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9K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1

我的世界,因爲有你纔會美,是你給我的信仰

信仰的心得體會(通用9篇)

——題記

他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情愫。與其說是崇拜,不如說是一種難以割捨的信仰更加貼切。

“微笑,比什麼都重要。“

國小時候的我如同猴子山的大王一般,對學習視若無睹,成績更是糟糕得差強人意,而正因如此,在校被教育,在家被教導,美名其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不得不說,這曾是我最頹廢的一段時光,我曾一度對自己起了不如放棄的念頭,無法繼續厚着臉皮面對父母的關心和老師的關懷,披頭散髮地躲在被窩之中想過蒙住頭便是與世隔絕。

然而,在這個時候,便是他的歌聲拯救了迷茫的羔羊。

溫潤如水,清澈如鏡,活潑如童,何嘗不是一劑安心劑呢?

他唱:“微笑,比什麼都重要。

“就算有再大的風,也擋不住勇敢的衝動;努力的往前飛,再累也無所謂。”

那時的他出道不久,初次參與綜藝節目不免會被冷落,印在我腦海裏的是,他明明尷尬到說不出任何話的時候,還盡力維持着自己一貫溫和的笑容站在那,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笑得真的很窘迫。如他所想一般,他是被埋沒的人。

彷彿曾經的我,膽小而無能爲力。

國小有一次英語演講,第一次參加的我辛辛苦苦準備了一大版的演講稿,滿懷着自信等待,當輪到我的時候,心中無法抑制的跳動如同繃緊的琴絃,近乎同手同腳地走上臺微躬身子鞠了個躬,我從不知道,我是如此的畏懼這個演講臺。

一旦錯過,便再也無法挽回。

深知這個遊戲規矩,我知道我不能躲過,雙脣緊抿成線,眼上如同蒙上紗布什麼也看不清,雙腳瑟瑟發抖,只能靠着意識對着臺下衆人微勾起一抹頗爲尷尬的微笑。

我做不到。

無話可說,無計可施,或許當時他的想法和我一樣?不,是不一樣的。

他唱:“就算有再大的風,也擋不住勇敢的衝動;努力的往前飛,再累也無所謂。”

許多人在面對困境和窘迫的時候會下意識去選擇用膽怯和沉默去度過。與衆不同的是,他會選擇迎面而上,因爲他堅信,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因爲他堅信,會用人理解他。所以他勇敢,所以他無謂。

古曰:時未遇兮無所將。

此時此刻,我便尋找到我所求之鳳亦,尋找到我所憧憬之人。

這樣的人,他是我的信仰。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2

信仰是什麼?信仰是一個人最高的操守,是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口不言棄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再大的難事也有了堅持到底的理由;有了信仰,再大的苦也有了坦然面對的勇氣;有了信仰,能耐得住寂寞,能守得住安靜,能扛得起責任,能衝破一切思想的藩籬。

信仰如同浩渺星空中的北極星,衆星圍繞,是我們生命的方向;信仰如同熊熊燃燒的烈火,不論何時都給予我們戰勝一切的力量;信仰如同清泉,不論我們如何狼狽不堪,它總能將我們的心靈淨化。

人生長短不好說,也許有人在人生旅途中自暴自棄;也許有人在人生岔路口處判斷失誤誤入歧途。其實,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充滿貪婪和慾望,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只是因爲心中缺少一個值得守護的信仰。

在你的人生中,是否有這樣幾個朋友,她們和你相處的時間幾乎佔據了你生命的大部。在你傷心時,她們會在你身旁守護你,爲你打抱不平;在你生病時,會頻繁地發短信、打電話問候你;在你孤獨時,他們總是會在你身邊,給你鼓勵和溫暖。如果有,也許,她們會成爲你最重要的人,會成爲你心靈深處最最值的守護的信仰,這個信仰,叫做友誼。

心中有了一個信仰,孤獨便不可怕。

人人都羨慕珍珠的靚麗、璀璨,其實若干年前,它只不過是那金色海灘上的一粒沙,聽着遊輪汽笛聲,看着那海與天的交匯處,等待養蚌人的到來,可變成珍珠的過程中要在那張大嘴裏等候無數個黑暗的光陰,可對於沙粒來說相比於之前那些數不盡的黑暗,這點孤獨,又算得了什麼?不知多少個黑夜都已度過,它一點也不懼怕,因爲變得如同星辰般的璀璨一直是它的信仰,這個信仰,叫夢想。它的信仰支持它永不放棄,直到成了那顆璀璨的夢中珍珠。

雲被陽光染得金黃,也爲它披上一層金衣。它依舊聽着那遊輪汽笛聲,看着那金與靛的交匯處,只不過,因爲它的信仰,它已不再是那金色海灘中的一粒沙。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3

信仰是開在牆角的一朵花,雖不顯眼,但瀰漫的芳香卻能沁人心脾;信仰是行駛在海洋上的一掛帆,雖然渺小,卻能乘長風破萬里浪;信仰是燃燒在黑暗中的一根蠟燭,雖然微弱,卻能驅散夜的陰霾。

——題記

人生有了信仰纔會擁有前進的動力,纔會擁有奮鬥的目標,纔會有更美好的未來。英國的培根說過,有偉大信仰的人,生活永遠放射着光茫。

文藝復興時期的喬爾丹諾·布魯諾爲了堅持科學真理,進一步的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論;然而科學並沒有戰勝愚昧,並且遭到了天主教人的追殺,被釘於十字架前,誓死不屈的他烈火焚身仍高呼科學真理。他言道:“火併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他用生命堅定了自己的信仰。“愚昧不會永遠戰勝真理!”

音樂天才貝多芬26歲便創作了三首奏鳴曲,可是在輝煌到來的同時不幸地隨之降臨,由於治療不善,他雙耳失聰,失去了作爲一個作曲家要比別人更苛刻的聽覺,可他從此就放棄了嗎?不。爲了音樂,他用一枝小木杆,一端插在鋼琴裏,一端咬在牙齒中間,在作曲時用來“聽”音,他對於音樂的追求,對於音樂的熱愛,對於音樂的執著無疑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在這個痛苦的過程中,他始終明白:“音樂能帶給人無限的快樂!”

古人韓信甘願忍受胯下之辱,只爲將來成就一番功業,後成爲漢主劉邦麾下一員名將;

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繼承父志,終成爲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白帝託孤,諸葛亮爲扶後主可謂鞠躬盡瘁,心力極度透支,故有“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美名;魯迅棄醫從文,只爲喚醒中國人的麻木,而自己一生飄泊,四處流浪,最後不也成爲一代文豪,一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綜觀歷史現實,騁目古今中外,像這樣有傑出成就的人,哪一個沒有偉大的信仰,哪一個沒有綻放着勝利的火花!信仰是一雙翅膀,小鳥擁有了它,便可展翅高飛,飛出自己的痕跡;信仰是一本樂譜,人們擁有了它,便可盡情彈奏,奏出美妙的音樂,奏出自身的價值!

願我們的人生都擁有一個偉大的信仰;願我們的人生時時綻放着耀眼光茫,願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輝煌!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4

沒有永恆的孤獨和絕望,有黑暗的地方,必定有光。那束光,是信仰,是靈魂最原始最熱烈的追求,它在心中某處,在失意之時給人最耀眼的火光。

梭羅信仰自然,他迷戀大自然的神韻,毅然離開了紛擾喧囂的塵世。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梭羅這般快哉有幾人?居住在瓦爾登湖旁自制的一間小木屋內,梭羅享受自然帶給他的一切。在瓦爾登湖垂釣滿天星河,梭羅的信仰使然,而他也從中獲取凡塵千載都難以悟出的哲思。

一個人應當有信仰,更重要的是他要追求他的信仰。人無信仰則躁,在人生中一路荊棘一路風雨,信仰是航燈,使人不至被燈紅酒綠迷惑了眼,不至被紙醉金迷迷亂了心。

與時間對峙,與荒蕪對峙,與冷漠對峙,與世態炎涼對峙,需要我們的信仰。在物慾橫流的這個時代,“權力”和“財富”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信仰,這是國家的危機,民族的危機。

因爲這種信仰,社會充斥着欺騙和冷漠,人與人之間逐漸形成一堵高牆,每個人都成了自己世界中的國王,飛揚跋扈。“小悅悅”事件以後引起的道德反思,各類食品問題帶來的國民恐慌……在經濟的騰飛無法帶動道德的昇華時,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國家無信仰則亡,民族無信仰則衰,社會無信則亂,我們現在的所謂信仰,不過是被慾望包裹,失去最初的光亮。我們要做的是瓦解心牆,對於物慾僅是追求而非迷戀,只有每個國民有着自己最初的信仰,那麼這股力量將會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正如梭羅信仰自然,那是孩童般純真,是未雕飾的玉一般純潔。被生活洋流推着走的人們,也許該停下來找回原本的信仰。那纔是人生的光。

“且放白鹿青崖間”是太白豪邁內心的信仰;“安得廣廈千萬間”是少陵心憂天下的信仰;“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東坡豁達樂觀的信仰……信仰是水,有着生命力,生生不息;人則像魚,沒有信仰這股清流難以存活。

又如國人的信仰迷失,是因爲繁雜的人間污染了原本純潔的信仰,可迷途知返,給自己一雙慧眼,看清紛擾世間,便會尋得本真。

柳永曾渴望功名,後也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李煜在位時沉淪放肆,後才知“一綸繭縷一輕鉤”纔是自己想要的……他們迷失過,有的尋回了,有的一世長嘆,所以我們更要學會守護自己的信仰。

信仰,是心中的歌,是夜間的夢,是感動與溫存。但願風再起時,信仰不再因爲俗世而奔馳,珍貴歲月中,她是心中的詩,神聖如斯。

浮生如此,人生如斯,信仰之始必與身體一同就於木中。即便在靈柩,它依舊閃亮着光……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5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暫,卻又這般千變萬化,充滿着離奇與詩意,夢想和傳奇。

身處物質世界的我們,窮盡一生努力追求的卻遠不僅僅是物質。“信仰”、“人生”、“死亡”之類看似虛無縹緲的東西,在我們的生命裏一次次地被提及。我們總會忍不住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儘管這是從古至今無人找到答案的話題,但卻並不妨礙我們擁有自己的一份理解。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向死而生,有人醉生夢死;有人在拼命追求着我們從未想過的東西,甚至不惜傾其一生。人與人的外在如此相像,內心卻又如此大相徑庭。有的人,我們可能一輩子也無法理解他們的追求;而我們自己心中的所想所盼,不被他人理解和接納的又有多少?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便需要尋覓精神的支點來站穩腳跟。人總是需要有信仰的,那是在萬念俱灰的時候唯一支撐着我們活下去的東西,也是我們最後的立足點,最後的動力。因此人們信仰宗教,普通的`人們將其當做心靈的慰藉,虔誠的人們則爲之奉獻終生,完成靈魂的超越。“j教會要求人們在一個充滿邪惡和不公、痛苦和恐懼的世界裏有擔當地生活,其中真諦就在於承受苦難與愛他人。”歷史上,馬禮遜和柏格理,以及千千萬萬的傳教士,不也正是爲此而來到中國的嗎?來到這個幾乎未曾接受過宗教洗禮的國家,給苦難中的人民帶來西方的信仰。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正因人是如此感情豐富而內心脆弱,很多時候,儘管我們外表看起來無比強大堅定,內心卻早已是搖搖欲墜的玻璃瓶,而心中的信仰,就是它唯一的也是最後的立足點,只要擁有這個支點,我們就擁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擁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他們內心沉靜篤定,無所畏懼;但同時也有人始終無法成爲有信仰的人,比如托爾斯泰。他曾說,他也想皈依一種宗教,“只要它不要求我否定理性”。可是有哪一種宗教不否定信仰者的理性呢?於是這成了他的矛盾所在。最終他所找到的生命的支點,不是宗教,而是人民。他從勞動人民的身上,發現“生命是合理的”。這成爲了他的信仰,他的精神動力。有了這個支點,他才能夠正視人生,直面死亡。他克服了自己對死亡的恐懼,爲生命尋找到了新的解釋和意義。

曾在一部講述戰爭與變革的作品裏看到這樣一段話:

“爲何,人總會在無意識間產生惡意。

“爲何,從不試圖反省這份惡意。

“爲何,有人會肆意踐踏他人的人生。

“爲何,人類支配和被支配。

“爲何互相傷害,卻又爲何,拼死掙扎求生。”

作品中的主人公否定宗教信仰,用他的一生在尋找人類的未來和出路。最終他找到的答案是:“相互理解”。而這正是他曾經否定和拋棄過的東西。

這讓我想到了墨子的“兼愛”,想到了柏格理、弘一法師和托爾斯泰,也想到了《人間草木》一書中周寧的這一句話:“信仰生命意義的人是幸福的,他們在信仰中獲得內心的安寧與入世的使命;信仰生命無意義的人是幸福的,他們同樣在信仰中獲得安寧與出世的使命。”

擁有自己的精神支點,找到自己的心靈寄託,無論世界在眼前怎樣動盪,前方的道路多麼扭曲和搖晃,我們也要永遠保留着那份重新站起的力量。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6

不論路途多遠,不論暴風雨多強,不論通向山頂的路還有多少步要丈量,不論心中還剩下幾毫升的陽光。我的生命裏、有屬於我自己的信仰。

——題記

叩開生命的大門,就會展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從此,就要在這條路上有意識、無意識地走。直到精疲力竭地找到歸宿睡下時,身後留下的足跡會永恆地印下你的靈魂。

未入川前見到的只是平原,正如每個人還是懵懂的孩童時,展現在面前的路,如人生的一片無限美好的土地,那樣平坦、開闊、無驚無險。只要憑着身體中先人注下的好勝性格、聰穎的資質,再稍稍加以自厲的力量,在盡情地領略人生煦暖的陽光、繽紛的花朵時,就夠追求到人生較好的饋贈。這時的追求只能算作一種本能、雛形,但同時在思想深處注入了新鮮豐富的營養,蘊含着一個希望,一種力量。

我無限神往的.留戀童年時代,那是童話的世界。我慶幸我的天地的廣闊,無邊無際,充滿了神氣和多彩,我盡情地奔跑在這片沃土上,汲取着,慢慢長大了。

也許是環境的渲染,上國小時是那樣主動向上、輕鬆、得意。可我並不知爲什麼要這樣,只知要做一個人人誇獎的好孩子。進入國中時,躊躇滿志的我幾乎在次次考試中名落孫山--偶然?必然?這時我似乎覓到了什麼--人生中未必只是平原!

不記得誰曾經說過:“人總是要有一些信仰。”每個人的信仰都有所不同。當我們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時,我們會聽到那些自己在逃避的殘酷的現實,這時的我們就需要一些信仰。它好比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射到大地上總有一種暖暖的力量;它又似黑夜中唯一的一束微弱的光源,明明知道總有一天會熄滅卻依然不遺餘力;它還像冬日中最後一片綠葉,任寒風吹打,仍驕傲地不肯屈服。

總有人說我們90後的孩子個性太張揚,青春太浮華,做事太輕率,其實我們身上正是缺少了堅定的信仰,我們的心總是在飛,總是在追尋着什麼,卻忘了其實我們要的不是沒有,而是我們沒有在堅定我們的信仰。

信仰給予我們希望,讓我們追尋夢想。信仰,是夢想的昇華。畢竟夢想只是侷限於”想”,而信仰,卻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因爲它,我們知道自己應該前進的方向,因爲它,我們瞭解了該如何努力才能達到目標,也正是因爲信仰,人類社會纔會擁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

聆聽使我們擁有信仰,信仰讓我們找尋方向。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7

陽光下的摩天輪閃閃的。

晴空下的摩天輪讓我看的有點發暈。

摩天輪,很多女孩子的信仰,在我看來,那也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摩天輪。

第一次看到摩天輪的時候,淡淡的甜,忍不住想要試一試.第一次感受拂面的風,狠狠的刺激.我不的不承認,那裏的確是個忘記俗事的地方,但之後我也發現了,失意也只是一瞬間。

我不留戀在摩天輪上的時光,我也沒興致再一次去嘗試那種刺激.雖然我很想逃避現實.但之後我又發現了,越是逃避越是逃不了,索性不要逃了。

看着摩天輪高高的矗立着,就總想着,我一定要到摩天輪的最高處,那樣我就可以距外公更近一步了,但接踵而來的,卻是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的到達最高處,又一次次地被狠狠摔下,再一次次的感受着那擦肩而過的痛。

摩天輪,常與我擦肩而過。

我可以很清楚記的,外公第一次帶我玩的就是摩天輪.外公說,摩天輪,離那個地方很近.很多人說,摩天輪是一種信仰.但我卻從不把信仰交給別人.我只是眨眨眼,含着棒棒糖,一眨眼就跳上了摩天輪上,不知道是懷揣着什麼樣的感覺去,只是單單的很刺激。

我也可以很清楚記的,朦朧的好象在昨天,外公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喃喃地:“以後一定要懂事,外公要去那個地方了。”含着笑,手裏的東西也從手中滑落.與地面的撞擊聲深深的烙在心上.是那個我一直很想要的摩天輪墜璉。

現在,我靜靜的仰望着摩天輪,摩天輪也靜靜的.總感覺,它沒那麼完美了,不再刺激了,更不是什麼值得信仰的神.那些關於摩天輪的傳說,究竟,傳說還是傳說.摩天輪在,人卻早已消逝。

摩天輪,不是我的信仰。

看得清現實了,發現,來這的'人,無非是爲了消遣,無非是爲了想忘記什麼,又或者只是單純的想挑戰刺激.發現,摩天輪也不過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東西,只是有些人喜歡傻傻地一相情願的認定它就是她的信仰。

我不逃避現實了,因爲我已經確認了,我的信仰不是摩天輪,我的信仰只是我自己,不會將自己的願望交給那個明明沒有溫度但卻有很多人願意把自己的信仰交給它的摩天輪.外公,我終於明白您那時所說的話了。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8

信仰,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的東西。它像是精神糧食,像是黑暗中的指明燈,引導着迷惘的我們走向目標。人們的信仰都各有不同。有的人的信仰是那些可以寫出令他欣賞的文學家﹔有的人的信仰是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是毫不起眼的人,但對於他來說基本可以算是他的全部的人﹔還有的人的信仰是一種植物,一處風景,一個物品甚至是不存在的虛構的人物。而我的`信仰,就是那最後一類,一個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

我的信仰,他既不偉大,也不渺小。既有很多的人認識並且很喜歡他,也有很多的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讓他。他是一本小說中的一個角色︰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中的小哥張起靈。張起靈他只是一個名氣不算很大的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怎麼看我都沒有什麼理由將他認爲是我的信仰。或許是在小說中看到他爲了朋友不惜生命的挺身而出﹔或許是看到他承擔着天大的責任和光陰的洪流,卻毫無抱怨之言,依舊默默地付出﹔還是看到他爲摯友入青銅門整整十年的黑暗獨自一人闖。我不知道是爲什麼,或許都有一些原因,但是,現在我明白的是,張起靈就是我的信仰。

我的信仰,是盜墓筆記中張家最後一個起靈。是盜墓筆記中的靈魂人物。他有失憶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遺忘之前的記憶,爲此他一直穿梭於各大古墓之中尋找着被自己遺忘的記憶,永不停歇的這樣輪迴着。應該是命中註定,他遇到了改變了他命運的摯友—吳邪和王胖子。他可以爲了他們而去做那些極具危險的事情,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正也是這種爲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動了我,他成了我唯一的信仰。

我的信仰,他很強大,知識也很淵博。可他雖強大,卻很容易讓人感到心疼。他沒有家,也沒有家人,確切的說,張家只剩他一個人了。他獨自一人在時光的洪流中苦苦掙扎,努力的尋找着過去。他從沒抱怨過生活,沉默寡言的他時常望着天空發呆,不知是在想他逝去的家人還是在拼命回憶着過去。

我還想說很多很多,但是千言萬語也終歸不過一句話︰你是心臟,也是信仰。

信仰的心得體會 篇9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者也。”由是觀之,信仰,是人們所必須的。人生有了信仰纔會擁有前進的動力,纔會擁有奮鬥的目標,才能實現自己內心所想。即使肉體被毀滅,靈魂也不會感到空虛。

文藝復興時期的喬爾丹諾·布魯洛爲了堅持科學真理,進一步的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論,然而科學並沒有戰勝愚昧,並且遭到了天主教人的追殺,被釘於十字架前,誓死不屈的他烈火焚身卻沒有放棄信仰,任高呼科學真理。他言道:“火併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他用生命堅定了自己的信仰:愚昧不會永遠戰勝真理!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這是屈原的信仰。面對飢寒交迫的老百姓,面對昏庸的統治者,追求信仰的他,縱身躍入滔滔不絕的江水中,成爲後世可歌可泣的人物。與之相反,漁父沒有信仰,只能成爲苟活於亂世之中的螻蟻,肉體活着,靈魂已死,尊嚴以失。即使有生之歡愉,也是可悲的。所以他只能被用來襯托屈原,爲後世的人所唾棄,這就是沒有信仰的結果。

信仰對人有很大的作用,文天祥有愛國的信仰而名垂青史,屈原追求內心的信仰而名揚後世,哥白尼信仰“日心說”而成爲科學革命之父,亞瑟信仰騎士精神而成爲騎士王。

威廉·詹姆斯說過:“信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衆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沒有它,便意味着崩潰。”當下,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疲乏,單調與無味,我們的心時時刻刻被各種痛苦所掩滅着。但是,我們可以做出選擇,我們應留住最初的信仰,重新審視腳下的路。那樣,我們會堅定地正確地跨出每一步,並且是充滿着快樂的。

雲層之上,一隻追求信仰的鳥兒扶搖直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