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禮儀(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5W

西餐禮儀 篇1

(1)由於飲食習慣不同,西餐的進餐方法與中餐有着本質上的區別。在餐具使用上,中餐用碗、筷,而西餐通常用盤、碟、刀、叉、匙。

西餐禮儀(通用15篇)

(2)一般西餐宴會大約有9 - 10 道菜點,上菜程序是:①麪包、黃油,在宴會前五分鐘擺上桌;②冷盤;③湯;④魚;⑤副菜;⑥主菜(也稱大菜);⑦甜品;⑧水果;⑨咖啡;⑩利口酒(liqueur)。

(3)用餐時,應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吃肉類菜時先用叉固定肉塊,再用刀輕輕切,切下的小肉塊用叉子送入口內。在用餐過程中,注意刀叉不要碰出響聲;不要叉上肉只咬一口,另一半掛在叉上舉着。如果不吃桌上的菜時,可將刀叉合併放在盤邊。喝湯時用湯匙,方法是從裏向外盛湯來喝,不能發出聲響。吃意大利通心粉先用叉一層層捲起後再送入口中,不可像吃中國麪條那樣吸進去發出很大聲響。

(4)西餐餐桌上往往有不止一套刀叉。西餐宴會上,不同的刀叉有不同的用途,要注意識別,用法是從裏向外一件件搭配使用。

飲食禮儀之吃西餐禮儀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3、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4、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5、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 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 ⑥甜點和咖啡 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6、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7、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8、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籤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爲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9、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爲。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0、麪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麪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麪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麪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麪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1、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可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12、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13、手持調羹的方式。右手持調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撐。有的朋友持調羹的方式是拇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食指和中指在下支撐,這是不正確的。

14、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麪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麪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麪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15、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爲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後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後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16、 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17、用刀叉吃有骨頭的肉時,可以用手拿着吃。若想吃得更優雅,還是用刀較好。用叉子將整片肉固定(可將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最好是邊切邊吃。必須用手吃時,會附上洗手水。當洗手水和帶骨頭的肉一起端上來時,意味着“請用手吃”。用手指拿東西吃後,將手指放在裝洗手水的碗裏洗淨。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髒,也可請侍者端洗手水來,注意洗手時要輕輕地洗。

西餐禮儀 篇2

隨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會交往的活躍,我國吃西餐的人越來越多。在涉外活動中,爲照顧國外客人的飲食習慣,有時也要用西餐來招待客人。西餐十分注重禮儀,講究規矩,所以,瞭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4月12日,我們起航新聞5組全體成員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在鬆雅湖西餐廳學習西餐禮儀,真是感覺很幸運,下面我就對這次學習西餐禮儀之旅做一個總結:

一、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在老師和製片人的準備下,訂好了去西餐廳的時間(4月12日早上9點在西餐廳集合),並且老師與餐廳的經理協商好了座位與講課時間。同學們都着正裝,打扮得得體,並準時到達。安排了攝影的同學。

二、學習西餐禮儀的過程

同學們安靜有序的坐到自己的座位,等待老師的講課,以及觀察西餐廳的環境。有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吃西餐,所以都很認真的學習西餐禮儀,餐廳經理也講得非常詳細和生動。照相的同學將我們大家在學習理論知識和就餐的畫面拍攝下來,留住了這美好的時刻。以下是西餐禮儀知識的總結:

1、西餐的特點

“西餐”,是我國對歐美地區菜餚的統稱,大致可以分爲二類: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國爲代表的“西歐式”,又稱“歐式”,其特點是選料精純、口味清淡,以款式多,製作精細而享有盛譽;二是以前蘇聯爲代表的“東歐式”,也稱“俄式”,其特點是味道濃,油重,以鹹、酸、甜、辣皆具而著稱。此外,還有在英國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美式”西餐等。美式西餐講究甜品,喜歡用水果作菜。

2、餐具的用法

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後用刀切成小塊,再用叉送入嘴內。歐洲人使用時不換手,即從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美國人則切割後,將刀放下換右手持叉送食入口。

匙的用法。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湯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餐巾用法。進餐時,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對摺)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小餐巾可伸開直接鋪在腿上。注意不可將餐巾掛在胸前(但在空間不大的地方,如飛機上可以如此)。拭嘴時需用餐巾的上端,並用其內側來擦嘴。絕不可用來擦臉部或擦刀叉、碗碟等。

3、進餐的禮儀

1).餐具使用禮儀

吃西餐,必須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隨意亂取亂拿。正規宴會上,每一道食物、菜餚即配一套相應的餐具(刀、叉、匙),並以上菜的先後順序由外向內排列。進餐時,應先取左右兩側最外邊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合攏並排置於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務員便會主動上前撤去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暫時停頓,應將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擺在餐碟上,刀刃向內,意思是告訴服務員,我還沒吃完,請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時,儘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更不可揮動刀叉與別人講話。

2).進餐的順序

西餐內容齊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這樣幾部分構成:

第一,飲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稱開胃菜,目的是增進食慾。

第二,湯類(也即頭菜)。需用湯匙,此時一般上有黃油、麪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魚(也稱副菜)。可使用墊盤兩側相應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時要用刀叉分切後放餐盤內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後食物。一般爲甜品(點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後爲咖啡,喝咖啡應使用咖啡匙、長柄匙。

3).麪包等可用手取食

進餐時,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時還可用手取。如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吃餅乾、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麪包則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錯。取麪包時,左手拿取,右手撕開,再把奶油塗上去,一小塊一小塊撕着吃。不可用麪包蘸湯吃,也不可一整塊咬着吃。

4).用湯匙舀着喝湯

喝湯時,切不可以湯盤就口,必須用湯匙舀着喝。姿勢是:用左手扶着盤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盤喝湯,不要發出吱吱的聲響,也不可頻率太快。如果湯太燙時,應待其自然降溫後再喝。

5).不可整塊肉送嘴裏咬

吃肉或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用叉按好後,慢慢用刀切,切好後用叉子進食,千萬不可用叉子將其整個叉起來,送到嘴裏去咬。這類菜盤裏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於點綴和增加食慾的,吃不吃由你,不要爲了面子強吃下去。

6).吃東西不要發出很大聲響

吃西餐時相互交談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切不可大聲喧譁,放聲大笑,也不可抽菸,尤其在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嚥,嘴裏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響,更不能把叉刀伸進嘴裏。至於拿着刀叉作手勢在別人面前揮舞,更是失禮和缺乏修養的行爲。

7)坐姿要端正

吃西餐還應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體要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一般坐於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不可伸腿,不能翹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8).酒杯不斟滿,喝酒不勸酒

飲酒時,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滿,也不要和別人勸酒(這些都不同於中餐)。如剛吃完油膩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讓嘴上的油漬將杯子弄得油乎乎的。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脣邊碰一下,以示禮貌。

4、餐位的安排

原則上男主賓坐在女主人右邊,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邊,而且多半是男女相間而坐,夫婦不坐在一起,以免各自聊家常話而忽略與其他賓客間的交際。

5、就餐着裝

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高檔西餐廳吃飯,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妝要稍重因爲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嚐和決定。

三、西餐禮儀課實訓圓滿結束

同學們學到了很多西餐知識,這對以後步入社會是很有幫助的。這次的西餐之旅還有一點讓我感觸深的就是,大家在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每個同學都能珍惜一起實訓的機會。

西餐禮儀 篇3

1.席位排列的規則

(1)女士優先。在西餐禮儀裏,往往體現女士優先的原則。排定用餐席位時,一般女主人爲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爲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距離定位。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據其距離主位的遠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於距主位遠的位置。

(3)以右爲尊。排定席位時,以右爲尊是基本原則。就某一具體位置而言,按禮儀規範其右側要高於左側之位。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要排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4)面門爲上。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

(5)交叉排列。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係,這樣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讓人們能多和周圍客人聊天認識,達到社交目的。

西餐禮儀 篇4

麪包吃法

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是原則。吃硬麪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麪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 ,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的 ,應先把刀刺入中央部分,往靠近自己身體的部分切下 ,再將麪包轉過來切斷另一半。切時可用將麪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紀念物品

有的主人爲每位出席者備有小紀念品或一朵鮮花。宴會結束時,主人招呼客人帶上。遇此,可說一兩句讚揚這小禮品的話,但不必鄭重表示感謝。有時,外國訪問者,往往把宴會菜單作爲紀念品帶走,有時還請同席者在菜單上簽名留念。除主人特別示意作爲紀念品的東西外,各種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菸等,都不要拿走。

致謝

有時在出席私人宴請活動之後,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謝。

冷餐會、酒會取菜 冷餐、酒會,招待員上菜時,不要搶着去取,待送至本人面前再拿。周圍的人未拿到第一份時,自己不要急於去取第二份。勿圍在菜桌旁邊,取完即退開,以便讓別人去取。

喝酒姿勢

酒類服務通常是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倒入灑杯中 ,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經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答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 ,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放在桌上由待者去倒。正確的握標姿勢是用手指握杯腳。爲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拿着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爲。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坐姿

對於一般人來說對生活中的基本禮貌禮儀都會比較注意,人們出於禮貌在公共面前都會以收斂的態勢從而防止自己表現出不良的舉止。然後事實上對於公衆場合中的靜態美——坐姿禮儀卻是最考驗人的,也是最能體現氣質與美的。

正確規範的禮儀坐姿要求端莊而優美,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作爲一種舉止,有着美與醜、優雅與粗俗之分。正確的禮儀坐姿要求“坐如鐘”,指人的坐姿像座鐘般端直,當然這裏的端直指上體的端直.

(1)入座時要輕、穩、緩。走到座位前,轉身後輕穩地坐下。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適,需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處,然後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

(2)神態從容自如(嘴脣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3)雙肩平正放鬆,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發扶手上,以自然得體爲宜,掌心向下。

(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

(5)雙膝自然併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併攏或交疊或成小“V”字型。男士兩膝間可分開一拳左右的距離,腳態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開以顯自然灑脫之美,但不可盡情打開腿腳,那樣會顯得粗俗和傲慢。如長時間端坐,可雙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將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

(6)坐在椅子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2/3,寬座沙發則至少坐1/2。落座後至少10分鐘左右時間不要靠椅背。時間久了,可輕靠椅背。

(7)談話時應根據交談者方位,將上體雙膝側轉向交談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現自卑、恭維、討好的姿態。講究禮儀要尊重別人但不能失去自尊。

(8)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

(9)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裙子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後再拉拽衣裙,那樣不優雅。正式場合一般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離座時也要從椅子左邊離開,這是一種禮貌。女士入座尤要嫺雅、文靜、柔美,兩腿併攏,雙腳同時向左或向右放,兩手疊放於左右腿上。如長時間端坐可將兩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以給人高貴、大方之感。

(10)男士、女士需要側坐時,應當將上身與腿同時轉向同一側,但頭部保持向着前方。

(11)作爲女士,坐姿的選擇還要根據椅子的高低以及有無扶手和靠背,兩手、兩腿、兩腳還可有多種擺法,但兩腿叉開,或成四字形的疊腿方式是很不合適的。

西餐禮儀 篇5

一、禮儀介紹

在歐洲,所有跟吃飯有關的事,都被備受重視,因爲它同時提供了兩種最受讚賞的美學享受--美食與交談。除了口感精緻之外,用餐時酒、菜的搭配,優雅的用餐禮儀,調整和放鬆心態、享受這環境和美食、正確使用餐具、酒具都就是進入美食的先修課。

要注意的就是,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就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就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就是基本的禮貌,有急事時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高檔西餐廳吃飯,穿着得體就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妝要稍重因爲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嚐和決定。

一般西餐廳的營業時間爲中午11點半至下午、晚上6點半後開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點酒然後再進入主餐廳。

就坐後可以不急於點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服務生,他們一般都非常樂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呢,若他們不就是很清楚會問詢餐廳經理或主廚。

就餐時間太早,中午11點或下午5點半就到了西餐廳、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談生意、衣着不講究、主菜吃的太慢影響下一道菜,或只點開胃菜不點主菜和甜點都就是不禮貌的行爲。

高檔西餐的開胃菜雖然份量很小,卻很精緻,值得慢慢品嚐。

餐後可以選擇甜點或奶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小費習慣。但就是一定要多加讚美和表示感謝。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講就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爲了您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嫺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就是非常值得的。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爲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就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二、商務禮儀中的西餐禮儀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就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就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就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

3.吃飯時穿着得體就是歐美人的常識。

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4.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就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5.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就是:①菜和湯 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 ⑥甜點和咖啡 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就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就是由前菜開始點,而就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

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就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

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

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

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就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籤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就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爲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11.喝酒的方法。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就是傾斜酒杯,像就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就是失禮的行爲。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2.喝湯也不能吸着喝。

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脣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擡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西餐禮儀 篇6

關於西餐廳禮儀須知

1、首先,穿着一定要整潔得體

即使沒有西裝革履,男士去高檔西餐廳也應穿上一件外套、內搭襯衫和乾淨的皮鞋。如果是與外國客戶共同進餐的正式場合,那西裝和領帶就是必須的。而女士則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不要穿涼鞋。

2、坐姿應端正而不僵硬

入座後,如果是有椅背的椅子,不要把背靠在上面,要立腰、挺胸、上身自然挺直。雙手應放在腿上,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雙腳併攏自然正放或稍微傾斜。

3、不要把手機、錢包或鑰匙放在餐桌上

平常跟朋友聚會可以隨便點,但去高檔西餐廳你千萬要記住這點。因爲這些都是非常影響注意力的東西,爲了對就餐同伴表示尊重,最好把手機等物收入包中。

4、如果是你請客,記得讓客人先點菜

如果是你邀請別人一起用餐,特別是女性,一定要事先和各位同伴說今天這餐是你來做東。點菜的時候也要告訴侍者:“請讓我的客人先點菜”,以避免誤會。

5、和就餐同伴點一樣數量的菜

這樣能保持同樣的就餐步調,避免尷尬。

6、如果是你請客,記得早點準備買單

一個有經驗的東家會事先預定好餐廳,提早趕到15—20分鐘,或者在入座前將信用卡拿給侍者。如果你是客人,也該在約定時間到達,不要遲到。

7、不要跟侍酒師說你想買多少錢的酒

你只要說你喜歡什麼樣的酒,或在酒單上指出一款自己可以接受的價格的酒,侍酒師就會根據這個價格範圍來推薦酒款了。此外,不要裝成一副很懂酒的樣子,那樣看起來太作了,靜靜地品嚐感受不是很好嗎?

8、不要退酒

如果你不喜歡點的酒,不要跟侍者說要退酒,這是禮節,畢竟他們已經爲你開瓶了。不過,如果酒本身有問題,你可以跟侍者說明情況,要求退掉或換另外的酒。

9、不要朝侍者大聲呼叫

有什麼問題要找侍者時,先用眼神示意,如果對方沒有注意到,可以擡起右手,用微微舉起的食指來吸引他們的注意。

10、知道餐巾擺放的位置

現在就餐一般將餐巾放在腿上。在東家將餐巾放好後,你方能開始用餐。如果要暫時離開,你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用餐完畢後,把餐巾整潔地放在左手邊(無需摺疊,不要放在餐盤上),不過這要等東家先做完,你再做。

11、知道各種餐具的用途

在正規的西餐中,餐具一般是這樣擺放的,各種刀叉、勺子和酒杯的用途不一,注意別用錯了。

12、就餐時,注意你在餐桌上的舉止

(1)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食物是切一塊吃一塊,不要一下子切很多;

(2)吃飯時速度不要太快,別讓他人覺得你在趕時間,特別是當你做東的時候;

(3)嘴中有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

(4)用餐巾擦嘴或擦手;

(5)麪包不要拿在空中,要放在麪包盤裏;

(6)喝水或飲酒時,眼睛看向杯子。

13、不要越過餐桌去吃同伴的食物

跟不熟的人一起用餐或在正式的場合用餐,都要切記這一點。不過,與朋友用餐可以輕鬆一點,可以用麪包盤盛給同伴一些你覺得好吃的食物。

14、就餐時不要談公事

吃飯的時候不談公事,也不要抱怨同事或工作,不要掃了大家的興。

15、不要抱怨菜不好吃

既然別人邀請了你就餐,作爲客人,就不要抱怨菜不好吃或者酒不好喝,並且要感謝主人的款待,這是禮數。

16、和客戶一起吃飯,最好不要給食物拍照

現在朋友圈這麼火爆,人人都刷美女刷美食,去趟高檔西餐廳怎能錯失拍攝美食的好時機?和熟悉的朋友一起就餐,拍照的影響不大,低調點就行。但要是和客戶用餐就最好不要拍照,倘若客戶想拍照,那你當然得說yes了。

17、假如點的菜沒做好,可退回重做

要是點的菜沒做好,可以要求餐廳重做。在去退菜之前,請務必告訴就餐的同伴們先行用餐,不要等你。

18、用餐完畢後不要隨便把餐具放在盤子邊上

應該把刀叉豎直向上擺成11,這是一種暗示服務,侍者看到了自然會來收。

西餐禮儀 篇7

一、入座

進入西餐廳後,由服務生帶領入坐,不可冒然入位。男士或服務生可幫女士拉開椅子協助入座,一般由椅子左側入座。座位的安排於離出口最遠的位置爲上位。

二、餐具的擺設

(1)擺在中央的稱爲擺飾盤或稱展示盤Show Plate,餐巾置於裝飾盤的上面或左側。

(2)盤子右邊旁擺刀、湯匙,左邊擺叉子。可依用餐順序、前菜、湯、料理、魚料理、肉料理、視你所需而由外側至內使用。

(3)玻璃杯擺右上角,最大的是裝水用的高腳杯,次大的是紅葡萄酒所用的,而細長的玻璃杯是白葡萄酒所用,視情況也會擺上香檳或雪莉酒所用的玻璃杯。

(4)麪包盤和奶油刀置於左手邊,裝飾盤對面則放咖啡或吃點心所用的小湯匙和刀叉。

(1)餐巾Napkin

(2)魚叉Fish Fork

(3)主菜叉Dinner or Main Course Fork

(4)沙拉叉Salad Fork

(5)湯杯及湯底盤Soup Bowl & Plate

(6)主菜盤Dinner Plate

(7)主菜刀Dinner Knife

(8)魚刀Fish Knife

(9)湯匙Soup Spoon

(10)麪包及奶油盤Bread & Butter Plate

(11)奶油刀ButterKnife

(12)點心匙及點心叉Dessert Spoon and Cake Fork

(13)水杯Sterling Water Goblet

(14)紅酒杯Red Wine Goblet

(15)白酒杯White Wine Gobl

三、刀叉的使用方法

(1)西餐進餐時一般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

(2)用餐中,有事而離席時,宜把刀叉擺成八字型掛放在餐盤上。用餐結束後,則是平行的斜放在盤上一側。

四、喝湯的禮儀

(1)西餐的湯分爲清湯及濃湯,較正式的餐廳再供應清湯時使用橢圓形湯匙及湯杯,供應濃湯時使用圓形湯匙及寬口湯盤。

(2)拿湯匙的姿勢是由內經外側舀食。

(3)西餐喝湯時,不能發出聲音。用湯時,不可用嘴將湯吹涼。可輕輕搖動湯使其稍涼。

(4)食用完畢後把湯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盤上,或是放在盤中。將湯匙的柄放在右邊,而湯匙凹陷的部份向上;湯杯與湯盤都是如此。

五、食用麪包的禮儀

(1)麪包的位置於主菜的左側。食用時可用左手拿麪包,再用右手把麪包撕成小塊,然後用左手拿着小麪包,用右手塗抹奶油。把麪包撕成小塊後再塗奶。

(2)在意大利餐廳中,有時會以橄欖油取代奶油,可將麪包用手撕一小塊沾加了調味料及香料的橄欖油吃。麪包切忌用刀子切割。

西餐禮儀 篇8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

3.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着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4.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5.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 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 ⑥甜點和咖啡 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鑑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籤Good。接着,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爲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11.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着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爲。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西餐禮儀 篇9

(1)筷子的擺放、使用及禁忌(忌諱、講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國筷子的擺放應該放在飯碗的右側,並且一定要兩端對齊的整齊地擺放。如果是就餐期間使用筷子夾完菜之後,但是並沒有連續進食,筷子則應整齊地豎向飯碗的正中間。

在中國餐桌上會看到一些這樣的場景,客人拿起筷子夾菜時會舉棋不定,不知道夾什麼好,這種現象被稱爲疑筷,在正式的場合中疑這是較爲忌諱的,在非正式的場合中則不是很嚴格。在夾菜時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盤裏來來回回扒拉到底要夾什麼菜,這種現象被稱爲髒筷。髒筷從淺層意義上來講是不禮貌的。有時候大家會在中國的餐桌上看到兩個人同時夾同一道菜時,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這一現象被稱之爲搶筷。爲避免尷尬,人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巧妙地半開玩笑地說一句:讓我來幫你夾怎麼樣?或者一方表示謙讓地讓對方來先夾。一般在連續就進餐時,筷子上仍然留着吃上一道菜留下的殘跡就去夾菜的情況被稱之爲粘筷,這是忌諱的,所以在打算夾菜時要輕輕小嘬筷子,來避免夾別的菜時筷子上還粘着東西。

在吃放間隙聊天的時候,筷子的一大禁忌就是指筷,及用筷子指人。在用餐之時,最爲忌諱的是供筷,就是將筷子插在飯菜上或者自己的飯碗中央。在中國的傳統當中,一般在祭奠去世的人會上香叩拜,如果將筷子插在飯菜中央就與這一情形及其相似,因此,供筷不論在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中國餐桌上都是最大的禁忌之一。

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中餐當中使用筷子的禁忌還有忌刺筷,即在夾不起菜的時候將筷子當叉子用,扎着夾;忌別筷,就是拿筷子當刀使用,用筷子撕扯肉類菜;忌淚筷,即在夾菜的時候使菜上有的湯汁淋了一桌;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桌邊一手拿一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大頭,一根小頭。用餐完畢,筷子應整齊地擱在靠碗右邊的桌上。

(2)西方餐具的擺放、使用以及禁忌

相對於中餐,西餐的餐具則更爲複雜。狹義上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三大件。刀子分爲食用刀、魚刀、肉刀(刀口有鋸齒,用以切牛排、豬排等)、黃油刀和水果刀。叉子分爲食用叉、魚叉、肉叉和蝦叉。匙子則有湯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規格明顯大於餐用刀叉。而廣義上的西餐餐具則包含: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

在餐具擺放中,各個西方國家擺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規則是:墊盤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內。具體的規則有:盤前橫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餘用具酌情擺放;酒杯的數量與酒的種類相等,擺法是從左到右,依次擺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盤子裏,如果在賓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盤子裏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盤子旁邊。

西餐用餐餐具擺放爲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暫時休息片刻,可將刀叉分話盤中,刀頭與叉尖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還是繼續吃。用餐結束的擺置方式有兩種:用餐結束後中,可將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側向內與叉子併攏,平行放置於餐盤上。在宴會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對擺在面前的刀叉,是從外側依次向內取用,因爲刀叉擺放的順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順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結束了。刀與叉除了將料理切開送入口中之外,還有另一項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擺置方式傳達出用餐中或是結束用餐之訊息,而服務生是利用這種方式判斷客人的用餐情形,刀叉柄朝向自己並列放在盤子裏,則表示這一道菜已經用好,服務員就會把盤子撤去。

隨着社會的發展,各國互相開展各種交流活動,不同種族,,不同語言的人們相聚在一起,世界真的成了一大家,我們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改革開放以來,國門大開,經貿交流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人們爲了適應這一世界交流,很多事情也要相 應發生改變。我們喜歡奉承遵守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儒家之禮,有遠方的朋友到來,爲表示歡迎,好酒好菜自是少不了。但在盡地主之誼的時候就要注意東西方之間的差別了,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些差別,那或許還真的會整成好心辦壞事的結果,所以爲了避免 這種狀況的出現,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些中西方餐飲的禮儀常識,因爲這部分禮儀常識的內容太多,在這裏我只先說中西餐酒水菜餚的搭配禮儀常識

首先看我們中餐,在正式宴會上通常爲白酒和葡萄酒兩種酒水,用餐者桌面正前方依左而右擺放的是白酒杯、葡萄酒杯和水杯 菜餚搭配方面講究不多,酒水可以自便。但是對於西餐來說呢?講究的會更多一些。首先它的酒水主要爲葡萄酒系列,宴會上的酒按先後次序分爲餐前酒、佐餐酒、餐後酒三種。而且在佐餐酒進行的時候還要注意和菜餚搭配的原則,那就是“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這 裏的白肉指的是魚肉、海鮮、雞肉;紅肉指的是牛肉、羊肉、豬肉;當然白酒也指的是白色的葡萄酒喔。

除此之外,飲用的酒杯也要根據酒水的不同而分設專用酒杯。大家在宴請遠方賓朋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

西餐禮儀 篇10

飯店的預約

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特別是團體活動,更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入座有講究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叉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點酒的學問

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太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主調酒師幫忙挑選。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色。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上菜的次序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順序是:前菜和湯、魚、水果、肉類、乳酪、甜點和咖啡、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歡迎只點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如何使用餐巾

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飲酒與食物的搭配

飲酒時應該搭配食用什麼食物,時常困繞着人們,幾百年來,飲酒時選擇適當的食品似乎已經形成了一條條的規律。但是,隨着現代的社會中新食品和新型酒類的不斷涌現,這些規矩顯得陳舊,越來越不適用了。

飲酒如何搭配食物首先應該明白一點,生活因個人喜好不同,飲酒和食物搭配毫無疑問的也應該隨個人品味隨意搭配。你可以按自己口味點叫酒和食物,即使是規則中不允許的,或者與你同桌用餐的朋友堅決反對的話,也不用害羞或不好意思。生活中有許多看起來不宜搭配的事物組成在一起,還是顯得那樣和諧。然而,晚飯時應該用什麼酒,你還是拿不定主意時,該怎麼辦?是不是求助於那些規則搭配呢?多年來,我積累了些經驗,可以解決你遇到的難題。這些所謂的“原則”不是告訴你喝酒時吃些什麼,只是說明食物與酒類之間如何影響,相互作用的。飲酒時搭配食物重要的是根據口味而定。食物和酒類可以分爲四種口味,這也就界定了酒和食物搭配的範圍,即:酸,甜,苦和鹹味。

酸味:你可能聽說過酒不能和沙拉搭配,原因是沙拉中的酸極大地破壞了酒的醇香。但是,如果沙拉和酸性酒類同用,酒裏所含的酸就會被沙拉的乳酸分解掉,這當然是一種絕好的搭配。所以,可以選擇酸性酒和酸性食物一起食用。酸性酒類與含鹹食品共用,味道也很好。

甜味:用餐時,同樣可以依個人口味選擇甜點。一般說來,甜食會使甜酒口味減淡。如果你選用加利福尼亞查頓尼酒和一小片烤箭魚一起食用,酒會顯得很甜。但是,如果在魚上放入沙拉,酒裏的果味就會減色不少。所以吃甜點時,糖份過高的甜點會將酒味覆蓋,失去了原味,應該選擇略甜於一點的酒類。這樣酒才能保持原來的口味。

苦味:仍然使用“個人喜好”原則。苦味酒和帶苦味的食物一起食用苦味會減少。所以如果想減淡或除去苦味,可以將苦酒和帶苦味的食物搭配食用。

鹹味:一般沒有鹽味酒,但有許多酒類能降低含鹹食品的鹽味。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食用海產品如魚類時,都會配用檸檬汁或酒類,主要原因是酸能減低魚類的鹹度,食用時,味道更加鮮美可口。

西餐禮儀 篇11

飯店的預約

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餐廳吃飯時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餐點端來時,都應讓女士優先。特別是團體活動,更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入座有講究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叉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點酒的學問

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太瞭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主調酒師幫忙挑選。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色。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上菜的次序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順序是:前菜和湯、魚、水果、肉類、乳酪、甜點和咖啡、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歡迎只點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如何使用餐巾

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飲酒與食物的搭配

飲酒時應該搭配食用什麼食物,時常困繞着人們,幾百年來,飲酒時選擇適當的食品似乎已經形成了一條條的規律。但是,隨着現代的社會中新食品和新型酒類的不斷涌現,這些規矩顯得陳舊,越來越不適用了。

飲酒如何搭配食物首先應該明白一點,生活因個人喜好不同,飲酒和食物搭配毫無疑問的也應該隨個人品味隨意搭配。你可以按自己口味點叫酒和食物,即使是規則中不允許的,或者與你同桌用餐的朋友堅決反對的話,也不用害羞或不好意思。生活中有許多看起來不宜搭配的事物組成在一起,還是顯得那樣和諧。然而,晚飯時應該用什麼酒,你還是拿不定主意時,該怎麼辦?是不是求助於那些規則搭配呢?多年來,我積累了些經驗,可以解決你遇到的難題。這些所謂的“原則”不是告訴你喝酒時吃些什麼,只是說明食物與酒類之間如何影響,相互作用的。飲酒時搭配食物重要的是根據口味而定。食物和酒類可以分爲四種口味,這也就界定了酒和食物搭配的範圍,即:酸,甜,苦和鹹味。

酸味:你可能聽說過酒不能和沙拉搭配,原因是沙拉中的酸極大地破壞了酒的醇香。但是,如果沙拉和酸性酒類同用,酒裏所含的酸就會被沙拉的乳酸分解掉,這當然是一種絕好的搭配。所以,可以選擇酸性酒和酸性食物一起食用。酸性酒類與含鹹食品共用,味道也很好。

甜味:用餐時,同樣可以依個人口味選擇甜點。一般說來,甜食會使甜酒口味減淡。如果你選用加利福尼亞查頓尼酒和一小片烤箭魚一起食用,酒會顯得很甜。但是,如果在魚上放入沙拉,酒裏的果味就會減色不少。所以吃甜點時,糖份過高的甜點會將酒味覆蓋,失去了原味,應該選擇略甜於一點的酒類。這樣酒才能保持原來的口味。

苦味:仍然使用“個人喜好”原則。苦味酒和帶苦味的食物一起食用苦味會減少。所以如果想減淡或除去苦味,可以將苦酒和帶苦味的食物搭配食用。

鹹味:一般沒有鹽味酒,但有許多酒類能降低含鹹食品的鹽味。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食用海產品如魚類時,都會配用檸檬汁或酒類,主要原因是酸能減低魚類的鹹度,食用時,味道更加鮮美可口。

刀與叉的種類

刀、叉等銀器類皆稱爲Cut-lery。刀、叉又分爲肉類用、魚類用、前菜用、甜點用,而湯匙除了前菜用、湯用、咖啡用、茶用之外,還有調味料用湯匙。調味料用湯匙即是添加調味料時所使用的湯匙,多用於甜點或是魚類料理。如今所使用的餐具依料理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轎魘攪俠淼奶撞橢校R啦煌?俠淼奶氐愣?浜鮮褂酶髦植煌?巫吹牡恫嬀?⒉皇且豢?季腿?堪誄隼吹摹K檔餃?祝?莧菀資谷肆?氳皆誆妥郎習諑韉幕?嬀衷詿蠖際且緣閿?-3道單品料理的方式爲主流。所以,在餐桌上擺滿銀器的正式用餐擺設,可能只能在喜宴上才能看得到了。最近,使用一組的刀與叉的情況漸少,僅吃2-3道前菜的人愈來愈多,而刀叉也並不隨之變換,大都是以一組刀叉吃接着送上的前菜。而那種在刀叉上擺着的刀與叉(或湯匙),並放置於餐盤右側的餐廳也日漸增加。

肉類料理所使用的刀的形狀,不論是哪一家餐廳大致上都一樣,不過魚類料理所使用的刀,往往依各餐廳而有所不同。尤其是最近,與肉類料理用刀的寬度相同的魚類料理用刀有逐漸增加的傾趨勢,且比這寬度更寬的也很常見,也有一些刀幅更寬並在刀刃部分加上豪華裝飾的魚類料理用刀。此外,還有餐廳以調味料湯匙代替魚類料理用刀。刀叉就像是中國的筷架一樣。有時是刀與叉(或湯匙)兩隻爲一組放置在刀叉架上;有時是將刀、叉、湯匙三隻爲一組,放置在刀叉架上;有時是刀與叉(或湯匙)兩隻爲一組的放置其上,使刀的刀刃部與叉子的前部不會碰觸到桌巾。

刀與叉的使用方式

英美人的飲食習慣不一樣。吃肉菜時,英國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紮起來,送入口中,如果是燒爛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撥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國人用同樣的方法切肉,然後右手放下餐刀,換用餐叉,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剷起來,送入口中,吃燒爛的蔬菜也是這樣剷起來吃。

吃飯時,利用叉子的背面舀起來吃雖然不是違反餐桌的禮儀,不過看來起的確是不怎麼雅觀。吃米飯之類的料理時,可以很自然地將叉子轉到正面舀起食用,因爲叉子正同的凹下部位正是爲此用法而設計的。這時候,也可利用刀子在一旁輔助用餐動作。將餐盤上的料理舀起時,利用刀子擋着以免料理散落到盤子外面,如此一來就可以很利落地將盤內食物舀起。如有淋上調味醬的料理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調味醬,再以湯匙或調味醬用湯匙將料理與資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湯匙淋上調味醬後食用,則是錯誤的動作,因爲這樣一來,在料理送往口中時,醬料會滴滴答答落得到處都是,搞得一團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時,以左手持用叉子,將食物置於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與朋友聚餐的輕鬆場合,如果不須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進餐。

飯應以正面叉腹而非叉子背面舀起,這樣可以比較容易食用,而且也較優雅自然。當盤子內的細碎食物聚集時,可利用刀子擋着,再以叉子叉近舀起。利用湯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將料理聚集到湯匙上,再以湯匙將食物送入口中。調味醬用湯匙與一般湯匙的用法是一樣的。應利用叉子將料理推到調味醬湯匙上食用,而非以叉子叉住料理再以調味醬用湯匙淋上醬料,因爲後者是違反禮節的。

宴請西餐的注意事項

西餐的一個特點就是餐具多:各種大小杯子、盤子、銀器具等。

餐具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裏或放在食盤裏。麪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裏,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裏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着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

雞尾酒會

雞尾酒會的形式活潑、簡便,便於人們交談。招待品以酒水爲重,略備一些小食品,如點心、麪包、香腸等,放在桌子、茶几上或者由服務生拿着托盤,把飲料和點心端給客人,客人可以隨意走動。舉辦的時間一般是下午5點到晚上7點。近年來,國際上各種大型活動前後往往都要舉辦雞尾酒會。

這種場合下,最好手裏拿一張餐巾,以便隨時擦手。用左手拿着杯子,好隨時準備伸出右手和別人握手。吃完後不要忘了用紙巾擦嘴、擦手。用完了的紙巾丟到指定位置。

晚宴

晚宴分爲隆重的晚宴和便宴兩種。

西方的習慣,隆重的晚宴也就是正式宴會,基本上都安排在晚上8點以後舉行,中國一般在晚上6點至7點開始。舉行這種宴會,說明主人對宴會的主題很重視,或爲了某項慶祝活動等。正式晚宴一般要排好座次,並在請柬上註明對着裝的要求。其間有祝詞或祝酒,有時安排席間音樂,由小型樂隊現場演奏。

便宴是一種簡便的宴請形式。這種宴會氣氛親切友好,適用於親朋好友之間,有的在家裏舉行。服裝、席位、餐具、佈置等不必太講究,但仍然有別於一般家庭晚餐。

西方的習慣,晚宴一般邀請夫婦同時出席。如果你受到邀請,要仔細閱讀你的邀請函,上面會說明是一個人還是先生或夫人陪同,或者攜帶伴侶。在回覆邀請時,你最好能告訴主人他們的名字。

西餐禮儀 篇12

關於刀、叉、勺

西餐用的刀、叉、勺各有其用,不能替代或混用。

1.刀

是用來切割食物的,不要用刀挑起食物往嘴裏送。記住:右手拿刀。如果用餐時,有三種不同規格的刀同時出現,一般正確的用法是:帶小小鋸齒的那一把用來切肉制食品;中等大小的用來將大片的蔬菜切成小片;而那種小巧的,刀尖是圓頭的、頂部有些上翹的小刀,則是用來切開小麪包,然後用它挑些果醬、奶油塗在麪包上面。

2.叉

左手拿叉,叉起食物往嘴裏送的,動作要輕,撿起適量食物一次性放入口中,不要拖拖拉拉一大塊,咬一口再放下,這樣很不雅。叉子撿起食物入嘴時,牙齒只碰到食物,不要咬叉,也不要讓刀叉在齒上或盤中發出聲響。

3.勺子

在正式場合下,勺有多種,小的是用於咖啡和甜點心的;扁平的用於塗黃油和分食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盛碎小食物;最大的是公用於分食湯的,常見於自助餐。切莫搞錯。

西餐禮儀 篇13

西餐禮儀

1;吃西餐不識菜名不可胡亂點。

吃西餐時,不認識菜名千萬別胡亂點。點一堆湯或一堆肉,餐桌上單調不說,如何把食物吃喝完都是問題。

1、吃西餐點菜時應首先對菜名有所瞭解;

2、如果自己沒有把握,可以請服務員稍作介紹;

3、吃西餐時,點菜也應考慮別人的口味和禁忌。

2;吃西餐要學會點酒。

吃西餐時人們不一定會喝酒,但如果有人提議喝酒,而你不會點酒、不會喝酒,會使這頓西餐少了很多“味道”

1、吃紅肉如豬肉、牛肉時適合點紅酒,吃白肉如雞肉、魚肉等時適合點白酒。

2、點酒時應根據在座客人的身份、性別、愛好來點。

3、喝酒時應避免吸着喝,且應避免猛烈搖晃酒杯。

3;在西餐桌上客人不可主動斟酒。

在西餐禮儀中,爲客人斟酒是主人或餐廳服務員的責任和義務。對於主人,這也是體現主人身份和尊貴的表現。

1、客人接受斟酒時不必端起酒杯或挪動酒杯,任酒杯放在遠處,對斟酒的人點頭微笑以示謝意即可。

2、如果覺得自己應經喝夠,可輕聲婉拒前來斟酒的主人或服務生,如告訴對方“不用了,謝謝”。

4;不可在紅酒中加其他飲料

在西方,紅酒也和咖啡一樣,正如中國的茶,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當你在熟諳紅酒文化的人面前往紅酒中隨意添加飲料時,對方是無法容忍的。

1、紅酒中不應添任何其他飲料;

2、紅酒不應加冰塊;

3、紅酒不需要冷凍或加熱。

5;在西餐桌上喝酒有度

在西餐桌上不停叫嚷“喝酒喝酒”,慧顯得不懂自律、自制力差;不停讓主人或服務員上酒,會被視爲不懂酒文化。

1、喝酒時應避免勸酒、擋酒、代酒。

2、喝酒不能划拳

3、不應豪飲,而適可而止。

6;吃西餐切忌擦餐具

西餐講究美食美器和優雅的壞境,當然也講究潔淨衛生。

1、西餐桌上的餐巾是用來擦手和就餐中污漬的。

2、餐巾不能用來擦鼻涕和口紅。

3、餐巾放在膝蓋上,不能塞在領口或圍在腰間。

西餐點菜常識

1、頭盤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爲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或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薰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局蝸牛等。因爲是要開胃,所以開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風味,味道以咸和酸爲主,而且數量較少,質量較高。

2、 湯

與中餐有極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西餐的湯大致可分爲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周打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局蔥頭湯。冷湯的品種較少,有德式冷湯、俄式冷湯等。

3、副菜

魚類菜餚一般作爲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爲副菜。品種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貝類及軟體動物類。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麪包類、酥盒菜餚品均稱爲副菜。因爲魚類等菜餚的肉質鮮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類菜餚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類菜餚主菜有區別。西餐吃魚菜餚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4、主菜

肉、禽類菜餚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爲主菜。肉類菜餚的原料取自牛、羊豬、小牛仔等各個部位的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牛排按其部位又可分爲沙朗牛排(也稱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其烹調方法常用烤、煎、鐵扒等。肉類菜餚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靡菇汁、白尼斯汁等。食類菜餚的原料取自雞、鴨、鵝,通常將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歸入禽類菜餚禽類菜餚品種最多的是雞,有山雞、火雞、竹雞、可煮、可炸、可烤、可燜,主要的調味汁有黃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蔬菜類菜餚

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所以可以算爲一道菜,或稱之爲一種配菜。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稱爲沙拉。與主菜同時服務的沙拉,稱爲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西紅柿、黃瓜、蘆筍等製作。沙拉的主要調味汁有醋油汁、法國汁、幹島汁、奶酪沙拉汁等。沙拉除了蔬菜之外,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這類沙拉一般不加味汁,在進餐順序上可以做爲頭盤食用。還有一些蔬菜是熟食的,如花椰菜、煮菠菜、炸土豆條。熟食的蔬菜通常是與主菜的肉食類菜餚一同擺放在餐盤中上桌,稱之爲配菜。

6、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煎餅、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

7、咖啡、茶

西餐的最後一道是上飲料,咖啡或茶。飲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正式的全套餐點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西餐禮儀 篇14

一是餐巾的鋪放。西餐餐巾通常會疊成一定的圖案,放置在就餐者的水杯裏,有時直接平放於就餐者的右側桌面上或就餐者面前的墊盤上。形狀有長方形和正方形之分。

餐巾應平鋪在自己併攏的大腿上,如果是正方形的餐巾,應將它折成等腰三角形,直角朝向膝蓋方向;如果是長方形餐巾,應將其對摺,然後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餐巾的打開、折放應在桌下悄然進行,不要影響他人。

二是餐巾的用途。餐巾對服裝有保潔作用,防止菜餚、汁湯落下來搞髒衣服;也可以用來揩拭口部,通常用其內側,但不能用其擦臉、擦汗、擦餐具;還可以用來遮掩口部,在非要剔牙或吐出嘴中的東西不可時,可用餐巾遮掩,以免失態。

三是餐巾有暗示作用。西餐以女主人爲第一主人。當女主人鋪開餐巾時,暗示用餐開始,當女主人把餐巾放到桌上時,暗示用餐結束。就餐者如果中途離開,一會還要回來繼續用餐,可將餐巾放在本人所坐的椅面上;如果放在桌面上,則暗示:我不再吃了,可以撤掉。

西餐禮儀 篇15

西餐餐具所有的擺放,都是按照菜單的先後順序從外到內擺放的,所以當你吃正式大餐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在上沙拉的時候就抓起最裏面的叉子,那就鬧笑話啦。

基本餐宴:

首先來說說基本套裝,也就是自己在家中和朋友家人吃飯的標配:

基本用餐的餐具並不複雜,從左到右看,包括紙巾,叉子,餐盤,刀,勺。另外,左上角是放麪包的盤子和黃油刀,右上角是酒杯。不要把黃油刀和吃飯的刀搞混哦,黃油刀是沒有刀刃的,非常的扁平像個小鏟子。另外,刀刃要衝着裏面(衝着盤子)放,這個準則在各種場合都一樣。

那麼接下來升級點,來看看非正式的餐宴。

非正式的餐宴

非正式的餐宴會經常是在和老闆會餐啊,節日啊之類不那麼那麼正式的時候,卻比自己一個人隨便湊活也規格高點兒,所以吃的菜也會多出來幾道。一般情況下的順序是湯,沙拉(或者是頭盤),主菜,在最後是甜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