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來源:瑞文範文網 3.4K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那麼關於春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春節的風俗吧!

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習俗-祭竈

竈神是民間家家竈房供奉的菩薩,被尊稱爲“竈君司命”。早在夏代,他就是民間尊奉的一位大神。據佔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爲祝融,祀爲竈神。”或說鑽木取火的“燧人氏”,神農氏(炎帝)的“火官”,黃帝作竈的“蘇吉利”爲竈神,是五皇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間的所作所爲,上告天帝,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尊敬。竈王龕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的神像,或將神像貼在牆上,上書“東主”、“人間監察神”等文字,兩旁的對聯爲:“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一家老小的安全。

民謠雲:“二十三,糖瓜粘。”這是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祭竈之日。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指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老百姓在二十四日,水上船家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其意在於歡送竈王府君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家人一年來的善惡行爲。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將新的一年中這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凶禍福交給竈王爺之手,由他掌握處置。因此,每戶人家都十分重視祭竈。祭竈多在黃昏人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竈房,擺上桌子,向竈王神像敬香,供上用飴糖和麪做成的糖瓜等,再擺上紙馬和草料。焚香完畢,請出竈王神像,連同紙馬和草料,在院子裏點火焚燒。全家人圍着火叩頭,邊燒邊禱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竈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此時,有的地方還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竈君歌,跳送竈君舞,名爲“送竈神”。

除夕之夜,竈王爺帶着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凶禍福又回到了人間。每家要換上新的竈君神像,點上新竈燈,擺上供晶,在竈龕前焚香化紙,算是“接竈”,竈王爺又開始的監護工作

春節習俗-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即在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產都要清洗傢俱,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新春。這一習俗,由來已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禮記》中,有“凡內外,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事;周書《祕奧造宅經》有“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說明古代的人們早就知道污穢、塵沫與疾病傳播有關。《呂氏春秋》載:“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亦曰木難。”後來,逐漸演變爲年終大掃除,謂之“掃年”。到了唐代,“掃年”之風盛行。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產,……以祈新歲之安。”

關於“掃塵”,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爲了掌握人間情況,就派三尸神常住人間。三·屍神是個·阿諛奉承、搬弄是非,在人體作祟的傢伙,據《太上三尸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每逢庚申那天,他們便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陳說人間的罪惡。久而久之,玉皇大帝認爲人間是個醜惡骯髒的世界。一次,三尸神更危言聳聽,密報人間咒罵玉皇大帝。玉帝大怒,降旨查明人間犯亂之事,並將犯亂人的姓名、罪行書於牆壁之上,並讓蜘蛛結網遮掩以作記號。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記號之家,滿門抄斬,一個不留。三尸神好不高興,惡狠狠地在每產人家牆壁上做上記號盡殺絕。此事竈王府君知道了,大驚失色,爲了搭救凡人,各家竈王爺聚集商量,想出了一個辦三日“送竈”之日起,到除夕“接竈”前戶必須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淨門窗。否則,“接竈”時竈王爺拒不進宅。果然,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來察看時,家家窗明几淨,煥然一新,燈火輝煌,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所謂“劣跡”的記號,立刻返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帝大驚,立刻降旨拘押三尸神,掌嘴三百,永拘天牢。從此,人們爲了感激竈王爺除難消災、賜福呈祥的恩典,總是在“送竈”開始,直到大年夜,進行“掃塵”。

春節習俗-貼門神,掛年畫

春節是辭舊迎新的節日,古時由於科學不發達,人們很迷信,認爲人體的病痛頑疾,都是鬼在作祟,所以在除夕之夜要驅鬼。於是,就在門上刻畫神茶、鬱壘二神的形象,並於門上懸掛葦索,供二神縛鬼喂虎之用。南朝梁人宗檁(約公元500—563)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茶,右鬱壘,俗稱之爲門神。”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茶、鬱壘二神之名,掛在門上,稱爲“桃符”。神茶、鬱壘是上古之時的神仙,兩兄弟,他們居於海中的度朔之山,山上有桃木,枝葉茂盛,連綿三幹餘里。東北有鬼門,是萬鬼出入的必經之門戶,神荼、鬱壘居其門,見到害人之鬼,就用葦索捆綁,令虎吃掉。人們把他們的畫像貼於門除禍降福。到了唐代,門神便由秦叔寶、據傳:“唐太宗不豫,寢門外鬼魅呼號,太宗以告羣臣。秦叔寶奏曰:‘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宗可其奏,夜果無事。固命畫工繪二人門,邪祟以息。後世沿襲,遂永爲門神。”後又有以鍾馗作爲門神。據清初張大復的《天下樂》載:鍾馗剛直忠勇,不信邪鬼。一次,他喝醉酒走進一寺廟中,看見衆僧正爲人做道場祈福。他怒斥道:“如果鬼能作禍於人,那它就是害人之物,必當殺盡而食之!”衆鬼不悅,就到觀音大士面前去控告鍾馗,觀音聽信讒言,決定給鍾馗折壽。鍾馗後被衆鬼圍攻,抓破臉龐。後來,他在長安考中會元,因貌醜而被廢黜,最後含冤而死。他冤魂不散,上奏天卜玉帝,玉帝很同情他,封他爲斬祟將軍。他長鬚短髮,高冠斜領,專鎮人間厲鬼祟氣。

到了宋代,門神逐漸演化成了年畫,多畫歷史人物,或以五穀豐登、春牛、兒童、風景、花鳥等爲內容。明末清初,出現了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山東濰縣的著名年畫。新中國成立之後,新年畫多以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勞動生產等爲內容。貼年畫,現已普及城鄉。

春節習俗-貼春聯

春聯,又名對聯、門對,源於“桃符”。古時候,由於缺乏科學知識,人們對許多自然災害不理解,以爲是鬼神作怪。過年時要在一寸多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上寫上神茶、鬱壘二神之名,掛於門旁,以避邪鬼。到了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寫聯語。據家》介紹,後蜀主孟昶(919叫65以爲不工,自提筆書聯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不過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改稱春聯。陳雲瞻《簪雲樓雜話》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不僅觀賞春聯,還親自題寫春聯。據說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未貼春聯,便去詢問,得知這是一家閹豬的,尚未請人代寫。朱元璋便自告奮勇,爲那閹豬人寫了一幅春聯:“雙手闢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聯意貼切、幽默、風趣。經明太祖一提倡,許多文人學士便把題寫春聯視爲雅事,題春聯便蔚然成風。故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汜·春聯》載:“春聯者,即桃符也。白人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巾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竈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 .

隨着時代的發展,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僅結合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的特點,更賦予了強烈的時代性。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廣大羣衆創作了許多富有生氣的春聯,如20xx年(鼠年)春節,一位老先生擬的春聯:“春之華,迎春歸,春暖花繁,喚醒金雞驅魍魎;民爲本,順民意,民殷國富,莫使墨吏誤蒼生”,橫額爲:“公正和諧”。此聯對仗工穩,富有反腐倡廉、以民爲本的強烈的時代精神。聯有關的,還有倒貼“福”字,這一風俗人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春牌”就是寫福”者,福氣、福運、幸福之謂也。“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祝願。民間爲了更好地表達這層意思,乾脆將“福”字倒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福”字倒貼,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一個“福”字。這樣,朱元璋就不好殺人了。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倒貼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春節習俗-放鞭炮

除夕之夜,無論城市與鄉村,華街與陋巷,處處是爆竹的聲音,此起彼落,競相歡唱。放爆竹始於漢代,那時是用燒烤竹節,發出巨響,本意是驅鬼。據《神異經》和《荊楚歲時記》載:放爆竹是“闢山臊惡鬼”。山臊惡鬼住在西方大山中,人撞上它就會生大病。但它最怕爆竹聲,所以新年來臨就放爆竹,既能驅鬼,又迎新的喜慶氣氛。到了唐代,有個叫李竹筒內裝硝爆炸。到了宋代,爆竹改用火藥,用紙製作。南宋施宿嘉編寫的《會稽志》載:“除硫磺製作爆藥,聲尤震驚,謂之爆仗。宋時的爆竹已和今天的鞭炮相近了。

爲了祝福明天,驅除瘟神疫鬼,新年之際燃放爆竹,已成爲人們代代送舊迎新的一樁盛事。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繪爆竹是:“能使妖魔膽盡摧,身爲束帛氣爲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今天人們燃放鞭炮,已無驅魔逐鬼之意,全是爲了歡慶節日,振奮精神,增添歡樂氣氛。爆竹也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而多種多樣,有單響、雙響、百子千子鞭炮等;名稱也越來越富有詩意,如飛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紅梅、金猴騰空等等。每到除夕之夜、春節降臨之零點時,中華大地與全世界各地的華人都齊放鞭炮,百花齊放,萬炮轟鳴,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萬家歡樂慶團圓,成了華夏民族一道獨特的風景。

春節習俗-祭祖與團年

祭祖是在除夕之夜團年之前祭奠祖先。飲水思源,過年時不能忘記已故的先人。祭祖儀式非常隆重,祭品有三牲大禮,即豬頭、豬尾(表示全豬一頭)、公雞一隻、羊頭或兔子一隻,再加祭酒;現代的祭品一般爲水果、鮮花、祭酒。然後由家長率領兒孫一起端上祭品,在祖先靈位前跪拜或行禮、莫酒、焚香化錢,並祈願祖先保佑子孫福祿壽喜、安康吉祥。祭祖的形式或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也要趕回家中吃年夜飯,這是華夏民族一個難解的團圓心結。在古代,一些監獄官員與家人團圓過年,可見“團年飯”對中國等的重要。團年飯菜餚豐盛,擺滿一桌。一般有:點心、冷盤、熱炒、蒸菜、燉菜。在衆多菜餚中,少不了“魚”和“蘿蔔”。“魚”和“餘”諧音,喻示“吉慶有餘”,“年年有餘”;“蘿蔔”俗稱菜頭,祝願來年有好彩頭。在沿海地區,還有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表示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在西北、西南地區,還有火鍋,表示來年生活像火鍋一樣,熱氣騰騰、紅紅火火。最後一道多爲甜食,如冰糖銀耳湯之類,祝福新一年的日子甜甜蜜蜜。此外,必須喝酒,即使不會喝的,也要喝一點,表示團聚久長,歡樂久長,幸福久長。在酒中,流傳最久的是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創制的,其配方爲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浸泡而成。這種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癘之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每年臘月,孫思邈分送給衆鄉鄰一包藥,告訴大家以藥泡酒,除夕進飲,可以預防瘟疫。他還將自己的屋子取名爲“屠蘇屋”。以後歷代相傳,飲屠蘇酒便成爲過年的風俗。古人飲屠蘇酒與一般長者先飲不同,而是年少者先飲,年長者逐一後飲。其意爲“少者得歲,故賀之;老者失歲,故罰之。”宋代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末七十餘。”說他是七老者,只能最後飲屠蘇酒。如今,已不次序,但團年時飲酒之風仍在。

一年一度的年夜飯,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的互敬互愛,溫馨和諧。看兒孫滿堂,共敘天倫,其樂融融,其心舒暢,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憧憬安定和睦、歡樂祥和的傳統心理。

春節習俗-守歲

除夕守歲的風俗,最早見於西晉周處《風土記》中的記載:“終年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南北朝時漸成風氣,到了唐宋,則已盛行。唐代詩人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云:“守歲阿咸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寫出了唐時守歲的情景與詩人的感慨。宋代詩人蘇東坡在《守歲》詩中吟道:“明年豈五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表達了他把希望寄託於來年和少年的美好願望。宋代詩人範祖述的《杭俗遺風》載:“年三十夜,有不睡者名曰‘守歲’,蓋是時,家家燈燭輝煌,……街上行人,照耀如同白日。”守歲之風,一直流傳到現在。在民間,在除夕的晚上,家人團圓,圍爐守歲,歡聚一堂,吃着蘋果(平平安安),大棗(春來早)、柿餅(事事如意)、杏仁(幸福人)、長生果(長生不老)、年糕(一年比一年高),歡笑暢敘。長輩往往給子孫講先人往事,寄託希望,鼓勵他們珍惜光陰,力求奮進。所以,守歲既有對逝去歲月的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新年來臨寄美好希望之意。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改革中央電視臺在除夕之夜播出的“春一種新民俗,當此之時,全世界的華人圍坐在電視機旁,同聲高歌,同聲祝願:祖國繁榮富強!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春節“一元復始”的一項動,但在拜年之前,家長還要凌晨起牀,依照《皇書》的吉時“出天行(方)”、“開財門”。“出天行”是男主人穿戴新衣、新帽、新鞋,開門外出,依《皇書》的喜神方位設香案,禮拜迎神,女主人不參加。然後放鞭炮,開“財”門。接着,全家人起牀,北方吃餃子(“更歲交子”之意),南方吃湯圓(團圓順利)。同時,南北方均吃長面(長壽之意)。然後,拜年開始。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叩頭施禮,問候生活安好等。遇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後,人們外出相遇親朋時,也要笑容滿面的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依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只遣子,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門……”正月八年級開始到初五,民間是“走人戶”大拜年之時,拜年時帶上禮品,逐家拜賀。倘或就遣人帶名片去拜年,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存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日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日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日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好彩。明朝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紙”和“名謁”就是“飛帖”,也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苜,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這段期間,還要“上墳”,一般是在家長帶領下到祖墳墓地去祭奠先人,意爲給祖宗“拜年”。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用電腦在網上發賀卡或電年,以及在手機上發短信拜年等。

春節習俗-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過了年七年級,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財神”何許人也?根據《封神榜》所載,財神姓趙名公明。他原在終南山修道成仙,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他跑下終南山管閒事,站在商紂王一邊對抗義師,不幸陣亡,一道遊魂被敕封爲專管迎福納祥的“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麾下有“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四員小神供其使喚調遣。他們的職責都與財有關。道教供奉的財神,也是趙公明。根據道教傳說,趙公明本爲終南山人,自秦時就隱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後,玉皇大帝封他爲“正一玄壇元帥”,簡稱“趙玄壇”。舊時財神廟和各家各戶所供的財神,烏面濃須,怒睜圓眼,頭戴鐵冠,一手執鋼鞭,一手捧元寶,身下還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壇”之稱。傳說這位趙公元帥執掌除瘟翦虐,驅病禳災。凡有冤抑難伸,他會主持公道;人們買賣求財,他可以使之獲利。他原先的職分並不是專職的財神,但能使人獲利,別無他人可以代替,民間便把他看做財神了。但他性懶而散淡,一年中僅在正月初五這天走下龍虎玄壇一次,而且很隨意,不知道去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凌晨五時起牀,出門焚香獻牲,鳴放鞭炮,搶在前頭迎接他。返家之時,一般摘柏樹枝一支,象徵財神,帶回家中,插在神龕之上,每天焚香膜,財源不斷。特別是各大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初五“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迎神早,隔夜匆匆搶路頭”。“搶路頭”亦即“迎財神”。

農曆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還有一層含義,即初五(又叫“破五”)之後,年事活動基本結束了,士農工商,一切進入正常的生活,因此“接財神”便成爲新一年事業開端的頭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財運亨通,前程似錦。這一習俗盛行於明清和民國時期,不過,在商業發達的地區和民間,迄今仍然流傳下來。

春節習俗-送窮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窮鬼,又稱“窮子”。據宋人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顓頊高辛時,宮中塵一子,不着完衣,宮中號稱窮子。其後正月晦死,宮中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即使將新衣服給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宮中號爲窮子’。”送窮之俗在唐代相當盛行,文學家韓愈曾寫過一篇《送窮文》,其中說:“(主人)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唐詩人姚合還寫有《晦日送窮三首》詩,其中第一首雲:“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幹門看,無人不送窮。”可以看出送窮之風在當時已相當普以後,送窮風俗依然流行。送窮鬼》錄前朝人的詞有:“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關於送窮的日期,有幾種說法:記》說,是在“人日”(正月初七)月初六。同是一本書,其引《圖經》又說:“池陽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爲窮之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還有一說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後一天,因據《文宗備問》說,“窮鬼”本死於正月晦日。三個送窮的日子雖各有異,各地送窮的時日也各不同,/R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進行。送窮風俗具體的儀式,據《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韓愈《送窮文》中,提到要爲窮鬼“結柳作車,引帆上檣。”就是說送窮時既要爲“窮鬼”準備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乾糧。有的地方還有“以芭蕉船送窮”的做法。看來,各地送窮,各有各的辦法。民間廣泛流傳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願望。

春節習俗-舞龍

從新春佳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廣大城鄉,街頭巷尾,曬場草坪,條條長龍歡騰起舞,爲節日增添歡樂和熱鬧的氣氛。

龍的形象出現在史前原始社會,源於先民的“圖騰”崇拜,我們的遠祖炎黃以前的伏羲氏(太皡)時代就開始以“龍”爲圖騰。古時,先民們以爲“龍”能呼風喚雨,所龍來祈求風調雨順,四季豐收。民間還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個長於養性修身和縱橫捭闔之術的鬼谷子,偶遇驕橫的金角老龍王日下雨,城內三十六點,城外四十老龍王有意打破鬼谷子所算,在呼風喚雨時,隨心所欲,在城內下了四十八點,城外只下了三十六點,結果,淹死了城內百姓。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問罪下來,將老龍王貶下凡間。老龍王深感內疚,爲了將功贖罪,只好在每年新春之際,逐戶登門向百姓賠禮道歉,許諾新年風調雨順,確保豐收。後來,勞動人民據此創造了龍燈舞,人們舞起用竹鐵結紮、外用綢緞或布匹製作的彩龍,表現歡,陝的心情,以示制服龍王。

“舞龍”,也稱“龍燈舞”,漢代的民間已相當普遍,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舞龍”是少不了的節目。“龍”由彩布繃成,常見的有九節、十一節、十三節,每節由一人舞;有的長達數百節,數百人舞動,浩浩蕩蕩,煞是壯觀。“舞龍”之風一直沿襲至今。

舊時舞龍一般由幫會山頭組織,目的是向有關係的碼頭,機關,團體、商號、紳士拜年。現在多數是由政府機關、民間團體或企業承辦,目的是向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衆拜年。舞龍隊通常由一支龐大的隊伍組成,除了舞龍人員外,還有花船隊、車燈隊、高蹺隊,南方一帶還有舞獅隊。凡是隊伍經過,人們就放鞭炮迎接,各隊依次表演,以示熱烈和拜年。鞭炮放得多的,各隊的表演就會長些。舞龍,已成爲華夏兒女過年的一種獨特歡慶形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