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5W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

《地球萬歲》這是一首獻給地球的詩,這首詩以昂揚的筆調謳歌了地球對人類無私的奉獻,鞭撻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同時希望人類能永遠擁有地球上美好的一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期盼世界和平與自由,保護生態環境,讓地球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情感。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根據教材內容,我把學習目標定爲:

1、理解地球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通過重點句段的品讀,喚起對地球的珍愛、保護意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熱愛和平、熱愛自然保護地球的主題思想。

在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這一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時,我抓住文中重點詩句: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人類,人類卻做過多少令自己慚愧的事情。引導學生讀課文,說一說地球把什麼都給了人類?人類又做了哪些令自己慚愧的事情?通過地球的無私、博大、親切和人類的無情、殘忍、自私的對比,喚起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當學生在心底產生了珍愛地球的意識之後,我又引導學生朗讀第六小節,並說一說作者希望我們怎樣珍惜人類生存的家園,從而使學生懂得應該怎樣去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學生充分感悟課文之後,我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自然就讀的有感情。

反思這節課,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具體如下:

1、時間把握不夠準確,致使有的教學環節不得不刪掉。這也是造成對學生的訓練沒有達到預想效果的主要原因。

2、引導還不夠到位,致使學生思維不夠敏捷。問題提出後學生不能很快做出反應,課堂顯得沉悶,學生不夠活躍。我想這也是造成這節課沒有達到預想效果的一個原因。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又一次總結了經驗,受到了教訓,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堅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2

語文學習重在感悟,《地球萬歲》是一首獻給地球的詩,它包含着對地球無私奉獻的讚美,更包含着對地球美好未來的企盼。全詩包含這兩方面的內容:熱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讓人類享受平等與自由;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反對貪婪索取,讓地球充滿生機與活力。所以瞭解詩歌內容,理解世人對地球未來的企盼,體會詩歌蘊含的情感是教學重點。

爲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詩歌的意境,我讓各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然後進行彙報。我始終關注活動的進展,瞭解學生的活動情況。如:兩個小組學生暢想地球未來,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組認爲未來是美好的,另一組認爲是不美好的。據此,讓學生討論,引起思辨,由關注地球的現狀引起對地球未來的關注,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們意識到肩負的綠色責任。爲了和平、自由、友誼和愛,我們要反對戰爭,反對貪婪,讓大家一起保護環境 ,讓地球充滿生機和活力。

不過,在進行此課教學時,我依然還能回味起當時王丹老師的這一課教學,孩子們對課文的感悟和老師的引導,向她學習。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3

《地球萬歲》這是一首獻給地球的詩,這首詩以昂揚的筆調謳歌了地球對人類無私的奉獻,鞭撻了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同時希望人類能永遠擁有地球上美好的一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期盼世界和平與自由,保護生態環境,讓地球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情感。本課重點是通過有感情讀課文,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談感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受到熱愛和平、人愛自然保護地球的教育。

在佈置學生預習此課時,我發現同學們對這首詩的興趣很高,他們不僅僅注重的是詩歌的韻律的美,而且對這首詩所描繪的地球的美好,地球所遭受的人爲破壞的現狀,及對未來地球的暢想投入極大的熱情,而極爲關注。之所以如此關注這些,我想,是因爲在他們通過查找資料、交流資料而得出的感悟。在教學設計中,我結合這一點,讓學生通過網絡蒐集一些精美的世界各地的風景圖片,讓學生盡情地欣賞、感受地球的美;和一些人類破壞地球,使地球污濁不堪的圖片,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醜惡行徑。強烈地感受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以讀爲主,讀中感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我沒有逐句分析講解,主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進行。我採取個別朗讀、表演朗讀、配樂朗讀的方式,將朗讀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詩句的意思,在朗讀中熟記自己喜歡的詩句。採用讀讀——議議——再讀讀的方法,先讓學生朗讀幾遍這首詩,讀熟之後,再引導學生交流感受。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課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談談今後的打算,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4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根據教材內容,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通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豔麗、甦醒、嬌嫩”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 “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 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閱讀教學以“讀”爲本,本課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做動作體會讀等,再通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每次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啓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還有是第四個環節,引導學生建花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沒有前三個環節高,回答問題的質量也不高,學習的熱情與前三個環節形成較大落差。究其原因是國小生生活閱歷淺,對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瞭解甚少。假使我在課前讓學生上網查資料,瞭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再在第二環節感知花鐘上的花後,進行拓展:“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花開放的時間呢?”爲第四個環節建花鐘作個鋪墊,我想在教學第四個環節時,不致於留下遺憾。這個遺憾使我吸取了一個教訓:必須瞭解兒童特點,重視課前預習。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5

《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祁黃羊讓位薦賢的故事。祁黃羊由於在多年征戰中,腿腳落下毛病,無法擔任“中軍尉”一職,便向晉悼公請辭,推薦他的殺父仇人解狐接替他,但此人重病,不久就不治身亡了。祁再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接替他,表現了祁“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公心”的崇高品質。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就有學生對此提出疑問,世上哪有如此巧事,祁黃羊推薦自己的殺父仇人擔當重任,剛好這個人就去世了,是不是祁故意的呢?他的根本用意在於推薦自己的兒子,而不落人口舌?面對學生的疑問,我頓時愣住,一堂課便草草結束。課後,我向我們吳校長請教,才弄清楚故事的原委。

原來祁黃羊薦賢的故事並非如課文中所寫。祁剛開始推薦解狐擔任另一職位,解狐做得很好,“國人皆稱善”,後來,祁黃羊再推薦祁午接替自己的中軍尉一職,他也做得很好,爲百姓所稱頌,從而,祁黃羊薦賢成爲千古美談。而我們的課文卻把這兩個故事結合起來了,以至於學生對祁黃羊的人品產生了質疑。

通過這片課文的教學,我知道了,作爲一名教師,並不能就教材而論教材,而應該滲透教材、拓展教材。作爲一名新教師,我需要努力的方面還有很多。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6

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做到“誠於衷而行於外”,以精神飽滿的工作態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恰當地組織教學。教師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通過對一個個問題導語,一個個環節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話語,激發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對語文課產生興趣。

1、力求在“讀”中凸顯語文味十足的有效教學課堂——以讀爲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說: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如本節課中,讓學生自由朗讀、全班齊讀、男女生分讀、師生對讀……“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如在幫助學生理解中心句時,運用“剝筍法”,循序漸進,逐層深入,細細品味。“圈點批註、摘抄書作”的“寫味”,如讓學生規範地書寫生字,對重點句子的勾畫批註,這些都力求彰顯語文味。

2、入情入境,營造氛圍。

(1)選擇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流暢導入。

(2)理解幸福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朗讀文字,欣賞生活中的幸福:由文本中的鐵路工人養護鐵路到奧運冠軍的辛苦付出、終有回報,由淺入深。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7

文章以“搭船的鳥”爲題,“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我也正是抓住了這個字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理解 “搭”字在課題中的含義。李雨蒙站起來就說是 “搭窩”的意思,因爲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沒有說什麼就讓她坐下了。在這裏我應該進行適當的評價,把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學完課文後自己判斷,這個字在課題中是不是她剛纔說的意思。不過好在學完課文後我又讓李雨蒙回答了一開始我提出的問題,使她和大家都真正明白了“搭”字的含義。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圍繞小鳥的美麗和可愛展開討論,它爲什麼美麗可愛?帶着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我又及時的讓學生按照書中的寫法進行了仿寫,使學生在習作方面進行了鍛鍊。體現小鳥的可愛,學生能夠抓住重點詞語“一下子”、“沒一會”。這兩個詞都是說翠鳥捕魚速度快,用的時間短,學生在這裏又補充了很多表示時間短的詞語,如:“馬上”“突然”“立刻”等,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銜”體現了翠鳥捕魚的技術很高,通過詞語的替換,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用詞的巧妙。

我通過一個個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力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我覺得這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一、讓學生讀課題後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慾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二、通過抓重點詞語,詞語的替換,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過反覆推敲的。三、仿寫練習,教給了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使學生的習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當然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以後在備課的時候不只要備教材,還應該備學生,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臺階。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8

“境”是一種具體的教學場景,“情”則蘊含於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交流之中。“情”與“境”的和諧統一就是情境。情境創設因人因時而異,可以有很多種,這節課,我主要運用了音樂畫面、迴歸生活等方法來創設情境。

在導入環節,我設計了一組帶音樂的畫面,音樂是劉和剛的《父親》。這一組組震撼人心的畫面再配上歌手深情、悽婉的演唱爲文章創設了情境,渲染了氣氛。從外部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強化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感受和理解,爲本節課的教授奠定了情感基礎。

課堂的最後我用畫面和語言創設情境,播放韓紅的《天亮了》講述其中的故事,並親自講述了我和父親的故事,讓學生陳述自己與父親的故事。這裏運用了迴歸生活,創設情境的方式,將學生從課本引回到現實生活中,引發了學生的思考。

實踐證明,這些情境的創設是成功的,學生在各個環節中,更深入地融入了課文的情境。

美中不足的是,老師最終沒有以“情”開始,以“情”結篇。這篇文章的中心點就是要讀懂一個老農民老父親的心,而課堂最終響起的不是類似《父親》一樣的歌曲,而是唱起了《陽光總在風雨後》,與文章的中心偏離了。且這篇文章的另一個動情之處:是作者對父親的憐惜和敬重之心。這是爲什麼這篇文章始終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傷的氣氛的原因所在。可是這個案例裏缺乏了這個方面的分析。如果課堂的結束,讓學生從作者對父親的一顆關愛之心中學到如何表現對父親的愛。這也不乏爲對人生的一種有益的啓示吧。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9

課文主要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家陳毅小時候因專心看書,把米飯燒糊了的故事。課文圍繞“神童”的“祕訣”展開,說明陳毅學習成績優秀,成爲“神童”的“祕訣”是勤奮,從而揭示了“學問學問,多學多問”的道理。

文 中的主人公——陳毅,是建國後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長。學生對他卻不大熟悉,所以剛開始上課,我簡單地對陳毅做了一些介紹,以此來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文本。整 個課堂圍繞“祕訣”展開,學生們通過尋找關鍵詞句來了解這位勤奮好學的“神童”,在這個過程中,藉助陳毅的榜樣作用,學生不僅瞭解了他的學習方法,更從字 裏行間體會到了陳毅那刻苦勤奮的精神。

回顧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自己比較滿意的方面。首先從導入課題上,我採用了先從“祕訣”着手,通過理 解詞語的方式直接引入課題,我自己覺得是比較自然的。再進入課文內容的教學中,我採用的是對課題進行質疑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過看課題質疑,學生從不同角 度提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即“祕訣”到底是什麼?因此,就由找“祕訣”入手,解決學生最想知道的問題,調動學生探知的積極性,解決學生最需要的,幫助 學生有效地學習課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會提問的能力。其次在教學內容上,從陳毅的學習方法引入到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彙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從而更明白陳毅成爲“神童”不只是因爲他學習勤奮,還因爲他掌握了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值得學生的學習。最後我比較滿意的是在這節課中我對詞語理解的教學。 在這節課中我比較關注詞語的教學,在這節課中學習了“祕訣”、“名列前茅”、“總是”、“總算”等詞語,我用了找近義詞、查字典、造句、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但是我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自己仍存在許多的不足。首先就是學生的指導朗讀方面的指導。朗讀這方面一直以來都是 我班學生的弱項,學生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朗讀的拖沓、缺乏感情,所以這也是一直以來我比較關注的問題,但是可能自己沒有給予比較有效地指導,雖然學生在朗讀 上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仍需改進。再次就是我在進行點評時的語言缺乏,這一直是我自己想改進但是好像又無從下手的地方。每一次學生給了一個答案,如果是對 的,我總是說“好的”、“不錯”、“你真聰明”等詞語,但是當學生給了一個錯誤的答案,我卻不能很好的給予點撥,引領他得到正確的答案,我好像遇到這種情 況,總是說“你再好好想想”,我自己也意識到其實這樣根本無法使學生理解問題,但是我自己可能因爲教學經驗比較淺,無法給予他更好的點撥,這是在接下來的 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觀察、向有經驗的教師所學習的地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夠做到有效地點評。最後我覺得這節課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不是 很好。我觀察了我們班學生的表現,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是比較少的,也許他們是中年級,不像低年級的學生那麼活躍。但是我也觀察過其他班 級學生的上課情況,我發現我們班學生活躍性還是較低的,我意識到這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通過與指導老師的交流,我瞭解要懂得多鼓勵、誇獎學生,激發他們學 習的積極性。

這些就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想法。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0

《我選我》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一課。課文中的主人公王寧,在勞動委員的選舉中充滿自信地“毛遂自薦”,他的信心和愛心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肯定。故事的情節很簡單,而且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以我決定在講這篇課文時,注意學生的自主體驗,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感受、思考、通過角色朗讀讓學生在那種具體情境中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感悟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同時,有愛心、懂得應當爲別人服務是非常寶貴的美德。

下面我就這篇課文的幾個教學環節進行反思:

一、談話導入。

上課之前,請班長介紹班裏的班幹部,說說你們是怎麼當上班幹部的?從而引出課題。

二、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在前一階段比較注重方法的指導,過程在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作爲低年級的孩子,特點是: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如果強迫孩子四十分鐘都認認真真、規規矩距地上課,這是違反教育學的規律的,教學效果肯定也不會很好。所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學用結合,促進識字能力的提高。我先讓學生自由讀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再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小老師帶讀、出示字卡開火車讀、摘蘋果遊戲讀, 通過趣味性識字的方法進行生字教學。孩子的積極性很高,總能想出很多方法來記字形,比如:加偏旁、換偏旁等。最後做鞏固練習,讓學生用詞語造句。既讓 學生學到了知識,又活躍了課堂。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在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裏學習,才能培養出心智健全、張揚個性的學生。在生字書寫指導時,首先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先認讀。接着,區分字形。讓孩子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書寫位置,讓他們有對生字的整體感知。然後,教師範寫生字,生書空跟寫,最後,學生書寫生字。由於有很多孩子寫字不注意姿勢,我特別關注學生寫字姿勢。我想,以後能不能採用這個方法。希望在短時間內糾正孩子的坐姿,以利於今後的保持與儘早形成習慣。

二、理解課文

班級選班幹部是一件孩子們都關心的事,學生易於將課文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會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容易。但是自己選自己的事情卻並不多見。教學中在學生朗讀感悟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做事有自信,學會正確的自我表現。我採用生動有趣的朗讀形式,使學生流利地讀課文,體會情感,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優點。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身爲班幹部,你準備怎樣爲班級,爲同學服務這個問題具有全面性,因爲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讓孩子樹立服務觀念,學會爲他人服務。

不足之處有:

儘管識字教學依然是低段教學的重點,但閱讀教學也是不容忽視的。發展兒童語言是我們閱讀教學所肩負的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語文課程標準》)就閱讀教學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要求,注重了閱讀能力的培養,強調了朗讀教學。這是學習閱讀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不斷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的質量。但是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讀得較少,達不到目標流利朗讀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加強學生語感的訓練,注重朗讀的語氣,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享受讀書的樂趣。同時,加強學生對漢字的瞭解,特別是形聲字的認識,這樣有助於學生對文字印象的加深。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1

《火燒雲》是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一篇寫景物的文章,描繪了晚飯後火燒雲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作者準確地用詞、生動逼真的把景物美和語言美有機地融爲一體,抓住火燒雲顏色、形狀極多和顏色、形狀變化極快這兩個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火燒雲,體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啓發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要大膽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 本課在本組中是精讀課文,而本組的訓練重點是注意積累作文材料。這就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習作者是如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積累作文材料的。全文分爲三大段分來寫,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天上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第二段(第2—6自然段)講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第三段(第7自然段)講火燒雲下去時的情景。 本節課我帶領學生通過對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學習,體會了作者描寫這一幅絢麗多彩的晚霞畫卷,展現了大自然的瑰麗景象和看到火燒雲的喜悅心情。課中我抓住“多、變”的特點,根據聾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採用了多種生動的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領學生學習,使學生感受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學生通過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找一找等活動,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在分析、對比句子的異同中,加深對重點語句的理解,體會句子好在哪兒,有效地爲突破難點。 在課堂中,我是這樣具體進行教學的:

(一)、運用多媒體視頻,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先播放一段自己收集的關於火燒雲的視頻和優美圖片資料,讓學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燒雲的美麗壯觀,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明確學習目標。 先讓學生 自學課文導讀,明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後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隨着課文的描繪,想象火燒雲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重點朗讀。

(三)、合作探究,讀中感悟。 老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四)、加強練習,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1、用“燒”和用“紅”進行比較

我問:“天空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這句話中的“燒”字改成“紅”字,通不通?既然是通的,那作者爲什麼不用“紅”字,而用“燒”字呢?這個問題學生很感興趣,在我的啓發下,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開了,一學生說:“句中也有‘紅通通’一詞,用了‘紅’字就重複了。”一學生說:“課題是《火燒雲》,用‘燒’字起點題作用。”另一學生又說:“用了‘燒’字。他跟‘着了火’相互照應。”這個問題的設計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詞語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語文教學要取得成功,關鍵在於要營造學生思維活躍的課堂氣氛。其中,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難易適度,是否有足夠的思考價值,往往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這裏我提出了用“燒”和“紅”比較的問題,在課堂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2、說說火燒雲的其他名稱

我提出:“火燒雲還有其他名稱嗎?”這一問題一出現,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了小手,搶着說:“朝霞、晚霞、雲霞、彩霞、紅霞。”這也是詞語的訓練,這一設計是我讓學生加深對“霞”、“朝”、“晚”等字字義的理解,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3、用仿“紅通通”的形式講顏色

我問學生:“作者說,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那麼你們能試着說這些顏色嗎?”同學們有的說“紅通通”、“金燦燦”,也有的說 “葡萄灰”、“茄子紫”、“梨黃”,還有的說“白茫茫”、“灰濛濛”等,當學生說到“白茫茫”、“灰濛濛”兩詞時,我告訴學生,這兩個詞從詞的結構來說是對的,但跟火燒雲的實際不相符。這種詞語訓練的方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因爲要求具體,方式新穎。

4、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的某種變化

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火燒雲顏色的變化多和變化快嗎?”這一問後,一同學答道:“五顏六色、變化莫測。”這時我繼續追問:“你又能用一個詞語概括火燒雲形狀的變化多和變化快嗎?”學生回答:“千姿百態、瞬間萬變。”就這樣,我用“變化多”、“變化快”這條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火燒雲這三個方面的景象顯示出共同的特點,這樣一來,教學思路清晰,學生獲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這些練習,學生卻很感興趣,發言興致高,效果是很好的。我還在課文結束後安排了一個說話練習,要求仿照課文說說火燒雲的形狀,這項練習,仿中有創。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即可完成,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因而學生情緒高漲,爭相發言,慾望不止。 火燒雲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很少有學生留心去觀察它,所以大多數學生對於火燒雲的相關知識知道的較少,因此引入課外資源很有必要。教師課前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火燒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課上交流。教師也可以收集一些視頻錄象在導入新課的時候進行播放,讓學生對火燒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課後可以蒐集火燒雲的形成原因。

不足之處:

一、複習階段我讓學生說說每個段落大意的意思,加大了難度,學生沒能回答出來。這就讓我感到問題的提出要有階梯式,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是比較重要的。

二、重點段落讀的時間還不夠。本課重點是形狀的變化,但是學生對雲的形狀變化是怎樣的還不夠。主要是讓學生自由讀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掌握不夠好。

三、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整節課,讓聽課的老師和我也感覺得老師總是牽着學生來走。缺少了讓學生來討論、質疑的時間。

四、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課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現,可以在課堂上點明一下在寫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做。

五、拓展延伸的教學還應該深入一些。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2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孩子來說比較遙遠,要想從孔繁森撫養孤兒,獻血爲其交學費這一故事中體會他的無私與偉大,關心藏族人民、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感知其優秀,我覺得難度較大。文章末尾詩歌的渲染在感知上學生更覺得有高度。但我相信學生內在的潛力是無窮的,等待着去開發,學生的智慧火花是靈動的,等待着去點燃。我用什麼去開發、點燃呢?當然是文本這個媒介。本節課上我着力讓學生體驗文本角色,近距離親近文本,不僅要知其表面意義,更要領悟出深層次的內蘊,從而很自然地襯托出人物的精神,並對文中難點——歌詞的感悟能有了突破。個人感覺本節課的教學還是成功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深入淺出,高潮迭起。幾點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 解讀教材的深入淺出。

1、讀厚教材。

於永正曾說過:“課文鑽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這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教材,只是擇取了孔繁森的一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其高大形象,怎樣把教材讀厚,豐滿人物的內涵呢?課前,我閱讀了大量關於孔繁森的資料對本課進行反覆還原解讀,他的其他很多事例讓人感動,最後一個自然段藏民們深情唱的歌詞中的“光明”一詞,也就深刻起來,讓我出現了靈感。如在教學難點文中的歌詞時,我先以“小朋友們,你們讀懂了什麼?”這一問題爲引子,多元化地讀出“深情”的不同內涵,(感激、熱愛、自豪、團結等)。再適時地補充資料讓學生更全面地走進孔繁森,對孔的優秀品質有更深的感受,激發情感進一步昇華。接着問:聽了這些故事後,你認爲孔繁森爲西藏帶來了什麼?(學生回答爲:富裕、愛心、無私、奉獻等,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師:是呀,這些美好的東西帶給了藏胞們無限的希望,讓他們看到了“光明”,所以他們唱到(生深情地讀)。這一環節,對全文的難點進行了有效地突破。文字力透紙背,帶給學生的是強烈心靈衝擊。

2、讀薄教材,抓精要。

把教材讀厚了只是我的感悟,如何讓學生感受得到呢,我又嘗試用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引導孩子抓住課文精要之處,把教材讀薄,提高課堂效率,激活學生思維。(1)把這篇課文讀成兩個詞“優秀”“感動”。如以“哪些詞語讓你感動”貫穿全文,抓關鍵,由表及裏引導學生品位朗讀。(2)對教材進行重組。在品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導出第一小節的“優秀”。此時的“優秀”,在學生眼裏是有着深刻的內涵的,是有着學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爲支撐的“有情物”,學生朗讀地釋放自然更加精彩,學生在一筆一畫地跟着我寫優秀這個詞語的時候,心裏裝着的是敬佩和感動。(3)抓關鍵詞,品味閱讀,抓住“懇求”“深夜”“悄悄地”“親生兒女”等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這樣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較易接受,學生品讀得也較爲精彩。

二、語文教學要樸實紮實。

這節語文課我想充分體現這一點。語文教學的真諦是高屋建瓴,但又樸樸實實,可以模仿,可以借鑑,沒有故弄玄虛,不要花枝招展,有的只是對文本的個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領學生徜徉在語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我想借助的僅僅是圖片和文字而已。如課堂上我以關鍵詞“親生兒女”爲契入口,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回味體驗,填補課文空白,發揮想象,活化感動,由己及他,由表及裏深入體會孔繁森的優秀精神品質。再如課堂上我結合語境,多角度地思考“悄悄地”,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對人物有全面地瞭解。在理解“再三懇求”時採用換位閱讀的方式,把自己假設爲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說,我只是自然地引導,這樣學生離文本最近,最容易讀懂。就是在這樣的訓練中,我想讓課堂成爲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爲學生的登臺亮相提供了一個個平臺,學生的精彩來源於課前精心設計的訓練,也想讓課堂因紮實的訓練而精彩。

三、着力體現“語文味”。

本節課着力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讀好課文,積累語言,因爲我知道將語文的工具性夯實了,語文的人文性就跑不了了,語文的人文性是依附在語言文字背後的。多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多讀也是教師教好語文的保證。在教學重點句子“像親生兒女一樣撫養”“再三懇求獻血”以及歌詞時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入情入境,動人心絃,感人肺腑。在反覆地讀中對句子的體會越來越深入,同時也讀出了不同的理解。教材是有生命的。我們的語文課,除了知識點的認識,更需要激情,需要感染,需要情感的共鳴,需要“語文味”。我必須是一個感情豐富並學會“煽情”的人,還需要能夠準確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瞭解教材的同時瞭解學生,並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樑,使學生在激盪的情感中,受到感染、薰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從開始以“地圖“導入到一個個過渡語和評價語以及描述性語言的設計我都注意激起學生的情,讓學生真正做到“情動而辭發”。

此外在這節課上我還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課堂教學資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對教材的一部分——課文插圖,我也進行了有效地利用。如在教學中我問學生:成爲孤兒的孩子,他們會過怎樣的生活?可是你們看?(出示插圖)仔細觀察他們的表情,看到了什麼?這樣有效利用插圖資源,反襯突出了人物的高貴品質。在過渡到第三小節的教學時,同樣藉助插圖的內容導出:孩子們盡情享受着孔繁森的愛和關懷,一天天快樂健康的成長起來了,他們從不會想到,爲了幫助他們上學交學費,他竟然去(獻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有利於學生情感的激化。思維的啓迪。

當然,這節課也有感覺不到的地方,如有些地方的處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不是過於深入,要求是不是拔得過高了,還請專家評委們給予指正,謝謝!

我們呼喚有活力的課堂,我想這不僅需要學生有“定力”,更需要老師有“定力”,“寧靜以致遠”我需要的守住一顆平常心,在活力課堂的追求中走好每一步。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3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情感,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遵循這一要求,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藉助拼音大聲讀課文,爭取讀通、讀順。本課有不少長句子,如: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畫照着寫;他寫呀寫呀,日子一長,木板竟被寫穿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絕對是學習的難點。在一塊的處理上,我堅持重點指導句間停頓,只要求學生把長句讀通順。學生一有進步,絕不吝嗇我的表揚,讓每個孩子感受到我對他進步的肯定。教學中設計多種形式的讀,如:男女生賽讀、小組讀、同桌讀、齊讀等,讓孩子在讀中領悟文意、在讀中積累語彙、在讀中質疑思辨、在讀中陶冶情操。。

積極情感的內需,還需要外界施加影響。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持久性差,興趣容易轉移,更需要教師以評價爲“調節器”,不斷刺激學生。在指導“好學上進”這個詞時,我提問:“怎樣的孩子才能稱的上好學上進呢?我們班上有嗎?”引導學生理解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就是一名好學上進的孩子。由學生再回到文本,“我們班還有很多好學上進的孩子,懷素小時候就是和你們一樣好學上進,你們說該不該表揚他呀?那我們一起來誇一誇他吧!”這時候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理解,當然能夠帶着情感來讀,他也能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4

《鯨》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常識性說明文.這篇精讀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課文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不乏生動形象,作者運用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鯨的特點加以說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在教學時,考慮到鯨對於學生來講是種不常見的東西,所以我運用了課件,讓學生不僅從書上,更從視覺上深深體會到了鯨的各種特點和生活習性.首先,我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抓住要點,引導他們讀通讀熟課文,弄清課文講了關於鯨的哪些內容,接着,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特點.組織他們自讀課文,認真體會鯨的特點.之後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深入研讀,並根據選學內容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以第一自然段爲例,研究作者是怎樣說明鯨的"大"的.畫出體現鯨大的有關詞句,品味並分析說明鯨大的方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讓學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找出來,讀讀議議,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最後,我根據課後作業題的要求,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分別畫出鯨睡覺,呼吸,進食的樣子,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又讓他們進行了生動有趣的"鯨的自述",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樣通過作業訓練,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技能,從而發揮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語文地球萬歲教學反思 篇15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葉茂,衆寫歡樂歌唱。作者巴金以樸實優美的語言讚頌了這自然景觀。首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網絡這個信息渠獲取資料、運用資料,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時代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衝擊着我們的生活。教學要創新,首先要緊隨時代步伐。在學習課文時,學生不僅渴望瞭解作者,更想身臨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樹、那鳥。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爲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學生的實踐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得以不斷激發。其次,課文課程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也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及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影響。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情感交流和碰撞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語文課上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課文本身就有語言形式上的美,並從中可以展開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並結合生活實踐受到沒的感染,培養了審美的情趣。這節課中學生感受到了動物間以及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統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飽滿的情感,培養了發現美、感受美的樂趣。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教學中將學生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我既是樹,你既是鳥,樹鳥相互欣賞,形成整體。最後,在課堂中倡導學生充分朗讀,自主體會,獨立創作,力求體現主動參與,合作互動的教學境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但由於教學時間調空不當,致使學生在讀文時讀得不夠充分,後面的自主感悟、換位整合沒有充分展開,使學生未能淋漓盡致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今後,我應倍加努力鑽研、探索、提高自身素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