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核心價值觀發言稿:核心價值觀,是學校德育之魂

來源:瑞文範文網 9.4K

一、現狀和窘境

學習核心價值觀發言稿:核心價值觀,是學校德育之魂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因此,“引導和帶領‘人’向好的方向發展,促進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養成,從而更好地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規劃人生、享受人生”的“做人教育”是中學德育的重要話題。但在全球化背景下,隨着我國社會的快速轉型,各種價值觀思潮的激盪在國人心中引起了“做人的矛盾”,使得正在逐步形成自己價值觀的中學生的“做人教育”面臨窘境。

1. 道德認識模糊。儘管《學生守則》明確要求學生要講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尊師敬長、關愛弱者,可在實際學校道德教育中發現,許多學生堅持認爲 “講誠信會吃虧”。對社會上講人情、拉關係等不正之風,大約有一半的學生認爲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和必然現象”,大約40%的學生認爲“雖然不好,但又不得不編織關係網”,只有10%左右的學生認爲是“不正常的人際關係”。班主任工作中更是發現學生“說謊”現象嚴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贊成“爲了實現個人目的,蓄意說謊是應該的”。這些現象說明學生道德認識模糊,是非觀念淡薄。

2. 價值選擇真空。學校教育中經常發現有這樣的學生:上學完全是爲家長學、爲老師學。家長、老師管理緊一些,學習就認真一些,如果稍微鬆一點,則馬上會聊天、逛街、玩遊戲,如果不能讓他們滿意,則往往以“出走、罷學”爲對抗;也有一些學生喜歡“傍權威學生”,自己的意識和行爲往往更多地受心目中“權威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失去了作爲一個價值主體所應該擁有和行使的對事物(事件)進行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和行爲自控的責任和權利;還有一些學生感覺人生茫茫,不知所措,無所謂對錯。這些現象說明在其自我的價值系統中,家庭和學校的價值和規範系統失去了應有的約束力,學生無法依據父母和學校的價值系統建立自己的價值目標,難以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和理想追求,整個思想意識處於一種“價值真空”的狀態。

3. 人際交往功利。許多學生在學校交往中常根據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來處理人際關係, 不少學生認爲“對我有好處的人,我會好好對他;學校管理中經常發現有的學生的學習經驗或者複習資料都不願與人分享,參加值日勞動時也與同伴斤斤計較;在處理同學間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時,有不少學生不願意“盡最大努力與他人公平競爭”。可見,中學生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存在過於功利而忽視情感的片面性問題。

二、主要原因

人的價值觀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環境塑造下逐漸形成的,它一經形成,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並長期發揮作用。核心價值觀的迷失,是學校做人教育面臨的嚴重問題。那麼,學生的價值觀問題究竟是在哪些條件作用下形成的?

1. 家長價值取向片面。作爲孩子的“首任教師”,家長的價值取向無疑是最具直觀性和感召性的“教材”。一些父母把考試分數作爲惟一的價值取向。而教育方式往往簡單選擇“金錢與責罵”,忽略了對子女進行做人的基本價值取向的薰陶和培養,孩子們從小領悟到的不是良知、愛心、勤奮、自立、合作、尊重、責任等積極的價值取向,而是自私嫉妒、盲目攀比、心胸狹窄、好逸惡勞等消極品質。

2. 社會價值多元混亂。我國正處於轉型期,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走向多元。然而當人們獲得自由,真正實現自我價值和個人主體性得到張揚的同時,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無政府主義、宿命論、獨斷論以及各種各樣消極的價值觀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如影隨形地滋生蔓延開來。相對於傳統價值觀的書本和課堂說教,這些負面價值觀藉助報刊、影視、遊戲網絡媒體,以更大的吸引力麻醉了部分學生的精神狀態,弱化了他們的道德意識,在更寬廣的思想空間上影響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價值評判。

3. 學校德育泛化空洞。加強對中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中國小校一貫重視和堅持的德育內容。然而我們學校價值觀教育本身存在着嚴重問題。

首先,德育內容政治化,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降低學生接受的內驅力。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培養目標是“四有”新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因此,道德教育需要貫徹以政府命令形式出現的社會意志。但當德育泛化爲政治意識的教育,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完全取代了個人利益,極端地強調社會本位主義,必然與呼喚個性和創造性,在經濟生活已被廣泛接受的個人利益和適度的個人本位思想形成衝突。德育的實踐證明,“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傾向忽視了主體的自身利益和內在價值追求,不容易獲得學生的心理認同。

其次,價值目標高大空,導致學生無法仿效,影響學生認同的趨向力。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爲主要內容的價值觀是我國作爲社會主義社會的主導價值觀,基於此的學校價值觀教育內容往往是純而又純的做人道理。這種單一的高於學生實際能夠達到水平的價值觀,內容上遠離生活,容易導致部分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日常行動相背離,學生在自我調整情意結構中產生嚴重的價值觀衝突,感覺無助,價值迷惘,無以適從。

三、建議和對策

核心價值觀就是指學校德育中全體師生員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條,它是學校做人教育的基本主張,是學生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每一個學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價值評價標準和所崇尚的精神。爲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做人教育要求從根本上樹立三種意識,面對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維度建構學生的核心價值觀。

做人教育的首要核心是樹立尊重的意識。尊重原則在人際關係中被稱“黃金法則”,做人教育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尊重。

1. 培養學生對父母感恩。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現在許多學生對父母長輩的愛已經習慣接受,理所當然地享受着他們的照顧和無私奉獻,失去了對父母愛的尊重。可見,個人意識越濃厚,學校的感恩教育就越重要。學校感恩教育重在讓學生享受父母關愛的同時,能學會理解父母的付出,學會珍惜,學會延續。爲父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能讓他們感受回報的幸福。

2. 培養學生對同學友愛。同學是親密的夥伴,同學間關係的好壞,對教育過程發生潛在的影響。對同學友愛是尊重同學的表現。

要讓學生對同學友愛就要培養團結友愛的班級人際關係,使學生學會愛別人,關心別人,給需要幫助的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抓住一些涉及班級同學情感基礎問題的“小事”,激發羣體情感,引導學生理解並寬容,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3. 培養學生對人有禮貌。文明禮貌是文明社會做人的起碼要求,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共同行爲準則。讓學生講禮貌,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充分利用視頻等手段使學生對各種公共禮儀有基本的感性認識;其次要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場合讓學生得到練習和鍛鍊,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最後要注意的是學校禮儀教育重在引導和示範,讓學生在理解對人禮貌重要意義的基礎上通過模仿,逐步潛移默化。

做人教育的核心之二是樹立誠信意識。誠信是社會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倫理價值需要,是一種人們在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實踐中必須而且應當具有的真誠無欺、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信守承諾的行爲品質。

1. 培養學生對家庭講責任。學生形成價值選擇真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責任感,不瞭解責任心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基礎,不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角色負有不同的責任。

培養學生對家庭負責,意味着首先要讓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責任以及這種責任所要達成的結果;引導學生做父母的老實孩子,向他們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教育學生生活節儉,不攀比,不擺闊氣,不亂花錢;讓學生學會並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要求學生體貼父母,在家庭出現困難時,學會主動爲父母分憂。

2. 培養學生在學校講誠實。其基本要求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因此要從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入手,通過低起點、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讓學生明確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堅持不懈,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培養學生的誠實品格,首先要創設以誠信爲主題的學校文化氛圍,使學生牢記“誠信爲本、做人在先”的道理;其次要強化措施,規範誠信行爲,調整行爲偏差,矯正不良習慣,將養成的良好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爲個性品質,使習慣穩固化。

3. 培養學生對社會有合作。合作是當代社會特別強調的一種精神,知識經濟時代單靠個人能力已很難完全處理各種錯綜複雜的信息並採取切實高效的行動,必然要求組織成員之間進一步相互依賴、相互合作。

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首先在於建立對他人的信任感,通過各種學生喜愛的團隊合作活動,讓學生感受彼此之間開誠佈公,互相交心的樂趣;其次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學會在溝通中實現互相理解,尋找到共同的目標和方向;培養合作精神還要克服人性中過於個人主義的傾向,警覺“自私之心”影響合作的誠意。

做人教育的關鍵核心之三是樹立規則意識。“無規矩不能成方圓”,規則不是指懲罰,是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爲目的的手段,是對自身行爲起作用的內在約束力,規則是社會的穩定器,是和諧的保障。

1. 培養學生對父母講孝道。孝道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着中國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地豐富和賦予新的內容。要求學生有孝道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敬愛”。對父母的敬愛,是發自內心的、真摯的。

2. 培養學生在學校有紀律。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都需要紀律、需要約束、需要規則;每一個人都需要遵守紀律,併爲自己不遵守紀律的行爲承擔責任。要引導學生通過協商、共同約定等方式參與規則制訂,參與制度建設。最終通過紀律管理使學生養成尊重紀律的意識和習慣。

3. 培養學生對社會守法紀。一個社會公衆對法律的信仰生成相當重要,它是一個國家法治化的關鍵性要素。德育的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讓受教育者知道如何守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核心價值觀是“做人的主心骨”,學生以這樣的精神歸屬面對人生,會更懂得尊重生命,熱愛生活,調整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融入社會,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