂觀向上的。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崇拜、傷痕、中傷”等字詞的音形義。

2.通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及理論論據駁斥錯誤觀點,從而得出正確觀點的駁論方法。(重點)

2.理解並學會運用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3.品味文章語言的精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自信心與創造力的因果關係及自信心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運用具體事例及理論論據批駁錯誤觀點的方法。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運用及作用。

3.領會自信心對個體發展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使用的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許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業、人生的低谷時,難免會喪失自信心。如何重樹自信,創造或重新開創自己燦爛的人生,是許多人,也包括我們今天在座的許多同學所關注的問題。陶行知先生的這篇《創造宣言》,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吧!

二、自主預習

1. 背景資料

陶行知(1891-1946),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1914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後赴美留學。推行平民教育。“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範。1934年7月,正式宣佈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爲“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爲人民教育事業,爲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鬥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一生著作宏富,論述精當,堪稱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2. 知識鏈接

八大山人

朱耷(1626-約1697),清初畫家。南昌(今屬江西)人。明寧王朱權後裔。明亡,一度爲僧,又當道士,在南昌建青雲譜道院。有雪個、個山、人屋、八大山人等別號。擅畫水墨花卉禽鳥,筆墨簡括凝練,形象誇張;亦寫山水,意境冷寂。所畫魚鳥每作“白眼向人”的情態,署款八大山人。他的繪畫技法,對後來的寫意畫影響很大。工書法,行楷學王羲之,純樸圓潤,自成一格。

《安魂曲》

安魂曲 作於1791年,是莫扎特最後的作品。 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沒能完成這部富於人道主義色彩的作品,最終由他的學生蘇斯邁爾根據他留下的手稿續完。莫扎特一生直到窮極潦倒之時,在他的音樂中也一直沒有痛苦,而只有純淨的歡樂。這部臨終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種天國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覺。

曾參

曾參(前505年一前463年),字於輿,生於魯國南武城 (今山東嘉祥人)。曾參16歲拜孔子爲師。由於他刻苦好學,造詣很深,成爲孔子的得意門生。他著有《大學》,《孝經》兩書,被後世視爲儒家經典,尊其爲“宗聖”,“述聖”。曾參傳業於子思,子思傳業於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學派”。

3.檢查預習

(1)訂正字音

崇拜(chóng) 傷痕(hén) 中傷(zhòng) 塑像(sù) 遁詞(dùn) 啞口無言(yǎ)

魯鈍(dùn) 自暴自棄(qì) 走投無路(tóu) 玄奘(zàng) 懦夫(nuò) 屋檐(yán)

樵夫(qiáo) 豢養(huàn) 陡然(dǒu) 煙囪(cō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

中傷(zhòng) 惡語傷人(è) 調查(diào)

中間(zhōng) 噁心(ě) 調整(tiáo)

(2)詞語釋義

中傷:誣陷或惡意造謠,旨在毀壞人的名譽。

畫龍點睛: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遁詞:指理屈詞窮或不願吐露真意時,用來支吾搪塞的話。

魯鈍:愚笨,不敏銳。

啞口無言:像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啞口:像啞巴一樣。

道統:是儒家傳道系統的一種說法。

自暴自棄: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於落後或墮落。暴:糟蹋、損害;棄:鄙棄。

走投無路: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衆叛親離:衆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離:離開。

懦夫:軟弱無所作爲的人。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本文批駁的論點是什麼?作者的論點是什麼?

答案示例:本文作者通過運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對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從而得出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結論。強調創造是人類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激勵我們發掘潛能,創造美好未來。

2.這篇文章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3段):由藝術家造石像談起,引出教育家的創造不同於前兩者,“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羅列出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以一連串的不可爭辯的實例,一一予以反駁,從中確立起“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

第三部分(11—15段):以東山樵夫的故事爲喻,說明喪失創造力的可悲下場。

第四部分(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鮮明地指出“死人才無意於創造”,只要你是一個“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這樣的結尾富有感召力。

(二)研讀分析

1.突破重難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作者認爲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麼?

答案示例:美術家(羅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創造;作者認爲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學生先生合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評了哪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答案示例:八大山人朱耷揮毫畫幾筆便成爲一幅名貴的傑作;法國企業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蘇伊士運河;不識字的惠能據說本是目不識丁的樵夫,偶聽人講經,頓悟佛理,後來成爲禪宗的南宗開創者;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

作者用這些例子來駁斥五個錯誤觀點:①環境平凡不能創造,②生活單調不能創造,③年紀大小不能創造,④太無能了不能創造,⑤陷入絕境不能創造。

說明處處都需要創造,天天都有創造的機會,人人都可以創造。這種論證方法是駁論文章的寫法。

(3)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哪些句子明顯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示例:作者渴望創造,熱切呼喚“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願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4)東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樣的?這個人物還讓你想到誰?這個故事說明什麼?

答案示例:他將泰山的茅草連同樹苗帶回家裏焚燒取火,以東山樵夫的故事爲喻,說明喪失創造力的可悲下場。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創造精神的愚公。

(5)文章題爲《創造宣言》,那麼作者的宣言是什麼?

答案示例:作者在文章結尾,充滿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2.寫法探究

文章主要採用了哪種表達方式?請結合課文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文章主要運用了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記敘主要指文中擺出具體事例時所運用的表達方式。議論則是對事例進行分析或表達觀點時採用的表達方式,如批駁了第二個錯誤觀點後的簡單總結,又如批駁了第五個錯誤觀點後的分析。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家看到了,也聽到了許多環境不如我們,健康不如我們,或者和我們一樣平凡的人,都創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們有勇氣,有自信,敢創造,同樣也能書寫出屬於我們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當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氣、自信之外,要創造還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就來源於學習。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爲將來更好地創造奠定厚實的基礎。

五、練習設計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六、板書設計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7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峯之作,在這部鉅著中,有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她看似與賈府毫不相干,卻又存在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她用她的視野見證了賈府的榮辱興衰,這個人就是劉姥姥。這節課讓我們跟隨曹雪芹的妙筆,看一看劉姥姥在大觀園裏,上演了一場怎樣的好戲。

二、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小說家,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祖籍遼寧鐵嶺,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

(2)背景鏈接

“劉姥姥進大觀園”是活躍在人們口頭的俗語。凡讀過《紅樓夢》,沒有不知道大觀園的。它“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的千姿百態、琳琅滿目,真不愧“芳園應錫大觀名”。現存的曹雪芹寫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觀園作爲背景的。它是全書主要人物活躍的舞臺,重要情節展開的場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在它的襯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現。如果說《紅樓夢》展現了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經歷的興衰,那麼大觀園本身就是個有力的見證,它是《紅樓夢》整個藝術構思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創造的一個煥發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園林建築的藝術形象。我們今天從現實主義創作角度來考察,它也是構成“典型環境”的一個重要內容。

2.生難字詞

(1)字音

蓼漵(liǎo xù)    撮弄(cuō)

發怔(zhèng) 岔氣(chà)

促狹(cù xiá) 筵席(yán xí)

(2)詞義

【調停】安排處理。

【撮弄】戲弄。

【岔氣】指呼吸時兩肋覺得不舒服或疼痛。

【發怔】發呆。

【促狹】愛捉弄人,刁鑽。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1.朗讀指導

(1)聽錄音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2)輕聲快速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

明確:本文的結構可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寫鳳姐、鴛鴦等人設局取笑劉姥姥。

第二部分:寫劉姥姥上演“笑”劇的過程及感慨。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精讀課文 深入理解

1.劉姥姥進大觀園後,表演了一場“笑”劇。這場“笑”劇是誰導演的?

明確:劉姥姥進大觀園後表演的這場“笑”劇,是由鳳姐、鴛鴦導演的。

2.她們爲什麼要導演這場“笑”劇?

明確:她們覺得劉姥姥的言行舉止與大觀園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於是就拿劉姥姥來開涮,取笑。

3.這場笑劇背後包含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這場“笑”劇的背後包含着作者的悲憫與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憫尊敬的眼光來描寫劉姥姥這位胼手胝足,換取溫飽的市井小民;同時,作者也透過了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進行了深重的譴責。

步驟四 深層探究 局部突破

1.這篇課文細緻地描寫了各具情態的笑,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說說主要人物的笑有什麼不同,反映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 (1)鳳姐、鴛鴦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們善於計謀,愛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點;(2)探春、史湘雲、薛姨媽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們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特點;(3)林黛玉的笑又極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養而又謹慎的性格特點;(4)寶玉笑時鑽到賈母的懷裏,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氣的性格特點;(5)惜春笑得肚子疼,讓奶姆給揉腸子,反映出她嬌氣、孩子氣的性格特點;(6)賈母笑得眼淚流了出來,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點。

2.結合劉姥姥的言談舉止,分析這個人物形象。

明確: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爲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嚴,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譜,變成一個引人發笑的對象。劉姥姥是丑角,但她絕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爲了哄賈母開心,所以,劉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爲了環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裝作愚者,以此獲得別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四、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步驟五 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社會底層的一個農家老婦,來到京城貴族之家,與上流社會的賈母、王熙鳳等人一起進餐,鬧出了很多笑話。作者通過雅與俗、莊與諧的對比,營造出強烈的喜劇效果,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這位來自農村的善良純樸、言談風趣、飽有見識,又趨炎附勢、不失勞動人民本色的劉姥姥的形象。

2.拓展延伸

作者想通過劉姥姥這位形象,體現一種什麼樣的文化?

明確:這一普通的農村窮老婆子形象襯托了一些像寶玉、鳳姐、妙玉等大人物。她對於昇華小說主題,拓展其思想內涵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劉姥姥這樣一個小人物身上還體現了一種文化意義——俗文化。

3.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相應的練習題。

(2)完成《名師測控》或《精英新課堂》本課練習。

劉姥姥進大觀園

曹雪芹

鳳姐、鴛鴦設局取笑

劉姥姥裝傻上演笑劇

五、課後反思 查漏補缺

通過本文的教學,學生們初步明白了在寫人物時,要通過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這種方法。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按教學規律辦事之謂也,語文應該“姓語”,語文課一定要重視語言的教學和訓練。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以“樂”爲主線,前後呼應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景物描寫作用,學習本文寫景與抒情自然結合的方法。

2、理解作者遊覽山水的樂趣及其與民同樂的情懷。

3、積累文言詞語,掌握一些常用實詞的詞義和重要虛詞的用法。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遊記散文。大量運用駢偶句,加強了韻律美;大量運用“也”“而”,加強了迴環詠歎的意味。這些都需在反覆朗讀中體會。

本文的結構很有特色,課文以抒情貫穿於記敘寫景之中。第1段寫亭之概況,第二層寫朝暮圖、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爲主線貫穿起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在寫了太守觀賞四時不同之景“而樂亦無窮”,寫了太守之樂的一因,後又太守見到滁人遊山賞景,與衆賓客宴酣之樂眼前是一幅百姓歡悅和樂的圖景,而此乃太守之樂的另一因。(歐陽修在滁州寫的另一文《豐樂亭記》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而這些內容最後都統攝在“太守之樂其樂”中。理解文章結構,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作者的思想情感並沒有採取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寄託在敘事寫景之中,特別是描寫滁人之遊的內容,與文章上下文之間的關係,學生不易直接把握。所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教材設想:

在熟讀課文,在學生掌握文言知識,疏通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以問題切入,課堂學習主要以課文誦讀,問題討論,品味鑑賞,比較閱讀等形式,感受文章音韻美,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懷。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因爲他參與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推行“慶曆新政”。這次改革失敗,受貶謫的不止滕子京一個人,范仲淹本人在慶曆五年也被貶到鄧州。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在同一年被貶謫到滁州。范仲淹在被貶謫鄧州的第二年,也就是慶曆六年,寫下了《岳陽樓記》,寄託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同一年,歐陽修也在滁州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本文,看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抒發的是什麼樣的情懷呢?

二、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學家。宋代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被後世尊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詩詞、史傳等都有相當成就。

背景介紹: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歐陽修曾參加了以范仲淹爲首的改革派,推行“慶曆新政”,不久在政敵的打擊下,改革失敗,范仲淹等降調外任。歐陽修被貶爲滁州知州。作爲執政者的反對派,有很多政見要說,有滿腹的抑鬱不平要發泄。但現在只能從側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與作者同一時期寫的另一篇文章《豐樂亭記》是姊妹篇。

三、解題

“記”是古文中一種以記敘和描寫爲主要表達方式的體裁,多用來描寫作者的旅行見聞。它的取材範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並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類似的文章有:《岳陽樓記》、《小石潭記》、《桃花源記》等;類似的古文文體還有:“銘”(《陋室銘》)和“說”(《馬說》、《愛蓮說》)。

四、聽讀課文,掌握朗讀節奏

學生讀課文,讀通順,讀準節奏

教師出示重點讀音

滁(chu) 壑(he) 琅琊(langya) 潺(chan)釀(niang) 僧(seng) 輒(zhe)

霏(fei) 暝(ming) 朝(zhao)而往 傴僂(yu)(lv) 洌(lie) 蔌(su)

射者中(zhong) 弈(yi) 觥籌(gong) 翳(yi)

五、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疏通課文大意,不懂問題可以向老師或其他小組的同學提問。(教師可出示參考譯文作爲學習輔助)。

六、完成下列資料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字

蔚然:茂盛的樣子。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頹然:精神不振的樣子。  雜然:錯雜的樣子。

傴僂提攜:駝背。     山餚野蔌:蔬菜。

2、一詞多義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靠近)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轉折連詞)

臨溪而漁(到)朝而往, 暮而歸(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詞,不必譯出)

泉香而酒洌(順接連詞)

雲歸而巖穴暝(聚攏) 山水之樂(樂趣,名詞)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去)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以……爲樂趣,動詞)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歡樂,形容詞)

七、再讀課文,注意體會“也”的不同語氣和“而”的輕重音;通過推究文理,梳理文脈,讀出詞、句、段間的邏輯停頓和邏輯重音,旨在讀得流暢。

教師在學生疏通文句的基礎上作朗讀提示:

第一段,“環滁皆山也──琅琊也──釀泉也──醉翁亭也──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謂也──自號曰醉翁也──在乎山水之間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前四個“也”表判斷;五、六、七個“也”表解釋;第八個“也”表肯定,語氣堅定,“也”的語調要較重;第九個“也”表肯定,但語氣較平穩。

第二段,這一段中“而”較多。關於“而”的讀法,凡錶轉折或遞進意味,都需重讀;凡連接詞與詞,有調節節奏作用的,則應輕讀。

第三段,四個“也”均表解釋語氣,六個“而”有的表修飾,如“雜然而前者”;有的表因果,如“溪深而魚肥”“泉香而酒冽”。這些句子均應輕讀。

第四段,一、二句“也”表陳述語氣,四、五句“也”表解釋。“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除第三個“而”表順接需輕讀外,其餘三個均應重讀。

八、作業 1、熟讀課文,背誦第二段。

2、訂正並複習課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人們經常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兩篇名文相提並論,不僅因爲它們同一時期,同樣偉大的文學家的作品,更主要都表達了兩位大家不同凡響的思想境界。在我們剛學的《岳陽樓記》中作者直抒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在本文中作者要表現怎樣的情懷呢?又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表達的呢?

二、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探究文章的結構。

1、通過上堂課的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已有了瞭解,下面請同學概括各段的主要內容。

討論明確:

第一段:亭外的風光,亭名的由來,醉翁寄情山水的樂趣。

第二段:山間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

第三段:太守出遊所見的畫面——滁人遊,太守宴,賓客歡,太守醉。

第四段:太守醉遊歸來,自得其樂。

2、討論文章的內容間有怎樣的內在聯繫呢?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在寫醉翁亭之前先寫了周圍的景色,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與下文內容有怎樣的聯繫?

參考:從遠山落筆,立足於滁州,先是定點觀察環視,然後把焦點對準西南諸峯,點出瞭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動點觀察,景隨步移,山行六七裏,先聞水聲,後見泉水,最後峯迴路轉,推出了泉上的醉翁亭,寫出了亭的環境,按照由遠而近的順序,寫完景過後層層設問,通過作亭者誰,名之者誰,引出了命名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樣很自然地表現山間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2)山水美,自然有遊人的樂趣,人們的樂趣表現在哪些地方?

參考:滁人遊,前呼後應,扶老攜幼,自由自在,熱鬧非凡;太守宴,溪深魚肥,泉香酒冽,美味佳餚,應有盡有;衆賓歡,投壺下棋,觥籌交錯,說說笑笑,無拘無束。

作爲太守,見此其樂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根據以上梳理,你認爲文章結構有何特點?

參考:文章是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提挈全篇,而“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寫“醉”就是爲了寫“樂”。一個“樂”字貫穿全文:山水樂——四時樂——宴酣樂——禽鳥樂——太守樂。

文章講究結構上的前呼後應:第一段提出太守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第三段描寫太守在宴席上“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文章一開頭,只雲醉翁,只說是太守自號,但太守是誰?並不點破,以下幾段也只反覆用太守作爲稱代,共用了九個之多,直到最後一句才道出“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使讀者恍然大悟,原來是作者“夫子自道”。這都增加了本文結構上的妙趣。

三、結合以上分析,理解作者情懷。

1、作者結尾說“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那麼太守到底“樂”什麼呢?

討論後明確:怡情山水,更爲滁州一帶的百姓安居樂業而樂。作者在這裏含蓄地抒發了自己複雜的情感,既包含娛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績──政通人和的欣慰。

2、投影出示《豐樂亭記》,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懷。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閒。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早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爲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明確:太守周圍的人情事物無一不讓他愉悅動情,美麗的琅琊風光,駝背彎腰的龍鍾老人,天真活潑的少年兒童,絡繹不絕的遊人,一切都那麼有生氣有色澤。在他所治理的滁州這一方水土,可謂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快樂無比,太守自然也就樂得其醉了,他沉醉於這方山水之樂,也更沉醉與民同樂之中。

正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一樣,“與民同樂”也是歐陽修的政治理想。雖然他遭貶謫,他以寄情山水來排解他內心深處的抑鬱,但他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滁州得以實現,內心是感到欣慰的。這種深層次的快樂,不是別人都能夠理解的,而他也樂得自得其樂。

四、賞讀課文。

《醉翁亭記》是一篇極其優美的散文,秀麗多姿,富有詩情畫意。請大家就課文景物描寫的內容,重點誦讀,併發揮想象,用優美的語言爲我們推薦一下。

示例1: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筆下,醉翁亭的遠近左右是一張山水畫。“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風光秀奇,迤邐連綿,蒼翠欲滴,一泉環繞而過。林深路曲,泉流彎旋,有亭踞臨泉上。山與泉相依,泉與亭相襯,構置成詩一般的優美境界。

五、佈置作業:

1、按要求默寫。

① 文中描寫醉翁亭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文中寫山間四時景色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文中點明“醉翁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文中描繪太平祥和的百姓遊樂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 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

① 已而夕陽在山 已而:___________

② 太守謂誰 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句中的“其”,跟“醉能同其樂”中的“其”字意義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B. 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

C.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D.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

(3). 與“遊人去而禽鳥樂也”中的“而”作用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朝而往,暮而歸 B.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C. 佳木秀而繁陰 D. 日出而林霏開

(4)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別用一句話寫出“禽鳥” “人” “太守”之“樂”的具體內容。

禽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從課文的主題的內容,意蘊,表達的方式等方面比較《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

參考答案:1. ① 翼然臨於泉上

②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④ 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

附參考答案

1、略2、(1) ①不久(或:繼而) ②是(或:爲) (2). C(代詞,他們)

(3) D(表承接。選項A中的“而”表修飾,選項B中的“而”錶轉折,選項C中的“而”表並列)

(4)喝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酒醒時能用文章來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5) 禽鳥:山林之樂 人:從太守遊之樂 太守:山水之樂;勤政爲文之樂;

3、滁人、賓客之樂《醉》文表述主題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與民同樂”的濟民之情隱含在描寫敘述之中,沒有一語道破,而是在醉中寫樂,在樂中寫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千古名句。而《嶽》文表達主題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範公在比較了“遷客騷人”的仕途進退的悲喜之情後,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磊落胸懷,並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爲己任的高風亮節。這精警之句振聾發聵,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奮進。從這一點來說,範公明顯高出醉翁一籌,也是醉翁難以企及的。

板書設計: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山水之景 醉翁亭 山水之樂

朝暮之景 四時之景 山水之樂

滁人遊 太守宴 賓客歡 太守醉 與民同樂

山林之樂 禽鳥之樂 人之樂

太守之樂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9

一、基本情況分析:

兩班的學生思想較爲活躍,能向老師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學生在語文的學習目的性上不夠明確,態度不是很端正,認爲語文的學習可有可無,考試時成績拉不出什麼差距,因而不重視語文的學習。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通過教師近兩年的語文自學能力教學的培養,他們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但總體來看,學生的語文成績不是很好,甚至還有考不及格的學生存在。優生的比例太小。

九年級中,由於學科的增加,學習任務的加重,壓力的加大,語文學科的教學時間就更少,除課堂時間外,學生基本上是不動語文的。

二、教材分析

我們採用人教版教材,本冊教材共分爲六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讓學生感悟人生,第二單元、第三單元關於人與自然。第四單元關於民俗文化,第五單元、第六單元古文閱讀。六個單元有閱讀,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我覺得概括起來有以下四點:一是比較全面的體現了義務教育國中語文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各項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體綜合語文教學效應的“單元合成,整體訓練”的新的語文教材編排體系;三是設計了比較完備的助學系統,利教便學;四是堅持了教學內容的質和量的統一,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九年級語文的學習,是國中學習過程的第三個階段(第五、六學期),也即最後階段。教學重點上升爲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使學生懂得語文對生活的服務關係,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課文按照文體分類編排。語文基本訓練更進一步,進行記

敘、說明、議論三種表達方式綜合的訓練,並落實到實際運用上。

三、教學策略:

1、領會課標內涵,鑽究《考試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了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應達到的能力與目標,領會了課程標準的內涵,才能瞭解學生知識與能力,語文素養等方面的不足;它是開展語文教學要重依據和指導性綱要,教學的理念、情景的創設,互動的教學平臺的搭建,都離不開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同時它又是語文課程標準理念的外在體現;它是會考命題的指導思想與基本理念,是會考命題方向的源泉所在。吃透標準纔有可能吃透語文會考評價的方向、方式、方法,纔有可能展開針對性的教學。

《考試說明》是課標的具體化和進一步的精細化,它根據課標,結合考試實際,以會考的範圍和要求及主要題型示例甚至試卷的長度,難度,各部分大致的分值等都作了十分具體的說明。因此,作文老師必須認真研究考試說明,讓複習能做到低時高效。

2、依據學生實際,探尋語文差異。

本學期時間緊,任務重,學生語文能力差異大,有必要研究現階段學生最缺什麼知識與能力,最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語文素養,區分出主要差異與次要差異,有選擇、有重點地突破性地分層教學。這是我們有效開展本學期教學與複習工作的第1個前提條件。

3、選好、用好有關資料,追蹤會考考點趨向。

領悟了課標的內涵,鑽研了《考試說明》,明確了學生最需要突破的重點難點,僅僅是開展本學年教學與複習工作的前提,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學,高效複習,還需要選好、用好資料,把握會考動態、追蹤會考考點趨向。資料的準備,是自己精心篩選,不用外面的資料。根據學生實際自己出一些資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不搞提海戰術,下攔河網。

4、精心備課,上好課。

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得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每一節課,老師必須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達到一個什麼樣的要求。並且要擇其重點進行教學,不能面面俱到。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教讀課文的學習,自讀課文完全放手學生自己學習。

5、重視閱讀訓練。閱讀是考試的“半壁河山”,也是社會生活中常運用到的,最接近人們生活的語文知識。抓好閱讀訓練,一方面在講課時認真分析,多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技巧,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自讀第學年不少於80萬字(其中文學名著2——3部),因此,要求學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我決定把自己的一部分課外書籍拿來借給學生看,原來沒有開放過的學校圖書室,請求管理員開放,也要求學生跟其它老師藉着看。有條件的買一些來互相傳閱。總之,儘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看一些課外書。看了課外文章要求學生做到三個方面:一是摘抄一些好的詞語和名言警句,注意歸類收集,如寫人的和寫物的分開,與四季的分開等等;二是體會文章的時代意義、作者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往往反映時代的精神,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文章是作者心靈世界的反映,從文章內容也可以分析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閱讀文章,一定要求學生能體會出這些內容;三是注意學習各篇的寫作技巧,好文章不但有好的思想內容,而且運用了較好的表達技巧,閱讀文章要求學生注意吸取這些好處,以便“遷移默化”到自己的文章中來。

6、加強寫作訓練。要加強寫作訓練,從三點入手:第一點是多觀察,多積累(多積累前面己談到)。多觀察就是要培養學生經常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第二點是要多感悟,文章往往是有感而發,感悟得深,才發得快,發得猛。第三點是多練。可按照自己的作文訓練系列進行一次全面的訓練,全面地儘可能地提升學生作文的質量。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0

一、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詩中“寒江獨釣”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懷叫人讚歎。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則營造了另一番意境,抒發了別樣的情懷。今天讓我們隨着張岱,走向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著作頗豐,今存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2)背景鏈接

張岱出身於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過着布衣悠遊的生活。明亡以後,他曾參加過抗清鬥爭,後來消極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專心從事著述。本文選自《陶庵夢憶》。

2.生難字詞

(1)字音

更定(gēng)  毳衣(cuì)  崇禎(zhēn)

沆碭(hàng dàng) 餘舟一芥(jiè) 鋪氈對坐(zhān)

餘拏一小舟(ná) 喃喃(nán) 霧凇(sōng)

(2)詞義

【更定】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定,完了,結束。

【拏】撐(船)。    【擁】裹着,圍着。   【毳衣】細毛皮衣。

【霧凇沆碭】冰花周圍瀰漫着白氣。

【長堤一痕】指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痕,指斑跡,跡印。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1.朗讀指導

明確: 首先要讀清楚,一要句讀分明,二要節奏合理;其次要抑揚頓挫,讀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要流暢自然,一是語句要流利,二是音韻鏗鏘;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讀的基礎上自然成誦,切忌硬背。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構

明確:播放朗讀,學生聽讀,再跟讀。留意文章敘了什麼事,寫了什麼景。

明確:全文共兩段,第1段寫賞雪的具體經過,第2段寫在湖心亭的奇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精讀課文 深入理解

1.“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告訴了我們什麼?

明確: 點明時間、地點。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從哪種感覺來寫?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從聽覺來寫。寫出了天氣的嚴寒,也爲下文到湖心亭看雪作鋪墊,突出遊興強烈。

3.這麼冷的天氣,才凌晨時分,作者獨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嗎?

明確:孤懷雅興,孤高自賞。

4.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麼? 作者看到了什麼?和這些人有些什麼交往?

明確:已經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裏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麼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閒情雅緻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飲酒。我痛飲了三大杯,然後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是尾聲,你怎樣理解這個“癡”字? “喃喃”一詞,你看出了什麼?

明確:舟子說作者“癡”,又說還有像作者一樣“癡”的人,實際上是突出作者的“癡”。 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舟子自言自語、大惑不解的狀態。

步驟四 賞析語言 探究寫法

1.找出寫景的句子並體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寫景使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特點?

明確:“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作者寫景運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徵來寫,“一痕”“一點”“一芥”

“兩三粒”高度抽象概括,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

2.寫作特色。

明確:人與景相融合。 人與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點,作者以其精準的感受,體會到隱藏在簡單背後的震撼力,湖心亭巧遇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

四、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步驟五 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對西湖壯觀的雪景的描寫及湖心亭奇遇的記敘,表現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

2.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寫的也是雪景,也寫到人的活動,體會它和本文在描寫手法和表達感情上的不同之處。

明確:在描寫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遊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爲人設。在表達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江雪》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3.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相應的練習。

(2)把課文翻譯成現代文。

(3)完成《名師測控》或《精英新課堂》本課練習。

湖心亭看雪

張岱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

地點:西湖

天氣: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事件:獨往湖心亭看雪,看到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圖以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五、課後反思 查漏補缺

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注意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字詞解釋和文義疏通讓學生在預習中對照課後註解完成,有疑難小組交流解決,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1

【教學目標】

1、 品味描寫月光的語句,牢記並運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詩中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感情,背誦默寫這首詩。

2、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3、自主合作探究,師生互動,講練結合。

【教學重點】

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難點】

結合生命細節,感受作者情懷,感悟人生規律,懂得得失與取捨。

【教學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欣賞,導入正課: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騷客以中秋月亮爲題材來吟詩賦詞,蘇東坡也以中秋月亮爲題材,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調。蘇東坡的詞,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在宋詞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水調歌頭》,更是不同尋常。請看清代評論家胡仔對它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一切景語皆情語”,大自然的萬物在作家筆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麗的詩。團圓之中秋佳節、浩瀚深藍天空中那輪明月本就牽動無數文人墨客的情懷。賞月玩月便成了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時喜中秋。爲何人們獨獨鍾情於中秋賞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蘇軾的懷秋思緒吧。

二、誦讀詞作,讀出節奏,讀出感情。學生代表反覆朗讀後,各組代表進行比拼,老師點評。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理解詞作的主要內容

(一)課堂上,給學生時間對照課文註釋書面翻譯全文,讓他們交流,教師提供譯文參考校對:

【翻譯一】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從何時纔有?端起酒杯來詢問青天。

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賞着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着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爲何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

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翻譯二】

丙辰年中秋之夜,歡暢痛飲到天亮,大醉,寫了這首詞,並以之懷念弟弟蘇轍。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着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我想乘着風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

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裏比得上在人間!

月光從硃紅色樓閣的一面轉到另一面,低低的灑在窗戶上,照着不眠之人。

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爲何總在親人離別之時才圓?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但願離人能平安健康,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四、理解詞作的思想感情。

(一)思考探究

1、詞前小序有什麼作用?

2、 開頭兩句有何意蘊?

3、“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只是讚美月夜嗎?

4、“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寫出了詩人怎樣的矛盾心理?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如何理解?

6、蘇軾原在朝廷做官,由於黨派相爭受到排擠,背貶爲地方官,加上與其弟分別六年之久,面對中秋圓月他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多想離開令他傷心的塵世,飛向美麗的月宮,他的思想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標誌蘇軾思想起伏變化的關鍵詞有那些?

【老師小結】高處不勝寒內涵非常豐富,確實表達了作者禁不住朝廷黨派之爭相互排擠的打擊,害怕回去沒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間也不錯,做個地方官,逍遙自在。同樣可以爲國家效力,爲百姓造福。於是蘇軾化解了心中的苦悶,抑鬱之情。翩翩起舞。

8、哪幾句由望月過渡到懷人?

9、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一句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

10、討論對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達、襟胸坦蕩,皓月當空,但骨肉分離。作者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11、結尾兩句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思想?

12、全班齊讀:歸納作者心理變化的過程。

討論明確:(苦悶——矛盾——豁達——祝願)

(二)【賞析上闕】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足見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裏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蘇軾的思想看來,他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和飄飄欲仙的感覺。

蘇軾此詞作於丙辰年,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高處不勝寒”內涵非常豐富,確實表達了作者禁不住朝廷黨派之爭相互排擠的打擊,害怕回去沒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間也不錯,做個地方官,逍遙自在。同樣可以爲國家效力,爲百姓造福。於是蘇軾化解了心中的苦悶,抑鬱之情。翩翩起舞。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複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在闌珊中饒有律動。中秋月景,人們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還有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爲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

【提示注意】我們可以抓住“不知”“歸去”,才能讀懂詞人內心祈願;從“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負及遭遇,從而體會“寒”字背後的愁苦與幽憤。

【板書】上闋:望月-思歸 (寫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賞析下闋】下片懷人,即兼懷子由,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裏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爲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便無理地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爲難,給人增添憂愁,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接着,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爲明月開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爲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爲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爲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爲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爲,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裏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

【板書】下闋:責月—懷人。(抒情)

【詞作主旨】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五、拓展探究

(1)與文本對話

語言,是情感的外殼。欣賞古代詩詞,應該經過語言這條通道,走進作者的內心,領會詞人的情感,這就是與作者對話。這裏,老師提供兩個參考話題,同學們可以據此展開想像:假如你通過時間旅行站在東坡大師面前,和他談起這首詞,你將對他說些什麼?讀你的詞,其實是在讀你。對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對你的人格,我最欣賞的是……

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獨鬱悶,酒醉後幻想超脫人世間,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賞你“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中表現出來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見,飽受離別之苦,但你還能想到天下更多的離別之人,並祝願他們,你有一種曠達的胸懷。

例3:我會這樣問東坡大師:既然政治生活讓你感到愁苦鬱悶,你爲什麼不像陶淵明那樣辭去官職,迴歸田園,過着快樂的隱居生活呢?

師:你的提問很有深度。實際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進”與“退”的問題。從詞中來看,東坡對此是很矛盾的。但從他爲官的事實看,他沒有學淵明的“退”,他選擇了“進”!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雖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愛民,多爲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百姓們尊稱他爲“蘇公”。所以,東坡的可貴就在於,他孤寂過,愁苦過,矛盾過,但他最終選擇的是奮發!我們都應該學習他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2)與作者對話

讓我們第三次來朗讀這首詞,注意領會詞人情感的變化過程。 (生齊讀全詞。)

問題(1)這首詞的想象與抒情都是圍繞着什麼來進行的?(明月)

“月下”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不知觸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你能聯想一下,課文以外,還有哪些詠月抒懷的古詩文名句,你能對它們進行簡要的評析嗎?

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遠在天涯的親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師:這句和課文中哪兩句異曲同工?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例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遙望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寫得很平實。師:真實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飾。

例(3):“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裏。”用誇張的手法描寫滄海的壯美,表現了曹操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寫得氣勢宏大,氣魄雄偉。

例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以月下登樓所見表達了詞人亡國的憂愁和對故國的思念。

(3)與環境對話

讓我們從古人筆下的優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現實環境中來。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與苦悶時,你是怎樣面對的,或你將怎樣面對?

讀東坡的詞,我總想到李白。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則說“明有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醉以後,東坡“欲乘風歸去”,李白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兩位大詩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還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裏,老師斗膽將這兩句竄改爲:“人生失意仍須歡,莫使年華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師的觀點嗎?生:同意!師:讓我們集體將這首詞朗誦一遍。 (生齊背全詞。)

六、閱讀方法小結。

師: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開展閱讀對話的途徑和方式:

1、與文本對話:感知內容,品味語言。

2、與作者對話:展開想象,領會情感。

3、與環境對話:拓寬視野,加深體驗。大家對此都有一個基本的瞭解。讓我們共同欣賞有着首次演繹的歌曲。十年以後,你還會再讀這首詞嗎?二十年以後,若干年以後呢? 優秀的作品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解讀。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同暢飲陳年美酒,總讓人口齒留香,久而彌篤。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蕩,飄蕩……以後,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逢,我們都會從心底迸發出一個聲音:我愛東坡!

七、佈置作業:背誦默寫這首詞,明天檢測。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2

教材解讀:

《論教養》是一篇議論文。本文透過衆多“有教養”及“無教養”的現象,探究“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的本質,深入淺出,富有現實意義。作者不泛泛而談,而是從對衆多事例的比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結論。文章行文活潑、靈動,思路清晰,從討論教養本身,到剖析教養的重要表現——“優雅風度”,其中貫穿着作者的基本見解:教養的本質是尊重。

本文作爲一篇寫給青少年的“書簡”,是值得中學生一讀的,也值得師生共同探究。這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較好的範文。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反覆咀嚼、品味本文中精闢的論斷和格言式的語句,理清文章思路,辨析並學習對比論證和舉例論證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讀全文,理順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3.明確作者的觀點,學會做一個真正有教養和優雅風度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理解作者的觀點,梳理文章的論證思路。

2.理解本文使用的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作用。

難點:學習本文舉例論證時舉例加分析的具體論證思路。

教法與學法:

教法:鑑賞品味法:在教學中,要藉助於學生世界觀剛要形成的良好契機,引導學生學習什麼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並用文章的觀點指導學生的言行。

學法:對比閱讀鑑賞法:文章本身就有着許多前後對比之處,如先列舉無教養的例子,再說什麼是真正的教養,這樣引導學生對比閱讀,通過比較得出結論,能更快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含有預習檢測、問題引領、板書設計、課堂檢測等內容的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蒐集關於“教養”的名言警句;解決“讀讀寫寫”中的生字讀音和生詞意思。

課時安排:

1課時

探究新課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策略 設計意圖 教師隨筆

一、導入課文,激趣引思。(約3分鐘) 導入法一:(主題導入)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任何東西能比人類的愛更富有智慧、更復雜。她是花叢中最嬌嫩的而又最質樸的、最美麗的和最平凡的花朵,這個花叢的名字叫教養。”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說過:“教養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那麼,怎樣才能成爲一個有教養的人呢?獲得教養的途徑又有哪些?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利哈喬夫的《論教養》一文,一同探討什麼是真正的教養。

導入法二:(背景導入)

曾爲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的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利哈喬夫是當代最卓越的學者、作家。首先,讓老師來介紹他的著作《善與美書簡》。這些“書簡”沒有具體的收信人,而是面向所有讀者。這本書是寫給年輕人的,旨在告訴他們走善良的道路是最可行的道路,也是一個唯一正確的道路。讀完這本書,讀者就知道他的勸告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人從中受益。這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信集,是高尚導師的傾心話語,其才華在於循循善誘,擅長跟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論教養》就選自利哈喬夫的《善與美書簡》。 引述關於教養的名言警句,引出課題,有助於學生直接進入課堂學習環節,有助於學生精力的儘快集中。

通過簡介《善與美書簡》,讓學生大致瞭解了該書的主要內容,同時瞭解了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的內容傾向和讀者羣體,爲學生更好地瞭解文章主旨奠定了基礎。

二、初讀課文,暢談感受。(約15分鐘) (一)檢查預習,瞭解常識。

(教師課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詞,注音處留白,重點詞語的意思處留白。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邊討論邊解決。教師最後點撥,明確。)

1. 給下列加線字注音。

恪守(kè)允諾(nuò)自持(chí)

汲取(jí)扭捏(niē)箴言(zhēn)

貿然(mào)尷尬(gān)涵養(hán)

矯揉造作(jiǎo)絮絮叨叨(xù)

附庸風雅(yōng)

大發雷霆(tíng)彬彬有禮(bīn)

自吹自擂(léi)

2. 解釋下列詞語。

(1)貿然:輕率地,不加考慮地。

(2)彬彬有禮: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彬彬,原意爲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

(3)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漠:冷淡。

(4)隨心所欲:隨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任憑;欲,想要。

(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6)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擂,打鼓。

(7)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矯,把彎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彎。

(8)附庸風雅:爲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多含貶義)。

(9)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實在。

(10)隨機應變:隨着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形勢。

(11)扭捏作態:具有矯揉造作或誇張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3.組內交流蒐集的相關作者的情況,教師補充。

(課件出示)

作者簡介:

德米特里·利哈喬夫(1906—1999),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知識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藝理論家。他生於聖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歲時進大學學習人類學與語言學。1938年,入列寧格勒的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參加過慘烈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從1946年至1953年,在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1971年,被推舉爲蘇聯科學院(現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86年,他開始重新尋找俄羅斯文化之根。蘇聯解體後其地位相當於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爲文化大師,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他的祖國,成爲20世紀俄羅斯的知識象徵。

(二)整體感知,初識文本。

(學生初讀課文,圍繞着如下問題,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1.作者認爲教養首先體現在哪裏?

明確:作者認爲教養首先體現在家裏。

2.第5—10段主要論述了什麼?這幾段的論述有什麼共同點?

明確:第5—10段主要從反面論述了一個人沒有教養的表現。這幾段的論述都是先假設一個人在外面表現得彬彬有禮,但是在家裏卻表現得不尊重家人。在對比中反映了一個人怎樣做纔算有教養。

3.怎樣理解本文的題目?

“論教養”中,“論”這個字,確定了文章的議論性質;“教養”是本文的論題,也隱含着文章的論點即“有教養”“真正的教養”等。 檢查預習的環節是爲了檢驗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成效,爲教師及時瞭解學情、調整教學重點做好鋪墊。

引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文本,初步梳理文本思路,這樣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認知,有助於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約20分鐘) (一)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梳理本文的論證思路,劃分結構層次,並概括層意。

(組內合作完成,教師巡視點撥,交流後明確。)

明確:第一部分(1、2):開門見山,引入論題。

第二部分(3—12):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論述什麼是“有教養”。

第一層(3—10):通過假設、對比,列舉了沒有教養的事例。

第二層(11、12):從正面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教養。

第三部分(13—18):通過列舉事例和現象,論證什麼是“優雅風度”。

(二)研讀文本,深層探究。

(以小組交流的形式,圍繞如下問題展開討論,深度研究文本。)

1.第二部分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樣對比起來寫,有利於突顯什麼是真正的有教養。尤其在列舉了大量事例和現象後,讓讀者在對比中瞭解了“有教養”是一個怎樣的表現。

2.文中作者由論述“教養”轉向論述“風度”,它們二者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繫?

明確:教養是風度的基礎,風度是教養的外在表現形式。

3.作者在論述“風度”時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

首先由談論“風度”的書籍談起,提出待人接物的問題,然後批駁錯誤的觀點。接着解說風度的緣起。接着列舉有風度的現象,論述養成優雅風度應遵循的準則。最後得出結論: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才能保持優雅的舉止。

(三)賞析語句,重點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下面的語句,然後結合文章的主旨和前後語句的關係理解重點詞語或語句的表達效果。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品味亮點詞語:

(1)品味“切記不要互相妨礙”中加線詞語的作用。

明確:“切記”是務必牢記的意思。這裏既是一種警告,又是在表明自己的觀點。

(2)理解“如果你懂得了這一點,再加上幾分隨機應變的智慧,那麼風度就會自動來到你的身邊”中加線詞語的表達效果。

明確:“如果……再加上……那麼……”這一組關聯詞語表明了句子前後的邏輯關係,也恰當地論述了“風度”怎樣纔會得來。

(3)“假如一個人已經進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關愛看作理所當然的事情,與此同時卻看不到父母也需要關愛和幫助,那麼同樣不能說他是個有教養的人。”這一句中的關聯詞語起着怎樣的作用?

明確:“假如……那麼……”構成了一組假設複句。這裏表明這種現象是假設的,不一定真實存在;通過假設起因,推理得出假設的結論,符合人們的思維;映射某種社會現象,讓個別有類似現象的人覺醒。 此環節的三個步驟是層層深入的,即由整體到局部認知文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梳理文章的思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互補,充分調動每一名學生參與課堂、獨立思考、表達見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對照梳理,積累運用。(約7分鐘) (一)探究主旨

1. 舉例說明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

明確:(1)舉例論證。本文的第5—10段、第17段都進行了集中舉例論述。第5—10段集中列舉了“無教養”的例子,第17段集中列舉了“優雅風度”的具體表現。這些例子都鮮活地證明了怎樣纔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

(2)對比論證。本文多處使用了對比論證方法。第5—10段每一段都是通過假設、對比,列舉了沒有教養的表現,體現了沒有教養的具體指向。第二部分的前兩層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這樣對比起來,更能體現真正的教養。

2.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本文透過衆多“有教養”及“無教養”的現象,探究“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的本質,對衆多事例進行了比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讓我們瞭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教養和優雅風度,指導我們努力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二)拓展延伸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做纔算是有教養。

(小組內交流,講時需結合自己的例子。一名學生講完後,其他學生再評價、補充。)

(三)師生總結

(學生先談收穫,教師再補充。)

本文行文活潑、靈動,思路清晰,從討論教養本身,到剖析教養的重要表現——“優雅風度”,其中貫穿着作者的基本見解:教養的本質是尊重。作爲一篇寫給青少年的“書簡”,文中既有探討問題的邏輯和推論,又有大量生動的事例。加上精闢的觀點和格言式的句子,引人深思,值得反覆咀嚼、品味。尤其本文所闡述的道理更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從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和與別人的交往中做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 此環節主要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主旨,並引導學生談談對“有教養”的認知,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怎樣做纔算是有教養。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1、2):開門見山,引入論題。

8.論教養第二部分(3—12):先談“無教養”的例子,再談“有教養”的表現,論述什麼是“有教養”。

第三部分(13—18):通過列舉事例和現象,論證什麼是“優雅風度”。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3

【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說說“什麼是創造”,再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或別人的經歷具體說說你對“創造”的理解。(旨在引發學生思考,激發 他們“創造”的積極性)

那麼生活在20世紀的我們的教育家,又是怎樣理解“創造”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陶行知的《創造宣言》。

【教學目標】

1.鞏固駁論文的知識,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

2.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與文中的人物近距離接觸,感悟自信。

3.領會自信心與創造力的因果關係及自信心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作者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實踐家。他早年留學美國,歸國後,他終身致力於中國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國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實踐經驗都十分豐富。他在實踐中創立的“生活即育”、“教學做合一”“社會即學校”爲中心的教育理論,是我國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是爲世界所知曉的中國教育家。

“五四”運動後,從事平民教育運動,創辦曉莊師範。1934年7月,正式宣佈將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爲“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爲人民教育事業,爲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鬥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一生著作宏富,論述精當,堪稱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創造”的種.種錯誤看法,提出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激勵每一個人時時、處處要去創造。

【標題的含義】

“宣言”是一種演講辭,既是演講,那它一定具備演講稿的特點——文辭優美、感情充沛、說理生動、鼓動性強。

【讀準字音】

崇拜(chóng) 傷痕(hén) 中傷(zhòng)

塑像(sù) 遁詞(dùn) 啞口無言(yǎ)

魯鈍(dùn) 自暴自棄(qì) 走投無路(tóu)

玄奘(zàng) 懦夫(nuò) 屋檐(yán)

樵夫(qiáo) 豢養(huàn) 陡然(dǒu)

煙囪(cō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

懶惰 lǎn duò

中傷:誣陷或惡意造謠,旨在毀壞人的名譽。

遁詞:指理屈詞窮或不願吐露真意時,用來支吾搪塞的話。

魯鈍:愚笨,不敏銳。

道統:是儒家傳道系統的一種說法。

懦夫:軟弱無所作爲的人。

走投無路: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衆叛親離:衆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離 :離開。

【整體感知】

1.看完整篇文章後的感覺是什麼?文章中的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大量的人 、事和很多經典的句子。

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圖畫、雕塑、文學、音樂、數學、物理、地理等領域。

2.本文屬於駁論文,作者主要針對哪幾種錯誤觀點進行反駁?

在文章中,作者圍繞五種“不能創造”的藉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批駁。這五種錯誤觀點是:①環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單調;③年紀太小;④太無能;⑤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入絕境 ,等死而已。

3.作者是怎樣對錯誤觀點進行批駁的?

作者主要運用了典型事例與名言警句來進行反駁。也就是說,此文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

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觀點嗎?如果有,是什麼?

作者在批駁了五種錯誤觀點後,直接提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鼓勵人們進行創造。

5.文章題爲《創造宣 言》,那麼作者的宣言是什麼?

作者在文章結尾,充滿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層次劃分】

6.這篇文章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第一部分(1~3):由藝術家造石像談起,引出教育家的創造不同於前兩者,“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4~10 ):作者羅列出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以一連串的不可爭辯的實例,一一予以反駁,從中確立起“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

第三部分(11~15):以東山樵夫的故事爲喻,說明喪失創造力的可悲下場。

第四部分(16):作者以排比的手法,發出創造宣言。

【深入探究】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作者認爲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麼?

美術家(羅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創造;作者認爲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學生先生合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評了哪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作者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八大山人朱耷揮毫畫幾筆便成爲一幅名貴的傑作;法國企業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蘇彝士運河;不識字的慧能據說本是目不識丁的樵夫,偶聽人講經,頓悟佛理,後來 成爲禪宗的南宗開創者;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

作者用這些例子來駁斥五個錯誤觀點:①環境平凡;②生活單調;③年紀太小;④太無能了;⑤陷入絕境。

結論:說明處處都需要創造,天天都有創造的機會,人人都可以創造。

3.“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以萬像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畫龍點睛。”這裏所用的幾個比喻分別比喻什麼?這句話怎麼理解?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萬像”比喻衆多教育對象。“畫龍點睛”比喻使衆多教育對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當,可能使衆多受教育者被毀,教育方法得當,可以使衆多受教育者成材。

4.東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樣的?(快速看這個故事,然後讓學生複述)你覺得東山樵夫可愛嗎?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這個人物還讓你想到誰?

東山樵夫將泰山的茅草連同樹苗帶回家裏焚燒取火。以東山樵夫的故事爲喻,說明喪失創造力的可悲下場。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創造精神的愚公。

5.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哪些句子明顯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作者渴望創造,熱切呼喚:“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願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陶行知用生動的事例證明了創造是人類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懶惰者、平庸者卻不屑於創造,還爲自己找出種.種藉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誡我們:“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着創造之路邁進吧。”

【課堂小結】

創造宣言

駁—        舉例        —立

環境太平凡   (石頭——不朽的塑像)   時時

生活太單調  (監牢裏——《正氣歌》)  處處

年紀太小  (莫扎爾特——音樂家)  人人

太無能了  (慧能——傳黃梅教義)

走投無路  (玄奘——取得佛經)  創造

【寫法探究】

1.有破有立,既擺出錯誤觀點,又有自己明確的觀點主張。

文章首先列舉了“環境太平凡,生活太單調,因而不能創造”的兩個藉口,針對性地提出了“我們是要在平凡上選 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選出不單調”的主 張;接着,作者又針對“年紀太小,太無能,山窮水盡、陷入絕境”這三個不能創造的原因,明確了“人人是創造之人”的觀點,最後發出了“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的創造宣言。

2.敘議結合,以議爲主。記敘主要指文中擺出具體事例時所運用的表達方式。議論則是對事例進行分析或表達觀點時採用的表達方式,如批駁了第二個錯誤觀點後的簡單總結,又如批駁了第五個錯誤觀點後的分析。

3.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層層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勵我們樹立自信,勇於創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鼓動性。

【課堂小結】

本文作者通過運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對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進行了有力的批駁,從而得出了“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結論。強調創造是人類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激勵我們發掘潛能,創造美好未來。

【品味語言】

品味文章語言,分析文章所採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1.“有人說……不能創造”五個段落。

總結:運用排比,突出強調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監牢中,產生了《易經》之卦辭,產生了《正氣歌》,產生了《國際歌》。

總結:運用排比,強調 在單調惡劣環境中一樣可以創造出驚世之作。

3.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糧水斷絕、衆叛親離之哥倫布,畢竟發現了美洲;凍餓病三重壓迫下之莫扎特,畢竟寫出了《安魂曲》。

總結:運用排比,強調有志者排除萬難就可取得巨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氣探出來,走出來,創造出來的。

總結:運用排比,強調開闢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氣。

5.所以,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總結:運用排比,強調創造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潛能。

6.汗幹了,血幹了,熱情幹了,僵了,死了。

總結:運用排比,強調沒有創造力就如同沒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 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 ,繁殖創造之森林。

總結:運用排比,強調任何一點的創造力,都會促進 成就的取得。

8.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除了大無畏之斧,還得有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志,才能開出一條生路。

總結:運用比喻、排比,在這句話中,作者把勇氣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劍,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剛,說明當陷入絕境,走投無路時,只有勇氣、智慧、信念與意志,才能使人絕處逢生,闖出一條生路。

9.文章採用了哪種表達方式?結合課文加以分析。

文章主要運用了敘議結合的表達方式。記敘主要指文中擺出具體事例時所運用的表達方式。議論則是對事例進行分析或表達觀點時採用的表達方式,如批駁了第二個錯誤觀點後的簡單總結,又如批駁了第五個錯誤觀點後的分析。

【結束課堂】

同學們,大家看到了,也聽到了許多環境不如我們,健康不如我們,或者和我們一樣平凡的人,都創造出了自己的不 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們有勇氣,有自信,敢創造,同樣也能書寫出屬於我們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當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氣、自信之外,要創造還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就來源於學習。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爲將來更好地創造奠定厚實的基礎。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4

1.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本人物形象,學習設置矛盾衝突刻畫人物的方法。

2.瞭解作品雙線敘事線索的結構藝術。

3.感受文本“白話”語言特徵,簡要了解《水滸傳》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地位。

4.感受中國古典小說的豐富底蘊,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北宋年間,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荒涼之地黃泥岡,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重特大搶劫詐騙事件。當時北京大名府樑中書爲了給遠在首都東京的岳父大人蔡太師送生日禮物,派楊志帶領一批訓練有素的“特警”護送十萬生辰綱,結果卻被以晁蓋、吳用等爲首的一批犯罪分子中途劫走!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八九百年過去了,人們不僅不痛恨這夥“詐騙搶劫團伙”,反而對他們十分崇拜,津津樂道,尊稱他們爲英雄!這是爲什麼呢?欲知曉答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智取生辰綱》一文。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與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本名彥端,今江蘇興化人。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羣經諸子,辭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一切技術無不精通,35歲曾中進士,後棄官歸裏,蒐集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閉門著述,最終寫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關於《水滸傳》的作者是否只是施耐庵一人,學界尚有爭議。明嘉靖時人高儒的《百川書志》雲:“《忠義水滸傳》一百卷,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因此,也有人認爲《水滸傳》爲施耐庵與羅貫中的合著。

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極高的地位,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全書前半部寫“官逼民反”,好漢林沖、魯智深等一個個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後,寫了幾場反土豪、打官軍的戰爭;後半部寫宋江被招安,攻遼,打方臘,最後以悲劇結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起義鬥爭的發展過程:從個人發展到集體反抗,從分散鬥爭到有組織的鬥爭,以及起義失敗的結局。

目標導學二:梳理情節,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大體把握故事內容,並在瀏覽的過程中思考以下問題。文題中的“生辰綱”是什麼東西?“智取”的人是誰?爲何稱作是“智取”?

明確:生辰綱是爲太師蔡京祝壽而進獻的大批財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錢的不義之財;智取的人是晁蓋、吳用等八條好漢;因取生辰綱的過程中巧用計謀,故稱智取。

2.梳理情節,給文章劃分結構。

明確:按小說故事情節發展,可將文章分爲六部分:

第一部分:故事發生(開頭至“今日天下怎地不太平”)楊志押送生辰綱。

第二部分:故事發展(“楊志卻待再要回言”至“唱道:……樓上王孫把扇搖”)七雄販棗蒙楊志。

第三部分:故事進一步發展(“那漢子口裏唱着”至“也這般囉唣”)白勝設計誘官軍。

第四部分:高潮(“那對過衆軍漢見了”至“自下岡子去了”)楊志無奈買白酒。

第五部分:結局(“只見那七個販棗子的客人”至“掙不動,說不的”)楊志誤失生辰綱。

第六部分:尾聲(最後一段)吳用智取生辰綱。

概括性梳理,可將全文劃分爲兩部分。

前一部分:寫楊志與老都管、虞候及衆軍士的矛盾。楊志爲了應付不測處處小心,事事留意。行路策略由趁涼行路至“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的天熱行路。期間對下屬不講究方式方法,“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聲載道。與兵士、老督管、虞候的矛盾層層升級。

第二部分:該部分爲全文的高潮,寫楊志、晁蓋等人的智取生辰綱。吳用利用酷熱難耐的天氣以及楊志一行口渴的現狀,於是設計在酒中下蒙汗藥,通過多種手段誘使楊志放鬆警惕,進而中計飲酒失了生辰綱。

目標導學三:探究文本雙線結構藝術

1.由前面對文本內容的概括性把握,請說說本文的結構線索是什麼。

明確:楊志押運生辰綱。上路——中計——失綱。

2.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條線索也穿插其中,結合題目,說說這條線索是什麼。

明確:晁吳智取生辰綱。定計——施計——劫綱。

【學法指導】

雙線結構是記敘類文章中常見的一種組合形式,同時存在和發展的兩條線索便於拓展作品的廣度和深度,更好地表現豐富而複雜的社會生活。

探究:爲什麼本文會同時擁有兩條線索?請說說這兩條線索之間的關係及如此安排的理由。

明確:文本所採用的是最常見的“包容式”雙線結構。故事的發展以一條線索爲明線,另一條包容在其中的爲暗線。楊志押運生辰綱的全過程便是本文的明線,明線中特別突出了楊志的小心謹慎,楊志與軍漢的矛盾,以及失綱的全過程,明線構成文章的整體脈絡。對晁蓋、吳用等人的行動則採取暗線寫法,讓讀者猜不透,造成懸念,直到最後由暗線轉到明線,讀者才恍然大悟。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更能引人入勝,從而增強藝術效果。

三、板書設計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一課時,我們大致梳理了故事情節,明確了本文行文的兩條線索,一條是楊志失綱的明線,一條晁蓋、吳用等人設計取綱的暗線,那麼到底雙方是怎樣的人才導致了這個結果呢?雙方的鬥智又如何體現?讓我們進入今天的課文學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精讀文段,分析吳用之智

探究:仔細閱讀智取生辰綱部分,說說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其“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一、智用天時。

楊志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正是六月初四日時節,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天氣的特徵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鬆陰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沒有還擊之力。而晁蓋、吳用等人卻早已等候在此,以逸待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

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爲劫取生辰綱的最佳地點,自然有其中的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爲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小說中“只見對面松林裏影着一個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說明問題。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晁蓋、吳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將急於進入松林避暑歇息。晁蓋、吳用等人爲楊志一行人畫好了他們情願也好,不情願也好都將進入的“伏擊圈”。

三、智用矛盾。

同樣通過仔細地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並且利用了這一矛盾。楊志擔心生辰綱出事,推遲每天動身時間,讓軍漢們擔着百餘斤擔子在烈日下行走,還時常用藤條鞭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會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虞候、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內部矛盾已經激化,這就註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說明晁蓋等人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四、智用計謀。

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衆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等人喝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的表演天衣無縫,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着生辰綱被劫持而去就是動彈不得,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

目標導學二:分析人物形象與環境,探究楊志“失綱”原因

1.文中用了大量的筆墨來刻畫楊志這一人物,結合文中關於楊志的言行,說說他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這與他丟失生辰綱有怎樣的關係。

明確:(1)對路途的兇險有着清醒的認識,根據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時間。開始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漸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帶,爲安全起見,改爲“辰牌起身,申時便歇”,天正熱時趕路,而且不允許大家在黃泥岡的松林裏休息。爲防止遭劫,兵士要買酒喝,他又千方百計阻攔。這都充分體現了楊志的精明、小心謹慎的性格特徵。(2)楊志對待下屬,“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漢們“雨汗通流”,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這又體現了楊志粗暴蠻橫、剛愎自用的性格特徵。

楊志的精明謹慎原本不應該產生“失綱”的結果,但是正是因爲這份謹慎,才促使他將他的粗暴蠻橫、剛愎自用發揮到了極點,以至於內部失和,最後軍漢們非要在黃泥岡停住,並買酒中計,從而導致了他的“失綱”。

2.對自然環境的詳細描寫,也是本文的一大藝術特色。請你結合文本說說,作者是如何描寫環境的,這樣描寫起到了何種效果。

明確:主要表現爲對天氣炎熱的描寫。從楊志一夥開始上路起,到楊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幾處着力寫天氣,寫太陽,寫樹林。直接寫“熱”的近二十處之多,通過寫“涼”來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餘處。而且寫“熱”又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覆描述,不斷點染的:有的通過作者的介紹來寫,有的通過八條好漢之口來寫,有的通過楊志或虞候、老都管之口來寫,更多的是通過軍漢的語言和行動來寫。這種對典型環境的描繪,不僅能烘托氣氛,有助於刻畫人物性格,同時能推動故事情節的開展,也就是說天熱成爲矛盾衝突發生、發展、激化的重要客觀原因之一。例如軍漢們挑着重擔走不動,一再要求楊志趁早涼行路,遇到樹林就要歇涼,看到賣酒就急於要買來解渴,最後連楊志也禁不住喝了半瓢,無一不是由於天氣酷熱引起的。從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吳用的巧計之所以能在黃泥岡松林裏得以實現,就天時而言,也正是得力於天氣炎熱。所以作品對天氣炎熱的着意描寫完全是爲“智取”服務的。

目標導學三:感受文本“白話”語言特徵,深刻理解《水滸傳》地位

探究:《水滸傳》作爲四大名著之一,它爲何著名?有人說,因爲它是白話語體成熟的標誌;有人說,它創造出了一部英雄傳奇;還有人說,僅以它高超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就擔得起名著二字了。同學們,請就本文所得,說說你們的意見。

明確:白話語體成熟的標誌。本文中諸多文句,與現在的白話無異,如“衆軍人看那天時,四下裏無半點雲彩,其時那熱不可當”;或夾雜着一些方言詞,如“這畜生不嘔死俺,只是打便了”中的“嘔”字,這都標誌了白話語體的熟練運用。而本小說的意義卻在於,它以白話語體成熟的標誌傳世,可謂開闢古今。

人物形象鮮明的英雄傳奇。文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楊志粗暴蠻橫卻又謹慎的雙面形象,吳用、晁蓋的機智形象,無一不讓人印象深刻。《水滸傳》作爲一部英雄傳奇小說的典範,就在於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倫絕羣而又神態各異的英雄形象。

拓展:《水滸傳》能列入四大名著之一不無其道理,但窺一斑還未必見得全豹,請同學們課後蒐集《水滸傳》相關素材,閱讀《水滸傳》相關選段乃至全書,更加深刻地體會中國古典白話小說的魅力。

【教學提示】

課外閱讀素材見光盤,可複印給學生使用。

三、課後小結

《智取生辰綱》故事情節波瀾迭起,扣人心絃,人物刻畫細膩入微,形象生動,環境描寫逼真簡練,恰到好處。它是以晁蓋、吳用爲核心的好漢羣體第一次向貪官“出手”,與“官家”衝突,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生辰綱被奪對於楊志而言也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此落草爲寇,最終歸梁山。

可取之處

知識點覆蓋全面,有利於深化學生對中國古典白話小說的認識。

不足之處

文中所體現的智取情節,在現代來看屬於違法行爲,是極不可取之行爲,因此,需要向學生闡述大量背景知識。由於受教學課時限制,此部分尚不完善。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5

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劉長卿唐詩鑑賞:

《過賈誼宅》又題《長沙過賈誼宅》唐肅宗至德年間,劉長卿以檢校祠部員外郎身份,到湖南任轉運使判官,又任淮西鄂嶽轉運留後,遭鄂嶽觀察使吳仲孺所誣諂,被貶爲潘州南巴尉。赴潘州途中,路過長沙賈誼故宅,想到賈誼的遭遇與自己有幾分相似,很是感慨,因此寫下了這首憑弔賈誼的七言律詩。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一開始,詩人就以無限感慨,述及賈誼的不幸遭遇。

賈誼是西漢初期的著名的政治家,二十歲任博士,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的主張,受文帝劉恆的賞識,卻因此受到守舊派的詆譭,被貶爲長沙王太傅,三年多後,任樑懷王太傅。樑王墜馬死,他自傷沒有盡到作太傅的責任,不久鬱郁而死,年僅三十三歲。賈誼懷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志,引起詩人無限感慨。這兩句既寄託了詩人對賈誼的無限同情,同時也抒發了自己被貶謫的憤懣心情。

接着三、四兩句寫賈誼故宅的蕭瑟、寂寞景象。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意思是說,賈誼已經逝去很久,他所留下的故宅,也只剩下秋草、寒林和斜日殘照這樣的一些蕭瑟、寂寞景象,只能讓後人憑弔而已。

賈誼在長沙時,作有《鵩鳥賦》,賦中有“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等句子。這裏的“人去後”、“日斜時”,是借用其字面,兼抒懷古之意。這兩句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秋草、寒林、斜日殘照,體現出詩人清冷的心情,並且很自然地開啓下文的感慨。

五、六兩句,嘆惜賈誼懷才不遇。

“漢文有道恩猶薄”,意思是說,漢文帝本是一個有道之君,賈誼生逢明君,可是卻不被重用,遠謫長沙,竟齎志以沒,所以詩人不禁有“恩猶薄”之嘆。

“湘水無情吊豈知”,這句意思是說,賈誼在被謫往長沙途經湘水時,曾作賦以吊屈原,賦中尖銳批判了那個是非不分、賢佞不辨、忠貞之士受制於羣小的黑暗社會現實,爲屈原鳴不平。但“湘水無情”,哪裏會把這吊念之意寄語屈原呢?這句語言委婉曲折,既爲賈誼吊屈原而感嘆,同時也爲自己吊賈誼而生悲,抑鬱不平之情傾注其中。

最後兩句,感嘆賈誼遠逐天涯。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江山寂寥,天涯飄零,究因何事呢?“搖落”二字,是宋玉《九辯》中描寫秋天草木凋零之詞。杜甫曾有“搖落深知宋玉悲”(《詠懷古蹟》第二首)之句。

作者這裏借用此二字,既用以悲嘆賈誼之被逐,亦悲嘆自己之飄零。“君”,指賈誼,也用以自比。詩人明知賈誼因遭讒被貶謫到長沙,末句卻故作設問,這種曲折的手法,更能抒發逝者和詩人自己飄零天涯的傷感。

這首詩將對賈誼謫居長沙的憑弔和詩人自己受貶謫的心情融合在一起進行表現,借古喻今,寓情於景,既表達了對逝者的同情,同時又從中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鬱不平以及對當時昏暗現實的不滿情緒。

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鄉愁》教案優質 篇1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按照學校的安排,我擔任了九年級1班和2班的語文課。這兩個班的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好有差,且距離較大。

如何在這一學期當中,使學生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效開展是我所不斷探索和思考的。

二、教學目標

1、內容

講完九年級上冊和九年級下冊部分內容。

2、目標

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國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基礎。

②瞭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

③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爲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三、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

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8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