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4W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1

本次的集中教育活動我是圍繞預設的目標:一是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瞭解蘋果和梨的名稱、外形特徵及顏色;二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而開展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一、在第一個環節中我藉助兩種顏色的水果圖卡讓幼兒玩“摘果子”,然後把手中的圖卡貼到在班級的牆壁上相對應的蘋果樹和梨樹上的遊戲,鞏固幼兒對黃色和紅色的認識與顏色的分類。這時,孩子的個體差異便被顯露出來,有的幼兒能夠把採摘到的水果送回貼到各自的果樹媽媽身上,有的幼兒摘到了圖卡卻不懂得貼在相應的果樹媽媽身上。我及時利用這個機會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使幼兒在自身能力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在“認識水果”主題活動的預設中,我以爲認識蘋果和梨對於小班孩子來說應該沒有太大的困難。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發現,很多幼兒把形狀說成顏色,他們有的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還有的則跟着前面的孩子怎麼說就怎麼說。於是我根據小班幼兒具有直觀形象的年齡特點,採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首先組織遊戲“摘果子”,幫助幼兒認識紅、黃兩種顏色。其次出示蘋果和梨兩個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認識水果的顏色、名稱和外形特徵。最後讓幼兒品嚐蘋果和梨,感受兩種水果的味道。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都能夠說出蘋果形狀圓圓的,梨子上面尖尖的,下面大大的。蘋果是紅色的,梨是黃色的。

三、活動結束了,幼兒對活動產生了興趣、在活動中,孩子的愉悅情感得到了滿足,多數孩子能說出兩種水果的顏色、形狀以及味道,但給予我思考的卻還有:

1、小班孩子對普通話還不是很敏感,因此需要給予孩子普通話語言環境的薰染。因爲普通話與家鄉方言之間的轉換總會浪費老師課堂上較多的時間。

2、在活動中教師的組織語言和評價語言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推敲,這樣才能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加機智自如地應對。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2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自己對於科學活動,總是很難處理好,要讓枯燥的科學活動變得生動,受孩子喜歡,對教師來說這就是一大挑戰,科學活動還要讓孩子在科學活動中,自己探索、發現其中的奧祕,這又是給教師出的一大難題,可是隻有把這些做到位了,那麼科學活動,才能真正給孩子以啓發。

一個活動下來,自己對自己設計、執教的活動,還是有讓自己歡喜的地方的,但是也有不足:在品嚐這一環節中我在教學上有點倉促,我應該讓幼兒們從我的盤裏挑一顆,把糖果拿在手裏跟小夥伴們說一說,選的是什麼糖?吃起來來兩種糖有什麼不一樣?(主要讓幼兒說出軟和硬)這樣活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結果我是讓他們過去品嚐,回來時他們都快吃好了,我這時才問,因此孩子答不上來,的確這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點困難,以後我會注意。最後,我分組讓幼兒們把玩具分類送到兩個不同的盒子,這環節,孩子們的表現非常棒。

因爲這個活動是小班的科學活動,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要讓他們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就要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一直以爲,我總認爲小班孩子需要通過角色扮演,在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中,還是很樂意參與到活動中來的,對活動也表現得很積極。雖活動不是很成功,可我不後悔進行嘗試,但在今後的活動中還是要更多的融入自己的思想。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3

本次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從幼兒興趣出發,對小班幼兒的“生成”內容進行探究

“有趣的豆寶寶”活動是在“春天”的主題背景下展開的。春天正是萬物復甦、播種莊稼的季節,幼兒也帶來了很多美麗、多姿的植物寶寶,教室裏的植物角越來越豐富。一天早晨,爲植物寶寶澆水的幼兒發現了一個露出一點點的紅薯芽,幼兒非常興奮,有的長時間地靜靜觀察,有的互相轉告……大家對此非常感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我們及時設計了本次學習活動“有趣的豆寶寶”。

2、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挑戰性,給予幼兒探索的空間

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標和要求,我們通過認一認、聞一聞、比一比等各種感知覺讓幼兒全面認識各種豆子。我們還增加新鮮的蠶豆、豌豆請幼兒剝豆,讓幼兒體驗豆子的各種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在集體活動後,我們又在延伸活動中讓幼兒觀察門衛老伯伯種豆子,以及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種豆子,再次挑戰了幼兒對豆子特徵的觀察,並引發幼兒種植豆子的興趣,爲他們的繼續探索提供了空間。

3、親子互動,共同承擔教育任務、分享活動的快樂

從幼兒帶豆子到幼兒園→觀察豆子→剝豆子→品嚐豆子,“有趣的豆寶寶”活動在教室裏開展得有聲有色,爲了讓幼兒更全面地瞭解豆子,觀察豆子的播種和生長過程,我們別具匠心地請幼兒種豆子。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小,並且與家長一起進行種植,能在家長的指導下仔細地觀察,所以決定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種豆子。家長們十分配合,參與度很高,對於教師發放的“成長記錄”,很多家長都認真地以多種形式進行記錄,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說明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以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有的以繪畫的形式進行記錄……仔細看這些記錄的內容,可以體驗和感受到在這一過程中親子互動的成功。這樣的方式,不但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瞭解,而且還讓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分享與幼兒一起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4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爲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個別幼兒還能自己設計規律對物體進行排序。雖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兒似乎沒有按規律排序,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發現有規律的排序,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後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穫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從本次活動中使我感悟到,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我認爲我們要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這次的排序活動,以往我們都習慣於比較一組物體的外部特徵的差異或數量的差異來進行有規律的排序,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和遊戲中存在的規律。因此我在日常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玩積木時或在排隊時進行有規律排序的活動,在小結時又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遊戲

中也存在有很多規律,所以這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使孩子學習按規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尋找規律、發現規律。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5

比較多少是小班上學期的一節科學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掌握“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能夠正確的比較出物體的多少。活動前準備充分,不但有多樣的教具還給幼兒準備多種操作材料方便幼兒進行操作、掌握。現對活動過程進行反思:

一、語言描述欠條理。

活動開始,教師用小貓釣魚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第一隻小貓釣了2條魚,第二隻小貓釣了三條魚,問一問誰釣的多。(一一對應擺放教具)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的說出誰多誰少。“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孩子們只能回答出這個是兩條,這個是三條。接着教師進行小結,讓幼兒初步瞭解一一對應的方法,理論性的小結似乎不能讓孩子們理解,於是轉換了語言的描述,用“找朋友”的遊戲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一一對應,只有一條小魚沒有朋友,所以第二排的小魚比第一排的小魚多。

二、操作材料應簡單有效。

爲進一步使幼兒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活動前準備了多種材料:蘑菇、雪花片、五角星、小紅花。多種材料擺放在桌上,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擺放,但是活動中出現了小小的混亂:物品較多幼兒擺放起來不方便,雪花片等玩具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不能根據教師的要求去比較蘑菇與小紅花的多少。活動後反思,可以爲幼兒提供兩種材料,種類不在多,實用就好,爲的是達到一一擺放、一一對應比較的目的。

活動過程中孩子充滿興趣,能夠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並能夠說出“誰多、誰少、一樣多”。當然還有孩子們精彩的回答:延伸活動中翻看《幼兒用書》,分辨誰多誰少,“請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小花多還是小碗多?”回答:“小花多……”“怎樣才能讓小碗和小花一樣多?”回答“放上一個大蝦……”哈哈,對呀這樣也叫一樣多,個數相等嘛;“怎樣讓蝴蝶和蘋果一樣多?”回答“飛來一隻蝴蝶……”孩子的想象是很豐富的,像一本美麗的童話書,原來科學活動會這樣有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6

星期四我們開展了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蘿蔔》,在本次科學探索活動中,主要以幼兒的探究、體驗、感受爲主,所以孩子學習興趣非常濃厚,主動接受經驗的過程顯得非常有趣。這也很感謝家長們的積極配合,使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本次活動流程比較清晰完整,但是我在某些環節的處理上還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紅公雞,綠尾巴,一頭扎進泥地下。”我以猜謎的形式導入,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大家紛紛進行猜想,反應很熱烈,孩子們的想象很大膽,可見他們的想象力很豐富,平時的觀察力很敏銳。之後我出示了一個挖有小洞的箱子,告訴幼兒裏面裝着這種各樣的蘿蔔,讓幼兒摸一摸,觀察摸到的蘿蔔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在這一環節分發蘿蔔的時間用得比較久,導致後面的時間有些延長了。在觀察蘿蔔外形特徵的時候,我讓幼兒體驗在先,自身感受在先,有了初步地瞭解後,通過在操作卡片上的記錄,加深了幼兒對胡蘿蔔、白蘿蔔和紅蘿蔔的認識,也爲之後的分類環節作了一個鋪墊。對於分類,要求小班的孩子能根據物體的一種特徵進行在分類,我主要是讓幼兒根據顏色進行分類,通過比一比的遊戲,孩子快速地分好了蘿蔔。雖然沒有事先給幼兒分組,但是孩子們分好後能快速坐回位子上,表現都很棒。最後我讓幼兒品嚐了三種蘿蔔生吃是什麼味道的,在給幼兒吃蘿蔔的時候,我邊問幼兒“這是用什麼蘿蔔切出來的?”,讓幼兒觀察蘿蔔切出來是什麼樣子的。我特別強調紅蘿蔔,因爲它外面的皮和裏面的肉顏色是不一樣。幼兒吃完後得出了胡蘿蔔生吃是甜甜的,其他兩個有些辣。最後,遷移到生活當中,從認知上升到情感,我們討論了關於蘿蔔的菜餚,蘿蔔燉排骨的味道可好了,營養也很好,通過討論使幼兒喜歡吃蘿蔔。我認爲在這個環節中如果能讓幼兒觀看一下關於蘿蔔菜餚的圖片,或許更能給幼兒視覺衝擊,更喜歡吃蘿蔔。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7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也都要早早的起牀,然後冒着寒風來到幼兒園。有些寶寶來到班級後,會和我說:“老師,好冷呀。”我會摸摸他們的小手,的確冰冰涼的。不過有些幼兒帶着手套來,他們的小手就不是那麼冷了。在冬天手套幾乎是每個幼兒都會用到的保暖用品,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感知冬天的手套的不同款式及材質,又通過幼兒的自我嘗試探索如何戴手套,來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提高幼兒動手能力。而且本次活動我始終圍繞:觀察討論——初步嘗試(發現問題)——再次嘗試(解決問題)——總結經驗這一探究模式進行,即體現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與我班子課題相符。

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爲了解手套的不同質地和樣式;難點定爲探索如何戴手套。爲了使幼兒瞭解到手套的不同材質及款式,我首先給予了幼兒大膽表述的機會,介紹自己的手套,在介紹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發現手套材料、款式的不同,在醒目的圖譜的幫助下,幼兒很快就突破了這一學習上的重點。

掌握正確的戴手套的方法是這一活動的難點所在,在突破難點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循序漸進、尊重個體差異等教學原則。先讓幼兒初步嘗試,在初步嘗試中去發現問題,其次我又給予幼兒再次嘗試的機會,在再次嘗試中去解決問題。考慮到幼兒個體的差異性,在本環節中我讓剛纔戴好的幼兒換一副款式不同的手套戴一戴,請戴錯的小朋友再把手套重新戴一戴,使每位幼兒真正牢固地掌握戴手套的正確方法。在幼兒的初步嘗試戴手套中,我發現戴合指手套幼兒比較容易正確掌握,而嘗試戴五指手套的幼兒中大多幼兒的五個小手指沒有一一對應的伸進手套中。於是,在以下的講解中,我做了調整,將重點放在瞭如何正確戴五指手套,並結合兒歌的形式爲幼兒小結戴手套的祕訣:“圖案朝上平平放,拇指擺擺對對齊,五個手指分分開,小手慢慢往裏伸”,再引導幼兒通過比較,使幼兒發現戴合指手套與五指手套的不同(手形的不同),即大大縮短了教學的時間,又可在觀察比較中培養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於受小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緣故,整個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語也多,教師地位不夠“隱性”,應完全放手讓孩子去探索、操作、交流。整個活動中教師應只是一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突破活動的難點:探索如何戴手套的過程中,應放手讓幼兒主動地去探索、交流和合作。可以請沒有戴成功的幼兒說出自己的困難再請戴成功的幼兒爲他(她)解決問題,把活動的主動權還給了幼兒,使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動者。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8

比較多少是小班上學期的一節科學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掌握“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能夠正確的比較出物體的多少。活動前準備充分,不但有多樣的教具還給幼兒準備多種操作材料方便幼兒進行操作、掌握。現對活動過程進行反思:

一、語言描述欠條理。

活動開始,教師用小貓釣魚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第一隻小貓釣了2條魚,第二隻小貓釣了三條魚,問一問誰釣的多。(一一對應擺放教具)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的說出誰多誰少。“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孩子們只能回答出這個是兩條,這個是三條。接着教師進行小結,讓幼兒初步瞭解一一對應的方法,理論性的小結似乎不能讓孩子們理解,於是轉換了語言的描述,用“找朋友”的遊戲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理解一一對應,只有一條小魚沒有朋友,所以第二排的小魚比第一排的小魚多。

二、操作材料應簡單有效。

爲進一步使幼兒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活動前準備了多種材料:蘑菇、雪花片、五角星、小紅花。多種材料擺放在桌上,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擺放,但是活動中出現了小小的混亂:物品較多幼兒擺放起來不方便,雪花片等玩具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不能根據教師的要求去比較蘑菇與小紅花的多少。活動後反思,可以爲幼兒提供兩種材料,種類不在多,實用就好,爲的是達到一一擺放、一一對應比較的目的。

活動過程中孩子充滿興趣,能夠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並能夠說出“誰多、誰少、一樣多”。當然還有孩子們精彩的回答:延伸活動中翻看《幼兒用書》,分辨誰多誰少,“請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小花多還是小碗多?”回答:“小花多……”“怎樣才能讓小碗和小花一樣多?”回答“放上一個大蝦……”哈哈,對呀這樣也叫一樣多,個數相等嘛;“怎樣讓蝴蝶和蘋果一樣多?”回答“飛來一隻蝴蝶……”孩子的想象是很豐富的,像一本美麗的童話書,原來科學活動會這樣有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9

中班遊戲活動《快樂紙棍球》中就是用廢舊的材料創設幼兒感興趣的遊戲。《綱要》中提出,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孩子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益智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根據該執教老師目標的設定,本堂教學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孩子們玩的很開心,所以我對這節遊戲課印象深刻。

從我觀摩整堂課之後,感覺該執教老師的上課風格很輕鬆,比較喜歡放任孩子自主遊戲,沒有太多的去幹預孩子們的遊戲,教師的角色就是定位於引導者、組織者,其它的任務都是讓孩子們去完成,體現了遊戲課堂的自主、愉快。

對於這節健康遊戲課,我聽課後有幾點建議:

1.節奏不要過快,注重遊戲評價

馬老師執教的中班健康遊戲一共進行了15分鐘,在時間上有些短,爲什麼時間過短呢,我覺得在活動過程當中的評價環節可以再詳細明確一些。在執教過程中幼兒一共進行了7次遊戲,每次之間的節奏很快,評價時也是孩子們隨便站立,這樣的後果可能導致部分興奮的孩子沒有聽,就會影響接下來的遊戲質量,所以我覺得子啊關鍵評價時是否可以讓孩子們圍坐下來,細細聽聽他人的意見建議,這樣會比較有利於教師的講解。

2.紙棍球的技能知識要重點進行強調

遊戲開始前的講解很重要,可能是之前玩過這個遊戲,所以子啊觀摩教學時並沒有看到老師有過多的講解。在開始遊戲後,孩子們進行了非常激烈的爭搶,有幾次可能涉及到球出界等犯規知識,我不知道孩子們是否清楚。我覺得一個完整的遊戲活動,有些講過的知識還是需要反覆重提才能讓孩子記得更加清楚。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10

冬天來臨,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氣候的變冷,發現人們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變化,會因爲冰雪的出現而欣喜不已。

冬爺爺的禮物,這是一首歡快的三拍子音樂,他從兒童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雪景,旋律輕快、歌詞優美。

活動準備時,我畫了一幅體現歌詞內容的作品,有銀裝素裹的大自然以及在雪中快樂嬉戲的孩子們。活動我就以禮物爲切入點進行導入。禮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東西,當我問到:你收到過禮物嗎?你收到過哪些禮物時,孩子們紛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了各種各樣的禮物,並由此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

接着,我又提問:冬爺爺也給我們送禮物了,他帶來了什麼禮物?聽到這個問題,反應比較敏捷比較理智的孩子便說出了與冬天有關的自然現象如:北風、冷空氣、雪花等,而那些比較天真的孩子則充滿想象的亂說一氣,甚至說到了玩具。

我便出示了雪景圖,告訴孩子們,禮物就藏在這幅圖中。這下,大部分孩子便認爲是雪花。同時我邊指圖邊範唱了歌曲,並引導孩子結合圖片理解歌詞的第一段。爲了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歌詞中的動詞,我藉助字卡及圖示,當唱到相關的內容時,便出示相應的字卡及圖示,幫助孩子理解、記憶歌詞。利用這種方法,突出歌詞中的四個動詞“鋪、戴、蓋、穿”,便與幼兒掌握。

接下來便是旋律了,當我彈奏歌曲時,孩子們很快的說出了自己的感覺:這是三拍子的音樂。但也有孩子持有不同意見,我便又彈奏了一遍,請孩子邊聽音樂邊拍節奏,通過自己的嘗試、驗證,孩子們瞭解了這是一首三拍子的音樂,並且隨着旋律準確地拍出了節奏。在多次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節奏的同時,孩子們對歌曲的旋律也逐漸熟悉。因此當我再次彈唱這首曲子時,許多孩子能跟着哼唱,而活動也自然過渡到了學唱歌曲環節,有了圖譜加文字的提示,孩子們很快地唱清歌詞。

唱完第一段,我又通過範唱讓孩子們理解第二段。當我問到:冬天帶給小朋友的禮物是什麼?有了第一段的經驗,孩子們便從圖上找到了溜冰、堆雪人等遊戲,知道了禮物也是由雪及雪帶來的一系列遊戲。我同樣採用了圖示加文字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記憶,孩子們也能較快地掌握。

圖示加文字,這是比較簡單的教具形式,製作也比較方便,但效果卻不簡單,他能比較直觀、明瞭的向幼兒展示相應的內容,幫助孩子們理解、記憶。

這一形式在兒歌,歌曲中多被用在有一系列動作或一系列相關的現象時,能讓幼兒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用心去分析教材,實際做合適的教具,不在乎這些較具有多簡單或多複雜,只要合理,用的恰到好處,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們從這首音樂中,從冬爺爺給小朋友們帶來的禮物中,使幼兒對冬季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切入,讓幼兒去擁抱陽光的溫暖,聞聞陽光的香味。在學習活動中,又引導幼兒充滿樂趣地、勇敢地面對環境,自覺地、主動地認識冬季的變化,他們的認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發展,積極的情感態度也隨之形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11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爲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爲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爲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講《水果屋》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爲宜,因爲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其實作爲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12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堅持師生間、生生間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信任他們的創造潛能,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讓學生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如運動服上的數並不表示運動員的人數,而是表示運動員順序的序號或代號。

通過這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當我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他們都非常踊躍地搶着回答。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13

記得蓋笑鬆老師在他的專題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幸福工作,孩子快樂成長”。試問一下,親愛的老師,你感到幸福嗎?是不是生活和工作的重擔使你忘記了幸福的味道,使你離幸福越來越遠?常聽老師們抱怨:“我們有做不完的教具,打掃不盡的衛生,寫不完的教案、隨筆。”是呀,在外人看來快樂的孩子王其實並不那麼輕鬆,我們很辛苦。這辛苦讓許多的幸福與我們擦肩而過,許多的幸福被我們忽略,從而沒有爲自己創造走向幸福的機會與空間。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讓我找回了幸福的味道,感覺幸福不再遙遠。那便是孩子的一個電話:“老師,我想你!”心情不好時孩子的一聲問候:“老師,你怎麼了?我再也不淘氣了!”工作時的一句慰藉:“老師辛苦了。”身體不舒服時孩子的一絲關切:“老師,我明天早點來,不遲到了,這樣你就不難受了。”這些零零散散的隻言片語。匯成一幅幅溫馨感人的畫面,在腦海中不斷閃過。他們的語言行爲沒有我們成人複雜,沒有我們虛僞、圓滑,有的只是真與純、善而美。也許,就是這讓我忘記了工作的辛勞,忘記了工作的繁瑣,讓我收起掛在臉上的“職業微笑”,用真實的自己面對他們、接觸他們、感受他們,我發現一切都變了……幸福其實很簡單。

首先,能有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是我們的幸福;其次,能天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我們很幸福;再者,當孩子一屆屆畢業時,他們的成長就是我們的幸福。簡單就是福,幸福就在你身邊,用心體會,不要讓幸福在不經意間溜走了!清晨走進校園,聽到孩子稚嫩的問候聲,就足以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去發現孩子的進步,去欣賞孩子的調皮、跟着孩子一起去跳躍、去奔跑,你會發現你的心永遠年輕!

法國小說家雨果曾說過:“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教師不僅擁有生活中最大的幸福,而且還擁有別的職業不曾有的幸福,那就是學生的愛。正是因爲教師對工作的執着與熱愛,對學生寬廣無私的愛,也贏得了學生對教師的愛。我覺得世上沒有天上掉下的餡餅,要取得“幸福”首先要付出“辛苦”。正如海南和尚所悟——“由舍纔有得。”正因爲我們對孩子付出了真愛,纔得到了童心的回報,使我們感受到了職業的“幸福”。法國作家紀德說過:“獲得幸福的祕訣,並不在爲了追求快樂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尋出快樂。”我們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那麼就要全力以赴,熱愛我們的工作,有飽滿的熱情,強烈的責任感,想方設法幹好自己的事情,讓自己的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家有二斗糧,不做孩子王”是啊!幼兒教師這職業的確很平凡,永遠也達不到職業排行榜的前列,但世界上沒有比當幼兒教師更幸福更有意義了:鮮花的爛漫,靠的是陽光輕柔的撫慰,山泉的甘甜,靠的是礦石赤誠的給予,孩子的成長靠的是老師辛勤的教導,幼兒園裏的教育生活猶如一首首詩,不在其華麗,而在其真實,它迷漫着美的情調和內涵需要你用童心和愛心去發現,去挖掘---在溫暖的春天,老樹能萌發新綠,在清新的藍天,太陽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靠近春天,冰雪就會榮華;靠近音樂,生命就會舞蹈;靠近童心,心靈就不會被光陰鏽蝕。每一個孩子都是在春天裏含苞待放的鮮花,每一朵鮮花裏都閃爍着一顆晶瑩透亮的童心,童心的光芒給予我們低於這個世界物慾橫流的亮色和希望。

你看,我們的腳步匆匆,每天忙着給孩子穿衣、餵飯,忙着和他們做遊戲---我們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麻煩,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煩惱,但當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明白了自己的過錯,深情地說出:老師我錯了的時候,當我們解析了孩子想知道的祕密,看到他們眼裏閃爍着快樂光芒的時候,當我們從孩子的眼睛裏讀出願望,爲他們插上夢想翅膀的時候,甚至是孩子學會了一句話、一首歌、學會了做第一件事的時候---我們的心裏就會升騰起成功的快樂,因爲看似一件件太一般的小事,對於我們和孩子卻是一種心的感動,一片珍貴的溫馨,一曲純潔的生命的樂章,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都能給我們幸福和激情。

把教育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責任!把帶孩子當成了是一種樂趣、是一種天倫之樂!把教育孩子當成了是自己的事業!相對於這種幸福,勞累和辛苦根本就不值一提!我想告訴所有的幼兒教師,孩子的父母付出了一切,只得到了一份愛。而我們卻同時擁有了數顆水晶般的童心,我要說:“這很值!”其實,幸福無時無刻圍繞在我們身邊,只要用心體會,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原本很美,我們正生活在愛的環境中,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幸福,其實幸福離我們並不遙遠。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反思 篇14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分的比較好的,但是在接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齊了,對於圖形的形狀搞不清了。

我們班的小朋友他們能夠分辨清楚圓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難一區分,之後我一一給他們講解,他們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許由於小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行爲習慣的訓練還沒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潛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所以對於進行遊戲活動的材料產生了強烈

的好奇心,以至於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參加活動,影響了活動的效果,過後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思考不周,而至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只是活動的設計上還得動一番腦筋,有待改善。

對於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後後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必須的提高,多多鍛鍊纔會更好的成長。

小班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課後反思

小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貼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歌曲《小老鼠上燈臺》篇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理解,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一音樂遊戲活動。透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齊玩的快樂。

小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用心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一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二隨音樂節奏做小老鼠爬上燈臺、滾下來和躲進洞的動作。三體驗與同伴一齊遊戲的快樂。能夠說本次活動目標的定位貼合了《綱要》藝術領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同時也貼合小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從活動狀況來看,孩子們都能到達目標要求。

“小老鼠上燈臺”這個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活動環節。A:激發興趣。透過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來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過來了。B:學念兒歌、學唱歌曲。透過播放flash讓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兒歌、歌曲的節奏。動畫的出現使孩子們的興趣更濃了,他們很自然的跟着flash有節奏地學念兒歌,學唱歌曲,他們快樂的學着。當我要求孩子們跟着鋼琴學唱歌曲時,有幾個孩子大膽地提出讓我再打開flash,他們更加喜歡跟着動畫來學唱。從那裏我們能夠看出孩子們對動畫的喜歡程度。彈了一遍鋼琴後,我滿足他們的要求,再次播放flash。在這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C:引導幼兒學做動作。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鼠寶寶們!我們一齊來學做動作吧……”把幼兒帶入了寬鬆和諧的氣氛中去,幼兒很快進入主角。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爲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引導幼兒討論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爬上燈臺偷油吃、當聽到小貓叫聲嚇壞了和趕快躲到洞裏”的情形。我採用了讓個別幼兒上來做一做,羣衆跟着學一學,來完成目標。孩子們想出了各種肢體動作來表

現歌曲資料。他們想到了把身邊的小椅子當作燈臺,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動作,聽到貓叫做滾的動作,在這時候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D:幼兒大膽跟老師一齊遊戲。在遊戲中讓幼兒扮演小老鼠,在邊唱邊做中,反覆的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充分體驗着音樂遊戲帶給他們的快樂。遊戲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背後、椅子旁,有的孩子則想到了躲進後面小桌子的底下,還有一個孩子躲到了鋼琴背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帶着孩子們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孩子們始終持續活潑、愉快的用心情緒,在簡單、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透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的跟着老師學習兒歌資料,並體驗與同伴一齊遊戲的快樂。使他們真正做到玩中樂,玩中學。

活動結束後,我總結了一下覺得flash的安排使用不是最恰當,有很多時候覺得flash使用反而所播了我的手腳,當孩子們遊戲的時候不就應使用flash,就應讓孩子們自己邊清唱邊做動作,讓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到遊戲當中,這就是我的引導不到位,沒掌握到關鍵的部分。但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用心性是十分高的,興趣都很濃厚,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