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道德經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27K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

作爲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爲”,“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爲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纔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爲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爲《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認爲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爲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爲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爲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爲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無爲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爲。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2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羣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爲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爲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爲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爲後世奉行爲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爲行爲,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爲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爲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爲其微,不爲其著;處衆之後,卻常德衆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爲而又無所不爲。“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爲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3

寒假之前學校組織大家學習了道德經的前兩講——道法自然、無爲而治,學完後當時心靈很是觸動,於是利用寒假時間又繼續學了道德經的其它幾講,當然觸動還是挺多的。

我覺得《道德經》潛藏的一個主題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含義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來理解。事實上,宇宙萬物之運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需要我們有聯繫的、全面的來認識,來理解。但人類限於時間和空間,能全面系統地認識宇宙萬物,看來是虛渺而不可能的。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己走過的路,要不斷總結,不斷思考,找出規律,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來世界的運行規律。所以對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內容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具有指導和教育意義的。例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等爲人處事的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爲人處事的基礎。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虛守靜”,“少私寡慾”等處事的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靈藥,讓我們正確的看待得失,可以淨化人的心靈。

以上是我對“道經”總的認識,下面就具體談談我對其中的一些觀點的感悟認識。

每個人都有私有欲,面對私慾,必須先自反自省,然後自清自虛,若能做到自知、自勝、知足,那麼就可以算是得道。當社會需要用禮智維繫的時候,虛僞巧詐也就慢慢的產生了,禍亂也跟着來了,自以爲聰明的人,以智取巧,實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們應守質樸的大道,不要虛僞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捨棄禮智的浮華。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謙下,天下萬物是從有而產生的,而有卻是從無產生而來的,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人應無爲、無事、無智、無知、無慾、無我、無私才能達到道德最高境界。隨着科技的日益發達、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空虛,人類的道德觀念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其中不乏有些人衝破道德的底線,追求權力,物質,金錢,榮譽。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爲人謙虛、心態平和、淡泊名利、時刻反省,盡職盡責!。

人生短暫,笑對人生也是過,心情煩躁也是過,我們何不在工作學習中端正心態呢?謙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象人們所說的謙虛就是虛僞,我覺得謙虛有兩層意思,謙是謙卑,是一種處事的修養,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虛就是虛心學習,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當別人誇獎你時,你完全可以說聲“謝謝”,因爲這是別人對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並不是說你就此停滯不前了,還需要虛心求教,找出不足,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心態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僅如此,平和的心態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之變得融洽。觀看《道德經》後,我覺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愉悅,是一種洗禮,是一種靈魂的滋養。

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爲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4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爲“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5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要“不妄爲”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6

讀完了,灰灰,我承認最後一部分讀得有些了草。

從窗戶望出去,田野一片蔥蘢,紛繁複雜各種綠交織在一起,秋莊稼長勢良好,開始秋收了。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經第二章也有類似的句子,‘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大致都表示道與德的本質是順其自然,不過分控制的意思。書中常見老子的訓誡是使百姓無知、無慾、不爭,智者無爲,統治者希言,則天下無不治。百姓吃飽肚子,身體強健,安心工作生活,即能收穫一片祥和。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控制住慾望閘門,不用過分辛苦的勞作也能平靜生活。一旦打開成就了紛繁俗務,就可能一輩子不得安寧。能敏銳的體察細微處,才叫做‘明’,能固守住柔弱,才叫‘強’,才能自強不息。道經部分也有類似的句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有什麼?感情?水?它柔軟且無形,卻能穿透至堅。

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行走在人生路上唯一擔心的是怕誤入歧途,即使大道已經很平坦,人卻仍舊喜歡走邪道。說到底還是爲個‘貪’字,走邪道的人最後總會給自己弄上一堆不得已的理由,我看《案發現場》的時候,每集的兇手破案後都會這樣妄圖打開一個缺口,從法網從人情中討得一絲憐憫同情,我說這樣的人就還不如那些叫囂着‘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壞蛋來得爽快,成者爲王敗者寇,願賭就得服輸,做爲一個健全人,從開始那點慾望,就該做好成敗得失的準備,否則你就乖乖地過老子規劃的人生,無知無慾無爲,英雄梟雄都得成不驕敗不餒,笑對人生直面江湖。你知道,我在說誰!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善於建樹的不會被拔除,善於抱持的不會脫落,能守住這道理就香火不斷。建行央視廣告語,守誠者實,爲公者益,求變者通,善建者行。不知此善建者是否彼善建者,我的理解是有所建樹有建設性功能,並有所秉持有一定固守理念的,就不會輕易放棄或動搖,這樣纔能有所做爲,才能不斷被傳承,也就不會被時代的車輪所拋棄。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從一個環境對照旁的,出發點不同,觀念不同,感受到的就會不同。小舞和芳都是和我不同的人,有定居外國的,有長期過飛人生活的,從她們眼中有對比有俯視,因爲她們見多識廣,以前我是有不理解,當看到‘以邦觀邦’這句,我才釋然,她們的生活經歷使她們已經成爲要成爲也希望成爲的人了,這句就有一個角度問題,以自己國家之德觀察別的國家,這樣理解就客觀一些,也就能處之泰然了。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達到道的境界的人是超越了親疏、利害、貴賤範疇的人,也就能一視同仁,都是獨立個體,自然地生活和工作,我覺着這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坦蕩蕩好像,也好!這就相應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和矛盾,順其自然。讀到這,覺着這是我的套路,卻真的不適合推廣,天生冷淡和天生熱情的,秉持的理念必是不同的,爭執不得,各行其道就好。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禁令越多,百姓越窮;民間武器越多,國家越亂;民間奇巧淫技越多,邪惡怪事越多;法令越嚴,盜賊不斷。有關禁令老子沒想到今天環保問題、空氣質量問題的嚴重性,9.12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與公衆見面,京津冀地區到20xx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要下降25%,作爲身居重災區河北的人是有多麼歡欣鼓舞哇!優化空氣質量是利國利民又迫在眉睫的大事,相對來說,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有所得必有所失呵!有關武器,不得不提美國喊了多年的‘控槍’,各類槍擊案看得人毛骨悚然無比痛心,而屢次對兇手施以精神心理疾患的託辭,貌似也難圓其說難脫其責。提到民間‘奇巧淫技’,當然會想到三聚氰氨、蘇丹紅、瘦肉精、塑化劑、地溝油,這個時代聰明人太多,而聰明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竟然意識不到自己也是消費者?騙來騙去終究也會騙自己。“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安全關係到百姓健康和幸福,國家穩定和民族強盛,如果這些聰明人把目光放遠,把小聰明變成大聰明,未必不能賺大錢。

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喜歡這句,有四兩撥千斤的氣勢,讀着爽口,看着新奇。治大國我不懂,煎小魚兒我會!火候掌握好,油不能太少不能太涼,一鍋兒的量不能太多,以小魚兒下鍋擺得平整剛好,煎小魚兒最忌諱勤翻動,尤其是剛開始。這樣煎出的小魚兒鮮香酥脆,口感好賣相好,好吧!吃貨果斷表示,餓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德經很多句子重複了道經。這篇話鋒一轉又抒發懷才不遇的憂鬱情緒。老子說,我的理念很簡單,也很容易施行呵?!它有宗旨有依據,爲什麼就沒人能懂我呢?唉!理解我的人太少,能取法於我的就更難得了呵!我就穿着這粗布衣裳,把我的理念帶進墳墓去吧!我大概可以想見他一籌莫展,一腦門兒官司仰天長嘆的悲憤場景。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就好;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以爲自己已經都知道了,這就是毛病。話說,我的毛病是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越讀越苦惱自己還有更多不知道的,這就很遺憾很茫然了,學海無涯苦作舟呵。我記得小時候村南有片沙土地,種着大片的防風楊樹林,那可是我和小夥伴的祕密花園,樹底下長着一種我們叫甜根的草(禾本科植物中草藥白茅,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那時候物質匱乏,那就是隨手拈得來的美味零食,甜根兒的根兒甘甜多汁,它們的根兒在地下串連,拔起來就扯出去好遠好遠,節上長芽竄出地面,就又長葉開出蘆花。讀書很像小時候扯甜根兒,捯呵捯呵,有營養的甜根兒和硌牙的沙土就一塊兒送進嘴裏了,嘿嘿,不過還是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百姓不害怕統治者的高壓,那就危險了。說明什麼?階級矛盾尖銳化,關係僵化明顯對立了,公僕就該爲人民服務,忘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危機就臨近了。更有甚者,本來就來自百姓中間,一旦被人民賦予權利,就飄飄然不知所以,做些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勾當。只要不攪擾百姓安居,不阻塞百姓生計,百姓是不會厭惡統治者的。不由聯想到城管。近年來城管與小販的問題,給政府遭成多大的負面影響呵。城市規劃市容市貌政績固然重要,但‘堵’絕不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大力疏導,使小販能合理合法的經營謀生纔是正道。瞧全國人民眼中的執法者是什麼形象什麼素質,時不時就因此而激起民憤。造成今天的局面,有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有部分城管隊員的責任,希望高效快速地扭轉這種對立關係呵。電視中明晃晃的鏡頭照射下,聯合執法活動中大腹便便的領導一臉橫肉地怒吼斥責一臉無辜的倒黴蛋,實在看不下去,你以爲你是正義的化身奧特曼打小怪獸哪?!請文明執法好吧!有自知知明,自重自律自愛是每個公民都該遵循的準則。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總是以兵力逞強者早晚會被消滅,樹成材木質堅硬就必然會被折斷。強大的處在下位,柔弱的反而處在上位。這幾句不合時宜呵。兵強者屹立於世界之林呼風喚雨,柔弱者仰人鼻息受胯下之辱。我不知道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還是暫時性的狀況,總之這幾句眼下就不符合時局。

通篇讀下來,有符合口味的觀點,也有令人疑惑,不能苟同的,總之收穫頗豐。當然經典不是一遍就能讀得懂的,說不好哪天興致來了,就會再重新翻閱,好書的魅力不正在於此麼......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7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爲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老子》的文體,不像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書約五千字,是由一些簡短精賅的哲理格言組成。各章節大致有必須的中心或連貫性,但結構並不嚴密,前後常見重複。各章的先後順序也不能準確地確定。《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體會。牽涉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

《老子》又稱爲《道德經》,是因爲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爲“道”,並且老子認爲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爲萬物的原因就在於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爲“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並且在本質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能夠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

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爲無是對於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並不是零或什麼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於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2、道爲天地萬物所以生的總原理,不是指具體的事物而言的,而“德”爲具體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來,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裏得到,而能夠成爲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這句是老子對於道與德之間的關係的論述。在老子看來,物體的具體表現是“形”,而物體之所以能夠成爲物體本身,是道德兩者作用的結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結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

老子認爲,事物的變化規律能夠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能夠稱爲“常道”。而從常道內除的“德”,能夠稱爲“常德”。而稱道爲“無”,就又能夠稱“常無”;稱道爲“有”,又能夠稱爲“常有”。老子認爲“知常爲明”,明白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範日常的行爲,不輕易爲自我謀私利,就能夠稱爲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能夠稱之爲“襲明”,或“習常”。而如果我們不明白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律,而違背規律,任意而爲,是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

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展如果到達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展。老子稱爲“反”或“復”。所以老子纔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

三、老子在爲人處事的做法上的觀點。

因爲一個事物的發展至極點,必然會向其反面發展變化。所以要能維持它的發展而不至於變爲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發展過程中不讓其到達極點。有人說老子的哲學是強人的哲學,他教導強者要收斂光芒,以弱居之。這是老子正反兩面會互相轉換的理論的運用。如三十六章雲:“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堅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爲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確實是看得很深。

老子強調“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老子的這一原則叫做“無爲而無不爲”,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張“爲學日益,爲道日損”。就是說,學習知識要積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則要用減法,步步否定。老子認爲,真正的智慧,必須從否定入手,層層除去表面的偏見、執着、錯誤,穿透到玄奧的深層去。也就是說,應對現象,要視之爲表相;得到真理,要視之爲相對真理;再進而層層追尋真理之內在本質。

四、老子對仁義、禮的見解。

不一樣於儒家學派的觀點。《老子》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意思是說:大“道”被廢棄之後,纔有所謂“仁義”。出現了聰明智慧,纔有嚴重的虛僞。家庭陷於糾紛,纔有所謂孝慈。國家陷於昏亂,纔有所謂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但不是說老子視就反禮,因爲禮有形式與資料兩個層次,老子所反對的是禮的形式,即反對形式複雜的禮儀條規。

在老子看來,我們所講的仁義和倫常,都是因爲“道”喪失的結果。並且僅有在大道荒廢、國家混亂和家庭不和的時代,仁義禮法纔會成爲社會的需要。所以老子認爲應當廢止禮貌和仁義,從小康社會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時代,即沒有邪-惡,不需要道德規範制約人們行爲的,真正充滿道德、仁義、孝慈、信義的小國寡民時代。小國寡民的社會是老子的夢想社會模式,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8

老子認爲“美與惡,善與不善“都只是我們人類對於某種關係和情感認識的存在,而非事實本身,事實本身與對事實的認識及情感反應,兩者是嚴格區分的,事實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對自然的認識和反應,就是“人爲”,就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當人對某種東西“喜歡”的程度越高的時候,因此帶來的“煩惱”程度同時相應越高,一體兩面,喜歡伴隨着煩惱,

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從無數的角度來理解,而任何一個角度,都有互相對立的方面,每個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個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恆的,而是相對的,暫時的。這是老子道家的思維原則,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固定的思維習慣及僵化的思維模式。接下來,老子用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等六個排比句來說明我們使用的名詞和和概念具有相當的侷限和相對性,這些名詞和和概念都不是真實恆定的存在,而只是取決於人類的主觀判斷,根據人心的不同,可以變出千萬種花樣,比如我們評論男人,可以說他比較高,比較黑,比較聰明,比較瘦,比較靈敏,比較善良,比較孝順,簡直有無數個角度啊!把這種多角度的認知方法,破除固定僵化思維的高度智慧,轉用於“聖人”對國家治理原則方法論演繹,就是“無爲”“無言”的道家至高無上,高度靈活和多角度多思維層次的管理境界。對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來說,就不會隨便亂說話,亂下結論,亂做事。

聯想到張老師講的內家拳:老拳師的一招雲手,就可以變萬招,一個招式達到渾圓的球體立體的感覺,而我們初學者最開始練雲手,這個動作要內含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可能,接下來練含有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再下來就是八個方向,逐步增加到一個圓形的面,達到較高的境界。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9

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可以感悟出個體自己領域內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以上是從宏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微觀上,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

下面對《道德經》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己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規律,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可以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着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可以認爲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可以認爲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類不同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

(2)“無爲而無所不爲”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爲,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爲。當然,在這裏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爲”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游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爲”。這種不跳入水裏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爲”,而這種無爲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爲”。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爲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爲”和“無所不爲”。

(3)人發地,地發天,天發道,道法自然。(25章)

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順序,特別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觀,讀後感《老子道德經讀後感》。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而不是給出“神造”的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在這一章裏,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換句話,可以認爲,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31章)

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是以不戰而勝爲上上,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爲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在這一句話裏,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爲何老子認爲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隻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爲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從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義。“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爲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後,老子認爲,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爲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爲“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內涵。與之對應的是物理學上的《動力學》;可以認爲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運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的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宏觀地可以認爲道德經可以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在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德”更高層次的“德”是“以怨報德”,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我就不在這裏進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最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他當時的思維可以直達物理學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總而言之,《道德經》是在哪個時期,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爲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的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0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爲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爲也,地球,亦水所爲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1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此章歷代的釋意無數,而我以爲皆難着邊際,無以更深刻的對老子思想與道德經進行闡釋。我從道家修身根本出發,得出新論如下:

此章重點爲“致虛極,守靜篤”,全文以此而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篤”,後面的文字解釋也只是牽強。老子是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而得之境界來引申對世間常道的解釋。首先“虛”與“靜”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是一種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虛”爲空靈,體會爲散發狀;“靜”爲沉靜,呈收斂狀。“致”往之意,可從“虛其心”來體會,道家修習養身的過程,以虛其心開始,虛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靈,無時空地域限制,無往而不至,真空無象,能夠滿屋、滿天地、滿宇宙,而今日而遠古。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無我無身無世界。此“極”爲無極,或爲八極,或爲宇宙洪荒。

而“靜”的過程從守開始,“守”者,抱元守一,讓思想沉靜,從時空與外界空間收斂至自身至一點,而到達某種衡定、穩定、篤定的境界。此“篤”爲篤定,爲極細小,或如針尖,無縫隙如無物般恆定。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感慨。“復”與“歸其根”纔是此篇的點題。“虛”與“靜”是道家修身中必習的兩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至極爲無,靜到篤是有。虛爲展開,至極爲空靈爲“作”;靜是迴歸,回到此刻,是“復”,靜到篤定屬迴歸本原爲“歸根”。從養性功夫來說,“虛靜”的過程如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爲心起,靜爲心滅,有無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後節皆爲老子從修身之虛靜感悟展開對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其蹤,這纔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獨推崇清之宋常星說:“造其極曰致,真空無象曰虛,虛而至虛曰極。”:“專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但,所有釋意皆不夠細緻,皆獨不能從修身的體驗與角度來理解與感悟,想老子思想無慾無求,其經意當從本原出發理解,而不就應根據時代思維做論證也。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2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3

選修課要求讀經,於是將壓在書櫃裏已經四五年的《道德經》翻了出來,細細品味了一次,隨有感,記於下。

《道德經》,以其精煉的八十一章,寫出了世間萬物的博大精深。從社會中的政治,談到經濟,有時又涉及到教育,從中又寫了軍事,用這些實際中的事物來體現老子的哲學思想。在優美的文字中構造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以及方法論的框架。

一開始我根本是看不懂的,在旁邊註解的幫助下才稍微明白一點,就這一點點,讓我領略了他的辯證的哲學思想。

讀完到《道德經》,使我對這位古代賢哲提出的以提高道德修養爲核心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方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自身的人文知識、個人道德修養和爲人處世的能力也有了提高。比如在第四十五章中,老子用辯證的思想闡釋有些事物表面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又是一種情況,表面情況與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就是體現了這一點。還有“躁勝寒,靚勝炅”則說明事物的對立面常常互相制約,特別是對立面的主導方面作用更大。

《道德經》的第六十三章說出了做事的原則,即“無爲而無不爲”的原則。也說出了“天下之難作於細,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從而說明在辦事情是要從客觀條件出發,一旦條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時也告誡我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要從細微的地方下手。處理問題時,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萬不可掉以輕心,或許細微的纔是事物的關鍵所在。老子也說出了“合抱之木,作於毫末;九成之臺,作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說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都是從小到大的。我們做事情時必須有恆心一點一滴的去完成,不然就會功虧一簣,半途而廢。

《道德經》的許多哲學限於我的學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讀它真是獲益匪淺。在我讀完《道德經》後,忽然想起古代的另一位教育家----孔子,於是就有了對比的念頭。

孔子,作爲偉大的教育家,據說孔子還對飲食有研究。作爲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爲孔子不及老子,孔子的哲學不能算作作哲學,他的觀點,我認爲其實是對現實中事物的一般發展規律的總結,只是別人照着孔子的言行去行事時,還沒有發現或許很少發現錯誤。孔子的哲學,我認爲並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只能說是孔子比別人多了一項概括的能力。比如“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都是一般人們的生活規律,生活常識,並沒有太多的理論價值,說明了一點,就是一張教別人如何做菜的烹飪單子,別人看到只需要照着上面的步驟,基本上不需要考慮什麼的。

但是老子不同。他的《道德經》從一開始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銘刻名也,非恆名也。”到最後的“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右介,而不亦責於人。故有德思介,無德思徹。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都是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爲人處事的哲學。如果從開始你不認真體會,你就沒有辦法領會到這些深刻的觀點。他用一種樸素的語言,用哲學中辯證的方法寫出了客觀的自然規律,書中包含着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最後我感 謝徐老師能爲我們大學生讀經的活動作了一個很好的開端,讓我們認識到中華民族遠古的精髓,讓我們對於我們偉大的民族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使我們在現代文明的薰陶下不會忘記我們以前的文明,從而增加我們的文化及道德修養。我真誠希望你的可能繼續開展下去。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4

呂祖說這章的主旨是用默,我覺得以今天的話用虛更貼切。天地滋養萬物沒有痕跡,恩澤佈於萬物,而無施仁之心,萬物得天之太和,故生之育之,長之成之,此天地仁也,天地不仁是天地仁大矣!以萬物爲芻狗,是說天地只看重萬物本質無形的炁,對錶面的形態無所謂,用過就扔。芻狗是祭祀的草扎狗,祭祀完了就丟掉。百姓指身體,聖人把人體也看做表面的,他的生老病死壞都如過眼煙雲,只有器背後的炁纔是有意義的,是炁的存在誕生了萬物與人體,而炁是不生不滅的虛態物質,是令天地長生的,像一個大風箱一樣,雖然是虛和空,但是越用虛就越有炁,人類何不效法天地用虛用空,獲得長生的無盡之炁。練過太極的人都能體會宇宙之太極炁和人體太極同頻共振的感受,人體從勢動到炁動,太極拳是編好的套路,太極內功不知道下一個動作是什麼,完全跟着炁走。奇經八脈、外丹脈等在炁動中打通。胎息調動真元之炁,必須打通中脈。

守中就是守中空。守是神守,神是火;守的是炁,炁是水,水火既濟。人體腦部上丹田、胸部中丹田、腹部下丹田都是中空的,而腹部在人體又是中部。胎息從守丹田入手,人初生時肚臍和母體相聯,下丹田正在臍內,丹田這一孔穴在人體中具有特別的意義,爲煉丹起火得鉛的要竅。歷代丹家皆以“凝神入炁穴”爲修煉要訣,將頭部祖竅所聚之光引入丹田,在這裏內視凝神、積精累氣。中丹田叫黃庭中宮。丹家以雙目中間祖竅爲“性戶”,修性之地;以兩腎中間的“命門”,爲修命之地。肚臍命門前後連線,是人的先天壽命線。這兩個點中間之空,“腎間動氣”,爲胎息起始之地。

天地是個大風箱,人體是個小風箱,人學習天地啓動自己的風箱,拉出真炁,就向長生之路上邁出了第一步。胎息功法之要訣,關鍵之處在於激起腹部之橐籥,抑止胸腔之呼吸,緩緩進入胎息。近代仙學大家陳櫻寧先生佩服的一位清代內丹家黃元吉的著作,真是難得的上上之作,簡單實在,幾乎是一看就會,他在《樂育堂語錄》真火凡火章中說:“修行人以無形之真火爲用,而外面呼吸有形之火非謂全然不用,不過如鐵匠之風扇吹噓於外,周遭包裹,以衛中間神息而已。” 胡浮琛先生說“胎”是聖胎,聖胎爲元神所結;“息”是真息,真息即命蒂,命蒂乃元氣所結,至呼吸不出不入之時自得。“胎”字是講定神於胎中,不動不搖,如嬰兒之處母腹。“息”字是講伏氣爲息,綿綿密密,幽幽微微,粗氣滅絕,如胞胎中之嬰兒,不以鼻口呼吸。

胎息是內丹煉己功,修意識心,轉化陰我,這段功夫就是兩個字死念。呂祖說:修行者,己功甚難,先在煉心死念,故說初禪一念住,二息住,三脈住,四命住。念死方了己功,念死精可固,氣可全,神可安,默默內守,活活死的,方是心死神活。此地位,一團赤子之心,全見天然面目,不雜半毫情慾之私,方是人事盡。如今人說修行,縱然遇真仙至人,親授口訣,若不苦下己工,也是畫餅充飢,何益?人能下決烈了己工,縱是根淺緣薄,久自得遇大道了手。

煉胎息的重點還在於止念,息者,自心也。自心爲“息”,心一動,而即有氣,氣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霎頃一妄念,即一呼吸應之。故內呼吸與外呼吸,如聲響之相隨,一日有幾萬息,即有幾萬妄念。神明漏盡,如木槁灰死矣。精氣就是被這無數的忘念耗散掉的,惟有心息相依可以止念止息,呂祖說用回光調息法: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內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處,同出而異名也。故聰明總一靈光而已。

呂祖在《太乙金華宗旨》(《新編呂洞賓丹道全書》上卷)第四章回光調息中描述說,聽息如雞能抱卵心常聽,雞孵蛋時常側耳傾聽的樣子,不是用耳朵聽,而是凝神關注蛋殼裏面,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即暖氣亦晝夜無間,而神活矣。神活着,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槁之謂,乃專一不二之謂也。息之出入,不可使耳聞,聽惟聽其無聲也。一有聲,便粗浮而不入細,即耐心輕輕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靜,久之,忽然微者遽斷,此則真息現前,而心體可識矣。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5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着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着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

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爲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着,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着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着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6

翟鴻森教授說:“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藏。”

而今垃圾一樣的文字、俏皮話,不是廢話的廢話問候語、祝福話,貌似聰明的順口溜、低級庸俗的小品、讓人尷尬的相聲鋪天蓋地涌來,沒有美,沒有深刻,也沒有幽默,真的讓人窒息!正如“語言的波浪永遠覆蓋着我們,但我們的深處卻永遠沉靜”、“樹是大地寫在空中的詩。我們卻把它們砍下做成紙,好來記錄自己的空虛。”所描寫的那樣蒼白、無奈。

當前中文熱風靡全球,很多外國人都在讀中華經典,作爲中華炎黃子孫,我們在幹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品讀先祖留給我們的“寶典”吧!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7

在中國大概印刷最多的就是《論語》,《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了。(當然《毛澤東語錄》的印刷數量可能也很多,這本書裏面也有寫得很精彩的部分,但是有鑑於此書主要目的是利用毛澤東本人的智慧和威望扭曲真理。所以不在本文之列。不過,如果有人希望到中國大陸去從政,我覺得《毛澤東選集》是必須要讀懂讀透的。)

《道德經》作者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說起來慚愧,我小時候就嘗試着讀這本書,可是完全讀不懂,於是我就放棄了,在我記憶裏是一本和我無關的書,估計大概是道家的一本經書之類的書。

三年前,我已經在英國讀書生活幾年了,已經很少看中國的書了。有一次聚會,認識了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女士,她是做外貿行業,是位成功的女士。 她知道我是中國人於是很有興趣的和我聊起東方的哲學。並且她提到了“老子”和“林語堂”。她的中文發音完全不準,我是猜出來的,還好我知道的作家不少,要不然都猜不到她說的這兩個人了。她提到老子的時候,滿臉嚴肅,我們幾個人都很認真的聽,我很驚訝她對老子道家思想的瞭解。我對她說我對老子的哲學並不熟悉,我甚至沒有讀過《道德經》。她笑着鼓勵我讀一讀。(注,林語堂是中國臺灣的著名作家,也是大翻譯家,他精通幾種歐洲主要語言,許多的中國的名著都是林語堂翻譯成的西方文字。)

於是馬上從網上下載了這本書,開始讀。可是很多地方都不懂,於是在網上下載了各種版本的白話文解釋,然後對比着讀。反正,花了個把月的時間終於全部讀完了第一遍。讀後感是---這真是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啊!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8

己丑歲上半年,我在渭水校區給全校本科生開設了一門公選課《論語》與《道德經》。倒不是華中科技大學楊叔子院士啓發了我,因爲在楊院士要求博士生在答辯前必須背會《論語》與《道德經》兩本書這句話說之前的一九九四年,我就力主在大學生中加強傳統國學的養成教育。爲此,我曾經與當時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的同仁一起搞了一部電視政論片,題目就叫《歸去來兮,中國心!》。在一九九四年的暑假,我們拿着這個片子去內蒙古的呼和浩特交通學校參加由交通部組織的全國第四屆交通部部屬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成果交流會,在會上,我們送的片子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並被評爲一等獎。

後來發來會議記要,要求在交通部部署所有高校推廣交流這個成果。起碼從那時起,我就自覺地強化了對大學生的傳統國學精粹的教育力度。在新世紀長安大學組建成立後,我們成爲教育部直接管轄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我把原來的想法凝練成了一門課,就叫《論語》與《道德經》。這樣算起來到今年20xx年是第八次給學生講這門課了。但由於國學水深得很,每一次講授我都不敢馬虎。今年上半年授課任務不是很重,於是又充實了原講稿中的內容。上週這門課算結束了,也引來了學生的高度肯定,現就把建工學院28010809班同學張旭升對我這門課的評價綴與文後,望各位看官點評爲盼!(以下全部是張旭升同學的文字)

雖然所學選修課是《論語》與《道德經》,但我還是覺得《論語》對我感受較深。其一是,可能是學生與年齡的問題吧,《道德經》對我來說有些深奧,就從《論語》而言也是不好理解,但在老師的講解下,我也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其二是,課程安排《道德經》的時間太短了,這樣一門高深的學問,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要理解實非易事,所以我就僅僅談談對《論語》的感受。

既然是選修課漫談,我就先從爲什麼選這門課開始。爲什麼要選這門課呢?總是聽人說四書五經,但從來沒有認真讀過,更重要的原因是古文學得不好,句子都翻譯不過來怎能學好呢?經常講“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論語開首篇《學而》中的名言更是耳熟能詳,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以君子乎?”想想這些句子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和家喻戶曉。在古代科舉考試中,《論語》就像今天的英語一樣,不過四級不發畢業證。搞得人心惶惶本末倒置,學英語就爲了過四級?我可不想如此,爲什麼放着中華民族的精華不學,而爲那一張證書荒廢一切?我相信《論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生存文化的底蘊,是我們賴以立身的基礎,是幾千年文化和文明的結晶!

鑑於以上種種原因,我選擇了《論語》。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每次必到,從不缺堂;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不斷地有所收穫和提升!我不僅喜歡這門課,我更喜歡講這門課的岐嶷齋人戴老師。我可以引出很多實例來說明我爲什麼喜歡戴老師,因爲更重要的是我能從中有所收穫。

第一,戴老師真的很有才,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見,最起碼在我周圍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只是從書本上知道的那些詩人,偉人或者聖人。在三月二十一日星期六那節課上,即“弘道篇”中,戴老師提到贈友人楊宇立的一首藏頭詩,即“楊直志凌雲,宇光澤萬品,立達貴普同,喬灌草共馨!”短短二十個字,真是巧妙而有寓意深刻。最後一句畫龍點睛,昇華主旨,即人們不要造成“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非和諧性局面。這是在暗示右派們要注意了,不要只管自個兒發達而脫離草根,大樹的樹葉活在人生之樹的“響亮處”,但不要忘了樹根的功勞。就像一個人的上半身離不開下半身是一個道理。當老師說到這是他三十秒時間內作出來時,我很是驚訝,甚至有些不相信,但當有一次下課時,我讓老師寫下自己的博客名時,旁邊的同學拿着一本嶄新的《道德經》讓老師簽名,老師不假思索,不到三十秒就搞定。從此我不再懷疑,併爲自己的無知深感羞愧。

第二,戴老師愛憎分明。高尚就讚揚,低賤就扁壓;君子就追求,小人就不恥。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弘道篇》那一講中,批評芙蓉姐姐和範跑跑是騷貨和賤貨;而對於那些高尚的偉人和聖人君子毫不含糊的給予讚揚!因爲連戰先生清明公祭車隊當道,造成了普通民衆出行的不方便,就寫文章諷刺挖苦;因爲提出了以人爲本的思想就寫出文稿《居安思危正解》予以褒揚;因爲5.12汶川大地震,就寫出了中國最長的抒情詩,深刻感人,催人淚下,又給人以希望並激勵人奮進!在愛憎分明的道德原則方面,戴老師爲我們做出了榜樣,涇渭分明!

第三,戴老師知行合一,誠實正直。王陽明說,“知而不行,是爲不知。”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知而不行。而戴老師就很誠實,喜歡仕途盡情表達;喜歡雨水就雨中漫步;喜歡從政而又不與人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xx年西安市大雁塔區人民代表選舉時,戴老師因爲在學生中的威望而高票勝出,成爲區人民代表候選人,但因種種原因未能當選,但戴老師卻真正踐行了《學而》篇裏的教導,作到了“人不知而不慍”。這種知行合一,誠實正直不就是《論語》裏的活的知識嗎!試問當今之世,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試問當今的大學生又有幾個人能夠理解到,真可謂“不解風情,誰知其中味!”

前面就是我對戴老師的評價。我因爲喜歡戴老師,所以就喜歡上了《論語》,古人說的“愛屋及烏”就是這個理吧?下面我想說說《論語》一書的核心理念“中庸之道”中的十六字要訣。這是十六個字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執厥中”。老師要是不講,真是一頭霧水!其實,我聽了這麼久了,做了許多筆記,而且每一堂課我都有許多思想上的啓發,我的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的,許多靈感全部寫出來真的很多,不過我覺得十六字要訣,不僅是《論語》的核心,而且對我也影響極深。

首先,做人要有公平正義原則,要有毛澤東所說的滄桑正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次,我們要有真本事,要有爲人民服務的技能,在能力本位的現當代,就一定要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的基礎上,要有“遊於藝”的真本領。第三,要永執厥中。我的認識是,中庸就是要在矛盾衝突中尋求平衡點,科學發展觀中有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這也是我以前規勸一個朋友不要走極端說的。一個人只有學會了處理自身所承載的各種關係,能夠有效的化解矛盾,才能收到工作中的真正的高效益。

說到這裏,我想重點說說對“學而時習之”的理解。一般的理解是“學習之後要複習,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其實這種認識是不全面的,因爲這依然是一種應試教育下的認識。我認爲,這裏首先需要搞清楚的就是學習的對象,學習在這裏絕對不是僅僅爲書本知識,而是實踐和生活本身!而且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考個一百分,而要學以致用,學習說到底就是要明白,要真正理解和懂得。因爲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僅僅靠應試教育而興旺發達的。幾乎所有的國家的發展,都是在科技創新的實踐中走上進步的。

從實際的觀察中辨別事理,然後做出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僅可以使一個國家走上創新之途,而且還能真正收穫人生的幸福。這可以從孔子把女兒嫁給公冶長看出來。孔子在擔任魯國的大司寇期間,給自己的女兒物色了一個對象,就是被關在監牢裏的犯人公冶長。按照世俗的眼光,好像不明智,但孔子絕對算是高明,因爲他知道公冶長是一個冤案,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將女兒許配給了在他。孔子在這裏並沒有拿女兒的終身大事開玩笑。因爲公冶長能爲朋友坐牢,他以後不會照顧好自己的女兒嗎?孔子不傻,因爲公冶長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學到了知識,所以公冶長也是博學的。所以我認爲,學了以後並不實行,就等於沒有學。在這方面,爲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讀了《論語》後一無所獲?真正說來這些人可能就是爲了裝潢門面,並不是爲了改造人生,所以我們要學學戴老師,學學孔子,學學,想想公冶長,靜下心來學習,站起來行動。從此刻起,你將學以致用;從此以後,你將博學多聞;從此以後,你將功成名就,聲名顯赫!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19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爲”,“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爲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纔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爲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爲《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作者認爲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爲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爲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爲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爲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無爲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爲。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看道德經心得體會 篇20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爲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爲”,即反對以人爲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爲《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爲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爲”。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以無爲爲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老子看來,“無爲”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爲”,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爲而無不爲”,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爲而民自化”、“爲無爲,則無不治”。無爲是針對有爲而發的。老子認爲,“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無爲”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爲,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爲”,由於是針對“有爲”而提出來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爲”、“不爲”,將無爲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爲、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爲。“無爲”,作爲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爲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爲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爲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必須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