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4W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 篇1

《人類簡史》是一部不長的書,卻按時間順序梳理了從智人出現到當今又到未來的人類發展全過程。書中確定了人類歷史的三個關鍵節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精選3篇)

認知革命是指在距今7萬到3萬年間,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通過語言傳遞事實和信息。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與其它動物並無太大區別,風餐露宿,捕獵、採集爲生,要躲避其它猛獸的襲擊。

認知革命以後,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通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的範圍大幅擴張,部落的規模擴大、能力提升,開始成爲自然界的主導力量,甚至具有滅絕其它物種的能力。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徵,之後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的人類歷史。

農業革命是指大約1萬年前,人類通過種植、馴養等方式,由捕獵、採集的遊牧生活轉向在定居在永久聚落裏。通過發展農業,人類獲取食物的來源更有保障,爲養活更多的人創造了條件。人口大量增加,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社會形成。在這過程中,由於農業產品的差異,出現了商品交換;爲了維護社會秩序,出現了統治階層;進而出現了村鎮、城市和王國,也創造了更多充滿智慧的文化產物,金字塔、漢莫拉比法典、百家爭鳴……人類活動越來越複雜多樣,文字在記錄這些歷史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後人得以瞭解農業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關於農業社會,書中提出了兩個有趣的悖論。第一個是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農業社會以前,人類居無定所,小麥只是一種普通的野草。在小麥作爲糧食的價值被發現後,人類開始大規模種植小麥,人類數量才得以大量增加。

伴隨這一過程的是小麥從普通作物一舉成爲遍佈全球的主要作物,約佔據225萬平方公里。從生物角度看,一個物種繁衍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則意味着這種物種在物競天擇中取得了成功;反之,則瀕臨滅絕的物種則意味着物種的失敗。因此,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的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了物種的大發展。我們可以說是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的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這是個很新穎而有趣的角度。

第二個是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的糧食,免於飢餓的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並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了,不得不日復一日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遊牧採集爲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看來,人類原本爲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這確是件弔詭的事情。

科學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着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這兩大引擎,科學技術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並征服世界。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基礎科學的發展,依賴於政府的大量投入。

近代歐洲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爲科技的進步奠定了經濟基礎。對黃金的需求直接促成了新大陸的發現和航海技術的發展,帝國的支持和擴張需求爲科技快速發展插上了翅膀,而國家間的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更是猛烈地推動科技前進。

科學、產業和軍事科技水乳交融,從此世界急速發生改觀。科技如今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甚至可以通過生物工程等手段扭轉自然的力量。核武器的研製,原本是爲了摧毀,如今卻因爲對其的忌憚反而促成了各國間形成整體和平的良好局面,這也是科技帶來意料之外的一大好處。

當然,科技的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高強度快節奏的生活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信息的泛濫增加了人們的焦慮和壓力,生態和環境日益脆弱,等等。無論如何,人類發展已經與科技發展息息相關,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生物工程、量子通信……未來世界的模樣必然是由科技所塑造的,也必然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單單是把人類歷史此般概述一遍,這本小書遠不能在20xx年出版後的短短几年內風靡全球,爲人津津樂道。書中闡述想象的世界的獨特視角,則是構成本書獨特魅力的另一絕妙之處。

本書關於想象構建人類活動的描述並非獨一無二。安德森早在1984年出版的《想象的共同體》中就闡述過最初民族和國家的形成過程中,由於地域的隔絕和交通的不便,跨地區的溝通聯繫很少,民族和國家的概念更多地存在於人類的想象之中。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 篇2

《人類簡史》對此進一步延伸,闡述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產物,並以此作爲貫穿人類歷史的一條主線。

最初的想象源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知,形成了諸如宗教、神靈和圖騰等信仰,這種存在於大腦中的意識恰恰是區別一個族羣與另一個族羣的標誌,族羣就這樣被想象出來了。隨着一個地區或族羣人口的增長,規範人際活動的秩序和規則逐漸形成,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尊卑貴賤。這種人們最初想象形成規則經由國家政權確立,就成爲了必須共同遵守的政治秩序、法律制度。

再來看經濟,經濟活動最基本的元素是貨幣。早期貨幣的形態千差萬別,金銀、珠寶、貝殼等很多東西都能充當貨幣的功能,而賦予這些物品商品交換媒介功能的正是人們的觀念——對貝殼貨幣價值的一致認可。例如在監獄裏,由於大家的認同,香菸也能成爲通用的貨幣。

當今的貨幣的想象成分更甚。原本毫無價值的紙張,政權聲稱以國家實力爲支撐確認其具有其面值所代表的購買力,便成爲全國通用的貨幣,美鈔甚至在全球範圍內爲人所接受,背後的原因就在於每個人都想象他人同樣能認可這一貨幣所代表的購買力。所以說貨幣作爲交換媒介的功能是基於人們的想象而形成的。經濟活動的規則也並非是天然存在的,而是由商人們長期交易逐漸達成的共識。

到底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還是先交錢或先交貨?買到的貨物質量不合格,能否退貨或退款?企業破產了,企業負責人是不是要自己掏錢抵償公司債務?要進行交易,雙方必須想象對方會遵守同一套規則;成立公司,必須要想象其他人會認可公司背後所代表的一套制度體系和規則設定。圍繞在大家周邊的每一個品牌實際上也是一種想象。

大家看到iPhone,立馬想到時尚和品質;看到Nike和Adidas,就聯想到運動;看到勞斯勞斯,就想到奢華……我們不需要親身使用這些品牌,它們所代表的內容就留存在腦海裏了。離開了這些規則、公司、品牌的經濟註定是無法進行的。

金融體系也是建立在想象基礎之上,最典型的就是銀行的賬戶金額。銀行具有貨幣乘數的放大效應,存100元在銀行,在保留一定比率的準備金後,比如說10%,剩下的90元又被銀行貸給其它人,這樣原本的存在銀行的100元就變成190元。如此進行無限次數的存貸,最終銀行賬戶的金額合計是1000元。這1000元只是賬面上的數字,如果大家都去取錢的話,銀行是給不出的。所以說儲戶賬戶裏擁有的資金有一部分是想象出來的,銀行必須依賴於儲戶的這一想象,纔不至於出現擠兌的情況。

至於文化,本身就有許多是純想象構成的,而那些基於事實的描述也一定是帶着想象的成分,因爲文字本身就是一種想象的結果。“桌子”一詞很容易爲大家理解,可能最先印入腦海的是一張四方的八仙桌,但它代表的物體本身的形態可能是各式各樣的,或許是石頭材質的,或許是缺了腿的,或許桌面上擺了一束花……但我們在描述的時候,人爲略去了一些信息,這種重塑的過程就是一種想象。

想象構建了民族、社會、國家,想象構建了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想象構建了公司、品牌、金融……想象構建了政治、經濟、文化,構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構建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類簡史》的確是一本簡史,它簡單不是因爲對人類歷史浮光掠影,而是因爲它以想象這一新穎的視角貫穿了人類發展的三個階段,層層推進、邏輯一致,撥開歷史迷霧、化繁爲簡,令人讀後思路爲之開闊、耳目一新。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與心得感悟 篇3

開始看到書名的時候,感覺非常奇怪,同時又覺得很好玩,“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是誰的外婆啊?居然能爬到蘋果樹上去?莫非她長了翅膀?好多問題都浮現在我的腦海,管它呢,看看不就知道了。

嗬,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當我把正本書看完,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卻沒有,這件事情令他很傷心,忽然有一天外婆從天而降,來到了蘋果樹上,外婆和安迪一起去遊樂園、去套野馬、去海上冒險……外婆的打扮很奇特,裙邊下總是露出好笑的白色襯褲花邊,她總有有些大膽新鮮的主意,就算被警察處罰也不在乎------嘿這個外婆還真另類。

有一天,鄰居家搬來了一位新奶奶,她得了風溼病,行動不方便,安迪幫她做了很多事情:買東西、收拾房間等等。新奶奶還教會了安迪用襪子存錢,爲他做李子蛋糕、爲他補衣服。在幫助新奶奶的過程中,小安迪覺得自己長大了,周圍的人也開始轉變對他的看法了。安迪覺得快樂多了。原來幫助別人也能讓自己快樂啊!

我們每個孩子都是在長輩的呵護下長大的。現在我的外婆年紀大了, 我要好好孝順外婆,做外婆的小助手,讓她可以開開心心地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