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實踐論的心得(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讀實踐論的心得 篇1

在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積極努力的實踐.實踐論是一篇討論實踐與認識關係的文章,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認爲,懂得哲學,才能深刻理解事物,有哲學思維功底做鋪墊,也才能進行事物抽象思維的,因此,認真學習哲學十分必要。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的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的指導實踐,改造世界。

讀實踐論的心得(精選5篇)

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不斷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是不斷髮展的.實踐論引導着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着深遠意義.我們認真學習它,並領悟其中思想,應用於我們的實踐,從而是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驗.一些人因爲害怕而不敢去實踐,錯過了驗證一些事情的機會.在認識的過程中,他們就錯失了第一步,失去了對外界事物的接觸.還有一些人憑着自己的經驗,以爲自己已經可以了,不用再去實踐,可是真正付諸實踐的時候,又會是另一種光景.人們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想要得到滋生價值的實現,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於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對實踐重要性的認識,我們才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才能更好的成長.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應該提高我們的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對於即將走入社會的我們,需要提高的認識和能力有很多,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參與社會實踐.想現在的我們,都會找一些兼職做,鍛鍊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些事只有自己經歷過纔會知道。又了經歷,也讓我們瞭解了這個社會的現實,也爲步入社會提前做好了思想準備。通過社會實踐,我們才能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更好的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讀實踐論的心得 篇2

這兩天有點忙,博客更新慢了,現在補上一篇。

前段時間看《毛選》,讀了《實踐論》和《矛盾論》,對毛主席老人家的哲學辨證思維徹底折服了,又讀了老人家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看得出蔣委員長輸得應該心服口服纔對、要是不輸還真是奇蹟了,從這些著作中看出老毛確實是雄才偉略,思維水平確實不是凡人。

《實踐論》中毛主席所認識到的實踐和認識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非常科學的世界觀認識方法,首先是感性認識,然後是理性認識,理性知識只有再次運用到實踐中去驗證其合理性纔是有用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東西帶有真理性的東西在裏面。

《矛盾論》中,毛主席對矛盾的各個方面闡述地非常清楚。矛盾的雙方是對立統一的,是互爲依存的,沒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正如“一個巴掌拍不響”;同時,矛盾的雙方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在一定條件下還會相互轉化,這就是統一了;矛盾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任何時候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隨着時間的變化、形勢的變化而有所變化,有些以前的主要矛盾現在可能成爲次要矛盾,比如:在沒有抗日戰爭的時候,國內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但是日本侵華想全面佔領中國(包括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趕出中國,而獨佔中國)後,主要矛盾變成了中華民族同日本之間的矛盾,毛、蔣派之間的矛盾轉爲次要矛盾。所有的世間萬物,包括客觀事物和人的主觀思維世界,均是由矛盾形成的,矛盾促使它們發展和進步,沒有矛盾也就沒有了發展和進步,解決矛盾的過程就是發展進步的過程。

從毛主席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實踐論》和《矛盾論》中所透出的哲學辨證思維深深根植於毛主席的頭腦深處,比如:毛主席論證“爲什麼井岡山紅軍政權可以存在”也是從矛盾論的觀點出發來分析得出的結論,首先分析了國內的各方面勢力的矛盾及其發展,然後據此得出井岡山紅軍政權之所以存在的客觀基礎和理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同樣首先分析了國內、國際的各方勢力之間的矛盾,然後據此提出戰略問題。

由此也深刻理解了爲什麼錢學森回國後曾感嘆“早知道馬克思的哲學辨證法就好了”的感慨,毛主席其實真的就是憑藉這一科學思維方式來統一中國的,儘管可能不夠全面,但是至少應該是武裝了馬克思哲學辨證思維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吧。

此外,從毛主席著作中,看出了“尊重事實、尊重現實條件下的主要矛盾,基於此一客觀基礎而制定方針、政策”,對國民黨政權的強大和在中國大中城市的主導統治地位從未否認,而是正視這一現實,從而制定戰爭的方針和政策、策略;同時,毛選著作中無不透出哲學的辨證思維、發展的觀點、歷史的觀點,如:內線和外線的關係、戰略和戰術的關係、陣地戰和運動戰的關係、時間和形勢變化的關係、主次要矛盾的轉化關係。

由這些東西聯想到現在的企業發展問題,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首先解決的應該是“如何發掘客戶需求”和“客戶的真正潛在需求”之間的矛盾,具體表現爲客戶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麼、而企業呢又希望能夠從用戶的口中得出一些看似是需求其實未必是真正需求的東西,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在我看來,只有深入瞭解人性,人性的優點和缺點,才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才能真正研發出符合客戶潛在真實需要的產品。

讀實踐論的心得 篇3

初看毛澤東的實踐論,我看了很久,不是因爲難懂,而是裏面的許多觀點讓我聯繫到了自己的人生髮展中遇到的一切及自己將來發展的道路。

是啊!人生的發展道路又何嘗不象一個社會的發展,只是範圍縮小了,複雜程度減小了 。其實人生的發展也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馬克思主義者認爲,生產活動決定一切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我們不訪這麼認爲我們的學習活動決定一切日常活動,是最基本的行爲活動。高爾基談到,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既然學習活動對我們這麼重要,那麼書自然要成爲我們自身發展的源泉。現在大學裏很多學長學姐及老師說學習要擺在首要地位,這一說法原來是有依據的。然而進入到大學我們的日常生活形式多樣化了。不僅要學習課內的,更要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

有的學生重在校內發展自我,有的相反。在校內校外的發展形式又有很多種。因此,基於發展自我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就 形同於實踐論中所說的,人的社會實踐,不限於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活動。然而根據我本人的發展情況來看,與以前相比,已經形成了一個和有主見很有勇氣很有思想的大學生。這一切都是因爲我從課外活動,校外活動和書本中學到的。校內參加過各種面試,幹過多個社團活動,校外做各種促銷活動和宣傳 活動,而且從書上學到許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東西。不僅僅自己,而且發現班上其他許多同學比剛來學校都要強。因此我認爲並且更堅定而親身體驗到了,生活活動是有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最終人的能力達到一定高度。馬克思主義者認爲人類社會生產活動是一步又一步的向前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不論對於自然界,還是社會,也是一步一步的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認識到這一點,並與人生髮展類比,使我更有勇氣去發展自我,因爲這裏有哲學的觀點做支撐,無論在發展的道路上遇到多少困難,發展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趨勢是必然的,只要把握好每一個經歷和體會,善於實踐人生。

就拿十二月二十二的國家英語四級說把,當時一口咬定,相信自己會過,而主觀認爲自己有把握,並且僥倖的認爲只要聽力越過20分,肯定是百分之百通過。另外我很喜歡那句話,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因此在整個認識的過程中,我偏向了唯心主義。只是片面的主觀的認爲事態的發展會符合預期的目的,基於思想上,意念上,而忽略了客觀實際的認識,進行實踐性的運作。在考場上出現緊張,做不完,看不 懂,那是自然的。實踐論中指出,第一階段的認識只看到各個事物的表象,片面性和外部關係,這是印象認識,感性認識,第二階段是進行理性認識,使認識的過程發生突變,產生概念。此次考試中,從理論上認識本身的情況,因爲從時間上看,準備的不夠充分,很少花時間。從動機上來看,我主觀上有強烈的動機,但行動上的動機表現的並不強烈,經常思考其他的問題。再說詞彙量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只是臨時磨槍打仗。

基於上面的分析,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實踐論裏所說的認識對生產和階級鬥爭的依賴關係這一觀點,並認識到自己面對事物發展只停於表面。毛澤東在文章裏重複了幾遍,着重討論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及他們的轉化。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否則理性的東西句成了無猿之水,無木之本,以及主觀自生的靠不住的東西,認識的感性階段有待發展到理性階段。這次四級考試我的認識只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這樣很容易形成唯物論中的唯心主義。這次失敗,我要從理性上充分認識,只有這樣纔能有更大的機會通過。列寧同志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把四級考試當作革命,也就是沒有考四級的理性認識就沒有考四級的成功結果。那些存有僥倖心理,甚至作弊的學生都將因爲缺少理性認識而沒有實在的實踐而失敗。

最近我終於把自己的人生髮展計劃好了。經過一年多的苦思冥想,根據自己的 實際情況,我認爲切實際。但現想起,那計劃是否一成不變,是否都在你的掌握之中?看了實踐論的基本思想,使我認識到我的人生計劃其實會在不遠的將來變化不斷,一切只有靠自己去協調好,掌握髮展趨勢。毛澤東認爲人的 認識會受到很多限制,就是這些限制纔會導致我們的預期的目的沒有定論。我們只有隨情況的變化而急速變化,時刻做出與事實相符的任務和工作方案,並努力糾正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比如這次考試是我計劃中的關鍵步驟,失敗了只有等明年,因此我必須再次調整我的計劃,或推遲以後的計劃,或在某一時段加大計劃量。一句話,實事求是,具體情況具體計劃。就毛澤東說的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要形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總而言之,人生的發展類似社會的發展,他們有着共同的屬性,因而有着類似的發展規律,我們在人生的 發展道路上,堅定辨證唯物論的知形統一觀,接受毛澤東的實踐論,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反覆的發展形式。

讀實踐論的心得 篇4

任何事物的誕生均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實踐論》也同樣如此。這篇文章是毛澤東同志在1937年7月創作的,當時正是中國革命的生死關頭,黨內卻出現了兩種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這嚴重妨害着革命的發展。正因如此,毛澤東站在中國發展大局的高度,深刻揭露了這種不好現象,對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總體來看,由於毛澤東的個人魅力和文學底蘊,這篇文章不僅到處閃耀着思辯的哲學光線,同時還充滿了文學氣息。通讀全文,有這麼幾個哲學觀點對我深受啓發:

第一, 實踐是熟悉的來源、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

簡單來說,實踐是尋求真知的唯一途徑。馬克思主義者認爲,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纔是人們對於外界熟悉的真理性的標準。實際的情形是這樣的,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熟悉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假如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中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爲勝利,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的內在實質,其實就是闡述了熟悉實踐再熟悉的實踐路線。

實踐,就是一個怎樣驗證真理是否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本來面目的過程。當然,實踐要注重方法。要準確掌握運用實踐的方法,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和了解實踐的特性。通過學習和思考,我認識到實踐有這樣幾種特性:一是具有時間性和地點性,實踐的內容會隨時間、隨場合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被前期、他地的實踐所證實的東西不一定適用於當時(以及未來)、當地。刻舟求劍者犯得就是類似的錯誤。二是具備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種局部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於全局實踐,某種偶然實踐的結果不一定體現基本的、普遍的規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類似的錯誤。三是具有層次性,此一層次實踐的結論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層次和全部層次。四是具有主觀性,人類的任何實踐活動不可能絕對擺脫實踐主體主觀因素的制約,絕對客觀的人類實踐,是不存在的。主體能動發揮程度的不同,必會影響到實踐的具體效果。正是因爲實踐具有這些特性,其共同作用,便會對人類實踐產生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並形成一種隱蔽性或者說是侷限性。因此,僅僅依靠一時一地的、個別的、局部的具體實踐,來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種熟悉,那是不充分的;僅僅依靠具體實踐所得出的具體結論,而不給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總結,卻來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種熟悉,同樣是不充分的。概括起來說,具體實踐只能用以證實具體結論,基本實踐只能用以證實基本結論,普遍實踐則可用以證實普遍結論,而唯有藉助於人類的理性思維能力(能動),把人類的全部實踐從局部上升到基本、從基本上升到普遍、進而抽象地形成人類的普遍實踐(絕對實踐),才能足夠地證實客觀事物的真理。當然,這個過程中,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這兩大禁忌產生的土壤很是肥沃,我們必須謹慎預防。這篇文章,從本質上深刻批判了當時革命中存在的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兩種不良傾向,對當時中國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第三,實踐要注重總結。

總結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熟悉飛躍的過程。要善於在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中學習,在再熟悉的環節上下功夫。不論是學習還是總結,都要找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在結合中昇華,在結合中創新,在結合中發展。爲此,要把調查與研究結合,既要弄清情況,又要理出頭緒;把經驗與教訓結合,成功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失敗的教訓更可貴,從教訓中學習往往使人更聰明;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既要有豐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質;把集中起來與堅持下去結合,既要善於集中正確的意見形成科學的決策,又要持之以恆的抓好落實。這樣,經常不斷地昇華,使零碎的變成系統的,樸素的上升爲理性的,又回到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發展。從而,形成實踐、熟悉、總結、再實踐、再熟悉、再總結的良性循環。

對於像我一樣的工商幹部來說,我們的具體工作,可以說,其本質上其實也就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一個熟悉的過程。我們的工作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與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具體的工作中去探索去總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用經驗再去熟悉,真正實現實踐和熟悉的二者統一。所以,只有正確對待實踐與熟悉過程中的辨證關係,才能科學地推動我們的工作協調發展。

讀實踐論的心得 篇5

毛澤東的《實踐論》寫於一九三七年七月,當時黨內出現了兩種妨礙革命發展的思想,即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爲了推動革命的發展,毛澤東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去揭露黨內的這種錯誤思想,從而著成此書。又因重點是揭露看輕實踐的教條主義這種主觀主義,故題名《實踐論》。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對於實踐的正確而系統的見解,對於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着極爲深遠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它,並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於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參與實踐,收穫成功。

毛澤東同志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地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聯繫。在讀完《實踐論》全文之後,我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有了更爲深刻的瞭解。

根據我個人的看法,這篇文章主要的結構是這樣的:

一、介紹馬克思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毛澤東在寫這篇文章時,他開始向人們說明:人的認識是由實踐產生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裏簡要介紹了關於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並簡要的介紹了認識論的主要觀點。

二、進入文章的精華部分,比較詳細的分析人的認識如何從實踐發生,又如何服務於實踐。這裏,他認爲認識應該是這樣的,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於感覺的階段。 對於認識的深入過程,毛澤東通過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對帝國主義的認識和對戰爭的例子,更加透徹的說明了基於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產生的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的逐漸深化活動。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於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 這裏,毛澤東談到認識的能動作用,即不但表現於從感性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於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

三、概括全文,從時代責任講起,提出當時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任務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深層次的領悟事情的本質,也就是理論,才能更好的掌控事物。也就是所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實踐論》文題雖爲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離不開認識。通過不斷闡述認識與實踐的聯繫,從而更能深刻地表達實踐、解釋實踐。

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通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繫,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後,隨着社會實踐的繼續,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全體以及事物的內部聯繫,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爲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於實踐這一基礎。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爭的領導者對戰爭的認識等,皆是如此。

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纔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毛澤東同志對於這句話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詮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於是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後成功,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新發展,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結晶。它科學地解決了幾千年來中國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知與行的關係問題,用科學的認識論武裝了中國共產黨,爲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奠定了哲學基礎。作爲新世紀青年的我們,應該繼承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並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爲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