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學習焦裕祿精神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8.86K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公僕、幹部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我們今天加強作風建設、改進幹部作風,就要深入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結合新的實際把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

黨員幹部學習焦裕祿精神心得體會

1.以焦裕祿爲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一切爲了人民,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黨與人民的關係是共產黨始終要認識和處理的根本的關係,這個關係決定着黨的興衰成敗與生死存亡。共產黨對這個關係的回答其實非常簡單,就是爲人民服務,簡稱“爲民”。

“爲民”就要堅持一切爲了羣衆的立場。立場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它決定着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的出發點。焦裕祿認爲,共產黨的幹部不是老百姓的父母,而是老百姓的兒子,不僅如此,還要做聽人民話的孝子。他心裏裝着羣衆,一心爲了羣衆,忍受病痛的折磨,風裏來、雨裏去,真正把老百姓當做親人,把羣衆的冷暖放在心上,竭盡全力解決老百姓遇到的生產生活難題。

“爲民”就要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人民羣衆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羣衆是真正的英雄,羣衆中蘊藏着巨大的創造精神。焦裕祿在治理“三害”的過程中,緊緊依靠羣衆,從羣衆那裏學習經驗,然後在全縣加以推廣。實踐反覆證明:只有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到人民中去,虛心拜人民爲師,從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爲人民謀利益、謀幸福。

“爲民”就要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爲評價和檢驗工作得失的標準。任何人都會非常在意人們對自己人品和行爲的評價,幹部更是如此。如何衡量、考覈幹部的政績?不能是上級說了算,也不能僅看數字,而是要傾聽老百姓的意見,這樣就不會出現只對上邊負責而不對老百姓負責的現象。焦裕祿在蘭考只有475天,在他去世49年後,老百姓仍然懷念他,這足以說明,焦裕祿是人民的兒子,他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人民的利益。實踐反覆證明: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纔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把羣衆當親人,羣衆纔會把我們當親人。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爲羣衆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爲羣衆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兩個問題,仍然是我們今天黨的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2.以焦裕祿爲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求真務實,爲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務實”是“爲民”的基本要求。要真正爲人民服務,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作風。

“務實”就要像焦裕祿那樣在“求真”上下工夫。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要真正爲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就必須在“求真”上下工夫,不求真,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麼;不求真,不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就會陷入盲目決策,就難以真正務實。焦裕祿有一句名言: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只有深入實際,掌握第一手資料,自己心裏才踏實。爲了摸清蘭考“三害”的規律,他走了120多個大隊,查風向、探水流,終於找到了治理“三害”的辦法。這與現在一些幹部坐着汽車轉、隔着玻璃看,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弄虛作假一害自己,二害羣衆。老百姓對弄虛作假深惡痛絕,學習焦裕祿精神,要同假冒僞劣現象作堅決的鬥爭。

“務實”就要像焦裕祿那樣爲老百姓辦實事、求實效。當前妨礙務實的主要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的要害是價值觀錯位,違背了黨的性質和宗旨。焦裕祿是務實的典範,爲了讓縣委常委們瞭解災情,他在蘭考火車站召開常委會,爲了摸清“三害”災情,他帶領幹部下鄉,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正是因爲他深入第一線,從人民羣衆中汲取智慧,才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正確對策。

“務實”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敢於負責、敢於擔當。幹部意味着責任,意味着擔當。老百姓把權力賦予我們,就是讓我們承擔責任。焦裕祿具有爲人民利益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的品質,只要是爲了人民的利益,他都敢於站出來,敢於明確表態:出了問題我負責!這與那些相互推諉、久拖不決的作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共產黨人的精、氣、神來自高尚的責任,沒有了責任心,就難以克服求真務實遇到的困難和風險。

3.以焦裕祿爲鏡,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清正廉潔,一身正氣清白做人

權力具有爲公與爲私兩重屬性。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權力觀的基本特徵。

“清廉”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正確處理“公”與“私”的關係。很多腐敗分子往往把公共權力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這種權力觀的顛倒,就是混淆了公與私的邊界。有些幹部錯誤地認爲,我是這個地方、這個單位的官員,那麼這個地方、這個單位的一切都是我的,我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這種顛倒是最根本的顛倒。公與私是絕對不能混淆的,在這方面,焦裕祿要求自己非常嚴格。他的女兒焦守鳳要找工作,很多單位把招工表送到家裏,焦裕祿都把表一一送了回去,後來守鳳自己到郵電局報了名,被錄用了,焦裕祿卻讓守鳳到醬菜廠工作,並親自幫助守鳳挑着擔子送醬油;他的兒子看戲沒有買票,說是焦裕祿的兒子,工作人員就讓進去看了,焦裕祿對這種“看戲不拿錢”的行爲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在焦裕祿看來,當幹部不僅不能佔公家的便宜,而且還要有甘於吃虧的精神,能吃虧、常吃虧、善吃虧,羣衆才能跟隨我們,如果自己處處佔便宜,那就會失去羣衆。古人云: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似水,不遏則滔天。現在一些貪官,動輒貪污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就在於心中只有私利,貪慾使他們走上了不歸路。

“清廉”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正確認識“義”與“利”的關係。在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處理“義”與“利”的關係,是每個黨員幹部必須面對的問題。這裏所說的“義”,就是共產黨人的理想、奮鬥目標,以人爲本的價值觀,這裏的“利”就是個人的利益。共產黨人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反對見利忘義。焦裕祿是正確處理“義”與“利”關係的楷模,他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家庭困難,組織上要給他補助,被他堅決退回;他多次資助困難羣衆,正是他的“大義”贏得了羣衆的愛戴。

“清廉”就要像焦裕祿那樣正確認識“主”與“僕”的關係。幹部是人民的公僕,而公僕的本質就是爲主人——人民服務。焦裕祿身爲縣委書記,卻絲毫沒有書記的“架子”。正是公僕的情懷、公僕的責任使他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正確地使用手中的權力,撲下身子,廢寢忘食地爲羣衆服務。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羣衆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羣衆的面前;在羣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羣衆、幫助羣衆。焦裕祿患肝癌,肝區痛得直不起腰,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縣委強行送進醫院。焦裕祿的事蹟告訴我們:對廣大幹部來說,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必須通過正確行使權力得到體現。幹部手中的權力屬於人民,而不屬於自己。現在有少數幹部把公權視爲私權,高高在上,脫離羣衆,濫用職權、以權謀私。鐵的事實證明:主僕關係一旦顛倒,必然迷失自我,失去方向,跌入腐敗的泥潭,斷送自己的政治生命。爲了避免權力的異化和變質,對掌握各級權力的領導幹部來說,就應當像焦裕祿那樣,自覺做人民的公僕,抵制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的各種誘惑,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只有牢固樹立正確的公僕觀,才能真誠傾聽羣衆的呼聲,真實反映羣衆的願望,真情關心羣衆的疾苦,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得到羣衆的擁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