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雞蛋有什麼來歷

來源:瑞文範文網 8.73K

清明節吃雞蛋的來歷是什麼?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其實清明節有着吃雞蛋的傳統習俗,那麼清明節吃雞蛋的來歷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推薦清明吃雞蛋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清明節吃雞蛋有什麼來歷

一、吃雞蛋的來歷

據說吃了這時煮的雞蛋,就一年不會頭痛。這個風俗是怎麼傳下來的呢?傳說古代孝感一帶屬雲夢澤之一部分,是一片水鄉澤國,人們都以打魚爲生。因爲人們天天在湖裏吹湖風,得了頭痛病。一天,嘗百草的神農路過雲夢澤,看到一些人因頭痛在湖灘上打滾。神農很可憐他們,就到處找草藥,爲這些人治頭痛病。可是什麼藥吃了也無效。三月九年級這一天,神農從山上撿來幾個野雞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給人們充飢。人們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雞蛋後,忽然感到頭不痛了。後來,三月九年級吃地菜煮雞蛋就成了習俗,一直沿續至今。

清明節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要,稱爲吃“節蛋”。清明節爲什麼吃雞蛋?民間習俗認爲,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爲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裏,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

二、其他習俗

1、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 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2、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3、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4、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

三、傳統食物

1、青糰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2、烏稔飯: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爲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九年級,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

3、歡喜團: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