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8W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老教授的言行與“我”的心理、行動變化兩方面感受老人對“我”的愛護、鼓勵,以及“我”對他的敬佩、感激之情。因此,課堂中,在出示導學提綱的基礎上,讓學生採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點評、訓練提升的模式進行學習。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9篇)

教學結束後,感受頗多。縱觀整節課,我想從得與失這兩方面反思一下:

我認爲這節課做得比較好的方面是:

一、學生在自主學習及合作交流的環節中,積極思考,配合默契,討論積極。

二、讀寫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

教學中,抓住重點詞、聯繫上下文及對比等方法的綜合運用,讓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及時進行肯定與點撥,讓學生們深入的體會到老教授給予“我”的鼓勵以及“我”對老教授的敬佩。

課堂永遠充滿遺憾。我認爲這節課存在的問題是:

一、整節課,儘管採用的是較新的教學模式,但主流仍是師生的對話。我現在追求的課堂是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評價(互動),必要的時候,我再出場。要想實現這樣的課堂,有待我和孩子們一起去努力,一起去尋路。

二、朗讀形式較少。學生們雖然能夠理解老教授是一個懂得關心、愛護年輕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我對老教授心存感激,但是對角色的情感把握還不夠大膽,所以朗讀時,放不開,朗讀語氣不夠。有些重點詞句,學生讀出來了,但我未及時創設情境,讓他們再美美的感悟。

三、課堂上的捆綁式評價語太少。我時時告自己,不要吝嗇自己的評價,也不要讓學生吝嗇他對同伴的評價,但實施起來,就出現了問題。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2

《詩海拾貝》一課,無論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對學生來說也是很陌生的。怎樣讓學生對詩歌教學既感興趣又有所得呢?首先讓學生自學“詩海拾貝”的內容,(“詩海拾貝”包括四篇古詩和兩篇現代詩)獨自完成同步和隨堂的有關作業,允許學生通過查資料、借用工具書等途徑來完成。然後讓學生在課堂交流獨立完成作業的情況,有疑問的提出來一起解決。

在交流的同時還及時補充相關的內容。比如:課件中顯示的兩首詩。於是課後佈置讓學生再去找同人詩(同一個詩人寫的不同詩)和同類詩(比如都是寫春天或花等同一類的詩句)等。接着在課堂上帶着學生學習《詩經·采薇》等四首古詩,準確的說是一詩、一詞、一曲。不但要求背誦默寫,而且要求掌握字詞的意思,並結合一些《詩經》的內容,豐富詩歌的內容。比如:《詩經》包括風、雅、頌三部分。詩、詞、曲有什麼不同。詩歌按韻律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可分爲絕句和律詩等。同時理清詩歌的發展軌跡,使學生對詩歌有了整體的感知。在此基礎上進行古爲今用的訓練,讓古詩走進我們的作文中,收效很大。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3

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本課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這時,學生動手又動腦,興趣極濃,思維正處於活躍狀態,學生才能夠真正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樣稱出來的。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在課上學生在討論中被7歲曹衝巧妙地想出稱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僅僅認識到了曹衝的智慧,而且還激起了自己更爲豐富的創造力。

一位學生在曹衝稱象方法的基礎上,又做起了一種設想:曹衝的父親曹操手下有百萬兵將,如果曹操下令讓士兵充當石頭,省去搬運石頭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嗎?又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說:“用士兵也不是很容易的事,萬一船上裝滿了人可還不到不了劃線的位置怎麼辦?與其這樣,不如弄來一羣小象,沒有小象可以弄來一羣牛,讓它們充當士兵,因爲一頭小象或一頭牛的重量會比幾塊石頭或幾名士兵重量的總和要重。”熱烈的掌聲在教室裏迴盪,讚賞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發言的學生,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何等的激動!這是多麼大的推動力!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4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詩歌。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的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純真無暇的心。捧起這篇課文,濃郁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一首詩,更是一首愛的讚歌。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他們希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裏,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噴發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

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衝動。這都是要建立在對文本的理解以及對關愛之情培植及的基礎上。所以我就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在:在品讀中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啓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我首先以《神筆馬良》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輕鬆的談話形式引導學生進入課題。在學習正文的過程中,我主要通過聲情並茂地描述感人的故事,創設情境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並以引讀的形式穿插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邊演邊讀或邊背。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5

抓 住文本中的“空白點”進行訓練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哪兒”可以是哪些地方?讓學生換成具體 的地方說一說,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一下戈壁什麼樣子,給人以什麼樣的感覺,幫助學生理解了白楊適應性強的特點。教學“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 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一句,我給學生如下示範:風沙四起,白楊樹(挺起堅實的胸膛,擋住飛來的風沙)你能這樣說 嗎?引導學生進行說話,體會白楊樹堅強不屈的特點,既落實了語言的訓練,又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引向了深入。爲幫助學生理解爸爸的心願,我設計了這樣的問 題:孩子們只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在課文的思維空白點,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概括)活動,認識到“孩子們”“只知道”的都是具體的“行動”,而“不知 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經過一連串的引疑讀、思活動,學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決心、信心和希望孩子們也像白楊 那樣在邊疆生根、成長的赤誠之心。

選擇最佳時機、合理引入相關閱讀資料,進行主題閱讀是本節課的另一突出亮點。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6

今天上了《在沙漠中心》一文,我首先學生看一幅江南水鄉圖,潺潺的流水,碧綠的濃蔭,嬉戲的小鳥,畫中充滿了濃郁的生命和活力。我讓學生從中說出看畫的感受。學生紛紛說看到了生命的涌動。然後我讓學生看一副莽莽沙漠圖,枯死樹木,火熱陽光,刺眼的黃沙。畫中是一片死氣沉沉圖景。學生從中看不出生命的跡象。通過兩幅塗的對比。學生驚訝的同時進而引出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感悟 “我”內心的心路歷程,由痛苦,絕望,平靜,到樂觀心情變化過程,從中對責任生命的思索。進而追問什麼生活是你嚮往的生活?人生怎樣纔算成功? 學生暢所欲言,情感碰撞,一次次生命的洗禮,一次次生命的感悟,一節生命感悟課就這樣結束了。我從中受益匪淺。

這堂課容易上得很“說教”。所以在主題的挖掘上,我希望能深刻一些,最後以“以樂觀、責任、執着、堅強、信念等來點燃生命之燈”的主題、以及“生與死”問題的探究,來提高文本的深度。雖然七年(4)班學生總體表現也比較令人滿意,但是畢竟是普通班,個別學生的回答欠缺了一點深度,以致在以“提升深度”目的而設計的主題探討,沒能達成希望能達到的最高的昇華,是一點遺憾。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7

1、激趣導入,我用一首《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讓學生聽一聽這首歌是描寫誰的?學生一下就能聽出來,我有用一幅紫丁香的圖片問學生“這兒有人送給老師的一份禮物,你知道它是什麼花嗎?”來引出課題。只是歌曲當時我用手機播放,沒想到聲音太小,我隨着小聲唱,這個環節沒有預料好,下次在課前要做好課前準備。

2、教授生字部分,蘇老師提出讓學生來組詞很好,能夠擴大學生的詞彙量,“甜”字,的教授很特別,有新意,學生能記住,只是教授生字的時間上稍有些短。

3、重視學生讀的指導,並且是有層次的讀,6次讀文,從正確地讀、流利地讀,到有感情地讀,從學生讀,教師讀,學生評讀,同桌讀,開火車讀等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理解,受到情感的薰陶。這節課在讀上還是比較充分的。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8

本節課以學生爲主,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是關鍵。在教學中通過讀圖分析、開展競賽、趣味遊戲等多種活動,讓學生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收穫自己的勞動成果,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變乏味爲有趣。

根據教材內容,又不拘泥於教材,設計一系列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啓發學生思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探究學習交流,培養協作精神,形成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發揮羣體和個體的功效,自主學習並能掌握學習方法。通過學生調查研究,收集整理各民族的資料,舉行小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活動空間和表現的機會,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獲得自信。最後聯繫實際師生共同探討民族問題對當今世界局勢的影響,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認識也頗爲令人稱道,激起他們的愛國精神。讓學生從各角度認知社會,錘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了學生各種地理能力。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9

《母親的呼喚》這一篇課文,通過作者飽含深情地回憶母親呼喚自己的幾件事,反映了母親對孩子的殷切關懷、無限愛意,表達了人間真摯、和諧、美好的親情,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眷戀之情。目的在於教育學生體會母愛、感恩母親。

課文中寫母親對“我”的深切的愛,是通過三件具體事例來表達作者對母愛的深刻感受和甜蜜的體驗。在教學中,我以“情感”爲主線,貫穿於整篇課文的教學之中。充分利用插圖,圖文結合,讓學生透過圖片和課文的描述,快樂地感受母愛的甜蜜、幸福。

“語文反映生活,反過來又服務於生活。”“閱讀語文,必然聯繫生活。”語文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活,課本即生活的記錄,教學即生活的闡釋。課堂學習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當然,教學更需要學生的生活來充實它。

在教學課文裏描述母親關懷“我”的三件事時,調換一下課文的原順序,先引導學身自主學習第二件事。

這件事講了小時候的一天,母親帶“我”去海邊玩被海邊美麗的小貝殼吸引,越走越遠,漸漸地離開了母親的視線,直到後來母親急切並且近乎絕望的呼喚時才引起“我”的注意,回到母親的身邊。

學 習這些內容時,先讓學生朗讀,在讀中感悟母愛。然後抓住關鍵詞語“急切”、“近乎絕望”、“聲嘶力竭”等詞語來體會母親爲“我”擔心而心力交瘁的情景。再 次品讀“一張憔悴不堪、淚眼模糊的臉。那散亂的頭髮,那喜極而泣的神情。”根據母親的外貌和神情,體會母親對孩子的無比關心和深切的愛意。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0

課改後,語文教師該怎樣教,學生該怎樣學,參加課程實驗後,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實踐中我領悟到:當學生有興趣時,當學生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當教學內容能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學得最好。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在教學《美麗的小路》一課時,力求讓學生快快樂樂學語文,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張揚。

教學本課,滿意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讀一讀 “愛讀書,多讀憶,讀好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非常樂意地去讀書呢?爲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我採用了“自由讀、欣賞讀、表演讀、比賽讀”等形式,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讀書中去。

二、記一記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

“要充分利用兒童的天性,”教學中很多環節我都讓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課文、感悟課文,學生在表演中學會生字,懂了課文。課文表演完後,我又設計了一個想像表演的內容:

“原來愛在小路上散步的其他小動物(蛇、公雞、猴子等)也來到了小路上,你就是其中的小動物,看見美麗的小路不見了,你想說什麼呢?注意了,你們的表演要儘可能地和課文中的不一樣,這可有點不容易,先想一想,想好了,你就舉止手,我請你來演一演。

”此時,我感覺到:學生的表演慾望達到了高潮,個個爭先恐後要上臺表演;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真正快快樂樂學語文。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1

這篇課文是科學常識性說明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

一、圍繞中心句設計思考題,啓發學生閱讀。

由於這篇課文的中心突出,內容較淺顯易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讓學生從讀、聽、看、說中感受。接着我設計了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思考、討論、展開想象:①爲什麼說“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從哪些地方看出?②20世紀之前人類的生活又是怎樣?③20世紀之所以與過去截然不同,靠什麼?④你還能推測21世紀人類還將創造出哪些奇蹟?從問題中緊緊抓住中心句,讓學生充分的展開想象,大膽的把他們想象的說出來。讓學生從書本中所介紹的資料去認識20世紀的巨大變化。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快的從課文第4自然段中介紹的科學成就感受20世紀的呼風喚雨。接着我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瞭解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向我們介紹的,這樣學生很快就能夠說出是用舉例和對比這兩種方法來介紹的。

二、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訓練朗讀。

語言文字的訓練在語文課上是必須的,因此特別注重學生的朗讀。如:“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而學生在讀時,總是讀成“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斷句不準確,朗讀的效果也就不好,理解起來也不工深刻,因此我示範朗讀教給學生正確的斷句方法。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這句詩,在學生充分了解了科學的巨大成就後來讀,所表達出的感情是不一樣的。還有,爲了讓學生弄清“發現和發明”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我引導學生從文中找找看,哪些成就是說“發明”的,哪些是說“發現”?這樣學生同讀書找例子,很快弄清了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並且會用他們所一句話。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從學文中感受到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2

《3的倍數的特徵》看似一節知識簡單的課,但從教學實際來看,是我想得過於簡單了,教師注重的不應該僅僅是對知識的掌握,更應該使學生站在跳板上學習數學,關注數學思維的發展 。

“3的倍數的特徵”屬於數論的範疇,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有一定的難度。而2、5的倍數的特徵是學生學習這一課的基礎。所以,在教學“3的倍數的特徵”時,我首先以學生原有認知爲基礎,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利用學生剛學完“2、5的倍數的特徵”產生的負遷移,直接拋出問題,激活了學生的原有認知,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將“2、5的倍數的特徵”遷移到“3的倍數的特徵”的問題中,由此產生認知衝突,萌發疑問,激發強烈的探究慾望,因此學生很快進入問題情境,猜測、否定、反思、觀察、討論,使得大部分學生漸漸進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3

《王幾何》這一課教完了,但是對於課文的研究與思考還在延續。初讀似乎簡單,再讀並不簡單,要真正的讀懂它絕對不簡單。

成功之處在兩個方面。

點評式的自讀和預習學生做得很到位很厚實,保證了課堂交流的真實性、可靠性和豐富性,使得學生的自讀本領有一定的提升。

教學的活動設計相對合理,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有話可說,言之有物,讓學生盡情的展示了自己自覺學習的豐富成果,展示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活力。

這兩個方面的課堂運行也比較紮實。

自讀課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一個活動實際上就是爲了展示同學們預習課文點評內容的大檢查,從而讓學生明白“有細緻的勞動就會有巨大的收穫”這一道理,從而引導學生養成仔細閱讀,認真圈點的好習慣,爲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形成一種自學能力。實踐證明他們做得非常好!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與踊躍發言就是很好的見證。文章自得方爲貴,我們所提倡的就是這種自得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學生的語言學習就會化難爲易,點石成金,假如這種自學習慣能持之以恆,本節課也就功不可沒。

教學活動的設計是循序漸進的,目的就是爲了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走向深入,絕不要停留在字面以及文面之上。這些教學活動也有一個目的,就是搭建研討的平臺,發現人才,激發創造力,同時使得學生對課文的研讀精細而準確,靈動而創新,展示自己自覺閱讀的豐厚收穫,形成了思想碰撞的大好局面,這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但確實是一次值得欣慰的課堂經歷。

這節課的不足也很明顯。

首先是課堂教學最後的大總結比較倉促,這是比較遺憾的,因爲這個總結包含着這節課的精練的點評,包含着對課堂內容的梳理,也包含着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但沒有時間去完成,只是在匆忙中以佈置作業結束課堂確實帶來一個不小的遺憾。

其次原先設計的即興寫作“我的一位_____ 老師”這一活動沒有完成,只是當成作業佈置給了學生,說明前兩個環節的進行拖延了時間,沒有機會讓同學們借鑑《王幾何》的寫作智慧,這就是一大缺憾了。因該在課堂加快進程,讓即興寫作有足夠的展示時間,就會更精彩一些。

課堂永遠是一個神奇的領地,我們要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就會更加神奇。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4

讀是培養學生語感和語言素養的最佳途徑之一,讀也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文質兼美的文章,能使學生讀來朗朗上口、成爲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範本材料,更是成爲學生語言表達借鑑的一個最佳平臺。所以,以讀爲主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主線。確實是大勢所趨,這節課中,我抓住作者按時間的順序記敘老北京過春節的表達順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有目的的讀走進北京人過春節的幾個片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初讀劃出有關句子,再讀體會交流,在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重點部分。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評價,提升學生的認識,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學生的語文素養。

但綜觀整課教學,也曾在以下幾點不足:

一、教學的節奏把握還應該明快一些,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還應該確切些。

二、在語言訓練點的選擇上,選擇面較窄,達不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說話句式訓練的設計,只針對多數學生,而對一些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甚至難於掌握,應該對這些學生多謝關注,設計合適、樂於讓他們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訓練句式。

總而言之,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對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以讀爲主的閱讀教學研究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我也認識到在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細節的思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5

本學期我校進行“學導爲主 講練結合”的教學改革,要求我們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應用這一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成爲有較強後繼學習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經過近二個月的學習和實際教學嘗試,我對課改的理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基本能做到立足學情、立足教材,按課改的六個環節設計學生自學學案,在課堂上儘量按照這六個環節的流程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小組間、班級間進行交流與討論,優化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優點:

1、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每小組桌面上斜插入水中的筷子,讓學生說出他們看到的現象,然後引入課題。在這個環節中,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讓學生感受到神奇就在身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學習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後,引導學生自學“折射光線和折射角”等基礎知識之後,通過精心設計的兩道練習,及時對這些知識進行鞏固。通過練習的展示,發現自己學習存在的問題,再由優生帶着中下生學習,幫中下生分析問題,糾正錯誤,在這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將學生可能存在的誤區給予釋疑和突破,以求實現以兵教兵的新課改理念。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6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點段落,我決定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指導。“同學們讀課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們一定還有許多不同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比如說:劃重點詞句,畫畫等!接下來就請你們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自已學習第二自然段!”“老師,我是用劃重點詞語的方法來學習的。我找到了‘趙州橋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些句子來說明趙州橋的結構。”“嗯,你找得真不錯!還有同學用了別的方法嗎?”“老師,我用了畫圖的方法。”“那就請你上來給我們展示一下吧!”“嗯,你畫的趙州橋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訴我,爲什麼你不把這四個小橋洞畫在一起呢?”“那樣看起來就不舒服了!”“哦,原來趙州橋在設計時還體現了一種對稱的美!那同學們,你們還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對稱的物品呢?”“蝴蝶!”“不錯!”“天平秤!”“你真聰明!”“人!”“對!我們生邊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對稱的物品,希望我們同學以後能夠多留心地來觀察它們!”(至於這樣的設計有什麼樣的作用,這些內容書上都寫得較爲清楚,所以我沒有花大力氣去講,只作了簡單的分析)。接下來,我請學生對趙州橋的設計作一個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僅僅指橋嗎?”“我覺得設計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爲什麼呢?”“因爲以前沒有卡車、挖土機這些機器幫助,全都是靠當時的勞動人民自己的雙手來建造的!”“嗯,聽了你的介紹之後老師也十分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老師,我覺得古代的人很偉大也很聰明!”“嗯,老師也跟你有同感!”這時全班都有了共鳴,師生共同來探討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悠久的文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種學習不僅讓學生學習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學習方法,從課本當中去感悟更多,這纔是最重要,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的。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7

1.由於教學內容比較多,我用一節課去完成,顯得有點倉促,學生的思考時間不夠,所以在回答問題時就不夠主動積極,只有那些基本功比較好的學生能大膽回答及發言。最明顯的就是在:“品味精彩句段”,就是聞一多先生作爲學者詩人,在搞文化學術這方面的說和做的態度,這個環節上顯得有些倉促,不少學生沒有多少時間思考,從而未能發言,這是一個缺憾。

2.課件的設計還不是很令人樂觀,總覺得只是把問題顯示出來,限制了課堂教學的生成資源的利用。比如,不少學生在“朗讀、理解主題內容”這一環節上,在很少的時間內寫出“聞一多”,語言生動形象,擲地有聲,可惜未能把學生的優秀篇章在班上展示出來,如果能有充分時間讓學生展示,我想效果就會更好。

總之,這節課上得還是不錯的,這緣於自己的充分備課,學生的充分預習,積極互動,相互配合,還有語文組和教科研等同志的通力協作,我想今後要上好每一節課都能如此重視,相信課會上得越來越好,學生的收穫會越來越大。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8

不足與敗筆:

1、 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課改理念。有些環節急於求成,沒能給學生充分的展示空間。

2、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得不太好, 在學生自主探究這個環節中,學生從很多角度談論太和殿,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爲了能儘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並沒有針對一些很好的想法而繼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而是直接過渡,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從整節課來看在一定層面上對課文的挖掘缺少深度。

3、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自主探究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於後面的討論題目沒有充分展開,前鬆後緊。

4、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最後當堂寫導遊詞沒能當堂完成。我最初的設計是先出示“寫作提示”,然後看視頻回顧校容校貌(邊看邊構思),接着給出數據做參考,隨後馬上寫導遊詞,最後選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圍繞着本節課的學習重點盡己所能,展示文采。本來這個環節應該將這節課推向又一個高潮,可惜的是選讀的環節還沒進行就下課了。反思其原因,就是因爲前面有幾個問題耽誤了時間,有些重複或者說教師太過於追尋自己想要的答案,其實完全可以借同學們的精彩回答而靈活處理,馬上過渡到下一個問題。結果只能將此留爲作業結束本課,實在留有遺憾!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同組老師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於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同時,通過學習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唯一的聽衆》教學反思總結 篇19

孩子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慾。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以學生自學、合作學習爲主,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滿意之處: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他們成爲語言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老師成了學生的學習夥伴和幫手,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相互溝通,師生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情感、經驗;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就會時時處處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讓學生來指導老師這一片段,學生的主動性和表現欲被調動起來,爭相向老師挑戰,小導演的指導聲情並茂,談得有情有理有節,令我欣喜不已!

二、富於彈性而開放的課堂,豐富靈活的教學手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情緒,對難點的理解用色彩鮮豔的動畫來演示幫助,頭飾的設計,音樂與課本劇表演相得益彰,課堂一片歡聲笑語。

三、評價方式的改變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是深遠的。課後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同學關係密切了,小夥伴們懂得互相幫助,心貼得更近了,自信心也更強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