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執政的基本經驗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5W

政黨執政已經成爲現代世界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爲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下面就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推薦黨執政的基本經驗的範文,歡迎閱讀。

黨執政的基本經驗

黨執政的基本經驗篇1

政黨執政已經成爲現代世界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從1679年英國成立的託利黨和輝格黨開始,現代意義上的政黨迄今有330多年的歷史。縱觀世界各國,政黨生生滅滅,執政黨潮起潮落。政黨何以爲生,何以爲滅?執政黨何以潮起,何以潮落?歷史告訴我們只有把握了執政規律、具有很強執政能力、始終堅持維護人民利益的政黨,才能跳出“歷史週期率”,實現黨興國強民富。中國共產黨人從執政一開始就表現出高度的理論自覺,不斷探索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

從執政指南來看,遵循理論導向律:高舉旗幟,與時俱進。孫中山指出,“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大凡人類對於一件事,研究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後,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力量來自馬克思主義,來自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制定符合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規律、符合中國國情發展規律的路線方針政策,並通過有效途徑把它們化爲全國人民的自覺行動。黨在領導人民的實踐中,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創立新理論。中國共產黨建黨90年、執政62年的歷史,正是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又與時俱進地創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歷史,是一部運用理論與發展理論相結合的歷史。在未來的征途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風險,我們都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這是我們執政的思想靈魂;發展馬克思主義不鬆懈,這是我們執政的思想活力。

從執政本質來看,遵循爲民服務律:立黨爲公、執政爲民。我是誰、相信誰、依靠誰、爲了誰,是每個執政黨都必須謹慎思考並認真對待的首要問題。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在當今時代,民衆的“尊嚴”也是天。對於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要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爲羣衆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爲崇高理想奮鬥和爲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實把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具體地、深入地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

從執政目標看,遵循求是務實律:全面發展,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共產黨的執政目標。爲此,我們黨既要探索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人類的發展規律,即求是;又要腳踏實地,穩步提高現實生產力水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即務實。求是務實,關鍵在於發展。作爲執政黨,我們必須緊緊扣住發展這個主題,把發展作爲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因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發展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靠發展來不斷鞏固和前進,靠發展不斷展示其優越性,中國共產黨靠發展來不斷鞏固其執政地位,靠發展來不斷體現其先進性。改革初期講發展,必須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新時期講發展,必須是更加科學、全面的發展,是更加重視經濟質量與創新能力的發展,是以人爲本的發展,是以增進人的尊嚴和自由爲目標的發展,是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在發展中始終保持理論反思和實踐探索,始終注意發展的科學性與全面性,在改革開放奠定的物質基礎上追求更加公平正義的發展。

從執政基礎看,遵循孚衆治吏律:本固邦寧,吏治清明。執政基礎從政黨的層面,可分爲階級基礎和羣衆基礎;從國家行政的層面,可分爲“官”基礎和“民”基礎。世界上一些老黨大黨失去執政資格的重要原因是吏治腐敗、人心向背的變化。官爲棟樑,上樑不正下樑

歪,中柱不正倒下來。民爲邦本,本固才能邦寧。中國共產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羣衆,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以權謀私,最失人心的行爲是腐化墮落。因此,共產黨執政在加強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的同時,一方面要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的利益和願望,才能深孚衆望;另一方面必須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只有把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工作切實做好了,把當前黨內存在的腐敗問題解決好了,我們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纔能有鞏固的執政基礎。

從執政動力看,遵循改革創新律: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源自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兩對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中國共產黨在掌握了國家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如何認識並獲得社會發展的動力,這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它是否如斯大林所說的那樣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已經消失了呢?事實並非如此,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清醒的認識。我們必須承認社會基本矛盾的存在,必須不斷改革。改革是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使我國社會的各方面形成比較成熟、比較完善的制度。改革的實質是體制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斷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前進,才能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國家的生機和活力、社會主義制度的生機和活力。

從執政方式上看,遵循德政民主律:法德兼治,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的政治動力和政治保障。不斷髮展民主政治,建設高度的政治文明,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黨領導人民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長期實踐的必然結論。我們黨歷來以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爲己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中國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黨的領導是關鍵。沒有黨的領導中國將是一盤散沙;沒有科學化的黨的領導,國家建設就難以有序開展。發揚民主是基礎。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執政的合法性。執政黨只有體貼民心、瞭解民情、傾聽民聲、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珍惜民力,才能保證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依法治國是保障。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主義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從執政機制看,遵循統一指揮律: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建立有效的執政機制是黨執好政的重要條件。統一指揮是執政黨的一般職能,體現了執政黨對國家執政的權力。統一指揮有利於克服和糾正各自爲政、職責不清、管理混亂、人心離散的工作局面。我國的統一指揮者是中國共產黨,也就是說所有國家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羣衆組織都要接受黨的領導。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全國(憲法另有規定者除外)執行統一的指導思想、統一基本綱領、統一的路線方針政策、統一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在我國實行統一指揮的領導體制度是集體領導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執政機制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這樣的統一指揮決定了我們黨要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支持政府、人大、政協和各人民團體在法定的職權、職責和活動範圍發揮各自的作用,履行各自的職能。

從執政環境看,遵循因勢利導律:科學判斷,運籌帷幄。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錙基,不如待時。蘇洵也說,不先審天下大勢而欲應天下之務,難矣。這就是說,任何執政者只有先審“天下大勢”,才能應“天下之務”,即執政者必須因勢利導。世界之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何爲世界大勢?全球化和民主化是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主要挑戰。如何因勢利導,就是必須審天時、佔地利、謀人和;就是從國內外、省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佔有材料、分析材料,分析世情、國情與黨情,去僞存真,由表及裏,從中引發其固有的而非臆造的規律性作爲我們行動的嚮導。從而研究大勢所趨,把握人心所向;科學判斷,預見可能性;運籌帷幄;爭取主動性。

黨執政的基本經驗篇2

1949年我黨執政六十年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實踐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善於總結經驗,是我們黨發揚成績、糾正錯誤、提高自己的科學領導方法,也是黨的優良傳統。我們黨在長期執政的實踐中,不斷總結和運用自身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鑑其他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探索形成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基本經驗,xx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之科學地概括爲六個“堅持”。

一、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黨建的首位,是我黨的一條極爲寶貴的經驗,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優勢。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後,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在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在理論上不斷取得新成果,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始終堅持把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爲黨員和幹部教育的中心內容,注重把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和適時的集中教育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特別是在黨和國家處於歷史轉折時期、事業發展處於新的起點、前進道路上遇到大的困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風波、國內外敵對勢力藉機製造思想混亂的時候,我們黨更加註重用科學理論武裝黨員、教育幹部,起到了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全黨力量的重要作用。

二、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領導是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最根本的政治和組織保證,黨的建設是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黨密切結合民主改革、恢復國民經濟等中心任務加強自身建設,使黨組織的戰鬥力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在黨的堅強、

英明領導下,依靠廣大人民羣衆的智慧和力量,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迅速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56年黨的八大以後,我們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其間成功與挫折交替,正確與失誤交織,從總體上說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緊緊圍繞“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既開創和不斷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又開創和不斷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60年的實踐證明,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尤其是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來展開,朝着黨的建設總目標來加強,着力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抓住了這一條,黨的建設就抓住了根本,黨就會贏得人民羣衆的衷心擁護,國家的發展就會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三、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爲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最近20xx年世界上一些執政多年的大黨、老黨喪失執政地位特別是一些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人亡政息的慘痛教訓嚴重警示我們:一個政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一個政黨的先進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思想基礎是馬克思主義,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奮鬥目標和遠大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根本領導制度和組織制度是民主集中制,這些主要方面集中體現了我們黨作爲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60年來,我們黨把這些根本要求貫穿於黨的全部執政活動中,體現在黨組織和黨員的行動上,代表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保持和發展了黨的先進性。這是我們黨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執政成就的根本原因。可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事關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生死存亡。

60年的實踐證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和嚴峻的;黨要經受住這些考驗,承擔起人民和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必須切實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拒腐防變能力,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只有堅持這樣做,我們黨才能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堅強的領導核心。

四、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

歷史唯物主義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黨執政60年來,儘管經歷過這樣那樣的曲折,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有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的馬克思主義根本觀點,堅持以人爲本、立黨爲公、

執政爲民,堅持黨的羣衆路線,樹立羣衆路線,始終相信羣衆、依靠羣衆,爲人民羣衆的利益而奮鬥。這使我們黨既贏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贏得了爲人民利益不懈奮鬥的強大動力,又使我們黨從人民羣衆中汲取奪取勝利的無窮智慧。60年的實踐證明,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血脈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黨的成敗也在人民。中國共產黨作爲一個久經考驗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衆,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羣衆。如果黨脫離羣衆,就會失去羣衆的支持,從根本上失去先進性,以致最終失去執政資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組織動員全黨同志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始終不渝地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五、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

改革創新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必由之路。執政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緊密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歷史任務,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研究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使黨的建設不斷適應黨的事業發展新要求。

60年的實踐證明,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沒有止境,黨的建設的改革創新也沒有止境。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就要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譜寫新的理論篇章,既發揚革命傳統、又創造新鮮經驗,既善於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黨建中的難題、又善於用創新的思路探索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途徑,努力做到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

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由黨的性質、黨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地位、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的,因而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和優良傳統。新中國成立初期,爲鞏固政權和發展經濟的需要,從1950年5月開始在全黨範圍內進行了大規模整風,克服黨政機關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居功自傲情緒和“革命到頭”思想。從1951年到1954年進行的整黨,對黨員開展了在執政情況下怎樣做合格共產黨員的教育,清理了黨員隊伍中的不純分子和消極落後分子。我們黨的八大從加強思想教育、健全制度、加強監督等方面提出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執政條件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黨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作爲黨的建設的根本方針認真加以實施。這些從嚴管黨、從嚴治黨的舉措,對於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60年的實踐證明,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章程》,引導全黨同志充分認識和牢牢把握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真諦。一是按黨的制度和規定辦事;二是必須對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三是必須在黨內生活中講黨性、講原則,弘揚正氣、反對歪風;四是必須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堅持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特別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不懈開展反腐敗鬥爭,堅決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不正之風,不斷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總之,《決定》總結的6條基本經驗,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全國執政後加強自身建設的豐富實踐,凝聚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血,體現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我們黨極爲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繼續發揚。

黨執政的基本經驗篇3

第一,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着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爲指導,立足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着眼於對重大問題的理論思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不斷開創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第二,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又要通過改革開放不斷促進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相適應,促進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相協調,促進弘揚中華文明和借鑑國外文明相結合,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第三,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爲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不斷開拓發展思路、豐富發展內涵,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第四,必須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人民羣衆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只有一心爲公,立黨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爲民,執政才能執得好。要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記“兩個務必”,堅決懲治腐敗,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第五,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要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堅持爲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要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

第六,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黨的團結統一,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要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適應時代發展和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以提高執政能力爲重點,持之以恆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使黨的各方面建設成效最終都體現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成黨的執政使命上來。這六條主要經驗,從指導思想、基本制度、第一要務、黨羣聯繫、治國理政和自身建設等方面,闡述了把握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完善執政方略、改進執政方式、鞏固執政基礎和完成執政使命等問題。《決定》指出:“這六條主要經驗,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必須在實踐中長期堅持並繼續豐富和完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