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至上在崗位論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1W

兩個至上在崗位論文

兩個至上在崗位論文

目前行業上下都在積極踐行“兩個至上”,我認爲要踐行兩個至上,必須要以人爲本,現國家局副局長張保振同志所著《做人如鍾》一書深刻的對爲什麼說做人高於做事問題進行了說明。其一,事是人做的,人都是要做事的。人與事之間,人處於主動、主導的地位。無人難做的事,做事就需人。其二,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也就是說人的思想品德的好壞、素質的高低,決定着所做事情的性質與效果。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做人與做事之間,做人高於做事。因此我們要充分理解做人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因爲只有人做好了,我們各項工作才能幹好,踐行兩個至上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什麼是人生追求呢?人生追求,又稱人生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是一個人人生奮鬥目標和世界觀的集中反映,也是確立正確的人生觀需要首先解決好的一個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什麼樣的人生追求,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比如,有的人注意爲他人着想,就會把人生追求放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上,被人們所敬仰;有的人不思進取,碌碌無爲,似是看破“紅塵”,實則虛度年華;有的人以追逐金錢爲生活目的,鋌而走險,以致於違法違紀,釀成人生悲劇。由此不難看出,不同的人生追求,決定着不同的人生軌跡。而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人生纔有價值和意義。

一、正確的人生追求不是以個人爲核心確立的。

人生在世,都有所追求,有所希冀,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據此,有人認爲人生追求都是個人主觀的產物,是從個人願望出發的結果。我們說,雖然人人都有追求,但追求有正誤、高低之分。正確的人生追求的表現形式是主觀的,但其內容是客觀的。因此,判定人生追求是否正確,不以個人主觀覺得如何爲標準,而是由客觀所決定。我們要確立正確的人生追求,就要明確怎樣去標定自己的人生追求。正確的人生追求一經確立,人生就會有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生命之舟就能翻卷起絢麗的浪花。

(一)人生追求要立足於社會需要,防止脫離社會搞自我設計。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定社會的人,離開了社會和集體是無法生存的。社會性是人的真正本質。因而,人的追求具有社會性,總是同社會相聯繫,社會需要決定人生追求。脫離社會需要搞“自我設計、個人奮鬥”,猶如空中樓閣,霧裏看花。因此,從根本上講,任何人離開了社會、集體就無人生價值可談,其人生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閥混戰、外敵橫行,國家處於一片混亂和黑暗之中。那時人民啼飢號寒,任人欺凌,甚至連生命都沒有保障。當時,也有不少人不顧國家的命運和前途,企圖搞個人奮鬥、出人頭地,但無不落得悲慘下場。有一首鍼砭這部分人的詩說得好:“鳥要巢,不顧樹,樹一倒,沒處住,看你糊塗不糊塗?人要家,不顧國,國若破,家無着,看你如何去生活?”這首詩,比較形象地告訴我們,離開社會與集體的利益,去片面追求個人價值,是根本不能實現的。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些同志恰恰犯了這種毛病。在確立自己的追求時,常常脫離社會和集體的需要來進行自我設計。比如,有的同志一門心思奔小康,想法設法搞第二職業,有些同志一心想當領導,當個人目標達不到後,便認爲組織對不住自己,怨天憂人,不思進取。這種人生追求,就是脫離社會和集體的實際來進行的自我設計。當個人追求與社會、集體的需要不符時,一定要及時校正,做到以社會和集體的需要爲自己的願望,只有這樣才能把人生追求放在現實的土地上來耕耘,並使其開花、結果。雷鋒有句名言:“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炸碉煲,我就做董存瑞。”這就是我們在處理個人追求與社會需要時應持的正確態度。

(二)人生追求要堅持以奉獻爲本,防止把索取作爲人生的追求點。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取決於一定的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增長。奉獻大於索取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奉獻與索取是辯證統一的:人人都做奉獻,才能保證人人都有索取,只有奉獻大於索取,社會才能在一定積累的基礎上不斷進步。而我們有些同志,把工作看作是撈取“好處”的資本,對自己的每一點付出都追求相應的回報,沒好處的事不願幹,把索取放在了首位。這明顯違背了奉獻與索取的辯證關係,是不可取的。當然,我們所說的講奉獻,提倡多奉獻,並不是否定個人利益,而是倡導大家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從而實現個人的崇高人生追求。

(三)人生追求要符合社會公德和道德的要求,防止背離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民族歷來推崇識大體、明大義,先人後已,公而忘私等道德規範,這是我們在考慮人生追求上應繼承的傳統精神。如果把人生追求的目標定在滿足個人一已私利上,爲了一已私利往往不顧倫理道德,不顧人格尊嚴,不惜損壞集體或他人利益,甚至投機鑽營,幹出違法違紀的事來。這種人生追求是低級的、插劣的,必然受到輿論的譴責,嚴重的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哪裏還有自身的價值可言?從我們的現實生活看,大到黨委班子,小到一個部門,大家都不願與那些私心重、見利益就上、見困難就躲的人爲伍。那些爲自己得利而沾沾自喜、自以爲聰明的人,最終必然走進“聰明反對聰明誤”的尷尬境地。當然,在這裏,我們還要把利已主義和追求正當的個人利益區分開來。誰都不可能沒有私事和私利,關鍵是看我們對私事、私利採取什麼態度。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在法律和紀律的範圍內,通過自己的奮鬥,獲取正當的個人利益,是無可非議的。

二、確立正確的人生追求關鍵在於擺脫名繮利索的纏繞。

縱觀多種多樣的人生追求不難發現,它們都圍繞着怎樣對待名利這個問題。當我們在名利上能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時,人生的目光就很遠大,看待人生的站立點就是高尚的,當我們被名利所累時,人生的觀念就十分狹隘。這說明,正確認識和對待名利是端正人生追求的關鍵和焦點。怎樣才能擺脫名繮利索的纏繞,保持人生追求的正確方向呢?從當前行業的實際看,應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

(一)弄清人爲什麼活着,怎樣活着纔有意義。在這個人生的根本問題上,歷來就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和看法。一種看法認爲,人活在世上就應當爲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爲國家爲社會爲民族爲集體負責任,盡義務,這是以奉獻精神爲核心的無產階級革命人生觀;另一種看法認爲,人生在世,就應追求吃喝玩樂,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爲了一已私利,不異犧牲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信奉“人不爲已,天誅地滅”,這是以利已主義爲核心的腐朽的剝削階級人生觀。一種是爲私,一種是爲公,由此形成了兩種人生觀的分水嶺。關鍵是看你站在哪個立場上、用哪種態度認識和對待人生。那麼,這兩種人生,哪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對這個問題,江澤民同志曾在重要講話中作了十分精闢的論述:“一個人如果只是爲自己、爲家庭而活着,那麼意義是有限的。只有爲國家爲社會爲民族爲集體的利益,奮不顧身地工作着,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人生纔有真正的意義,纔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講話指出了爲自己而活着,人生的意義是渺小的、有限的;爲了人民的事業奮鬥,這樣的人生纔是偉大的、高尚的。在這個問題上,總的看,大家表現是不錯的。我們許多幹部職工不爲名利,在一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四五年,幹勁不減,工作標準不降,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奉獻;許多幹部職工個人和家庭面臨不少困難,都能識大體,顧大局,不向組織伸手,不爲家事分心;許多同志在工作安排、提拔任用等問題上態度端正,自覺服從組織安排,等等,這是很可貴的。但是,也有少數同志在個人名利問題上,認識和對待就有差距,比如,有的對個人的利益看得過重,經常挑肥揀瘦,在個人與整體的關係上對待和處理得不那麼好;有的幹部對職務問題考慮得過多,在一個崗位上乾的時間稍長一點,就急着想動一動;有的同志在崗位安排、提拔任用方面的追求一旦實現不了,就鬧情緒,甚至悲觀泄氣。這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活的是不是有意義、有價值,並不在於有多少錢,不在於從事什麼崗位的工作和職務高低,關鍵是能不能爲社會爲人民利益而犧牲奉獻。只要把個人追求融入國家前途、人民的事業之中,這樣的人生纔有重大的價值,纔有真正的意義。相反,如果一心只爲自己,不顧他人和集體,自私自利,追名逐利,不僅會被社會拋棄,受到人民唾棄,就是你周圍的人也瞧不起你,作爲一名同志,大家會說你沒出息;作爲一名幹部,你將失去羣衆,降低人格,就沒有威信。我們應當從這些道理中很好地領悟一下人生的真諦,深刻地思考一下我們到底應當怎樣活着,爲什麼活着。

(二)樹立辯證的義利觀,不能重利輕義。當前,我們一些同志把名利看得過重,與不能正確認識義利關係有關,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有的認爲現在是爲物質利益原則正名的時代了,就是鼓勵個人利益第一。於是,就對個人慾望採取放縱的態度,過去不敢講金錢,現在又把金錢看得高於一切,過去“重義輕利”,現在反過來“重利輕義”,甚至是見利忘義。社會上很多因此情況墮落,甚至發生血的教訓的例子處處皆是,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同志見利忘義,只顧掙錢,忘記了上級的政策規定,淡化了講政治的根本要求,受扭曲的利益觀念驅使,追求錢財,不僅損害了單位聲譽,也毀壞了個人前程。由此可見,重利輕義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在實踐上是十分有害的。我們中的大多數同志在這方面做的是不錯的,但也有些同志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利輕義的問題。有的同志在工作分工、任務分配時,認爲對個人有利時,就往前靠,認爲對個人無利時,就推託,消極對待。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我們講物質利益原則,承認和保護個人的正當利益,是以國家和行業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爲前提的。但如果把個人利益擺到不適當的位置,利大大幹,利小小幹,無利不幹,按酬付勞,甚至爲了個人的利益,而不服從組織安排,這就超出了正當個人利益的範圍,是極端個人主義了。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提倡按勞分配,承認物質利益,是要爲全體人民的物質利益奮鬥。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但這決不是提倡個人拋開國家、集體和別人,專門爲自己的物質利益奮鬥,決不是提倡每個人都向“錢”看。要是那樣,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還有什麼區別?”這就說明,我們講個人物質利益,但必須以服從國家、集體利益爲前提,併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在這裏,我們應把追求個人進步和追名逐利區別開來。有的同志想提升、想受獎,想在某一方面成名,只要動機端正,並能努力學習和勤奮工作,不僅不是名利思想,而是工作動力,是應大力提倡的。

三,在紮實不懈的努力之中實現美好的人生追求。

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追求,並不等於能實現人生追求。要想實現美好的人生追求,不能靠僥倖,不能靠恩賜,必須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頑強地拼搏。

(一)實現人生追求必須從點滴小事做起。現在有這樣一種情況,有的同志希望實現自己的目標,但不打算現在就幹,而是把希望寄託於明天,寄託於未來,讓一個個“今天”悄悄溜走了;有的同志自以爲自己目標遠大,能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卻不樂意於幹平凡的工作,不願做小事,不願去做細緻紮實的工作。這種態度是絕對幹不成什麼事業的。革命前輩李大釗說過,“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爲淵源”。任何目標的實現都是以現在爲始點的,不斷地放過“現在”,也就從總體上放過了未來。對此,古人曾經反覆告誡我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事事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在人生追求中,我們一定要切記古人的告戒,莫立“明日誌”,莫唱“明日歌”,抓住現在的機遇和條件,用一個個“今日”的行動去鋪墊通往“明天”的道路。從現在坐起,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因爲任何一項偉大目標的實現都是從小事開始的,任何一項事業都是從小事做起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所以我們千萬不能輕視小事,“因事小而不爲之”,用做好一件件具體事,開闢通向宏偉目標的道路,通過做好一件件具體事的積累,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二)實現人生追求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無數事實說明,實現人生追求,關鍵要提高自身素質。這既是實現人生追求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人生目標的必要內容和正確途徑。但是,有的同志在實現人生理想的過程中,不是把功夫下在努力學習政治、業務知識和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工作能力上,而是把精力用在走“捷徑”上,比如有的同志想換崗位、當領導等,但他們不刻苦鑽研本職業務,卻把精力過多地用在搞庸俗關係學上。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要懂得,靠牆牆會倒,靠人人會走。要實現人生目標,最終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自身素質,纔可以擔當重任,不負使命,幹出一番成績。如果你的素質很低,即使讓你當個所長,你也帶不好一個所;即使讓你換個崗位,你也難以勝任本職工作;即使去另一個單位,你日後也難以保住。不在自身素質上下功夫,想其它點子,不僅成就不了事業,搞不好還會葬送自己的前程。比如某企業有個同志,參加工作後學習很刻苦,工作很努力,年年被評爲先進工作者,正當組織考慮提拔他時,走了邪路,不是在提高自身素質上下功夫,而是把功夫下在與幹部搞好關係上。他處處討領導的歡心,請客送禮,甚至把單位的東西偷出來送給幹部,結果正當他做着受提拔美夢的時候,組織上決定對他實行行政記大過、開除留用查看處分。我們一定要汲取這樣的教訓,堅決拋棄“走捷徑”的做法,把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希望寄託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上。這樣做,即使自己的目標一時沒有實現,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隨着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我相信,終究是能實現人生美好追求的。

(三)實現人生追求必須勇於在艱苦環境中奮發進取。實踐證明,奮發進取是成就任何一項事業的必由之路,沒有奮發進取的精神和幹勁,什麼事也幹不成。但是,有的同志對這一點認識不足。比如有的害怕艱苦,想過舒舒服服的生活;有的害怕困難,遇到困難繞道走;還有的認爲現在各方面條件好了,用不着再艱苦奮鬥了。這樣的精神狀態是很難達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的。我們很多崗位,環境艱苦,工作緊張,處處充滿着困難和艱辛。如客戶經理崗位,工作中即需懂業務、懂政策,還要打破正常上班時間規律,如稽查員崗位,時時處處都有可能面臨不法分子的威脅,甚至留血犧牲。所以,在這樣的環境裏,更需要奮發進取的精神。比如,你不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學不到過硬的業務技術;你不吃苦流汗就完不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你不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就難以做出成績。人生的道路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充滿着荊棘,充滿着困苦,只有奮發進取,才能不被困難所嚇倒,在困苦中看到希望和光明,才能以苦爲榮、以苦爲樂,始終保持樂觀主義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另外,人生追求也是發展的。當近期目標實現了,還應確立更高的目標。所以,在人生道路上,只要我們辛勤地勞動,紮實地工作,不斷奮發進取,就一定能夠實現更加美好的人生追求。就一定能踐行好“兩個至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