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5W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1

【教學目標】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精選12篇)

1.能根據文前“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用精讀、略讀、默讀、瀏覽等多種學習方法,品讀語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性格特點。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王的經歷,感受其形象;品味語言,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課文是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遊記》。

2.學生準備:查找字典、資料自學課文,理解難懂的字詞並做出註釋,標註出不理解的字詞。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出示長篇小說《西遊記》,這本書你們看過嗎?大家對《西遊記》故事都不陌生,裏面塑造了許許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麼在《西遊記》中,你最喜歡誰?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嗎?

2、很多同學都喜歡神通廣大,能力非凡的孫悟空,那他最初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課文《猴王出世》。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瞭解大意,整體感知猴王形象。

1、根據文前“閱讀提示”, 明確問題。

課件出示: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2、課文是一篇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所以有些句子會覺得不好讀,不好懂。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3、交流學習課文主要內容。

(1)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說石猴是哪裏來的。(相機板書:來歷--仙石迸裂。)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石猴是如何成爲猴王的?。(板書:成王--跳水尋源。)

(3)留在你腦海裏的是一個怎樣的猴王?(神奇、活潑、勇敢、無畏、自信……)

4.小結過渡。仙石迸裂,化出一個石猴,往水簾洞一跳,跳出一個猴王,從這裏開始,一個美猴王的形象,走進每一個人的心裏。那麼,作者吳承恩先生又是用怎樣的語言,把一個猴子的形象寫得深入人心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石猴的生活,去發現,去感受。

三、品味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學習“猴王出世”,感悟語言的“精煉”。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句子,想想爲什麼喜歡。

2、出示: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爲伴,虎豹爲羣,獐鹿爲友,獼猿爲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峯洞之中。

(1)指名讀,你彷彿看到了石猴在幹什麼?

(2)讀這段話,讀出猴的快樂和自由

3.提問:你發現這句話有哪些特點?

預設:引導學生從三方面觀察發現,

關注語言形式--對聯;排比;精煉。

關注語言內容--飲食、交友、起居。

關注語言節奏--三個字(動賓結構),短促有力

4.細細品讀這句話中的語言規律,讀出活力

5、你讀到了一隻怎樣的石猴?寫在句子旁邊,做上批註。

6、小結。作者寫的是一隻歡快跳躍的猴子,用的語言也非常短促、跳躍、有節奏。或者說,從這樣的語言,我們讀到了一個活潑可愛、頑皮跳躍的猴子。像這樣內容與語言高度統一,這就是經典。課文還有哪些這樣經典的句子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研讀“猴子成王”,感受語言的魅力。

1、快速瀏覽“石猴稱王”的內容,請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在旁邊寫上批註。

2、組織交流,引導品悟語言。

(1)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擡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A、石猴跳是怎樣跳進水簾洞的?體會石猴進洞動作的輕巧。

B、朗讀體會。

(2)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兒,也都進去了。

A、讀句子,圈出動詞。結合表演理解“伸頭縮頸、抓耳撓腮”。

B、指導朗讀,體會猴子的“膽小”。

四、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1、我們瞭解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美猴王的經過,相信大家對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猴子?用四字詞語說說。(活潑可愛、機智勇敢,敢作敢爲,身手不凡……)

2、課文記敘的只是孫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說《西遊記》第一回,那你還知道《西遊記》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學生講述《西遊記》的故事。)

3、播放《美猴王》主題曲,師: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猴王的風采!

五、拓展延伸,激發學生積累慾望。

1、《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她的語言非常優美。從19世紀開始,《西遊記》被翻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流行於世,深受人們喜愛。希望同學們都能讀到原著,切身感受古典的文化,感受經典的魅力,

2、同學讀過《西遊記》後,我們要召開一個故事會,每人準備好一個故事,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

來歷:仙石迸裂--頑皮可愛

成王:跳水尋源--敢作敢爲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感受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特點,感受石猴形象的同時品味語言,領略經典的魅力。

3、激發閱讀經典名著《西遊記》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在感受石猴形象的同時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古典白話文與現代語言的區別,理解詞語的意思,進而讀懂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課前放歌曲)

一、導入:

1、談話:上課之前我放了一首歌,有誰留心聽出了是哪首歌?

知道一些關於孫悟空的故事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大家都喜歡的猴哥是《西遊記》裏一個重量級的人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你知道《西遊記》是誰寫的嗎?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21課《猴王出世》就是節選自吳承恩的原著《西遊記》。 板書課題,加“﹡”,問:這符號是什麼意思?

二、指導學法:

1、回憶學習方法:略讀課文咱們怎麼學?(自學)

打開書107頁,你覺得這篇課文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篇古代白話文,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說到這,沒讓你想起點什麼?(《景陽岡》)

像這類課文,不需要我們逐字逐句理解,只要理解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2、明確任務:這節課我們要解決什麼問題呀?(引出自學提示)

學習略讀課文最重要的就是讀懂自學提示,(出示)讀讀吧,看誰最先找要解決什麼問題。指名說。

3、出示問題:《西遊記》咱們那麼熟了,誰能現在就說說石猴從哪兒來的?

那你們一定也知道他是怎樣成爲猴王的?

4、師:問題雖然已經解決了,我們還是應該看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

爲了更好的讀懂這篇課文,我們前面學到、用到過哪些學習方法?(出示)

三、品析課文:

1、運用你喜歡的學習方法,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懂。

課文讀懂了沒有?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什麼嗎?板書。

2、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內容寫的是石猴從哪來的,哪些內容寫的是他怎樣成爲猴王的,你從中感受到的是一隻怎樣的猴子?

指名回答。板書。

3、此時在大家心中,都有了一隻猴子的形象,下一步咱們該幹什麼了?(抓關鍵語句,感悟猴子形象)

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語言文字上,來看一看吳老先生是怎樣刻畫這隻猴子的。

默讀課文,看哪些描寫猴子的語句讓你特別喜歡,並且讓你從中感悟到。

這是一隻怎樣的猴子。

(有的同學在動筆勾畫、做批註,我也認爲這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的。)

4、感悟形象,品味語言:

說說吧,文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1)“那座山正當頂……化作一個石猴。”(師:語言簡練,值得欣賞。)

(2)“那猴在山中……朝遊峯洞之中。”(出示)

師:爲什麼喜歡這句話?(不管學生說什麼,以此爲藉口,引到讀。)

那咱們都讀讀,看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自由讀。

交流(讓學生說充分)。

肯定學生的想像力。

師:寥寥數語,就讓我們看到了石猴那麼多快樂的生活畫面,可見語言既凝練又生動。

如果大家關注語言文字,再來讀一讀這句話,你會發現在寫作上還藏着許多祕密呢。(去字)讀讀吧!

(如無發現,師引:你關注字數了嗎?)

動詞、三個字:都寫了什麼?

這麼一隻歡蹦亂跳的猴子,你想怎麼讀?(這隻猴子玩累了,休息休息,來只精力充沛的。對,聲音動起來了,  猴子也就跳起來了,快樂的心情也就出來了。誰還來?真是一隻動作靈巧的猴子。)

你還有什麼發現?

四個字、動物:都有哪些動物?

這些動物和石猴是什麼關係?(親朋好友) 理解“蟲”。

師引讀,你看我多幸福,你也來試試!指名讀。

問:咱們品讀這兩句時,節奏是一樣的嗎?

師:節奏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石猴不同的心情,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再看最後一句,你還能發現什麼?

對偶:你是不是特別喜歡詩詞?古人常把對偶用在詩詞中。

給我們讀讀吧。嗯,有詩的韻味。(如不好,師:還不夠悠閒自在呀。)

(完整出示這句話):讓我們完整地再讀讀這句話,感受猴子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大家都先練練。指名讀。

小結:類似這樣凝練的語言,在原著中還有很多比如第一回後半部分講羣后送石猴出海學藝時有一段,說:次日,衆猴果去採仙桃,摘異果,刨山藥, 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餚。

誰再來說說你喜歡的語句?

(3)“一朝天氣炎熱……真個似滾瓜涌濺。”(比喻也被我們找到了。)

(4)“古云:禽有……獸語。”(又是一句凝練的語言。)

(5)“連呼了三聲……我進去.”(又是語言又是動作描寫。)

這是對猴子的什麼描寫?板書語言,出示這句話。

告訴你,我也喜歡這句話,你先說說你爲什麼喜歡?

那你讀讀,讓我們看看你是不是很勇敢?還有更勇敢的嗎?

想知道我爲什麼喜歡嗎?(出示句子,對比。)

看看,我把它改了一下,你們覺得怎麼樣?

師;我正是喜歡它這種重複性的語言,和善用標點輔助表達情感的方法。文中像這樣重複性的語言還藏着好幾句呢,誰發現了?指名說。

找到“石猴喜不自勝……大造化!”時,體會心情,練習朗讀。

(讀得好,問:石猴當時什麼心情?再指名讀。)

(讀得不好,說:你都發現這麼大的祕密了,怎麼不激動啊!再試試。)

還找到那句了?(找全後出示)

師:這幾句都是對猴子的語言的描寫,而這種重複性的語言,恰好表現出了猴子的性格特點。現在你們就是一隻只可愛的小猴子,咱們讀讀這幾句,我給大家讀旁白,如何?

(如無動作:猴子說話時會像你們這樣規規矩矩的嗎?對,加上幾個動作,咱們再來。)

(如有人有動作:它配上動作了,演得更像猴子了。咱們也學他,加上幾個動作再來。)

小結:吳老先生寫得好,你們讀得更好。

這句中除了有對猴子的語言的描寫,還有什麼?板書動作。你來讀一讀吧。(好 誇:這猴子動作真靈橋。 不好說:表示動作的詞與我們可以讀得稍重,這樣可以更好的體會他的勇敢和動作的靈巧。)

誰來讀讀你找的描寫猴子動作的句子?(人多,各讀各的人少,指一人讀。)

(6)“這股水……受澇天之氣。”—石猴心想他人。(看來這石猴還真是個當領導的料。看來你平時也很會關心人。)

(7)“列位呵……何不拜我爲王?” —石猴聰明。(不但聰明,還很有領導風範。)

(8)如學生說石猴會選擇說話時機,說明他聰明。(看來這是一隻有勇有謀的猴子。)

(9)“衆猴聽說……遂稱美猴王。”(我們似乎看到了當時石猴威風凜凜,端坐於石凳上,接受衆猴禮拜的場面。)

四、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西遊記》第一回的前半部分,看過《西遊記》的同學應該知道,《西遊記》有多少回?出示,師讀。

在《西遊記》中,你還知道關於猴子的什麼精彩故事?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一讀《西遊記》,原著中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 等我們去欣賞,還有更多經典的語言等我們去品味。同學們可以繼續 用我們今天學習時用到的方法去研讀。出示。

3、如果在研讀是遇到困難,還可以和同學、老師、家長展開討論,相信 大家會有更多收穫。

五、板書設計:

21猴王出世

石猴————→猴王

探洞

活潑可愛 自由自在 機靈頑皮 聰明勇敢

敏捷靈巧 自信坦率 心想他人 有勇有謀

講誠信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芝、遂”等1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呵”。

2.默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詞句試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麼出世的,又是怎麼成爲猴王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播放《西遊記》片頭曲《雲宮迅音》)

聽到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麼?(西遊記)說起西遊記,我們都知道《西遊記》講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孫悟空本領高強,大家對他一定非常瞭解。本文中的“石猴”就是指孫悟空。那麼,石猴到底是從哪兒來的?他又是如何成爲猴王的呢?帶着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新課——《猴王出世》。(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相關資料)瞭解作品和作者。

2.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併爲文章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石猴第一個跳入瀑布發現了水簾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衆猴進入水簾洞,拜石猴爲王。

3.再次瀏覽課文,說一說,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第一部分。

(1)說一說,石猴是怎麼來的。(一塊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產一個石卵,因見風,化作了一個石猴。)

(2)石猴出世之後是什麼樣的?(那猴在山中……朝遊峯洞之中。)幾筆就勾勒出一個自由自在、快活逍遙、喜好交友而又頑皮可愛的石猴形象。

2.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搖身一變,成了猴王,發生了什麼呢?(一天,羣猴發現一個瀑布。)和石猴成爲猴王有什麼關係?(有猴子說誰能進去找到源頭且不傷身體,就拜誰爲王),聽到這句話,石猴的表現如何?(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爭強好勝)。

3.說完,他是怎麼做的呢?後面又發生了什麼?齊讀相關片段,找出問題答案。

(1)發現了這樣一個好地方,石猴很高興(喜不自勝),連忙出來告訴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帶進了水簾洞。

(2)羣猴進洞,發現了此等好地方,都興奮得不得了。這時,石猴提醒羣猴(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於是,羣猴拱伏無違,稱其“千歲大王”。從中可以看出石猴(聰明、機敏、爽朗、坦率,做事有計謀,是天生做首領、頭目的材料)。

現在大家知道,石猴是怎麼成爲美猴王的了嗎?(發現洞天—敢於挑戰—被拜爲王)

4.思考:作者是怎麼塑造出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語言、動作、神態描寫方法,把猴王寫得非常生動。

小結:正是因爲作者妙筆生花,才塑造出孫悟空這樣個性鮮明、形象飽滿的人物形象。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應該恰當運用這樣的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語言更加生動,更有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從課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機敏、活潑可愛、敢作敢爲)的石猴。《西遊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從19世紀開始,《西遊記》被翻譯成日、英、法、德等十幾種文字流行於世,深受人們喜愛。希望同學們能讀一讀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經典魅力。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

活潑可愛

敢作敢爲

教學反思

教學時,以各種形式的讀爲主線來安排教學過程,然後圍繞“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爲猴王的”等問題討論探究;接着再讀課文,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遺憾的是沒有爲學生拓展《西遊記》中的其他內容。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4

【教學目標】

1、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邊讀邊想,適當作記號。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阻撓”等11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視”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層次,瞭解先概括介紹,後具體敘述的篇章結構。

4、感受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課時安排】

3課時。

【重點和難點】

1、重點:詹天佑是怎樣克服修築京張鐵路的困難的。

2、難點: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社會背景和自然地理環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2、給課文分段並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中國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經涌現出了很多的愛國人士,像虎門硝煙的林則徐,收復中國臺灣的鄭成功等。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下我們中國的偉大愛國工程師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圖片以及簡介。)

請一位同學根據投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詹天佑。

(學生介紹。)

剛纔這位同學的精彩介紹讓我們對詹天佑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那麼他到底爲什麼會被稱爲偉大的愛國工程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詹天佑》。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問題,快速朗讀課文,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問題:

⑴ 詹天佑是怎樣的人?用波浪線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⑵ 本文通過一件什麼事來寫詹天佑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敘述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課文主要寫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這件事,課文2到6自然段具體寫這件事。)

2、認識過渡句,理清段落層次:

⑴ 課文哪幾小節寫詹天佑接受任務前的情況?哪幾小節寫詹天佑接受任務後怎樣完成任務?

⑵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這句話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⑶ 給課文分段,用“‖”作記號。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1~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默讀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

2、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根據投影給出的提示一起學習、討論。(投影出示問題)

3、請個別學生回答:

⑴ 當時的情況怎樣?

(帝國主義的阻撓)怎樣阻撓?“要挾”什麼意思?

(要挾: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

那麼在這裏,帝國主義是利用我們什麼弱點,強迫答應他們的什麼要求呢?

⑵ 當地的情況怎樣?我們可以從外國報紙的一句話可以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這句話我們還能看出什麼?

(外國人對中國人民十分藐視,認爲中國人是不可能修成這條鐵路的。)

還能從課文的哪裏看出這點?

(“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完成不了這樣的工程的。)

⑶ 全國的反映如何?

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轟動)

你想象一下當時中國人民會怎樣議論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說?

(詹天佑真是爲中國人爭了一口氣啊!)

表現了人民怎麼樣的心願?(殷切希望鐵路修築成功。)

有誰能根據投影的提示,把這個問題連起來回答一遍,注意當時和當地的情況?

(請2到3人回答。)

4、這一段對當時的環境的描寫,對錶現詹天佑這個人物有什麼作用呢?

(襯托了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齊讀)。

四、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學習課文第3、4段。

2、瞭解詹天佑使用的開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鐵路的設計思路。

3、感受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感受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2、難點:

理解詹天佑使用的開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鐵路的設計思路。

〖教學過程

一、調節課堂氣氛

同學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聽課緊張嗎?我想大家一定不緊張。

但是老師卻很緊張,誰能幫想個辦法,能使我不緊張?

(請個別學生回答。)

謝謝同學們幫我想的辦法,好了,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了嗎?

二、導入

我們上節課已經看到了帝國主義藐視中國的醜惡嘴臉。那麼,詹天佑是怎樣修築京張鐵路,給帝國注意者一個有力的回擊的呢?

三、學習第3段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段,邊讀邊思考:

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請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可以同桌互相探討一下。

請一位同學來講講,板書:

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線路

2、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第1層,請大家帶着這幾個問題來輕聲把第4節讀一遍,在書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組討論,各抒己見,談談自己對這幾個問題的理解。

(投影出示問題:詹天佑爲什麼要勘測線路?詹天佑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分別表現了詹天佑的什麼精神?)

學生劃找──四人小組交流──全班探討。

3、經過詹天佑的親身勘測,周密計算,終於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測工作,接下來他要怎麼辦了呢?我們繼續來學習下面的課文。

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今天我也想請同學們都來當一會小工程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第3段的第二、三層,並請同學們根據對文中“兩端鑿進法”,“中部鑿進法”和“人”字型鐵路的理解,畫出一個簡單的鐵路施工示意圖,畫在我發下的紙上,可以四人小組討論後一起畫,也可以單獨完成,下面開始。

教師巡導,並指定幾個畫的比較好的同學拿上給大家參觀。

4、剛纔同學們的設計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當小工程師了,如果你長大以後也想像詹天佑一樣成爲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那麼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打好基礎。

5、那麼老師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了“兩端鑿進法”,“中部鑿進法”和“人”字型鐵路,請大家來看看。

(投影出示動畫。)

詹天佑的這些設計真是巧奪天工啊,那麼從這些設計我們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請個別學生回答。

(是一個擁有高度智慧和創造精神的人。)

6、那麼同學們,這段中對當時自然環境的描寫對錶現人物有什麼作用呢?

(襯托了詹天佑傑出的才幹。)

小結:因此,我們在讀文章時,不僅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只有弄清了當時當地的情況,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

四、略講第4段

就這樣,詹天佑忍辱負重,憑着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傑出的才幹,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京張鐵路的修築任務,給予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把課文的最後一段一起來讀一遍,注意要讀出中國人民揚眉吐氣,自豪的感情。並思考,爲什麼說“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人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這句和課文哪個部分照應?

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最後一句中“偉大”一詞和第一段哪句相照應?

(總結全文,首尾呼應,和“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照應。)

五、總結

同學們,火車將離開青龍橋車站,沿着詹天佑首創的“人”字形線路駛向八達嶺,望着越來越遠的詹天佑青銅像,讓我們再一次懷着對詹天佑無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來把課文最後一段來讀一遍。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瞭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數:1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後評讀)

(2)填空練習。《四十田園雜興》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範大成)所做。

二、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範大成(1126—1193)宋代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南宋四大詩人之一。他的詩題材廣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當時就廣受稱讚。

課本上選的這首詩詩人描寫的是夏天的景緻。詩從寫景入手,點明時令。通觀全詩,詩人在動靜結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機盎然、景色優美的田園圖畫。

(2)明詩意,感情讀。

師:自由讀詩,結合註釋看能不能說說詩句的含義。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正值江南初嚇時節),梅子金黃杏子也成熟了,麥花雪白雪白的,鮮黃的油菜花也開始落花結子了。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白天越來越長,農民們都忙於農事,籬笆邊很少有過往的行人,只看見蜻蜓和蝴蝶在飛動着。

(3)悟詩情。

師: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這首詩三句寫景,都顯得很優美,只一句敘事,不直接寫勞動,卻從側面透露勞動情況,很有意味。

(4)朗讀全詩。

三、練習誦讀。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6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裏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領略祖父園子和兒童詩的魅力,感受童年的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上課。歡快的音樂聲中,有一個人緩緩地向我們走來,看,她是誰?(出示蕭紅頭像)對,她就是蕭紅。對她,你有那些瞭解?指名學生彙報蕭紅資料。

2.師:同學們課下蒐集信息的習慣真好!(補充):蕭紅,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她文筆質樸、清新、厚重,短短的一生我們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出示課件)被魯迅稱爲“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生讀)其代表作《呼蘭河傳》是蕭紅對故鄉的回憶錄,也是蕭紅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偉大的作家矛盾曾這樣高度評價它的藝術成就:“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生讀)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呼蘭河傳》,走進蕭童年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板書:童

二.學習《祖父的園子》

1.課前,同學們已經讀了課文,現在,拿出你手中的導學單,回答第一個問題:走進祖父的的園子,你都看到了什麼景物?(評價:你看到的真多!我也看到了,你呢?)

2.師:園子裏的景物真多,不僅有植物,還有動物呢!你還看到了哪些人呢?生答。

3.師:這麼多的景,這麼多的物,還有我和祖父,你還看到了什麼有趣的事呢?(太有趣了!太有意思了!真是頑皮……)

師:我和祖父在園子裏發生了這麼多有趣的事啊!通過這些趣事,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蕭紅?(頑皮、可愛、自由、快樂…..)

師:哦,你看到了一個快樂的蕭紅、自由的蕭紅。板書:自由快樂

4.師:一個人的快樂是藏不住的,《呼蘭河傳》的整篇文章中都洋溢着這份快樂和自由,現在,趕緊去字裏行間找一找那些蘊含着快樂的句子吧,並把它在書上畫下來。師:畫完的同學和小組內的成員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生交流——彙報

5.師:相機出示(祖父栽花,我也栽花段落)觀察一下,這些句子有什麼特點?(難讀嗎?長嗎?這就是蕭紅語言的魅力:她善用簡潔明快的短句子,把文章寫得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板書:短句)文中這樣的短句子還有很多(指名讀)……這些簡短的句子把一個孩子的快樂寫得多麼真實!

6.師:欣賞完了這些節奏明快的短句,我們來繼續尋找體現作者快樂和自由的句子。你還從哪裏能感受到蕭紅的快樂?

7.師:(相機出示第17段)前面,蕭紅利用口語化的短句子,寫出了她在園子裏的樂趣,這一段,又運用了什麼表達方法呢?(生:擬人)你是從那個句子看出它是用了擬人呢?(生回答)作者把園子裏的小生靈當做人來寫,使這些小生靈——可愛極了(生答)帶着這份感覺再讀一讀這個句子好嗎?指名讀擬人句

師:除了擬人,你還看出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呢?(生:排比)你是從那幾個詞語看出是運用了排比呢?(生回答)這些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園子裏萬物的自由!你再來感受一下這份自由,好嗎?(出示排比句生讀)。

8.師:(師生接讀、分角色朗讀)看,作者巧用修辭,使文章的語言像詩一樣優美!(板書:詩意語言)不管是排比和擬人,都來自於作者豐富的想象。(板書:想象),讓我們帶着這份想象,再次感受園子裏的自由和快樂吧!

師: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蟲子叫了——,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要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在哪裏?來,小倭瓜,你來!(多快樂的小倭瓜啊)小黃瓜呢?你來!(真實自由自在的黃瓜!)玉米是怎麼長的?(恩,使勁的長吧,反正沒有人管你)蝴蝶飛到哪裏去了?

9.師:讀着讀着,我們就把這一段讀成了一首詩(男女生分讀)

10.師:《呼蘭河傳》的尾聲部分也用詩一樣的語言這樣寫道:(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1. 師:在蕭紅的眼裏,她的童年就是一首詩!(板書:詩)更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板書: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童年的水墨畫》

2.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三首詩歌,並完成手中的學習學習單。

師:畫出最吸引你的場景,並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師:你來說,最吸引你的場景是什麼?給你怎樣的感受?(生彙報)

3.師:(引導朗讀):這麼美麗的畫面怎能忘記!忘不了在喧鬧的街頭讀書的專注——生朗讀《街頭》;忘不了碧綠的溪水邊曾留下我們垂釣的身影——生朗讀《溪邊》;更忘不了水葫蘆出水時的那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4.師:(引導背誦)這麼詩意的語言,這麼美麗的畫面,想不想永遠留在心中?(指名背第一二首,齊背第三首)

三,學習《我想》

師:童年是一首優美的詩,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畫,童年更是一個美麗的夢!你聽:(師配樂朗讀第一小節)讓我們懷揣夢想,一起讀下去吧!

四.總結,佈置作業

師:蕭紅運用詩一樣的語言再現了她自由快樂的童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園子;《兒童詩兩首》中,作者巧用修辭,把童年的每一個場景都寫得栩栩如生!課下,讓我們走進古人小時候(課件出示),去感受古代兒童童年的快樂!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7

教材分析:

《手指》是六年級下冊第一組“人生感悟”專題中的一篇自讀課文。本組教材教學要求:既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獲得人生的啓發。

本文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設計理念:

本設計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按照“感知--感受--感悟”這一認識事物的規律,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重在學生自主閱讀,教師適當點撥。讓學生逐步學會“略讀方法,提高略讀能力,擴大閱讀面。從而培養學生寫“所見、聞所、所思、所感”作文。

教學目標:

1.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詞。讀讀記記“瘙癢、窈窕、穢物、堂皇、緲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清楚瞭解五指各自的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給你們出一個謎語:“五個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你們猜這是什麼?對,就是手指。

2.談話:同學們,我們人人都有一雙手,手上長着十個手指(伸出兩隻手),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細想過他們嗎?是不是對他們的存在感到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比如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板書:5手指

3.簡介作者:豐子愷(出示課件)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爲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 他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爲好友。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過渡:那麼文章圍繞手指主要寫了什麼?豐子愷先生筆下五個手指各有什麼長與短?請大家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1.學生自讀。(出示課件)提出自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彙報自讀效果,討論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瘙癢、窈窕、穢物、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不理解的詞語提出討論。(本文語言淺顯樸素,較容易理解。)

(2)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出示課件。課文主要內容: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_ __,然後分別具體寫__ _,最後總結寫 _ __ 。

(板書: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三、細讀課文,瞭解特點,感受內涵。

過渡:文章主要寫了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態,各有長短,那麼他們各自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並作出記號。

1.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寫各手指長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

重點體會表現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特點句子:a抓住“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等詞語。b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在這裏起的作用。c感情朗讀。

其餘句子略加點撥。

(2)找出寫各手指短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師簡單點撥。

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優 點缺 點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無名指

小 指

2.議一議

(1)你喜歡其中那個手指頭?爲什麼?那麼讓你只保留這個,其他不要怎麼樣?爲什麼?

(2)從這裏你體會到什麼?你現在還認爲你說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嗎?

(3)豐子愷先生是怎樣理解五根手指之間關係的?從哪裏知道的?(最後一句--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板書:團結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這裏可以相機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結構--總分總)

四、品讀課文,昇華感悟,遷移運用。

1.在讀最後一段,昇華內涵。

(1) 你能說出幾個關於“團結就是力量”名言警句。

(2) 團結爲什麼能使力量變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揮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等。

(3) 手指需要團結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揮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那麼,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a. 做飯時需要油、鹽、醬、醋……他們各有各的品味。

b.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C同學們當中也各有各的優缺點……

2.(課件出示)“閱讀鏈接”的小詩《手》,自讀感悟。

五、作業

小練筆。(任選一篇)

1.大家還記得五官爭功的故事吧,下面就根據我們所學內容,以《五指爭功》爲題,編寫課本劇或小故事。

2.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啓發,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寫,以平凡的人或事爲對象,寫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

板書設計:

手指

各有所能 根根有用

團結一致

各有所短 根根有力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8

課文分析: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啓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啓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着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爲什麼?

教學反思: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後,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瞭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爲: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瞭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爲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節。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點,讚一讚,懂得每個人都有優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尼、艄”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譁”,會寫“尼、斯”等14個字,會寫“縱橫、船艄”等13個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小艇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

3.找出文中對威尼斯靜態和動態的描寫,體會景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

4.領會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觀看課前收集的圖片,插播背景音樂,邊看邊介紹。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標誌。法國有埃菲爾鐵塔,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長城,威尼斯則有其獨特的小艇。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如大街上的汽車,如此神奇的景象,實在是令人好奇。

2.出示課題“威尼斯的小艇”。

3.導入新課:威尼斯以她的美麗和恬靜迎接着世界各國的友人,讓我們也隨着作者一起去遊覽風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進行識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

着重指導:縱(zòng)橫、船艄(shāo)、窗簾(lián)、禱(dǎo)告、譁(huá)笑、碼(mǎ)頭。

3.指導書寫課後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導“艇、艄、翹、禱、僱、簇”,並在黑板上示範。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圍繞小艇寫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1自然段)

(2)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第2~3自然段)

(3)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第4自然段)

(4)小艇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第5~6自然段)

四、發揮想象。

展示威尼斯小艇的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於大街上的汽車。)

思考:如果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飽覽威尼斯水城兩岸風光,會產生哪些新奇想法?(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加以引導。)

五、課堂小結。

朗讀課文後,你感受到了什麼?(威尼斯之美)

- 第二課時 -

一、複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到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威尼斯之旅,感悟美景。

二、研讀課文,暢談感受。

(一)小艇的樣子。(第2自然段)

1.同學們,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艇樣子的呢?請大家自由讀一讀,找一找,看看誰能最快發現。

2.你發現作者在描寫上有何特點嗎?(用了三個比喻句)

3.這三個比喻都是寫小艇樣子的,去掉一個不也一樣嗎?

生:不行。三個比喻是從三個角度來寫的,寫出了小艇的三個特點:比作獨木舟,寫出了小艇長、窄、深的特點;比作新月,寫出了小艇兩頭翹起的特點;比作水蛇,寫出了小艇輕快靈活的特點。去掉一個就無法全面表現小艇的特點。

4.小結。作者用三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寫小艇的特點,展現了小艇獨特的樣子。可見作者是通過細緻觀察,抓住了小艇的特點,所以才描寫得這樣精彩。

5.指導朗讀。哪三位同學能夠把小艇獨特的樣子通過朗讀展示出來?

(二)坐在小艇中的感受。(第3自然段)

1.坐上這樣的小艇,感覺一定非同一般,請同學們靜靜地和老師來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師深情朗讀:我們坐在船艙裏,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般。小艇穿過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橋。我們打開窗簾,望望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築,跟來往的船隻打招呼,有說不完的情趣。)

2.同學們,這次旅行帶給你什麼感受呢?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非常愜意、舒服,富有情趣。具有威尼斯的特色,能夠體驗威尼斯特有的風情。

3.請大家帶着這美好的感覺,齊讀第3自然段。

(三)船伕的駕駛技術。(第4自然段)

1.我們坐上小艇後,可以看到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築,可以跟來往的船隻打招呼,真是很有情趣。這就不得不提到船伕,請同學們默讀描寫船伕的段落,看看船伕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駕駛技術高超、老練)

2.是啊,文中只用了一個詞就準確地寫出了船伕不一般的駕駛技術。(操縱自如)

3.從哪裏能看出船伕駕駛小艇時操縱自如呢?

指名說,互相補充。

來往船隻很多,他會怎樣?毫不手忙腳亂。

河道上非常擁擠,他會怎樣?左拐右拐擠過去。

遇到極窄的地方,他會怎樣?平穩穿過,速度極快,還能做急轉彎。

(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還能做急轉彎。)

4.船伕的駕駛技術真是不簡單!請同學們看看下面這兩句話,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能不能去掉?

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還能做急轉彎。

遇到極窄的地方,他能平穩地穿過,速度非常快,能做急轉彎。

“總”說明不是一次兩次,只要遇到極窄的地方,船伕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還”是遞進關係的關聯詞,更進一步說明船伕的駕駛技術非同一般。用上這些詞更能夠表現出作者的讚歎、敬佩之情!

5.大家再看這一段的最後一句話:“兩邊的建築飛一般地往後倒退,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看哪一處好。”這句話沒有直接寫船伕,去掉它可以嗎?(不可以,因爲最後一句話是側面描寫,進一步襯托了船伕的技術高超。)

6.(多媒體展示第4自然段)我用三種顏色把這段內容分成了三部分,你知道爲什麼嗎?(先總寫駕駛技術高超,再具體寫,最後側面描寫。)

7.讓我們帶着讚歎之情,分組朗讀,再現船伕那高超的駕駛技術。

(四)小艇與人們的關係。(第5~6自然段)

1.船伕的技術這樣高超,那人們會坐着小艇幹什麼呢?快速瀏覽最後兩段,篩選主要信息。(做生意、談笑、去郊遊、去教堂、回家)

2.想一想,人們還會坐着小艇去幹什麼?(找幾名學生想象)

3.這麼多人都會乘坐小艇,難怪作者說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人們不僅白天離不開小艇,就連晚上也同樣離不開小艇。半夜,戲院散場了……(引出第6自然段,學生齊讀)

4.想一想:當小艇怎樣時,威尼斯充滿活力?當小艇怎樣時,威尼斯寂靜入睡?

(白天的小艇像活潑的精靈,自由穿梭於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滿活力的;晚上,當小艇送走最後一批客人,靜靜地停泊於碼頭上時,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爲:艇動城鬧,艇停城靜。

5.這樣一動一靜,動靜結合,讓你感受到了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生:小艇對於威尼斯來說非常重要,小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6.小結:作者在這裏通過描寫白天和夜晚的情景,將描寫事物與人們的活動聯繫起來,將動態和靜態的描寫相結合,真是十分巧妙。

7.配樂朗讀。無論是動也好、靜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麼優美。配上音樂,男女生分角色來讀一讀。(男生讀描寫威尼斯沉睡之前的喧鬧的部分,女生讀描寫小艇停泊後威尼斯歸於寂靜的部分。)讓我們再來一起感受威尼斯的夜景!

三、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法國作家喬治·桑也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威尼斯之夜》,從另一個側面介紹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的獨特風光。而我國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威尼斯》也別具一番風味。課下請同學們結合課後“閱讀鏈接”,比較三篇文章寫法的相似之處。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用探究的眼光去發現不同之處,發現語言文字裏所蘊含的信息,從而不僅能深深地爲威尼斯的小艇所吸引,而且會自然而然地寫下自己的心靈體驗。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與文學素養,更讓學生習得了一種終身受益的方法。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10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 體會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所展示的詩情畫意,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4 感受荷蘭美麗的風光。引起小朋友的讚美和嚮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難點:將優美的語言通過積極的想象變成美麗的生活畫面,激發學生對荷蘭風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詞句,體會詞句的美、文章的美。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或教學掛圖。

學生:蒐集一些有關荷蘭的資料、圖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說話練習,導入課文今天三分鐘說話的話題是“各國風采”,說說你所瞭解的一些國家情況。

我也知道一個國家,它在歐洲西部,是一個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那就是荷蘭。它又叫尼德蘭,是一個低地之國。(板書:牧場之國)大家瞭解荷蘭嗎?請拿出課前蒐集的資料說一說。荷蘭有着這麼美麗的景色,今天我們就去遊覽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蘭。(畫面展示荷蘭風景)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說說在這個迷人的國度裏什麼最吸引你。

2 再來讀讀課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學習生字詞

1 出示本課的生字,指名學生朗讀。

2 辨析生字,組詞並理解詞義。

3 出示下列詞語,指名學生朗讀。

極目遠眺 剽悍強壯 憨態可掬 悠閒漫步

默默無言 萬籟俱寂 遼闊無垠 悠然自得

四、熟讀課文,領略美景

1 再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你最喜歡的地方,並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2 小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小夥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等會兒請小組代表把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說給同學聽。

3 小組交流反饋: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說爲什麼。同學互相評價、補充。

五、細讀課文,感悟積累

1 出示:“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深入品味文章,讓學生體會四句相同的話,要用不同的語氣來讀。

2 齊讀,思考討論: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從“真正”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相機教學。

(1)出示奶牛圖,觀察:你覺得圖上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a 奶牛的顏色。

①用曲線畫出描寫奶牛顏色的句子。

②指名朗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b 奶牛的姿態。

①用橫線畫出描寫奶牛姿態的句子。

②交流並出示:牛犢臥在草地上,憨態可掬;老牛悠閒漫步,彷彿在思考什麼。

③指名朗讀句子,想象:在這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奶牛會思考些什麼呢?

④有感情地朗讀句子(陶醉、喜愛)。

(2)除了奶牛,你覺得還有什麼也吸引了你?

(3)出示駿馬圖,指名學生有感情地介紹。

出示綿羊圖,指名學生有感情地介紹。

人、動物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①播放課件,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人、動物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

②思考:找出分別描寫人、奶牛和自然共同點的一個詞語。

人——默默無言奶牛——沉默安詳自然——寂靜

③默讀,思考:從這五、六段中哪些地方你讀出了它們之間的融洽?

④交流並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六、拓展遷移,記憶背誦

1 聘請小導遊,帶領大家去荷蘭旅遊。

要求:

(1)任選一個景點介紹荷蘭的美麗風光。

(2)要加進導遊的口頭語。

2 學生在小組自由介紹,並推薦一名上臺介紹。

3 指名學生介紹,評價。(配相應荷蘭風光片)

七、總結

真美呀!我們又一次陶醉在詩情畫意的風光中,感受到那份寧靜悠閒和富足安逸,感受到作者對這獨具特色的異域風情的讚美與嚮往。建議大家:

1 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詞美句反覆誦讀,展開想象,積累背誦。

2 繼續蒐集描寫各國風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來讀讀、比較、感受、積累。

3 向學生推薦一篇具有異域風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11

學習目的:

1、熟讀課文,認識“鑲”“嵌”等八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異國風光。

3、積累“膘肥體壯”“遼闊無垠”等詞語和喜歡的句子。

4、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激發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之情。

學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關於異國風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圖片以及音像資料課件

學習重難點:

重點:積累詞句

難點:培養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的能力。

課時安排:

1——2課時

學習過程:

一、交流資料,激發學習慾望。

師:同學們,在咱們的地球上,有一個綠水幽幽鮮花盛開的美麗國度,你知道是哪兒嗎?對,就是有着水之國、花之都美譽的——荷蘭,它還是一個牧場之國。

齊讀課題。課前讓大家查了資料,誰能說說你瞭解到的荷蘭?

二、理解內容,感受美景。

1、師:同學們真會學習。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篇文章去感受異國的風情。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聽聽他讀得對嗎?讀通順了沒有?聽了課文後,說說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整體印象?

師:誰能評一下?(教師相機出示重難點詞語和生詞,提示朗讀。)

2、師:誰來談一談荷蘭留給你的整體印象。

師: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蘭是個牧場使國,是個美不勝收的地方!咱們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課文第一段。

3、爲什麼稱荷蘭是牧場之國呢?現在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把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充分地體會。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讀能體現荷蘭是牧場之國的句子。

生讀。師相機引導學習相應自然段。(如先說到二自然段師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閒自在。)

師:這一段說了什麼?大家也自己讀一讀。

出示“一條條運河間的綠草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

讀句子,說說你的體會。(牛多)作者是怎樣準確描寫這些牛的?(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師板書。(牛多)

師:讀讀後面的句子,你還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態和動作,理解作者擬人句的準確生動。)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請帶着自己的感受輕輕地美美地讀一讀。待會兒咱們比賽比賽。

指名比賽,師生評價。

提出選擇句子積累背誦的要求,練習背誦。

師小結:看來作者是通過寫牛來描寫荷蘭的牧業。

4、大家注意到了嗎?咱們剛纔是怎麼學習這一段的?師引導總結學法:初讀——交流體會感受——想象、美讀——賽讀——選擇性積累背誦

5、分組合作根據剛纔的方法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饋,教師相機引導。

6、師:同桌交流一下,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你就是這遼闊無垠的草原上的一頭牛、一匹駿馬、一隻綿羊或一隻小雞,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麼呢?

同桌交流。

7、師:難怪作者說——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8、你看出這幾段哪些語句或詞語特別出色呢?你能把它記住並寫出來嗎?試一試,和小組的同學比一比。

三、課件展示異國風光片。

欣賞完後再用一段話介紹介紹,可以用課文中學過的詞句。

作業:小組合作辦一期異國風光的剪貼小報,並配以簡短的說明,課外展覽並分小組評比。

國小五年級下冊語文《猴王出世》教案精品 篇12

教學目標:

1. 學會課文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密切關係。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3.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威尼斯小艇的特點,理解作者是怎樣把這一特點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平時我們只能從書報或電視上看到一些世界城市的特色風光,極少出外旅遊,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外國旅遊,好嗎?

2.好!現在我們已下了飛機,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請同學們用你的攝像機--眼睛把威尼斯的風光攝下來,待會告訴老師你們都拍攝了什麼景物?

3.(CAI課件)播放圖片、音樂。

4.遊覽了威尼斯,你們有什麼感受?(美極了!)

5.你們都見到了什麼?看誰的攝像機,攝入的景物最多。(石橋,古建築,河道,小艇……)

6.這些啊,大作家馬克吐溫也都見到過,而且進行了仔細的觀察,並寫下了一篇文章,什麼文章啊?(學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提出要求。

1、過渡:可是,爲什麼作者在這衆多的事物中,只選擇“小艇”來寫呢?請大家帶着這個問題,自由地讀一讀他的文章,邊讀邊思考。(學生讀)

(課件出示)思考題:

(1)讀準課本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威尼斯的小艇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具體寫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

(4)小艇和威尼斯城市關係密切,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瞭解小艇的樣子和特點:

2、學生根據思考題,自學課文,圈點、勾畫,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三、檢查自學,相機點撥。

1、同學互相提出易讀錯和易寫錯的字:挺:壬;寂:不要多一小豎。

2、過渡:好,作者爲什麼選擇小艇來寫呢?(因爲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3、說到交通工具,我記得文中有句話說“小艇等於大街上的汽車”。你說這“大街”指的是什麼?(河道)“汽車”呢?(小艇)

4、課前,我們預習過,剛纔又讀了一遍,你記不記得文中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男女老少各類人”都離不開小艇?(記得)都有寫了誰?(商人、婦女、老人、小孩)

5、是啊!可見它確實是那裏的--(主要交通工具)。從這裏,我們知道了小艇的這一特點,(小艇作用大)正因爲小艇有這個突出特點,所以作者選擇小艇寫。

6、你認爲還有其它的原因嗎?(結合同學的發言。由老師板書:樣子奇特、船伕技術高超)

四、總結:

同學們學習很認真,從整體上認識了小艇和它的特點。下一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並抓住小艇的特點進行精彩描繪的。

五、作業:

1、抄寫課文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初步學習了課文,你喜歡小艇嗎,爲什麼?

2、學生可自由發言,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二、瞭解小艇的樣子和特點:

1、說得很好,當我們置身於威尼斯的小艇中,會有一種“船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感受,那麼就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造型別致、乘坐舒適的小船。

2、我請一位同學讀一下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小船的樣子和特點的?

3、下面請大家看:(比較)哪一句寫得生動?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

4、我們一致認爲課文中的寫得生動,那麼怎麼生動呢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裏的水蛇。

5、誰來談一談作者用了什麼方法使我們感到描寫得更生動形象?

(比喻)幾個比喻?(3個)都把小艇比作什麼?體現了哪些特點?(比作獨木舟:體現長、窄、深;比作新月:體現小艇兩頭翹;比作水蛇:體現小艇行動輕快靈活)

6、理解得非常好,可見,作者通過細緻觀察,抓住了小艇的主要特點,描寫細緻入微。現在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一下吧!(全班一起讀)

7、好,如果有這麼一艘小艇就在我們面前,你想不想體會一下坐在裏面的感覺呢?

8、OK,我們就來做一個“模擬情景”的小表演,假設大家就在這樣一艘小艇中,我們現在正順流而下,兩旁是小橋,流水,人家。我讀課文,大家做動作,看誰想象得巧、妙: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作相應的“摸摸柔軟的墊子”、“穿過小橋,仰望小橋”“推開船”,“遠眺”,“打招呼”等動作)

9、下面我請各位乘坐小艇的同學談一談你的感受?

(舒服,看到兩邊的河流,橋樑,船隻,很新鮮;兩岸的建築物很美;見到了多日未見的同學,很興奮……)

三、學習“船伕駕駛技術特別好”一段:

1、過渡:作者觀察細緻,描寫具體,不僅寫出威尼斯的小艇的特點,而且寫到了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2、那麼,船伕的技術如何呢?下面請看一段船伕駕駛小艇穿梭於河面上的錄像。

3、哪些詞說明船伕駕駛技術好呢?

(學生回答:操縱自如、擠過、穿過、急轉彎)

4、課文描寫得很精彩,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上臺給大家複述一下船伕的“操縱自如”,不過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以手作小艇,邊講邊演示。全體學生都做“船伕”: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書本代替河中其它船隻。

5、學生集體演示,一邊跟教師配合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師生表演)

師(讀):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生:(接讀)左拐右拐地擠過去。

(同時以手代艇做“左拐右拐”的動作)

師(讀)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生:(接讀)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極快,還能作急轉彎。

(同時以手代艇作“穿過”“快”、“急轉彎”的動作)

6、讓學生談談“操縱自如”的含義,聯繫剛纔的表演,並舉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說明。

(引導學生理解“操縱自如”是指駕駛得非常熟練、要小艇怎麼行駛,小艇就怎麼行駛)

7、品位朗讀。

四、學習“小艇和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1、課文一開始就說“威尼斯的小艇相當於大街上的汽車”。那麼都有哪些人離不開汽車,他們乘坐小艇去做什麼呢?四人小組邊讀最後兩個自然段邊討論:

2、學習成果展示。

3、好!大家看,小艇和人們的生活聯繫是多麼密切,商人、婦女、小孩、老人,他們都離不開小艇, 他們有的去( ),有的去( ),有的( ),那麼,青年婦女去哪裏呢?請你展開想象說一說?

(去看戲;走親戚;購物……)

4、那麼,在威尼斯,除了課文中寫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學習呢?

(郵遞員,教師,學生,醫生,市長,旅遊者……坐小艇做各種各樣的事。)

5、這一段文字很美,寫出了威尼斯城市的安靜、美麗,讓我們通過朗讀來欣賞威尼斯月夜的美景吧!(學生美讀)

五、總結全文:

1、從黎明到夜深人靜,我們可以看到小艇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動,城市就怎麼樣?(喧鬧,充滿生機和活力);當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靜寂、沉靜,入睡了)。正像課文結尾所說,古老的威尼斯就又沉沉地入睡了。

2、一靜一動,文章寫得是真好,下面讓我們配上輕音樂,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來體味一下這座美麗而古老的水上城市。

4、的確,課文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個威尼斯,我希望大家能投入生活,熱愛生活,那麼你就會感到生活充滿了快樂。

六、佈置作業。

1、把課文美美地讀給家長聽。

2、課後收集資料,向大家介紹東方威尼斯--蘇州。

板書設計:

┌小艇的特點:┌外形:窄、深、翹

威尼斯的小艇 │(樣子奇特)└行動:輕快靈活

(主要交通工具)│船伕技術高超:操縱自如

└小艇的作用:關係密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