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精選21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26K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

“英雄一路走好”、“村寨的守護神、侗鄉的好支書”。從黎平縣殯儀館至縣城西門出口10里長的街道兩旁,萬人空巷,人山人海,10萬多人自發拉起一條條橫幅,與捨己救人的英雄劉善平支書作最後的告別。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精選21篇)

“我是支書,我去!” 劉善平同志沒有豪言壯語,但他是高山下的花環,更是洪水猛獸中的勇士,他愛國愛家愛民,在大難當頭卻涌現出最美黨員氣概。

6月20日這天,天地哭泣,山河同慟,萬物淒涼。黎平五開大道兩旁的人行道上,裏三層外三層地擠滿了男女老幼,前後擠不進人,首尾看不到頭。他們噙着淚水,只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送別他們的好支書。

人們常說,做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劉善平同志,一個普普通通的村支書,一個實實在在的共產黨員,當身上烙上“人民公僕”的印記時,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一點一滴,把他對羣衆的愛、對羣衆的好詮釋的淋漓盡致,他踏實、堅持、奉獻,他苦了自己,甜了羣衆。

劉善平同志走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劉支書是爲救人而犧牲的,我帶兒子來學習英雄事蹟,教育他從小做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我敬佩劉支書的勇敢無私,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勇敢的、有愛心的人”,“劉支書是個好人,我們村裏的事都是他帶頭幹,他從來不叫苦,可惜了,這麼好的支書,就這麼走了”,羣衆萬分悲痛紛紛道別。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儘管劉善平不幸英年早逝,但他卻永遠受到羣衆的愛戴和懷念。因爲,他把羣衆當親人,羣衆也永遠會把他當親人。在黨中央要求開展“兩學一做”活動中,劉善平同志當是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從劉善平同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爲民情懷和奉獻精神。作爲一名基層幹部,我們應該把劉善平同志胸懷天下、無私奉獻的精神學透,把劉善平同志忠心向黨、真情爲民、清正坦蕩的精神轉化到我們愛崗敬業的工作中去,讓我們永遠記住“兩學一做”最美踐行者,爲燦爛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3

6月20日,整個黎平縣城籠罩在濃重的悲傷情緒之中,捨己爲民的好支書,侗鄉人民的好兒子劉善平同志遺體告別會在該縣殯儀館舉行。

“英雄一路走好”、“村寨的守護神、侗鄉的好支書”。從黎平縣殯儀館至縣城西門出口10里長的街道兩旁,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數萬羣衆自發拉起一條條橫幅,與捨己救人的英雄劉善平支書作最後的告別。

前來送別的羣衆,人人深色着裝,臂戴哀花,沒有任何交談,沒有任何吵鬧,眼睛一致朝着殯儀館過來的方向,焦急而又安靜地等待着。

一對老年夫婦,手牽着手,站在人羣的最裏面,翹首相望。旁邊的國小生,拉着橫幅,一動不動地注視着右前方。後面擁擠的人羣裏,大家相互攙扶,踮着腳側着身子探望。街道上的汽車,放棄了營運,整齊地停靠在送行的路邊集體向英雄致敬。

上午11時許,靈車駛出殯儀館,奏着低沉的哀樂,緩緩沿着擠滿告別人羣的街道駛來。送別的羣衆,眼睛遠遠凝望着側面駛來的靈車,眼神自覺地隨着靈車的移動而轉動。人們矗立着、凝望着、默哀着,靈車從身前駛過,沒有一點聲響,只聽見低沉的哀樂在空中迴響。

沉痛的心情,傷痛的淚水,輕聲的啜泣,送別的羣衆無不潸然噙淚,淚水模糊了每一個人的雙眼。

九潮的村民傾村來了,他們熱淚盈眶,只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送別他們的好支書。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2

7月22日,凱裏市紀委監察局召開專題學習會,組織委局班子成員及幹部職工集中學習劉善平同志捨己救人的先進事蹟。

劉善平同志災難面前,不顧個人安危、敢於挺身而出,甘當百姓心中的“守護神”,把生的希望留給羣衆;在國家和人民羣衆需要的關鍵時刻,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劉善平同志的先進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在危險面前身先士卒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基層幹部愛民護民的赤子情懷,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是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學習活動中,紀檢監察幹部紛紛表示,要把學習劉善平同志先進事蹟貫穿到今後工作中,以他爲榜樣,忠誠、乾淨、擔當,堅決同違紀行爲作鬥爭,做黨章忠實的維護者和捍衛者。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3

20xx年6月10日,黎平縣九潮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強降雨,24小時降雨量累計達373.4毫米,引發特大山洪,大面積摧毀了該鎮部分村寨的基礎設施、房屋和農田,給羣衆帶來巨大損失。在抗洪搶險過程中,黎平縣九潮鎮九潮村黨支部書記劉善平同志在營救兩名被洪水圍困的羣衆時,不幸被山洪吞噬,壯烈犧牲。

劉善平同志生於1970年8月,199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xx年12月當選爲九潮村黨支部書記。自任九潮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劉善平同志始終牢記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要求,心繫百姓,一心一意爲羣衆排憂解難,帶領九潮村幹部羣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爲全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鄰里和諧作出了積極貢獻。9年多來,劉善平同志因工作業績突出,多次獲得省、州、縣各種表彰。20xx年7月,被中共黎平縣委表彰爲“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4月,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表彰爲“勞動模範”;20xx年7月被中共貴州省委表彰爲“文朝榮式好支書”。今年7月2日,在貴州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被貴州省委追授爲“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劉善平同志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在危險面前身先士卒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基層幹部愛民護民的赤子情懷,是我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全州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7月13日,劉善平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凱里召開,劉善平同志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五位同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集中反映劉善平同志先進事蹟,樸實無華、感人肺腑、催人奮進,使現場聆聽報告的聽衆真切感受到劉善平同志爲父老鄉親謀福祉閃光足跡和英勇獻身精神。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4

20xx年6月28日上午,凱里高管處雷山路政執法大隊組織全體職工觀看了新聞視頻資料——黎平 “6.10”抗洪救人犧牲的九潮村支書劉善平的英勇事蹟。

視頻再現了洪災中劉善平恪守信念、不畏犧牲的光輝形象。他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是“你們都別下去,我是黨員,我下去”。把人性的光芒、黨性的覺悟、公僕的擔當,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的英雄事蹟和崇高品德,深刻詮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政治責任和價值追求,充分展示了黨員幹部的時代風采。劉善平同志的先進事蹟激起了在坐路政員的強烈共鳴,紛紛表示,作爲高速路政人、高速公路上人民羣衆的安全衛士,在今後的應急救援工作中,要向劉善平同志學習,敢於擔當,義無反顧的向前衝。

爲幫助受災羣衆迅速恢復生產,重建美好家園,全體路政員自發的伸出援助之手,歷盡所能、慷慨解囊,向受災羣衆獻上了一份愛心。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5

“三尺售票臺,因爲孫奇的無私奉獻而寬廣無比;小小火車票,因爲孫奇的真誠服務而深情無限;普通的服務工作,因爲孫奇的執著追求而精彩紛呈。” 9月6日10時許,上海鐵路局文化宮內掌聲陣陣,5名孫奇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的深情講述讓現場600多名華東地區鐵路職工深受教育和啓迪,激發了他們學習孫奇無私奉獻精神的熱情。

筆者知道這個名字是在不久前《xx日報》上看過她的報道,她是全國勞模、呼和浩特站售票員,她經歷了兩次大手術和12次化療,儘管這樣,她依然深情眷念自己的工作崗位,在重病中給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盛光祖寫信:真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哪怕只給我一天,(心得體會 )讓我再爲旅客服務一次……

說句心裏話,人生最大的考驗,莫過於生死。當知道自己得了重病絕症,許多人首先是精神崩潰,跟着加速了身體崩潰。而這名年輕的鐵路人,到了生命的盡頭還會把工作、把服務旅客放在心上,她的話讓人感動流淚,更讓人感受到鐵路人一種執着堅守、敢於奉獻的高尚情懷。筆者也在想,孫奇——普普通通的一名售票員,把全身心奉獻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她的事蹟被越來越多的人瞭解、感動,她的精神也被越來越多的鐵路人不斷髮揚光大。

孫奇作爲鐵路一線職工的代表,從她身上我們看見了鐵路工人“服務一輩子、奉獻一輩子、堅守一輩子”的職業信仰和職業操守,她曾說過:“只要心裏想着旅客,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她在平時的工作中能主動幫助解決旅客困難,從撿拾遺失物品四處尋找失主、援助身無分文的旅客返鄉,到幫助離家出走的孩子和走失旅客找到家人,累計做好事上千件,同時還她能從細微之處爲旅客着想努力提升服務質量,售出的每張車票都給予旅客貼心提示,被旅客親切的稱爲“活雷鋒”、“貼心人”。

感動是一種非常難得的生命體驗,感動是一種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感動也是生命哲學中的最高層次。感動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感動能讓人倍感人性的美好。一個人的愛心可以使千萬個人感到溫暖,一個人的壯舉可以使千萬個人增加力量,一個人的奉獻可以使千萬個人看到希望。人生的價值就是感動別人,人生的享受就是被別人感動。懂得感動與感激,你的生活就多了一些色彩;學會感動與感激,你的世界就少了一些煩惱。只要你能心平氣和地靜心去感悟感動與感激,你就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種情感讓我們情不自禁,總會有一些事物讓我們感動不已。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6

小時候總認爲勞動很累,於是懶懶散散,能偷懶就偷懶。越長大越發現,勞動,成就幸福,勞動最光榮。

也許這個想法是來源於我的外婆。

記得那年暑假,我跟媽媽一同回鄉下。在車上,我看見了熱空氣好像灼燒了一樣,車外的空氣都變得有重影,太陽透過窗,照到座位上,溫度高的可以煎個雞蛋。

看着窗外,如此炎熱的夏天,還有那麼多的人在勞動,有的在工地,有的在放牛,還有在摘菜。看到這情景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問媽媽,這麼熱的天,他們不在家吹空調看電視,跑這來幹什麼?媽媽笑了笑,回答我說,因爲勞動成就幸福。

我更加疑惑,因爲那是我所知道的幸福,是大夏天吹着空調看電視,吃的冰棒玩遊戲;大冬天窩在被褥裏聽媽媽講故事。他們每個季節都如此辛勤的勞動,這樣又怎麼幸福得起來了?

想着想着就這麼到了外婆家。一進門看見外婆在準備晚上的大餐,我就覺得這纔是一種幸福。在外婆家,住了好多天,天天都無憂無慮,過得很幸福。

可突然有一天,媽媽提出要去菜地拔花生。聽起來很新奇,於是我加入了這個“拔花生大隊”。下午五點,太陽不是那麼大時,我跟着媽媽外婆去了菜地,放眼望去,菜壟被碼得整整齊齊,但由於不同的顏色,又顯得不呆板,富有生機。媽媽說,這是外婆的勞動成果。我看看田地,看看外婆。外婆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拔花生。剛開始我很興奮,覺得十分有趣,可十幾分鍾後感到腰痠,開始煩躁,我大聲問:“可以走了嗎?”媽媽媽媽回我,“這才哪到哪,繼續拔”。我又彎下腰,在抱怨中重新開始。又一段時間後,我的指甲縫裏全是泥土,又很不耐煩,就跑去洗手,看見整整兩大桶都裝滿了花生,我興奮不已。內心是滿滿的成就感。原來,勞動也可以很快樂。

我們提着花生回家了,晚上外婆用花生做了好多美食,花生糖、椒鹽花生、花生粥,香甜誘人。我迫不及待的嚐了一口,比以前的花生製品更味美了,因爲裏面有我勞動的味道,還有幸福的味道。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勞動成就幸福。

幸福是勞動的果實,當你越努力,這個果實就越可口;相反,你一直懶散着,就永遠不會嚐到美味果實帶來的的幸福。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7

勞動,是一種鍛鍊;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修養。

明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學校放了三天假。放學後,我揹着沉甸甸的書包跨進了家門。放下書包,如釋重負,看看錶,六點半了,剛要喊媽媽做飯吃,一看家裏鴉雀無聲,爸爸媽媽肯定沒在家。看來,我只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囉!我便去菜園摘了一點辣椒,然後開始了我的做菜“大冒險”。

我先來盤“青椒爬盤”,這道菜特別要注意火候,上次的青椒被我炒成了黑椒。我等鍋裏的油冒了煙,“撲”的一下把青椒倒進鍋裏,“嗤,嗤”地用鍋鏟鬧了幾下,便出鍋了。嚐嚐?嘿!味道還不錯!比上次有進步。我再來盤“土豆細柳”,這道菜訣竅在刀工。我小心地把土豆切成薄片,又把薄片改成細絲,絲絲縷縷的土豆被我一炒,哇!真香,真不愧我黃師傅的一番心血也!

剛一做完,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我擺好桌子,把菜端上來,媽媽高興地說:“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聽話了?”我調皮地說:“我本來就這麼聽話,只是您這雙美麗的眼睛沒有發現罷了。”爸爸在一旁插嘴道:“這幾盤菜色香味俱全,我的姑娘啊,越來越有大師風範了!”我聽了之後,高興得像熟透的石榴——合不攏嘴,兩手一握,謙虛地說:“慚愧,慚愧,過獎,過獎。”

晚飯過後,我搶着收碗,讓媽媽休息,媽媽抵不過,只好去看電視。我一人在廚房裏表演,鍋碗瓢盆齊上陣,可以和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樂相媲美。因爲這次的演出十分成功,所以受到了觀衆雷鳴般的掌聲和不絕於耳的交口稱讚,並且鼓勵我再接再厲,勇攀新的高峯。我的臉上再次掛上燦爛的笑容。

我勞動,我快樂。我勞動,我光榮!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8

今年的春節沒有了往年春節的喜氣洋洋、鑼鼓喧天,而是籠罩在一種人心惶惶、擔驚受怕的恐懼中。由於新冠狀病毒突發事件發生,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但這個春節註定是個衆志成城的春節,所有中國人都把溫暖和支持投向了疫情重災區湖北武漢。

就在全國舉家團圓,吃着年夜飯時,有這麼一羣人,連飯都顧不上吃,紛紛簽下請戰書,向親人告別,毅然決然奔赴武漢。當我們因害怕感染,足不出戶,保平安時,他們卻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奔忙在最危險的地方。他們都有一個堅定的救人信念,他們是來自各個省市的白衣天使。

84歲的鐘南山老爺爺,語重心長的告誡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他自己卻義無反顧趕往武漢疫情最前線。本來能避開危險的病毒,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耄耋之年的他每天要面對成山的工作,凌晨才結束工作在年輕人眼裏都是多麼瘋狂的事情卻成了他的日常。看着他堅定的身影,我真正的理解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爲了抑制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擴散,專家都說“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然而卻有這麼一羣逆行者,在國家有難之時毅然站出來,毫不猶豫地請纓前往充滿恐怖的城市。他們又何嘗不想擁有假期好好休息?又何嘗不想空閒下來好好陪伴親人?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佈滿荊棘,但還是不回頭的去了。從抓拍的照片中,我們看見疲憊的醫生們一排蜷縮地上,沒有牀和枕頭,就連防護服都沒空脫。他們知道物資緊缺,如果脫了,就要重新換一件嶄新的防護服。所以即便是穿着難受,他們也熬着,一刻也不曾脫下的防護服最後讓他們習慣了那份煎熬。你可別以爲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獲得充足的睡眠,他們爲了儘早讓患病的感染者早日出院,爲了早日研製出疫苗,他們每天都只能睡兩個小時,有時候接到命令還必須從夢中醒來。有些人因爲長時間戴着N95口罩,那一張張白淨的臉竟變得面目全非,而且有時飯都顧不上吃,只能泡方便麪來充飢。幾天下來,過度勞累,嗓子沙啞,人也憔悴了,看着就讓人心疼。

在照片中的女醫生都被剪了頭髮,有的還被迫剪成了光頭。看着那些剪掉的秀髮,你以爲她們會捨得嗎?難道她們就不愛美嗎?不,她們也愛美。但是她們爲人民着想,只要能從死神手中多挽救一個人,她們什麼都願意做。其他對治病救人毫無益處的東西顯得那麼無足輕重。

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最可愛的人。讓我們由衷的向她們致敬,讓我們衆志成城,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9

渠水如鏡,鑑照古今。大發渠既是一個面向歷史的答案,又是一道直面未來的考題。它印證了共產黨人爲百姓命運擔當、同呼吸、共命運的赤子情懷,也在時時叩問“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一永恆課題。

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無悔人生的故事深深的感動了我,從中我感受到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感受到了一個老村官的堅韌的毅力和敢爲人先的魄力,切身體會了我們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看,他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排除萬難,造福羣衆。埋下希望的種子,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穫的時節。

像這樣的村官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雖不起眼,但都心繫羣衆,擼起袖子加油幹,交出了一份份不平凡的答卷。

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定將持之以恆。作爲一名黨員,我定不斷鞭策自己位羣衆服務,爲事業奉獻青春,用我的理想和激情換取收穫和自信。

大發渠像一座歷史碑刻,銘記着那一段崢嶸歲月;更像一堂永遠的黨課,啓迪我們,只要真心爲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創造不了的奇蹟。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0

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向全世界的勞動者致敬……

春風春雨把原野拂過,驚起一層漫漫綠色。

五月,在這春天的季節,是一場雷鳴後大雨來臨,南飛的大雁跋山涉水歸家的日子;是杏花開遍山野“她在叢中笑”的爛漫季節;是冬麥揚穗農民揮汗荷鋤,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蛙鳴蟲叫,魚躍雀散,初春的曠野已是喧聲鼎沸了。扶搖而上的風箏擁入碧空的懷抱,地上的人們舒展着筋骨攢足了勁。不知不覺中,春天正邁着輕盈的腳步,悄悄的向我們走來——在春意盎然的五月。

五月是孩子們的天堂,拋掉厚重的棉衣棉帽,跑到田野裏盡情的撒歡兒,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涌動的時節,執子之手,與子同行,擷下春天裏的玫瑰點綴愛的天空;五月是老年人的節日,踏着一路路春光,和着一串串鳥鳴,到剛剛解凍的湖面垂釣人生……五月,全體人民的日子——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

水一樣流走的是日子,記憶被時間流逝得日益斑駁,人們卻沒有遺忘這一幕,“五一國際勞動節”成爲他們英勇壯舉的特別紀念。

勞動人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民,他們用勞動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類,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築就了現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是勞動,使浩翰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勞動是神奇的,勞動是偉大的。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班斕的世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向全世界的勞動者致敬!

在充滿真情的五月,緊握你因勞動而開滿繭花的手,送上我最真心的祝福,聆聽你勞動的讚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是一種人生;“憑欄處,瀟瀟雨歇”是一種人生;“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是一種人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也是一種人生。種.種人生,勞動如咖啡裏的方糖,把我們的人生調得有滋有味;勞動如路旁的一幀風景,把我們的人生裝扮得亮麗多彩。

五月,真情五月。在樓外高樓,在亭外長亭,讓我們手挽手,肩並肩,豪情萬丈,血氣方剛的唱一首大江東去,把全世界勞動者的心願送給遠方,送給明天。讓我們爲明天喝彩,爲五月高歌,爲勞動者擊掌!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1

近日,一篇公號文章《請暫時遺忘袁隆平,我們應該認識一下這些給我們米飯吃的人們》,讓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獲得了一波“新流量”。

首先,“請暫時遺忘袁隆平”,這個論題根本立不住腳。憑何讓人們忘記袁隆平,又如何可以讓人們忘記袁隆平?“吃水不忘打井人”,今天我們吃着袁隆平培育出的大米,你又讓我們忘記袁隆平,除了忘恩負義,世上有這樣的人嗎?

其實,公號文章只是想說明: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實;“給我們米飯吃”的人,除了袁隆平還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過度放大”,應該被“暫時遺忘”,把“舞臺”留給其他科學家。真是豈有此理!我們不否認,“給我們米飯吃”的人不止是袁隆平一人,但僅僅是因此,我們就該忘記袁隆平嗎?再說,現在是創新創造的時代,“舞臺”就擺在每個人面前,用一句廣告語來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廣。”“舞臺”豈是給讓出來的?君不見,佔着茅坑不拉屎、在學術榮譽上殫心竭慮地造假者比比皆是,卻不思如何作爲,難道是社會沒有給他們“舞臺”嗎?

再說,袁隆平是誰?相信多數的中國人都知道,他就是聞名中外的“雜交水稻之父”。但這個“榮譽”絕不是吹出來、誇出來的,而是他數十年孜孜不倦、潛心研究,用勤奮努力的汗水換來的。袁隆平是我國第一個發現水稻雜種優勢現象的科學家,他1971年找到雄性不育系,1974年找到三系配套模式,此後成立“全國雜交水稻研究協作組”,1976年我國就實現了三系配套大規模製種,不到6年時間完成這些工作,速度之驚人,難道這些是能夠讓出來的嗎?袁隆平的敏銳洞察力、超強組織力和堅定執行力,業界無不佩服,這也不是可以讓出來的。

我們不妨看看央視《感動中國》節目給袁隆平的一段頒獎詞:……民以食爲天,人類從未停止過對飢餓的抗爭,從未停歇過對糧食的渴望。面對嚴峻現實,世界陷入了糧食恐慌,人們連連發問:誰來養活中國,誰來養活世界?20世紀70年代,中國通過對雜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終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並推廣2.3億多畝,增產200多億公斤。這些事蹟都歸功於今天的獲獎者——袁隆平。

事實勝於雄辯,袁隆平今天依然奮鬥不止,顯然,公衆號文章是罔顧事實,說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實、成就被“過度放大”了,大有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意味。袁隆平,畢生夢想就是消除飢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事實上,不論過去、還是今天,像袁隆平,還有屠呦呦一樣成就卓著的科學家很多,他們淡泊名利,默默無聞,致力於科學研究。我們只見有學術造假者,從沒見過哪位科學家的成就是被人讓出來的。

可以說,袁隆平不可遺忘,也不可能被遺忘,他的科學貢獻不但是對中華民族的,也是對世界的。他追求科學的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做人當有良心,那些鼓吹遺忘袁隆平者,那些妒忌袁隆平科學成就者,還是好好學習一下袁隆平的創造精神吧,別辜負了這個時代,要用自己的汗水去努力創新創造,機遇歷來就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舞臺就擺在每個人的面前。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2

在1939年12月21日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結尾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爲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毛主席這一名言激勵、教育了幾代人,成爲了真正共產主義者的道德追求、精神追求。最近看《健康報》報道村醫劉貴芳的事蹟,深爲感動,很值得社會學習,她就是一位高尚的普通人。

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南陽堡鎮後南堡村鄉村醫生劉貴芳,從事村醫工作30年,她把村裏的 72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貧困老人當作爹媽一樣照顧,曾先後被評爲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和全國最美鄉村醫生。

近年來她自籌資金295萬元建設了有150張牀位的醫養結合新模式的養老院,20xx年7月,養老院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10月劉貴芳給總理寫信匯報了養老院情況以及遇到的實際困難問題。11月18日,總理專門給劉貴芳回信,充分肯定了劉貴芳籌錢建起公益性養老院的義舉。河北省委書記、省長對落實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迅即採取措施,下決心進一步把養老服務工作做好。

收到總理回信後,劉貴芳表示:“我決不辜負總理的囑託,要繼續紮根基層,爲羣衆搞好服務,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人民羣衆真切感受到我們基層醫務工作者的付出和奉獻,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劉貴芳這種立足普通崗位,一心爲老百姓服務的實際行動很值得在社會一線工作的領導和公職人員學習,這樣高尚的人在基層不斷涌現,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就會溫暖如春。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3

我們要牢記我們爲了擔當責任使命而出發。

“滕啓剛法官在生活中開朗活潑,親切和藹,但一到討論案件時就像換了一個人,十分嚴謹認真”,滕啓剛法官總給人留下嚴謹的形象,他對於研究案件的細緻程度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他總說“只有到現場找真相,纔是我們法官敲響法槌的底氣。”20__年,一家礦山公司因尾礦發水造成耕地和果樹被淹,因爲對賠償金不滿,幾十戶村民涌到法庭討說法。在評估過程中,滕啓剛頂着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不顧污染物對皮膚的傷害,一下子踏進10多釐米厚的污染層,不斷提醒鑑定人員,這裏的污染物更厚一些,那裏需要再測量……最終村民獲得了合理的補償,雙方都沒有上訴。

我們常問:“究竟什麼是擔當?”我想擔當就是面對困難,不逃避,不推諉,勇於挑起重擔。滕啓剛法官將一生的美好光景都奉獻在了司法事業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在伏案工作,這就是擔當。他的一生猶如一本厚重的書,每一次翻看總能汲取營養,讓我們每一個旅人重整行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人的生命原本脆弱,有些人卻成爲歷史長河裏閃耀的星標,人的精神原本渺小,有些人卻穿越時空在你我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恆的豐碑。滕啓剛法官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他以生命做讚歌,讓我們每個尚在路途中的行人,不忘出發時的初心,在新的征程上砥礪前行。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4

4月7日,我有幸聽了“師德師風先進事蹟報告會”。在聽的過程中,我被5位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深深地感動了。他們的崇高的人生追求,強烈的愛崗敬業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這些平凡而普通的老師,默默無聞的工作着,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報告團成員由五名教師組成,其中一位教師還帶病給我們做報告,這種精神難能可貴,讓我們年輕的教師超感動。報告會上這五位教師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介紹了自己在教書育人、鑽研業務等方面取得的驕人業績,這些優秀教師在報告過程中,將自己學習和工作中好的經驗,好的做法傳授給全體老師,爲我們這些在迷茫中前進的教師打開了一扇門,爲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我們要以他們爲榜樣,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事,在教育這片熱土上灑下一路前行的汗水,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成長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我相信,這次報告會就像春風一樣深入人心,對每一位教師都會有所啓迪,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審視自己,平時我也注重學習,但與這些優秀的教師代表還有很大的差距。我要好好地查找自己的不足,做到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對幼兒做到“愛心、耐心、細心,”嚴於律己,精益求精,不斷的挑戰自己。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爲幼兒服務的思想,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樹立終身學習的決心,活到老學到老。我要讓我的每一位幼兒幸福快樂成長!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5

20xx年6月10日,黎平縣九潮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強降雨, 24小時降雨量累計達373.4毫米,引發山洪暴發,大面積摧毀了基礎設施、房屋、農田。在抗洪搶險中,劉善平同志腰繫繩索奮不顧身對被困的兩名羣衆施救時,不幸被山洪濁浪吞噬,下落不明。劉善平同志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身先士卒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基層幹部愛民護民的赤子情懷,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生動體現,是我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是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劉善平同志生於1970年8月,199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xx年12月當選爲黎平縣九潮鎮九潮村黨支部書記。自任九潮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劉善平同志忠誠、乾淨、擔當,心繫百姓,想方設法、一心一意爲羣衆排憂解難,帶領九潮村全體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爲全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鄰里和諧做出了積極貢獻。9年多來,因工作業績突出,多次被省、州、縣表彰,20xx年7月,被黎平縣委評爲“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4月,被黔東南州人民政府評爲“勞動模範”;20xx年7月,被黔東南州委表彰爲“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7月,被貴州省委表彰爲“文朝榮式好支書”。在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他以身作則,認真“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爭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爭當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支書。20xx年5月推薦爲建黨95週年貴州省委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已公示)。

爲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激勵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爲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健康”三大戰略行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不懈奮鬥,經縣委研究, 決定在全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開展向劉善平同志學習活動。

一、要學習劉善平同志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劉善平同志政治立場堅定,忠誠黨的事業。在服務羣衆中嘔心瀝血,在個人利益前大公無私,在脫貧攻堅中走在前頭,在抗洪搶險救災中衝在一線,……這一切完全憑藉着劉善平同志堅定的信念、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羣衆的深厚感情。“爲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劉善平同志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樸實的言語、實幹的作風,他用實際行動詮釋着“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爲”的“四講四有”黨員標準,充分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堅強黨性。全縣黨員幹部要以劉善平同志爲榜樣,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矢志不渝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二、要學習劉善平同志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獻身精神。劉善平同志曾經有多次搶險救災、排除險情的壯舉,每一次都可歌可泣,感天動地。20xx年6月10日凌晨4時許,九潮鎮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家住河邊的吳丁志和9歲的女兒被大水圍困家中,情況萬分危急!劉善平聞訊後,組織救援隊火速趕往現場。“我下去!”在救援現場,劉善平的表弟陳昌勝看到他滿臉的疲憊,很不放心。“你不要去,你家只有你一個崽,我家還有兩兄弟,我是支書,讓我去!”關鍵時刻,劉善平挺身而出,從他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他已作出了最壞的打算。經過多次嘗試,劉善平腰繫繩索成功淌水抵達對岸,但在返回途中,這位給老百姓當了九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好支書,不幸與兩名羣衆一起被捲起的巨浪衝走,下落不明。劉善平,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在災難面前,不顧個人安危、敢於挺身而出,甘當百姓心中的“守護神”,把生的希望留給羣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證明了共產黨人臨危不懼、敢於犧牲的高貴品質和英勇精神。學習劉善平同志,就要像他那樣,在國家和人民羣衆需要的關鍵時刻,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這種精神融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去。

三、要學習劉善平同志堅韌不拔、艱苦創業的執着追求。作爲黨支部書記,劉善平認真履職,以一種堅韌不拔、敢於奮鬥的精神帶領羣衆艱苦創業,共奔小康路。爲了全村的經濟發展,把脫貧攻堅推上新的臺階,身爲黨支部書記的劉善平深入分析本村的發展形勢,利用自己路熟門廣的優勢,當起全村羣衆致富的帶頭人,積極引進外資搞活九潮市場,爲羣衆增加創收。目前,全村有外來個體戶52家,吸收186人就業。“村看村、戶看戶、羣衆看黨員、黨員看幹部。”爲了爭取到紅陽獼猴桃種植項目,他敢爲人先,率先承租土地20畝種植獼猴桃,打造成首個示範基地,消除了廣大羣衆的疑慮。幾年來,九潮村累計發展種植獼猴桃400餘畝、核桃500餘畝、茶葉200餘畝、中藥材200餘畝,羣衆後續財源培育不斷壯大,20x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9220元。“……我們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才能致富奔小康。讓羣衆的口袋鼓起來,讓我們的羣衆富裕起來,這是我最大的心願。”這是劉善平同志6月4日在我縣百姓大舞臺“兩學一做”專場晚會上的真摯告白。全縣黨員幹部要以劉善平同志爲榜樣,在“兩學一做”中善“學”敢“做”,切實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羣衆家中,指導黨員羣衆創家業、幹事業,帶領老百姓發家致富奔小康。

四、要學習劉善平同志尊老愛幼、關心羣衆的真摯情懷。在羣衆眼裏,劉善平同志對長輩尊重,對兒童愛護,對羣衆關心備至。劉善平同志始終認爲,如果你把心交給了羣衆,你的工作就做成功了一半。20xx年元月,劉善平剛上任一個月就遇上了罕見的雪凝冰凍災害,造成九潮鎮全鎮停電。面對冰凍,有的商家爲了發災難財,趁機高價銷售蠟燭,竟然賣到5元一根。在物價亂漲之時,唯有劉善平的商店,每根蠟燭只賣兩毛,鹽巴、火柴、煤油都按照平常價格銷售,沒有漲價,幫助當地百姓度過了難關。冰災剛過,暴雨來襲。20xx年6月8日傍晚,九潮村遭受罕見的狂風暴雨襲擊,九潮街上洪水如河,大水衝進劉善平的商店,他不顧自家損失,第一時間跑到住在河邊的21戶羣衆家,及時將80多名男女老少疏散到安全地帶。在救災過程中,他五過自己店門而不入,使近萬元的貨物被洪水淹沒,被村民尊稱爲“九潮的大禹”。九潮村計生專幹王海燕回憶說:“20xx年,村裏死了個叫楊卜逵的五保戶,死的時候,連副棺材都沒有,無法下葬,看到當時的慘樣,劉支書淚水奪眶而出,他講‘到我家拿副棺材把他好好埋了吧’。”就這樣,劉善平用預留給老母親的壽材埋了楊卜逵。全縣黨員幹部要以劉善平同志爲榜樣,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時刻把羣衆裝在心裏,緊緊圍繞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深入條件艱苦、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地方,千方百計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好事。

五、要學習劉善平同志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劉善平同志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對於村裏的錢,他認爲“錢可花,但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爲全村百姓辦事花錢值,但把錢用在迎來送往就不是我們這屆村幹部應該做的。”近幾年來,九潮村招待費一直壓縮在千元以內,在全鎮樹立了標榜,弘揚了正氣。爲加快九潮村的發展,他自掏腰包墊付資金,修建了6000多米的機耕道,完善了村裏的消防設施;爲使距離九潮村15公里的柳洞自然寨告別爛泥路,他爭取到30多噸水泥,發動羣衆投工投勞,實現寨內步道硬化;九潮村二組村民潘昌銀癱瘓在家多年,妻子也體弱多病,他發動黨員幹部集資捐物,每年春節爲潘昌銀籌資1000元……爲感謝他爲羣衆所付出的努力,20xx年元旦,九潮村全體村民代表,第六次自發地給劉善平送去了鑲嵌有“金匾送功臣”五個大字的匾牌。全縣黨員幹部要以劉善平同志爲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和黨性鍛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羣衆的“幸福指數”,以清正廉潔良好形象和無私奉獻優良作風贏得羣衆的信任和擁護。

全縣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在每一個支部深入開展向劉善平同志學習的活動,迅速掀起學習劉善平同志的熱潮。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學習中要起表率作用,要聯繫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以劉善平同志爲榜樣,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好黨員、好乾部。宣傳部門要充分運用各種新聞媒體,採取生動有效形式,廣泛宣傳劉善平同志的先進事蹟,要宣傳到基層、宣傳到黨員、宣傳到羣衆,切實發揮先進典型弘揚正氣、激勵精神、凝聚力量和示範引領的作用。各級各部門要緊密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向劉善平同志學習作爲“做合格黨員”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照檢查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全縣上下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爲推動黎平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小康貢獻力量!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6

貴州遵義草王壩村(現播州區團結村),一個被層巒疊嶂的大山遮得嚴實的村莊,缺水是草王壩的窮根。千百年來,這裏的人祖祖輩輩吟唱着一首民謠:“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纔有米湯喝……”

村裏有一位老人叫黃大發,他不甘心、不信命,偏和大山較勁,他用36年的時間幹了一件事——修水渠。

黃大發,1935年出生於草王壩村,23歲光榮入黨,這一年,他被全村推選爲大隊長。意氣風發的黃大發撂下了“狠話”:修水渠。於是,在黔北的莽莽深山裏,黃大發帶領草王壩村民修渠,這是一條遵義的“紅旗渠”。

可現實無比殘酷。他們不懂技術,測量僅靠豎起竹竿,兩邊人用眼睛瞄;缺少水泥,溝壁上直接糊上黃泥巴作數;沒有導洪溝,溝渠不蓋板,洪水一來,脆弱的溝渠被衝得稀巴爛……

壯志未酬誓不休。爲此,黃大發四處求教,自學水利技術。一聽說哪裏有在建的水庫溝渠工程,就立刻揹着乾糧匆匆上路,前去“取經”。

1992年的春天,黃大發帶領村民一頭扎進深山開工鑿渠。日復一日不停歇,黃大發每天帶着200多人的隊伍進山,施工隊在前面鑿壁打槽,村民們在後面挑土砌堡。

苦心人,終不負。1995年,這條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地跨3個村10餘個村民組,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渠”通水了!

通水那天,山崖上、水溝邊,人山人海,鞭炮聲、鼓掌聲,不絕於耳,殺豬擺席、搭臺慶功,好不熱鬧!這是草王壩村民們最高興的一天,千百餘年的夢終於實現了!大夥簇擁着黃大發上臺講話,站在臺上的他沉默良久,欲言又止,一個字都說不出口,眼淚順着黝黑、皺褶的臉龐直往下流。

“不怕山高石頭多,苦幹就能把貧脫,打巖引水造梯田,窮村變成金銀窩。”如今的草王壩,村民的荷包漸漸鼓了起來,幸福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7

在疫情這段時間以來,我們除了看到疫情的形勢一步一步好轉之外,我們還了解到了一位勇士,他就是鍾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今年83歲了,但是他卻有着38歲的心態,積極運動健身,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所有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美好詞語,他在這次疫情中實際行動,他的一往無前,他的以大局爲重,都讓人對他非常尊敬,更將他是爲英雄。

鍾南山院士從醫以來到現在,已經獲得過非常多的榮譽,也爲國家做出過許許多多的傑出貢獻,所以在鍾南山的這個名字之下,承載着榮譽與光環,在這些榮譽與光環之下,鍾南山院士始終本着自己的初心做事情,始終將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這樣的勇士又怎能不讓人尊敬呢?而在前段時間裏,已經承載着許多榮譽與光環的鐘南山院士,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身份。

根據早前相關消息的報道稱:富士康集團聘請鍾南山院士擔任富士康新冠肺炎相關防疫工作以及復工事宜的總顧問。其實該集團會有這樣的安排,邀請鍾南山院士爲他們的復工進行防控的安排和指導,是可以理解的,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安排。因爲富士康有着很多的員工,據相關消息顯示,富士康的員工是全球範圍內員工數量最多的集團之一,這幾十萬的員工如果遲遲不復工,那麼所造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僅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影響,對於員工來說也是。

那麼在員工數量那麼多的情況下,要將每一位員工都妥善安排好,將整個集團的復工措施落實到位,就需要有一位有經驗的專家過來幫忙協助,那鍾南山院士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同時,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鍾南山擔任總顧問這一職,是無償進行幫助的,包括有需要鍾南山院士團隊進行協助的時候,都是無償進行對其集團進行幫助的,這樣的舉動就更讓人佩服了。最後,還是希望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全球人民都能儘早回到往日的生活狀態中!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8

肖晗系涼山州局(公司)派駐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第一書記,駐村時還是剛剛大學畢業的“90後”。5年來,他從一個不懂彝語的年輕“娃娃”成長爲獨當一面的第一書記,獲得當地黨委政府和羣衆的信賴。通過回顧肖晗5年堅守和付出,該片集中展示了姐把哪打村在住房、基礎設施、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巨大變化,也爲第一書記甘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歸”的初心頻頻點贊。

20xx年的11月,涼山深處,海拔2800米之上的彝族深度貧困村姐把哪打寒冬已至。小個子、娃娃臉、背雙肩書包的肖晗,蹚着沒過鞋面的雪和泥進了村。

當他羞澀而懵懂地用四川話自我介紹說,自己將是這裏的駐村第一書記,要帶領大家一起脫貧時,圍在一旁的村民們面面相覷,神色懷疑,他們用彝語給他的評價,就是“阿依阿木科”。

肖晗不懂這個詞的意思。他是整個灑拉地坡鄉唯一一個漢族人,唯一不懂彝族話的人。

若干個月後,縣裏調來了一位會說四川話的彝族駐村隊員。肖晗這才得知,“阿木科”是領導的意思,而“阿依”是小娃娃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小娃娃領導”的意思。

如今,“阿依阿木科”的個子還是那麼小,娃娃臉還是沒變,但姐把哪打村的鄉親對他的稱呼裏,已經去掉了“阿依”。

懷揣初心,用情抓扶貧。“彝族老鄉早日脫貧,再大的困難都要頂住”,他信念堅定,初心不改,主動迎難,走村串戶,深入貧困戶,通過“火塘夜話”“壩壩交流”面對面、心貼心幫助彝族老鄉找準窮根,制定脫貧良策,白天黑夜,起早貪黑,一個書包、一雙筒靴、一件雨衣、一本筆記本是他的標配,扶貧路上真情撒彝鄉,勇往直前不退縮。

踐行使命,用心抓扶貧。“羣衆不脫貧,幹部不離開”,他踐行承諾,使命擔當,一心撲在扶貧上。他因地制宜提出“調結構、強科技、產業化”三駕馬車拓寬貧困羣衆增收途徑的工作思路,帶領羣衆養殖西門塔爾牛400餘頭,玫瑰雞20xx餘羽,種植玫瑰花820畝,夏季大棚草莓151.7畝,高山蔬菜420畝,青薯9號470畝。20xx年實現全村收入1498萬元,人均純收入7980元,其中貧困戶人均收入5950元,實現了整村脫貧。

責任在肩,用力抓扶貧。他秉承行業責任,把全部的氣力用在扶貧攻堅上,做事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他結合實際探索並付諸實踐的“民生爲主、扶貧爲先,增收爲主、產業爲先,基礎爲主、路水爲先,人居爲主、環境爲先,鞏固爲主、教育優先”的“五爲主、五爲先”扶貧理念,並作爲“大涼山區”易地扶貧典型,在彝族地區、深度貧困區進行推廣。

苦盡甘來,扶貧結碩果。三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胡春華、孫春蘭、劉延東、李希、曹建明、萬鋼先後深入姐把哪打村調研,對駐村扶貧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肖晗先後被評爲昭覺縣、涼山州、四川省三級優秀“第一書記”,榮獲涼山州局(公司)個人突出貢獻獎,四川省菸草商業系統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19

張桂梅,1957年6月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__年她主導創辦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爲山裏女孩的“夢工廠”、最貼心的“家”、黨聯繫羣衆的一座“愛心橋”。她先後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名被孩子們稱爲“老師媽媽”的平凡教育工作者,彰顯出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精神魅力。

一個榜樣,她堅守初心使命,突顯先進典型的風采。張桂梅有一個“瘋狂”夢——創辦一所專門招收貧困學生的免費高中。20__年,沒有一分錢的她拿着自證“優秀”和“靠譜”的獎狀,開始了坎坷的“化緣”路。20__年,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瘋狂”的辦學夢最終照亮現實。她曾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基層幹部在面對羣衆時,須時刻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做到心中有民、行動爲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羣衆難題,把“人民”二字融入黨員幹部血脈之中,始終秉持“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擔當起時代責任,不負組織重託,不負人民期待。

一面旗幟,她堅持埋頭苦幹,閃爍先鋒模範的光輝。“人要有一種不倒的精神、一種忘我的精神、一種自信的精神,雨水衝不倒,大風颳不倒,只有我們堅持着,覺得自己能行,就不會倒,什麼樣的奇蹟都會創造。”辦校4745個日夜,64歲的張桂梅身患多種疾病,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連爬樓梯都十分吃力。但她仍然堅持每天早上5點鐘起牀,拖着疲憊的身軀堅持到深夜12點30分才睡;每年大學聯考堅持帶領高一高二學生,爲高三學生加油打氣,周而復始,常年如此。面對急難險重等困難時,基層幹部時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爲基層黨組織遠期發展增添後勁;不繞彎、不敷衍,始終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通過巧幹加實幹,以釘釘子精神,立足於小事,切實上好基層鍛鍊“必修課”,做好人民羣衆“解題人”。

一枚黨徽,她始終佩戴在身,展現共產黨員的風貌。張桂梅曾說,是黨爲她指引了一條光明的人生路,是黨爲她鋪滿了鮮花盛開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麼,她要以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性信念,爲黨和人民奉獻自己的全部。十三個春秋裏,她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路。在崎嶇的山路上,她發過高燒、摔斷過肋骨,也曾昏倒在路上……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病痛帶來的巨大的痛苦,心___黨人的信念支撐她走進每個孩子的家裏。基層幹部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面對羣衆的態度再溫和一點、笑容再多一點,解釋再詳細一點,扮演好“翻譯者”的角色,帶着真心實意投入到基層工作中,成爲羣衆的“知心人”,切實把羣衆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確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應,真正意義上踐行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命運置她於高崖,她贈人間以芬芳。立足當下,面臨複雜形勢的多重考驗,基層幹部須將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奮勇向前。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20

28年,480人次,333萬元,這是嘉興市南湖區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還在用愛心不斷刷新的數字,更是紅船旁一名有着25年黨齡、年過六旬盲人黨員用初心書寫的大愛。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 ”

8月14日,嘉興市紅十字會助學儀式現場,握手、問候、遞上紅包……朱麗華給29名學子分別送上8000元助學款。

許多人眼中噙滿淚水,一名學子哽咽地說:“您眼睛失去光明,卻給我們送來光明。”

爲了參加這次活動,朱麗華特地穿上價格最貴的短袖花襯衫。這是她3年前花100元買的,只在重要場合穿。

今年,她穿着這件襯衫參加了嘉興市區多個捐款儀式。

8月16日,朱麗華還去了離家300多公里的麗水松陽和龍泉,在那裏結對資助了11名貧困學子。

每年8月,朱麗華最爲忙碌。學校、社區、慈善機構、邊遠山區……今年暑假,她一口氣結對了46個寒門學子,一次性支付的資助費達36.8萬元。

一年又一年,朱麗華的“愛心榜單”上有受助貧困學生480人次。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對所有結對資助學生的姓名、家庭情況、畢業學校、就業去向等,都能脫口而出。

對於她而言,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溫暖的故事。

20__年,成績優異的朱麗霞考上浙江大學,但母親患病、父親務農,讓這個典型的嘉興農村因病致貧家庭舉步維艱。正當全家人一籌莫展時,朱麗華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資助,讓朱麗霞順利完成本科學習……

去年暑假,正在浙大讀研的朱麗霞特意帶着男朋友來看她:“您不僅給我金錢上的資助,更給了我精神上的指引。”

資助一個學生,改變一個貧困家庭的命運。在朱麗華的資助下,一個又一個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開啓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更讓朱麗華欣喜的是,許多人學會了感恩。張薛嶽大學畢業後在嘉興一家銀行工作,用雙肩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經常抽空去探望朱阿姨;傅圓亮深受朱阿姨的影響,把大學畢業工作後的第一份工資全部捐給了市紅十字會……

到今年8月底,朱麗華累計捐了333萬元,但她總是擔心捐給“兒女們”的錢太少,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太多。

事實上,她每個月的花銷不足800元,腳上穿的鞋只花了18元,身上穿的白大褂超過10年,出門寧願多轉幾趟公交也儘量不打車。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朱麗華至今沒買一套商品房,“買房還不如多資助幾個孩子。”

“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又是一個清晨,麗華推拿診所裏一片繁忙。

瘦弱的陳永明弓着背,拿着掃帚打掃衛生,走起路來身子仍不時向一側傾斜。他做夢都沒想到,此生“換了一種活法”。

陳永明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強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惡化,陳永明輾轉於各個醫院之間,醫生們都說治癒無望。

朱麗華把陳永明接到了診所,每天一有空就給他推拿,“有時身體累得像散了架”。

一個月,半年,兩年……朱麗華不肯放棄。慢慢地,陳永明彎成蝦米狀的身體舒展開了,一直蜷着的右腿能伸直了,拄着柺杖能走路了……到醫院複診的時候,醫生都說她創造了一個奇蹟。

“病是要養的,需要繼續推拿。”朱麗華讓陳永明留在診所工作,月工資從以前的200元逐漸漲到現在的4000多元。陳永明感覺自己的世界亮了,“生活更有奔頭了”。

或許只有相同的人生經歷,纔會更深刻理解彼此的苦楚。

18歲,在最美好的年華,朱麗華卻因爲意外雙目失明。那時的她覺得人生無望,在煩躁迷茫中度過了7年光陰。

1983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樣坐在收音機前打發時間,廣播裏突然播放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奮鬥故事。

“張海迪坐在輪椅上都能做那麼多事情,我爲什麼不可以?”

“身體殘疾別無選擇,但自己的人生不能殘疾!”出身於中醫世家的朱麗華參加了浙江省首屆中醫推拿培訓班,她從零開始學盲文,雙手拉傷到打石膏也沒有一句怨言。畢業後,朱麗華被分配到嘉興市福利院醫務室照料腦癱兒童,經過她夜以繼日的精心治療,4名腦癱兒竟然都站了起來!

第一份工作帶給了她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並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隨後,她又依靠堅強的毅力完成了進修,成了嘉興首位盲人中醫師,在患者中逐漸有了名氣。

這樣的經歷讓朱麗華萌生了一個信念:只有就業才能讓殘疾人自立自強,纔會真正被這個社會“平視”。

爲了幫助更多殘疾人,朱麗華創辦了麗華推拿診所,招收殘疾人,不但安排吃住,還免費教推拿。

如今,診所裏有13名殘疾員工,有的年收入近10萬元。同時,還有100多人先後跟她學習推拿技術,相繼走上了就業、創業之路。

殘疾人能開啓新生活,讓朱麗華頗爲欣慰:“他們以前都是家裏的‘包袱’,如今成了家裏的頂樑柱。”

作爲嘉興市盲人協會主席、市政協委員,她還爲殘疾人爭取公交愛心卡,爲特殊學校教師爭取津貼……朱麗華動情地說:“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

每天,朱麗華忙完手中的活,總會走到位於診所西側的房間休息片刻。

她的住處僅20多平方米,一張桌子兩張牀,她和視力殘疾的女員工一人一張。

這麼多年來,診所成了朱麗華的家,本人戶口仍掛在市福利院的集體戶口簿上。

如果不是連年結對學子,她或許早就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商品房。但她的做法是“省下來,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

29年前,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當時月工資只有58元的朱麗華捐款116元;

12年前,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籌建,朱麗華毫不猶豫地捐款1萬元;

……

她捐出去的每一元錢,都是靠雙手賺來的。每天,她堅持早上7點半開工,晚上9點收工,工作12個小時以上。即使大年三十,其他員工都回家團圓了,她依然獨自留在診所裏忙碌。

今年61歲的朱麗華是命運的強者,但身體隨着年齡增大而出現一些毛病,腰椎間盤突出等職業病纏身,“給人推拿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腰痠背疼,腳都麻了,有時還頭暈。”她卻一直扛着,“實在受不了,我就花錢讓員工給我推拿。”

在朱麗華的人生詞典裏,“幫助”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這麼多年來,她已爲現役軍人免費推拿3000多人次,“如果我忙不過來,就自己掏錢請員工幫忙。”

很多人對朱麗華的做法不理解,甚至好言相勸。

你幫助那麼多的人,有多少人來幫你?”

“你的錢財可以留點給親人,自己晚年也能好好享受。”

……

朱麗華對這些“好意”一笑了之。

“我樂意幫助別人,從沒想過要別人感謝我。”正是這種平常心支撐着她,“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奉獻一天,哪怕是生命!”

實際上,她早就對自己做了“安排”。在她房間桌子的抽屜裏,保存着一張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去年4月27日,在母親去世25天后,朱麗華鄭重地簽下了器官捐獻書,“等我哪天去了,骨灰撒大海,不佔人間一分地。”

這些年,朱麗華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在麗華推拿診所入口處,懸掛着一張醒目的照片——20__年5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她作爲“全國自強模範”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作爲紅船旁的一名黨員,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朱麗華語氣裏透着堅定和自豪。

學習劉善平先進事蹟心得 篇21

彈指一揮間,在中材環保工作已有年的時間,其間有心酸,也有汗水,但同志更多的是對公司的感激,因爲在這年工作中不僅學到了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與方法,還學習到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對社會對公司有用的人。這是比任何東西都寶貴的人生財富,並將受益終身。

一、踏實工作任勞任怨

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由於包裝車間是公司的主力生產車間,軋機班生產比較忙,天車操作人員更是責任重大。爲能保證高效,安全,圓滿的完成車間的生產任務。同志加班加點,隨叫隨到,獲得各級領導導一致好評。另一方面,講究工作方法,學以致用。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事業心和責任感。多年來她以寬以待人,謙和忍讓,豁達大度,責任不推,困難不讓的精神爲大家樹立了楷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裝車間軋機班多次獲得公司勞動競賽優勝班組稱號。

二、善於學習提高素質

由於包裝車間的天車使用頻率高。經常會出現一些毛病。爲保證安全生產,不出現安全事故,並且不影響生產。她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總結出很多經驗,然後結合《天車安全操作規程》制定詳細點檢計劃並嚴格遵照實行,由於點檢到位,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她對工作和事業總有一份拼命的執着。自從事天車操作工作以來,同志在工作上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無論在什麼地方,在哪個崗位,都非常注重學習,注重從書本上和實踐中汲取知識營養,並把掌握到的業務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並且通過學習,使本人的天車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立足本職安全第一

爲保證天車的安全運行,每天上班都認真檢查,天車主樑下撓,及時發現,把事故隱患撲滅在苗頭中。從剛參加工作時的一個新人到現在的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傅轉變,經歷很多,學到很多,其中有些教訓是用自己的慘痛經驗獲取的,爲能給新來的員工起到帶頭作用,避免再犯以前的錯誤,她帶頭遵守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讓大家都有很強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爲包裝車間的安全生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事天車操作以來從未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

四、模範帶頭嚴以律己

“與她相處時,你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這是許多與同志接觸過的人最直接的感受。平時無論誰家裏有事,只要一個電話,無論多忙,她都會盡可能地給予照顧。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誰家裏沒有個大小急事,大家要相互理解。你們家裏有事就放心去辦吧”。同樣是上班,自己患病沒有耽誤過工作,孩子發燒沒有分心影響到工作,她從未因家裏的事請過一天假。作爲一位老師傅,時刻以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己提高自己,並時刻關心愛護每一個小兄弟。除了把本職做到位,還積極參車間的各項培訓。工作更是積極請戰、黨團活動積極參加。

五、殫精竭慮,孜孜追求

在中材環保工作的多年間,有多少個節假日、公休日,她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她記不清;多年裏,不分白天黑夜,隨叫隨到地幹了多少事,她說不清;多年裏,她帶過多少新手,將多少門外漢培養成業務能手,她數不清。而她記得清的是每天上班準點準時;她說得清的是起重吊裝多少噸是起重限額;她數得清的是幾千個日日夜夜無事故!

一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工人就這樣在艱苦的蛻變中完成了質的飛躍。工作沒有終點,只有始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以後的工作中她將會一如既往的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紮紮實實,努力做好一名優秀的天車工。爲公司安全穩定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滿腔熱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