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4W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

王紅旭同志系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國小教師,奮不顧身救出兩名落水兒童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蹟,王紅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熱愛教育事業、從事教師職業的優良家風,把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化作敬業奉獻,立德樹人的至誠行動,在平凡的教學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通用17篇)

王紅旭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他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關心關愛學生,及時爲學生排憂解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深受學生喜愛,他心懷大愛,在兩名兒童落水的危難時刻,義無反顧跳進江中奮力施救,將生的希望留給孩童。王紅旭同志一腔赤誠愛黨愛教,以生命託舉生命、以大我彰顯大愛的事蹟感人至深。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該以王紅旭同志爲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懷,立足本職崗位,立志爲祖國和人民貢獻力量。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一流業績;以王紅旭同志爲榜樣,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以王紅旭同志爲榜樣,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以王紅旭同志爲榜樣,心懷大我,無私奉獻,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用模範行動踐行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2

《時代楷模發佈廳》節目讓我們又一次走近這17名勇於奉獻、不怕犧牲的英雄羣體。

黃羣到......,節目最後用一個特殊的點名儀式,讓所有觀衆替壯烈犧牲的黃羣、宋月才、姜開斌點到,一聲比一聲堅定有力、一聲比一聲震撼心靈。淚光中彷彿看見,他們意志堅定、身體筆直,洪亮地吼出一聲到......

家裏有參加過國家重點項目的人都知道,一旦參加項目,代表的是無數個不歸家的日子,無數的思念與擔憂,看完發佈會,爲老是嗔怪老公陪不了自己、陪不了孩子而感到愧疚,自己應多給他一些支持和鼓勵,讓他少一些擔心纔是自己應該做的。

願英烈們保佑所有參加國家科研項目人員平安,願所有思念的人早日歸來團圓!

面對颱風與巨浪,黃羣、宋月才、姜開斌三位同志英勇無懼,用寶貴的生命兌現了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和平年代,少了流血,淡了硝煙,但爲國、爲民奉獻犧牲的精神從未離去。建國初期的錢學森爲了國防事業,犧牲掉國外優厚生活待遇,回到祖國,奠定兩彈基礎。新時代的黃羣等同志爲了試驗平臺及其保障人員的安全,犧牲自己,保護國家利益。

時代在變,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優秀的黨員、科技工作者在國家集體利益面臨危難之時,總能做出了自己正確的選擇挺身而出。我們應向榜樣學習,學習他們對黨忠誠、恪盡職守、敢於擔當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爲國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船重工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大集體,鐵漢丹心的張進同志,爲了企業的發展和心繫的國防事業,殫精竭慮,死而後已;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羣體不惜用生命保護國家重點試驗平臺,他們用生命詮釋了軍工人爲國防事業不怕苦、不畏難,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偉大情懷。有幸工作在這個大集體裏,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時刻激勵着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職盡責、許黨報國,爲我們所熱愛的國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着。渤海海畔,七六〇所的英雄們用偉大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愛國壯歌。

當海平面不再寧靜,暗流洶涌,狂風巨浪企圖吞沒研究平臺,讓科研成果付之東流。若纜繩鬆落,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後果。緊急關頭,七六〇所的英雄們毅然決然的衝進碼頭抗災搶險。英雄無畏,大愛先行,國家財產高於一切,同胞生命勝過自己,黃羣、宋月才、姜開斌同志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責任,是熱血,是共產黨人不怕犧牲的榜樣精神。巨浪面前,沒有生與死的抉擇,沒有退縮與恐懼,唯有紅色的信仰熠熠生輝。

狂風掀起海浪,忠魂鑄就豐碑。英烈安眠碧海,壯歌永鳴心間。

狂風海浪肆虐,一次次撤退的喊聲勸不退搶險隊員們,黃羣等3名同志最終因公殉職。是他們,用生命撐起了心中的船舶夢,用行動詮釋了入黨時的錚錚誓言。血肉之軀雖已倒下,精神豐碑將牢牢樹起,英雄們的精神永放光芒,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向楷模學習,向英雄致敬!

十七名試驗團隊的勇士,在國家財產受到危害時,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了試驗平臺及其保障人員的安全,黃羣等三名同志因此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新時代的楷模,是船舶人學習的榜樣。作爲一名普通黨員,我們要以英雄爲榜樣,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入黨時的初心和誓言。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3

20__年8月6日,福建寧德市霞浦縣松山街道古縣村黨支部書記孫麗美在防抗颱風“盧碧”中,爲了排除安全隱患、保護羣衆財產安全,不顧個人安危,疏通被雜物堵塞的涵洞時,不幸被洪水和淤積物捲走,因公殉職,年僅44歲。

寧德市委書記樑偉新表示,作爲孫麗美同志的家鄉人,我們在爲她的殉職感到無比悲痛、無比惋惜的同時,都爲閩東有這樣的好乾部好兒女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古縣村是一個有着3000多人的大村,村民大多以種植蔬菜爲生,產業單一,人多地少。如何讓古縣村發展起來,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20__年出任古縣村黨支部書記的孫麗美,推動實施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工程,發動村裏黨員和致富能人辦起合作社、建起蔬菜冷庫,解決蔬菜銷售難、儲藏難問題;聯繫霞浦牙城及福州長樂、連江等地,租用閒置農田6000多畝發展“飛地經濟”,介紹100多位村民前去務工,人均月收入達六七千元。

現年73歲的村民楊兆科說,節水灌溉工程解決了水量不夠、乾旱天無水可用等情況,方便很多,收成也上去了。

楊兆科肢體殘疾,大兒子有精神疾病,妻子和小兒子無法從事體力勞動,是雙殘家庭。爲此,孫麗美爲楊兆科大兒子辦理殘疾證、申請五保戶,保證日常生活和醫療用藥開支;爲小兒子安排護林員公益崗位;爲楊兆科申請房屋修繕資金、殘疾人創業資金、產業扶貧發展資金共計43000元。

“在阿美書記的引導幫助下,我種植了2畝水稻、蔬菜、花生和玉米,一年收入有2萬多元。”楊兆科說。

在幫助村民增產增收的同時,孫麗美不忘解決村民銷售難問題。20__年初,因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古縣村實行嚴格交通管控。而每年10月底至次年4月是花菜銷售期,當時有3000噸花菜面臨滯銷風險,市場價值約1000多萬元。

村民孫朝安說,孫麗美書記通過對接縣農業農村局獲取車輛通行證,對接客商打通銷售渠道,並安排貧困戶的農產品優先銷售,使菜農的損失降到最低。

據統計,三年來,孫麗美爭取高標準農田項目資金300多萬元,進行水利修復及農田改造,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村民人均年收入從1.8萬元增至2.4萬元;爭取資金27萬元新建村民健身活動場所和完善黨羣活動場所,豐富村民的文化休閒生活……一樁樁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讓古縣村舊貌換新顏。

20__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今年7月12日,樊麗麗作爲省派第六批駐村第一書記來到古縣村,就在孫麗美殉職的前幾天,她們還在討論着村裏的發展規劃。

“麗美書記說,我們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有優越的地理條件,要好好商量一下,把這些好東西都挖出來,讓老百姓也賺上旅遊的錢,吃上不辛苦的飯。”樊麗麗說。

挖掘“溫麻船屯”的歷史文化底蘊,爭取農保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調整、增加建設用地指標,開發後山100多畝荒地、建設食品加工項目,年底前爭取硬化村裏僅剩的一條200米的黃土路……如今,這些設想,成了孫麗美未完成的夙願。

“永遠不會忘記,她‘心中永遠裝着羣衆,眼中永遠是腳下這片土地’的樣子。”樊麗麗稱,將以“麗美精神”爲指引,接過她的接力棒,把古縣村建設得更加美好,完成麗美書記未完成的願景,讓村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30日,寧德市召開學習孫麗美同志先進事蹟座談會,引導全市黨員幹部以孫麗美同志爲榜樣,對標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

福建省郵政管理局派駐屏南縣壽山鄉壽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進興說,孫麗美同志作爲村級組織帶頭人,是我們駐村幹部最直接、最現實、最生動的學習榜樣,將時刻把她作爲一個標杆,當成一股力量,矢志不渝地投身到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4

近日,學習了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交巡警支隊石船公巡大隊副大隊長楊雪峯同志因公殉職的先進事蹟後,感觸很深。楊雪峯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工作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的深刻內涵。我們當以楊雪峯同志爲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心繫羣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做一名爲人民服務的優秀共產黨員。

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楊雪峯同志1999年入黨,已有20xx年黨齡的他政治堅定、聽黨指揮,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絕對忠誠的人民警察本色,永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向楊雪峯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把牢政治方向,築牢思想根基,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好乾部。

學習他愛崗敬業、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自參加公安工作以來,20xx年如一日,始終紮根基層一線,把公安事業當成報效國家的平臺,把交巡警崗位看作體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即便老父親被確診骨癌,但楊雪峯沒有爲此耽誤一天工作,長期單位、醫院兩頭跑,長期的加班加點,他不但沒有幾乎沒有能陪家人度過一個完整的節日。在石船公巡大隊任副大隊長(主持政工工作)期間,實現了隊伍“零違紀”的目標,處理交通警情350餘起,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6處,轄區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總量環比下降5個百分點。向楊雪峯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立足崗位、擔當負責,銳意進取、真抓實幹,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學習他心繫百姓、親民愛民的公僕情懷。他牢記宗旨、一心爲民,牢固樹立“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法理念,始終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執法過程中注重人性化關愛,熱情周到解決羣衆實際困難,被羣衆親切稱爲“暖警”。他幫走失兒童找到父母,幫生活困難違法駕駛員交罰款,爲違法駕駛“摩的”老人買汽車票,挨家挨戶送國小生回家……向楊雪峯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用真情和實績贏得廣大羣衆的信任。

學習他大公無私、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他嚴格執法、英勇無畏,不管面對親朋好友的請託,還是金錢、權力的干擾,始終秉公辦事,不徇私情;無論面對“毒駕”人員的恐嚇威脅,還是的持刀歹徒的暴力襲擊,都毫無畏懼、一身正氣。即使是楊雪峯腹部、頸部被刺數刀,血流如注,但爲使兇徒不傷及周邊圍觀羣衆,楊雪峯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與兇徒搏鬥,將其手中的兇器打落,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法律的尊嚴、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保護了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用大無畏的精神彰顯了人民警察的浩然正氣。向楊雪峯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勤勉敬業、忘我工作,始終保持無私奉獻、實幹拼闖的工作激情。

楊雪峯同志雖然英年早逝,廣大黨員幹部要迅速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學習楊雪峯同志對黨忠誠、心繫羣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讓生活中能夠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楊雪峯”式的黨員幹部!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5

有些人的光芒,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在茫茫滇西深度貧困山區,半生坎坷半生奉獻的張桂梅,用瘦弱的身體扛起1800名大山女娃的人生希望。“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在63歲的年紀,張桂梅那些足以“感動中國”的諾言和行動,仍在繼續。

能夠抗衡時間、改寫命運的,唯有執着信念。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把累計超百萬元的全部獎金和大部分工資捐出……,與張桂梅有關的每一個數字,都在訴說着“膝下無兒女,桃李遍天下”的奉獻精神,印刻下“教育改變女孩命運”的執着信念。

造就偉大需要執着踏實肯幹。執着踏實肯幹的工作作風是造就偉大事業的核心競爭力。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執着堅持,都離不開伏下身子抓落實。張桂梅同志幾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育事業上,放在大山的孩子們身上。她對教育事業的堅守無怨無悔,對初心的堅持堅定不移,對讓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志向矢志不渝。在新時代,作爲一名黨員,更應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堅守平凡崗位,爲新時代偉大夢想的實現貢獻力量。

信念指導行動,當把自己的夢想同國家的夢想關聯時,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聯繫時,更能激發出黨員的自我價值感和榮譽感。張桂梅17歲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她感恩這片土地,她也用實際行動回報這片土地,經過她的努力,20__年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12年來,華坪女子高中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1645名貧困女孩從這大山裏走進大學。作爲基層黨員幹部,更應該立足崗位,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小我融進國家的大發展之中,與時俱進,始終保持理論不過時,技術不落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造就偉大需要甘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精神品質,張桂梅同志就是學習的榜樣。她放棄了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每天不超過3元的伙食費,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託舉起了貧困山區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而把病痛置之度外。黨員幹部對待工作更要不推脫、不抱怨,更要有奉獻精神,真正把自己的知識和智慧轉化爲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6

爲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忠實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砥礪奮進,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張桂梅,女,滿族,中共黨員,1957年6月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市,1975年12月參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參加工作以來,她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永動機,用初心和信仰書寫着一名共產黨員一輩子對黨忠誠、一輩子爲民奉獻、一輩子堅韌執着、一輩子於己克儉的大愛情懷,無怨無悔、無私無我地在平凡崗位上奉獻着自己、燃燒着自己,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興滇人才獎”等40餘項榮譽稱號。

張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堅持用紅色文化引領教育,培養學生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的品格,引導學生銘記黨恩、回報社會。她堅持每週開展1次理論學習、重溫1次入黨誓詞的組織生活,發揮黨員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她常年堅持家訪,行程11萬多公里,覆蓋學生1300多名,爲學校留住了學生,爲學生留住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她吃穿用非常簡樸,對自己近乎“摳門”,卻把工資、獎金捐出來,用在教學和學生身上。她以堅韌執着的拼搏和無私奉獻的大愛,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7

1949年8月,盧永根按照組織上的安排,順利考入私立嶺南大學醫學院,同時領導着嶺南大學的地下學聯工作。之後不久,因承擔社會工作過於繁忙,而醫學院的課程又過於繁重,盧永根轉入了課業負擔稍輕的農學院,自此開始接觸到自己一生的研究事業——農學。

1952年11月,全國院系調整,嶺南大學農學院和中山大學農學院合併爲華南農學院,盧永根也隨之成爲華南農學院大四的學生。

在華南農學院裏,盧永根認識了原中山大學農學院院長丁穎教授。丁穎早年留學日本學農,回國後在廣州從事稻作研究,卓有建樹,在20世紀30年代我國的水稻育種領域便有“南丁(穎)北趙(連芳)”之稱。丁穎給高年級學生講授專業補充課,主要內容是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演變和中國稻作區域劃分,這門課程深深吸引了盧永根,也直接促使他日後走上稻作研究之路。

1953年8月,盧永根大學畢業,黨組織安排他留校任教。從此他成爲作物遺傳育種學的助教,不僅從事教學,也承擔一定的研究任務。

留校工作之後,盧永根和丁穎在工作上有了更多交集,除了在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之外,他們還是華南農學院僅有的兩位廣州市人大代表,常常要一起去參加會議。40多歲的年齡差異,並沒能阻擋兩人互相學習的勁頭:在學術上,盧永根不停地向丁穎靠攏;在政治上,丁穎也經常向盧永根請教。

1955年,經華南農學院選派,盧永根到北京農業大學參加爲期兩年的“全國作物遺傳選種進修班”,課程內容以米丘林遺傳學爲主,由蘇聯專家費·米·普羅茨科夫講授。但盧永根本人根據以往的育種實踐,主張實事求是,反對全盤以米丘林遺傳學作爲業務指導。他堅持認爲“蘇聯專家的國際主義精神是很感人的,但政治和業務不能混爲一談,美國教授業務(注:主要指摩爾根遺傳學)好,但政治上反對我們,這個我們也分開來看”,而當時的狀況是“對蘇聯專家盲目崇拜,對中國專家不夠重視”。在1958年的整風運動中,這些觀點成爲盧永根政治上的重大問題,被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1957年,丁穎被任命爲中國農業科學院首任院長,調往北京工作,但許多業務工作仍留在華南農學院,盧永根繼續在這裏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1961年8月,中央決定爲老專家配助手,丁穎選中了盧永根。次年八月,盧永根赴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爲丁穎的科研助手。

身爲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的丁穎並沒有因爲行政工作繁忙而放棄自己的研究業務,他多年一直希望進行的全國範圍內的水稻品種和栽培技術考察開始實施,盧永根成爲本項研究最重要的參與者。甚至,在有些丁穎無法親自參與的時候,由盧永根來代替他完成了部分工作。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8

“如果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成爲一名光榮在黨的人”

“這一年來,我絲毫沒有鬆懈,而是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誠懇地向組織提出轉正申請,請黨組織審查。”

20__年12月26日下午,96歲高齡的李桓英教授戴上大紅色的圍巾。在黨支部黨員大會上如期轉正,正式成爲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我回國不後悔,幹麻風病防治工作不後悔……我想把有限的日子,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去。”老人一字一句地認真向黨組織彙報着預備期的心聲。聲音中飽含歲月打磨過的篤定,頸間的紅圍巾和黨旗相互映襯,鮮豔無比。

預備期這一年裏,李桓英仍奮鬥在一線。2020__年初,她悄悄打包,準備再次出發前往雲南。她心裏牽掛着那些治癒的麻風病人,更惦記着尚未解的麻風病發病機制。“我身體沒問題,就是去看看病人的病情有沒有復發,他們的親屬有沒有潛在感染。”

一如她20__年對着黨旗承諾:“如果我能活到100歲,還有5%的人生可以成爲一名光榮在黨的人,更加堅定跟黨走,爲醫學事業繼續奮鬥!”

1921年出生於北京的李桓英,曾於1946年留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後成爲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後的第一批官員,她在世界衛生組織任職7年,被派往亞洲、美洲的許多國家,爲防治性病等疾病在貧窮落後地區的蔓延做出了努力。

1957年,在李桓英爲世界衛生組織工作7年期滿時,世界衛生組織主動提出與她續簽合同,期約5年,她婉言謝絕,瞞着家人,隻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周折,於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

時年37歲的她,回到闊別多年的北京,被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性病研究所工作,開展“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麻風抗原檢測”等。

當時實驗室設備簡陋,李桓英用土法自力更生製作的麻風菌脂質抗原(PGL)提取成功。她和同事先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至今,李桓英左右手臂上還留有清晰可見的疤痕。

1970年,李桓英來到江蘇省的一個麻風村考察,在這裏,她第一次見到麻風病人。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歷來是備受歧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症”。

當時由於沒有治療麻風病的有效藥物,最人道的處理,是把他們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讓其自生自滅。這一幕刺痛了李桓英:“我當初回國就是爲了幫助祖國的同胞!”

李桓英決定,攻克麻風病。

1978年,李桓英調到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任研究員。從此,57歲的她將全部精力奉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率先開展了服藥24個月就停藥的短程聯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解決了麻風病的治療難題,爲數以萬計的麻風病人解除了疾苦。

1996年,李桓英又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運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爲“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

“很多人問過我,當初已經離開祖國那麼多年,爲何選擇回國?我都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們,因爲我是中國人,不能忘本。”

李桓英說:“回國,我就一個目的,把我學到的東西用到生我養我的地方,不愧是個中國人。”

“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1979年春天,李桓英第一次前往雲南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3個縣,分佈着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過去,由於缺乏特效藥物,以及社會對麻風病的恐懼、歧視和偏見,麻風病人忍受着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摺磨。

“麻風病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爲了拉近與麻風患者的感情,李桓英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麪具,走家串戶給病人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

由於長期的疾病折磨和遠離人羣,寨子裏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心,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裏。

李桓英聽聞,十分着急,親自上門送藥,口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揚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時間一長,寨子裏的村民都傳:“村寨來了個女醫生,不怕麻風!”

“我們做醫生的是沒有恐懼的,我走遍世界,恐懼對我不是個事兒。我甚至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讓你們親眼看看我能治好它!”

李桓英還會教麻風病人穿鞋。“早晨和晚上,你們要這樣。”手一下子伸進病人剛脫下來的髒鞋,“摸摸有沒有砂子和釘子,再穿上”。麻風病人手腳是麻木的,甚至,端滾燙的火盆都感覺不出燙手。李桓英不怕髒,就是爲了教給他們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

她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大家對麻風病的歧視,不斷向人們證明:麻風病是可治之症,麻風病人並不可怕。

爲了我國麻風病防治事業,高齡的李桓英長期奔波在雲、貴、川貧困邊遠地區,7個地州、59個縣,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在她的努力下,雲南省勐臘縣的麻風病患者被全部治癒,1990年的潑水節,他們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爲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李桓英爲它取名爲“曼南醒”,意思爲“新生的山寨”。這一天,李桓英和人們一塊兒跳起了傣族舞蹈。

1998年,李桓英在第xx屆國際麻風會議上作了《在雲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報告結束後會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着李桓英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治癒患者帶來的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

“治癒患者帶來的慰藉是任何酬勞都不能取代的”。李桓英對患者的關心不僅僅體現在治好他們的病痛,更如同親人一般,時刻給予他們溫暖,爲他們尋求最佳的治療方案。

1993年年底,雲南省文山縣有一位女生在臨近大學聯考前不到半年,被診斷患了麻風病,李桓英得知情況後非常着急,趕去爲她仔細檢查:“現在得了麻風,就像得了一塊皮膚癬,只要聯合化療一週就失去傳染性,你可以邊學習,邊治療,最多兩年就能治好,放心吧。”

李桓英還鼓勵她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不能自暴自棄。因聯合化療中有一種藥物會造成皮膚染色,李桓英又與當地醫生一起,爲這位女學生設計專門的治療方案,並請當地的醫生一定要保證她的治療,不要影響學習。過後,李桓英仍然惦念着這位女學生,曾多次打電話、寫信詢問她的情況。後來,這位女學生真的考上了大學,並在畢業後成爲一名教師。

麻風病是一個“窮”病,大多數麻風病患者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李桓英像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予他們關懷和體貼。

20__年3月,熱研所麻風室接診了一位24歲麻風患者小馬,小馬生長在一個麻風病高發家庭,家裏有5人患麻風病。李桓英無條件接收了這一家5位患者來京免費治療。經過兩年的治療,他們的麻風病已基本治癒。一次複診中,李桓英教授看到小馬的手已破潰感染,並得知他一家租住在平房,生活十分拮据。“患者這麼年輕,一定要爲他的將來着想。”她既着急又心疼,立即拿出隨身攜帶的1000元錢給了他們。

有條件幹,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幹。行醫70餘年,這就是李桓英的行事風格。

在深入麻風病區的途中,由於山高路險,道路崎嶇,她曾經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

她遭遇過最嚴重的翻車是從翻滾的汽車前窗擋風玻璃甩出去10多米,躺在覆蓋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昏了過去。連車帶人滾下坡底的同志們從車中爬出來,大聲呼喊她。她才反應過來連聲呼喊:“我在這裏!”但是她爬不起來,李桓英歪頭一看,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紅鮮血。這次車禍導致她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外傷縫了7針。大家都勸她好好休養,她卻纏着厚厚的繃帶、打着石膏投入了新的工作。

20__年,已是94歲高齡的李桓英,不顧膝關節手術後的行走不便,再次來到雲南。一進寨子,那些當年經她治癒的麻風病康復者就像見到了親人,眼含激動的淚水,撲上來就喊:“李媽媽,您回來了!”他們的子孫聽說李桓英回來的消息,也紛紛請假,從打工的城市趕回寨子,只爲見上李桓英一面。在他們心中,李桓英就是改變她們命運的“貴人”。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9

植保學院植物病理學碩士畢業生葉辰回想起師從院士的三年求學時光,感慨良多。他說,老師常說,做農業做學問,要把自己紮根於大地,把解決農民的生產問題放在首位,不能過於追求個人得失。這種執着認真刻苦樸素,深深感染了我,今後我要以老師爲榜樣潛心耕耘不問收穫,也想成爲導師這樣人。

全怡吉也是朱院士帶的碩士畢業生。他表示,導師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教導我們如何將科研當作興趣進行研究、如何把理論開發成技術應用到田間地頭爲老百姓創造價值及要常懷感恩之心……這些使我終生受益。導師數十年如一日學農愛農、潛心研究的堅定信念和執着認真的態度深深激勵着我,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

植保學院的大四畢業生趙鍇文看到各大媒體對院士的報道後,談到朱院士掛在嘴邊的“想農民所想”是我們雲農人的重要品質。朱院士四十年如一日紮根大地,服務農村,是因爲他對這片土地的感情單純而深厚。朱院士最喜歡的“農民教授”稱號是農民在前,教授在後,他就是這樣的,先做農民,再做研究,一輩子服務於這片土地,服務於這片土地上的人,我們要向他一樣懷揣對土地的愛學農爲農。

經濟管理學院畢業生王衎從入學第一天起,就從學長學姐口中得知,雲農大有位“農民院士”——朱有勇。通過四年耳濡目染的學習,王衎說,朱院士就是農大校訓“厚德博學 明理尚農”最好的詮釋。畢業之際,再次學習朱院士的精神,影響了我四年的尚農精神再次昇華了。朱院士腳踏實地、一心爲農的高尚情懷,堅定了我回家鄉基層工作、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建設祖國邊疆的信念。

剛剛從盛軍校長手上接過學位證書的嚴國利說,有一顆種子一直紮根大地堅定生長,有一把火炬一直引領着農大學子在人生道路上奮發前行。這顆種子、這把火炬就是踐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朱有勇院士。我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無論將來在何時在何地,我們都要紮紮實實堅守崗位,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人生“論文”。

機電工程學院的楊福梅說,朱有勇院士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學生學習,他是我們的榜樣。尤其是對於即將畢業的我來說,最應該學習朱院士腳踏實地、不怕吃苦的精神。因爲剛進入社會,無論從事何種職業,何種工作,都不應該好高騖遠,應該腳踏實地,不能紙上談兵,要多實踐學習,從基礎學起,從基層做起,才能在讓自己成爲有用之才。

“看完朱有勇院士的事蹟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高尚情操和他腳踏實地的幹事創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基礎信息工作學院的馬月炎決心學習朱院士認真、誠懇、心繫農民和永遠心懷感恩之心的品質,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做一個勤奮敬業的有用之才。

基礎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王舒萍說,從朱院士身上我看到了謙和、務實和敢於創新,今後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我都會向他學習敢想、敢做、敢於創新的品質和執着堅守的毅力,國家、社會、人民需要這樣的人,人生在世就應該創造自己的價值,我一定要加油努力。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0

六一兒童節,多麼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節日,然而,今年的“六一”卻有着悲壯與偉大:

20__年六月一日十八時左右,兩名兒童在重慶大渡口萬發碼頭長江段沙灘邊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時刻,王紅旭老師以百米衝刺跳江救人,傾盡全力將孩子往岸上推,在數十名羣衆聯手接力下,這兩名落水兒童被成功救起,他卻因體力不支,不幸被江水沖走,英勇犧牲,年僅三十五歲。

三十五歲,風華正茂;三十五歲,教書育人;三十五歲,責任與擔當。王紅旭老師被定格在三十五歲的光輝年齡,他的英雄事蹟傳遍全國,他的高貴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愛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紅旭老師的心靈。噹一聲求救映入耳際——“救命哇,救我的娃兒啊!”突然聽到的一聲淒厲慘叫,年輕的媽媽癱軟在沙灘,衆人目光驚愕,而王紅旭老師正從百米之外,奔過一片草叢,狂奔衝向江邊……這是王紅旭老師留給我們最後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兩名孩子得救了,他卻被無情的江水……正是愛孩子的思想使他義無反顧,英勇救人。

“愛孩子是老師的天職。”作爲一名老師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也是黨和國家對我們老師的基本要求。王紅旭老師將人生追求融入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體現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捨己救人的英勇壯舉,深刻詮釋了人民教師的精神品質;以至誠至深的教育情懷,彰顯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風範;以胸懷大愛的師者仁心,鑄就了師愛永恆的精神豐碑。

其次,良好家風的薰陶,是王紅旭老師美好心靈的基石。王紅旭來自一個農村較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在鄉村學校從事教育工作,家庭是當地鄉親們口中的“書香門第”。上高中時,他每逢回家就主動給八十多歲的奶奶洗腳。在老家,只要見到老年人在路上挑着擔子走不動時,都是二話不說接過來幫着挑。救人之事也不勝枚舉:大三暑假救起一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主動救護不慎從遊樂設施摔下的頭部流血的小男孩,操場上聽到學生叫喚都會立即衝過去……

品味着王紅旭教師的英雄事蹟,我們在工作中要做到愛崗敬業,要熱愛教育事業,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爲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學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身之本,我們的學習是爲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爲人梯、樂於奉獻,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我們要做到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相信有我們全力的付出,教育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光輝燦爛!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1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什麼才叫“活着”,生命的意義在哪裏?這似乎已成爲千古命題,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間或者寂寞時追問人生、探索前路。其實,“活着”的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價值。當你全心全意地爲他人、爲自己靈魂思想而工作時,不再感受時間的存在,時間已然“停止”,生命也將永桓。生命哪有什麼長短?年齡哪有什麼”老“?它不過是生命長河裏的一個“刻度”。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就是對“活着”最好的詮釋。且看,張富清95歲毅然在伏案學習、爲民服務,李桓英98歲依然是“上班族”,要努力工作到100歲,趙慕鶴105歲從不把“老”當回事兒,堅持終生學習等等。他們珍惜“活着”的一分一秒,他們忘記年齡、忘記小我,只爲心中的目標與理想在戰鬥。退休永遠不是他們工作事業的終點,只要“活着”,“敬業奉獻”的腳步就永不停止。

鶴骨霜鬢,伶仃瘦骨,隱藏不住你那顆赤誠之心。每每看到新聞報道里刊載的張富清老人伏案學習的身影、李桓英老人那瘦弱的身軀、趙慕鶴老人那瘦骨嶙峋的面容,內心感動、敬佩而又十分心疼。即使身體不好、行動不便、條件惡劣,你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麼樣突破自己、怎樣在餘生之年發光發熱,如何爲人民、爲社會多做出貢獻。“95歲入黨,不入黨我將後悔”,“學到老哪裏夠啊”,平凡而普通的話語間,透露的是你們對黨的忠肝義膽、詮釋的是你們對人民的牽掛與愛戀,彰顯的是你們對人民事業的赤誠與擔當。他們即使皺紋佈滿、溝壑縱橫,卻依然從不忘本來承諾與誓言,毅然扛起時代使命與職責,讓有生之年發光發熱,這就是“活着”的意義。

衣錦晝行,功成身退,絕不是你擔當作爲的終點。雖然20__年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但李桓英說“我不願這兩年白活着,我願竭我所能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我要努力工作到100歲”。到了退休那一刻,估摸大多數人都歡呼“終於輕鬆了”,但對她來說,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退休也絕不是她擔當作爲的終點。當他們按部就班地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們的心卻怎麼也安定不下來,這就是因爲那份深深根植於內心的責任、使命與擔當,催促着他們努力、奮進、堅持。這無愧是一種莫大的勇氣、一種魄力、一種精神,是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的榜樣。羅曼羅蘭說過:“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得過且過、聊以卒日、懶散拖沓的工作狀態沒有任何意義價值可言,只有珍惜有生之年一時一刻、一分一秒,才能真正詮釋“活着”的意義。

鮐背期頤,遲暮之年,阻卻不住你那奮鬥之勁。年近鮐背之年的趙慕鶴在看到小孫子考試落榜自暴自棄,自告奮勇與之一同學習備考,用了四年時間考上大學,成爲年齡最大的大學生;李桓英在93歲才辦理退休手續,但98歲的李桓英不願離開崗位、放棄事業,毅然選擇繼續回到單位當起“上班族”。期頤歲月,本該是安享晚年、樂度餘生的時候,他們卻不甘於平凡、不願無聊卒日,用奮鬥、堅持、努力、擔當書寫着不一樣的晚年生活,做出了許多同齡人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年輕人都自嘆不如的豐功偉績,人民都尊稱他們爲時代楷模、英雄人物。趙慕鶴說“年齡對我來說從來只是一個數字”,年齡之“老”從未阻卻他奮進的腳步,反而變成他努力與堅持的動力。他們這般年老體衰卻依然不停止奮進、努力的腳步,追逐着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爲國爲民奉獻餘生,這就是“活着”的意義。

“活着”不是混沌度日,不是享福享受,而是忍受磨練,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接受挑戰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近百歲老人退而不休,還在努力奮進地發揮餘生餘熱,我們身處這最美好的青年歲月,且思且問自己在怎麼“活着”,“活着”的意義在哪裏?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2

20__年6月1日,本是普通人幸福而又平凡的一天,然而王紅旭老師因救兩名溺水兒童,讓自己的生命定格到了這一天。

在重慶大渡口萬發碼頭一對兄妹意外落水,危難之際,王紅旭老師飛奔入水,救下了兩名兒童,但是因體力不支被水流沖走,第二天下午才找到已經沒有生命體徵的他。事發現場的目擊者回憶“如果他當時放棄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來,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救人”。看到這句話我頓時淚目了,他把生的希望給了孩子,他用生命托起了師魂。

同時,王紅旭老師的事蹟也給我們起到了警示作用,未成年的防溺水教育不容忽視,現在七月份正值暑假,我們作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重視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教育。

王紅旭老師用生命詮釋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要以王紅旭老師爲榜樣,學習他爲人師表、無私奉獻、捨己救人的精神,以及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對學生的摯愛,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立德樹人使命,做德才兼備的新時代好教師。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3

在今年1月收到習近平主席回信後,六連的戰士爭相傳閱、抄寫銘記,展開討論。六連指導員馮傑說:“從戰火硝煙中走來,我們要傳承鐵心跟黨走的忠誠基因,做聽黨話、跟黨走的‘硬骨頭戰士’!”六連戰士王冬林在士兵講堂上發表演講:“新時期發揚‘硬骨頭精神’,就是要把咱們連鍛造成聽黨話、跟黨走的過硬連隊……”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週年之際,中宣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時代楷模”稱號。

六連被國防部和授稱的時間分別在1964年和1985年,學習“硬骨頭精神”在不同時代的價值內涵,蘊藏着中國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力量。

在當下這個以逐夢奮進、和平發展爲主旋律的新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硬骨頭精神”?

國際局勢風雲詭譎,強軍興軍還需“自身硬”;國家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深化改革和開放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三大攻堅戰”需要“硬功夫”攻堅克難……

急難險重礪硬骨!

越是這樣的關鍵時期,“硬骨頭精神”越是顯示出特有的價值。“硬骨頭精神”強勢“出圈”。

20__年5月,中央網信辦、政治工作部聯合舉辦的“相約強軍新時代”網絡名人進軍營活動來到硬六連。連隊黨支部決定,全連“素面迎檢”,不做特意準備,不搞特殊接待,連隊正常組織訓練,硬骨風采通過網絡向全國直播。網絡大V都紛紛點贊:“‘硬骨頭六連’果然名不虛傳,今日一見深感震撼!”

“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走出校園的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價值觀?在‘硬骨頭六連’當兵時我就明白一個道理,跟黨走準沒錯!”北大燕園,百年講堂,一位學子關於“青春的顏色”的演講激情澎湃。

他叫李波,北京大學在讀碩士生。令聽講者更爲關注的是他的另一個身份——“硬骨頭六連”退伍戰士。李波說,六連是自己的另一所“北大”,在那裏,他繫好了人生第一粒釦子,在中國最高學府的講堂講述“硬骨頭精神”,青年學子深受感染。

歷經戰火的淬鍊與洗禮,經過時代的打磨和昇華,“硬骨頭精神”不僅是人民軍隊的戰鬥之風, 更是時代之風、大國之風。

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新的廣闊天地,“硬骨頭精神”必將像這海天之間劈波斬浪的兩棲戰車編隊一樣:

硬骨任爾風波起

鋼鐵洪流永向前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4

多年來,孫景坤始終將功勳榮譽壓在箱底,從未向別人提及,更沒有因此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參加生產勞動獲得收入,就連兒女也只知道父親是一位老兵、上過戰場,僅此而已。孫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說:“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冊子,說這書上說的英雄不是老孫頭嗎?我們才逐漸知道父親那些年在戰場上經歷了什麼。”

孫美麗不理解父親爲什麼對家裏人很“摳”,“小時候家裏連4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按說我爸是生產隊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後來,當地電信局招一批話務員,選中了孫美麗。孫景坤得知後,硬是把她的名額讓給了別人。“他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隨着年歲漸長,孫美麗慢慢讀懂了老人的想法:當年和父親一起參軍的10個夥伴,活着回來的只有3個人。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戰友活着”。

孫景坤的日子過得清貧,可他依舊堅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鄉擔任村幹部期間,他處處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幹擔當、積極作爲。爲了讓村民儘快脫貧致富,1984年,他組織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

幾十年來,孫景坤嚴格按規定數額報銷藥費,從沒向組織提過特殊要求。“我最懷念犧牲在戰場的戰友”“我的戰友就犧牲在我跟前,和戰友相比,我還活着,已經很幸福了……”孫景坤說。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5

李桓英,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雖然20__年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但今年98歲的她到現在還是一名“上班族”,每天都會到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上班,她說“我不願這兩年白活着,我願竭我所能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期頤歲月,本該是安享晚年、樂度餘生的時候,李桓英卻毅然放棄“小我”的修養生息,爲麻風防治事業貢獻餘生的力量,實屬俠之大者,憂國憂民,令無數人敬仰。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從青澀懵懂的青蔥歲月到朝氣蓬勃的青年時光,從血氣方剛的盛年時代到老驥伏櫪的遲暮之年,年輪雖抵擋不住歲月的沖刷,生命芳華卻因時間而沉澱。即便歲月洪流再猛烈,也衝不走你那顆拳拳赤子之心、你那份敬業擔當的執着和永不止步的奮鬥之勁。再看百年光輝歲月,流走的是年輪,不變的是你“赤誠無私”的情懷。

從國外輾轉回到國內的“堅決”中,有你的忠肝義膽、家國情懷。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能夠成就一生偉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大家”,都不失擁有一顆赤誠之心。在當時,29歲的李桓英已經就任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和性病專家,但七年任期結束後,她決然地拒絕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聘任,瞞着家人、經過幾經周折,回國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爲的是報效祖國、爲國奉獻。記者在採訪李桓英“爲什麼回到祖國?”李桓英說:“我不忘本、我應該回,正當其時。”正是那根植於內心深處的愛國之情、爲國爲民的忠肝義膽,才讓她始終不忘當初努力的初心與立下的誓言,才讓她義無反顧地放棄外國高薪,也要爲國家、爲人民履職盡責,這無疑是一種魄力、一種擔當、一種奉獻。在大家都不願從事的事業領域,她擔起了與麻風病人零距離接觸的第一人;當大家在瓶頸於溫飽線周圍、陷入健康危機之時,她挺身而出、深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麻風寨,爲病人送去藥品與醫療技術;就這樣,在一步一步的走訪、調研、研究和論證中,研製出了麻風病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帶領國人走出了麻風病時代。李桓英這種“舍小家爲大家”情懷的背後,彰顯的是她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赤誠與熱愛,對人民的惦記與關懷,令無數人感動至極。

從羣衆到共產黨員的那份“虔誠”中,有你的赤膽忠心、執着堅定。“我回國不後悔,一輩子做麻風不後悔,但不入黨會後悔”。黨旗飄飄,我們始終敬畏那片紅色理想;拳拳誓言,我們始終向黨致敬靠攏。從南湖紅船啓航,經歷革命鬥爭、爭取民族獨立,進行革命建設、托起築夢底盤,走過改革開放、創造人民幸福生活,這一切都是來源於偉大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李桓英深深知道並時常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堅定向黨靠攏、跟黨走,始終發揮着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精神,虔誠地期望加入中國共產黨。從羣衆到共產黨員的“路上”,她執着堅守着那份虔誠,她始終用一言一行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在擔當作爲中不斷詮釋着對黨的忠肝赤誠與堅守摯愛,終於在95歲成爲光榮的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它不止給予我們榮譽自豪,更是賦予我們責任與使命。我們作爲新時代黨的建設者、推動者,要錘鍊堅強黨性,培植黨性修養,永保共產黨人的先鋒本色,用忠誠、擔當、無畏向黨感恩獻禮。

從退休到重回崗位的那份“堅持”中,有你的篤定擔當、恪盡職守。李桓英在93歲才辦理退休手續,98歲毅然回到工作崗位,要努力工作到100歲。這質樸而又堅定的言語間,我們深深感受你對工作的摯愛和對理想的那股執着。試想,98歲的你會在幹什麼?也許大多數人都是安享餘生歲月,並不會像李桓英這般地偉大,即使接近期頤之年,心中想的不是自己的健康、不是自己安樂的晚年,而是家國責任和使命擔當。先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李桓英要將歲月年華都拋灑在“工作”中,要將一生都奉獻給“人民”,這是多麼偉大的擔當與情懷。處在基層一線的年輕幹部,要學習李桓英這種敬業奉獻的精神,要善於在艱苦環境、基層一線中磨練、拼搏、奉獻,牢牢揣緊內心的承諾與誓言,扛起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只爲幹好本職工作而詮釋自己的赤誠。

心中有初心,人生有使命。這個初心是需要用一生的長度去丈量,這份擔當使命需要一生的執着去堅守。只要生命還未真正殆盡,守初心擔使命的征程就依然待續……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6

爲救人,他衝進過“火海”,曾多次下到滿是有害氣體的礦井,也曾被炸藥包圍……他就是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總工程師肖文儒。

38年來,肖文儒和他的戰友們參與了700多次生死營救,從垮塌的礦山、隧道、山體中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羣衆,創造了多個救援奇蹟。

如今,他仍願爲應急救援拼盡全力。他說,要“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守夜人’”。

38年“逆行”中的700多次生死營救

在救援中,僅礦山二次爆炸,肖文儒就經歷了4次,每一次都命懸一線。

事實上,礦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難題。礦山企業大多是地下開採,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塵、衝擊地壓等多種致災因素的影響,一旦發生事故,這些致災因素在井下有限空間內交織疊加,產生高溫濃煙、二次爆炸等次生災害。

肖文儒回憶,上世紀90年代,他曾帶着兩名隊員對一起煤礦火災事故進行救援。當時,該煤礦通風不良,礦井下積存的幾十噸煤塵在中部巷道發生自燃。“那真是生與死的考驗,水與火的洗禮。”現在想起來,他仍忍不住感慨。

到達現場後,肖文儒和隊友舉起水槍開始滅火,但水槍裏噴射而出的水柱攪起了更多煤塵,火光跟着就衝出來了,井下發生了二次爆炸。提前預判到這一情況的肖文儒,讓隊友們“全部趴下”。而趴在地上的肖文儒手持水槍繼續滅火。肖文儒說:“我知道氧氣是有限的,一直打火就能控制火勢。如果當時我停止滅火,可能就犧牲了。”

20__年6月5日,遼寧省本溪市龍新礦業有限公司思山嶺鐵礦措施井井口發生炸藥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10人受傷。事故發生後,根據應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當晚在井口附近指導救援,對散落在廢墟中的炸藥、雷管渾然不覺。直到天亮後救援人員清理現場,他才發現自己被炸藥包圍。

今年1月,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發生重大爆炸事故,多人被困在600多米深的地下。肖文儒帶領專家團隊首次創新應用鑽孔救援技術,會同各方力量逐個解決難題,11名礦工在被困14天后成功獲救,被譽爲“教科書式的經典事故救援案例”。

在救援過程中,被困人員通過鑽孔傳遞上來兩張紙條。第一張寫着:“望救援不停,我們就有希望,謝謝你們了!”第二張寫着:“麻煩再送一部電話,做爲備用。聯繫不到你們,我們就找不到黨了。”

在700多次“生死營救”中,每一次都是肖文儒和戰友們從死神手裏搶人。從上世紀80年代太原大大小小的礦山事故救援到20__年山西王家嶺煤礦特別重大透水事故救援,到20__年四川宜賓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救援,再到今年山東棲霞笏山金礦重大爆炸事故救援……很多重大事故的救援現場,都有肖文儒“逆行”的身影。

“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

在肖文儒的辦公室裏,常年放着一個裝有救援裝備和換洗衣服的行李箱,接到任務就能“說走就走”。立即出發去救人是肖文儒生活的常態,他平均每年在外執行救援任務100多天,有一年甚至超過200天。

在救援現場,肖文儒往往一待就是幾十天。多年一線救援“火裏來水裏去”,加上救援壓力巨大,以及時常風餐露宿,生活作息不規律,肖文儒患上了關節炎,心臟血管也嚴重堵塞。醫生建議他必須進行心臟支架手術。

手術後,醫生要求他要規律作息、減輕壓力。家人也讓他注意身體,他卻比以前更拼了。

20__年6月24日,四川茂縣突發山體垮塌。接報後,肖文儒攜邊坡雷達趕赴現場,經過精準研判,帶領救援人員進入作業區。由於過度疲勞,加之烈日暴曬,他出現了血壓升高、頭暈等症狀,靠吃藥強撐下去。

在出發前,肖文儒像往常一樣,告訴家人只是出差調研,但家人在電視上看到他正在現場救援。肖文儒的姐姐打電話給他,生氣地說:“剛做過手術,你不要命啦!”看到被困的人一個接一個被救出來,肖文儒說,“能把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一切都值了。”

救援現場的照片和視頻幾乎佔滿肖文儒的手機相冊。他對自己參與的大大小小的事故救援的具體時間、搶救人數記得一清二楚。肖文儒說:“這些可不是照片、數字,都是一條條人命、一個個家庭。”

應急救援人衝鋒在前,救出了別人的家人,卻很難兼顧自己的小家。肖文儒兒子曾在一篇以“我的父親”爲題的國小作文中寫道:“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爲每天早晨在我起牀的時候,爸爸已經離開了家;我晚上睡覺的時候,爸爸還沒有回來。”

那時,兒子也曾對肖文儒說:“我遇到困難想找人幫忙的時候,都想不起來你。”

“年輕的同志要多帶去現場歷練”

這些年來,肖文儒深切感受到國家應對重特大災害事故的處置能力顯著提升。但他也看到,當前,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各類事故時有發生。作爲一名應急救援人,肖文儒表示,將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覺扛起應急“守夜人”的職責,在人民需要時,不畏艱險,衝鋒在前。

“他是救援戰線上的老兵,具有很強的現場把控能力,是我們救援的主心骨。”在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二級調研員、副處長歐陽奇的印象裏,肖文儒始終堅持只有下井勘查,才能掌握第一手情況,救援行動才更有效。救援遇到困難時,他會毫不猶豫地下井找原因。

礦山事故救援是集專業性、技術性、業務性、實戰性於一體的系統工程,要想實現安全救援、科學救援,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要有實戰經驗以及擔當精神、奉獻精神和竭誠爲民的情懷。

肖文儒也看到,當前我國應急救援領域還存在專業人才稀缺、科技領域“卡脖子”、人員培訓與管理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在‘全災種、大應急’要求面前,礦山救援隊伍要在‘一專’的基礎上實現‘多能’。從‘救’向‘防’轉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的坎要邁。”

實戰經驗對於指導現場救援有很大意義。每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肖文儒會盡量帶年輕同志一起參與,讓他們長見識、增本領、強能力。他說,“年輕的同志要多帶去現場歷練。”

在路上、在現場,他會抓住每一個“傳幫帶”的機會,不遺餘力地傳授經驗、講解知識、教授方法。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三級主任科員喬天楷說:“跟肖總工出差是我最榮幸的事,也是我們年輕同志進步的最好機會。”

目前,肖文儒從事礦山救援事業已近40載,很多早年間同他一起入行的人都改行了,但他還是舍不下這份事業。肖文儒說:“其他行業有很多人幹,但礦山救援需要我,需要我這30多年的實戰經驗,我的工作有價值,我願意傾盡全力。”

時代楷模王紅旭事蹟個人心得 篇17

黃詩燕有兩本泛黃的《馬克思傳》,是炎陵縣95歲老黨員張朝秀臨終前送給他的。黃詩燕將其視爲前輩對他的期許,始終將書擺在書櫃最醒目處。

20__年,炎陵縣尚有1.49萬戶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

“不能安居,怎麼脫貧?”黃詩燕發“狠話”拍板:“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住上新房。每戶還要給一塊菜地,造個小雜屋。以後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

除了多方籌資,他還大力節省開支:老舊的縣委大院不裝修,紅磚裸露的辦公樓不改建,掉漆的辦公桌不更換……闖過道道難關後,全縣1250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住進新房,2543戶農村貧困戶實現安居,1.1萬戶農村危舊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檔立卡戶張連軍說:“我20__年從山裏搬來,黃書記來我家19次,給我一家3口推薦了工作。他真的比親人還親!”

在黃詩燕帶領下,炎陵縣幹部羣衆衆志成城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累計脫貧7224戶24056人,貧困發生率從19.5%下降到0.45%,成爲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在霞陽鎮石子壩村,陳遠高告訴記者,黃詩燕去世前幾個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樹雖然不在了,但黃書記支持村裏修的路、改的電網都還在,桃林面積也從百十來畝發展到近20__畝。”陳遠高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會一直念黃書記的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