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4W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通用20篇)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開始包糉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牀,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糉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糉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糉子。我對爸爸說:“糉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糉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裏,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糉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糉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裏面,很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糉子。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七年級吃糕;

八年級吃糉子;

九年級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糉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細雨濛濛,連綴成絲。糉香飄萬里,情意暖人心。綠水浮龍舟,千古話端午。——題記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這糉香飄香的季節,我們以隨同那屈原的帶領下,一起走進端午節……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清晨,人們紛紛踏出家門,到各自計劃的目的地進發,這便是端午人們的一個習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遠望去,一片沸騰的海洋。出行的人們,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折一些樹枝,再買一個葫蘆,掛在自己的家門上。這,變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走進端午節,踏青遊玩,折下樹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稱假虎丘。”端午,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河溪兩邊人山人海,鎖吶聲,腰鼓聲,鼓號聲,大鼓聲,匯成一片,響徹長空。隨着一聲槍響,兩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湖水飛濺着,人們的心情也隨之飛濺,吶喊加油聲絡繹不絕,一浪賽過一浪。

走進端午節,龍舟越過,團結一心,齊心協力。

“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碧綠的糉葉將糯米包裹其中,略帶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動起手來,開始包糉子,將對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彷彿屈原當時那英俊瀟灑的面孔已浮現在我的眼前,隨之咕咚一身,帶着無限的悲憤,投入江中。百姓們紛紛包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會吃掉他的身體。從此,每逢端午佳節,各家都會包糉子,空氣中糉香不曾散去。

走進端午節,糉香怡人,祭奠屈原,銘記先烈。

走進端午節,領略傳統文化別樣的內涵,感受傳統節日迷人的魅力,縈繞心頭的是纏纏的暖意,揮之不去的是綿綿的情意。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5

姐妹們、朋友們都紛紛回家了,因爲明天端午節。

剛剛送走了橘子,一個人回到工作室。

一連幾個晚上都將一個人度過。

她們三個都在的時候,吵着鬧着還總有煩着的時候,只是在這個時候,會格外的想念。

這樣的感覺我得習慣,再不到一個月,我們就真的要離開,她們各自去新的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只有我,習慣似的,一個人留在這裏。

看完了《絕望主婦》第四季的完結篇,最後旁白是這樣說的:我的朋友們每週還會堅持見面聊天,這樣的小小聚會與撲克和八卦無關,只是每七天她們都要聊聊彼此生活中的故事,她們在經歷苦難和幸福之後,發現了人類的天性,那就是沒有什麼比友誼的長存更重要,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

我相信!

我也渴望有那麼一小撮朋友,每七天,或者每個月,哪怕每一年可以坐下來聊聊心聲。

好久沒寫東西了,不是沒有的寫,在汶川地震後真的有太多感觸要寫,只是覺得任何文字都無法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任何文字都顯得蒼白無力,都不如衝到第一線去搶回同胞的生命來得實在!

只是我沒有那麼做,或許是沒有機會,或許是沒有勇氣,或許是沒有資本,總之我還過着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的生活!一樣吃飯、一樣學習、一樣出外業、一樣寫文章。

似乎只有流淚和捐款才能證明我惦念着他們,我緬懷着他們,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呢?又能怎麼樣呢?

我們的確應該理智面對這場災難,死者安息、生者前行!

明天又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卻有那麼多那麼多同胞再也無法與親人團聚,無辜的生命竟脆弱到來不及半點思考就匆匆、永遠地離去!

活着真好,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就改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經歷了5.12汶川地震後,全國人民都應該振作起來,永遠都不能忘記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離開我們的同胞,同時也要珍惜自己還活着,珍惜這次讓我們爲他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的機會!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6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爲“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家鄉最熱鬧的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牀,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是玩。吃糉子是一定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是推着車買糉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爲什麼,我也不知道。吃雞蛋,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是一個神聖的節日,也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是爲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待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7

端午節的第一天,我們全家就出去旅行了,這次我們家端午節旅行的目的地是石浦影視城!

一進門就看到成千上萬的遊客和一座壯觀又古老的青州。雖然說是青州但早已成了孩子們玩的天地。不過還留下了幾匹貨真價實的真馬。

其中我看中了一匹白得似雪的馬。我問叔叔這匹是不是爪黃飛電,還是白鴿,還是快航呢?叔叔說都不是。叔叔告訴我說這匹馬就叫白龍!曾經跟隨蜀國名將吳起上戰場打仗多年最後吳起被亂箭射死。

我和爸爸騎上了馬,叔叔一拍馬屁股。馬就飛跑起來,可跑了一會又不跑了。我和爸爸做在馬背上悠閒地走在草原上。走了一圈,我們戀戀不捨的下了馬。

我們走到射擊場,我和陽陽每人挑了一把好槍。這槍奇怪,子彈也奇怪!槍一般是用手開槍的。而這槍卻是用腳彩的。這子彈是跟蹦蹦球差不多,但威力一點不比蹦蹦球差!打在耙上竟能磨出火花。

最後,我們把影視城逛了個透,才離開了這裏,這次的端午節旅行,我不僅非常的開心,還增長了見識。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8

端午節的第一個傳說就是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自己就跳進汨羅江死亡。

傳說屈原死後,漁夫們就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第二個傳說是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成爲了神話。

端午的習俗有吃糉子,賽龍舟,掛香包……

我介紹完了,像這樣的神話還有許許多多呢!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9

這次的的端午節,我可算是過來一次難忘的端午節了,爲什麼收拾難忘的端午節呢?讓我跟阿加說一說吧。

端午節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着泄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爲這裏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着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爲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和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說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裏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裏,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和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就這樣,我過了一次難忘的端午節了,這次的端午節可真是過得非常的有意義啊。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0

端午,應該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國人的節日,有些老外也開始動起手來包糉子、吃糉子、划龍舟等。當然。我這個小中國人也要開動哦!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划龍舟,掛艾葉、菖蒲等。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見天,我也來“嚐嚐”端午節的滋味。

“包糉子嘍”奶奶端着兩盆東西走過來,我莫名其妙“啥個?”奶奶笑咪咪的說“來,包糉子”我蹲下來,看着一盆糯米和一盆竹葉,滿心的歡喜,捲起袖子。首先取出兩三片竹葉,把他們捲起來,成一個漏斗形,再往裏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葉沒整好全散了!我氣呼呼的喃喃“什麼嘛,這麼小的東西竟然這麼難!不……”說着,又重新開動起來。啊!看,一個小巧玲瓏的小糉子出世啦!翠綠的外衣包裹着一顆顆白色的米珠。看着他就口水三千丈。一個、兩個……十個糉子,哎,總算包完了。

這回該煮糉子了,將糉子放入鍋中,開始蒸。沒幾分鐘糉子便出爐了。“嗯……”太香了,我擋不住糉子的誘惑,立馬打開一個糉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還真不錯呀。透露點小祕密,我在糉子裏摻了點“假”,放了許多綠豆,所以才這麼美味呢!

晚上,口中依然回味着糉子的味道,是那樣淳樸,那樣美味……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有許多豐富的節日習俗:元宵節要吃湯圓、炸癩蝨;中秋節要吃月餅、供月華……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那麼,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呢?讓我來告訴你,端午節那天我們要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吃鹹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數吃糉子和賽龍舟了。

關於端午節吃糉子,還有一段傳說呢!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積極革新政治,卻受到陳封舊貴族的打擊,最終於五月初五懷着悲憤、絕望的心情投汨羅江。善良的老百姓爲了不讓魚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箬葉包糉子,投入江中。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在端午節這一天裹糉子、吃糉子。

糉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餡的種類也有很多。糉子內鹹餡兒有蛋黃、豬肉等等,甜餡兒有紅豆沙、棗子等等。種類之多,令人眼花繚亂,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糉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說完了那香噴噴的糉子,再來說說精彩紛呈的賽龍舟活動吧。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是令人振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風發,隨着鼓手擊打出富有節奏的激越鼓聲,划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兩岸上擠滿了觀衆,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震耳欲聾。噼噼啪啪的鞭炮也響起了,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龍舟賽力與美的比拼中,陶醉在聲震雲天的鼓聲中……

端午節,一個熱鬧的節日,一個蘊含着豐富民俗文化的節日。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2

今天是端午節,原本應該是快樂的一天,但是我卻被媽媽教訓了一頓。

昨天,媽媽給我了1元錢,讓我買早點,並且要補回5角錢。晚上,我剛要睡覺,媽媽突然問我5角錢怎麼沒給她,我想:怎麼辦?我那5角錢已經買筆了。怎麼辦?怎麼辦呀?我吞吞吐吐的說:我的錢......老師借去買早點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給哪個老師的?明早我們一起去問一問,一定的,我一定要去問個清楚。”我想:明早怎麼辦呀?我只能求求上天了。我心裏一直想着這件事,晚上連覺都沒睡好。

今早我想:媽媽應該忘了這件事了吧?可是,媽媽不但沒忘,還硬拉着我去問清楚,我想:如果不去的話,我可能又要被媽媽美美實實的收拾一頓了,可是,老師跟本就沒問我借錢啊,怎麼辦。眼看媽媽正在找東西打我,我只得央求媽媽:”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撒謊了,請你原諒我吧,我真的不敢了.”媽媽卻不聽我的話,到廚房去了,並且把我的書包鎖了,說:“除了我可以打開門拿她的書包以外,誰也別想開開這個門(暗示爸爸不能開門)。”我又到了廚房,爸爸也跟着我來了,我跟媽媽把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媽媽還是懷疑我買了東西吃,因爲我平常很喜歡拿錢去買零食,這都是我平常嘴讒的壞毛病,造成了我的冤案。

在這個端午節發生了這麼一件事,真是掃興啊。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3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爲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爲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國臺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中國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中國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4

一提起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吃糉子,划龍舟。可是,同學們你們知到“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的風俗又是怎麼來的嗎?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陰曆五月初五稱爲“端午”。到了唐代,因爲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爲了避用“五”字,就用迴音“午”替換了“五”字,從此,“端五”便改稱“端午”了。

爲什麼五月初五這一天會成爲“端午”呢?民間流傳着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爲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楚國的大官,楚國不採納他的治國主張,反而將他免職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國衰亡,人民遭受苦難,自己又無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憤難忍,便於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羅江自盡。楚國百姓知道後,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來不及了,百姓們擔心江中的魚,鱉,咬食屈原的遺體,便用竹殼裹米投入江中餵魚。從此,划龍舟,包糉子就是我們中國的風俗了。

我很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端午節的到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5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6

端午節,大家都應該挺熟悉的吧。這個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而紀念的方式也有點特別,就是吃糉子。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上爲我們包肉糉子。由於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糉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說:“爲什麼總看我包糉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糉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乾淨,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糉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並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糉子葉封上口並拿線紮緊就可以入鍋了。現在輪到我了,由於我是第一次包糉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糉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糉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於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糉子。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學會了包糉子。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7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8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我國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

我們家要包糉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着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竹葉拿在手上,捲成圓錐形,再往裏面放糯米、大棗,然後摺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

我終於學會了包糉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糉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讚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糉子包完了,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半個鐘頭後,熱騰騰的糉子出來了。

散發着陣陣香氣的糉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糉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糉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

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糉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打開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讚歎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麼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爲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讚歎!

飄香的糉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9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開始包糉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牀,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糉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糉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糉子。我對爸爸說:“糉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糉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裏,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糉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糉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裏面,很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糉子。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0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着開始包糉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牀,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糉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糉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糉子。我對爸爸說:“糉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糉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裏,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糉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糉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裏面,很好吃,並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啊!端午節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的糉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