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4W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篇1

一、 總則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精選3篇)

爲進一步加強學校信息化工作規範管理,促進學校信息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保證信息化建設的時效性和可持續發展,真正發揮數字化校園平臺在學校教學、科研、及管理方面的支撐作用,根據大連市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結合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學校信息化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籌規劃、集中管理、分級負責的管理原則。

二、每兩週召開一次例會制度

1、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負責審議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與經費預算;制定審議學校信息化建設、運行管理及校園網安全的規劃制定;明確在推進高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各部門的責任分工、資源分配以及考覈機制;對我校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和政策性問題進行決策。每兩週召開一次例會,及時交流和反饋。

2、學校資源開發小組具體負責分期實施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負責對信息化相關項目進行評估和管理,負責信息化建設中的技術指導和支持,負責數據標準的制定和公共平臺應用的推廣與培訓,負責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體系。學校各信息化建設小組具體負責本小組系統建設和信息安全工作,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實時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切實做好與本職相關的各項信息化建設工作,完成好信息化建設任務。

三、資金保障制度

學校設立信息化管理經費,用於支付信息化項目在實施管理、系統功能改進和數據維護、部門信息化技能培訓等方面產生的費用

1、信息化建設項目包括班班通系統、廣播電視系統、專用教室信息化建設系統、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網絡基礎應用、學校信息化資源系統建設、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建設系統等。

2、學校信息化建設項目中的網絡設備、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硬件設施均由資源開發小組統一管理和分配。

3、學校各開發支持小組負責本小組所建的應用系統的使用和管理,要保證對系統數據的及時更新維護,並配合資源開發小組做好信息系統的備案工作,及時做好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做好系統的推廣使用。

四、定期反饋和交流制度

1、制定定期反饋和交流制度,學校資源開發小組具體負責分期實施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負責對信息化相關項目進行評估和管理,負責信息化建設中的技術指導和支持,負責數據標準的制定和公共平臺應用的推廣與培訓,負責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體系。學校各信息化建設小組具體負責本小組系統建設和信息安全工作,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實時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切實做好與本職相關的各項信息化建設工作,完成好信息化建設任務。

2、每學期組織一次本學校信息技術建設工作檢查,形成檢查報告。每學期組織一次校內交流,形成交流成果和經驗推廣方案,做好年度總結。

五、信息化工作激勵機制

1、信息化工作將納入部門工作考覈範圍;

2、學校設立信息化管理經費,用於支付信息化項目在實施管理、系統功能改進和數據維護、部門信息化技能培訓等方面產生的費用

3、學校每年進行信息化工作的評優工作,對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成績優秀的部門和信息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篇2

《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企業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職業衛生組織機構

(1)確定最高負責人,一般爲本單位法定代表人(廠長、經理)。

(2)確立職業衛生管理專職部門,可設立獨立的職業衛生管理部門,也可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設立。

(3)確定職業衛生組織機構中各部門的管理職責。涉及部門包括生產、設備、技術、物資供應、工會、安全環保、人事勞資、財務等。

(4)根據機構職責,分解任務和責任。

(5)定期檢查機構運作是否有效。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者和勞動者共同遵守的規範。企業建立、健全自身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是企業的自律行爲,也是企業履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法定義務。

一、一般性規章制度

(一)職業衛生崗位責任制

職業病防治責任制是指企業內部按照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總負責,部門分工負責和崗位各負其責而建立的一種責任體系和責任保證制度。責任制應明確規定各種工作崗位的職能、工作內容及其應承擔的責任,並要求各崗位員工嚴格執行。主要包括廠長(經理)崗位責任制、主管職業衛生廠長(經理)崗位責任制、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部門經理(車間主任)崗位責任制、班(組)長崗位責任制、工人崗位責任制等。

1、決策層的職責

(1)全面負責本單位職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

(2)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

(3)負責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衛生的各項規章制度;審覈批准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技術措施和長遠規劃等。

(4)保證本單位職業衛生投入的有效實施。

(5)掌握企業內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情況,組織開展廠(企業)級職業衛生檢查,對重大隱患組織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6)開展廠級職業衛生教育與考覈工作。

(7)負責組織制定本單位的職業衛生應急救援預案,並每年至少演練一次。

(8)及時、如實上報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組織對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調查分析及處理工作。

2、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職責

(1)協助領導推動企業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彙總和審查各項技術措施、計劃,並且督促有關部門切實按期執行。

(2)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並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組織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登記、上報、建檔。

(5)組織和協助有關部門制訂制度、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情況,有權責令改正,或立即報告領導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3、各部門負責人員的職責

(1)貫徹落實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2)協助職業衛生管理部門識別、評價、控制職業危害因素。

(3)指導、督促員工正確執行各項操作規程。

(4)協助做好廠級職業衛生培訓並組織開展內部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及時向員工介紹職業危害。

(5)積極聽取並向上級反映員工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6)定期向上級統計報告職業衛生管理情況。

4、員工的職責

(1)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遵守並履行制度要求,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爲改善工作環境提供建議和意見。

(3)接受職業衛生培訓。

(4)積極提供技術改造措施實施後的信息反饋。

(5)及時反映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

(6)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及時向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報告。

(二)職業病危害申報制度

企業應依據《北京市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建立職業病危害申報制度,明確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的內容、範圍及時限,及時向所在地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進行申報和變更申報。

(三)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制度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掌握企業內部各崗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建立定期檢測制度,制度重點包括以下內容:

1、確定具體部門和人員,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管理工作。

2、建立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檔案,並妥善保存。

3、明確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確定檢測的具體要求,包括檢測點分佈、檢測週期及檢測結果的登記報告等。

4、委託有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企業內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情況進行定期檢測評價,並將檢測評價結果向勞動者公佈。

5、發現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不符合衛生標準時,應及時確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要求,保證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符合國家標準。

6、委託檢測費用應列入預算。

(四)職業病防護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在編制職業病防護設備設施管理制度時應結合單位設備狀況,在制度中做出具體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在購置防護設備設施時,對設備設施的選購要滿足職業病防護技術要求。產品應當具備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使用說明書應當載明防護性能、適應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應當確定防護設施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兼)職防護設施管理人員。

3、對防護設施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維修、保養,保證防護設施正常運轉。

4、建立防護設施技術檔案:

(1)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2)防護設施檢測、評價和鑑定資料;

(3)防護設施的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4)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

5、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採取臨時防護措施,並向勞動者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後及時恢復原狀。

(五)個人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個人防護用品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個人隨身穿(佩)戴的特殊用品,這些用品能消除或減輕職業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如防護帽、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眼鏡、防護口(面罩)、防護耳塞(罩)、呼吸防護器和皮膚防護用品等。制度應強調以下幾點:

1、購置防護用品產品時,應保證防護用品的質量和防護用品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要求,產品應具備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安全鑑定證、安全標誌和使用說明書,使用說明書應當同時載明防護性能、適用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確定防護用品管理機構,並配備專(兼)職防護用品管理人員。明確防護用品的發放、保管、使用、報廢等要求。

3、對勞動者進行防護用品使用方法、性能等相關知識培訓,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用品。

4、定期對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勞動者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六)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制度

職業衛生培訓對於提高企業負責人和勞動者的職業衛生知識水平、增強職業病防治意識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應強調以下幾點:

1、企業負責人應當定期接受職業衛生培訓,瞭解掌握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增強職業病防治法律意識。

2、職業衛生培訓內容應包括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單位有關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以及職業衛生防護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的使用、應急救援措施等。

3、新錄用勞動者、變更工作崗位或工作內容的勞動者,應當接受上崗前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

4、應組織勞動者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

5、做好各類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檔案管理工作。

(七)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篇3

1建立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包括項目經理、技術人員、施工員、班組長、專職安全員等,編印成《員工手冊》;作業人員下發《員工安全須知》,人手一份,互相監督。

2對所有進場的職工、分包隊伍進行入場安全教育及針對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並建立個人安全教育卡片。

3需持證上崗的特殊工種工人都必須經過培訓考試,並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後方可上崗。

4各工班每天上班前,工班長做班前安全施工教育,並做好記錄。

5主管安全生產副經理組織每月兩次安全檢查,安保部不定期組織人員檢查,專職安全員天天檢查。

6對查出的問題隱患要做好文字記錄,開據整改通知單,並落實到人,限期整改,整改完畢後要由安全員進行驗證。上級安全部門將不定期對本項目進行安全檢查。

7技術員編制技術方案、技術交底必須同時編制詳細、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並向操作人員進行書面交底,雙方簽字認可。

8現場發生的.安全事故,都要本着'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查明原因,教育大家,並落實整改措施。重大安全事故必須及時向上級部門及地方有關部門彙報,積極配合和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和處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