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7W

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 篇1

《竇桂梅:

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通用5篇)

竇桂梅的這本主題閱讀共分爲七個主題分別爲:我和我的小夥伴、了不起的動物朋友、一片葉子落下來、當世界還很小的時候、每個人的故事都很重要、幻想帶我飛、幸福是什麼。每個主題分別有:主題導讀簡介,重點給大人指出閱讀的中心點。每一篇文章後都有閱讀小助手幫助孩子們加深閱讀理解。最後每個主題內還有“樂讀單”包括一些幫助加深記憶和延伸閱讀的小題目(如填空、連線、畫畫),編者用意是給家長一些啓發,要有目的性的提出故事中的內容,更好的引導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讀過得文有印象、能理解、有想法,這樣逐步的練習閱讀,增廣見聞,把閱讀當成一個可完成的目標,最後應用在以後的寫作和學課本上,將是一個不錯的過程,也就是學以致用的意思。

本書編者竇桂梅,清華大學附屬國小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學博士。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小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特聘專家。作爲教育部更新觀念報告團成員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作《爲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專題報告。被評爲“建國六十年來從課堂裏走出來的教育專家”。

凡是家裏有學生的家長都會理解,閱讀與寫作是很關鍵,因爲在二年級開始,語文卷子上就開始有看圖寫話的試題了。既然是考試肯定與分數相關聯的,後續一系列影響,也不用多說就明白了。

雖說看圖寫話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描述圖畫的內容、地點、人物,但是對於一個從未寫過文章的孩子來說,想要完整、貼切、連貫的表達出來一幅圖畫的也是不那麼容易的。經常在路上聽到學生討論,作文好煩啊,要寫多少字之類的話題,還有很多孩子上作文複習班,不堪其累。也經常會看到有沒有上作文班這樣的補習班的討論,當然討論結果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兒子的語文老師在家長會上說:如果想孩子作文寫得順手,只有多閱讀書,培養語感和文字的組織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量,上再多補習班效果也不會明顯。我深以爲然。我心裏想語文老師已經很含蓄的表達了,上不上補習班的觀點。老師發飛信佈置作業時,都會寫上每天閱讀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這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作業之一。我的兒子一直都是喜歡閱讀繪本或者是橋樑書,不過近期開始閱讀文字較多的故事,已經慢慢的有耐心讀稍長篇幅的故事了。這是我比較欣慰的地方。

竇桂梅這冊二年級主題閱讀,我比較看重的地方是豐富的經典故事。主要是以國學經典和近處中外兒童經典讀物的選材。明確的閱讀目的性,鮮明的主題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簡介,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增加一定的閱讀量,省心省力,這也是此類書籍的優勢之一。

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 篇2

最早知道竇桂梅的名字,是和主題教學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慢慢地,我與她的精神交流越來越頻繁,不僅閱讀了《竇桂梅課堂捉“蟲”小記》、《做一個有專業尊嚴的老師》、《玫瑰與教育》等竇氏作品,還親身走進了她的閱讀課堂,聆聽了《我爸爸》、《三打白骨精》等課例。每讀一本書,每聽一次課,心中對她的敬佩就增添幾分,敬佩她教學藝術的高超與嫺熟,敬佩她對語文教學的執著與激情,敬佩她對兒童文學的追尋與探索。

這個寒假,我再次與竇桂梅相遇在她的閱讀課堂。我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細細品讀了《竇桂梅的閱讀課堂》一書。這本書詳細闡述了竇桂梅近年來精心推出的關於經典文學作品的課堂閱讀實踐,每一個“一課書帶動一本書”的課例出生,都帶給老師引領與啓發,都帶給孩子智慧和思想。

爲了提煉適合兒童的閱讀主題,她在上課之前,總要反反覆覆細讀文本,最終從動人的故事、難忘的歷史、厚重的情懷中讀出了“向善”(《三打白骨精》)、“高貴”(《醜小鴨》)、“幸福”(《賣火柴的小女孩》)、“我愛爸爸、爸爸愛我”(《我爸爸》)等美好的主題。

爲了熔鑄兒童喜歡的審美宮殿,她在上課之前,總要潛心開展深度備課,一方面拓展閱讀課文的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與課文同題材的作品以及對課文的相關評論等,還要通過聽講座、訪談、沙龍等各種渠道加深自己對文本的理解;一方面精心預設課堂教學流程,對各個教學環節反覆顛覆、重組、微調,數易其稿,最終使教學內容的安排多而有序,難而有度,從而實現兒童學習過程的深入淺出。

爲了播撒兒童生命的精神種子,她在課堂上,總是引導學生以“積累、感悟、體驗”爲形式,通過對文本語言具體的揣摩和理解,讓兒童在“主題”中實現文與人、語言與精神的同構與統一,真正做到了以兒童生命的方式享受語文。

竇桂梅的閱讀課堂,不管是聊民間故事,還是導讀古典小說;也不管是互文閱讀童話,還是文本細讀童話,自始至終讓兒童真正置身於母語的土壤中,讓母語之魂真正潤澤兒童心靈。她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就是要爲學生的語文學習打開一扇窗,爲他們的生命成長提供最充分、最豐富的養分。

作爲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當以竇氏爲老師,用心破譯文本的語言密碼,充分挖掘文本背後的文化空間,努力成爲兒童閱讀的點燈人,讓文學經典照亮孩子們的人生之路。

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 篇3

國小最後的童年,我讀這本書發現每句、每段、每一章都聯繫生活實際。

最讓我難忘的一個主題:家的味道,在我的心中對家的都是割捨不了的牽掛、是走到天涯海角都抹不掉的情懷。《願你慢慢長大》中看到一位母親希望孩子在成長中擁有快樂、夢想和實現夢想的能力;希望孩子成爲一個有尊嚴、有求知慾、有同情心、有責任感、有勇氣的人;希望與孩子成爲好朋友一起成長;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堅強……我想媽媽對我也有這樣的希望和深深的愛吧!在《後半生的魔法師》中爸爸也已經老了,但在我心中他永遠是一位年輕的、偉大的無所不能的爸爸。這就像我的爸爸,我在他的“魔法”中生活幸福、讓我毫無畏懼、讓我在他的“魔法城堡”內快樂長大。

我用手輕輕觸摸歷史的天空。它值得我們閱讀,當你閱讀它時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當你閱讀時總能從中得到啓迪。讓我銘記在心的《特洛伊之戰》中女神們參加婚禮想得到“最美之女神”稱號的金蘋果,每個女神都希望得到金蘋果而討好裁判――帕里斯,帕里斯最終把“最美之女神”稱號的金蘋果給了幫他帶回海倫的阿弗羅狄。從而引發了十年的特洛伊之戰,希臘人用木馬取得了勝利。希臘人的木馬計爲人們留下了一句諺語――當心希臘人送給你的禮物。意思是說,如果敵人給你送禮物,你一定不能被禮物所迷惑,而要加倍小心。

我們在校園裏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有太多難忘的故事,我們一同爲班集體榮譽努力,一同爲取得好成績歡笑,也一同爲失敗流淚,也爲考試而苦惱、緊張。《談考試》把我們的心情描寫得繪生繪色、很多情節就是我們的現實翻版。讀了冰心的《我的教師》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我心目中最美麗――程老師,她總是從點點滴滴中讓我們懂道理,她對我們總是和藹又嚴格,講課時總用許多事例給我們啓發。她將愛和鼓勵給了我們、用愛心和智慧教導了我們。

我認真地閱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細細地體會它的魅力,將所感所思留在記憶深處,在它的伴隨下領略詩意的生活。

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 篇4

很有幸,11月份我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全國主題閱讀教學研討會。之後又在課題組的精心安排下參觀了兩所實驗校,並聆聽了幾節實驗教師的課,和實驗教師、實驗學校、課題組的老師們進行了較深入的溝通,爲我們能夠儘快領會課題實驗的內涵並順利開展實驗打下了基礎。十幾天的深圳之行,有很多感觸,以點滴體會的方式記錄下來:

1、閱讀和主題閱讀教學

我校師生的閱讀史可以說是由來已久,早在20xx年就在“小班化教學”實驗班進行了課外閱讀實驗,並列爲河北省重點課題。從那時候開始,逐步在全校展開了廣泛的師生閱讀活動,學校也因此被命名爲區“書香校園”,在20xx年學校還被命名爲“全國語文特色校”。而學校的語文老師呢?也在組織學生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努力上好每一堂語文課:基礎知識紮紮實實訓練,閱讀能力也有條不紊的提升,很多老師還有意識的在課堂上針對文本進行拓展閱讀。學校的語文成績也是非常優秀。

但是,像“主題閱讀教學”這樣,把“主題閱讀”和“主題教學”結合起來,併爲語文老師配合教材(人教版)的主題分別編輯成配套的閱讀材料——《主題閱讀》《經典誦讀》兩冊書,把那些立志於讓孩子們真正熱愛語文、發展語文能力,但又爲大海撈針似的篩選合適的文本耗時費力的語文老師們解放出來,把精力更多的用於精心設計如何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上來。可以說,主題閱讀教學課題,爲全國的語文老師做了一件大好事,往廣了說,是爲我國的語文教育事業做了一件大好事。

2、關於教師閱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們做一個熱愛閱讀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愛書、愛讀書的人。可是,現在的教師閱讀現狀真的不容樂觀,老師們每天埋身於大量的事務性、實踐性的工作中,無閒暇、也無心境進行閱讀,再加上,學校推薦的、購買的都是那些專業的、理論的書籍較多,漸漸的,老師的閱讀興趣真的慢慢退化,老師們的身邊,除了作業本、教科書,好像很難發現其他的書了。

那麼如何提升老師的閱讀興趣呢?

個人認爲,要提升教師的閱讀興趣,也可以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方法:從教師喜歡讀的書入手,從文學書籍開始。爲老師們推薦小說、詩歌、名著;提供文摘、雜文、隨筆……讓老師們在這種看似消遣的文字中慢慢喚醒過去的閱讀樂趣,並在這樂趣中培養閱讀興趣,營造一種人人捧着書、離不開書的氛圍,最終對文字產生“依賴感”。這教師閱讀不就蔚然成風了嗎?

3、做什麼樣的校長?

一個名校長,就是一所名校。很有幸參觀了幾所學校,又認識了幾位很有見識的校長。滿校長就是其中一位。和滿校長的一席話,使我又想起了附小李校長的話:校長不能停留在只轟轟烈烈的做幾件“大事”,更要靜悄悄做一件“小事”——這就需要校長關注課堂而不是官場。

幾乎一個下午的交談,從滿校長的口中感受到的是她那顆爲了教師幸福、爲了孩子的成長的負責的心。滿校長給我的啓發就是:學校的發展,激發教師的能動性最重要。發揮老師們的特長,由各學科教師從自身特長出發,真正挖掘每個學科、每位教師的特點,確定發展特色。根本原則是:以最小成本提升學生素質。

另外,滿校長在帶領學校老師進行學校建設的過程中,不迷信、不盲從上級管理部門的行政安排,而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適合學校發展的、學校可以承擔的項目任務,學校就接下來,並認真實施;對於那些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無太大益處或學校沒有此方面的人力物力可以承擔的任務,學校就果斷放棄,而是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開發實踐自己的項目。到目前爲止,學校各個學科都有自己的“拳頭”項目,有些還在國際上產生了相對的效應。而學校也在這不斷的提升中在區域教育部門、在一定社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的良好效應,社會聲譽越來越大,家長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感嘆滿校長的魄力的同時,也爲該教育行政部門叫好!他們都是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而不是以某些人的個人政績需要出發,真正是“一切爲了孩子”!

讀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心得 篇5

在碩果累累的十月,臺山市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再次相聚進行研討活動。活動包括“同課異構”、“一課一席談”、《智慧課堂及其生成》講座、“世界咖啡----專題研討”四個組成部分。

“同課異構”由臺山市三小的李次華老師和深圳市屬相國小的葉澤華老師同臺爲大家上了《那篇綠綠的爬山虎》。雖然是同一篇課文,但兩位教師講課的構思各異,引人深思。李次華老師抓住葉老先生的認真、平和、溫暖給人“如春風拂面”的感覺,讓學生在富有感情的閱讀中體會葉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稱楷模,李次華老師的課構思巧妙,語感很美。葉澤華老師一上課在書寫課題時就有意寫漏一個“綠”字,引導學生知道修改作文可以用修改符號,接着引導學生體會葉老先生給作者修改的幾個地方,爲什麼要修改?例如“一張畫像”改爲”一幅畫像”,在講解爲什麼“幅”比“張”更好時,葉澤華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新華字典中“張”與“幅”的釋義找到正確的答案,同時知道以後遇到詞義不清楚的時候知道怎麼辦,培養了學生認真深究問題的精神。葉老師的問題設計都能緊扣課文,一步一步很有條理地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刻畫葉老先生認真、平和、溫暖、如春風拂面的形象。聽完葉澤華老師的課,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清晰明瞭,沒有那種雲裏霧裏的感覺。說明葉老師對這節課要教給學生什麼很清楚。兩位老師的示範課使我們獲益不淺。

“一課一席談”、《智慧課堂及其生成》、“世界咖啡------專題研討”則進一步深化學員們對這次研討成果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