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學反思小結(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6K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爲作者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羣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覆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皮與歡樂,並讓學生結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瞭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通用15篇)

然後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瞭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學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嚐到的味道,爲課後習題品嚐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類型,最後決定採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爲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容較多,我過於主導,讓學生髮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現了設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後能更改善。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2

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按比分配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數乘法應用題、比的知識基礎上學習的,而且學生在平時也有一定的體驗。所以在新知形成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變被動接受學習爲主動研究性學習,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充分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多向思維的發展,凸現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生活實際,創設一個個的新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本節課我始終堅持“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學習,無論在知識上、能力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上都有所得,全面地實現了教學目標。但本節課也存在着不足:

1、課前導入沒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如:當學生說按平均分時,沒有讓學生自己思考這樣分行不行,老師急着代學生回答。

2、探究解題思路時,學生彙報過程太過倉促,沒有充分的給學生思考、彙報的時間。

3、課上應變能力有待提高,題的改變要有科學性,不能隨意。如:氧和氫的比不能隨意改變。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3

鄭優峯

《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講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用“腳”爬的,啓發人們留心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瞭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寫出爬山虎葉子和腳的特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點。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是閱讀本課的難點。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把意思說得十分清楚,這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選編本課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爬山虎腳的特點;二是繼續練習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並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觀察事物的能力。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重點詞句,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爲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學生饒有興趣的說、演、畫、議,來代替教師單一的講,灌的形式。課前,我要求孩子們去找爬山虎,仔細觀察爬山虎爬在牆上的樣子。並叫學生採集爬山虎的標本。

國小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於是,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拿出爬山虎,與作者描寫的腳聯繫起來比較,理解課文內容,我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找出爬山虎怎樣爬的句子。後小組合作怎樣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動作,推薦代表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評價,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應該怎樣改。最後議論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過討論,結合自己觀察所得,學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進一步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觀察的細緻。

學生帶着標本上課,也有不好的一面,有好些學生上課只顧玩自己手頭上的爬山虎,有的還仔細觀察實物的葉子,蔓的顏色樣子等,沒有注意聽同學們的交流,影響了收效,這說明我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有待提高。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4

這篇童話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筍芽兒在春天破土而出,漸漸長成一株強壯的竹子,從而教育孩子要敢於經風雨,見世面,不要做溫室裏的花朵。朗讀本課,要表達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我充分發揮錄音教學重現力強的特點,學生的朗讀能力。

上課伊始,通過聽課文錄音,使學生整體感知童話主要內容,瞭解筍芽兒先後聽了誰的話,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講讀過程中,指導學生逐段一邊聽錄音,一邊抓住關鍵詞“撒嬌、央求、自豪”,體會筍芽兒感情的變化。抓住她跟竹媽媽的幾次對話,理解筍芽兒害怕到堅決的態度。如何引導學生把體會到的感情較準確地表達出來,這對於師生雙方都是一個難題。

課堂上,我以典範的錄音朗讀爲示範,發揮錄音烘托氣氛、重現力強的優勢,引導學生認真聽,模仿讀,仔細辨,再重讀,從而使學生懂得把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應從語句的重音、停頓、速度的快慢、聲音的高低等方面入手。通過錄音教學介入課堂,避免了“這兒讀重音,那裏要延長”類的生硬說教,簡化了朗讀教學的形式,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聽、去讀、去比較、去體會,較快地提高了全體學生的的朗讀能力。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5

學生找到這些關鍵詞語後,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這些詞語的意義和作用。我讓學生思考:“‘雲’、‘月’是‘淡淡’的,不能郎照,作者卻以爲是恰到好處呢?”“蟬聲與蛙聲很熱鬧,爲什麼作者說‘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逐步明確這實際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發展歷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作者不滿黑暗現實,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時又看不清前進方向,心情苦悶彷徨,思想矛盾複雜,於苦悶中想求得一時的解脫,因此踏上了求靜之路,來到了日日曾走過的荷塘。欣賞着月下荷塘的美景,作者得到了片刻的寧靜,但現實的陰霾在心頭揮之不去,總有一股淡淡的憂愁蘊含其中。學生再進一步可以理解本文將客觀描述與主觀感受融爲一體的寫作特點。

不同詞語的運用,所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沒有比較,就沒有發現,就難有深的體會。引導學生比較不同詞語的優劣,品味其中的奧妙,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必然大增。

《荷塘月色》中描述月光時這樣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我讓同學們比較“瀉”字與“照”的區別。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品味,一個“瀉”字,變靜爲動,增強了月光的流動感,同時與“流水”相照應,而“照”就缺少這樣的表達效果。

又如“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一句中的“浮”,是否可以換作“漂”或“升”呢?同學們思考後明確,“浮”,寫出了霧的輕飄狀態,與“薄薄”相照應。“漂”和“升”就難以體現青霧的輕盈之美、自由之態。

教學的目的在於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自己掌握品味語言方法。實踐證明,語文教學抓住了“品味”這個鼻子,完全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因爲教材中所選課文大都是語言精品,引導學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6

前天我聽了《白鵝》一堂教研課,教者反思時只說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不能反思到點子上,我覺得對這堂課還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樣進行梳理反思更恰當.

《 白鵝》一課主要着眼於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而且高傲的可敬可愛.從作者剛把鵝抱回家,它左顧右盼的姿態中,留下了高傲的第一印象.到跟它相處的時間長了之後,感受到的:"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作者用明貶實褒的寫法再現了它對白鵝的喜愛.整篇文章趣味十足.

教者第一課時就從高傲入手,重點品讀叫聲和步態.整個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好好思考:

1,缺少個性化的讀

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在學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後,應該及時跟進,鼓勵個性化的朗讀.

如: 第三自然段對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的教學.學生說到這兩個詞表達的程度不一樣.因爲生客進來了,鵝要叫的兇一點.籬笆外的不用叫的那麼兇,警告一下就行了. 這樣的回答已經非常到位了.馬上請這位同學讀這句話.之後,誰能像他那樣讀一讀 誰還想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如果該生讀的不到位.可以這樣做:誰能讀的更高傲一點 或者誰能把他的感受讀出來 誰再來試試.多麼高傲的一隻白鵝,我們一起來讀.

如果能這樣處理,在學生有了體會後,及時跟進,把他的感受推波助瀾,擴散開來,在教室裏形成一種競讀的氣氛.朗讀的效果更好了,課堂的氣氛也渲染出來了.

2,抓住學生語言中的閃光點

在理解"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時,有一個同學說到了,鵝厲聲叫囂是因爲生客進來了,引吭大叫是因爲人在籬笆外.進來和籬笆外其實是理解這兩種叫聲的一個眼.教者如果能夠適時抓住這個眼,進行引導,在不同的情況下鵝的叫聲是不一樣的.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的體會到"厲聲叫囂"和"引吭大叫"是不一樣的,不能更換.

3,板書應有實效

課文從叫聲,步態,吃相三方面寫鵝的高傲.對這幾個內容的板書可以起到梳理文章內容的作用,但是顯然這樣不夠細緻,這堂課的板書可以這樣設計:

白鵝

叫聲 厲聲叫囂 進來

引吭大叫 籬笆外

高傲 步態 從容 大模大樣

吃相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7

《誰說沒有規則》是一首現代詩歌,作者創設了富有生活氣息、司空見慣的四個場景,告訴讀者生活中不是沒有規則,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覺遵守。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樹立人人遵守社會規則、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意識。詩歌共四小節,結構相同,語言和內容通俗易懂,每一小節的第三句都告訴讀者應遵守什麼規則,最後一句講現實生活中爲什麼有人會不遵守。這樣的詩歌,貼近學生的生活,在結構、語言上很好把握,便於學生模仿和創作。

爲了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我課前佈置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在生活中收集有關規則的資料,讓學生對身邊的規則有個大概的瞭解。由於學生課前用心去收集,於是學生有話可說,想說,愛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接下來的初讀課文,我就採用以指名讀、四人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的讀,在整體上體現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在讀中,引入評價機制,以生生評價、師生評價促進學生感情朗讀詩歌。學生讀得相當投入,讀得非常有水平。

爲了讓大膽放手讓學生學習詩歌,我採用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圍繞“這節小詩寫了什麼規則?”“爲什麼不遵守規則?”進行討論。很快地小組長在彙報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見解。以此爲契機,並要求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校園裏、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規則的不良現象?我們該如何遵守它?並以此鼓勵全班同學仿照詩歌進行創作。從學生的作品來看,學生的學寫詩歌能力還是較強的。

但是這節課也出現了幾個失誤,預設與生成還是沒處理好。雖然課的第二個環節自己能無痕地轉變教學思路。但是當有學生談到的違反規則不是詩歌那四個小節談到的內容時,老師不能大膽放開,而是“牽着學生走”。本節課雖然非常重視感情朗讀的教學,但是有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老師還是繞不開。所有的這些都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能更成熟些,讓課堂的生成真正成爲課堂教學的精彩!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8

在這一片斷的教學中,我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對學習漢字的興趣較濃厚,基本養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教學生字詞方面,我主要讓學生自學。在自學效果檢查中,再針對難讀的字,難記的字着重指明。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積極性很高,都很想展示自己學習成果;而我採取的指明讀,開火車,小老師帶讀的教學形式,沒有充分地給予每個人展示的機會,以致有些學生注意力分散。經過反覆琢磨,我覺得同桌互讀來代替開火車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學生參與的面將是最廣的。同時,在詞語的理解上,如"胸脯",我讓學生做一做拍拍胸脯的動作,從而來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胸口。"婉轉"一詞,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它的意思,他們答案有:動聽,悅耳,動聽等等,隨後我用兩道線(1。直線2。波浪線)來表示那"婉轉"的歌聲,讓學生來選擇。結果全班學生都選擇了第二條線,我相機引導:婉轉的歌聲就是高低起伏,曲折動人的。

教師設疑是激發學生思維的良好手段。先用一個問題的討論引出結論: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這樣學生會弄清文章思路,不需再思考,接着再提問:"你是從什麼地方知道灰雀被小男孩捉走的呢證據在哪裏"然後,順理成章地組織學生對小男孩說的話進行分析,學生自始至終思維保持緊張狀態。在教學中,我發現國小生的思維存在着不少缺陷:看問題不全面,不善於聯繫地看問題,不能有條理地分析,因此,教學中應指導學生思維,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培養思維能力。教學案例中引導學生理解小男孩兒說的兩句話,從句子的相同點人手,找出不同點,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全面深刻地體會了句子表達的不同情感。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9

這是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節課,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有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上要求會分析題目中數量的相等關係、會設合適的未知數並列方程;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經歷探索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方程描述的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中數量關係的分析,使學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

學生反饋上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

1.認識方程概念時有一個誤區:代數式與方程的區別誤認爲是代數式的值不確定而方程的值確定。分析原因是學生沒有認識到代數式與方程的本質區別,方程是等式而代數式不含等號,這主要還是在教學代數式時沒有特別強調代數式的形式特徵。我的解決辦法除了再次鞏固概念以外還有舉一個例子說明方程的解也可以是不確定的:比如x+y=3的解既可以是x=1,y=2也可以是x=2,y=1,不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確定的。

2.學生的計算能力偏弱,對於簡單的合併同類項比如:判斷2x+1-2x+2=3是不是方程的時候學生想不到要去合併同類項,有學生想到了卻算錯了。分析其原因在於合併同類項本身是才學過的新知,體會和感受不深,解決方案是需要在這一章進一步強化訓練。

本節課標題是“從問題到方程”,主線應當是:實際問題->無法直接解決->抽象爲數學問題(用方程來描述)。在此之前我聽了一節同課題的課,上課的老師給出了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一審、二找、三設、四列、五解、六驗、七答,這個想法我在備課中思考過,最終還是沒有在第一節課上全部用上。在這節課當中,我強調先找等量關係,利用找到等量關係設未知數列方程,我個人認爲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更一般也更實際的思路,並且也符合審找設列這四個基本步驟的要求。由於學生尚未接觸到解方程,所以解、驗、答三步留作4.3節補充說明。

在找相等關係中也出現一個問題,學生不願意找相等關係而可以直接列出方程,在實際教學中我不鼓勵這樣的做法,但並未禁止,我認爲學生不願意找相等關係是因爲題中的相等關係比較明顯,不需要寫出來也可以順利地列出方程。這個我在備課中有所準備,應對的辦法是拿出一些數量關係比較複雜的實際問題(書上練一練第3小題),先讓學生嘗試自己列方程,學生不分析相等關係往往很難列出正確的方程,進而帶着他們一起分析,列出方程。這時候學生對於先分析的好處有所瞭解再出現一道複雜問題練手,很快就可以解決。這樣做可以促進其遇到問題用“先分析”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尤其是面臨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時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先分析問題,再解決問題的好習慣。我想學生會用嚴謹的、科學的思想方法思考問題應該是老師對學生提出的最高要求。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0

北師大版教材把5的乘法口訣作爲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時,是因爲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學習過5個5個地數數,並且比較熟練,這會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讓孩子的學習變得比較輕鬆。而學生順利地掌握5的乘法口訣,又爲後面學習其它乘法口訣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儘量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得有效。

1、創設情境,讓孩子自覺地進入學習的狀態。

課堂的開始,我就呈現了秋天到了,松鼠們在森林裏忙着採集松果準備過冬的糧食的情境圖。學生情境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的數學問題的興趣。

2、以先引導再模仿學習的形式來組織教學。

由於學生沒有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採取了直接告知的方法,我用簡單、明白的語言讓學生清楚的知道1×5=5可以用乘法口訣一五得五表示。然後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口訣中的 “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數,後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積。接着,再讓學生進行模仿,編2×5=10、3×5=15的乘法口訣。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初步感受着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的聯繫,同時也體會着編口訣的一些要領(先編乘數,再編積)和編口訣的一些習慣(積少於10才加上“得”字)。當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一定的認識、體會後,我再讓學生獨立嘗試列式計算,編寫剩下部分的乘法口訣,這樣學生的學習就得到了落實。學生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知識儲備,他怎麼能探究出一點什麼來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要擺正教師角色的定位,需要學生探究的,就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去究;需要老師指導的,教師也要敢於站出來進行指導。當然,我們並不提倡總是牽着學生走的做法,教學中不要怕學生出現錯誤。很多時候,學生的錯誤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如,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就肯定會出現“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兩種情況,學生通過朗讀比較,會體會到“五六三十”讀起來比較順口。又如,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一定會出現“五七三五”的情況,學生通過觀察、朗讀,知道整數的讀法裏不是這樣讀數的。正是這樣一些簡單的對比過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就自覺地避免以上錯誤,比老師直接告訴把小的乘數編在前面,積是幾十幾時不要漏掉中間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1

幸福是什麼?這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到底什麼是幸福,學生理解上會有些困難。

同學們,《幸福是什麼》的童話故事中,對於幸福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別人給予自己的幸福,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是自己給予別人的幸福,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課前你們對幸福的理解是停留在淺層次上的,現在學完課文之後你對幸福又是怎樣理解的呢?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再來說一說自己對幸福的感受。之後我讓學生聯繫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看法,自己什麼時候感到最幸福,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有一次在路上幫助了別人,人家對我說謝謝時,我感到了幸福;有的說我在家裏幫媽媽作家務時,媽媽誇我時,我感到了幸福……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助人爲樂的教育。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們的感受比課前要深刻一些了,不再是那些純享受式的幸福了。希望孩子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感受,一直把這種通過幫助他人或勞動來獲得幸福的方式牢牢地埋藏在心底,做一個懂得感恩、對社會有用的人!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2

我在上完這節課後有以下思考:

1、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植樹問題是數學中一個獨立的單元,其內容和生活聯繫非常密切。這一課我們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生領悟研究複雜問題可以從簡單問題入手。因此我設計了一道數字較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畫圖來解決,在畫圖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沒法解決。從而啓發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數字小的來畫一畫。從而讓學生領悟解決複雜問題要先想簡單的。而且,可以在這種與平常不一樣的活動中,獲得真實感知和學習經驗,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探究過程中感受數學

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數學活動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整節課,每一環節我都設計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學生在不斷的操作和交流中,經歷了觀察、發現和感受的全過程;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

本節課上的非常順利,效果也不錯。但總覺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導學生思考和操作的過程中,對學生規定的有些死。如果在探究兩種栽樹方法的規律時,再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究,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3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鍊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爲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並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山行》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能力,又爲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讓學生爭當小老師給大家正音,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切忌逐行分析詩意。此時可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並問“圖中畫的是什麼。”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暢所欲言。其實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3.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對於剛學習古詩的國小生並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藉助錄音範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比如: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一行呢?把它讀給大家聽聽,也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好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4.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我們一塊跟詩人的心情把這首古詩讀一讀,好嗎?”教師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還可加以音樂渲染,讓學生戴着頭飾,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爲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4

“角的畫法”一課教材上只是呈現了用量角器畫一個65°的角,按老教法老師只要教給學生如何用量角器畫出一個65°的角即完成了教學任務,然後可以用大量的時間進行練習鞏固,而這樣的教學只能讓學生成爲一名熟練的技工,而心智得不到開發,個性的張揚、創新能力的培養就得不到落實。如何激活教材,使課堂學習真正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怎樣體現學生的探究?我努力做了以下探索:

1.開發教材,爲學生搭建新知遷移的平臺。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於是,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創造方法。但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支持,“用三角板你能畫出哪些指定度數的角”這一活動應運而生。這一開放性活動,激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悟了畫角的實質:先找到一個對應的已知度數的角,再畫。知其所以然了,更復雜的探究活動就有了方向:找到量角器上65°的角,先用活動角擺一擺,再設法把他畫到紙上去,再借助量角器畫出來。只有教師對教材的深刻把握,才能找到新知建構的生長點,才能巧妙地使學生的新舊知識遷移順利發生,從而使“自主探究”的學習成爲可能。

2.開放時空,促進學生主動感悟

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發揮、探究、研究,因爲這樣理解更深刻。“讓我們來畫一個65°的角吧!”挑戰性的問題一拋出,剛剛熱烈的課堂安靜了,學生進入了“心求通而不得”的境地。“請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提供的學具,你能受到什麼啓發呢?”學生看到了量角器上的65°的角,學生自己找到了畫角的好幫手——量角器。寂靜之後的課堂,充滿着思維的碰撞。在相互的啓迪中,巧妙不一的各種方法誕生了。學生享受了自主感悟、發現、創造的快樂,課堂也因此充滿了生命的靈動。

《石榴》教學反思小結 篇15

這堂課,本質上還是一種文言“仿真學習”,其所“仿”之“真”,乃是採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真實地進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實地揣測人物心態,真實地體驗人物情感,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地品味、咀嚼文言。

這次特殊的文言情景教學,促使我對現在關於文言教學的兩個熱門論題繼續進行着思考。

第一,文言文的教學是背讀在前還是分析在前。傳統的文言教學模式是重背讀在前的。現在中國臺灣等地正在大力倡導的幼童讀經活動也在迴歸傳統力主文言學習“背下來”再說。爲了讓《出師表》的這次“背讀在前”的學習能夠有效實施,我採取了很多的輔助措施。比如爲學生講述劉勰、 文天祥、杜甫、陸游、岳飛等人和《出師表》的故事,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發起總動員,掀起背誦大潮。採用豐富多彩的比賽的形式進行誦讀比賽,如“背誦擊鼓傳花”、“背誦pk賽”等,力爭優生中等生熟誦,“憂生”重點段落基本成誦等等。有了全文的反覆誦讀,纔可能有整體的獨特感知,“情景教學”才能取得實效。可以說,從語感的培養規律來說,“背讀在前”的方式對學習文言文是經濟有效的。

第二,文言文的教學是以文言字詞積累爲主還是以理解內容爲主。我認爲,這並不是矛盾的問題。比如關於識字教學的問題,國小初年級採取集中識字的方法,而高年級則採取分散識字的方式。從人的長遠學習來看,字詞的掌握和文本內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觀”也應該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片面強調文言字詞的積累只會把文言文學習推到純粹技術化的尷尬境地。我們應該相信,文言學習也不能夠脫離語言學習的一般規律。當然,有意識地恰當的總結歸納文言字詞的用法是有必要的,這和片面追求文言學習字詞化不是同一個概念。

這堂課不足的是,因爲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儘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爲深入的理解,這就是文言教學的較高層次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