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產生美辯論賽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1W

反方問題:

自信產生美辯論賽

爲什麼很多人都認可人靠衣裝,穿得好、打扮得好就會立即讓人信心大增?

爲什麼和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去約會時都要精心打扮,難道不是爲了變美從而增加自信嗎?

正方問題:

1、請問對方辯友是否聽過“相由心生”的說法?(那是以貌取人)我可以告訴對方辯友,“相由心生”在佛經和相學中都有據可考。佛經中的相指事物之相狀,表於外而想像於心者。相學中的“相”可概指整個相貌,是說通過一個人面相可以看出個人爲人的善惡美醜。這難道不是說個人表現出的美與不美,其實都是人的心境來決定的嗎?

2、我們知道,培養自信可以藉助積極的自我暗示,比如堅持每天對自己說我一定能行。請問對方辯友這與美有什麼關係呢?

3、雙胞胎生存環境一樣、長得也一樣,爲什麼也會有一個自信一個自卑的情況呢?如果說美產生自信,那同樣的美怎麼產生的是不一樣的自信呢?美究竟是以什麼標準和什麼規格來產生自信呢?(2019年有問卷對全球2019多對雙胞胎進行調查,發現8成雙胞胎性格不一樣,如內向外向、自信自卑等迥然不同)

4、請問對方辯友你如何理解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請問一個人就算再美,但沒有這個發現的過程,美如何能內化成爲自信這種內心的力量呢?

5、請問你如何理解自信之美?如果沒有自信,何來自信之美呢?

6、我們自己或我們周圍同學會有怯場、考前焦慮等症狀,這些都是不自信導致的。請問,既然美產生自信,那怯場等問題如何用美來解決?

7、英語口語學習往往因爲不夠自信而不敢說出口,瘋狂英語提倡大聲把英語喊出來,不怕犯錯不怕丟臉,它推廣後甚至被認爲創造了提升中國人國際自信的奇蹟。請問,這種自信,是美產生的嗎?

8、貝多芬喪失聽力後卻能創造出動聽的音樂,這難道不是自信在先美在後嗎?

9、尼克松的水門事件是名人自卑的典型案例。尼克松被衆人的看好,他政績斐然,社會評價也相當高,可那麼美的大好前程不但沒有給他自信反而讓他患得患失,導演了水門事件,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哪怕衆人叫好,你不能自我接納反而自慚形穢,那再美也是不可能產生自信的啊!

10、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些詞的都是用作褒義的。請問在這些故事中,你認爲是美產生自信還是自信產生美呢?

針對立論:

1、你們說美產生自信,到底是什麼美能產生自信?是所有的美都能產生自信?還是特定的美產生特定的自信?是隻要是美就一定能產生自信?還是美也不一定都能產生自信?美是可以單獨產生自信?還是還需要其他的條件才能產生自信呢?還是美只是有可能產生自信呢?

2、你們說一個人美了他就自信了。一個人美了,這個美是誰說了算呢?是大家都認爲這個人美這個人就自信了還是他自己認爲自己美時纔會自信呢?大家都認爲 美, 卻並沒有自信啊。如果是自己認爲自己美了纔會自信,那自己認爲的過程不是一個自我肯定自我接納的過程嗎?還是你們認爲世界上有的人本來就是美的?那美有沒有客觀評價標準呢?由誰來說,如何來說,一件事物到底是美還是不美的?

對方辯友一直把各種中性概念生硬地拉扯到美的範圍裏面。一個人其貌不揚有能力,對方說能力也是內在美。殊不知能力是一個再中性不過的概念。表演能力用在銀幕上是美,用在詐騙上還是美嗎?

結辯:

謝謝主席。評委觀衆大家好。對方辯友的表現非常精彩,但很遺憾不得不指出他們的幾點不足。

1、立論體系存在漏洞

對方一味強調美產生自信,卻不能從邏輯體系上解釋清楚美爲什麼產生自信及如何產生自信,更沒有證明美與產生自信的必然聯繫。

2、對美的本質理解偏差

我們在立論中早已說明美的本質屬性是主體對客體的主觀感受。它並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如果說對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我們有共識認爲它美,那麼對於人呢?高矮胖瘦黑人白人黃種人,到底哪種美哪種不美呢?你對美這個事物本身都沒有弄清楚,又怎麼能斷言它的衍生物呢?

3、只看表象不看實質

自信產生的運作機制必須建立在自我接納之上。然而自我接納與外貌、能力、家庭背景等都沒有關係,與美也靠不上邊。因爲自信的人看上去都很美就說美產生了自信,就像看到下雨的時候人都打了傘就說是人打了傘天才下雨一樣的本末倒置和可笑啊。

我方觀點堅持認爲自信產生美。

1、自信提升個人的精神狀態

有了自信,個人的精神狀態即得到質的提升。它是對自我的肯定,是心理活動機制裏最關鍵的因素。有了自信就一定有美。哪怕自信的人不一定能大徹大悟,但至少是自知自省的;自信的人不一定都寵辱不驚,但至少是不卑不亢的;自信的人不一定時刻精神煥發,但他總是快樂積極;自信的人不一定都穩操勝券,但必定是坦然從容。這些難道還不足以產生美嗎?

2、自信帶來生命終極價值歸屬

生命的終極價值是什麼?通過齊物論,道家找到了人在自然世界中的價值;通過審美觀照,海德格爾找到了人在精神世界中的價值;通過大同理想,馬克思找到了人在社會羣體中的價值。三者結合,終極價值的輪廓隱約可見。只有自信纔有可能找到人與自然、人與內心相和諧的自我價值,只有自信才能找到人與社會相和諧的社會價值。而這些價值的歸屬又在哪裏?在於更純粹更虔誠的自信,即信仰。生命終極價值歸屬甚至已經超過了美的範疇,自信又何止產生美啊?

4、自信產生的美是一個由有限向無限,由現實向理想的逐步過渡。

它首先實現人作爲個體事物和個體精神的美,然後實現作爲事物與精神的綜合體的現實——社會、民族、國家、人類的美,最後實現作爲超越自我和現實的終極境界的存在、道、聖神、理念的美。自信產生的美實實在在、層層遞進、牢不可破啊。

最後,一場辯論道不盡人生的美學,但這場與美有關的辯論應該要啓發人對美的思考。美是人的精神追求,是至上的境界,如何認識它感受它和創造它,這將是人類永遠的課題。此刻,我是自信的,但我擁有的美是非常有限的,我只能自信十足地告訴大家,美將永遠是我最真切最誠摯的追求!

附:

美,就是過渡,美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向這樣六個層面展開:第一,是作爲個體的事物的美;第二,是作爲類的事物的美;第三,作爲個體的精神美;第四,作爲類的精神美;第五,作爲事物與精神的綜合體的現實——社會、民族、國家、人類的美;第六,作爲超越自我和現實的終極境界的存在、道、聖神、理念的美。

在困境中充滿自信的人

世界上有一批雖身處逆境,但充滿自信,自強不息,奮鬥向上,最終獲得輝煌成就的人。古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原先患有口吃病,幼年結巴,語音微弱,演說時常被人喝倒彩。他始終對自己信心百倍,爲了克服疾病,每天清晨口含小石子,呼喊練習,終於成爲口若懸河,辯駁縱橫的演說家。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海倫·克拉,幼年因病造成又聾又瞎。她自信自強,14歲攻克多種外語,通曉德、法、古羅馬、希臘文學。20歲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學。後來成爲著名作家。

德國著名天文學家開普勒。4歲時出天花,留下一險麻了的後遺症,後又患猩紅熱,高燒壞了眼睛,成了高度近視。他終身受疾病折磨。但他從未失去自信,在貧病交加中大無畏鬥志昂揚0餘年。建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爲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打下基礎。重要著作有《宇宙的神祕》,《哥白尼天文學概要》,《宇宙諧和論》等。

塔哈·候賽因,埃及作家,文學評論家,三歲時就雙目失明,他頑強自信,留學法國,成爲埃及歷史上第一位博士。作品有小說《鷓鴣的叫聲》、《不幸的樹》、《失去的愛情》和自傳性的《日子》等。還寫有文學評論《前伊斯蘭時代的文學》和《阿拉伯文學史》等大量作品,被譽爲“阿拉伯文學支柱”。

在逆境中不失自信,古今中外屢見不鮮:張海迪幼年因病高位截癱,她自信努力,成爲作家翻譯家;被譽爲科技“鐵人”的高士其,他在病情不斷惡化,從半身癱瘓到全身癱瘓,失去講話能力的情況下,他還創作了60多萬字的科學小品和科普論文, 創作了兩千多行詩歌, 著述新書十幾本;屈原被流放寫成《離騷》;孫子受臏型後著《孫臏兵法》;司馬遷遭宮型寫《史記》;貝多芬耳聾後譜出 《英雄交響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