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1W

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利用寒假,我翻看了國中歷史新課標及解讀,通過認真研讀,對於新課標的調整及其理念有了更深的認識。

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新課標堅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堅持並強化“三維目標”的整合,重視國中、高中、大學歷史課程的整體構建與銜接,進一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堅持歷史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中的地位。強調歷史教育的獨特性:歷史課程是通過學生學習人類社會按照時序的發展過程來塑造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

新課標最突出的特點是在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上發生了較大變化,即在堅持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堅持歷史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中的地位的同時,強調歷史學科的時序性特徵,從國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該學段歷史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出發,按照時間的順序,精選最基本的史實,採取了“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以“線”穿“點”,以“點”連“線”,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聯繫來理解“線”。

現在很多老師很講究教學方法,但是往往忽略了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纔是最重要的。根據歷史課程的時序性要求,爲了給學生必要的歷史發展的整體概念,適當增加一些知識點。例如,中國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東漢、安史之亂等內容;中國近代史增加了義和團、袁世凱復闢帝制、北洋軍閥混戰等內容。從課程內容整合與相關學科的銜接,從學段角度出發,考慮知識點的難度,從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出發,刪減一些不影響國中學生理解歷史發展主線的知識點。如元謀人、堯舜禹傳說、禪讓制、世襲制、魏源、嚴復、詹天佑、侯德榜等內容。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如對於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是以代表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和第二卷爲依據給以敘述。

新課標強調要理解歷史的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無論是中國史的課程內容還是世界史的課程內容,我們在排列重要的知識“點”,即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時,都是根據歷史的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這兩條縱橫交錯的“線”來安排的。新課標仍然把中國史和世界史各分爲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中按照時間順序列出若干重要的知識點,包括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等。其中的一些知識點是以事系人,重在講事件的來龍去脈而涉及到人,一些知識點是以人系事,重在講人的生平事蹟而涉及到事,而以前者居多。

教師在教學中,要依照歷史順序讓初學歷史的學生具體知道這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和學生自己的感悟,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要讓學生清楚地瞭解這些歷史事件、人物、現象發生和存在的時間和地點,啓發學生探究這些事件、人物、現象之間的有機聯繫,才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理解能力。如果沒有明確的歷史時間意識和空間意識,只是講述歷史事實,那麼,面對這些事實,學生就會感到雜亂無章,沒有頭緒,甚至發生歷史的錯位,無法正確地考察這些事實之間的相互關係,也無法揭示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達不到歷史課程的培養目標。

新課標還強調貫徹歷史課程的基礎性和普及性原則。國中教育是基礎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國民教育,國中階段的歷史課程應以普及基礎性的歷史知識爲主。國中歷史教師要認真學習並充分領會課程標準中對課程設計思路的表述,遵循歷史教育規律,全面理解課程內容所採取的“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克服專業化和成人化傾向,避免追求過全、過深、過細的歷史敘述。一些較深的內容,在國中教學中不必過多涉及,避免從課程的廣度和深度上超出國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也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

作爲歷史老師,不僅僅需要雄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強烈的現實關懷,深刻的問題意識,雄辯的論證能力。細節聯繫歷史,如何讓歷史觸手可及,這是我們很多老師需要不斷探索和成長的道路。

作爲教師,要想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要緊跟新課程的理念,及時滿足和解決學生的需求,那就不斷要充實自己的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讓我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將繼續吸收其精華,逐步消化吸收,逐步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尋求發展和進步。

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非常欣賞上海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生四十年,爲學生想四十年,爲國家民族想四百年。”

那麼我們歷史教師承擔着怎樣的時代使命?通過歷史課,學生學到的應該是什麼?難道只是爲了讓他們記住一些朝代,背下一些都城,瞭解一些屈辱,知道一些探索嗎?我認爲問題可能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教學目標基本上是以傳授知識和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爲主,在思想教育方面,多爲政治性的國家教育和民族教育,缺乏情感影響和人格教育。

2、過於強調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知識點羅列過多,授課時間不足,教師教學緊張,導致教法實施以“灌輸”、“說教”和“畫重點”最爲普遍;教師包辦“壟斷”和“一言堂”,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存在,也導致學生和社會對歷史課程產生誤解和偏見,認爲歷史的學習方法無非是死記硬背而已。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界定歷史學科的性質爲人文學科即歷史教育要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設。所以我們要使學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那麼,如何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呢?

有一次,週一早晨舉行升國旗、唱國歌的儀式。讓我們感到尷尬的是站着一千多名學生的大操場,幾乎聽不到唱國歌的聲音。面對這樣的場面,我做了這樣的工作:南京大屠殺固然是日本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但也正是由於國家放棄了人民,將軍放棄了士兵,軍隊放棄了百姓,男人放棄了女人,兒女放棄了父母,大人放棄了孩子的因素,所以纔會出現這樣束手

待斃的情形。而在一個公民的社會裏,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主人,如果我們在任何時候能想到“我就是國威,就是國儀,就是國家的尊嚴與安全,”那麼,我們就能做到在空無一人的廣場上獨自一人長國歌升國旗,而那一個人的力量將勝過千百個不負責任的“匹夫”。這裏面沒有一句直接的說教,沒有一句直接的批評,但我想每一名學生都會被震撼,每一名學生都會深思。這件事告訴我們,歷史教育無處不在,歷史教育大有作爲,歷史教育責任重大,它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存在與興衰。

着力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人的智慧,完善人的人格。從歷史學科內容看它包括了人的思想、行爲等各個方面。對人各個發展側面的教育也應該是最全面最具體的,所以歷史教育應當具有養成和塑造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功能,它可以提升人的智慧、完善人的品格。有一次,我朗誦了《天才還是魔鬼》一文,然後發表了自己的感慨:哈伯因爲攻克氨的合成這一世界難題,將無數人從飢餓的死亡線上拯救出來;他也因發明大量化學武器並用於戰爭,使無數人傷殘致死;他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受人尊敬,他也是戰爭魔鬼遭人唾罵。”我把問題拋給了學生,讓學說發表議論:你認爲應該將諾貝爾獎頒發給哈伯嗎?請說明理由。學生們討論的非常熱烈,各執己見。面對這樣的爭論,我做了恰當的引導:哈伯爲了國家贏得這場戰爭而製造毒氣,那麼他的國家——德國爲什麼要發動這場戰爭?你認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什麼?我們該怎樣面對戰爭?怎樣面對科學發明?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的討論,是學生認識到科學發明既可以用來造福人類,也可用於毀滅人類文明,科學發明既可以用於正義的事業,也可以助長邪惡的勢力,這一切都取決於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的歷史教學需要生動的故事、富於感情的 語言去打動感染學生,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在潛移默化中水到渠成。

通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分清哪些是美的、善的,哪些是醜的、惡的;哪些是應該學習、發揚的,哪些是應該批評、鬥爭的,更讓我們明白:改造自然要符合自然的規律和必然性,改造社會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和必然性。

通過學習歷史,教師可以運用勞動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運用人類改造社會的 曲折和艱難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意志品質教育。

通過學習歷史,使學生認識到爲了實現偉大的理想,需要付出代價,有時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應堅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從而提高學生爲美好社會奮鬥的自覺性。

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學校組織我們學習課標,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感自己認識的不足同時也積極要求自己要與時俱進,在新課改的大好形勢下,努力進步。

首先要根據義務教育歷史課程的性質和特點,確定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同時應重新界定新時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概念。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其次,要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前更多關注的是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的,死記硬背、題海訓練得到的高分,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所以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第三,尤爲重要的是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爲人民服務,樹立遠大理想。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他們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總之,我們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固定模式中,要樹立讓學生學真、學善、學美、學成人、學成材的觀念。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想我們應努力做到:

(1)在教學觀念上,應由重教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

(2)在信息傳輸中,應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由重傳遞向重發展轉變;

(3)在教學模式上,應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向教學個性化轉變;

(4)對學生的態度,應由居高臨下向平等融洽轉變。

總之,在新一輪歷史課程改革中,要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爲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熱情,以達成我們所期望的課程目標。

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普通人讀歷史,目的大概有三種,一種是證明了自己博學,一種是追溯上古的八卦,一種是想弄明白爲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黃仁宇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太多的史料堆積,也沒有太多的細節描寫,那麼,看這本書的人,大致應該是第三種目的了。在沒有教歷史之前自己只是以第二種人的身份去看歷史書,甚至直接看電視劇。但是從開始教歷史這個學科之後才發現光看這些書是遠遠不夠的,自己很難對一個歷史問題提出深層次的理解,這也就導致課堂的深度不夠,因此我選擇了《中國大歷史》這本書。剛開始讀的時候常在一個段落上徘徊許久,不知其意,然而慢慢讀下來,便明曉原來如此這般。有的人說他是馬後炮,事後諸葛亮,但是這種從經濟學角度去分析歷史的視角又何嘗不是一種偉大的嘗試呢。

首先說一下我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整體感受吧:最近愈發的覺得能夠看淡中國歷史上那些屈辱的時刻,感覺都是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這和之前懵懂的認爲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不一樣)感覺他給我根植了一個觀念,我們並不是什麼天朝,之所以中華文明能流傳這麼久與我們所生長的土地,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封建制度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比方說有很大一部分人說自己國小的時候學習特別好,或者國中的時候學習特好,或者高中的時候學習特好等等之類。我發現這樣的人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的內心其實覺得自己學習還是好的,只是不認真學習了,如果一旦認真起來,還是學習好的不行。這樣的人還有另一個共性,就是現在的他們以及未來的他們學習也不會變的跟以前一樣好了。而我現在自己就處在這樣一種狀態中。不是曾經有一個唐朝,就永遠都有那個時代的繁榮,更不是努努力還能比那個時候更好。有的時候,我覺得得承認一個事情,我們其實本來就不怎麼樣,偶爾表現得好了一點兒就幻想金榜題名非我莫數了,這是非常不成熟的。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收穫的最大的道理。當然這樣說不是爲了給自己不夠努力找藉口,我只是想給自己放鬆壓力,不讓身體承受很大的壓力,努力向前看。

接下來想結合書中的幾個小觀點談下自己的感受。

1.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原因分析。我學歷史的時候只知道秦始皇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認爲這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我並沒有想過與我們同時期的歐洲確從未實現過統一,爲什麼中國就必須要實現統一呢?本書從土壤、風向和雨量進行了具體數據的分析得出:黃河幾乎每年都有水災,而爲了治理水災僅憑几個割據國家是很難達到目的的,這就需要一箇中央集權制國家來統一協調治理水災。另外,從農業與遊牧的角度分析,也可看出長城的部分路段與15英寸等雨線基本一致。而爲了抵禦遊牧民族的攻擊也十分需要中央集權。在讀了這一章的介紹後,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實現統一真的是歷史發展的一個趨勢。

3.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其實就是許多農業家庭組成的一個大羣體,每當一個新朝代建立都會進行重分土地,農民基本上都會分得能夠維持自己生活的土地,這樣他們就會踏踏實實的擁護自己的國君,直到地主豪強無休無止的兼併農民土地,而國君卻拿不出更好的處理方案時,被生活所逼的農民便會揭竿而起,跟隨一個賢明的主子推翻一箇舊的朝代建立新政權,然後再繼續分得土地,繼續被兼併,繼續反抗……就是這樣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出現了一個接一個的朝代,直到被資本主義所衝擊。

3.1020xx年前趙宋的試驗要能在這關頭實現而有成果,財政上各種端倪必須全部用商業習慣管制……大多數民間事業從旁在側的襄助,也須公司化,採取法人的地位才能對公衆負責。統而言之,一切要能在數目上管理。……當王安石對神宗趙?說“不加稅而國用足”,他無疑的已知道可以借用借款的辦法刺激經濟之成長。當生產增加貨物流通時,即使用統一稅率也能在高額的流通狀態裏收到增稅之成果。這種擴張性的眼界與傳統的看法不同,當時人的眼光將一切視爲不能改變的定數。因此王安石與現代讀者近,而反與他同時人物遠。……中國政治統一的程度遠超過國內的經濟組織,繼續發展的結果,只有使兩者都受挫折。

這本書可謂是把大歷史的“大”字闡釋的很好,讓我讀完之後再看歷史時的格局變大了,我想這就是我所想要的結果。

國中歷史讀書心得體會 篇5

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開拓性地創造出“大歷史(Maco-history)”的研究方法,以宏大敘事的方式,歸納總結現有史料,高度壓縮,構成簡明的綱領,以時間縱向與歐美歷史進行比較分析,是謂“大歷史”。   不可否認,黃仁宇先生所敘之歷史,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中國的歷史長河,創史家之先例。且自始自終圍繞着一個問題展開:爲何中國文明的發展中未能衍生出資本主義經濟?而其將關注點放在了“財稅制度”上。衆所周知,黃仁宇是明史專家,其中明朝的財稅制度更加是其研究重點,也許其遵循“大歷史”的研究角度,以小見大,從明朝的財稅制度看見了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頑疾所在。(事實是否如此,我並未深究,畢竟我不是歷史學家。)   縱觀《中國大歷史》,黃仁宇先生從夏商周開始,洋洋灑灑闡述了中國兩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涉及政治經濟體制、軍事戰役、藝術思想等等方面,而作者更爲重點着眼的則是——政治經濟體制的發展。其認爲,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體制是以中央集權爲特徵,繼而形成百年不變的官僚體系,而維繫上下級的管理規則,則是一種以儒家爲基礎、幾經修正的道德倫理的意識形態。此種統治形態,歷經千秋的朝代更迭(現代中國除外)未曾改變。需要說明的是,此種統治形態,產生於夏,基本形成於宋,而極致於明。用黃仁宇先生的一句形象而通俗的話來說則是“潛水艇夾心麪包”(他是否意欲說“熱狗”)。上面一塊長麪包稱爲官僚階級,下面一塊長麪包稱爲農民,兩者都混同一致,缺乏個別色彩,其當中的事物則爲“文化精華”(即道德倫理)作文。

這種體系的維持之久讓人驚訝,可以這麼說,統治階級的主要經濟來源,這兩千年以來都是以自耕農所繳納的稅收爲主。經濟形態決定上層建築體系,這就決定,統治龐大農民階級的官僚體系的形成是必然的結果。爲何這種政治經濟模式能長久地代代更迭而沒有本質地變化,或者說,在這樣的層層級別之下,爲何作爲最低層的農民,卻心甘情願地被“奴役”了幾千年(雖然當中的無數次農民起義,要不就是不成氣候,要不就是充當了朝代更迭的工具)?作者在此提出了“數目字管理”這一關鍵詞。所謂“數目字管理”,其實通俗來說,就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即爲全國的資源以市場爲導向,而政府則是在市場中作爲秩序的維護者。用黃仁宇先生的話來說,即爲上層建築通過對市場價格及其貨幣流通的統計數字爲據,調節全國的經濟生產運行狀況,並以徵稅以及預決算財政來調控經濟運行,繼以制定法律法規來維護及規範市場秩序。作者認爲,由於層層官僚體系構成的嚴謹與祖先崇拜情結普遍存在,決策層主動改變體制的根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施行“數目字管理”的方案也變得不可能。

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法,無疑是要封建社會的統治者們改變自身的政治體制,與統治方法,別說這有悖於常理。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以農耕作爲國家的基本經濟基礎,整個封建王朝實際上對龐大的農民階層的統治,夾於中間的商人其作用則是微乎其微了;再者,兩千年來的儒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地凝結在整個國家精神當中,儒家思想的“重農抑商”觀點也是嚴重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的因素之一。

總之,中國歷史發展至今,偶然性不乏其中,但這裏面的必然性是昭然若揭的。

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自出版以來,引來不少專業或非專業史學家的評論,其中大家公認的硬傷在於微觀史料的考證上的不足,有許多論點未免過於主觀判斷,給人以話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