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9W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用三角尺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是國小數學中重要的作圖技能。我演示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的方法同時介紹作圖步驟。然後放手讓學生畫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大家通過動口交流、動手操作等合作學習方法,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垂線畫法的探究過程中去,利於了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當然不足之處,是我在教學中感到個別學生在作圖時,特別是已知直線的垂線時,學生翻來翻去地擺弄三角尺,就是找不到正確的位置,顯然就作不出標準的垂線,還要進一步加強熟悉自己的三角尺。另外在作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時,學生有很多學生更是無從下手,對於其性質無法理解,但我在教學中舉了很多例子,如老師和學生的位置等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點效果較明顯。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精選19篇)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2

本節內容是教學畫垂線,在以前教畫垂線的方法比較單一,教師講得“苦”,學生學得“累”學生對圖形的平移和垂直的過程弄不清楚,過去教學只能憑粉筆畫出的靜態圖來講解比較費勁難解。現在教學畫垂線的畫法時,我利用計算機在操作上動態顯示重合、平移、畫線和標上符號整個過程,既直觀又形象,同時學生的視覺被調動起來,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爲主動學習,積極配合課堂教學,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學後的一些個人體會。

一、 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中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瞭解畫垂線的意義,培養學生 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

二、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體驗作圖過程

學習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積累,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而引發認識結構重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探索“畫垂線”的方法。

三、 自主探索,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含義。

學生在本節教學中不是簡單的用耳朵聽數學,而是用眼睛觀察數學現象,用身邊的數學現象理解數學知識,同時用數學知識解析身邊的現象.

在接受學生理解“點到直線距離”的含義時,我深知這個內容是這節課的一個教學關鍵點,所以在講授的過程中,我把直線外一點設爲我們學校,直線設爲馬路,直線上的點設爲馬路上的建築物,然後讓學生通過觀察屏幕,找一下從那裏到學校距離最近,這時我把所有成功的機會,表現自己的機會都給了學生,請學生用尺子到屏幕上量一量,從而發現“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線段中,垂線段最短”。學生理解了這個含義後,我再出示剛上課時的跳遠情境圖,接着讓學生運用剛纔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學生馬上覺得學有所用。都能準確地測出題目中小明跳遠的距離。再出一個類似的題目讓學生練習。通過知識的鞏固,加深了學生對“點到直線的距離”這個含義的印象。

在教學中,自我感覺有些地方還有待加強,如課堂上鞏固應用安排的少,如能再安排一個開放的練習題拓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效果會更好些。另外,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比較注重從正面去教授學生,如果能舉些反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學習的話,知識掌握更會更牢固些。總之,整節課從跳遠情境圖引入,到體驗畫垂線過程,再到探索“點到直線的距離”等,圍繞學生的學習展開了活動,使學生們主動快樂地構建數學知識,認識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3

《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教師的角色必須轉變。我想教師的作用必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二是要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景之中的機會;三是要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爲學生提供有啓發性的討論模式;四是要鼓勵學生表達,並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的答案開展討論;五是要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結果,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

對照《課標》的理念,我對《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教學作了一點嘗試。

一、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是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後學習的一個內容。如果我們對本課內容作一分析的話,會發現這兩部分內容無論是在教材的呈現程序還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處。基於這一認識,在課的開始我作了如下的設計:

“今天我們學習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麼猜測?”

學生已經學過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這兩部分內容有其相似之處,課始放手讓學生自由猜測,學生通過對已有認知的檢索,必定會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從課的實施情況來看,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什麼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如何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爲什麼是最大公因數面不是最小公因數?這一些問題在學生的思考與思維的碰撞中得到了較好的生成。無疑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爲課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

二、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景之中的機會,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

“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麼猜測?”這一問題的包容性較大,不同的學生面對這一問題都能說出自己不同的猜測,學生的差異與個性得到了較好的尊重,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思想。不同學生在思考這一問題時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相互補充與想互啓發中生成了本課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充分體會了合作的魅力,構建了一個和諧的課堂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並不是那麼高深莫測、可敬而不可親。數學並不可怕,它其實滋生於原有的知識,植根於生活經驗之中。這樣的教學無疑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養不就是教育最有意義而又最根本的內容嗎?

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過學生的猜測,我把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理:

(1)什麼是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怎樣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3)爲什麼是最大公因數而不是最小公因數?

(4) 這一部分知識到底有什麼作用?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組織交流,最後讓學生自學課本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與他人合作與交流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大概就是《標準》中倡導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應有之意吧。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4

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也會出現許多類似這樣的意外。面對孩子們的童言無忌、過分的言行,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該怎樣處理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是用成人的眼光去呵斥制止,是不加指責、悄然無聲地息事寧人,還是用平和的心態去理解他們的與衆不同、還他們個體生命的發展權,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呢?答案應該是後者。

試想如果當時我一口否定了他們的這份感受,當堂批評文文的做法,那我們就無法看到他們心靈中的某些亮點,也無法以此爲契機,引導他們達到課文中表達的情感境界,甚至會傷害到文文幼小的心靈,給其善的一面抹上陰影。我們知道,稚嫩的童心在還未懂得成人的規矩及做法時,他們總是會及時地含羞地卻又毫不隱藏地展示自己的真情實感。細想一下,文文和瑩瑩的表現不正是孩子樂於參與、對所學內容很感興趣的表現嗎?他們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言行大膽表現出來,是一種個性的張揚。作爲教師,我們應扯下長期以來禁錮在頭上的尊者的裹頭布,做學生個性解放的使者,用一顆平常心,善待孩子們類似這樣的個性化言行,珍視孩子們的獨特感受,保護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用心去理解孩子的思想,用心去體驗孩子的心靈,給予孩子們一個表演的舞臺、思維的空間,還他們全天候的心靈自由,讓他們自信地去說、大膽地去做。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5

國小英語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學科,要掌握好這門語言,不但要有習得這門語言的自然環境,而且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語言的社會性等特點進行教學。在長期的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創設寬鬆的課堂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我經過聽課,記錄,對自己的短期的教學經驗,做一個有感而發的反思。

追求英語課堂的假繁榮,忽視了英語課堂的本質——讓學生得到發展。 豐富多彩的活動只是圍繞着教材轉,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確,如今的很多國小英語課堂,尤其是公開課,花樣兒繁多,多媒體被廣泛應用於課堂,顯示了教師一定的設計水平和教學水平。但是,一堂課後,總沒有回味無窮的感覺,倒是想說:真累,總算完了。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6

從這一段課堂教學中的“意外”,我感受到了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極爲活躍,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天地

一、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現代教育理論認爲“學習者是主體,是知識文化的創造者,是課程的開發者。

”在這段教學中,學生不但敏銳地發現並提出了問題,並且憑藉自我的力量,在獨立思考,相互交流中的思維碰撞中順利地解決了問題。自始至終,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有了“疑”就有“問”,敢問是好學的標誌,善問是會學的體現。要想讓學生自發地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就要努力營造自由、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熱情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了問題,異常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在進取情感的驅動下自主地、能動地閱讀,使他們的思維活起來,想象飛起來,實現語文再創造。

二、

教師是促進學習的引導者。

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課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教師的職責是挖掘學生思維的潛能,使他們的靈光得以閃現。教師要及時捕捉稍縱即逝的火花,精心充當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學生髮現並提出問題,教師不要直接把結論教給學生,而是充分運用對話策略

,不斷地啓發點撥,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促進學生讀書、思考、提驗、交流。學生在與文本、教師、同學的對話、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知識和經驗,交流各自的情感、體驗,提升自我的認識與審美。這樣的課堂就充滿了活力,真正成了師生智慧飛揚的天地,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臺。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7

《草船借箭》是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故事節選自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課文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只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幹超羣。教授本課時本人以新課改爲指導,做到了以下幾點:

1、教學中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爲此,我首先讓學生掌握好生字詞,然後再深入理解課文蘊涵的情感。

2、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師,要做打樁機:

在本課教學時,我重點選取了讓學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來展開教學,以點帶面,進而加深了對全文資料的理解和把握。

3、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爲主的教學思想:

教學時,主要經過學生自我的朗讀、默讀、分主角讀、分組討論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整個教學中,主要以學生參與爲主。

但教學中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主要體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學生讀書不夠。更多的時間是在回答問題,缺乏充分的感情朗讀,以讀悟情。

2、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形式單一且太少。新課改要求要以形式多樣的評價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3、課堂教學中某些教學環節的銜接與過渡不夠好,有時顯得牽強、突然。今後要在每個教學細節上仔細推敲。

總之,自我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要進取進取,精益求精,努力拼搏,力爭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8

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畫》這首古詩的教學不同於高年級,重點是引導國小生在識字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地讀,在朗讀中感知、感悟與品味,範文之教學反思:《畫》教學反思。下面將我在《畫》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如下:

1、讀一讀,初步感知

揭示課題後,我出示畫面,放配樂朗讀錄音,爲學生創設情境,並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同桌互讀互查讀音,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再逐個拼讀過關等形式進行自讀嘗試。隨後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並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在學生的評議中我藉機出示本課生字,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

2、做一做,感悟詩境

首先讓學生看畫面,我示範朗讀,從而吸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學生反覆朗讀後漸漸進入詩的意境時,我啓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個人的感悟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自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這樣學生在看圖、聽讀、伴讀、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而且也能因熟讀而成誦。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學生會背誦之後,我又指圖說“誰來當個小詩人,邊表演邊給這幅畫面配上詩?”學生的情緒高漲,都想當小詩人體會做詩人的樂趣。於是我讓學生各自作準備,進一步激發讀、誦樂趣。最後學生們紛紛走上講臺,又是演又是背,演的盡情盡興,背得韻味十足。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9

一. 教學設想:

1.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始終把“突出審美,深化歌曲主題,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導學生感知——體驗——聯想——認知——理解”貫穿在教學的始終,力求在教學中體現嶄新的教育教學思想,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2. 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思想。

3. 力求在每個環節中突出音樂課的趣味性,生動性,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輕鬆地學習音樂,接受音樂,表現音樂。

二. 教學特點:

1.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發學生興趣使之善學成爲本課的亮點問題。我邊介紹我的髮型設計中心情況邊出示課件,並提出應聘的條件。通過這樣導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且熱情高漲,我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展開教學。

2. 採用不同的演唱方式:獨唱,小組唱,對唱,分角色唱使學生真正體會,理解,表現音樂。

3. 積極對學生的每一個細微的表現進行評價。通過自評,他評,互評,師評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有利於學生表現力創造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對學生取得的結果進行評價,而且注重非正式的評價,用眼神,笑容給予學生適時的鼓勵,及時地瞭解了學生的行爲表現和思想狀況。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0

上了《小掛件》這節課,學生的表現給我帶來了許多思考:

一、組討論設計方案的時候,還沒有說清要由組長來把討論結果向大家彙報,這時學生已經急不可耐地去商量了。這個教學環節考慮得不夠周到,沒有想到學生當時會非常急的那種心情,他們肯定是來不及等我把話說完的呀。下次設計環節的時候考慮問題還要再周到才行。

二、在課堂上,我製作的小掛件突然鬆開,掉在了地上。這時下面有學生在說:教師做的小掛件也不是十分結實!我只應付了一下,處理的不是十分合適。如果我借這個機會向學生強調一下如何把小掛件做得結實牢固那就更好了!“是呢,老師這次太匆忙做得不夠結實,下次我會多用一些膠,它就不會鬆動了!”瞧,這樣處理多好!

三、學生作業評價時,我只在每組選擇了比較特殊的作業讓學生自己來做介紹,這樣顯得課堂比較有序,但卻缺少了一份熱烈的氣氛。如果當時由幾名學生介紹作品之後,再讓學生們談一談,除了自己的作品,你還喜歡哪個作品?爲什麼喜歡?這樣子即使氣氛熱烈,又提高了學生對美的鑑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我覺得我的課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的發言爲什麼不積極,原因是我的提問太“宏觀”,意義太廣,以至於學生一時反應不過來,既影響了課堂氣氛,又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現在明白,老師的問題切入口一定要小,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學生才能明確目標,回答精準。

2、我在評價這一環節沒有到位。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專業的繪畫語言欣賞評價,而不是隻會說喜歡哪一幅。其實,只要教師在關鍵時候出示幾個評價的關鍵詞,或者出示作業要求,即要達到的製作標準,有意識地強調用怎樣的語言來評價,如:形式有趣獨特,做工很精細,色彩搭配漂亮,連接方法很好等等,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評價的語言、措詞。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欣賞和審美能力。

3、最好在學生帶的材料和表現形式上再拓寬一些,或許更能發散學生的思維,教學更有創新。

以上這些問題,我想會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改進,使自己的課更令人滿意。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1

河水像一位溫柔的母親,緊緊擁抱着小船。小船在河水媽媽的懷抱裏慢慢地飄遊。由此,作者聯想到他們像一對母子,又像一對無話不說的好朋友。詩歌的第一節和第二節形式相近,從內容上相互承接,比喻貼近自然。

詩歌的內容雖然短小、通俗易懂,但如何讓聾生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到母與子女之間的平等與關愛仍是個難點。教學中我採用了表演法。第一小節中我飾演了寬闊的河水,找了一個學生飾演小船,我抱着小船輕輕地流淌。第二小節中我飾演了一位媽媽,找學生飾演孩子,我抱着孩子一起玩耍遊戲。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聾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體會到母子之間的關愛之情。我認爲這一教學內容是成功的。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2

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僅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活動中,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

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到難易適中。如果活動內容過於淺顯,則不利於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興趣;如果活動內容或形式過於複雜,則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本課的形式是讓學生討論所熟悉的事情(比如,飲食結構的變化)。學生在討論時有話可說,並很好地運用了所學語言。另外,活動的設計還應注意層次性,即應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步適應。

還有不能忽視語言形式的補充和操練,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語言形式才能在具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加以引導,包括提供簡單的範例,幫助學生完的情景中加以運用。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加以引導,包括提供簡單的範例,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還有要在恰當的時機糾錯。口語練習時,教師最主要的任務應是幫助、鼓勵學生開展口語活動,用各種方法以達到學生口語練習的最大實踐量。對於學生的錯誤要區別對待。在進行機械或半機械練習時,學生犯的基本結構錯誤應引起重視,避免其氾濫。但是在學生自由表達思想時,不宜過多糾正,在學生說話中間,尤其不宜打斷,因爲此時交流是首要的。並且不斷糾錯還會打斷學生的思路,破壞其語流,還會使學生因害怕出錯而不敢開口,造成學生心理的障礙。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裏產生的語言活動。特定的環境爲口語交際提供了場合、對象、目的等具體條件,從而使學生進行真實的交際行爲,取得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設計的話題,合理拓展,精心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交際環境,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自己思想的願望,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去交流去體驗,獲得身心愉悅和審美感受。教師在設計交際環境時還應注意真實性、現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活動完成後,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要防止評價流於形式,或因評價不當使學生產生心理負擔或厭倦情緒。

總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尤其是在課堂上,給學生找一些他們所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在操練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提示,比如一些單詞、詞組的用法,讓學生即提高了口語能力,也鞏固所學的知識要點及用法。

而且,上完這堂課後,讓我更清楚地意識到備課再怎麼認真,教案再怎麼詳細,也要根據學生,根據課堂中的實際情況隨時改變策略,應變能力一定要強。我們經常教育孩子不要死讀書,我想,同樣我們也不能死教書,只有認真學習“新課標”,運用新理念,才能更好地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3

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個事關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大問題。隨着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自己語文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我們逐漸認識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得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願學、樂學、會學。無論是一個學生,還是其他的人,如果他對某一樣東西,或某一件事情,有了興趣,其就會全心全意地去學習,去了解,想知道這一樣東西、這一件事情的來朧去脈。學生起了“想知道”的念頭,他的學習積極性就來了。學生如果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就會有“我想學”“我要學”的現象出現,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由此可見,教學效果是與學生的積極性聯繫在一起的爲了進一步加強教師個人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積極進取,努力工作,特制定教師個人研修計劃。

首先指導思想:“求真、求實、求效”的工作理念做後盾,以提高教師專業能力爲重點,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爲前提,開展個人研修。其次研修要求:1.提高自身素質: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敬業愛崗,任勞任怨,淡泊名利、不求索取,把提高自身修養作爲第一研修內容,從小事做起不斷進取,超越自我。2.加強理論學習: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及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新理念,及時把握課改的前沿信息,並努力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之中。3.立足常規教學:潛心鑽研本學段教材,以上好每一節課爲前提,不斷總結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突顯出個人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4.注重經驗積累: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案例和論文,將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感悟記錄下來;隨時上傳到國小語文論壇和個人博客裏,以便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效果。

再次研修內容:按照個人工作特點制定一年的發展研修計劃,努力結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研修、工作、發展同步推進。

1、研讀課標:研讀《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習作階段目標要求,交流課標研讀體會,以便準確把握各學段習作目標要求。

2、鑽研教材:鑽研本學段教材中習作內容,整理歸類,總結出本學段習作內容的共同特點,找出難點問題並交流研討,以便全面把握國小教材中的習作類型及習作難點。

3、課堂教學:設計一節本年段習作指導課,上一節作文研討課,可結合區域合作體教研活動進行。

4、案例分析:對習作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和再設計,以此鍛鍊對習作指導課的駕馭能力。

5、撰寫經驗:撰寫關於作文教學的經驗論文,要求在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關於習作的文章一篇

6、研修總結:在年末時把近一年的研修歷程,把自己在研修過程中的學習、進步和體會結合起來寫一篇個人研修分析與總結。

7、參與論壇:必須具有參與意識,每星期至少在論壇回帖一次,每月至少在論壇發主題帖一個,無條件參與國小教研部組織的論壇裏每一次教研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全體教師主動交流。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4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國小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國小語文教學,衆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我認爲,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爲,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這樣一說,好象同”以人爲本“的理念相悖。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爲,真正的”以人爲本“,並不完全是課堂上的熱熱鬧鬧,一味的順從和遷就學生,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爲,我們要爲孩子的未來着想。那,纔是”以人爲本“最本質的含義。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5

《理髮師》是一首熱情、歡快的澳大利亞民歌。歌曲生動地表現了理髮師在理髮店愉快勞動的情景。把理髮師爲他人服務時愉快的心情表現地栩栩如生。

教學中我採用了情境創設、情感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感受美、創造美、鑑賞美、表現美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藝術的方式進行表現和交流情感,獲得創造、表現、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在聽、唱、賞、演、創的形式中,進行實踐體驗,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勞動的快樂。

這節課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始終以音樂新課程標準爲理念基礎,以活動課的形式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三個教學目標,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現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及相互間的合作,加深對生活的認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課堂中,我不是作爲權威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通過積極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走入學生中間,拉近師生關係,建立起平等互動的平臺,生成民主、和諧、合作的課堂氛圍。我想,只有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中,才能共同走進音樂,享受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音樂學習。

教學是一門藝術,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反覆揣摩,用心體會。只有經過了精心的設計,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才能起到更深刻的影響。因此,這節課我以音樂活動貫穿全過程,無論是聽、唱、做,都是在音樂的情趣活動中進行的。整節課學生通過聽、唱、賞、演、創、等教學環節,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更豐富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學得主動,學得紮實。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6

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總是謙遜的垂着她的綠蔭的。"教育事業就是葉的事業,每一名教師就是一片綠葉,孕育着祖國的花朵。

"不管在哪個崗位,不管何時何地,不管付出多少艱辛,只要是有利於教育發展的事情,有利於學生成長的事情,我都會全心全意去做,力求盡善盡美。"這是資陽區教育局王小平的座右銘,也是她真實的工作寫照。王小平,1991年畢業於長沙師範學校,通過自考獲得湖南師大國小教學專業專科文憑和湖南師大教育管理專業本科文憑。

王小平的工作生涯分爲兩段。她做了22年國小數學老師兼班主任,從20__年至今,她負責資陽區教育局綜合文字工作和教育宣傳工作。

自考不僅僅是爲了文憑更是爲了專業成長

"我師範學的是學前教育,但是畢業分配到了國小。雖然教育方法是相通的,但專業不同,內容不同,教育的重點也不同。"王小平說。爲了更好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她用兩年半的時間通過了湖南師大國小教育專業18門專科課程的考試。

記得當時要考一門政治經濟學,全班100多人,最終只有9人通過。王小平就是其中的一個"幸運兒"。其實說"幸運兒"也不全對,她是憑着對知識的孜孜追求,對教育的深深愛戀,對每一門科目都想學到極致。大學語文這門課,王小平將書中的幾十首詩詞背得滾瓜爛熟,每一篇文言文都做了細緻地分析,做了大量的筆記。高等數學這門課,內容比較深奧,而王小平由於沒上高中(上的師範),有些知識點並不瞭解,學起來也很吃力。王小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親戚那借了三年的高中數學課本,全部自學了一遍,再看《高等數學》時,頓時茅塞頓開。

"我在國小一直教數學,看了高中的數學課本,又學了《高等數學》,對於我的數學教學非常有幫助。"王小平說,雖然很多人認爲國小數學和高中數學聯繫不大,但她卻認爲,國小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讓高中學起來容易自如。比如教《立體幾何》這個內容時,她儘可能地採用直觀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多拼、多擺、多組合,讓學生讓立體圖形的三維有了深入的理解,對於高中立體幾何的空間想象能力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她班上的孩子進入初高中後,紛紛感嘆:"立體幾何一點都不難,我們王老師早讓我們自己搭建過這些圖形。"

"萬丈高樓平地起。"王小平認爲,在進行了自考專科的學習後,教育規律內在的聯繫她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也對她的專業發展起到了很好地啓迪作用。她所帶班級在資陽區教學質量水平測試中多次榮獲第一名。她培養的學生也不負衆望,紛紛考取了益陽當地的名校,有的還被長沙"四大名校"錄取。

"自考本科,對我來說更是一次飛躍"

嚐到甜頭的王小平一發不可收拾。雖然她身兼數職,既是數學老師,又是班主任,還是學校文學社社長和宣傳員。分身無術的她卻有着更強烈的求知慾,緊接着,她又報考了湖南師大教育管理本科的自學考試。

如果不是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如果不是對教育的孜孜追求,其實王小平早就不必再費心費腦地去進行自考的本科學習,專科文憑足以勝任教學。"自考本科,對我本身來說,更是一次飛躍,對我的知識積累和沉澱很有用,讓我對教育的真諦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王小平說。

王小平又開始了一次與自己的賽跑。那一年,只有3個月的準備時間,她報考了6門學科。白天上班教學兼班主任,抽空備課後,還要到教室內巡查,晚上不學到12點絕不睡覺,整個一連軸轉。記得有一門功課《教育測量與評估》,一同自考的同學們都反應特別難,抓不到重點。王小平也感到有些吃力,但她"柔情女子有顆漢子心",鐵了心,抱着自考書本一遍又一遍地啃了下來。當時的同學要麼說"聽不懂算了,直接掛了",要麼投機取巧做以前的試卷想着押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小平又一次憑藉實力拿下了這門課。

教育即生長。大量的閱讀開闊了她的視野,大學的知識滌盪了她的胸懷。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她率先試行以學生爲主的"合作討論式"數學教學教學模式,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陳規,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學生提問,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課餘時間學生自己安排,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她一邊鑽研理論,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寫出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多次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她執教的《軸對稱圖形》一課獲省級一等獎,《循環小數》一課獲市級一等獎。她獨立撰寫論文《數學課堂中的人文與創造美》一文獲國家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並發表在《教育與學習》雜誌上,《張弛有度--論新課改下數學課堂中的節奏美》一文獲國家級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並發表在《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雜誌上,一大批論文、教學反思、教育隨筆也見諸於報刊、雜誌上。

"王小平悟性好,進入工作狀態特別快"

20__年,由於工作的需要,王小平擔任資陽區教育系統綜合文字和教育宣傳工作。

"王小平悟性好,進入工作狀態特別快。"資陽區教育局的領導對王小平進行了首肯,讚賞有加。

兩年多的時間裏,她奔走在全區的校園裏,認真記錄資陽教育發展的每一個重要腳步,努力挖掘教育的新亮點,推介新典型,新經驗,新做法,全力做好教育的宣傳報道工作,將本區品牌學校創建工作、推進課程改革、推進經典教育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及時報道出去,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各類媒體上發表教育深度報道、新聞通訊稿近600篇。

她獨立撰寫的《村子裏終於也有了好學校》一文發表在《中國教育報》頭版倒頭條上,此文榮獲益陽市20__年度教育新聞好新聞優秀作品一等獎,人民網、中國青年網等全國多家媒體轉載。《力堵管涌,三位教師徹夜未眠》發表在《中國教育報》頭版。撰寫的《資陽區中國小推行經典教育》一文發表在《湖南日報》頭版頭條。撰寫的《讓山村學校也成爲師生快樂的殿堂》榮獲"20__年湖南省身邊的好學校"作品獎,《山坳裏的白髮孩子王》榮獲湖南省"20__年我身邊的好老師優秀作品獎"。撰寫的近萬字的深度報道《一次滿格的充電》發表在《湖南教育》雜誌上。近三年來在新華網、光明網、《科教新報》、《湖南教育》、湖南教育網、湖南教育新聞網等國家級、省市區各級各類媒體上發表多篇教育正面新聞。她本人被評爲益陽市教育系統優秀通訊員、資陽區優秀通訊員、資陽區宣傳文化先進個人。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7

設計背景

我會刷牙教學設想: 從幼兒身邊的常見物體着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以幼兒熟悉的牙刷爲憑藉,爲幼兒創設一個交流、動手操作的平臺。讓幼兒快樂的參與,快樂的交流,快樂的操作。創設情景,讓幼兒有參與的衝動,有操作繪畫的慾望。以師幼互動的形式展開,通過撬開幼兒的想象,拓展幼兒繪畫的想法,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達到幼兒對畫身邊的事情感興趣目的。

活動目標

一、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激發幼兒對畫身邊的事情感興趣。

二、鼓勵幼兒觀察自己刷牙時的動作和牙齒的特點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三、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

重點難點

幼兒觀察自己刷牙時的動作,激發對畫身邊的事情感興趣。

活動準備

牙刷一把。畫紙、蠟筆、範畫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喚起幼兒回憶到刷牙時的場景,激發繪畫興趣。

教師:你們每天刷牙嗎?你們是怎麼樣刷牙的?(告訴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引導幼兒回想:洗臉、刷牙場景,鼓勵幼兒積極發言。

二、引導幼兒討論刷牙時的動作並講解示範。

1、 教師:小朋友們,牙刷是什麼樣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師小結: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齊。

2、教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刷毛的畫法。

(1)“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哭啊?”教師出示一張畫好牙刷但是牙刷上沒有刷毛的畫紙。

(2)討論“我們來幫助小牙刷畫上刷毛吧!誰有好辦法?”(請幼兒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紙上畫出來)

(3)教師示範“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隊,一根一根靠得緊”。

(4)再請小朋友上前來畫,教師給予指導:刷毛不要畫得太長太少。(步驟省畫)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你們幼兒用書《我會刷牙》,我們一起來爲他們添畫上牙刷毛吧!

2、鼓勵大膽作畫,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

3、指導幼兒畫牙刷毛時,要從上往下、從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畫,要畫得多、畫得緊密。

四、作品欣賞、引導評價

1、互相欣賞作品

2、教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幹,畫了這麼多漂亮的牙刷。我們一起來刷刷牙吧。(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小牙刷》或者做《我愛刷牙》的音樂律動。

教學反思

我直接用回憶刷牙場景,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索問題。從孩子的心理出發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吸引他們看PPT,讓孩子積極參與互動。通過課件的製作,教師的生動講述,讓幼兒像看動畫片一樣瞭解到牙刷與牙齒間的關係,時間不長,充分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注意力很集中。對孩子們來說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整個環節中,既有看PPT,又有老師爲幼兒創設擬人化的故事表演。這樣就會充分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提高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及從小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的意識。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採用的是漸漸深入的方法,孩子的討論瞭解情節,看PPT體驗情緒,而最後老師的表演環節與《清華早讀》第七課(小牙刷)課相結合,更是進一步深化情感體驗,表達情感、觀察能力的過程。

活動的評析及啓發:

1、幼兒對於刷牙的各個情節的掌握很熟悉,其中的動手繪畫還沒有完全的掌握。

2、幼兒的年齡較小,需要模仿的成分較大,因此幼兒需要有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的帶動。作爲膽子較小的幼兒,還是應以鼓勵爲主,他們對於生疏的事物在沒有完全掌握之前是不敢表達繪畫出來,必須是有把握才行,因此,瞭解幼兒的實際水平,掌握幼兒的實際情況才能制訂符合幼兒特點的計劃。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8

今天教學了“6、7減幾”,本節課的重點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減法意義的理解,能看圖列出正確的減法算式且能表達圖意。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不夠,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看圖表達圖意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多說多練,首先仔細觀察,看懂圖意,讀懂圖中的文字,再根據問題進行列式。例如:引導學生說說“一共有幾個同學,男同學有幾個人,女同學有幾個呢?”“一共有幾個蘿蔔?分成了幾和幾?”在學生列出算式以後,再來說說“6-4=2 6-2=4”表示什麼意思?這些都是爲了提高學生的看圖讀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題解題的習慣。

但有些學生仍出現用加法算式來解答,主要是受圖中條件的影響,因爲男生的人數,女生的人數,以及一共的人數題目都告訴了我們,有些學生認爲把男生和女生合起來一共有6人,列成了加法算式,而忽視了問題所在。關鍵在於要根據問題合理選擇條件,題目問的是女生有幾人,從一共的6人中去掉男生的4人就是女生的人數,應該用減法算。這幾天7班的孩子在表述上要優於8班的孩子,很多孩子都能完整地表達圖意,用三句話來說一說;而8班的孩子還是性子急,覺得數學課就是要把題目做好,導致有的孩子憑經驗做題,當然正確率不會高。在提問題的環節中,7班的蔣沁喆一下子就能抓住要點,準確說出“一共有幾個蘿蔔”,8班的孩子着急地舉手就說出了“3+4=7”這個算式,還是沒有理解什麼叫“問題”。另外,我認爲在這節課中的形式還可以再多樣些,給學生再多一些時間和指導,讓學生再充分的表達他對圖意的理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訓練才能更加紮實有效。

提高學生的看圖讀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題解題的習慣。能訓練學生的有序思維,爲今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打下較好的基礎。但在實際課堂中,仍然發現學生的差異較大,有些學生不願意說圖意,不喜歡錶達。針對這一情況,我想以後教學中練習的形式還可以再多樣些,給學生再多一些時間和指導,讓學生再充分的表達他對圖意的理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訓練才能更加紮實有效。

國小垂線的畫法教學反思 篇19

上課前我有些猶豫,上第二課時吧,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學習幾對反義詞,也許課堂氣氛會好一些。但是,本課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我就選擇了上第一課時。

總結起來有這樣幾點是自己比較滿意的:一是爲上好課我做了精心的準備,針對我的教學設計,親自動手製作了幻燈片,既美觀,又實用,效果不錯。二是本着“大家都會的不教”的原則,設計了這樣的環節,找出生字中大家都已經學會了的 “人”字,只稍加複習,把“人”與“入”進行比較,並順勢進行“人”字的書寫指導。省去了學生字的“三環節”,即:拼讀、組詞、識記。三是把遊戲寓於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開課時的猜謎語導入,識字過程中的開火車等。摘蘋果的遊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我把它作爲獎勵,使學生興趣更濃,注意力更集中。

遺憾的是教學預設沒有很好的實現,有這樣幾點問題:一是小組建設不到位。雖然之前也進行過多次培訓和訓練,但仍不成形,加上前幾天在上語文園地,學生對於如何展示又有些迷糊,這節課上的小組展示讓人大跌眼鏡。二是預習不到位。在前一天的家庭作業中佈置學生“在文中畫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並把它們多讀幾遍。”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落實,爲了照顧他們,只能放慢教學節奏。三是時間把握不夠好。交流識字用時太多,影響到後面的課文朗讀時間不夠,讀得不夠深入。四是預設時備學生不夠充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