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2W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全書不僅是站在某個民族(國家)或者人類的角度,而是也站在動物植物、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發展歷史。從數百萬年前講起,一直講到現代,並在結尾迎來的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後的部分給人的感覺纔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業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並在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精選18篇)

進化是人類前進的永恆旋律。人類從低級動物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才逐漸成爲當今的現代智人,雖然現在人類是整個生物鏈條的最高級物種,但並不意味着進化已經結束了,相反,人類也許正在以更快的速度進化。進化真是始於人類在大腦、身體、以及心理等不同層面的不完善,也恰恰是因爲現代人身上仍然存在這種不完善,認知偏差和謬誤導致了很多現代問題,丹尼爾·卡尼曼的書中對此做了很多很好的描述。未來人類還將不斷進化,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自身的侷限和認知上的偏差,只有才能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

時代的進步夾雜着侷限與包容。遠古時代,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有限,人們信仰各種神靈,通過神靈來解釋大自然的種種現象。農業革命之後,由於糧食供給的大大增加,開始有人可以從事一些更高級的工作,因此在這期間,哲學,政治,藝術以及其它各種思想文化都大大發展,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仍然有其時代侷限性,比如儒家強調君權,父權等,再比如古代一直到中世紀,男女的地位始終是不平等的,直到近代纔有了男女平等,更有女權主義的出現。現代社會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的轉變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人們漸漸認識到,人類這個物種還有其他生物物種都存在同性戀現象,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現象,也由此使得人們能夠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接納了同性戀這種現象。未來人們也一樣會以更加開發和包容的態度對待那些我們現在認爲不對甚至不合法的現象,實際上很多所謂不對或者不合法的行爲都是受我們的意識形態所扭曲的價值觀導致的。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2

對於快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釋:或許,快樂在於追求幸福;或許,快樂在於有目標,有理想,併爲共奮鬥終身……但在《人類簡史》這本書中,我找到了它的真諦!

現在許多人只看了我們表面的發展,卻沒有深究:我們是否真的比祖先過得快樂了呢?《人類簡史》講的是智人7萬年的進化史。其實,我們自認知革命以來,一直生活在一個虛幻而縹緲的世界中,所謂的金錢、帝國、宗教都是源自人類的想象。這些想象使我們得到了發展,卻也讓人類的野心愈發膨脹,進而躍入慾望的深淵,無法自拔。慾望不僅會給人帶來壓力和痛苦,更有可能會使人類因此而滅絕!

子曰:富貴於我如浮雲。在我看來,我們何必要因那些功名利祿而約束自己,迫使我們勞累終生呢?我們缺乏的只不過是一個知足常樂的心態罷了。書中寫道:“現在埃及人民比他們的祖先有更完備的醫療系統,更舒適的房屋,但卻仍有許多人在抱怨生活的貧苦,命運的不公”,原因正是在於他們有一顆永遠也無法滿足的心,不斷給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事實上,我們不僅要學會滿足,更要尋求本真,做一個真正的自己!我們無需因成功而欣喜,更無需因挫折而悲傷,這樣只會耗費心神。我們根本就不必要去追求那些主觀上的感受。長此以往,自己的心靈就會變得澄淨明潔,即不受外界喧囂的污染,也不受所謂“快感”的影響,自然也不再有什麼痛苦可言。

快樂就是知足常樂;快樂就是靜觀花開花落,笑看雲捲雲舒;快樂就是尋求本真,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3

所以當身邊的人們都信奉某一言論或者某個神,那麼這種言論就會成爲真理,這個神就成了唯一的信仰,一個散播謊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成千上萬上億甚至整個世界的撒謊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撒謊的人。現代社會所處的就是這樣的環境,人們相信法律,相信法律的公平與公正,法律代表的是正義,是爲了維護弱者,其實我們都知道,法律是強者制定的,有多少強者願意爲弱者出聲?那些法律的制定也只是考慮了自己的直接利益。縱觀整個歷史,那些爲弱者出聲的人,最後都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可看看現實吧,這個世界還是這樣。法律也好,宗教也好,道德也好,這都只是爲了更好的限制我們,讓管理者更好的管理,讓我們能按照他們所規定的路線,所制定的遊戲規則走下去,讓我們更好的各司其職,以此來維護那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社會。

法律也是認定的,但是卻被人們冠以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冠以人類賴以生存的準則這樣的話。醒醒吧,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巨大的,歷經幾代人,幾個世紀不斷完善的“美夢”裏,沒人願意醒來,也都醒不來了,幾個世紀以來根植在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內的被奴役的基因已經無法去除了,就算現在出現了那麼幾個“基因突變”者,也會被人們打上異教徒的標籤,然後像中世紀的那些敢於說真話的先驅們一樣被綁在柱子上活活燒死吧。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4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全書不僅是站在某個民族、國家或者人類的角度,而且也站在動物植物、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發展歷史。從數百萬年前講起,一直講到現代,並在結尾迎來了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後的部分給人的感覺纔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業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並在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認知革命是指距今7萬到3萬年,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通過語言傳遞事實和信息。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認知革命以後,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通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範圍大幅擴張。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徵,認知革命後,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人類歷史。

農業革命指大約1萬年前,人類通過種植、馴養等方式,由狩獵遊牧生活轉向定居。通過發展農業,人類獲取食物來源更有保障,爲養活更多的人創造條件。人口大量增加,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社會形成,出現了商品交換,出現了統治階層,進而出現了村鎮、城市、王國。關於農業社會有兩個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第一,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從生物角度看,一個物種繁衍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則意味着這種物種在物競天擇中取得了成功;反之,瀕臨滅絕的物種則意味着物種失敗。因此,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物種的。大發展。這樣看來,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是共生的結果。第二,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是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糧食免於飢餓和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並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好事。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不得不日復一日“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遊牧採集爲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無不及。這樣,原本爲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

科技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着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大引擎,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並征服世界。如今,科技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

《人類簡史》不是簡單地把人類歷史此般概述一遍。書中闡述“想象的世界”這一獨特視角,是構成本書獨特魅力的絕妙之處。《人類簡史》闡述了人類文化、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產物。想象構建民族、社會和國家;想象構建了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想象構建了公司、貨幣和金融;想象構建了政治、經濟、文化;想象構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想象讓人類從動物變成了主宰世界的上帝。

當今社會仍處於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之中,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腳步日益加快。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與自然和諧共處,不要一味的追求科技帶來的“財富”,我們的科技應該更好地服務於人類,造福於人類,而不是牟取私利的工具。歷史從來都是由無數的偶然造就的,正如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真正的指向是何方。只有現在,且行且珍惜。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5

讀完人類簡史,感慨於作者對事物理解之深刻,如今的任何事物的來源都有其原因,都是通過時代的不斷演化而來的。智人從一個不起眼的動物變成了如今主宰世界的主人,不僅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更是不斷努力的結果。然我影響最深刻的是,在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當時中國擁有先進的航海技術,但是最後卻是別國的探索精神發現了南美洲,澳大利亞等,可見探索精神之重要性。

說起澳洲,在原始時期,智人到達澳洲,那時很多大型野生動物,但爲什麼智人能戰勝他們,有人認爲是自然選擇,氣候變化的影響,有人卻認爲氣候變化不足以讓這些大型動物滅亡,智人學會用火,幫助了他們狩獵,同時在澳洲的大型野生動物認爲智人這種體積小的動物對他們不能造成威脅,可能也是加之氣候的影響,導致了大型野生動物在澳洲的滅絕。

無論是社會、經濟還是文化,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人類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農業時代的出現,相對來說並沒有讓他們的生活好過,他們需要下地種植小麥水稻玉米,需要彎腰插秧,澆水,除蟲,於是演化出了頸椎病等疾病。以前的以物易物的方式不能滿足於人們的生活需求而出現了貨幣以及銀行。這一切事物的出現都有其最本質的原因,因爲需要了,因此就出現了。

文章最後談到了快樂,一個人對於快樂的定義難免不同,這是世界上總有一種人不學習也聰明,沒有錢也快樂,但那個人絕不是你。我們既然通過幾千多年的演化變成了如今的模樣,在生活中,要多從大的視角看問題,也許會快樂很多。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6

聽名字《人類簡史》是一部敘述人類歷史的書籍,然而,它又卻與我讀過的歷史敘述截然不同,大多數歷史書,喜歡把目光集中在某朝某代,或某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他們寫作的重點在於主線鮮明。還有一些則是以文明更替爲單位講述過去,宏觀概括,重點在於文明的發展與更替。但《人類簡史》的作者,所描述的則不同以往,他的腦洞很大,他的關注點不是國家,也不是文明,而是人類,人類如何從弱小變成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物種,人類又將走向何處?作者將爲你一一闡述。

圍繞整部書,都繞不開一個詞“認知”,在傳統的認識中因爲自然選擇,人類學會了進化,但作者卻認爲是因爲有了“認知”,智人淘汰了所有的競爭者,同時“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讓智人從食物鏈底端一步步到頂端。但更令我震撼的是作者的觀點,例如在作者看來,“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騙局,“農業革命真正的本質:讓更多的人卻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農業革命所帶來的並非是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反而讓勞動人民承受着不該有的辛苦與過着比原始的採集者更辛苦、更不滿足的新生活,它促使人類從原本悠閒且豐富多樣的日子變得單調沉悶又辛苦。

換個角度設想一下如果農業出現在現代社會,現代人會選擇現在的舒服安逸還是辛苦沉悶,它還會像回顧歷史一樣得到認可嗎?我無法想象。但,儘管有太多缺失,農業已經是我們現代文明的根基。正如歷史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結合。作者的觀點獨到之處在於他強調了“智人”的幸福感,他痛心作爲社會細胞的個體,“人”在歷史長河中的失語,一如他在書中,常常切換視角,從被人類圈養牲畜的眼光,被人類培育農作物的眼光,向佔據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發出聲音。

當我們以“智人”的身份存活於世時,我們應以感恩與卑微的心情再次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奧祕纔會像一朵美麗的花,靜靜綻放於希望的陽光之下。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7

《人類簡史》這本書在我印象中從發售之起就名聲大噪了,作者是一鼓作氣又寫了本《未來簡史》作爲對未來問題的探討,也值得我們一讀。這本書帶我們從智人階段開shi一直到現在的科學革命,從刀耕火種到如今的信息時代,時代跨越非常之大,內容設計之廣,對這橫跨幾千年歷史的講述,是需要作者的有非常好的大局觀和駕馭能力的。在這個方面而言,這本書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關於我們爲什麼要讀史,丘吉爾是這樣回答的“The farther back you can look, the farther forward you are likely to see”。毫無疑問,歷史是現代人類的鏡子,雖然各個時代環境不同,歷史條件也不同,但是我們人類作爲主體並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找到對現今社會的教訓和啓示。史書把我們人和人的溝通界限放的無限遠,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歷史和過去進行對話,從他們那學習知識。

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農業革命的由來和智人這個人種是如何崛起的,在人類從遊牧和狩獵中解放開始,在人類從農業中獲取到了穩定的食物開始,我們同其他生物的地位就逐漸開始凸顯,對工具的使用和穩定的食物來源讓我們的大腦可以進一步的發展,讓我們可以進一步的進行進化,這些就是人類進化的里程碑。但是,這一切都離我們當今社會太過遙遠,那時候的人類更應該被稱爲動物,這也是我們同其他動物在起源上並無差異,都是地球中的一個生物,我們更應該愛惜動物的一個重要說明。

在我們進入有記錄的歷史朝代的時候,我們對歷史的感知變得具體了起來。一般而言,歷史是枯燥無味的,但是赫拉利的這本書能夠讓我順利讀下去,也讓我能感覺到歷史長河中的殘忍和無情。作者對於屠殺和災難並沒有進行隱瞞,這些屠殺者和遇害者都應該作爲人類自己的反思讓我們從歷史中學到教訓。他還對我們的信念做了探討,到現在大家對信貸體系的信任都是我們的信念,我們對這些事物的相信,讓我們更好的構建了社會,所以,當我們的信念發生崩塌的時候,危機也會隨之而來。這些都是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對於虛構的,文明般事物的着迷和相信。這些事物對於我們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這些,讓我也見證到了自己信念的重要性。

知史可以明興替,歷史的存在就是讓我們以史爲鑑,學會教訓,反思現在,所以,這本書對我而言受益匪淺,是一本值得再讀的好書!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8

原始人種在生存競爭中區別於別的物種的特點,大腦殼,直立走,用石頭。

表面上是競爭優勢,但其實不然。腦殼大,能量消耗就大,行動會不便,原始人應該不會跟你來講道理。直立走,雌性臀部就變小,生小孩生不出來,導致十月懷胎的孩子相比於其他物種而言,本質上都是早產兒。用石頭似乎是無奈之舉,因爲赤手空拳打不過。所以,想當然的優勢,並不一定是優勢。

正因爲這些劣勢,反而給人類帶來了機會,機會就是:會做飯,要八卦,會扯淡。

做飯吃熟食,消化和進食所需時間縮短,腸道可以短一點,胃也可以簡單點。人腸總長一般不超過六米,豬的有二十米左右,羊的超過五十米,腸道越短,消耗能量越少,病變機率也會下降。所以,普羅米修斯和燧人氏都是人族的英雄祖先,因爲他們教人做飯吃。

八卦是第二個牛逼特徵,因爲早產兒,雌性帶孩子,也沒啥事,就開始八卦,八卦一般是說第三方的壞話,壞話的前提是有了善惡觀,有了區分善惡,就會產生小規模的集羣,相當於朋友圈,這個圈子裏面的人都是一夥兒的~也因爲早產兒,雌性得有他人保護,雄性就承擔了義務,但雌性得讓雄性爽一爽,雄性才樂意啊,所以,人族的性交就有了區別於別的種族的非繁衍性快感,於是八卦帶來的集羣和性快感帶來的誘惑,讓雄性在集體狩獵和生存鬥爭中產生了部落優勢,所以早期人族聚居羣體數量往往超過其他種族。於是,區別善惡的蘋果就會成爲禁果,禁果的比喻就是兩個,一,能區分善惡,二,能讓人族有性交的快感。從此以後,人族有了生存的優勢。

但是還不夠,除了雌性的八卦之外,雄性在工作和性交之餘做啥事情呢,因爲畢竟物產豐富,我想,他們應該在吹牛逼。吹牛逼,是人族語言發展的一個大進步。因爲要吹牛逼,所以雄性會想象某種很牛逼的事情,包括臆想出來的,比如,打架打不過,就吹牛逼說對方有着神靈的保護,打過了,爲了避免無休止的挑戰,就吹牛逼說我有菩薩罩着的,吹着吹着,就有了圖騰,一般圖騰是信仰的初級狀態,慢慢又有了神靈。這些是吹牛逼的結果,然後藉助於這個牛逼,就建立各種理想,目標,信仰,規則,法律,道德。就這樣,同樣的牛逼哄哄的各個人族,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社羣組織民族,然後吹出一個國家,就形成了政治的雛形。所有這一切,都來自於吹牛逼。最大的牛逼,莫過於巴別塔。

這就是我們的祖先在演化過程中如何把劣勢變成優勢的。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9

《人類簡史》作爲《未來簡史》的姊妹篇,講述的是現代社會之前的事情,其中有一個觀點我我覺得非常新穎,就是人類現在我們說人類是智人,但是人數這一個大樹中間還有許多其他的人,比如尼安德特人之類的,這些人有的體格比智人強壯,有的腦子比我們發達,有的有更高更強的製造工具的能力,他們基本每一個種羣都在某一方面比我們智人有着更好的表現,但是爲什麼最後是我們智人脫穎而出,直接佔領了整個世界呢?

這本書就講了一個觀點,智人們能夠相信某種虛構的故事,曾經猴子看到別的猴子那也就知道他是猴子,看到別的獅子也知道他是隻獅子,但是,猴子們是不會相信他看不到的東西的,比如說你跟他講美元,跟他講國家,其實這些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但是猴子們就是不能理解,因爲,這些在實際生活中是見不到的,你看美元或者人民幣,事實上就是一些花花綠綠的小紙片,你說他有什麼用呢?能吃能喝?其實都不行。

一個國家不只是那麼多領土,還有人口,還有文化政治,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是以一片地域就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所以說,這些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猴子們不能理解,他們所能理解最龐大的一項,也許就是一些什麼獅子大象之類的,但是現在獅子大象,這些巨大的物種再遇到我們所能理解的這些虛構的,比如帝國,比如美元,比如銀行這些,虛構的名詞的時候,恰恰是這些虛構的事實,更能佔上風,而且有非常龐大的力量,獅子大象要想不滅絕,可能還要祈求它們的憐憫。這是爲什麼呢?就是因爲許多人都相信這件事,把整個人類社會都統一在一起,世界上現在出現的第一個這類虛構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宗教。一開始以基督教爲首,你說上帝你永遠也看不着,但是當時還有非常多的人去信,所以,人類才第一次有了,穩固的階級統治,有了一個思想方針和對於大之問題的見解,都有了一個模板,有了這些模板,更好統一思想,統一戰線,從而就可以讓更多的人爲這個帝國服務了。而且現在又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比如出現了一種現代宗教叫做資本主義,這種意識形態化的東西,其實也是從宗教脫胎而出的,但是,這種看不見木着的東西,其實時時刻刻通過操縱整個社會都在影響你的生活,因此,整個龐大的人類社會,之所以能發展到這麼大,而且持續了這麼久都沒有崩潰,其實大多數都是這些虛構的東西在起作用。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0

很早以前就已聽說《人類簡史》這本經典著作,以此法學院教授推薦書籍活動爲契機用兩週的時間對此書進行略讀,感慨頗深,收穫良多,望後抽出更多時間加以詳讀,從而更深刻的認知其中奧義。

在並未翻閱《人類簡史》之前,我淺顯的從書名上猜想它不過是衆多內容冗雜單調的史書,只不過是在充足的客觀事實和論據的基礎上提出歸納和結論。可經過兩週時間的閱讀,我雖未完全吸收其中作者的講述,我已認識到這並非史書,而是從宏大寬廣的視角講述了人類的發展歷程的哲學著作,這本書以不到500頁的篇幅,從10萬年前一直講到了21世紀。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融合、科技革命這四個層次訴說人類發展,回答爲什麼是人類而不是其他生物成爲了地球的主宰。以下爲我在讀書過程中對書中的一些引起我思考的語句進行摘抄,希望也給更多還爲讀過此書的人以興趣和思考。

(一)認知革命

1.人類和黑猩猩的不同,是在超過了150人的門檻之後纔開始顯現的。

2.人類和黑猩猩的不同在於那些虛構的故事,它像膠水一樣把千千萬萬的個人、家庭和羣體結合在一起。這種膠水,讓我們成爲萬物的主宰。

3.要在採集時代活下來,每個人都必須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等到農業和工業時代,人類開始能靠着別人的技能生存下來,就算是低能的人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

正如作者赫拉利指出,智人之所以在7萬年前突然脫胎換骨,是因爲他們的認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進展。這場7萬年前發生在智人身上的這場鉅變,即爲認知革命。自從認知革命後,智人就能依據不斷變化的需求迅速調整行爲,並將新的行爲方式傳給下一代。這讓我們的發展速度遠遠甩開了地球上的其它動物,一步一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

(二)農業革命

1.爲了把野生動物馴化成聽話的役用動物,就必須打破它們的天性和社會鏈接、抑制它們的侵略和性能力、並限制它們的行動自由。

2.君王和先知會把自己營造成牧者的形象也就不那麼意外,他們和他們的神照顧子民的方式,確實也像牧羊人照顧羊羣一般。

3.我們從農業革命能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物種演化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個體的幸福。

(三)人類融合

在這一部分,作者提出“文化”的概念:人類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種種虛幻的事和概念圍繞,讓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標準行事,也遵守特定的規範,這就是文化。並強調了三種促進全球融合的秩序:經濟上的貨幣秩序,政治上的帝國秩序,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

1.現代科學和現代帝國背後的動機都是一種不滿足,覺得在遠方一定還有什麼重要的事物,等着他們去探索、去掌握。

2.真正讓銀行(以及整個經濟)得以存活甚至大發利市的,其實是我們對未來的信任。“信任”就是世上絕大多數金錢的唯一後盾。

3.正是這些徵收來的多餘食糧,養活了政治、戰爭、藝術和哲學,建起了宮殿、堡壘、紀念碑和廟宇。在現代晚期之前,總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農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們生產出來的多餘食糧養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國王、官員、戰士、牧師、藝術家和思想家,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這些人的故事。於是,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的人在做些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四)科技革命

這一部分當中。作者指出現在科學體系與先前的知識體系有三大不同之處: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以觀察和數學爲中心;取得新能力。但作者在這一部分並未提出更多觀點,而是更多闡述事實,闡述科學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力,帶動了帝國的擴張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也讓人類分工更加細化,甚至還出現了國家之間的分工。

1.科學能夠解釋的,是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物如何運作,以及未來可能會有什麼。就定義來說,科學不會假裝自己知道未來“一定”會有什麼。只有宗教和意識形態會聲稱自己知道這些答案。

2.我們必須記住,人類的歷史從來不是潔白無邪,大西洋奴隸貿易這件事絕非特例。像是前一章提過的孟加拉地區大饑荒,也是出於類似原因:英國東印度公司比較重視的是自己的利潤,而不是1000萬孟加拉地區人的生命。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軍事行動,後面出錢的也是一羣善良的荷蘭人,他們愛孩子,會捐錢給慈善事業,也懂得欣賞好音樂和好藝術,但他們就是沒感受到爪哇、蘇門答臘、馬六甲這些地方人民的痛苦。隨着現代經濟成長,全球各地還有無數的大小罪惡和災難正在上演。

最後,在我看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社會在上演着新的歷史,可一定程度上又是在重複舊的歷史。我們在與疾病的鬥爭中掙扎,在國家間暗流涌動的衝突邊緣瀕臨,在科技與人文的矛盾漩渦中淪陷……然而我相信歷史是進步的歷史、未來是光明的未來。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1

我知道感覺這種東西不可靠,比如去年看這本書,如果沒有這篇讀後感,我基本已經不記得書中許多內容了,時間可以將感覺變成沒有感覺,有時會完全失憶,還好有當時有寫讀後感,下文成文於17年年初。

星期六,下雨,沒有去上班,也沒有什麼緊急的任務,也沒有壓力和動力去做些什麼,或者就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本質吧,其實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你去很焦慮,去太奮鬥的,似乎感覺這種觀點很消極和頹廢,但歷史經驗總結告訴我們,越亢奮越激情的觀點往往比較假也比較危險,反而比較灰色和平淡的思想越接近真實。作者從更長久時間,更宏大的空間來觀察人類,應該說比我平常看的角度更高更遠一些,得出來的結論應該相對更通透些。

他說暫時來看爲什麼人類會比其它動物會更強大,因爲人類可以組織大過150個體以上的團隊,但其它動物做不到,超過這個數目就沒有辦法協調。爲什麼呢?爲什麼我們人類可以做到呢?因爲人類可以想象,可以想象一個神話,一個上帝,一個黃金,一個共同理想,比如共產主義,美國夢,比如共同富裕等,在這樣一些想象的東西的引導一下,超過萬計,億計的陌生人一直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着。

這些想象並非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組織刻意去創造播散的,這是人類天然的需要,雖然我們現在去理性分析,這些所謂的想象,理想其實可能都只是一個騙局,但並非是那些上層人的故意,其實你也是製造這個騙局的一份子,你需要,如果沒有這些理想,我不知道,你爲什麼要活着?你的方向就是這些東西。比如阿旭說,他還想要生一個小孩,還想買一套房子,還想。生多一個小孩,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多子多福,傳宗接代),更多物質更多財富是現代社會的共同的理想,這些並沒有錯,是引導人類進步的根本動力。

正因爲有了這些共同的神話和理想,擁有這些共同的價值的人們,就會共同維護這些價值,溝通成本也大爲降低,衝突也大爲減少,也沒有多少人會去思考這些神話和理想是不是隻是一種想象,根本經不起推敲呢?就算有個別人提出反證,或者新的觀點,也會被視爲異類,很難在這個共同體中生存,比如布魯諾反對地心說維護“日心說”,就爲此丟命,這種例子很多。

這些共同的價值,也是人類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佛陀,沒有上帝,沒有真主,沒有金錢,這個世界可能大多數的人就沒有活着的意義了,那將一片虛無,人心將無處安放,行屍走肉般的生存。當代中國人,並沒有統一明確價值觀,有佛教,有儒教、有共產主義,主體應該還是金錢至上吧。經過科學教育的洗禮,出生在紅色時代的中國人,基本都是無神論的一代,質疑一切神靈,但金錢的資本主義一出現,卻幾乎都拜倒他的旗下。

經過人定勝天,經過無神無鬼,金錢萬能,經過傳統文化的迴歸,經過西方的所謂的普世價值影響(市場經濟,進化論等),學習和體驗了這麼多,有些相通,有些竟爲互爲相對。我們小時候就是一張白紙,被人畫來畫去,自己也想在上面畫幾個朵花,但白紙已經被搞得模糊不清,就象寫這篇東西的思路一樣,雜亂無章沒有邏輯。好吧,是不是就要流進那混沌的虛無中去呢?其實不想,是需要懷疑一切,但懷疑的基點在哪裏。如果一個人沒有價值的原點,他怎麼能作爲人的存在基礎呢,所謂瘋子可能就是這樣的產生的吧,那些所有事情都看透的神人,和瘋子其實區別也不大,看透的人可以什麼都不反對,所有都是合理的。

好吧,其實你也沒有必要研究這些東西,你現在的你就是由你生長的這個時代和你生長的這塊土地來決定的,你並不是天外來物,像絕大部分人一樣,你做好世俗中最低要求的好人的那個樣子就好了,這樣你會活得相對舒服,在現在的中國,比如你應該有一個家庭,最好有些恩愛的樣子,最好你有一兩個小孩,並且將他們送到相對好的中學,大學中去學習,最好你的父母都健在,你時不時給點錢孝敬一下,並和他們聊聊天,解決一下他們的寂寞的老人生活,你最好做一個好員工,對領導尊重,對下屬關愛,當然你最好多賺些錢,這樣有利於你做以上這事情,也有利於解決你的內心的焦慮,因爲現在的社會,金錢總量是這個時代社會地位的一種重要標準。當然你還應該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小理想,因爲外在的刺激會有一個效用邊際遞減的過程,所以你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內心豐盈和歡娛。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2

《人類簡史》這本書是以色列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於20xx年出版的關於世界歷史及宏觀歷史的著作。從認知革命的人類作爲動物進化開始,到農業革命的的意識啓蒙,再到描述資本主義、宗教發展的人力歷史發展,最後對未來人工智能的暢想,本書給人展示了蔚爲壯觀的人類進化史—從動物到上帝。其中對某些事件的思考有着特別的意味,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反觀組織的發展,同樣引發一定的深思。

宗教形成的偶然性反觀組織發展的必然性。書中認爲歷史發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偶然因素,因“官方”力量的支持,使得原本的小教派成爲現今社會的三大信仰之一。反觀我們企業組織的發展,作爲中糧大家庭的一員,作爲央企混改的試點,我們擁有着“天然的官方支持”,促使了我們發展的必然性。現今身處其中的我們,也是組織歷史發展的“編寫者”,應該更有信心和勇氣創造“輝煌”的組織歷史。

“神”的幸福與擔憂反思組織的危機感。書中的最後章節描述的是人類的科學革命,主要表述的思想是,人類至今的進化,使得人類擁有近乎於“神”的創造力,但是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引發人們深深的憂慮,憂慮人類未來的幸福。但是正是這種天然的危機感,和深度的思考,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技術的“反噬”。同樣的,組織的發展也應當提倡適當的危機感。它有助於修正組織發展過程中的偏差,有助於激發組織成員的思考及主觀能動性,避免我們做出“抱着金山啃窩頭”蠢事。不可否認,我們現在抱着“金山”,但是如何激發危機感,發掘金山寶藏是我們每個職員現在應思考的問題。

從人類簡史到未來簡史展望組織的未來。尤瓦爾。赫拉利在寫完《人類簡史》後,又出版了《未來簡史》,其中描述的含義: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乃至宗教、帝國,資本主義均是歷史進化的一部分,唯有向前進化,適應變化才能適者生存。展望我們企業未來的發展,相信任何人都會滿懷希望,我們擁有着政策的支持,強大的背景靠山,衆多的資源稟賦,但是終究是“事在人爲”、“適者生存”,我們更應該懷着謙卑的心態,以強大的心理狀態勇敢地迎接企業環境,商業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腳踏實地的完成當下組織的發展。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3

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我都非常喜歡。古羅馬有一句名言:“一個不懂的自己出生前的歷史的人,永遠都是孩子。”歷史上的每一個時間點,都像是一個十字路口。雖然從過去到現在已經只剩單行道,但到未來卻有無數岔路可走。所以在疫情居家時,我就想到了重讀《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是一部不長的書,卻按時間順序梳理了從智人出現到當今又到未來的人類發展全過程。書中確定了人類歷史的三個關鍵節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

認知革命是指在距今7萬到3萬年間,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通過語言傳遞事實和信息。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與其它動物並無太大區別,風餐露宿,捕獵、採集爲生,要躲避其它猛獸的襲擊。認知革命以後,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通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的範圍大幅擴張,部落的規模擴大、能力提升,開始成爲自然界的主導力量,甚至具有滅絕其它物種的能力。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徵,之後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的人類歷史。

關於農業社會,書中提出了兩個有趣的悖論。

第一個是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的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了物種的大發展。我們可以說是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的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這是個很新穎而有趣的角度。

第二個是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的糧食,免於飢餓的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並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了,不得不日復一日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遊牧採集爲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看來,人類原本爲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一連串爲了讓生活更輕鬆的“進步”,最後卻成爲人類身上一道又一道的沉重的枷鎖。這確是件弔詭的事情。

科學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着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這兩大引擎,科學技術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並征服世界。科技如今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人類甚至可以通過生物工程等手段扭轉自然的力量。未來世界的模樣必然是由科技所塑造的,也必然是值得期待的。

讀完書你彷彿縱橫穿梭在時空隧道中之間,清晰地看見我們人類如何從動物成爲主宰世界的上帝。在7萬年前人類還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動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顧自的生活,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智人就變成了整個地球的主人、生態系統的夢魘,時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夠進入神的境界,不僅有望獲得永恆的青春,更擁有創造和毀滅一切的神力。但遺憾的是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爲實在沒有太多令人自豪,雖然我們主宰了環境,但卻並沒有減少地球的痛苦,雖然饑荒和戰爭都在逐漸減少,然而其他動物的生存條件,卻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惡化。我們這次的冠狀病毒的疫情,不就是從人類口中的一隻小小的蝙蝠所開始的嗎?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近期我也在讀《中國哲學簡史》,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程顥也認爲“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的真正意義是“生命”,他們認爲萬物都有對“生命”的傾向,就是這種傾向構成了天地的“仁”。面對這次疫情,作爲人類,我覺得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思,我們現在擁有的力量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強大,但我們似乎仍然感到不滿,爲了尋求自己的舒適和娛樂,對周遭的動物和生態系統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災難,一個人可能在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我們有很多中國古代哲學家都在討論“宇宙發生論”,其中孟子提出“天民”這種說法,就是說我們人類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我們要有這種覺解,爲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

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來自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自然界的每一個生物,包括我們賴以生存浩瀚而無私的宇宙。天人合一,讓我們放下貪婪,儘自己所能,去書寫人類更輝煌的歷史,去創造屬於我們人類的更美好的未來。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4

我懷着種種的好奇與疑問,翻開了《人類簡史》的封面。

《人類簡史》講述了人類的由來,歷史的疑問,人類的本性與現實的面紗。從各個方面,解釋了現在人類的生活與漏洞,是一本幫助人類瞭解自我的經典之著。它從文化,信仰,政治,國際,法律等制度的起點,對當代社會發出疑問,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

《人類簡史》一共有20章,從遠古時代,一直講述到當代社會,認我知道了許多從課本上見不到的知識,也讓我從內而外的再次瞭解了人性,它讓我知道了現在社會的陰暗面,與光明面。

它是一個凌亂的魔方,只有拼好它,才能更懂它。它讓我懂得了:現代人類的文明,無一不是用別人的血堆上來的。智人本不是孤獨的,我們只是人類的一種,就如麻雀也只是鳥的一種,而爲什麼智人能成爲生物鏈的頂端呢?我想答案我們都心知肚明,我們的祖先當時也可以與他們和諧相處,可是嗜殺和殘忍的本性,使我們大開殺戒。但,也正是這份殘忍與無情,才讓人類生存到今天。人之初,性本惡。我們的真面目,這嗜殺的基因,永遠不能擺脫,和睦與文明的表象下,藏着一份邪惡的念頭。

當代社會,所有的犯罪,暴力,弱肉強食都由那份殘暴的基因造成,法院上的法官與被告人,也許只有那百分之一的不同。這一小塊的邪惡,陰險的伏在我們心上。但我們也應向那殘暴的基因說不了,只有將枷鎖套上自己殘暴的心,將愛注入我們的心田,人才會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人。在未來,人類不應只踏着別人的血前進,而更應該手拉手,共同奔跑。

《人類簡史》告訴了我,我與那份殘暴的相同,也告訴了我,我與它的不同。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5

最近閱讀了《人類簡史》,其中早期智人的演變對我觸動頗深,尤其是在認知革命這一段中。早期智人可以打敗自然界中強大的生物,擊敗同時期不同的人類族羣,依靠的就是羣體間的合作,這種合作是深深地嵌刻在人類的DNA中的。

從一開始的河邊有獅子,到八卦,直到最後的虛擬故事,早期智人藉此走上了一條與DNA進化不同的通向頂點的進化之路。這和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可見知識和可知知識是如此的'相似,靈魂轉向所面對的理念何嘗不是一羣人虛擬出來的。我們人和幾千頭黑猩猩在會場中截然不同的表現,不是因爲我們有紀律,有約束,而是潛藏在我們精神深處的某種虛擬的存在,而我們相信它,有時候會把它稱爲信仰,有時候會是原則,有時候會是道德。而就根本而言其實它就是根植在人類演變過程中的某個虛擬故事。

由於以上的理解,我們的教育本身就產生了新的取向。我們究竟是把教育變成一種管理,還是引導。是相信兒童,等待兒童成長,還是用一個個強硬的條條框框,不斷地規範孩子的成長。在我看來,如果我們選擇了第一種,那麼我們的孩子也許會像《浪潮》中的孩子們一樣,陷入權威主義的漩渦,雖然聽話,雖然守紀律,也僅僅是一時的,在很多年之後,照樣會回到原本無序的狀態,而痛恨過去的老師。

只有真正的身體力行,讓我們的德育發揮真正的作用,深深地進入孩子們的腦海中,讓孩子們真正的信仰,喚醒沉睡在內心的道德,自能成長,自守規則,在自然中受到引導,不斷成長!這纔是我們教育真正該去堅守的。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6

書籍介紹從人類誕生到如今的發展史,其中包括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融合、科學革命等幾個階段,以及每次重大變革對人類的影響。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會對世界有另一種認知。

下面內容想什麼就寫什麼吧!

隨着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影響逐漸加大,自然法則或許會因爲人類而改變。同時人類自身的發展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是被其他生物取代?還是被戰爭毀滅?或是被人類親手創造的某種東西奴役?

科技的種類越來越多,而哪些纔是人類進化真正需要的。科技的發展爲了金錢?還是爲改善人類生活?

人類的生活空間從小族羣到“地球村”,在活動範圍擴大、視野變廣的條件下,可以尋找全世界同樣愛好的人,可我們在擁抱精神的想象的“社羣”時,同時也疏遠了身邊的實際的“社羣”。想象的“社羣”難道會比實際的“社羣”讓我們更加不寂寞嗎?

現在比以往更加“安全”,不用擔心被野獸吃掉,戰火也只在少部分地區燃起。特別是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沒有一個朝代有現在這樣安全和“自由”。

說到自由,自由與平等生來就是在矛盾的對立面。個人的自由與人類的平等似乎從進入農業革命開始就無法解決。並且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信仰,一個資本家、一個佛教徒、一個回族穆斯林、一個共產主義者、一個犬儒主義者……現在看來,這些人坐在一起吃飯並不會讓人覺得有什麼不妥,但回望過去,不用說中古歐洲十字東征,即使是上個世紀,這個場景都可能讓人無法想象。現在面臨的或許不是信仰之間的衝突,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相信什麼。

歷史已逝,未來可期,珍惜現在。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7

一、認知革命

就在六百萬年前,這個時候我們人類和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人類和其他動物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就是在這六百萬年前的某一天,一個母猩猩生下兩個女兒,一個是接下來所有黑猩猩的.祖先,那麼另一隻就是接下來我們所以人類的祖先,所以人類開始出現在歷史上,開始進行演化,最早的人類是在二百五十萬年前,從東非開始演化的,這個時候我們的租先就開始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經過各種遷徙,其中因爲每個地方的氣候、環境都不一樣,所以他們去到不同的地方,就開始慢慢演化出幾個不同的人種,其中就包括: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羅人、丹尼索瓦人。現在我們全球人類的祖先叫做什麼人呢?叫做智人,就是充滿智慧的人。那又爲什麼一部分還是黑猩猩,而一部分卻成了智人呢?用遊戲的方式來講就是黑猩猩將自己所以的天賦點都用在了力量方面,而智人就都用在了智力上。慢慢的智人學會了生火烹飪,開始四處遊走,也隨之誕生了自己的語言,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虛擬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智人開始了合作,從而發展成現在的一個全新的人類文明。

二、農業革命

早在一百萬年前智人們居然開始想着操控各種植物的生命了,好爲我所用,所以慢慢從日升到日落智人就開始忙着播種澆水牧羊等等,要的就是得到各種各樣的穀物和肉類,那麼這場關於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就叫做:農業革命。

三、科學革命

人類開始慢慢進入一個全新文明,在這個文明裏,有了網絡,有了幫助智人工作的科技,也是人類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這些大大提升了我們人類的一個能力或是生活質量。

四、快樂

快樂的四層。第一層更有錢更健康。更好的家庭關係婚姻關係可能會比金錢和健康更重要一些。快樂第二層,快樂由預期決定。第三層。快樂是人體內的生理反應,激素的水平改變。外在條件會刺激到生理機制但不會改變生理機制,有高潮就會有消退,所以不會永遠出於快樂狀態。人類越來越強大,並不代表着人類會越來越快樂。更加快樂幸福需要的並不僅僅是外在條件。第四層,生命的探討。生命的意義。養孩子不快樂的時間多,但養孩子還是很多父母快樂的源泉。養孩子的過程給了父母愛和培育養育生命的過程,人生意義。最後,佛教中的快樂的關鍵是追求自我,真正的瞭解自己。佛教的苦(不快樂)不是來源於快樂或者主觀感受本身,而對快樂的追求的感受只能的到暫時性的快樂,追求的過程大多數是痛苦的。但是隻要你放棄追求快樂本身,那你可能就愉快的很多。當然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不必追求越不過的高山,學會和自己和解。

讀《人類簡史》心得體會 篇18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大二的班主任老師推薦的必讀的書籍之一。這本書的作者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某年出生,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擅長世界歷史研究,還熱衷於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生態學、政治學、文化學和心理學等多學科研究,是一位極其罕見的全能型歷史學家。

原以爲讀這樣的一部作品,會是極其乏味的。沒想到一打開書,就被作者通俗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幾天就把整本書看完了。比起歷史教科書,它更像是一次放鬆的聚餐大討論。赫拉利生動的描述,沒有讓我看到絲毫歷史的沉重感。一些新穎別緻的觀點,如“不是我們馴服了小麥,而是小麥馴服了我們”,反而會讓你會心一笑。整部書讀起來連貫流暢,章節之間聯繫緊密,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合上書本,人類幾萬年的發展歷史在腦海中回放。

《人類簡史》整本書講述了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三次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寫出了從石器時代智人演化直到21世紀政治和技術革命的整部“人類史”。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如果按照一般的歷史書的模式,應該記載各個歷史時期知名的人物,但這本書並沒有這麼做。赫拉利寫出了絕非一本普通的歷史書,他以一種哲學的思維解讀歷史進程,提煉出人類在漫漫歷史長河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運行機制和歷史法則。這種歷史法則使智人從諸多人類中脫穎而出,也讓諸多彼此不熟悉的智人們共同協作,得以統治世界成爲世界上最危險的物種。

我在閱讀整本書時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對於認知革命的描述。認知革命到底爲何發生?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的大腦連接方式,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人類的語言最爲獨特之處在於能夠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也就是“故事”;一種想象的現實。這種想象的現實讓無數陌生人彼此合作,共同發力。這個故事的具體形式是不固定的,隨着時代變遷,它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遠古時期,它可以是部落巫師;在農業社會,它可以是律法或宗教;在現代社會,它可以是有限公司。不管它是什麼,只要把故事說的成功,智人就會有巨大的力量。這種想象的現實可以讓陌生人通力合作,實現目標,產生足以影響整個世界的力量,帶領人們走向進步。

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人類簡史》,講的是人類歷史的簡史,無法細緻地講解歷史的每一個精彩的片段。而且就人類現在的研究,歷史上還有很多難題尚未解決。赫拉利在處理這些麻煩時,列舉了許多可觀的假設,給讀者自己思考的空間。在講解一些嚴肅的問題上,他多用形象的比喻,緩和緊張的氣氛。比如把人類追求生命極限的渴望,與追求永生的吉爾伽美什聯繫起來;把未來可能出現的超級人類比作弗蘭肯斯坦博士的科學怪人。這些暗喻的運用,讓整部書讀起來更加輕鬆有趣。

赫拉利在解讀歷史,同時也在述說自己的歷史哲學。人類與世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它們到底以哪種姿態走向未來?讀了這本書以後,我們都會有更多的人生感悟與思索。我相信,人類會有更多的智慧不斷改善自我,從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