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爲什麼有23和24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7W

說起小年的時間,有些人會說是臘月二十三,有些人則說是臘月二十四,一個節日怎麼會有兩個時間呢?小年爲什麼有23和24?原來時間的不同,是因爲南北方的原因,北方一般是在23過,南方則是在24過,那爲什麼南方24過小年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20xx小年爲什麼有23和24_小年是什麼呢?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小年爲什麼有23和24

小年爲什麼有23和24

在不同地區,小年具體日期並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爲農曆臘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方則是臘月二十四),甚至在一些日曆上,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被標爲“小年”。

然後還有就是在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爲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爲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爲什麼南方24過小年

說法一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麼什麼時候發生了變化呢?

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彙報一下工作情況。爲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

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竈。既然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都在這一天拜神,那麼工作人員(如差役下人之類)就只能推後一天再拜。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到了民國,民間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說法,就是科級以上幹部二十三日祭竈,一般羣衆推遲到二十四。祭竈的時候要擺三幅碗筷,爲什麼?竈王爺有個大老婆,另外又搞腐敗包了個二奶。

後來,據說是因爲社會進步了,人人平等了,大家也就都隨了皇帝,沾沾“貴氣”,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祭竈了。由於過去的皇城是北京,所以北方密切聯繫領導,受到的影響比較大。而南方仍然保持了和人民羣衆的一致。

說法二

小年,有“官三民四”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爲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爲臘月二十四。

在南北方的年俗裏,對於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確有一個說法:北方人以臘月二十三爲小年,稱“掃房”,南方人以臘月二十四爲小年,稱“撣塵”,

習俗不同而已,這種差別的來源可能是因爲過去中國有這樣的說法:官三民四船家五,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當然,後來水上人家也逐步改爲二十三了。

而關於臘月二十五,在北方的民間傳說裏,還有一個說法:青樓以臘月二十五爲祭竈的日子。

由於在比較長的歷史時期裏,北方都是政治的中心所在,而南方是政治統治相對比較弱的地方,因此,北方民俗流傳爲以臘月二十三爲小年,而南方認同臘月二十四也不是不可能的。

小年要吃餃子嗎

小年夜一般也叫祭竈節,小年夜有祭竈王、掃塵、剪窗花等等的習俗,它是由農曆的日期來定的,一般來說北方小年是農曆臘月23,南方的小年是農曆臘月24。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而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爲什麼吃水餃

小年被視爲過年的開端,隆重程度跟春節相似,北方人在小年這一天,飯桌上一定會出現主食餃子。不知道的人會以爲這是對小年節日敬重的表現之一,事實上這也和竈神有着分不開的關係,因爲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吃餃子就是爲了給竈王爺送行,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