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聽課心得體會(精選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68K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1

12月25日,有幸赴勵志中學聆聽了一位歷史教師的精彩講授,收益不淺,現將自己的一點收穫和感悟與同仁們一起分享和交流,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指正。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精選9篇)

本次之行共聽課2節。總的感受就是真實中生成的課堂是素質的也是適用的課堂。

其一,真實性。首先是講授教師紮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隨機應變的各種能力是真實的,可敬畏又值得學習的。

其二,課堂的生成態。無論是教師的學案,還是多媒體課件,還是歷史資料、影視資料的選取,都立足於教師對課本教材資源的挖掘和應用。沒有了多媒體教學開創之初的華麗,有的只是樸素的powerpoint畫面和間接明瞭、直接簡短的學生學習活動指令,或者是富有情感化的啓發引導語句。教師作爲課堂的指導者、組織者的地位更明顯了,學生作爲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充分顯現。特別是挖掘和利用多種知識認知渠道,搭建把學生已有知識轉化和昇華爲課本知識的平臺。

其三,新理念性。展示了《新課標》的新理念。這節課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新課標》的新理念。新課標提出:“歷史教學要緊密聯繫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很多情景來自於學生的身邊,創設合理的情景,讓學生從情景中提出歷史問題,對於他們學習歷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本節課講述牛頓的偉大成就時,引用了牛頓在蘋果樹下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的故事。讓學生從中發現信息,提出問題,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並引出了學習內容,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體現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自己獲取知識,並利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的習慣。如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然後讓學生各抒己見談自己的想法,進而去研究探索樂壇雄獅—貝多芬,。在引導學生獲取新知時,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的特點,讓學生自己觀察、猜想、操作,在小組中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發現,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現,不求統一答案,只求有所見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而且給予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機會,使學生之間不僅能展示自己的想法、見解,還能通過合作交流,互相啓發,互相吸收,互相補充,互相糾正,使認識漸趨完善、深化。另外,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對學生的見解給予積極評價,真正體現教學相長。這樣的教學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

其四、合作性。教師在教學中採取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協調配合,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索,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我以往的教學中,只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所以採用的是“問答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前面走,學生在後面跟,步步爲營,教師到達目的地,學生隨之而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想把自己所領悟的知識傾注到學生的頭腦裏,致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而趙老師的教學是,教師沒有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通過爲學生提供要探究的對象,讓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有所發現,掌握知識,讓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再探究、再發現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智慧潛能,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機,有利於學生學會發現的技能,有利於知識的掌握。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研究者。教師要站在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觀的高度,創設探究性的教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創新。

記得有位哲學家曾這樣說過:“教育要培養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歷史進駐個人,使個人在歷史中汲取養分。”歷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鑑歷史,明理啓智。所聽老師的課基本改變了以往過分關注學科的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的教育觀念,而是“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狀況,更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特別是德育目標的完成和實現非常明顯。

總之,聽了趙老師的課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藉此難得的機會,不斷學習新知,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新高。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2

最近聽了本學科教師的幾節歷史課,本人深受啓發,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感受最深的就是,幾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聽課簡單的談談自己的一些學習心得。

首先,感覺老師們對教材處理得都比較科學、準確、重視知識的形成、鞏固、和深化、應用。教學過程安排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自主學習部分設計得合理且條理,使學生容易接受。合作探究時,問題設計也是由淺入深,讓學生在獨立的基礎上進行合作,爲學生提供更多參與討論的機會,滿足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需要。通過互動,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和批判,從而構建起新的不同層次的理解。這樣,通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思維的碰撞,就產生了火花,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活躍了課堂,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對能力的培養。在當堂訓練部分,讓學生搶答,既加深了對知識的鞏固,又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更好的加以鞏固和深化。很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其次,感覺到教師們的教學基本功紮實,教態自然,方法得當,駕馭課堂能力強。課堂上,既有對舊知識的鞏固與檢查,又有對新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課堂節奏適中,條理清晰,使學生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總之,老師們的授課都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改變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值得我認真的探究和學習。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3

今年二月底,學校組織教師來到xx中學觀摩學習,一到那裏,就感受到了綠樹成蔭,清香幽靜,真是教書、讀書的好地方。在這裏我們聽了兩位歷史老師講課。這兩個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讓聽課的老師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爲了更好的提高教學水平,現將我的一些感受總結如下:

一、創設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

兩位老師教學語言悅耳、親切,教態輕鬆自然,微笑着面對每一個學生,面對整堂課。爲學生營造了一種平等、輕鬆的學習環境,同時拉近與老師的距離,這樣學生就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課前廣集資料,鑽研教材,精心備課。

本次活動非常成功,與課前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是分不開的,善於運用網絡輔助備課,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不但精心地備教法、學法;還善於自己動手製作精美實用的教學課件,使教學直觀,使歷史與現實、歷史與地方相結合;善於汲取先進的教學思想敢於闖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課堂教學新穎豐富,趣味無窮。

三、注重培養學習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敢於把教材用來作爲傳授學生學習方法的載體,以“自主互助”教學方法爲主,輔以目標導學、問題探究等學習方式,通過視屏、圖片、材料及出示圖表、小組合作探究,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能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讓學生理解掌握歷史知識,充分體現學生是主體的教育理念,既重視對書本知識的傳授,又在過程中重視了對學習方法的鞏固和提醒,真正體現依標施教。既能把握重點又能突破難點,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四、發揮自身優勢,講出自己的特色。 此次共同教學特點是教學設計新穎,教學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語言親切,善於組織和調控課堂,善於挖掘教材,開拓思路,激發創新。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拓寬思路,發現規律,得出結論,從而掌握方法。

五、教師業務專業水平、素養較高。 教師本身有紮實的基本功,語音清晰,教態自然大方,具有較強的教材處理能力、應變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

值得商榷之處:面對學生多種回答情況時應作出及時恰當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趣,規範、精簡課堂語言,以鼓勵爲主,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在本次聽課中,我體驗到了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學到了許多優秀的教法,真是受益頗豐。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汲取實施這個教師的優點,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讓自己成爲一個深受學生喜歡的教師。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4

安徽省骨幹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國中歷史班在華南師大舉辦,我有幸成爲其中一員。十年後重返大學校園,重新走進課堂聆聽教授專家們的教誨,彷彿時光倒流,讓我感觸頗多。作爲一名一線的中學歷史老師,我深感教書育人責任之重大,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知識的陳舊與不足。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只有終身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了一個多月了,在這些天裏我們既緊張又忙碌,既快樂又充實,儘管也有些不適應,也有點想家。但我還是克服困難,認真地聽課,汲取知識的養料。

在這裏我感受到來自華南師大繼續教育學院熱情周到的服務,聽到了各位專家學者精彩地講述,被他們的博學、嚴謹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如駱龍衍老師的《生命的平衡——做一個幸福的老師》,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和教師自身的困惑,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怎樣達到生命的平衡,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劉琴老師的特色“動漫教學”的指導與交流;黃牧航教授的《國中歷史教學新視野》,開拓了老師教學新思路,有利於指導教師的教學實際;劉良華教授的《教師的專業智慧》,用幽默智慧的語言,向大家展示了他的博學和睿智,讓學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種思想在這裏碰撞與融合,洗滌了我的頭腦,震顫了我的心靈,讓我獲益匪淺。

通過這次學習,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而且豐富了我的頭腦,既學到了知識,更看見了不足。真是不虛此行!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止,然心嚮往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在未來漫長的教學道路上,我的個人教學理論和業務水平會因爲這次的國培學習,不斷得到提升和發展。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5

上個月20日到22日非常有幸去煙臺聆聽了優質課評選活動,雖然限於時間問題,只聽了兩天,但卻讓我受益匪淺,這是我第一次聽國中省優質課,聽課回來讓我既感動也感慨。每一次外出聽課都是我大好的學習機會,應該珍惜也更應好好的總結反思,吸取經驗,不斷錘鍊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聽課的內容包括七年級上冊《昌盛的秦漢文化一》,八上《血肉築長城》《內戰烽火》,九上《國際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美國南北戰爭》。

省優質課確實高手如雲,讓我敬佩,讓聽者也津津有味。以我有限的水平粗略的談談我的感受。

首先,每個課件製作都非常精美。圖片音樂,視頻,和豐富的歷史資料一一展現,一下子就把人吸引。在課前的視頻圖片呈現中配上或震撼或優美的音樂,很好的調動了氣氛和學生注意力。可見授課老師精心準備是不錯過每一個細節的。

其次,授課教師的課件不僅製作精美而且設計獨特。如講述17課《昌盛的秦漢文化》,棗莊的張老師,把課文分成四個篇章,第一篇蔡侯造紙,傳承文明。第二篇,九章算術,名揚世界。第三篇,地動神儀,名揚世界。第四篇,東漢神醫,妙手回春。內容清晰條理。而臨清的曹老師,在講述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用漢武帝的招賢令寫在什麼材料上等問題的形式導入。在《血肉築長城》這一課,臨沂的主老師用故事導入法,一個叫阿抗的戰士的戰地日記貫穿始終,設計獨特,又能抓住重點。而《內戰烽火》這一課,桓臺的黎老師用展示廳的方式,分了重慶廳和大別山廳,在展示廳中列出重點問題。郯城的張老師,用展示偉人的足跡的方式,足跡一深入虎穴謀和平,來看背景,足跡二牽着敵人的鼻子走,轉戰陝北。足跡三,尖刀插入敵胸膛,挺進大別山。步步深入,層次遞進。而在《美國南北戰爭》這一課,濟南稼軒中學的程老師,則是運用中心人物林肯的生平事蹟,貫穿聯繫本課的內容。分成四部分,一家族西遷,南下謀生。二就職前後,危機重重。三解放黑奴,轉敗爲勝。四船長殉難,精神永存。整個課件的分層步驟體現了每個授課老師的獨到的設計思路,脈絡清晰,血肉豐滿。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體,通過視頻,錄音,圖片,歷史故事來豐富課堂內容又緊扣教材重難點。每個授課老師的課件都充分看出其用心用力,充分挖掘有用的材料進行了精心的組織。例如,《昌盛的秦漢文化》這一課,於老師播放土豆網的視頻,20xx年奧運會開幕式展現美麗的造紙術。播放了地動儀的原理視頻。在《血肉築長城》鄭老師用歌曲的方式導入,在授課過程中播放了抗戰的視頻;聽感人故事,覓獲勝因素,播放錄音。最後奏響凱歌中又播放了相關視頻。在《內戰烽火》這節課,劉老師用視頻《亮劍》節選導入新課。威海的孫老師在講課中播放了視頻內戰的準備,再讓學生回答美蔣有何陰謀。並播放了視頻大別山戰鬥場面,讓學生思考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在《國際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一課中,濟寧的趙老師播放了視頻《大國崛起》中介紹馬克思的部分。並展示了《巴黎公社》視頻資料。而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濟寧的周老師和濟南的程老師,都播放了詩歌朗誦,《哦,船長,我的船長》一個放在了課中,一個作爲課堂導入。可見在授課中多媒體音像資料充分發揮了作用,不僅使得課堂豐富多彩也顯得生動有趣。也可見授課老師們精心選取恰當運用頗費心力。

第四,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課堂中自主學習的部分讓學生自學並展示學習成果。而且充分利用多種形式活動開展小組合作共同討論。例如在《昌盛的秦漢文化》中曹老師用我來做導醫,讓學生來解決患者的苦惱,從而進一步掌握醫學成就。最後的課堂總結中,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歸納本課的內容,各組內一人來執筆,同伴出謀劃策。在《內戰烽火》中,德州的劉老師模擬中共中央記者招待會,讓班長做發言人。小記者提問,發言人回答。學生表現很好。班長的回答也很精彩。大家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郯城張老師用我做小記者的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來當新華社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結合課本給大家報道。在第2部分讓學生做小解說員,在延安紅色旅遊景點給遊客介紹轉戰陝北的狀況。總之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充分運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雖然形式不一,但小組合作探究起到重要作用。在學生活動中老師的組織和語言鼓勵導引是很重要的,怎樣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回答又有精彩表現,也可反應出老師的能力水平。

第五,授課老師的課堂語言精練生動,很有感染力和魅力,又非常注重語言的過渡銜接。在這兩天的聽課過程中,有好幾位老師的語言非常有魅力和感染力。我也明確的感受到老師的語言表達在課堂中也是相當重要的。或優美生動,或親切自然,或慷慨激昂,或幽默詼諧,各位老師就像一個個表演家,讓課堂活色生香,好的語言的確給課堂大大添彩。威海的常曉偉老師音色動聽,很有感染力,又富有激情,整節課沒有一句廢話。煙臺的孫老師總是面帶笑容,聲音洪亮,語言流暢,又很具有幽默感。鼓勵學生的話語讓學生在歡笑之餘營造了課堂輕鬆活躍的氛圍。而桓臺的黎老師聲音優美,整節課聲音不輕不重,語速不快不慢,娓娓道來,有種自然的吸引力,就彷彿是在與你單獨面對面的交流。老師們也非常注重知識的銜接過渡,用語言表達聯繫,使得過渡自然,又承上啓下。幾位老師最後的結語,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聯繫現實,或娓娓動聽或飽含激情的語言在音樂中迴響,使得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在這兩天的聽課中讓我領略了老師們不同的風采和特點。他們豐富的知識,專業的素質,獨到的思維,生動的語言讓我敬佩不已。但無論講解多麼的天馬行空,不論資料圖片多麼的豐富生動,他們都不忘落實課本知識,抓住課標要求,爲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而服務。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一定要努力學習改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讓自己的教學上一個新臺階。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6

4月23-27日我參加了由濮陽市教委組織的國中歷史教師崗位培訓,此次的培訓學習活動,我收穫頗豐,從中瞭解到平時歷史教學存在的不足,更進一步的明確作爲一名歷史老師不斷成長的目標。

5天的培訓可以說是時間非常緊張,在這短短的五天裏,我們聽了許多優秀歷史老師的講課,他們都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作爲一個國中歷史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4月23日上午是油田十中的趙淑萍老師給我們講的《教師如何聽評課》,以前我們只知道聽課帶上聽課筆記,然後把講課老師所講內容儘可能的記下來,但我們不知我們到底聽課的時候應該聽什麼,怎麼聽,評課的時候也是“你的教學比以前好多了,記得上學期剛調來的時候,課堂一團糟呢”或是“你的課實現在太精彩了,真是餘音繞樑,回味無窮啊”,再不就是“你對教材的把握理解很到位、教學方法選擇的也不錯”…… 這樣的無效評課,不管是對講課教師還是對聽課教師都是沒有什麼收穫的。聽了趙老師的課後,我們知道了到底該如何聽課評課。

4月23日下午是油田一中李向彬老師講的《新課程理念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踐行思考》讓我們知道了該如何打造一個體現民主的“人文課堂”……

中學歷史教師專業發展之路,是中學歷史教師的一個長期奮鬥的過程,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這個過程艱鉅而複雜,我認識到,實現專業發展,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和相應的能力,就如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積累知識,提高能力。

作爲一名農村國中歷史教師,如何才能既快樂又優秀呢?作爲歷史老師首先要會愛。會愛,纔是真愛,如果你不愛學生,那麼你的教育一開始就失敗了,一雙眼睛看住幾十個學生,而一顆愛心卻可以栓住幾十顆心,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真心來重新審視一下眼中的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這樣在你的眼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你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學生就會認真地學習你所教的學科,你和學生都會有較大的收穫。愛學生的關鍵是尊重學生,尊重是愛的前提 :以尊重爲前提的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給學生髮言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意見與呼聲、給予他們適度的寬容與諒解、體諒理解他們的難處與苦衷、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不說任何傷害他們自尊的話語等等這些都是尊重學生的表現。尊重學生的關鍵是尊重學生的差異與潛能:愛護和尊重好孩子很容易,難就難在,我們要尊重全部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學困生和我們眼中那些所謂的問題學生。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是有差異的,差異來源於遺傳與環境的共同作用,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個五彩繽紛的經驗世界。差異是對我們工作的挑戰,同時也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在班級工作中最易犯的毛病,大多與忽視這種差異有關,其實我們不可能打造出一個模式的學生。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從學生的差異出發,因勢利導,採取有針對性的做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不斷髮展,引導他們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其次,勤學多思,讓我們有話可說。“要想學生學得好,必須先生好學。只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在知識量飛速增長,信息不斷更新的今天,教師更應當把學習作爲一個長期的,永不間斷的工作來做,不僅從書本中學,而且從實際教學中學,從他人身上學。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教師纔能有進步、有創新。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你的學生纔會保持對你的崇敬與服從,你的教育才會更加有力。最後,老師在管理和教育學生上,方法總比問題多。作爲教師,每天一張開眼睛,你就會面臨許多問題、許多麻煩、許多要辦的事!其實!再多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多!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只有不會辦事的人。一個會辦事的人,可以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輕鬆自如地駕馭各種局面,把不可能的事變爲可能,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關鍵是看你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技巧、用什麼手段。成功者就是比對手多做一點,並能堅持到底。不要藉口,只尋方法,想信能成功的。

總之,這次培訓我收穫很大。做老師不僅要優秀,而且還要快樂,就要以教學工作爲樂趣,把教書當作藝術,上課儘量上得生動些、新穎些,再生動些、再新穎些,讓老師和學生有着朋友般的關係;就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歷史課生動起來,努力實現歷史學科的高效課堂,更好的提高歷史教學成績。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11月16日至17日,安徽省國中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在大禹治水聖地、 霸王別姬的垓下古戰場——蚌埠拉開帷幕,本次活動雲集了全省各地的評委老師、參賽選手及觀摩老師。本人也隨同包河區的同仁們一道前往觀摩學習,,16日上午半天共觀摩了7場說課,16日下午至17日共觀摩了9場授課,時間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天,卻感覺收穫頗豐,現將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報告如下:

這次競賽分說課與上課兩個部分分別舉行。我覺得幾節表現較好的說課還是有一些共同點:一是內容全面。完整的說課內容包括課標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分析、分析史學成果、教學目標詮釋、教法學法的預設、教學評價,還有板書構想,重點則應是教學過程的闡述。二是準備充分。比如,大部分選手的說課內容都是用課件的形式呈現出來,但課件製作水平有明顯差異,合肥市的選手明顯技高一籌,製作的課件讓人耳目一新,其駕輕就熟、舉重若輕的風度就很明顯透露出其基本功的紮實與深厚。其三,注重新課的導入。如合肥市三十二中的徐宏敏老師,在《美國的誕生》一課中先展示中國大陸首艘航母“遼寧號”圖片,接着打出美“薩拉託加號” 、“華盛頓號”、“列剋星敦號”等三張航母照片導入美國曆史上的重大事件——美國的誕生,讓人耳目一新。其四,注重教學設計的整合。如合肥市三十二中的徐宏敏老師,在《美國的誕生》一課以“第一站波士頓”、 “第二站 萊剋星頓”、 “第三站 費城”、 “第四站 華盛頓”來講述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而合肥55中葉玲老師以《汽車工人日記》爲線索,將《工業化的起步》整合成四個板塊:“展翅凌雲的壯志”、“騰飛蒼穹的業績”、“搏擊長空的保障”等,處理的非常不錯。其五,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深厚的理論素養。有些老師在說課的部分環節中還加上了理論依據說明,就顯得特別有深度。而說課之後,評委老師一般都要問幾個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教育教學理論有關。

當然,真正檢驗水平的還是授課比賽。這次競賽,在上午上課的選手是在前天晚上抽題,在下午上課的選手抽題時間是在當天上午,因此,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又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難度更大。在本環節競賽當中脫穎而出者,有幾個共同之處:

一、重視史料教學,即把史料作爲學生學習的基礎及探究歷史的證據,以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如一位老師在《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共的成立》這一課中,以《晨報》1920xx年送行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新聞作爲材料 ,提問:送行人的心情如何?原因?閱讀課本思考爲何堅信公理定能戰勝強權?遭遇如何?《晨報》1920xx年5月2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新聞作爲材料,提問:中國遭遇到了什麼?作爲中國人,你的心情如何?率先走在前面的是哪些人? 《晨報》5月4日五月大事記新聞作爲材料,提問:鬥爭的主力是哪些人?是不是全國的學生?《晨報》5月26日的新聞展示的口號作爲材料,分析“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反帝,“懲辦賣國賊”是反封建,而“外爭主權,內懲國賊”是反帝反封建,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後指出口號只是目標並不代表結果,看材料,運動的結果如何?而後又出示《晨報》六月大事記的新聞,指出鬥爭中心和主力的變化,問:有沒有實現想要的結果?接着出示《晨報》新聞問五四運動的結果如何?並指出這只是初步勝利,並並未取得根本勝利。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帶着問題尋找信息,設置的問題又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始終處於思考、探究的學習環境當中,不僅轉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有助於歷史方法的習得、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還有效地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和道德修養的提升。

二、在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環節設計、重難點處理,知識的鞏固上,多數教師都有所創新,別具一格。

新教材的內容相比過去精簡了很多,給我們呈現的多數是一些結論性的知識,學生不易理解。多數老師在處理教材中重難點知識時,總是先給學生提供一段視頻,或者一段歷史材料,然後根據材料層層設問,引導着學生去探討、分析、合作、探究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突破了重難點。

三、教師的基本素質普遍較強。

在此次優質課評選過程中,參評教師展現了其較強的教師基本素質,教態自然、得體、親切,尊重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語言準確,精練,正確選擇使用教具,專業知識紮實牢固,知識面寬,駕馭課堂能力強。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

不過在聽課的過程中也有感覺到上課老師有一些不盡人意不夠完美的的地方,比如說各環節努力求新,但做課的痕跡偏重,設計的痕跡過重,有時就會沖淡主題。所以處理上就有些偏頗。教學媒體的運用上太多,過繁太花哨,往往達不到最佳效果。還有的幾乎所有的老師在處理《中華文化的勃興》中“百家爭鳴”這一子目時無一例外的讓學生填表格、分組學習的形式,沒有什麼創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這次觀摩活動使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零零散散,筆觸所至,皆是有感而發。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受益匪淺!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8

x月x日至x日xx市國中歷史教學能手評選活動在九中舉行。2天時間共聽了11節課,參賽教師們的精彩表現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待聽完後,細心品味着所聽的每一節課,細細 回憶着每一堂課的每一個細節,會發現有許多精彩“鏡頭”閃現腦海。可以說每節課都是精彩粉呈,各具特色。讓我獲益匪淺,感慨頗多。我通過學習,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注重教學設計的整合

1、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穎、巧妙而又實用的導入,可以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的老師把一張與本課有關的圖片,有的利用視頻片斷,有的利用歌曲作爲開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2、突出重點、難點。每節課的容量都很大,每位老師處理的很恰當,注重了基礎知識的的掌握,設計思路清晰,問題的設計有層次感,照顧了不同知識層面的學生,在此基礎之上突出重難點問題。多數老師在處理教材中重難點知識時,先給學生提供一段視頻,或者一段歷史材料,然後根據材料一層一層設問,引導着學生去探討、分析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突破了重難點。

3、注重語言的過渡。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語氣親切自然,教師情緒飽滿、熱情,爲學生創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所有老師上課感覺像朋友之間的友好交談,還有的老師過渡語說得非常好,使環節之間的銜接顯得很流暢。

二、自主學習成爲課堂的主導

要想讓學生主動學習首先應該調動學生地 積極性。在這次優質課比賽活動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師都體現到了這一點。學生在課堂中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在比賽課堂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學生學習、合作的過程中,老師也在巡迴點撥、提示、交流。當問題提出後,先把權力交給學生,由學生回答,學生解決不了的,由老師通過講解或補充資料,來幫助解決。

三、高效使用多媒體、視頻、圖片等資源延伸課外知識、拓展思維。

在這次歷史優質課評選中,許多老師的視頻運用很到位。在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的同時,用文字、圖片、視頻等不同方式補充了大量的史料,然後以這些史料爲切入點,提出一系列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中得出結論,這樣使學生在學到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即有效的回扣了課本主題,又大大開擴了眼界,拓展了思維。

四、激勵性語言的運用。

通過激勵性語言的運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上起課來興趣更濃,勁頭更高。恰當地運用好激勵語,對一節課的課堂效果是非常有意義的。

五、在這兩天的聽課中優秀課的共同特點。

1、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夥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2、老師們的語言準確規範

3、善於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4、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做後盾,素材豐富,課堂充實。

六、今後的教學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鑽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學方法,並且在備課時儘量地讓我們的歷史貼近生活。

2、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先學後教的基礎是學生自學新知。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在實際教學中,通過“預習”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重視預習的個體差異,強化訓練、引導學生運用已經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嘗試學習,自讀自悟,使主體地位得到落實,自學能力得到培養,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按照“先學後教,小組合作”的課改實驗,重視學生的預習工作,將課外預習和課內預習結合起來,做到不預習不上課,加強教學設計,特別是教學的情景設計。通過科學的教學設計,嚴密而靈活的施教方式,引導學生實現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活動做及時的評價,特別是後進學生的鼓勵,讓所有學生都成爲課堂的主人

2、運用各種手段、方法,激發學生參與和認知的興趣,恰如其分地點撥與學生主動嘗試,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相結合。

3、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教方法、教規律,精心鑽研教材、精心教學環節、精心設計板書、精心練習和作業。能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進行自學的問題,不要用小組學習代替;小組學習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代替;自學或小組學習解決不了的重點、疑點、難點問題,教師要講、導、撥、練。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又有利於打下紮實的基礎。

總之,這次聽課,我收穫很多,清楚瞭如今歷史教學的發展方向,也明確了教學思路和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歷史聽課心得體會 篇9

根據學校安排,我有了一次外出學習的機會。隨同教研室領導一同到了洛陽市,參加20xx年度河南省國中歷史優質課大賽的聽課學習活動。通過聽課,我近距離地領略到來自不同市縣13位優秀教師各自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雖然這13節課的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受。

首先,通過聽課學習,我打開了眼界,見識了不同版本的課程安排,領會了不同地區的教學風格,通過對不同版本的課程教學安排,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對課程的要求,有利於我在實際教學中更好更準確的把握教材。例如:鶴壁市實驗中學王華老師講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教版)一課,與我們現在使用的川教版《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有很大區別,我回來之後又進一步研究了課標,通過對比與研究,有利於我更準確地把握教材,領會教學中心與實質。

第二、教師們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做到了新課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點撥規律條理化、教學方法靈活化、教學技巧藝術化。真正體現出我們教師的角色是“導演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 課題的引入與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是課程設計的重點。有的老師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到位,從導入到各知識點的講解,一環扣一環可以說銜接得非常自然,學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進,思維沒有斷點。並且他們在每一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過渡中都在反覆應用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使學生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觸,理解,使用的一系列過程。例如新鄉一中付月聰老師講的《紅軍長征》,信陽羅山一中楊豔老師講的《中外文明的和平交流》等。

第三、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聽課時我特別注意了各地老師不同的調動學生的方式,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非常重要:

1、只要學生積極回答了問題,應對其進行鼓勵。很好、答的非常好、你真棒,這些表揚鼓勵的話語在課堂上隨處可見,並且三位老師對回答對問題的學生,都有或多或少的獎勵,這也極大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

2、 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纔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會無從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這都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3、提問形式新穎多樣,如講故事、猜謎、情景再現、小品、搶答等。

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這幾天的聽課中我發現優秀的教師都有幾個共同特點:

1、老師們的語言準確規範,點撥精闢到位;

2、善於利用多媒體、演唱、圖表、表演等各種手段輔助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例如安陽外國語學校黃新志老師講的《三國鼎立》的導入,老師先自己表演一段評書《三國演義》別具一格,在場的老師、學生都被吸引住了,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上來了。

3、教態親切,教師語言優美,始終面帶笑容,表情豐富,非常有感染力。

4、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很強,靈活應變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的組織課堂,富有藝術性。

5、有紮實的專業知識作後盾,素材豐富,課堂充實。

第五、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會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歷史聯繫現實,提升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這次大賽,幾乎每個老師都引用了史料,而且所引材料都很切合教材內容,材料的展示目的性和針對性很強,及時指導學生怎樣提煉材料中的信息,豐富了教學內容,鍛鍊了學生的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