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9W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

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愛憎分明的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也才能爲學生所尊重。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新教育之夢》說換位思考。作爲教師,應設身處地的思考,才能解決問題。教師愛學生,還表現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們教育中的民主精神還不夠,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命令學生服從,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太少。我們經常抱怨社會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會民主的基礎是學校的民主。沒有學校的民主,何談社會的民主。所以我們教師應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可以通過談話,適當的引導,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更多的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更有利於教師在穩固的基礎上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精選23篇)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閱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爲作爲一個教師和其他工作者不一樣,教師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教師還應努力理解學生的世界,要善於和他們溝通,要和他們成爲生活中的好朋友。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生活就要有責任感,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爲一個理想教師,就應該非常關注社會,非常關注人類命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教師在課堂裏面和學生討論環境,人口等問題,才能喚起學生們對這些問題的關注。我們要讓學生在離開學校的時候,帶去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帶着他們對未來社會的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2

《新教育之夢》一書,給了我深刻的感觸,也激發了我內心深處蘊藏的那份渴望。“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着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儘管說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有些遙遠,但我們生活着就要懷有夢想,工作着還要編織理想,並努力去實現理想。

一、 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都把德育置於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全面發展的內容裏也是以“德”爲先。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從中可以看出,德育的確應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困惑不解的問題。比如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南轅北轍;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缺點或錯誤熟視無睹,甚至寵愛有加,那教師的教育還能起作用嗎?又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文化和道德相脫節的現象”。看來,德育要深入人心,深入到每個家庭,只有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爲本”的共識,建築起堅不可摧的 “人格長城”。那如何使學生自覺地創造“真善美的人格”呢?作爲教師,理所當然地要肩負起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任,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教師應該爲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環境,開展各種自然的德育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例如在我校,每年開展的“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傳統節日的紀念活動和“書香校園”讀書節等,的確使學生的心靈在環境中得到淨化,人格得到薰陶,從而逐步克服自身的缺點,逐漸完善自己。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和學生有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德性。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例如我班上的小豪同學,生性懶散,做事總是丟三落四,學習上更是“得過且過”。我也曾經爲他的不努力而大動肝火,傷透腦筋。升入四年級時,他的成績是班上最後第三名。不管是語文還是英語,只要是背和記的內容,他就學得很吃力。但是我發現,他對數學卻很感興趣,每次數學測試都能得到很好的分數。於是,在一次學校組織的奧數競賽中,我鼓勵他參加比賽。後來居然得了獎,從他興奮的眼神裏,可以看出他難以抑制的喜悅心情和漸漸樹立起來的學習自信心。隨後,我耐心地引導他明白“人一己百,奮起直追”的道理,並且不時地在班級裏表揚他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同學們都十分羨慕他,而小豪同學也更是幹勁十足。最後期末考試,他的各門成績都及格了。他高興,老師高興,同學們也高興。從這一事例上,我更能真切地體會到“平等”在師生之間所處的重要性,失去了“平等、溝通”,失去了“鼓勵、表揚”,特別對於一些常常犯錯的學生,往往會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併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努力。

二、 積極做“理想智育”的探索者

在傳統的智育中,教師是真理和知識的化身,是無所不能的聖人;教師的使命就是給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裝知識。於是,“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顯得順理成章;於是,“填鴨式”“滿堂灌”也變得自然而然……其實,這樣的智育是有害的,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在書中朱永新教授明確指出:“知識不過是智育的載體,學生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傳授知識,是給學生進行智力體操的訓練,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以發展。作爲教學在第一線的教師,更應該積極去嘗試,去摸索,去總結,去反思,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用精彩與快樂去吸引學生,讓課堂充滿生氣與活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真正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智育”。

這成功的背後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着《新教育之夢》。我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並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國小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鍊。”樸實的話深深的感染與震撼了,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又一次偶然間,我無意中打開了“行知論壇”和“教育在線”,我看到了論壇上很多老師的隨筆,我用心的讀了幾篇,就被老師們精彩、真實的文章打動了,他們對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獨到的見解令我佩服,他們對教育的執着與真情令我感動。在和學生的心靈溝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將自己融在學生中的快樂,在激情飛揚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動,是教育隨筆,教會我更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後,我注重教學的反思並落實在以後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恆的追求!

感謝《新教育之夢》,她,讓我心隨激情飛揚,夢隨理想共舞,此時我又想起了葉瀾教授的愛: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一片綠葉,每一片綠葉下面都是一個綠色的心靈世界。我願意做一把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4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字裏行間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以及對教育事業的追求與摯愛。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着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員的教育主張 。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爲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對於我們所有年輕教育者來說,這既是作者的真誠規勸,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從本書裏,我還讀出了作者成功的祕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5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我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並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國小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鍊。”樸實的話深深的感染與震撼了,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又一次偶然間,我無意中打開了“行知論壇”和“教育在線”,我看到了論壇上很多老師的隨筆,我用心的讀了幾篇,就被老師們精彩、真實的文章打動了,他們對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獨到的見解令我佩服,他們對教育的執著與真情令我感動。在和學生的心靈溝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將自己融在學生中的快樂,在激情飛揚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動,是教育隨筆,教會我更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後,我注重教學的反思並落實在以後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恆的追求!

感謝《新教育之夢》,她,讓我心隨激情飛揚,夢隨理想共舞,此時我又想起了葉瀾教授的愛: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一片綠葉,每一片綠葉下面都是一個綠色的心靈世界。我願意做一把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6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裏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

在這教育的伊甸園裏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一位叫布羅迪的英國退休教師,在佈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發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啓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爲,在英國曆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

正當布羅迪猜測着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傢俬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

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爲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爲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裏,沒有一天放棄過。

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教授獲得啓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我感到很榮幸,因爲我拜讀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園裏屬於自己的那棵蘋果樹。因爲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權利和責任分享朱教授愛的教育、理想教育的夢想,並用它提醒和改寫自己從今往後的實踐和追求。因爲我也有一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跳躍的心。如果你要問我的夢想是什麼?那就是我願我的青春永駐蘋果樹下!

今天,我終於在《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找到了追尋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訴我們:“要挖掘你生活中、職業中的內在魅力。”

教師,作爲國小教師這一職業可能永遠達不到職業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個優秀的、理想的教師,一定會在自己的內心把它排在最前列!

是啊!細想一下,我們的心態一般都比同齡人要有活力很多,這是我們的職業,我們的孩子給予我們的美麗,是孩子們影響着我們,帶動着我們,年輕着我們,使我們的青春延續再延續......

拜讀了《新教育之夢》一書之後,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麼辦?不再問自己還要教多少年書?因爲我知道了“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

朱教授說“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後重複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

因此,我追求作一個實實在在的教師: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老師;一個自信、自強、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挑戰自我的老師;一個善於合作,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老師;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老師,我相信那必將是一個永遠年輕老師。

花兒不會因爲畏懼凋謝而後悔綻放,小溪不會因爲畏懼乾涸而放棄流淌,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陣子”,它們都知道抓住每個最精彩的“一陣子”去贏取一輩子的生存價值。

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懷着“新教育之夢”譜寫自己輝煌的“一輩子”!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7

近段時間,我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讀完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特別是當朱永新老師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身爲一名教師,自己離理想教師還有很大的差距,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慢慢向理想教師靠攏。

新教育意味着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育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新教育的六大行動,雖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但是,由於這些行動是中國教育相對缺少的東西,所以顯得很迫切,很重要。六大行動簡單的可以用聽,說,讀,寫,網絡,課堂來闡述,我們都可以做到。

新教育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以前,我們只關注學生成長,從來沒有人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這樣真真切切地擺到大家面前。其實想想也是孩子在不斷的成長與變化的,我們怎麼可以用陳舊的思想來進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這樣一個注重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師與學生都在成長。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應該是不同的,今天的我會更加珍惜時間,珍惜讀書學習的機會。給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啓我們因機械學習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讀書,力爭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老師。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纔有奇蹟。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展中壯大自我,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爲我所範,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我們要向朱永新老師學習,做一名對未來有理想的教師,做一名對社會有個性的教師,做一名對事業有思考的教師,做一名會自我學習的教師。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8

自從跟隨閱讀地平線計劃,走進兒童母語教育後,漸漸感受到兒童母語教育,不僅需要家教,更重要的是需要師教,這一重擔就在於我們一線的老師,尤其是國小語文老師的工作是否到位。因此,身爲教師的我們,自己要先讀書,再自然而然的帶着我們學生們讀書,將人類源遠流長的精華運送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這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義務,更是一種無以言說的幸福和美麗的事情。

寒假用心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新教育之夢》一書,給了我深刻的感觸,也激發了我內心深處蘊藏的那份渴望。“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着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儘管說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有些遙遠,但我們生活着就要懷有夢想,工作着還要編織理想,並努力去實現理想。

一、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德育,都把德育置於一個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全面發展的內容裏也是以“德”爲先。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從中可以看出,德育的確應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困惑不解的問題。比如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南轅北轍;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缺點或錯誤熟視無睹,甚至寵愛有加,那教師的教育還能起作用嗎?又如朱永新教授所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文化和道德相脫節的現象”。看來,德育要深入人心,深入到每個家庭,只有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網絡,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做人爲本”的共識,建築起堅不可摧的“人格長城”。那如何使學生自覺地創造“真善美的人格”呢?作爲教師,理所當然地要肩負起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任,努力做“理想德育”的追求者。教師應該爲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環境,開展各種自然的德育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例如在我校,每年開展的“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傳統節日的紀念活動和“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等,的確使學生的心靈在環境中得到淨化,人格得到薰陶,從而逐步克服自身的缺點,逐漸完善自己。

在德育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和學生有一種平等的溝通,一種平等的探討,一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德性。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例如我班上的有個學生,生性懶散,做事總是丟三落四,學習上更是“得過且過”。我也曾經爲他的不努力而大動肝火,傷透腦筋。升入三年級時,他的成績是班上最後第二名。不管是語文還是英語,只要是背和記的內容,他就學得很吃力。但是我發現,他對數學卻很感興趣,每次數學測試都能得到很好的分數。隨後,我耐心地引導他明白“人一己百,奮起直追”的道理,並且不時地在班級裏表揚他在學習上的每一點進步。同學們都十分羨慕他,而這個孩子也更是幹勁十足。最後期末考試,他的各門成績都及格了。他高興,老師高興,同學們也高興。從這一事例上,我更能真切地體會到“平等”在師生之間所處的重要性,失去了“平等、溝通”,失去了“鼓勵、表揚”,特別對於一些常常犯錯的學生,往往會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併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從而放棄了努力。

二、積極做“理想智育”的探索者

在傳統的智育中,教師是真理和知識的化身,是無所不能的聖人;教師的使命就是給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裝知識。於是,“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顯得順理成章;於是,“填鴨式”“滿堂灌”也變得自然而然……其實,這樣的智育是有害的,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在書中朱永新教授明確指出:“知識不過是智育的載體,學生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所得到的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傳授知識,是給學生進行智力體操的訓練,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以發展。通過智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並具備持久的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習情感、堅韌的學習意志,爲他們今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礎。”作爲教學在第一線的教師,更應該積極去嘗試,去摸索,去總結,去反思,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比如說,隨着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很多學生家裏添置了電腦,上了網;有的學生的知識面絕不亞於教師,甚至有些高年級學生知道的東西比有的教師還要多。在這種形勢下,就要求教師在教育的同時,也要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做到以前常說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現在的教學改革,同樣也需要我們教師具有創新精神,不能單靠以往的“經驗”來進行一如既往的教學。這也正如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用精彩與快樂去吸引學生,讓課堂充滿生氣與活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真正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智育”。

三、甘願做“新教育”的有心人

當讀到“一個優秀的教育家,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人,應該是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是個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無心就不能成功”這段話時,我內心深感慚愧。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認爲整天和孩子們一起盡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着成長路途上的挫折與失落。可是很多時候,自己只是激動一下,興奮一刻,難過一陣,後悔一回……也沒有付諸筆端,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雲散了”。現在想來,真爲曾經流逝的歲月而感慨,真爲逐漸模糊的記憶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師應該成爲新教育實踐中的“有心人”,要及時地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等。因爲,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這成功的背後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9

這個假期,我按照學校的讀書要求,認真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作者以輕鬆、流暢的筆調從“人文科學、現實生活、教育實踐”等幾個方面,對理想中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進行了極爲深刻的闡述;以科學的態度對教師、校長、學校、學生、父母五種教育角色作了細緻的分析和描繪。以誠懇的口吻對各種教育角色加以定位,並提出相應的要求。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我領悟到了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存在哪些不足,應該怎樣改進與提高,下面僅從幾點加以交流:

一、 德育方面

讀完此書,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自己在以往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德育,德育目標過大,沒有持之以恆,導致德育工作,所以在以後的德育工作中我爭取做到以下幾點:

1、 將德育目標細化、生活化。

根據本班學生年齡特點及日常出現問題,制定班規、班訓。比如說: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不氣老師、樂於幫助同學,回到家裏幫父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讓等等,讓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將德育落實到實處。

隨着年齡的整張循序漸進地設置德育目標,形成層次遞進,不斷完善德育目標的體系。

2、 讓學生與書本爲樂。

繼續完善班級圖書角,建立“書香班級”,讓學生堅持讀書,寫讀書筆記,有自己的座右銘,讓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從書中的心靈的慰藉,從書中到生活的,從中淨化自己的心靈,通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不教之教”的教學培養。

二、 智育方面

1、 繼續注重培養孩子能力。

《教育參考》20xx年第4期的評論員寫下了這樣一席話:“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外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活動關注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這當是對理想智育之月的最好註釋。很慶幸自己從教十年以來,一直不喜歡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喜歡這種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成績,我不喜歡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不斷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鍛鍊孩子的能力,雖然,這樣可能暫時成績,但絕會爲孩子今後的德育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和能力基礎。

2、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儘量做到因材施教,運用“教育”,讓每個孩子都到學習的成功感。“讓每個孩子都擡起頭來!”“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功”。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長,讓他們有自己的個性。

正如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趣,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成功的教師,不但應該滿懷激情,要有創造力,有責任感,我想最重要的是對教育事業的愛,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未來的教育教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纔會愛你,也纔會讓你去和他們交往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生活的煩惱。

最後,讓我用文中的話結束此次交流:

我從古老的童謠中走來,韻味悠長的童謠裏浸潤着愛的音符;

我從青春的腳步中走來,且行且吟的腳印裏灑滿了愛的陽光;

我從生命的花圃中走來,奼紫嫣紅的花朵上掛滿了愛的露珠……

此生,我將註定爲愛忙碌,猶如屋檐下面築巢的春燕。

讓我們爲愛忙碌,用愛造句!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0

最近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新教育之夢》。我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並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國小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鍊。”樸實的話深深的感染與震撼了,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又一次偶然間,我無意中打開了“行知論壇”和“教育在線”,我看到了論壇上很多老師的隨筆,我用心的讀了幾篇,就被老師們精彩、真實的文章打動了,他們對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獨到的見解令我佩服,他們對教育的執著與真情令我感動。在和學生的心靈溝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將自己融在學生中的快樂,在激情飛揚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動,是教育隨筆,教會我更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

在這樣的學習與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實驗的核心理念是師生一起成長,所以,我也一直問自己,在課堂上,我真的關注學生的心靈,體現教育的平等與民主了嗎?在課後,我注重教學的反思並落實在以後的教學中了嗎?教育隨筆我堅持寫了嗎?在這樣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將自己定下的目標忘卻——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這將是我長期而永恆的追求!

感謝《新教育之夢》,她,讓我心隨激情飛揚,夢隨理想共舞,此時我又想起了葉瀾教授的愛: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一片綠葉,每一片綠葉下面都是一個綠色的心靈世界。我願意做一把開啓學生心靈的鑰匙,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1

暑假期間,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於《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彷彿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國小,很多方面已經是循着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於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衝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着諸多困難,於是咀嚼着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着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

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於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乾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着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

我不打算在這裏一一複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於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爲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爲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融於一體,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着力於“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

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

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勵將隨着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願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羣新時代的“理想學生”。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2

最近我讀了這樣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過多“博大精深”的理論闡述和學術語彙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實踐本質,引起了一線教師的共鳴,成爲廣受歡迎的教育學著作。

書中提到的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建數碼校園、構築理想課堂,使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眼睛一亮。讀完此書,我一下子被書中那句“中國小搞教育科研,就是應該從記錄自己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開始的,把這一串的‘珍珠’串起來,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鍊。”樸實的話深深的感染與震撼了,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在講科研先導、科研興課嗎?如果我能從教育隨筆,教育日記開始,那不是最真實的科研嗎?從那時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堅持從關注學生心靈開始,記下自己教育中的點點滴滴,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新教育之夢》對於“理想的教師”提出了八點要求。這些要求爲我指明瞭努力的方向,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爲深刻。任何一個崗位都充滿着競爭,教師間的競爭往往又是多於合作的。目前,教師這個行業的職業特點,工作制度,評價方式都需要競爭。但是作者在書中說,一個不善於合作的教師走不了太遠,因爲這個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社會如此,教師職業也是這樣。從書中,可以看到作者對教師間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雙贏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這句話說得多好啊!當今社會除了競爭,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就呼喚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社會需要合作,教師也要學會合作。教師要成爲受歡迎的教師,作者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換位,二尊重,三互惠。這三點建議同樣也在告知人們怎樣學會合作。

《新教育之夢》告訴我,智育不能獨領風騷,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數字,或是一紙文-憑,一張入學通知書,它“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爲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它還應讓學生“自警、自誡、逢勵”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德性,在遊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體育不只是追求四肢發達,它應“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學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並能完善自我,體現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閒消遣,它“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化生命,激揚生命”。

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在自己還很迷茫的時候我讀了這本可讀性很強的書。是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讓我審視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讓我尋找到一條自我突破自我發展的道路。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3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着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員的教育主張 。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爲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4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着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員的教育主張 。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爲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5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作者以輕鬆、流暢的筆調從“人文科學、現實生活、教育實踐”等幾個方面,對理想中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進行了極爲深刻的闡述;以科學的態度對教師、校長、學校、學生、父母五種教育角色作了細緻的分析和描繪。以誠懇的口吻對各種教育角色加以定位,並提出相應的要求。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我領悟到了作爲一名普通教師,我存在哪些不足,應該怎樣改進與提高,下面僅從幾點加以交流:

一、德育方面

讀完此書,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自己在以往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德育,德育目標過大,沒有持之以恆,導致德育工作,所以在以後的德育工作中我爭取做到以下幾點:

1、將德育目標細化、生活化。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及日常出現問題,制定班規、班訓。比如說: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不氣老師、樂於幫助同學,回到家裏幫父母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要學會謙讓等等,用好我們的德育教材,讓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將德育落實到實處。

2、讓學生與書本爲樂。

建設班級圖書角,建立“書香班級”,讓學生堅持讀書,讓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從書中的心靈的慰藉,從書中到生活,從中淨化自己的心靈,通過學生自己教育自己,“不教之教”的教學培養。

二、智育方面

1、繼續注重培養孩子能力。

《教育參考》20xx年第4期的評論員寫下了這樣一席話:“教育是人靈魂的教育,而外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教育活動關注人的潛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並加以實現,以及人的內部靈性與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這當是對理想智育之月的最好註釋。一直不喜歡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喜歡這種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成績,不喜歡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不斷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鍛鍊孩子的能力,雖然,這樣可能暫時成績,但絕會爲孩子今後的德育學習奠定堅實的智力和能力基礎。

2、在課堂教學中,我要學會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儘量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都有學習的成功感。“讓每個孩子都擡起頭來!”“用成功激勵孩子獲得更大的成功”。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長,讓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正如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趣,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成功的教師,不但應該滿懷激情,要有創造力,有責任感,我想最重要的是對教育事業的愛,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未來的教育教應該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愛學生、愛教育。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你愛學生,學生也纔會愛你,也纔會讓你去和他們交往中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忘記了生活的煩惱。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6

這個假期在帶孩子的閒暇之餘,我又重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一書,作爲一位年輕教師以及年輕媽媽,這本書的每個章節都給我了很多啓示,很多思考,強烈的共鳴讓我愛不釋手。

每次我拿起書,其實讀得最多的就是第一章:理想的德育。書中寫到,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爲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有價值有所理解併產生強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隻受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環,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爲非作惡愈大。”可見,德育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

作爲一個國中的班主任,我尤其感到德育的重要性,我非常贊同書中寫的:“道德教育應該存在於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孩子與孩子的交往中,在孩子們與老師們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現在的社會,我們很多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全家人寵溺的同時,這些子女大多都以自我爲中心,不會替別人着想,他們缺乏一種和別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們不知道如何去處理矛盾,不知道如何面對挫折,不知道如何去處理衝突。還記得在處理一位內宿生因爲宿舍違紀到達走讀要求一事時,他的母親和我談到,他的孩子在國小時很聽話,和同學們也相處得很融洽,怎麼上到國中一下就改變了這麼多。我在和她談完國中孩子的變化之後,又提到,以前國小時,儘管也是生活在一個集體的環境中,但是孩子們都是早上7點到校,下午5點放學回家,期間的大部分時間也主要是在上課和寫作業,其實和同學之間的交流還是很少,不像現在住校了,同學們的吃、住、行都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對於這些經常以自我爲中心的孩子們,真的比較容易產生衝突和矛盾,而他們中有相當多的人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衝突和矛盾,需要他們在老師和父母的引導下,在孩子與孩子之間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學會交流、學會相處。同時,我也非常重視班會課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活動和遊戲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從當班主任以來,我都充分利用好每一節班會課,在一些班級因爲時間緊張在利用班會課學習時,我的班級依然熱鬧非凡、掌聲不斷,笑聲四起,我希望在這些活動中養成學生的德性,讓他們學會做人、懂得感恩,能擔當自己的一份責任。

在理想的德育這一章中還提到:“學生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裏用兩種聲音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師,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他們歡迎沒有教育痕跡的交流,歡迎沒有心理距離的對話。”是啊!我們老師面對的是充滿求知慾、對老師崇拜、信任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學習習慣沒有很好的養成,思維能力可能也不太敏捷,學習成績暫時不太理想,甚至有個別學生行爲習慣也令老師頭疼,但因爲他們是孩子,是我們的學生,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去傷害他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們平等的溝通,嘗試着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對話。教育需要寬容,教育需要等待,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其實在學生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在接受教師表揚和欣賞中,會自覺地把自己的優點無限放大,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積極成長的傾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別人關注自己。現在想想,我們大多數老師在給孩子做思想工作時,或許總愛揪着孩子的缺點不放,老是想着如何減少孩子的缺點,因爲缺點少了,優點自然越多。其實我們老師的思想也應該多改變,不是減少缺點,而是直接增加孩子的優點,因爲優點多了,缺點自然就少了。把更多的關注放在孩子的優勢和閃光點上,而不是缺陷上,多一些表揚和鼓勵,從而更好的推動孩子內心中那種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第五章:理想的勞技教育,也給了我很多的啓迪,書中提到:要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對勞動的尊重和熱愛,關鍵要在勞動實踐中進行。“如果父親沒有教給兒子謀生的手段,那等於教他成爲一個賊。”這是猶太民族倡導和幫助孩子自立的永恆的教義,這又何嘗不給我們的教育以深深的啓迪呢?對於每一位深愛自己孩子或學生的父母與教師來說,應該學會讓孩子和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和學生承擔必要的勞動。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剝奪了孩子和學生的勞動權利就等於使他們喪失了成長的機會。而放手讓孩子適當的參加勞動的實踐,使他們具有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勞動中學會尊重他們、理解他人,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將使他們終身受益。而如今班上還有部分孩子,每週都把積累一週的髒衣服帶回家讓父母幫自己洗;做值日時,怕髒怕累,磨磨蹭蹭,想逃避的孩子還大有人在;而每逢開學和放假時,總有一批同學因爲自己不會整理行李物品,而讓父母在宿舍張羅,自己站在走廊聊天、玩手機的更是屢見不鮮,這時我得爲一些自己獨自到校,自己整理牀鋪衣物的孩子們點贊,你們真的是太棒了!而要改變目前絕大多數學生不愛勞動、不會勞動的現狀,我們必須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做起。

然而說到這,我又想起書中寫到的這段話:一些老師把勞動作爲對違紀同學的一種處罰措施,如罰掃教室或廁所等,這種處罰的方式帶來的消極後果就是使學生把勞動看作一件丟人的事情。這些現象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勞動的正確認識。畏懼勞動、逃避勞動成了絕大多數學生的“通病”。確實,自從看到這段話乎,在帶新的班級時,我很慎重用勞動處罰的方式,也擔心會出現朱永新教授所說的現象,確實一部分同學沒能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而如何更好的教育那些違紀的同學,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也在不斷改變自己的作法,而我最不希望用的就是一些體罰的方式,雖然有些方式可能一下就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堅信這樣的方式是不深入學生的心靈的,帶來的只是他們對老師的懼怕,短期內不再犯錯,所以目前我還是以談心說理,走進這些孩子的心裏,發現他們更多的優點爲主,雖然這樣的方式會慢一些,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可能更加有利,我也會繼續學習一些優秀班主任的帶班方法,並結合自身的特點,使我的帶的班級更加優秀。

其實每次讀《新教育之夢》,我都會有很多感受,作爲一個年輕的教師,要學習的還有非常多,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的時間卻不多,而我也堅信:“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出現在你的面前。”我也會努力以書中理想的優秀教師爲標準來要求自己,希望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7

有機會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着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員的教育主張。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它像一盞明燈,爲我們的教育導航。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其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8

寒假期間,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於《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彷彿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國小,很多方面已經是循着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於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衝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着諸多困難,於是咀嚼着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着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於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乾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着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我不打算在這裏一一複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於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爲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爲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融於一體,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着力於“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勵將隨着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願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羣新時代的“理想學生”。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19

偶然的機會,我翻開了那本藍色封面的《新教育之夢》,拜讀後輕輕闔上。然而我的心卻不能隨書頁的合攏而平靜,思想如脫繮之馬,讓我在過去、現實和未來之間穿梭往來。我的腦海中彷彿是一片寬闊的海洋,朱永新作者在平靜的海面上投入一塊石頭,擊起了層層漣漪,向外擴展久久不能平息。而緊緊抓住我的是那一句樸素而卻又有粘合力的話語:“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的、會做夢的教師。”

該書從十個方面談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它有着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而字裏行間無不浸潤着作者對教育理性的思考,充滿着對教育熱愛的激情。這深深地感染了我,讓我對教育書籍有了不同的認識!該書摒棄了“書齋式”研究,紮根教育的沃土,圍繞構成現代教育諸要素的核心詞彙——德智體美勞課程、學校、教師、校長、學生、父母等,以對教育的至愛、激情、理性和建設態度,向我們描繪了理想的“教育圖景”,闡述了作爲教師、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 官員的教育主張 。

這是一本寫給“教育”的書。它的大部分章節都是從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入手,然後分析其弊端,並給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教育。

它像一盞明燈,爲我的教育導航。

如《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一篇中這樣一段話:一名理想的教師,應該不斷地追求成功,設計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擊成功。因爲人來到世上並不知道他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只有去撞擊每一個可能成功的暗點,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師有這樣或那樣的衝動,有這樣或那樣的撞擊,是難能可貴的。當一個教師停止了撞擊,就意味着他對生活失去了意義,對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給了我激勵和希望。從作者的自我簡介中知道,特殊的時代給了作者特殊的經歷,他能從一個普通人成爲一位教育家,這是他撞擊成功的結果。爲什麼我就不能呢?我怎樣去撞擊成功呢?我應該怎麼提高挑戰自己?我正在思考着。這些都是我以前所沒有想到的問題,它給了我啓示,爲我今後的教育生涯找到了目標。我的目標是不斷尋求突破,找尋適當的教育方法。

而《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一篇中又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給了我警示和啓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對於我們所有年輕教育者來說,這既是作者的真誠規勸,更是作者的殷切期望。從本書裏,我還讀出了作者成功的祕訣——不要羨慕別人,不要感嘆時運,要做起來,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順,哪怕艱難。

另外,文中作者的一些簡潔而準確的說法,讓我感到很新鮮。如:傳統智育的在造就少數“成功者”的同時,也造就了大批的失敗者,讓大多數學生還在人生的求知階段便成了心靈自卑、個性萎縮的“精神侏儒”。就一個“精神侏儒”是何等的新鮮、形象。

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着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了意義!”讀着這些貼心的話語,雖然覺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雖然知道夢和理想,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距離,但只要我們帶走的不僅是知識的蠟燭,還有理想的聖火,我們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夠在深藍色的知識海洋中,破浪前行,駛向希望的彼岸!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20

暑假空閒之餘,我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朱永新教授是我國著名教育學者,新教育實驗創始人,他的書中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畫面。《新教育之夢》全書共分十章,分別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和理想的父母。《新教育之夢》提出一系列教育的理想,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觀察和認識教育的新視野、新視角。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爲我們教師尋找到了一條突破自我專業發展的道路,也爲今後的教育指明瞭方向。

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我們班的孩子雖然生活在城裏,但大多數也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監護人大多是爺爺和奶奶,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缺乏有效地監管教育。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班主任心育藝術》這本書對於做好班主任工作很有幫助,於是就好好地揣摩、研究經典案例。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管理一個班級,要想把這個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的確不是一件易事,它需要老師的耐心、細心和恆心,要求學生做到的除了自己做到以外,必須想方設法讓每一名學生最後都達到要求,並進一步養成習慣,然後再做第二件事。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最後,把班裏的每一件事情都做好了,班級管理也就到位了。在平常的班級工作中,我總是千方百計發揮學生的作用,培養得力班幹部,創建各種平臺,給更多的孩子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王雪琦、錢潤、朱宇等許多的同學比以前更有膽量,更能時刻以身作則,時刻爲班級着想,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多表揚,少批評,抓兩頭,帶中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孩子們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榮譽,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夢想。課堂上,我和孩子們是師生關係;課下,我們又是朋友關係。我們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孩子們有快樂願與老師一起分享,有了煩惱主動向老師傾述,因爲在孩子們的心目中,老師是最值得信賴的人,老師可以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放假了,總能收到孩子們一句句問候與祝福的短信,那個時候的心情真是無比激動。作爲一名老師,我雖然沒有做出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能得到孩子們的牽掛與信任,孩子們在你的教育影響下有了大的進步,有什麼比這還讓人幸福的呢?

自從接觸新教育實驗以來,就被全國上下新教育實驗的氛圍感染着,被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感動着,被孩子們閱讀時那專注的表情吸引着。各種新名詞、新事物也影響着我的學習、生活,“四大改變”、“六大行動”、“理想課堂”、“每月一事”……如春風雨露班盪滌着我的心靈,“教育博客”、“班級博客”、“新教育在線論壇”、如雨後春筍班出現在我的教育生涯。在不斷的學習、探索中,我真正體會到了“新教育就是教育的本真,是應該被還原的教育夢想”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在不斷的學習、探索中,我真正體會到一個熱愛讀書的老師,他的學生肯定也會喜歡讀書。當老師和孩子一起閱讀時,品析好問佳句時,他們會對書籍多了一份好奇,多了一份興趣,多了一份投入,這種好奇、興趣、投入會讓孩子們向書籍靠近,榜樣的力量無窮的,我努力地好他們的榜樣,師生共讀共寫,共同成長。由於勤於動筆,勤於反思,及時記錄教學中的點滴經驗與感悟,記錄教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的文章多次獲得學校及上級獎項。我的教育隨筆《窗邊的小豆豆》在學校組織的評比中獲得一等獎,教育隨筆《還孩子低碳童年》發表在《安徽青年報》上。我輔導多名學生參加徵文比賽並獲獎:陳靜宇同學的《班幹部的酸甜苦辣》發表在安徽省教育廳主辦的《國小生導讀》雜誌上,祁碩依同學參加五河縣愛國主義徵文《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獲二等獎,在學校組織的《我最喜愛的一本書》徵文評選中,朱宇同學獲二等獎,趙心甜、王雪琦同學獲三等獎。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誦讀比賽,祁碩依同學獲一等獎,錢潤、朱永會同學獲三等獎……經常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大膽想象,寫觀察日記,記錄所見、所聞、所感,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思考、用耳朵去聆聽、用手中的筆去記錄這個美好的世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時代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幸福,激發孩子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從而有效激發孩子們的讀書與寫作熱情。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讀得多了,積累得多了,頭腦中的素材就會更加充實,這時老師適當地進行寫作方法指導,學生有了寫作的靈感和積極性,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就會應運而生。共讀共寫帶給家長、老師和孩子的巨大的精神上的快樂。作爲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學生的生命中去,與孩子一起成長,這纔是教師最大的幸福,也是生命的真諦所在,讓我們爲實現共同的夢想一起努力吧!

最讓人頭疼的是部分後進生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缺乏良好的思考和書寫習慣。針對這種情況,劈頭蓋臉的批評和告狀只會讓學生更反感,對學習越來越失去信心。記得有一次,班上又有幾位學生的作業沒按時上交,當時我很“生氣”,準備好好“教訓”他們一頓,便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家長到學校來。家長來到學校,一個勁地跟我解釋,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本來我想借助家長的力量好好“教訓”他們的孩子,但是通過與家長的交談,我知道了每個後進生沒能按時完成作業的真正緣由是因爲他們基礎差,上課聽不懂,課下又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乾脆就不想做了,時間一長,自暴自棄,就越來越不想寫作業了。後來,我沒有批評他們,而是想辦法換一種教育方式。記得當時我們剛剛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媽媽,我想對您說》,我讓他們依次當面讀給他們的媽媽聽。一個孩子寫道:“媽媽,有時你不分青紅皁白就給我“定罪”,考得好你們就高興,考不好就生氣,您知道我是多麼委屈嗎,總有一種被別人瞧不起的感覺。媽媽,希望您以後不要這樣對我好嗎。其實我也想努力,只不過我需要的是鼓勵和信心。媽媽,相信我,給我點時間。”另一個孩子寫道:“媽媽,這麼多年,您總是起早貪黑,爲了這個家,爲了我的學習,白髮悄悄爬上您的兩鬢。每當吃上媽媽您包的熱騰騰的餃子,喝上媽媽您燒的蛋湯,穿上媽媽您買的新衣服,我就感覺我是最幸福的孩子。媽媽,我也想做一個勤奮、刻苦的孩子,我也想好好讀書,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我基礎差,我自卑。希望媽媽以後能多給我鼓勵,相信您的孩子也是最棒的。”讀到這裏,兩位母親泣不成聲,緊緊地摟住孩子,孩子也感動地落淚。我的眼角也不禁溼潤了,兩位孩子是多麼有思想,文字是多麼的真實、感人,對他們的媽媽又是多麼的瞭解。我當着兩位孩子的媽媽表揚了他們孩子的作文寫得好,並和她們進行了分析、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她們流露出的不再是焦急與無奈,而是一種信任,對孩子的信任,對老師的信任。我也動情地對他們說:“孩子們,不要氣餒,不要難過,從今天起,咱們重新開始,以後的路還很長,有不會的儘管問老師、問同學,我就是你們最好的朋友。俗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和孩子們拉鉤,我們之間有了“祕密”的約定,孩子笑了,家長笑了,老師也笑了。從那以後,他們像變了個人似的,上課認真聽講,課下主動向老師、同學請教,作業按時完成,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學習成績逐漸提高。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我們要做家長和同學喜歡、老師信賴、有尊嚴、有自信的好孩子,以後作業一定會按時上交,再也不讓老師和家長費心了。事實證明,從另外的角度去看孩子,多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去鼓勵孩子,給他們自信和尊嚴,幫他們解決實際存在的困難,他們一樣也最棒。

家長會、班隊會、班主任論壇及創新大賽、兒童階梯閱讀、書香班級建設、魅力班級建設、課堂教學大賽、小課題研究、讀書徵文比賽、經典誦讀比賽、外出教學觀摩等活動的參加,鍛鍊了個人能力,提升了個人素質,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感謝王羽校長、楊金平書記、陳先玖副書記、張晗副校長,是你們的鼓勵和信任,讓我更加自信,更有壓力和動力,更加明確肩負的責任;感謝教導處的曹剛主任、單付輝主任、李大魁主任,是你們給了我成長的機會,搭建學習的平臺,在我遇到困惑的時候,你們總是主動幫我答疑解惑,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讓我少走彎路,讓我進步得更快,讓我在專業之路上越走越寬;感謝年級組的李慶懷老師、朱術芹老師、鄭從鳳老師,在我向你們請教的時候,你們總是無私地幫助我,熱情地鼓勵我,不要緊,只要用心,時間長了,你一定能做得很好;還要感謝信息辦的陸賢早、錢維榮、劉鵬飛、王從浩老師,正是有了你們的大力支持,我們這個團隊才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各項工作得以紮實有效的開展,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校本研修和培訓、小記者培訓和評選、班班通使用、維護和維修,試卷和導學案等各項文字材料的油印,各項活動的拍照、視頻採集、新聞上傳,總是少不了你們忙碌的身影……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一句句諄諄教導,讓我感到了五河二實小這個集體的溫暖,讓我感到了五河二實小這個市級三香特色國小特有的魅力,讓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壓力,更讓我明確了奮鬥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有一種偉大來自平凡,有一種尊敬來自感動;有一種堅持來自信念,有一種付出就是滿足。”總之,從站到三尺講臺上起,我已走上了這條既光榮又平凡的人生之路,而且我還會在這條路上一直走到底,在教育這方園地裏精耕細作,讓更多的花朵茁壯成長。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努力,踐行黨的羣衆路線,努力處理好與學生、與家長、與同事的關係,盡心盡責做好本職工作,提高部門工作的創新力和執行力,聚集增能量,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迎着朝陽,面向未來,讓生命在三尺講臺上閃光,共同追尋幸福的教育夢!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21

利用業餘生活時間,我有幸拜讀了《新教育之夢》一書,感慨頗深。朱永新是我國著名教育學者、蘇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蘇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長。《新教育之夢》,書中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畫面,看了使人振奮。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提出一系列教育的理想,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觀察和認識教育的新視野、新視角。

全書共分十章,分別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和理想的父母。在文後收錄了《新教育實驗的理論與實踐》,這是朱教授主持的一個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開題會是在張家港高級中學舉行的。新教育實驗課題有六大行動。即: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應用雙語,建設數碼社區和創建特色校園。現在這個已經在全國各地實驗推廣。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英國有一個退休老師,在佈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發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以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啓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爲,在英國曆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着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傢俬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

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爲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爲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裏,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獲得啓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朱教授在書中說,讀書需要良好的環境,也需要條件的便利,因爲便利會使讀書變得輕鬆愉快。朱教授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了這種便利所帶來的愉悅。比如在美國,你只要持當地人寫給你的信,就可以到圖書館借書。還書也無需辦理什麼手續,尤其是社區圖書館,門口都有一個還書的箱子,順手將書往裏一扔即可。所以,他很希望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裏一個開放的空間,供學生隨時閱讀。這樣,既省卻了煩瑣的借閱手續,又沒有了開放時間的限制。有人擔心如此狀態有可能造成圖書的丟失。但朱教授卻說:“我們應該相信孩子。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把書拿回自己的家裏,說明他非常喜歡這本書。孔乙己還說竊書不算偷呢,孩子愛書就更不是什麼壞事情了。”

《新教育之夢》中說:“讀書,是孩子們淨化靈魂、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因此,實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書香社會,建立起書香校園。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爲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淨化自己的靈魂,昇華自己的人格。上學期,我們曾經嘗試鼓勵學生大量地進行課外閱讀,並通過“閱讀摘錄”這項作業督促檢查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如果一個孩子愛讀書,那麼他會從書籍中尋找到生活的榜樣,從書籍中得以淨化自己的心靈,書中的道理往往就成爲他人生的座標。”讀書不僅能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增長他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陶冶情操,淨化靈魂,昇華人格,而這不就是我們做教師的最重要的任務嗎?鼓勵孩子們讀書,也許會使學生的負擔加重一些,但是當孩子們從書中找到了榜樣、當孩子們從書中學會了做人,當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陶冶,那麼這種所謂的負擔能使他們受益終身,這樣的好事爲什麼不堅持呢?

我想,今後我們不僅要堅持鼓勵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還要在這方些面加強指導,比如讀什麼書、怎樣讀、要創造性地組織孩子們進行讀書比賽,指導他們寫讀書心得等等。總之,要採取一定的措施,鼓勵學生去多讀書,讀好書。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給我帶來靈感和啓迪,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願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22

品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夢》,字裏行間感覺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細流,我順溪而下展現在我眼前的是無限廣闊、無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園。在這教育的伊甸園裏我看到了五個光芒閃耀的花環懸掛在高高的蘋果樹上,它們的名字叫作德、智、體、美、勞。我看到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諧向上的愛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夢》一書的序言中,朱永新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一位叫布羅迪的英國退休教師,在佈滿塵埃的閣樓上整理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發黃了的舊練習冊。它們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習作,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31個孩子有31個夢想,有想當總統的,有想當馴狗師的,有想當領航員的,有想當王妃的……

那位老師突發奇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他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啓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羅迪的手中,他們中有功成名就的學者、企業家、官員,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過去了,布羅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維的作文本。他寫在作文本上的夢想是當一名內閣大臣,他認爲,在英國曆史上還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先例,他要創造歷史。正當布羅迪猜測着各種可能,滿懷遺憾地準備把作文本送進一傢俬人博物館時,他意外收到英國教育大臣的來信,信中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同時也感動萬分。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爲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不需要那個本子,因爲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腦子裏,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實現了當初的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戴維的行動使朱永新教授獲得啓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

我感到很榮幸,因爲我拜讀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園裏屬於自己的那棵蘋果樹。因爲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權利和責任分享朱教授愛的教育、理想教育的夢想,並用它提醒和改寫自己從今往後的實踐和追求。因爲我也有一顆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跳躍的心。如果你要問我的夢想是什麼?那就是我願我的青春永駐蘋果樹下!

新教育之夢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23彙總 篇23

讀罷此文,周身的血液都在奔騰,漲涌起一種追求詩意教師人生的激情。於是,不斷地尋找朱永新的文章:在《教師博覽》上讀到《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在《新教育週刊》上又讀到《我心中的理想體育》;通過南師大出版社郵購了《我的教育理想》;在南京的一家書店買到了久已渴望的《新教育之夢》------ 《新教育之夢》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書中寫滿了我的感受,強烈的共鳴使我愛不釋手。

書的序言《夢想成真》被我用作了國旗下演講;書中的文章我一次次在教師大會上宣講。我第一次讀一本教育著作如此癡迷。 第一次見到朱永新,是在中銳集團與蘇州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21世紀教育論壇上。大腹便便的形象,充滿睿智的話語,一派學者的儒雅之氣。 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教育在線”網站結緣,便更多地瞭解了朱永新。我曾一口氣讀完他發在“教育在線”上的所有貼子,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每天上“教育在線”成了我的必修課,幾乎佔領了我所有的業餘時間,“教育在線”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朱永新的文章、書籍拜讀了許多,但還從沒有聽過他的講演。第一次聽他的報告是在無錫師範學校。聽了整整一天,上午講《中國教育缺什麼?》,下午回答聽衆的提問。

朱永新的激情和博學,使我如坐春風、如沐春雨,對許多教育問題有忽然開朗之感。 朱永新的教育理想不是夢想,是完全能成爲現實的。我開始了他的新教育實驗。首先在兒子身上試點。我讓兒子每天背誦一首古詩詞、寫一篇日記。一個學期下來,兒子竟然背了150多首古詩詞,寫了100多篇日記。兒子的人文素養明顯增強。兒子的試點極大地鼓舞了我的信心,更堅定了我對朱永新教育理想的追尋

。我在“教育在線”上發了一個貼子《讓新教育實驗成爲我校發展的平臺》,大張旗鼓地在全校開展新教育實驗。 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請朱永新來校作報告。我先給他發了一條短消息,沒想到他很快回信:報告沒問題。xx年2月14日,情人節之夜,朱永新來到無錫南洋,送來了999朵玫瑰。他用兩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了新教育實驗的意義和具體做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教育日記、聆聽窗外的聲音、生活化英語、嫺熟地利用電腦學習工作、讓每個人成爲他自己。又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回答了老師們的提問。朱永新的報告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報告會結束了,許多教師還圍着他問這問那,久久不願離去------ 走進朱永新,對教育增添了一份情感;走進朱永新,對教育增添了一份神聖;走進朱永新,對教育增添了一份責任;走進朱永新,幸福從此熙熙攘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