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3W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

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幹,纏足時和纏足後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在教學時,我也是緊緊圍繞文本的意圖展開的:孫中山爲什麼喜歡自己的'姐姐?讓學生從“洗衣、燒飯、插秧、挑柴,樣樣活兒都幹”體會姐姐的能幹,從“空閒時,姐姐就陪孫中山一起玩”、“孫中山最愛聽姐姐唱歌,姐姐也經常唱給他聽”體會姐姐的活潑,從而明白姐姐是那樣能幹、活潑,所以孫中山喜歡自己的姐姐。接着話鋒一轉:那麼,這個活潑能幹的姐姐後來變成了什麼樣的呢?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教學第二至第七自然段,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纏足的危害,讓學生想想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的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另外,再通過句子的對比來體會母親內心的痛苦和矛盾,讓學生知道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

書中要求學生了解更多的封建陋習,我讓學生課後查找資料。有:封建社會女子要做到“三從”,未嫁之前一切聽父親的,包括婚姻,出嫁之後一切聽丈夫的,丈夫死後聽兒子的,沒有自己的自由。封建社會女子如果婚姻不幸福,不能離婚。有的丈夫死後,妻子要陪葬。女子不能和別的男子說話、交往。男子必須留一根長辮子,等等。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2

(一)教學目標的重新審視——以教材爲本

雖然從文字表述上看,以上三種教學設計(略)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都是(1)要求學生要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2)要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於同封建勢力作鬥爭的精神。但是從教學流程的安排以及上課時目標的達成度來看,三種設計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把握是迥然不同的。

表面看來,上述兩個教學目標是孤立的,並列的,輕重一樣的,實質上兩者是密切聯繫的,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只有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到纏足陋習嚴重的危害性,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才能感悟少年孫中山的那顆心——對纏足陋習刺心之痛,入骨之恨,有堅決廢除它的強烈願望,才能讓學生受到孫中山獨立思考,敢於反抗封建陋習,堅決與封建勢力作鬥爭的精神的薰陶。由此可見,目標(1)是實現目標(2)的基礎,目標(1)是先行的,是關鍵。顯然,第三種設計者,由於認真研讀了文本,比較深刻地解讀了作者、編者的意圖,真正明確了教學目標及其關係,使文路和教路有機地統一起來,走進課堂時做到了心中有目標。

反觀其它兩種設計,輕文本重教參,甚至照着教參寫教案,搞教參搬家(設計一基本搬了網上的設計)。這中間缺少獨立思考,沒有“化”的過程。雖然把教學要求、教學步驟寫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於囫圇吞棗沒有消化,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

所以大家要認識到教材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它體現了課程目標和能力培養的要求,備課前要反覆讀教材、讀文本,通過與文中人物、作者以及編者的對話,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有所感動,形成自己對文本意義的主動構建。有了這個基礎,具體的教學才能做到以教材爲本,教師上課才能做到心中有本。

(二)教學對象的重新認識——以學生爲本

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與生活經驗背景,是學生的真實起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起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並沒有改變國小生的年齡心理特徵,中年級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爲主。教學設計,只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纔能有效。

由於社會的進步,也就是孫中山的功勞,纏足這一陋習早已銷聲匿跡了,對於我們這一代中青年老師來說,如果不去下功夫瞭解,腦子中對纏足是沒有深刻印象的,只是無端地覺得那是用布長期包裹不讓腳長大,最終形成小腳。而對於八、九歲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沒有看到過,沒有聽到過,更沒有什麼體驗,可以說是白紙一張。

要讓對纏足沒有任何感性認識的學生,單憑文中“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這一句話來感受纏足形象(醜陋形象),進而來感受纏足的毒害,是遠遠不能震撼學生的心的。

第三種設計,顯然在課前研究了學生,關注了學生的生活世界,把握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設計播放纏足動畫,旁白介紹纏足陋習這一環節,補上教材的空白點,打通了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知識,更主要的是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對纏足厭惡、憎恨的情感,爲下面與少年孫中山產生共鳴,感悟他那真摯的火熱的心積蓄了力量,打下了伏筆。

另外,中年級學生的感情是非常樸素的,他們的心是善良、正直的,當自己喜歡的人受到傷害時,反應是強烈的,毫不猶豫的。所以當老師問:如果纏足的不是孫中山的姐姐,而是你的姐姐,你非常喜歡的姐姐,你心裏有什麼感受時,學生有的說難過,有的說心疼,有的說生氣,有的說恨媽媽,這種角色體驗一下子把孩子與孫中山的距離拉近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是老師研究學生的結果。而第一二種設計或關注了文,沒有考慮人;或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着眼灌輸;或高估了學生,使學生無法“披文入情”“入情入境”,教學平淡無味。所以教師教學時要研究學生,走進兒童的心靈,瞭解兒童,做到以人爲本,目中有人。

(三)教學策略的重新選擇——以感悟爲主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維。”由此可見,新課程把“感悟”作爲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而本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感悟纏足的危害性和少年孫中山的內心世界。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因感動而醒悟”,“有所感觸而領悟”呢?第三種設計同其他兩種帶有灌輸式、問答式傾向的設計相比,呈現出更豐富的策略。

1、朗讀中感悟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文本意義不是客觀地先於文本之中,而是讀者讀出來的,或者說是在讀中生成的。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纏足陋習對婦女的毒害是通過姐姐纏足先後的不同表現體現出來的,媽媽對纏足的無奈、少年孫中山對纏足的憎恨和反抗是蘊含在他倆的對話之中的。所有這些怎樣讓國小生去感悟?教師首選的策略是引導學生朗讀體味。成韻的朗讀是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調的過程,學生在朗讀中會不經意地體驗、意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讀出了那顆心、那份情”,達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同時,朗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安排學生充分朗讀,能激發起學生自己的情感,使學生之情、文中人物之情和作者之情融爲一體,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入理解。

2、比較中感悟

有比較,纔有發現。學生只有在不同語詞、不同句式、不同順序的比較當中,在人物的不同表現中,才能發現課文中語言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對語言和語境有所感悟。

(1)姐姐纏足前後的不同表現的比較。

(2)第7自然段與補白的比較: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他看到的是(姐姐的愁眉苦臉);孫中山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他聽到的是(姐姐的嘆氣聲、哭聲)。

(3)孫中山和媽媽對纏足不同表現的比較。

(4)孫中山和媽媽自身不同描述的比較: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着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這種比較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還有可能獲得潛能的激發、方法的領悟、思維的啓迪、智力的生成、情感的薰陶。

3、想象中感悟

語文教學是一種形象化的教育,它要求我們還語文以畫面、還語文以旋律、還語文以意象。孫中山的姐姐纏足時的情景,學生自然沒有見過,書上也只有短短的兩句話,而這個內容對學生感受纏足陋習對帶來的痛苦非常重要。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老師通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引發學生的想象,由於此時學生已有纏足這一醜陋形象的表象,短短的兩句話被賦予豐富的內涵,烙上了學生獨特而多元感悟的痕跡。這對學生加深課文理解、走近孫中山的心靈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法,那法,只有符合語文教學特點的,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方法纔是最有效的。——胸中有法。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3

11月2日下午,我在鎮中國小執教了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最後一篇課文——《孫中山破陋習》。本來應該在第一時間寫出這一課教學的得與失,但因家庭瑣事所累,一直拖到了現在,倍感慚愧!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講述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後,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孫中山小時候很喜歡自己的活潑能幹的姐姐(已放在第一課時教學)。第二至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孫中山的母親受封建習俗的影響,強行給孫中山的姐姐纏足,他的姐姐從此失去了歡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第八自然段寫辛亥革命後,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首先廢除了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文章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幹,纏足時和纏足後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字裏行間謳歌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於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鬥爭的革命精神。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大概過程如下:

複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幹。我也興奮地問學生:“有這樣的姐姐朝夕相伴,我們高不高興呀?”學生們都喊:“高興”,我卻話鋒一轉:“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麼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着答案,一致認爲:是“纏足”讓姐姐發生了改變。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見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學生齊讀後,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爲什麼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爲學生講解:“同學們,藍線畫的是我們正常人的腳型圖。纏足時,要先把本來直的5個腳指頭折斷,藏在腳底下,再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好長時間都不能拿下來,直到最後長成這樣的形狀。”說完,我走到一位女生桌前:“如果你就是姐姐,腳指頭這樣被折騰,痛嗎?”孩子難過地說:“痛!” “十指連心”呀!你能用聲音表現出這種痛苦嗎?”她讀得非常到位,另外幾個女孩子也讀得毫不遜色。

爲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爲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並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學生 們只說出了“這些腳很小。”“這些腳小得還沒有我們的手掌大呢!”這些感受。我補充道:“我們把這些小腳稱作“三寸金蓮”,相當於十釐米左右。是不是比同學們的腳小得多?封建社會,女孩到了四、五歲左右就要被纏足。爲了使自己的腳不長大,她們有的在腳底下墊上錐子走路,有的墊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有的甚至抓一些蟲子放在腳底,好讓自己的腳腐爛,不長肉。同學們,聽到這兒,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學生們聯繫自己以前受過的傷害,如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針刺了一下、手或腳不小心被玻璃劃破了等,進一步體會到了纏足給古代女子帶來的傷害之深。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麼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爲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一段悲傷的音樂響起,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一個女孩子竟然失聲痛哭。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此刻,學生們怎會讀得不動情呢?

這是對課文二至七自然段的品讀。在教學中,我用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了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通過朗讀,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瞭解到了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在學生們齊讀完二至七自然段後,我直接出示了第8自然段的內容:“後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並進行了如下教學:

1、同學們,年幼的孫中山看到姐姐被纏足,心中充滿了對這一陋習的恨,就暗暗立下了廢除陋習的決心。長大後,他排除萬難,終於破除了這一陋習。讓我們帶着敬佩,一起讀段話!(生齊讀)

2、這個陋習只是害了孫中山的姐姐一個人嗎?(指生說)

3、“殘害了中國婦女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呀,你終於被廢除了!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千千萬萬箇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 女同學讀!( 女生齊讀) 

4、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已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包括施老師也許早已纏足。感謝孫中山!(齊讀)

5、這就是(師指課題,生讀:孫中山破陋習)

現在,你還想怎樣讀這個課題?(指生讀課題,生讀出了孫中山破陋習的偉大與了不起。)

6、(屏顯孫中山雕像)同學們,他就是孫中山。他遇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於反抗封建陋習,這種可貴的精神,一定會長留我們心間!此時此刻,面對孫中山爺爺的雕像,你最想對孫爺爺說些什麼呢? (音樂,交流)

7、同學們,孫中山爺爺破除的是已在中華民族存行了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可是,就在我們當今社會,我們的身邊卻還有如此多的陋習在等着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破除。(屏顯部分陋習)現在,你能當着孫中山爺爺的面表表決心嗎?(指生說)

8、作業

同學們,孫中山破陋習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震憾。課後,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破陋習的行列中來,大家說好嗎?

以上就是我對《孫中山破陋習》第二課時教學的簡單回顧。應該說,整節課的教學走的是一條情感的主線,因爲只有學生入情了,才能悟情。雖然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並不是很差,但同時也留下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最遺憾的就是考慮到課堂的時間分配,一些應該讓學生展開說的環節,如“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這一環節真的只是被我以“環節”的形式匆匆走了一個過場,學生的說話慾望還沒有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下面環節的教學。

一節課下來,有得有失,敬請聽課的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4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

複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幹。我卻話鋒一轉:“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麼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着答案,一致認爲:是“纏足”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引導學生找出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 … 眼淚直往下流。”學生齊讀後,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爲什麼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爲學生講解。

爲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爲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並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麼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話的”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爲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5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

複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幹。我卻話鋒一轉:“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麼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着答案,一致認爲:是“纏足”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引導學生找出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 … 眼淚直往下流。”學生齊讀後,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爲什麼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爲學生講解。

爲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爲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並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麼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話的”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爲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6

(一)教學目標的重新審視——以教材爲本

雖然從文字表述上看,以上三種教學設計(略)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都是(1)要求學生要知道纏足這一封建陋習曾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2)要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於同封建勢力作鬥爭的精神。但是從教學流程的安排以及上課時目標的達成度來看,三種設計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把握是迥然不同的。

表面看來,上述兩個教學目標是孤立的,並列的,輕重一樣的,實質上兩者是密切聯繫的,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只有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體驗到纏足陋習嚴重的危害性,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震撼,才能感悟少年孫中山的那顆心——對纏足陋習刺心之痛,入骨之恨,有堅決廢除它的強烈願望,才能讓學生受到孫中山獨立思考,敢於反抗封建陋習,堅決與封建勢力作鬥爭的精神的薰陶。由此可見,目標(1)是實現目標(2)的基礎,目標(1)是先行的,是關鍵。顯然,第三種設計者,由於認真研讀了文本,比較深刻地解讀了作者、編者的意圖,真正明確了教學目標及其關係,使文路和教路有機地統一起來,走進課堂時做到了心中有目標。

反觀其它兩種設計,輕文本重教參,甚至照着教參寫教案,搞教參搬家(設計一基本搬了網上的設計)。這中間缺少獨立思考,沒有“化”的過程。雖然把教學要求、教學步驟寫在了自己的教案上,但由於囫圇吞棗沒有消化,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

所以大家要認識到教材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它體現了課程目標和能力培養的要求,備課前要反覆讀教材、讀文本,通過與文中人物、作者以及編者的對話,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有所感動,形成自己對文本意義的主動構建。有了這個基礎,具體的教學才能做到以教材爲本,教師上課才能做到心中有本。

(二)教學對象的重新認識——以學生爲本

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知識與生活經驗背景,是學生的真實起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起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並沒有改變國小生的年齡心理特徵,中年級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爲主。教學設計,只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纔能有效。

由於社會的進步,也就是孫中山的功勞,纏足這一陋習早已銷聲匿跡了,對於我們這一代中青年老師來說,如果不去下功夫瞭解,腦子中對纏足是沒有深刻印象的,只是無端地覺得那是用布長期包裹不讓腳長大,最終形成小腳。而對於八、九歲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沒有看到過,沒有聽到過,更沒有什麼體驗,可以說是白紙一張。

要讓對纏足沒有任何感性認識的學生,單憑文中“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這一句話來感受纏足形象(醜陋形象),進而來感受纏足的毒害,是遠遠不能震撼學生的心的。

第三種設計,顯然在課前研究了學生,關注了學生的生活世界,把握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設計播放纏足動畫,旁白介紹纏足陋習這一環節,補上教材的空白點,打通了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知識,更主要的是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學生對纏足厭惡、憎恨的情感,爲下面與少年孫中山產生共鳴,感悟他那真摯的火熱的心積蓄了力量,打下了伏筆。

另外,中年級學生的感情是非常樸素的,他們的心是善良、正直的,當自己喜歡的人受到傷害時,反應是強烈的,毫不猶豫的。所以當老師問:如果纏足的不是孫中山的姐姐,而是你的姐姐,你非常喜歡的姐姐,你心裏有什麼感受時,學生有的說難過,有的說心疼,有的說生氣,有的說恨媽媽,這種角色體驗一下子把孩子與孫中山的距離拉近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是老師研究學生的結果。而第一二種設計或關注了文,沒有考慮人;或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着眼灌輸;或高估了學生,使學生無法“披文入情”“入情入境”,教學平淡無味。所以教師教學時要研究學生,走進兒童的心靈,瞭解兒童,做到以人爲本,目中有人。

(三)教學策略的重新選擇——以感悟爲主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維。”由此可見,新課程把“感悟”作爲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而本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感悟纏足的危害性和少年孫中山的內心世界。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因感動而醒悟”,“有所感觸而領悟”呢?第三種設計同其他兩種帶有灌輸式、問答式傾向的設計相比,呈現出更豐富的策略。

1、朗讀中感悟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文本意義不是客觀地先於文本之中,而是讀者讀出來的,或者說是在讀中生成的。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纏足陋習對婦女的毒害是通過姐姐纏足先後的不同表現體現出來的,媽媽對纏足的無奈、少年孫中山對纏足的憎恨和反抗是蘊含在他倆的對話之中的。所有這些怎樣讓國小生去感悟?教師首選的策略是引導學生朗讀體味。成韻的朗讀是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協調的過程,學生在朗讀中會不經意地體驗、意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讀出了那顆心、那份情”,達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同時,朗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安排學生充分朗讀,能激發起學生自己的情感,使學生之情、文中人物之情和作者之情融爲一體,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深入理解。

2、比較中感悟

有比較,纔有發現。學生只有在不同語詞、不同句式、不同順序的比較當中,在人物的不同表現中,才能發現課文中語言的妙處,品評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對語言和語境有所感悟。

(1)姐姐纏足前後的不同表現的比較。

(2)第7自然段與補白的比較: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他看到的是(姐姐的愁眉苦臉);孫中山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他聽到的是(姐姐的嘆氣聲、哭聲)。

(3)孫中山和媽媽對纏足不同表現的比較。

(4)孫中山和媽媽自身不同描述的比較:

△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着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這種比較在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還有可能獲得潛能的激發、方法的領悟、思維的啓迪、智力的生成、情感的薰陶。

3、想象中感悟

語文教學是一種形象化的教育,它要求我們還語文以畫面、還語文以旋律、還語文以意象。孫中山的姐姐纏足時的情景,學生自然沒有見過,書上也只有短短的兩句話,而這個內容對學生感受纏足陋習對帶來的痛苦非常重要。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老師通過自己有感情的朗讀,引發學生的想象,由於此時學生已有纏足這一醜陋形象的表象,短短的兩句話被賦予豐富的內涵,烙上了學生獨特而多元感悟的痕跡。這對學生加深課文理解、走近孫中山的心靈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法,那法,只有符合語文教學特點的,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方法纔是最有效的。——胸中有法。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7

11月2日下午,我在鎮中國小執教了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最後一篇課文——《孫中山破陋習》。本來應該在第一時間寫出這一課教學的得與失,但因家庭瑣事所累,一直拖到了現在,倍感慚愧!

《孫中山破陋習》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以鮮活的文字講述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後,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孫中山小時候很喜歡自己的活潑能幹的姐姐(已放在第一課時教學)。第二至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寫孫中山的母親受封建習俗的影響,強行給孫中山的姐姐纏足,他的姐姐從此失去了歡樂,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第八自然段寫辛亥革命後,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首先廢除了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文章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幹,纏足時和纏足後肉體及心靈上的痛苦,字裏行間謳歌了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於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作鬥爭的革命精神。

本文主要是寫孫中山與他媽媽之間的對話(二至七自然段),感情真摯動人。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重點引領學生體會纏足給姐姐帶來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想象姐姐當時承受的痛苦,以至於改變了姐姐活潑的個性。讓學生從姐姐的前後變化中體會封建陋習是多麼害人。另外,體會母親也是纏足陋習甚至更多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上一代人、不知有多少代人都是封建陋習的受害者,但他們像母親一樣對封建陋習盲從而無奈,而孫中山卻對封建陋習憎恨與抗爭,從對比中體會孫中山反封建的徹底革命精神。大概過程如下:

複習時,先請學生就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聊聊孫中山的姐姐原來是個怎樣的女孩子,學生們都覺得他的姐姐既活潑又能幹。我也興奮地問學生:“有這樣的姐姐朝夕相伴,我們高不高興呀?”學生們都喊:“高興”,我卻話鋒一轉:“但好景往往不長。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姐姐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到相關的語句,你可以用筆畫下來。”學生們靜靜地默讀課文,很快就找到了:以後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

學生們的臉上充滿了疑問,我趁熱打鐵:“是什麼樣的一件事讓姐姐發生了改變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會從中找到答案!”學生們非常認真地在文中尋找着答案,一致認爲:是“纏足”讓姐姐發生了改變。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這段話:“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看見媽媽正在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學生齊讀後,我問:“你知道姐姐纏足時的感受嗎?”“姐姐爲什麼會痛苦地流淚呢?”引導學生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來體會姐姐所受,爲學生講解:“同學們,藍線畫的是我們正常人的腳型圖。纏足時,要先把本來直的5個腳指頭折斷,藏在腳底下,再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好長時間都不能拿下來,直到最後長成這樣的形狀。”說完,我走到一位女生桌前:“如果你就是姐姐,腳指頭這樣被折騰,痛嗎?”孩子難過地說:“痛!” “十指連心”呀!你能用聲音表現出這種痛苦嗎?”她讀得非常到位,另外幾個女孩子也讀得毫不遜色。

爲了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到纏足給姐姐造成的傷害,我又爲他們出示了一組被纏過的腳的圖片,並請學生說了自己的感受。學生 們只說出了“這些腳很小。”“這些腳小得還沒有我們的手掌大呢!”這些感受。我補充道:“我們把這些小腳稱作“三寸金蓮”,相當於十釐米左右。是不是比同學們的腳小得多?封建社會,女孩到了四、五歲左右就要被纏足。爲了使自己的腳不長大,她們有的在腳底下墊上錐子走路,有的墊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有的甚至抓一些蟲子放在腳底,好讓自己的腳腐爛,不長肉。同學們,聽到這兒,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學生們聯繫自己以前受過的傷害,如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針刺了一下、手或腳不小心被玻璃劃破了等,進一步體會到了纏足給古代女子帶來的傷害之深。

“‘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呀!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的反應如何?”我又用這句話引出了孫中山母子的對話,問學生:“從孫中山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交流,學生們都體會到了孫中山的“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可是,他們是否也理解媽媽的作法呢?所以,我又用奇怪的語氣說:“奇怪!同是親人,弟弟是那麼的心疼姐姐,而媽媽卻還要堅持給姐姐纏足,難道媽媽就不心疼嗎?”很多學生都從“嘆了口氣、我也知道、可、會被人家笑”等詞體會到了媽媽也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我難過地說:“‘娶妻要娶小腳妻’,這是在中華民族流傳了上千年的一種習俗。正因如此,母親們寧願讓自己的孩子受這份罪,也要讓她們纏足。孫中山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也知道纏足很痛苦,她自己也曾受過這樣的痛苦。女兒纏足,媽媽也很心疼,可爲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找個好婆家,她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真是無可奈何啊!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這種心情吧!”我相機指導他們分角色朗讀母子倆的對話,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

一段悲傷的音樂響起,我說:“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從學生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被個故事深深地震憾,一個女孩子竟然失聲痛哭。我說:“纏足,帶走了姐姐燦爛如花的笑臉,也奪走了姐姐悅耳動聽的歌聲。正是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這件事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所有人的心。讓我們捧起書,齊讀二至七自然段,感受一下姐姐的改變給孫中山帶來的這份傷痛吧!”此刻,學生們怎會讀得不動情呢?

這是對課文二至七自然段的品讀。在教學中,我用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所體驗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了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通過朗讀,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瞭解到了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在學生們齊讀完二至七自然段後,我直接出示了第8自然段的內容:“後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當了臨時大總統,他首先廢除的就是這個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的纏足陋習。”並進行了如下教學:

1、同學們,年幼的孫中山看到姐姐被纏足,心中充滿了對這一陋習的恨,就暗暗立下了廢除陋習的決心。長大後,他排除萬難,終於破除了這一陋習。讓我們帶着敬佩,一起讀段話!(生齊讀)

2、這個陋習只是害了孫中山的姐姐一個人嗎?(指生說)

3、“殘害了中國婦女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呀,你終於被廢除了!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千千萬萬箇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 女同學讀!( 女生齊讀) 

4、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已被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包括施老師也許早已纏足。感謝孫中山!(齊讀)

5、這就是(師指課題,生讀:孫中山破陋習)

現在,你還想怎樣讀這個課題?(指生讀課題,生讀出了孫中山破陋習的偉大與了不起。)

6、(屏顯孫中山雕像)同學們,他就是孫中山。他遇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於反抗封建陋習,這種可貴的精神,一定會長留我們心間!此時此刻,面對孫中山爺爺的雕像,你最想對孫爺爺說些什麼呢? (音樂,交流)

7、同學們,孫中山爺爺破除的是已在中華民族存行了上千年的封建陋習。可是,就在我們當今社會,我們的身邊卻還有如此多的陋習在等着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破除。(屏顯部分陋習)現在,你能當着孫中山爺爺的面表表決心嗎?(指生說)

8、作業

同學們,孫中山破陋習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心靈的震憾。課後,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破陋習的行列中來,大家說好嗎?

以上就是我對《孫中山破陋習》第二課時教學的簡單回顧。應該說,整節課的教學走的是一條情感的主線,因爲只有學生入情了,才能悟情。雖然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並不是很差,但同時也留下了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最遺憾的就是考慮到課堂的時間分配,一些應該讓學生展開說的環節,如“就這樣,媽媽還是給姐姐纏了足。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孫中山,看着媽媽含着眼淚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聽着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會想些什麼呢?”這一環節真的只是被我以“環節”的形式匆匆走了一個過場,學生的說話慾望還沒有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下面環節的教學。

一節課下來,有得有失,敬請聽課的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8

歷史故事《孫中山破陋習》運用了對比手法,寫出了孫中山姐姐纏足前活潑能幹與纏足時和纏足後的肉體與心靈上的痛苦,揭示了纏足對中國婦女身心的殘害,謳歌了孫中山從小敢於同封建勢力做鬥爭的精神。

聽了薛老師執教的這一課,我有以下收穫:

一. 緊扣文本,精心設計問題

在體會姐姐纏足時的痛苦環節,薛老師用了三個問題“用的布條是什麼樣的?怎樣纏?姐姐的表現是?”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逐步體會纏足之苦;在體會孫中山生氣與心疼交織的心情時,相機追問:孫中山在生氣什麼?又心疼什麼?,從而引導學生走進孫中山的內心,深入解讀文本。

二. 補充資料,注重拓展

本文所寫內容和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年齡閱歷關係很難體會到纏足之苦。薛老師精心設計了以下環節:利用多媒體出示正常腳部骨骼和被纏小腳的骨骼對比圖,並且配上纏足過程文字說明;通過補充資料古代審美“三寸金蓮”與學生動手量一下自己腳部的歷史與現實的.鮮明對比,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纏足這一習俗之陋。

三. 說話訓練,加深體悟

“媽媽含着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後的省略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白,薛老師巧抓訓練點:媽媽進了房門,繼續( );姐姐越來越( );孫中山站在門外。讓學生在說話中加深纏足陋習對人的殘害的體會。在學習最後一段時,通過拓展“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會說什麼?”創設了幾個情境,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體會纏足陋習破除的大快人心。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9

《孫中山破陋習》這篇課文以鮮活的文字敘述了孫中山親眼目睹了姐姐被迫纏足的痛苦和母親疼愛而又無奈的情景,因而在辛亥革命成功後,他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故事旨在讓學生學習和體會孫中山對纏足這一封建陋習的憎恨和他敢於同封建勢力作鬥爭的精神。劉老師的課對這一難點的把握十分到位。

一、線索十分清晰

劉老師從:姐姐爲什麼會由原來活潑開朗的女孩變得再也沒有笑臉和歌聲“入手,在學生充滿疑問的時候,引出”纏足“,體會這一陋習的“陋”之所在。接着引出孫中山和媽媽的對話,通過朗讀,讓學生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到了媽媽的傷心和無奈,也瞭解到了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最後回到文章結果,孫中山破陋習,感受人物之偉大。劉老師整節課的教學走的是一條情感的主線,學生也很入情,也能悟情。

二、結合課後練習中的句子比較訓練,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滲透其中。

句子的比較法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劉老師很好的抓住了這一點,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如何把句子寫具體的訓練。

如:“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與“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兩句話的比較,問學生哪一句話最能反映此時孫中山的內心。讓學生體會到“深深地”、“幼小的”兩詞說明他雖然年紀小,但永遠不會忘記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把句子寫具體,可以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一舉兩得。

三、充分朗讀,感悟人物性格特徵。

本文主要是孫中山與他媽媽的人物對話,感情真摯動人。在教學中老師指導學生默讀,分角色朗讀,師生朗讀;以不同的形式,花了很多時間進行朗讀訓練;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的情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媽媽的傷心和無奈,瞭解孫中山的`心痛和憤怒。

四、練習說話,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蒐集資料的能力。

劉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講講回去瞭解的纏足的事,想一想孫中山當時的心情,還有讓學生看看小鞋的圖片,自己談談感受,到最後出示孫中山圖象,請學生用孫中山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來說話練習。這些說話練習,結合圖片,激發學生髮揮豐富的想象,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表情達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藉助多媒體,畫龍點睛。

我想,學生水到渠成的感悟除了老師引領學生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比較透徹外,多媒體的運用,不可小看,這是文字所沒有辦法所表達出來的信息。這篇文章所說的陋習離我們學生的時代比較久遠,劉老師就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到當時封建社會婦女穿的小鞋,女人被纏足後的畸形的小腳,加上她聲情並茂地解說,學生就加深了對纏足的瞭解,深切地感到纏足這種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實在是太深了,從而到最後在交流感悟時,學生自然而然地說出孫中山的偉大,孫中山破纏足陋習真的是解放了廣大中國婦女。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0

線性規劃是《運籌學》中的基本組成部分,是通過數形結合方法來解決日常生活實踐中的最優化問題的一種數學模型,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也是高中數學教材的新增知識點,在近兩年大學聯考中屬於必考知識。

線性規劃問題,大學聯考主要以選擇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常考兩種類型:一類是求目標函數的最值問題(或取值範圍),另一類是考查可行域的作法。下面我們結合教材和各地大學聯考及模擬題舉例說明。

第一大類:求目標函數的最值問題,解答此類題型時,關鍵是要正確理解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再數形結合求出目標函數的最值,而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是由其解析式確定的,常見的目標函數有三類。

1、截距式(目標函數爲二元一次型),即,這也是最常見的類型,目標函數值的幾何意義是與直線的縱截距有關。

2、距離式(目標函數爲二元二次型),目標函數值的幾何意義與距離有關。

3、斜率式(目標函數爲分式型),目標函數值的幾何意義與直線的斜率有關。

反思該節線性規劃的教學,認爲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線性規劃應用題條件,數據較多,如何梳理已知數據至關重要(以線定界,以點定面)

2.學生作圖時太慢,沒有使用尺規作圖,找最優解時不會通過斜率比較分析。(用尺作圖直觀)

3.借用線性規劃思想解題能力不強,某些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理解不透。(三組形式)

4.大學聯考中對線性規劃的考查常以選擇、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具有小巧、靈活的特點,因此,對常見題型要重點訓練。

總之,對於線性規劃問題,應堅持應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解題,作出可行域和看出目標函數的幾何意義是解題關鍵。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1

選擇《長恨歌》進行公開教學,是帶着嘗試的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是這篇課文是塊硬骨頭,這篇課文不僅篇幅長,而且難度係數大,常常讓人無從下手,不易把握,令人生畏。

我的理想是通過《長恨歌》的教學展示一種空靈、詩意、唯美、厚重的課堂。空靈飄逸,是築於厚重之上的;唯美與詩意建立在實踐創新之上的;浪漫與理想是建立在執着與感動之上的。

這是一節富有想象力的課堂,我充分調動學生生活經驗,進行大量留白,喚醒學生潛意識。一會兒引領學生陷入大家深深的思索,一會兒又通過朗誦讓學生動容,深深地沉浸其中,一會兒一個不經心的問題引起學生多少聯想啊!

這是一節讓學生感動的課堂。用一片雲去推動令一片雲,用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樹。畢竟是1000多年前的詩歌,時過境遷,事過境遷,風流早已被雨打風吹去。還原千年前的悲劇,對千年後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我力圖通過知人論世,生命對話,達到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

通過“我歌長恨”——“我解長恨”——“我寫長恨”幾個環節的設置,引領學生逐漸深入對《長恨歌》主題,僅僅扣住一個“恨”字。通過楊貴妃之“恨”、李隆基之恨、“白居易”之恨三個角度進行探究,通過多種手法最大可能地把李楊帝王愛情還原成作爲常人的愛情,讓學生體會到李楊愛情的堅貞。通過白居易與湘靈的故事讓學生對李楊愛情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充滿了悲憫情懷。從中也體會到白居易內心矛盾:他既恨李楊浪漫的愛情夭折留下無盡憾恨,也恨荒淫無度自釀苦果,所以我覺得作者感情是複雜的。詩詞教學豐富的情感是通過學生的善感之心表現出來的,所以詩詞課堂應該是培養擁有學生善感之心的天地。

語文課堂永遠是遺憾的課堂。這節課也有不少遺憾,比如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師自己的觀點很強勢,而且也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匆匆板書,有貼標籤之嫌。再如,課堂的分析、欣賞有餘,吟誦不足。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2

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着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反映了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它在表達上頗具特色。作者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將一個草蟲世界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會寫11個字,正確讀寫“靜謐、追隨、小巷、俏麗、烘烤、音韻、演奏、探索、勤勉、漫遊、親吻、左衝右撞、意味深長、龐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詞語。2、引導學生隨作者進行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靈的情懷。3、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如何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獨特的感受。

爲了落實教學目標,對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採取的方式是以自學爲主,以感悟爲主。我採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讓學生在反覆地品讀重點語句的過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師的引導和充分地朗讀中展開交流。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童心童趣

我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分清課文層次的基礎上實現整體把握。接着,我讓學生細讀課文,利用概括小標題的形式來讓學生感受4個遊歷畫面: “遊俠歸來”、“村民交流”、“演奏音樂”、“勞動生活”,既鍛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整體結構的把握,還加深了作者奇異的想象與獨特的感受。然後,圍繞“作者想象豐富、感受獨特,說一說你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這個主要問題,讓學生自主選擇任意兩個畫面體會、感悟課文,思考揣摩,進行批註。並引導學生先注意作者觀察到的小蟲的活動及環境,然後思考作者是怎麼想象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展開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做了適當的指導與點撥。課文中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裏去。”“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這是甲蟲夫妻間愛意的流露。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它們互相在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羣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黑甲蟲看着“龐然大物”爲什麼會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蟲在交流些什麼?還有,課文第9自然段,“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啓發學生思考:“我”還會看見些什麼?也許是市場裏,甲蟲們做買賣;公園裏,大甲蟲在教小甲蟲尋找食物……最後,課文充滿了作者奇異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讀後會讓每一個人深受感動。

課文的許多地方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課文第九自然段“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啓發學生思考:我還會 看見些什麼?在老師的引導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拓展了學生思維空間,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最後,我隨堂布置了一個小練筆: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大膽展開聯想,寫一寫還能“看到的畫面”。由於時間有限,沒能在課上完成。從作業的反饋來看,大部分的學困生無論字數還是語句的通順、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用詞的準確都比以往有了較大的進步,但在小練筆的過程中,我還是發現學生平時沒有養成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沒有較好地瞭解動物和小昆蟲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優等生,只是停留在讀好書的階段上,對於小昆蟲和小動物的生活習慣及相關特點有較多的同學是停留在一無所知的階段上。在這方面上,我覺得男同學是做得比較好的,我想這可能是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個性差異造成的。如何引導學生在完成自己學習任務的同時,熱愛大自然、積極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瞭解自己身邊的動、植物的特點與生活習性,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這值得每一個家長和老師們細細思索。只有少數同學想象比較豐富,能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需在“學以致用”上下工夫。還有,通過學生的問答和聽寫反饋可以看出,我在詞語理解的教學策略和方式方法方面仍有待於更新,應在讀文品悟的同時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去理解。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3

本文是一組兒童詩,由《天和海》、《海上的風》和《大海睡了》三首詩組成。分別從大海的顏色,有風時的大海,無風時的大海這三個方面刻畫了大海千變萬化的特點,表達了作者熱愛大海的感情。課文想象豐富,語言優美,易讀易誦,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這篇課文應該讓孩子們自讀自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海之美,感悟語言之美,感悟作者的發現之美。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閱讀,從而在讀中思,讀中品,讀中悟,讀中得。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就能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學習這首詩歌時,我先讓學生個別讀課文,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瞭解 了大海的哪些特點,又體會到了什麼;在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個性化的體會去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海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對大海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在教學中,真正將學生放在了主體的地位 。再質疑問題的安排,美讀,欣賞的訓練 ,各個教學環節都是以人爲本。如: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後,再把課文讀一讀,看看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有哪些疑問可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抓住有關詞句精讀體會,最後使學生真正瞭解了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正如他們在仿寫《海上的風》時所說:海上的風是調皮的娃娃,它一來,就惹得魚兒不再安靜;海上的風是搖籃,它一來,就輕輕地催人入睡;海上的風是魔術師,它一來,就變出五彩的貝殼;海上的風是畫家,它一來,就畫出翻滾奔騰的波浪……看來他們採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了大海有風時的景象,最能吸引讀者 。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規範的理念,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待以後改進。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4

本課教學中,我將課文進行了重組,首先學習小河與小草互相誇獎的話,體會小草的“碧綠”和小河的“清澈”。在讀好這兩句話之後,再學習“小河與小草爲什麼要互相讚美對方呢?”體會小草爲什麼這麼綠和小河爲什麼這麼清。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比較容易接受,而且重組後流程設計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心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

在最後拓展部分,緊密結合課文的思想內涵,出示幾幅圖片,讓學生了解大自然中還有哪些互相幫助的好朋友,比如設“蜜蜂”和“花朵”、“牛羊”和“草原”、“啄木鳥”和“大樹”,並設計了“啄木鳥”和“大樹”的對話,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大樹能茁壯成長”是因爲啄木鳥爲他捉去害蟲,“小鳥的歌聲這麼動聽”是因爲大樹給啄木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給了它一個溫暖的家。學生在仿照文中句式練習對話的過程中,再一次地體會自然界有許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的。

總之,在本課教學中,我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教學的任務沒有全部完成,最後的寫字環節匆匆結束,沒能在當堂訓練。再加上本人的準備也不是太充分,學生對於“小草如何保住泥土”這一知識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書本的運用也是少之又少等等。

孫中山破陋習教學反思 篇15

《陳嘉庚辦學》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到故鄉,發現家鄉由於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爲家鄉的孩子們擔憂,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爲家鄉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着儉樸的生活,表現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抓住描寫陳嘉庚行爲、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本課時,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讀題後發散思維,自己提問題。例如:陳嘉庚是什麼人?他爲什麼要辦學?在哪兒辦學?是怎樣辦學的?然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讀課文,瞭解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接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陳嘉庚爲什麼要辦學,他是怎樣說的,是怎樣做的”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陳嘉庚行爲、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然後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交流。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朗讀這些重點語句,以讀出正確的語氣和感情,把理解內容與朗讀感悟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藉助感情朗讀幫助理解,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感情朗讀。從而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並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迸發出愛國熱情。在“假如你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此時此刻你想對陳嘉庚說點什麼呢?”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表現特別活躍。

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多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藉助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感情朗讀。從而讓學生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並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迸發出愛國熱情。對學生評價不夠到位,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