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學反思總結(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4W

秋水教學反思總結 篇1

今天下午上《秋水》一文,在導入新課階段,我引用了南懷瑾的一句話“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介紹了道家思想在歷史上的深遠影響以及它對於心靈生活的滋潤。又引魯迅《漢文學史綱要》中的“其文則海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一句,指出了《莊子》著作的的藝術風格,學生感到很新鮮。然後又讓學生試着介紹他們所瞭解的有關莊子的生平事蹟以及《莊子》中的有關故事等,從學生的介紹來看,他們對莊子其人其書的瞭解是很有限的,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裏是一級達標學校,是全市最好的生源;可見他們在國中時候的課外閱讀是比較狹隘的)。 爲了讓學生對莊子其人其書產生點興趣,我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扼要地概括介紹了莊子的生平與思想,介紹了《莊子》一書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與基本藝術風格。然後選擇了幾個比較典型的能體現莊子個性風采的故事片段,如鼓盆而歌,拒不爲相、路遇骷髏等介紹給學生,從他們的驚訝的反映可見出他們對莊子這個人是有點興趣了。接着順水推舟。轉入對《莊子·秋水篇》的全篇思想內容要點的介紹,強調原文全篇的主要意圖是在於表達“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但是如果單獨將其開頭部分抽取(即課文的節選部分),它還給人以關於“人的認識是有限的,不能驕傲自大”“人貴有自知之明”“謙受益,滿招損”等等的啓示。上述啓示在賞析中,學生基本上能說出。

秋水教學反思總結(精選5篇)

本課計劃用一節課教完,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我只用了30分鐘多一點,前面近15分鐘用以課前口語訓練以及對第22課《寡人之於國也》一課的總結性複習問答。這學期文言文快要結束了,我想得告訴學生學會自己分類整理語言點,即按照易錯讀字、通假字、古今異義、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特殊句式、固定結構等知識點來梳理,以便複習鞏固,因此這節課在賞析的同時向學生提示、點撥了本課的重點的字詞句,在黑板上板書了部分語例,並將此項工作佈置爲課後作業。 課後找了幾個學生談話,瞭解對這堂課聽課的反饋。大部分學生表示聽得懂,這篇課文比較淺易。這讓我有點擔憂:因爲感覺淺易,覺得沒有什麼值得深究的問題了,可能只是知之皮毛。這篇課文是節選,只是原文《秋水》篇的一個開頭部分,部分與整體的內涵在讀者的閱讀理解來看又會存在一些出入。

在〈1〉班講這篇課文時,我把課文中的提到的伯夷與孔子這兩個人的用意作了個具體的解釋,介紹的了莊子的“知量無窮”的觀點。指出文本中海若與河伯的象徵蘊涵,如果說海若是莊子的自我寫照,那麼河伯則是儒家門徒之類的投影,孔子及其門徒們在這個文本中是一個被奚落和挖苦的對象,這是莊子的詭祕之處。(1)班的葉瑩瑩同學對“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一句如何理解提出了疑問,這是我事先估計到的。在講解過程中,我對此也做了簡要闡述:《秋水》的主體是河伯與海若的七次對話,對話的核心內容就是莊子的無限相對思想。河伯與海若在後面的對話中也曾提到孔子與伯夷,原文是“伯夷辭之以爲名,仲尼與之以爲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意思是伯夷辭讓君位以成就好名聲,孔子大談天下事以顯示自己學識淵博,他們的自滿,不就好像你剛纔在秋水面前洋洋自得樣子嗎?通過這樣的補充介紹,學生對節選部分的思想內涵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我越來越感覺到文言文閱讀教學,在文本閱讀鑑賞的課堂對話中,教師與學生由於在前閱讀的積累上的差異,會使對話可能因視界的差異導致教學對話的中止或錯位,在這個時候,教師必須敢於講,把問題將具體,講透徹。對於像本文這樣的節選類文本,教師最好在備課中通讀其全文,以免斷章取義。

秋水教學反思總結 篇2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篇幅短小,文字淺顯,蘊含哲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落實在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通過誦讀,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上。本教案特色在於學生活動充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扮演主導者的角色。教學效果不錯。本節課一大亮點是“結合實際,談談本文給你的啓示”這一環節,把書本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結合了起來,促使學生去思考如何學以致用。

不少的同學談得很不錯,切合了自己的實際,有些觀點我們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可能都沒有考慮到。從這節課上我覺得確實要相信學生,要放手讓學生去想去說,不能把學生的思維侷限在老師的思維之內。佈置學生改寫屬遷移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動手寫作的能力,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但朗讀時間不夠,學生未能當堂背誦;另外教學過程中擴展不夠。

秋水教學反思總結 篇3

《秋水》是語文版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單元着重學習的課文。它選自《莊子》。莊子及其後學者所著《莊子》一書,是道家的經典之一。其中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秋水》篇(課文僅選了《秋水》篇的開篇部分)就能體現這一特點。

《秋水》一文的學習,我一共安排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的內容是初步瞭解莊子及《莊子》;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疏通文意。第二課時的主要內容是深入文本,明確手法;領會主旨,明確寓意。

本課的設計我主要採用的是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推進教學模式”,主要是從課堂教學結構的角度來進行的。這樣的教學以“板塊”來整合學習內容,來形成教學流程,來結構課堂教學。簡單得理解,就是在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呈“塊狀”分佈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下面我就結合《秋水》的教學設計來說說這種教學思路的特點,以及運用到《秋水》課堂中的一點感受:

一、就教學的有序性而言,課堂教學比較理性地向前推進,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形成完整的教學板塊。《秋水》的教學構想是:疏通文意---概括內容---理清思路---深入文本---明確寓意。

二、由於教學中的每一個板塊都着眼於解決教學內容的某一角度、某一側面的問題,由於每個板塊都是一個半獨立的“微型課”,它要求教師精心研讀教材,優化整合課文內容,提煉出可供進行教學的內容板塊。文言文的學習自然要疏通文意,方法可以有先疏通後分析,也可以邊分析邊疏通,我執教《秋水》的設計是第一課時疏通文意,第二課時深入學習,先疏通後分析;概括內容是針對情節性很強的文章而言的;理清思路環節是爲深入學習打下基礎,也爲熟讀成誦打下基礎,明確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提煉出“見河---見海”;深入文本環節是更深入更進一步更細緻地學習,引出對比的手法;明確寓意是學習寓言的必須環節,也是這篇寓言的主旨所在。

三、由於“板塊”二字的出現,教師就要考慮板塊的切分與連綴,考慮板塊的過渡與照應,考慮板塊組合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如《秋水》中,我在明確寓意之前讓學生深入文本品詞讀句,也是想讓明確寓意的環節能夠水到渠成。

四、板塊的有機劃分,其中有些板塊是明確歸屬於學生的活動的,這就爲學生成爲學習主體的方面做好了準備。如《秋水》中深入文本和明確寓意的環節。我在備課時思考,應該怎樣將“明確寓意”這一個環節做好,於是設計爲“三句話閱讀法”,通過前兩句話達到對前面學習的小結,後一句話引出寓意,三句話達到總結全文的目的,而且學生構思的角度很多,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五、“板塊”的存在容易協調教學節奏,體現教與學,快與慢,輕與重的展現。如《秋水》中,概括內容環節中,“應該抓哪些要素進行”,屬於方法指導,即“教”,引出學生的學,概括內容、理清思路等環節進行較快,深入文本、明確寓意較慢也較重。

執教完《秋水》(第二課時)後,我發現,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在學生深入文本,學生立足原文回答問題時,當學生把一些重要的句子拎出來之後,可以讓學生說說這些句子的意思,學生在不斷地讀和不斷地譯中,加深對句子的印象,對於對文言文的學習和背誦都大有好處。對於河伯對海神若的對話還可以讓學生品味更深入細緻一些。

秋水教學反思總結 篇4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是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

1、授課前,我讓同學們用一兩句話說說下雨時的情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我重點引導同學們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1)初讀,梳理內容。使學生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後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

(2)再讀,品味賞析。我讓同學們帶着“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小組討論交流。以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了奇特的聯想、想象,並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喜愛之情。並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說閱讀感受。

在教學本課時,特別是在整體感知時,文本中如詩一般的文字躍動在學生的眼前,等待着學生去品味、欣賞。閱讀中,一切都以文本的原生態在對學生產生閱讀期待,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解讀。文本中美的文字描寫了美的意境,美的意境惟有靠閱讀者自己去感悟方能領略,原汁原味的整體感知就是引導學生自己讀懂文本中,領略文字背後那美的意境。

先教給學生賞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反覆讀,多想象,多感悟,不需要逐字逐句斟酌含義,但要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力求通過品讀、積累成誦等多種方式的閱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的讀,完成全程的閱讀。我覺得在課堂中完成一篇課文的學習,不應是閱讀的結束,而應是閱讀的開始。帶着課文的學習興趣去閱讀新的作品,對課堂內容進行延續發展,纔是真正意義的語文學習。那我的這節課就引着學生從課文中的文本延伸到了生活中、文學裏,不僅是朗讀、感悟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他能力的訓練。

收穫:生活有許多的樂趣需要用心去體會,就是這樣一場山雨也會讓人心馳神往。

秋水教學反思總結 篇5

課的開始我就直接用簡單的話語帶着孩子們一起跟隨着視頻、圖片回到了幾十年前:艱苦的生活,破破爛爛的東西、瘦瘦的人們……我最後把畫面定格在鄉親們爲了吃水,挑着擔子,來回走上好遠的路,擔回水。畫面是神奇的,孩子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一開始嬉笑的表情沒有了,交頭接耳的小動作也沒有了,臉上的表情也變了。趁着機會,我引導孩子們從畫面中回到課文中,來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文中那句話說了我們畫面中的場景啊?”孩子們很快找到了“村子裏沒有井,吃水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有了直觀的感受,讓孩子們來理解:爲什麼要“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容易多了。孩子們也有話可說了。

語文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感悟、體驗的過程,一個生活的過程,語文教學就是一個將語文還原到一個具體的語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學生本原的語感和語用,在感性的實踐過程中發展和形成語文素養。《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沙洲壩的人民對毛主席心存一份感恩,立碑傳世。現實中,爲我們付出的有很多無名英雄,他們名聲(《黃河頌》教學反思)並不顯赫,但也讓我們滿懷感激,我讓學生模仿課題的說法,自由表達:過橋不忘——,吃菜不忘——,穿衣不忘——,——不忘——-等,學生在表達中,活化了語言,滋養了心靈,課文中隱含的思想因爲與學生的情感交匯而得以復活。在學生情緒激昂時,我吟詠了一句汪國真的詩: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願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學生普遍意猶未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