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跟師學習心得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2K

中醫的動手能力,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鍊。爲了得到更好的中醫學習,我們可以選擇跟師。下面是本站帶來的中醫跟師學習心得體會,歡迎欣賞。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篇一

通過一年的跟師學習,我方明白老師陳明副主任醫師默默地爲我鋪墊了一條開悟中醫之路,當時自已並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鑽研中醫

學。跟師學習患者比較多,常常白天跟老師看病,晚上自己鑽研,坐公交車回到家已是九點多鐘,看着滿街的夜燈閃爍,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飯的愛人,心中不免感嘆,但一想到這一天跟師學習中我又明白了一箇中醫的道理,見識了一個新

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淺薄的看法,糾正了過去錯誤的認識,心中的歡喜及對老師的由衷感謝無以言表。如今3年的跟師學習結束,自始至終,我認爲跟師學習並不在於老師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無形中潛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師的思維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後仍無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討,仍無答案,找一合適機會請教於老師,此時老師字字是真言,無數次跟師學習中是病人的詢問,老師的回答使我頓悟,回答病人的問題時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而非專業術語,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識,這一點使我受益終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來跟師學醫積累的心得體會寫下來,供同道參考、借鑑。

一、在跟師前,首先要對老師有一個全面瞭解,做到“兩要”,這是跟師學習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一要了解老師所在醫院及所在學科的發展現狀,其師從何人,是家傳還是師承,對哪家醫論有所精研,其醫療特色是什麼,注重哪家理論等。掌握了這些情況,就能瞭解其學術源流及學術思想,其繼承和發展了哪些理論與觀點。這樣,總結其經驗時,就有所依據;二是要了解老師的學術特長和經驗特色。並圍繞這方面問題,廣泛收集資料,要積累和掌握詳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這是我們將來進行學術經驗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據。 爲了做到上述“兩要”,在日常跟師學習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發問:對於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關鍵性問題,要多向老師請教,深入提出問題,把問題儘量搞清楚。例如一個經驗方,都有哪幾位藥組成?配伍特點是什麼?用量變化如何?煎服法有什麼要求?如何加減化裁?對什麼情況適用?什麼情況不適用?有何禁忌?根據什麼制定的處方等。切忌想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多問是使問題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師雖有多年經驗,但並不一定每次都將問題講透。

有些問題,老師自己認爲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對於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們要追根問底,深究其妙。在此過程中,學習者還要經常向自己發問:掌握了老師哪些經驗?臨牀上是否會用?要勤於向患者發問:患者服用藥物後症狀是否改善、有何變化、有無不適反應,這樣才能細緻地體會到老師治療經驗的精妙之處。 多聆聽:在跟隨老師臨證或聽其講述時,要多聽聽老師對每個問題的看法和想法。中掌握其思維方法、治學思想和學術觀點,摸清辨證、用藥規律,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多閱讀:對老師臨證診病,處方以及其論文、著述等,要多看,反覆體會其學術思想在臨牀上的應用。同時,要根據其學術淵源,翻閱對其影響較大的前賢的醫論、醫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論依據;閱讀與本學科相關的的現代醫學書籍,

熟練掌握中西醫理論,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閱讀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各種文獻材料,瞭解醫學源流。 多記錄:要將聽到、看到的內容隨時記錄下來,這是蒐集資料的重要手段,一種是即時記錄,即隨聽、隨看、隨記錄;另一種是追記,即將聽到、看到的內容,通過回憶記錄下來。在此基礎可分門別類,加工整理。3年來我共記跟師筆記10餘本。 多使用:跟師過程中要勤於臨證,每次遇到相似病歷,敢於處方用藥,甚至可以照搬老師的方法,發現問題及時請教,這醫技會迅速提高。 多思考:將上述問、聽、看、記、用的內容分門別類,有條理、有系統地在腦子裏反覆分析、歸納,以找出其規律性東西,這就是老師經驗中的精華部分,要花費一定時間,在原始材料的基礎上,予以昇華和提高。《論語·爲政》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整理老中醫經驗,既是工作,也是學習。要想將老師經驗承襲下來,必須在“學”和“思”上下工夫。 多交流:溝通、交流是多問的延伸,跟師過程中多與老師溝通,將一些臨牀問題請教老師,可以增進師生關係;亦與身邊醫師進行學業交流,成功例子一起分享。最後作爲現代中醫,應利用多種信息交流方式,如微博、郵件等,將一些學習心得、體會,老師經驗總結及不解之惑與醫學同道進行交流、分享。 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篇二

一、學中醫必須對中醫充滿自信

顏老常把用藥比喻爲用兵,祖國醫學就像一個寶庫,裏面有許多兵器,對付疾病有很多辦法,諸多疾病都有中醫的用武之地。顏老曾說過,年輕人要把中醫學好用好,就必須把中醫的思維一以貫之,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多加實踐,才能提高療效。中醫的自信,來源於臨牀療效,比如在20xx年非典猖獗一時的時候,顏老等老一輩中醫學家就積極扛起中醫藥防非抗非的大旗,擬訂了針對該病傳變特點的治法方藥,善後處理,在縮短療程,改善預後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些病例,是單純依靠中醫藥治癒的。因此我們深深領會到,作爲中醫事業的後學之輩,捨棄中醫的長處,就是捨本而求末。

二、臨牀實踐中 “一元論”的指導意義

顏老的學術講座,總是座無虛席,我們通過跟師,聽老師講解及研讀顏老專著,發現老師總是在很高的高度來概括疾病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藥,換言之,力圖用“一元論”的思想以總括,在臨牀上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在臨證中,也要求我們能用一元論的思想,對具體的病人作出病機的概括;所謂“一元論”,就是指一種高度的概括,把複雜的因素用一種能代表它們的因素來描述。

首先,在疾病的生理病理方面,顏老提出一個機理:氣血不和,百病乃生。氣血不和是臨牀辨證的基礎,氣爲百病之長,血爲百病之胎,顏老提出疾病不論來自何方,均首先干擾氣血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使之紊亂,從氣血角度辨證可以把握疾病中的整體病機,通過疏通調和氣血就可調整臟腑功能活動,使其從病理狀態轉致正常生理狀態,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這是顏老學術思想中的大綱,診治疾病中把握這個大綱,從氣血立論施治往往能抓住矛盾的關鍵所在。

[1] ; 其次,在治則上,提出一個治則:衡法治則。顏老首創的“衡法”治則實際是與病因病機當中的一元論一脈相承的,即疏其血氣,令其條達,是通過治氣療血來疏通臟腑血氣,使血液暢通,氣機升降有度,達到“衡”的目的,從而祛除各種致病因子。該法之中包含了八法的實質內涵,又不侷限於八法之中,以此爲指導,在臨牀中總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強調脾統四髒,固本清源

中醫基礎理論教科書當中,闡述各臟腑之間,都存在着生克乘侮的關係,但是五臟六腑關係複雜,在治療過程中面面俱到,則不容易抓住重點,顏老突出脾統四髒對臨牀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在具體診療中,顏老對“脾統四髒”的見解,有許多靈活運用,並不斷髮展,如臨牀上顏老喜同用蒼白二術來燥溼健脾,使溼去脾自健,脾健溼自化,在治療多種疑難病時加此二味,常可收到良好的臨牀效果。

又如顏老在治療頸椎病難治性眩暈中,常加用葛根、黃芪補氣、昇陽,這裏注意抓住“脾主升清”的功能,以“升”求“降”,臨牀上對頑固性眩暈每獲良效。而治療“胸痹”,主張重在心脾,蓋心主血而貫宗氣,故培補宗氣可使心脈充實而行全身,而“脾統四髒,脾有病,必波及之,四髒有病,亦必待養於脾,故脾氣充,四髒皆賴煦育,脾氣絕,四髒不能自生……凡治四髒者,安可不養脾哉”。臨牀應用顏氏益心湯,用黃芪、黨蔘培補宗氣而養心脾,配丹蔘、赤芍、葛根、川芎,升發清氣,活血化瘀,降香、決明子以降泄濁氣,使清曠之區得以復原,療效頗佳。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篇三

中醫臨牀學習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理

論知識運用到臨牀實踐中並很好的掌握,是每個進入臨牀階段的學生

期盼達到的。但是學生進入臨牀後發現臨牀學習與理論學習有很大的

差別,一時很難掌握,總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穫甚微的感覺。跟師學習這麼多天,下面結合我的學習經驗談談在臨牀中如何跟師。

一、要注意培養動手能力。

中醫的動手能力,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鍊。中醫的四診絕對不是簡單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級技術”。必須把過去的知識,與當下的病症結合起來;與患者即時、隨機地進行交流才能獲得。同時,能夠被準確表達,記載於書本上的“明知識”只是一小部分,人類更多的知識,是那些只可意會而難於言傳的東西。俗語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通過跟師學習,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纔會掌握中醫的精髓。在望診上尤其重視望舌,臨牀實踐證明,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舌的變化迅速而又鮮明,它猶如內臟的一面鏡子,凡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病情的淺深、預後的好壞,都能較爲客觀地從舌象上反映出來,成爲醫生診病的重要依據。若見淡白舌,多是氣血兩虛或者陽虛;若見紅舌,多是熱證。若見紫舌多是血行不暢。

臨牀需仔細觀察,以便獲取準確信息。再如“治小兒外感熱病,看舌之後必察咽喉”,咽喉爲“至陰之地”,對於鑑別寒熱虛實有重要意義,如咽喉紅腫,爲有實火;紅而幹,爲陰虛;不紅不腫,爲陽虛;咽喉劇痛而不紅不腫,爲真寒假熱,咽喉紅腫疼痛卻全身表現爲寒證,則爲真熱假寒等等。問診應講究技巧,跟師學習就要學會老師問診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初上臨牀時往往按西醫詢問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細,可是問過之後頭腦中卻一片茫然,後來不斷地模仿老師問診纔有所體會。中醫問診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憑醫生的理論水平和臨牀功底。問診主要是確診某病某證或排除某病某證。至於脈診,首先要掌握脈象特徵。如浮脈的脈象特徵是脈位表淺,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脈的脈象特徵是脈位較深,輕取不應,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裏。掌握了脈象特徵之後再在臨牀中細細體會,最好在切脈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先從浮、沉、遲、數、弦、細、洪脈等幾種常見的、簡單的脈象入手。其次要經常體會。

學習切脈好比打球,強調“手感”,必須持之以恆,經常有意識地訓練,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師上門診時,老師指着一位高血壓的老人要我診脈,看是什麼脈象,書本上的二十幾種病理脈象的脈象特徵我都能脫口而出,《瀕湖脈學》我也熟讀過,可是一旦上臨牀就“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怯怯地說“脈好硬,像繃緊的繩子一樣”,老師笑着說“像繃緊的繩子不就是弦緊脈嗎?”我才恍然大悟,弦脈不就是“端直以長,如按琴絃”嗎?從此以後對於弦脈就不陌生了,而且體會到見到中老年人弦脈,特別是左關脈弦勁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陽上亢,甚至肝風欲動的前兆,必須大劑量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之品方可防患於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記錄。

每天跟師出門診都做好病案記錄,記錄的原則是能詳則詳,包括舌脈,以備以後查閱。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於疑難病、罕見病則要詳細記錄,包括老師藥物用法都要詳細記錄。

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收集原始資料最好的途徑,每當我臨牀遇到棘手的疾病時,總把以前記錄的病案重溫幾遍,往往茅塞頓開,找到一些好的解決辦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師門診要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用心記錄及思考老師的處方。我在四診之後考慮這個病是什麼證型,該用什麼主方,怎樣加減。然後看和老師的辨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知道自己的辨證思維和老師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則要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裏,甚至請老師指點迷津,我的思路錯在哪裏,我的哪些藥用得欠妥,哪些藥用得得當,老師爲什麼要這樣用等等。有時候老師特殊的用方用藥,或者特殊劑量則更要仔細揣摩。

四、要學會與患者相處,

視患者如親人,體貼患者,這樣患者纔會更好的配合你,讓你做檢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最後,要“用心讀書,用心看病,用心總結,用心做人”。這些讀書、臨證、做人的經驗是我們在課堂以及書本上很難學到的。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篇四

中西醫結合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既有中醫又有西醫的特殊國土上成長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醫學模式和醫療形式,是東西方文化和醫學科學技術相互激盪、相互交融、相互結合的典範,是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交流融合的必然結果,是我國醫學的一大優勢和特色。中西醫結合的目的,就是充分運用現代醫學以及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研究和發展傳統中醫藥學,吸收中西醫之精華,豐富和推動我國醫學科學的發展,努力提高爲人民羣衆防病治病的服務水平。爲此我院開展了中醫學習班,以進一步學習體會中西醫結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下是我的學習體會。

首先: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哲學思想的碰撞,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我應該改變觀點不能輕視中醫,從中醫的角度學習疾病的治療。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學習中醫的系統理論和哲學思想,學習中醫的辨證施治。中醫有句話叫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這就爲同一個病人被不同有大夫看開不同的藥有一個解釋,因爲不同的大夫他看問題的方面也是不一樣的,橫看成嶺側成峯,互相標本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你認爲從本治,本治好則標就去了,而他則認爲先治標,標去以後再固本。其次:不同的大夫他的經歷、性格等都會使他偏好於某種藥,就是說對同一種病不同的大夫會用不同的藥,比如說有的人愛用桂、麻之類的解表藥,而有的人卻愛用其他的發汗藥,再比如說中醫可以治病,其它民族的中醫也可以治病的,像那個雲南白藥在止血方面就很有名的,這並不說在中醫裏就沒有止血的藥了。總之,條條大路通羅馬,能治好病人的病,那纔是最好的。

那麼怎樣學習中醫呢?學習中醫,就是讓我們認識我們的大自然,認識我們自身的身體,從而讓我們去融入大自然,尋求健康生存的養生之道,尋求疾病的治療之道。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中醫,感受中醫。因爲學習中醫就是感受我們身邊的世界,學習中醫就是內視我們自身的身體。學習中醫,就是要培養一種返璞歸真,化繁爲簡的思路,不要被一些局部的、細小的症候所束縛,治病必求於本,培養了這種思維,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使我們的視野大爲開闊,不僅僅是學習中醫,學習養生,在工作生活俱多方面,都會變得輕鬆。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篇五

(一)深究醫理,循序漸進

祖國醫學浩如煙海,必須持之以恆,勤奮苦讀,才能學到中醫的真髓。要從淺處起步,妙在淺而易知,從易處入門,從基礎開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發展,要有計劃地學習經典著作,如《內經》、《難經》、《傷寒》、《金匱》、《溫病條辨》等,先是粗讀、泛讀,瞭解全貌,找出重點,然後更精細地將誦、釋、體會三者互用,深諳醫理,探求經旨,最後客觀地將所學的知識融匯貫通,施於臨牀,指導實踐。這種由淺入深,從源到流,呈階梯式遞增的學習方法,深爲任氏所推崇,他說:“循序漸進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個不能違背的客觀規律,遵循一規律,則必有所獲,若反之則欲速而不達。”

(二)熟讀精思,妙識通圓

醫乃活人之術,學不熟何以知醫?術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對醫者最起碼的要求。任氏強調,醫者對醫理要博熟精深,對醫技要熟練精湛,運用要靈活、準確、精當,因此,要求我們要精勤不倦,深入鑽研,對中醫重要的理論和經典著作的精闢之處,要熟讀背誦,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領神會,窺其奧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領,妙識通圓。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圓活!爲學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應常變而法不窮,明其理而更顯其妙。

堅持讀書,虛心學習,字斟句酌,熟讀精思,

醫理精熟,醫技精湛,我們是我們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學,每於臨證之中,常根據實際病例,熟練準確地引經據典。如有一患者每夜發燒二小時許,歷經數醫,久治不愈。然任繼學診畢,曰:“此有瘀血。”並明確指出《醫林改錯》有記載,遂遣方投藥,一藥而癒。事後,經查閱,才深爲其準確無誤而驚歎。對中醫的重要理論和經典著作的精闢之處,已能熟練的成誦和正確的解釋,這只是登上了一個階梯,尚需進一步努力,刻苦鑽研,不斷強化,並強調堅持反思,總結規律,才能鞏固。他說:“讀書最忌不求甚解,博雜不精,隨學隨忘,不加總結。”他主張:溫故而知新。溫故就是逐句玩味,反覆研討,有所得輒記之,並驗之於臨牀,只有這樣,才能由熟而精,妙識圓通,有所創見,推陳出新。

(三)研究諸家,知常達變

要進一步開拓中醫理論的知識面,就要善於研究諸家,因此,要求我們博覽羣書,博採廣蓄,並細心揣摩,反覆研究,攝其精要,主張採衆家之長補自家之不足,取衆家之精華爲我所用。他說:“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研究諸家學術,不可因循守舊,要圓機活法,知常達變,師古而不泥古。師古,是先學習,不可不知其說;不泥古,是重取捨,不可盡依其說,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義。臨證最忌執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應萬變。他對經方的研究造詣頗深。每臨證時,既能執持,又能方圓,十分重視師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傷寒論》的方劑,治療各種雜病,其中的小柴胡湯,原爲少陽和解之劑,但他加減化裁後,則用於治療胃脘痛、嘔吐、脅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種內科雜證,均能取效。而烏雞白鳳丸是婦科之良藥,用於治療內科病,亦屢獲良效。研究諸家,要敢於質疑,勇於創新。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所以,研究諸家之學說,要辨清是非,舍非從是,以求完善,這就告誡我們,讀書議論必詳審其所以然,而後精思熟慮,方能不被謬說所誤。因爲精通了醫理,詳審了衆家之短長,融匯剖析,取其精華,剔其謬誤,纔不囿於一家之見。其中對“腎風”的治療,運用內經“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重用“千金鯉魚湯”治癒數十例。對急性中風的治療,更是獨樹一幟,完全採用中藥,療效可靠,飲譽全國;對於肝硬化腹水的治療,則用生瓦楞、生牡蠣各200克、生鱉甲50克、水紅花子50克,功專力宏,力起沉痾。用外治法於內科雜證,更獨具匠心。外治可補內治之不足,使藥力直達病所,提高療效。如各種頭痛者,外敷透頂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於神闕穴;結核性腦膜炎則用呂祖一枝梅使其發泡;而膽脹者,用消痛外敷膏等,無一不效。

(四)涉獵廣泛,擇善而從

不僅要精於醫道,對其它學科的知識,也要有研究,用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指導自己的臨牀實踐,所以在臨證治病時,周密精實,主次有序,遣方用藥,靈活有效。

研究中醫學術,不僅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高超的醫療技術,還要有廣泛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才能開闊視野,啓迪思維。古人云:“善讀者,始乎博,終乎約。”所以,學習中醫,不僅要掌握書內的知識,更要了解書外的知識,他說:“往往書內難以解釋之處,卻被書外的知識給予點破,使之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人之所以有病,外因於天,內因於人,多與氣象學,時間醫學,地理環境有關,與飲食方土,人情關係密切。因此,古醫家認爲,人體內環境的變化,同大自然的變化息息相關。天人合一,謂人體是一個小天地,這是很有道理的。許多資料表明,某些疾病發生的週期性和太陽活動週期在時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陽活動期和太陽寧靜期,心血管疾病發作和猝死的例數相差懸殊,太陽色斑強烈爆發時,心血管病發作和猝死更爲頻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五)繼承總結,發揚光大

祖國醫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歷代醫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發掘,促進了中醫的發展,對人類作出了貢獻。面對豐富的醫學遺產,只有繼承總結,才能發揚光大,繼承的途徑有二。其一,是先學習,充實自己,然後是文獻醫籍的整理、研究,祖國醫學文獻醫籍,汗牛充棟,而歷代醫家的學術思想和治療經驗,大多散見於各種醫籍文獻中,所以學習、研究、整理這些醫籍文獻,是繼承的關鍵,是提高的過程,也是發揚光大的前提。對醫籍文獻的整理,主要是對古醫籍的校正疏義和註釋,併發揮其學說,其代表醫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億《素問補註》、龐安時《難經解義》;元代滑壽《讀素問鈔》、《難經本義》;明代王九思《難經集註》,吳?《內經吳注》,馬蒔《素問》、《靈樞》注證發微;清代張志聰《素問》、《靈樞》集註;現代《中風專輯》、《黃疸專輯》等。

其二,是理論研究要結合臨牀實際,理論是爲實踐服務的,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研究中醫理論,必須聯繫實際,總結提高,才能發揚光大。從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到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歷代醫家承前啓後,在繼承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有所創新,有所發展。

《內經》中提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就是啓示後人,要善於研究繼承,要善於總結創新,發揚 光大,從而豐富中醫理論,如《通俗傷寒論》、《疫痧草》及溼溫時疫治療法,乃至今人發表的新見解、新經驗,都豐富了中醫的理論和實踐,是推動中醫發展的動力,其中包括認真學習總結當代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牀經驗,將他們畢生之精華,總結繼承下來,傳播下去。

中醫跟師學習心得篇六

古往今來,中國人都十分講究養生之道,而中國的飲食文化又是博大精深,吃可是大有學問的。利用食物來保健強身,預防和治療疾病,或促進機體康復以及延緩衰老的方法,在中國醫學中稱爲“飲食療法”,或稱之“食療”、“食治”。早在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曾指出:“安身之本,必資之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靈之所要也。若忽而學,誠可悲夫,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病,釋情遭疾者,可謂良工。”由此可見,中醫食療的重要作用及臨牀意義。

通過《中醫食療學》課的學習,使我認識到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及它們在中醫學中運用。金、木、水、火、土各主不同的臟腑,不同的臟腑各有其功能,而臟腑之間又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既然要進行食療,那麼我們首先必須要弄清楚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引起疾病的原因,主要是風寒暑溼燥火六氣。然後,我們要對症下藥。而對症下藥之前,我們要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確定病症,之後才能根據藥性下藥。不同的藥食有不同的味,而不同味道的藥食則有不同的功效。

通過學習,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補養生的食譜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以後我就可以針對自己不同時候的不同需要進行食療,可謂終身受益。平時,人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別人說吃了這個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沒有考慮是否適合自己。

1、因人制宜。不同的人體的素質稟賦、體質強弱、性格類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樣,即使在同一人體,於一生中各個時期其體質及血氣盛衰也有所變化。進行食療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區別對待,採取最適宜的食療方案。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人,其飲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態的人,其飲食宜忌也有差異。例如體胖的人多痰溼,適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體瘦的人多陰虛,血虧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物。

2、因時制宜。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整體,自然界有寒、熱、溫、涼四時不同的氣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民日常生活飲食要與氣候相適應,才能調養機體,健身防病。如春天氣候漸暖,飲食既不能過溫,也不能過寒。當選擇平淡清補的食品,如蛋類、山藥、蘿蔔等爲宜。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水分蒸發過多,津液耗傷,消化功能減弱,加之貪食生冷,極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應減少肉食,宜選擇清熱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魚類、粥類、蔬菜、蓮藕、西瓜之類。秋天氣候漸涼而乾燥,人們胃腸功能經過夏天的耗損逐漸增強,但不宜過食葷腥油膩,防止胃腸負擔過重,應選擇平補生津潤燥之品,食宜配合乳製品、蛋類、梨子、蘋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氣候寒冷,食宜溫補,增強禦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雞肉之類,適當佐些辛辣調味之品,但不能過多,以免生痰助熱。上述四季食補,若氣候異常,應當酌情掌握。

3、因地制宜。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情況均不一樣,因而人們的飲食習慣、體質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異。食療中,也必須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應地採取不同的手段。

綜上所述,“三因”制宜是食療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只有在“三因”制宜原則指導下辨證配膳,才能充分體現中醫食療的科學性、實用性,突出中醫特色,更好地發揮食療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作用。

最後,我想提兩個我對本課程的小小建議。第一是希望老師能補充一些食物的忌諱,即什麼情況下不宜食用什麼,以及食物之間的相剋,即吃了什麼後不應吃什麼。第二是希望老師能對像“氣虛、血虛”等一些較抽象的症舉出一些病症特徵,臨牀表現,讓我們更易掌握如何判斷它們。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讓我掌握了不少飲食的學問,可謂受益非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