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牧馬人電影觀看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4W

牧馬人情節很簡單,小說也不長。講一個在西北牧馬的牧民突然接到失散多年的父親的邀請去美國繼承龐大的財產,因爲捨不得這方水土和妻兒,最終回來的故事。小編整理了老電影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牧馬人電影觀看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到您。

老電影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5篇,牧馬人電影觀看心得體會

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一

這兩個人的結合奇特、偶然,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男方一窮二白,除了一件破屋之外一無所有。女方流落他鄉、無處安身,只想找到一個棲息地。電影裏兩個人分吃粥的時候,因爲只有一個碗,許靈均不得不就着鍋吃。李秀芝笑他說,“你可真能將就”,其實她自己更能將就,爲了有一個吃飯的地方就隨便找了一個人嫁了,一句“他們說你不是壞人”就把自己一聲交隔在這裏了。

雖然他們的結合荒唐、將就,但他們的感情忠誠、牢固。許靈均認爲自己是“右派”,有比女方大十五歲,就拉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四十元錢和二十斤糧票)要送李秀芝回家。可李秀芝認定了他,堅決的留了下來。

同是天涯淪落人,他們沒有戀愛,直接結婚生子,李秀芝的善良、勤勞讓許靈均感動。彼此就這樣相扶的走完一生。

許靈均的父親說,“婚姻本身是一種條約和義務,不管有沒有感情,都要把感情守候到底”。而在許靈均夫婦的眼裏感情就是信任對方,真誠守候一輩子。許靈均說,“在我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了這樣一個善良的人,好像彼此等待多年了,我們之間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李秀芝也說,“他就是當上了官,我也不稀罕;再放二十年馬,我也不嫌棄,我把心交給他了”。

現在社會愛情觀已不再是這麼純潔了,沒房、沒車、是結不了婚的,沒錢是見不到丈母孃的。這部影片告訴我們,我們心中的那份天然的、真誠的感情埋藏的太久了,我們應該拿出這顆心去面對生活,面對生命!

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二

牧馬人情節很簡單,小說也不長。講一個在西北牧馬的牧民突然接到失散多年的父親的邀請去美國繼承龐大的財產,因爲捨不得這方水土和妻兒,最終回來的故事。故事有三個主題思想,一:強調勞動換來金錢,和不勞而獲的金錢的區別。裏面從珊有一句臺詞(對她兒子說的):“錢只有自己掙來的花得纔有意思,花得才心裏安逸。我買鹽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我賣雞蛋得來的錢;我買辣子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我割稻子得來的錢;我給你買本本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我加班打場得來的錢……”二:強調社會地位改變對愛情的影響。從珊(對他丈夫)說:“你是右派的時候,在我眼裏你是我男人,你平反了還是我男人,你要去美國坐汽車住洋樓你還是我男人。”三:強調知識差距無法改變愛情。當男主人公父親的女祕書,一個留美的美女問男主人公,怎麼和他不識字的老婆交流的時候,男主人公說:“人是高級動物,知識帶來的差距本來就很小,況且經歷也是一種知識。”

當然這種精神是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被推崇的,現在看來有點過,但是如果稍稍吸收一點的話也許會有助於在功利時代保持心態的平和。1:勞動獲得報酬,即使是微薄的,我們不說驕傲,但最起碼也並不可恥。2:婚姻就是一個共同體,應該抱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心態,從吃不飽飯的牧民到美國億萬富的差距不敢說,但最起碼賺點小錢掌點小權出點小名的時候就先別急着換老婆(老公)了。3:別老覺得婚姻需要什麼事業上的共同語言,只要對生活的態度是一致的就行,在家裏還原的都是最本真的自我,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你說的話她(他)不懂又怎麼樣,那就說點能懂的,只會說別人聽不懂的話那才叫有病呢。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QQ上一個做記者的女孩子跟我聊天,我問她如果你可以向上帝提一個要求,希望他把你的男人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你才滿意呢?她說,我提要求的話就讓上帝改變我了,要麼永遠美貌,要麼長生不老,這樣想要什麼樣的男人都有!

回答得很絕,但其實就我對她的瞭解,應該在內心深處也是對純潔的愛情有幻想的,只是遇不到所以才關閉了心。回頭看看,誰不是呢。

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三

許靈均是以“右派”的身份送到敕勒川“勞教”的,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差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解除“勞教”後他無家可歸,被留在牧場放牧。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擋風,董大娘給他送去熱騰騰的麪條,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吃飽飯,不想家,住到一起就和一家人一樣”。爲了能讓他留下牧馬而不至於被送去學習班報道,大家齊心協力、想方設法保護他。後來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他組建了家庭。那一堆糧票、兩袋米還有每家五毛錢的份子錢。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那份時代,那樣的條件下,可能是大家省吃儉用省下來的一點點積蓄慷慨、熱情的幫助他。

善良的牧民溫暖了他的心,在他們當中,他找到了親情,找到了溫暖和希望。我想許靈均沒有去美國根本原因不僅僅是他自己說的那樣,“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我不能在人民前進的時候離去”,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妻子說的那樣“你捨不得學校的孩子,捨不得這裏的鄉親”。

我來自農村,看到了這些,我一下子融入了劇情。我感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電影的那些人不就是家鄉那些質樸、熱情的人嘛!這樣的感情只有出生在農村的孩子才能真正的體會到。

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四

能從這部電影中引發出的思考真的有很多。

第一是許靈均的堅強意志。本來是一個無辜的人,卻硬生生的被打上了右派的標籤,在生活受盡了苦難,也受盡了很多人的冷眼,就連小孩子都叫其老右,我看到這裏覺得特別的心酸。這換做是我或者是其他人應該都受不了,因此他也想到過要死,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生存下來。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他相信生活是有希望的,他相信總有一天是能見到陽光的,他堅信自己只要要緊牙關就能堅持過去,因此他選擇或下去,獨自忍受,堅強活下去。這真的不得不令我佩服!

第二,是許靈均的愛國主義。電影中,許靈均拒絕了出國,選擇了回到大草原。其實我相信許靈均樸素的情感,我知道現實中真的有這種捨身取義的人。我相信許靈均那種回報草原的真誠。美國在那時就是先進,富裕的代名詞吧,而祖國那時相對是很貧窮的,出去外國可以看到從來沒有見過的世界。但他卻相信祖國正在走上坡路,相信祖國一定可以變的繁榮富強起來,而且他也願意用自己的雙手與祖國人民一起去建設祖國,這體現了他強烈的愛國精神。

第三是牧民的質樸和熱情。許靈均是以“右派”的身份送到敕勒川“勞教”的,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差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解除“勞教”後他無家可歸,被留在牧場放牧。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擋風,董大娘給他送去熱騰騰的麪條,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吃飽飯,不想家,住到一起就和一家人一樣”。爲了能讓他留下牧馬而不至於被送去學習班報道,大家齊心協力、想方設法保護他。後來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他組建了家庭。那一堆糧票、兩袋米還有每家五毛錢的份子錢。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那份時

代,那樣的條件下,可能是大家省吃儉用省下來的一點點積蓄慷慨、熱情的幫助他。

善良質樸熱情的牧民溫暖了他的心,在他們當中,他找到了親情,找到了溫暖和希望。我想許靈均沒有去美國原因不僅僅是他自己說的那樣,“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我不能在人民前進的時候離去”,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妻子說的那樣“你捨不得學校的孩子,捨不得這裏的熱情的鄉親”。

第四是許靈均在逆境中的堅持學習的態度。從電影中可以知道,許靈均儘管被打爲右派,但是他一直堅持努力的學習,勞動改造時也看很多很多的書,或許他這樣有兩個原因吧。一是爲了提升自己的素質,爲了讓自己能過度過艱難的生活因而尋求精神上的昇華。二是爲了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可以做出貢獻,後來他之所以能做老師也正因爲他平時堅持讀書的原因,讓他可以爲了下一代而努力。

牧馬人電影觀後感範文五

毛概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牧馬人》這部電影。這是一部30年前的電影,可是當我們認真地去看時,卻發現現在去看那個時候的電影,依然能夠被吸引住,能夠從中找到共通點。看電影是,我們有過放聲大笑,當然也有過感動得幾乎熱淚盈眶。或許正如老師所說的,剝去了時代所賦予的一些表象之後,電影所傳達出的本質的東西,如人們的真善美,希望,堅強,愛等等這些東西,是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的,不管什麼時候看,都會被打動。或許我們現在從電影的某些表現形式上來看,會覺得很奇怪甚至好笑,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是成功的,它確確實實有它出色的地方。

先來說一下情節。。《牧馬人》講的是文化時期,年輕人許靈均因爲家庭出生不好,有位有錢的在美國的爸爸而被打成右派,送去勞動改造,在那裏認識了農村姑娘李秀芝喜結良緣。30年過去了,他的父親許景由爲沒盡父責,深感內疚,他回到中國,決心把兒子帶回美國,繼承遺產。許靈均於是向父親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他被打成“右派”,來到牧場勞動。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還是活下來了。他解除勞教後,留在牧場放牧,周圍的人都給他送來關懷。十年動亂中,牧民想方設法保護他免遭橫禍。在他們之中,他找到了溫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氣和力量。後來,從四川逃荒到牧場的姑娘李秀芝被牧民帶到許靈均的小破屋裏讓他們結婚。秀芝不嫌許靈均是“右派”,許靈均感激秀芝對他的信任。不久,他們又有了兒子清清,爲這個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歡樂。粉碎“”後,許靈均錯劃的“右派”得到改正,他又走上講臺,把知識奉獻給牧場的後代。他想起妻與子,周圍的百姓,決定留在祖國不去美國,因爲這裏有他的親情、他的愛、他的根。 許景由不再勉強兒子跟他走了。送走了父親,許靈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過的土地,又回到患難與共的親友中間,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