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9W

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 篇1

孟子曾在一篇文章中說,虞舜、傅說、管夷吾、膠鬲、孫叔敖和百里奚這六位古代賢人,原本地位卑微,歷盡磨難,才成爲君主或重臣。他認爲,經歷困境和磨難可以激勵人們奮發向上。他還說,一個人犯錯誤後才能振作起來,國家遇到敵國威脅後才能保持警惕,失去敵國的威脅,常常會居安而不思危,和平麻痹,走向滅亡。

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他就是這樣,以個人和國家的事例證明“生於憂患”這個分論點。那麼,這個分論點到底是對還是錯呢?且看下面兩個事例:

我教過一個學生,他隨離異後的母親生活。母親自殺未遂,瘋了,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撫養孩子的能力。他又改跟父親,而父親已另立新家,便嫌棄、虐待他。他只好流浪街頭。後來,他得到姨媽、舅舅的接濟,白天上學,晚上幫姨媽看守五金檔。誰料他以怨報德,竟帶幾個豬朋狗友偷走檔口裏的錢財,最終鋃鐺入獄。他先身處離異家庭,後又寄人籬下,卻沒能“生於憂患”。

春秋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都受到秦國的威脅,卻相繼滅亡。它們也沒能“生於憂患”。

拿這兩個事例跟孟子的觀點相對比,前提條件一樣,但結局剛好相反。

那個學生的結局爲什麼會跟孟子的觀點相反?因爲他覺得世界上沒一個好人,因爲他不懂報恩,因爲他的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薄弱,自暴自棄。可見,決定人的生死的主要因素是由人的知識水平、思想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生理健康狀況等所組成的綜合素質,這個綜合素質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適應社會環境能力的大小,外界條件的安危好壞只是一個次要因素。面對吳國的進犯,勾踐能臥薪嚐膽,東山再起;面對日寇的入侵,溥儀卻俯首稱臣,甘當傀儡。

六國的結局爲什麼跟孟子的觀點相反?蘇洵曾經論證說“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可見,決定國家存亡的主要因素是由國家的決策水平、經濟實力、科技條件、社會秩序、國防狀況等所構成的綜合國力,這個綜合國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這個國家對抗內憂外患的勝敗,外界條件的安危好壞也只是一個次要因素。面對美英聯軍的立體進攻,薩達姆敗下陣來,成爲戰俘;面對塔利班的恐怖襲擊,美國能猛烈反擊,穩定局面。

這證明,孟子的觀點不能普而遍之,絕而對之。孟子“生於憂患”的觀點乃是用不完全歸納法之中的簡單枚舉法推理出來的,他並沒有全面考察個人和國家的各種“生”、“死”現象,也沒有全面考察造成這些“生”、“死”現象的種種因素,光憑六位名人“生於憂患”這幾個事例,沒有考慮到“死於憂患”的衆多事例,就貿貿然下結論,其觀點沒有普遍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他片面地誇大了外界不利因素對個人和國家的影響力。

烈火顯真金,疾風知朽木。個人和國家能在憂患中發展起來,也會在憂患中頹喪下去,關鍵在於這個人和這個國家是真金還是朽木。外界環境的憂患不是決定個人和國家命運的根本因素,決定個人和國家命運的根本因素,是個人自身的綜合素質,是國家自身的綜合國力。

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和綜合國力,以達到“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境界。一個人品學兼優,身心健康,會自理,能自立,競爭能力強,抗挫折力強,能隨機應變,才能更有力地抵禦厄困和磨難;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科技發達,社會穩定,國防堅固,才能更有力地經受動亂和戰爭,並取得穩定和發展。

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早上煉完功,我重溫了孟子的經典。

孟子曰:

一個人使人覺得他可愛便叫做好;

他自己的確有那些值得人愛的優點便叫做實實在在;

那些優點確實充於他本身便叫做美;

不止是充實,而且表現出光輝燦爛便叫做大;

不但是大,而且融化爲一體,找不出他大的痕跡便叫做聖 ;

聖人德廣,以至到了神妙不可測度的境界,便叫做神!

張毅平總結:

我最喜歡看孟子的書,他的辯解是我要學習的。

好----實實在在----美----大----聖----神,一層層地往上剖析,講的實在是太妙了,太有哲理了!

一個人首先要‘真’,只有率真的人才可愛、才實在。真實率真是一個人做人最基本的基礎。所以,當一個人被孩子都人爲是可愛的人,那麼他的行爲就做到了真。

被常人稱爲是傻的人,就做到了實實在在。這纔是正常的普通人啊!

今天,重溫學習了孟子的這段話,讓我的內心更加敞亮和光明。知道了率真是隻有在可愛和實在的人身上纔會具備的優秀品質,是需要經過磨難和修行才能達到的豁達的境界。

9月份開始,我要加大煉功的時間和力度。每天要煉精、煉氣、要到公園去唱頌《楞嚴咒》和練習古典舞身韻基本舞姿。當我在唱《楞嚴咒》時的神韻,能夠達到天尊之相時,我就能把《楞嚴咒》的音質和旋律唱出天籟之音。當我把《楞嚴咒》能過跳出敦煌飛天的景象,那麼我內丹功的境界也就達到了還虛得道的境界。

我的金丹也就煉成了;我的修行也就功德圓滿了;我的弘法利生的願望就一定可以實現了!

結果:我的果報就可以做到內心和外形和諧之美;

就可以做到在實現這一願望的過程中所表現的大;

就可以將自己在原創的《楞嚴咒》音樂舞蹈中和神咒溶爲一體做到聖;

當我在活在這種由自己創建的極樂世界中,就可以達到神聖的境界。

因此,我每天會樂此不彼地煉內丹功、唱《楞嚴咒》、寫文章,這其實是三種最高境界功夫。這功夫的名字叫做《定、靜、慧》。

定功:

我可以在《楞嚴咒》中獲得楞嚴大定,得到佛力的加持。那麼一切的妖魔鬼怪都不能誘惑我,五蘊十魔將從我的心裏徹底地驅除。從大定中讓我產生出靜。

靜功:

在煉內丹功中我可以做到三靜:1、身靜 2、心靜 3、念靜。很快使我進入煉精化神的境界。不僅可以延緩我生命的長度和質量,而且從靜中可以讓我的右腦得以開發、左右交感神經系統得到平衡、打通中脈與宇宙接軌、吸收到宇宙的能量、將真陽重新回到體內返老還童開出智慧。

慧功:

在每天寫文的過程中,可以開發我的文字般若。我將通過修煉後開發的大腦,再有計劃地用於訓練腦細胞。把在日常的繁瑣小事中悟出的大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告訴衆生大道就在自己的身上的真理;告訴衆生大道至簡的真理;告訴衆生應該如何去面對生老病死的真理?並將這些文章的版權全部貢獻給全人類留給人間。即延緩了自己腦細胞的衰退,又爲人類做了貢獻積了無量的功德,給自己添了無量的壽數。

我的這種行爲在常人的眼光中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可理喻的。但且不知這正是實實在在的,讓我的生命發出了與衆不同絢麗光芒的奧祕。

我不僅要繼承中華民族的文化,並且還要發揚光大這一文化、要讓中國的傳統文化,爲廣大的衆生所知、所用。

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 篇3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所以纔會大膽提出“民爲貴,社稷其次,君爲輕”的理念,以彰顯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有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從這裏也足以看出孟子對於平民百姓的熱愛之心。

孟子繼承了孔子,並提出了“憂患”的概念,他認爲人的生命之所在,事業之興敗,國家之存亡,都與是否具有憂患意識相關聯。憂國憂民之心也便是責任意識與承擔意識的重託。“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意爲:君主若把百姓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樣百姓也會把君主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也是孟子對於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爲國,愛民如子。《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兩個方面內容,一爲孟子與君主討論政治,另爲孟子與儒家其他門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爲人知道。《孟子》的文筆犀利,富有說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戰國各諸侯國所走的霸道路線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歡迎,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真實寫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萬章·上》中所提出對於詩理解的方法。“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爲得之。”評論詩的人,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就斷章取義,曲解詩句,也不能有辭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句的真實含義,而因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論世”也便是評論他人作品的原則。對於孟子,我們並不能以三言兩語概括全部,因爲他的思想,使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的,他的精神和氣魄,猶如撥開雲霧的萬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時代已經距離我們1720xx年了,但我們侷限於世的視野和眼識,亦能感受到他散發出的耀眼光芒。

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 篇4

甲午年,一個秋葉繽紛,金黃銀杏葉滿地週末,我走進熟悉的泰達圖書館,無意間看見門口放着濱海讀心書友會的張貼宣傳,準確寫着《孟子》一書的各章名稱和閱讀計劃。順着這個小小的告示,我走進一個全新的天地-《孟子》和濱海書友會。對於《孟子》並非完全陌生,知道它是儒家經典,是科舉考試四書五經之一,上學時也曾在教課書中學過幾個章節。但也僅此而已,對於孟子其人和《孟子》這本書並沒有更多的瞭解,心中更多的是神祕感。對書友會這個新事物也充滿好奇。好奇心加神祕感驅使我走進圖書館五樓的濱海書友會,短暫接觸後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讀書方式,書友們輪流講解,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也有幾位水平很高的老師予以點評、答疑和總結。從此後我就一發不可收,跟隨書友會每週末學習孟子。

秋去冬來,飛雪送走最後一片秋葉,不知不覺中,三個月過去了,在輕鬆歡快的氣氛中,已經讀完《孟子》全部十四章節,自己也樂在其中,收穫頗多,但千頭萬緒,說來都話長,總結讀書感受絕非容易。衆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根,而春秋戰國時期的聖人孔子和亞聖孟子則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如果說孔子《論語》是記錄儒家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則的話,《孟子》則是對具體實踐中如何操作進一步闡述,同時也和一些不同觀點進行辯論。孟子一書內容龐大精深,論述的孟子的仁義禮智哲學思想,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教育等多方面內容。書中許多經典語句在今天依然被大家耳熟能詳,本來《孟子》一書就是用凝練優美的古漢語寫作,兩千三百年後的今天,想用白話文更簡要總結更是難乎其難。只能談談對自己觸動較深的一些感受。

根據《孟子》一書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法,以下從三個方面與大家交流,包括如何看待生死,如何看待名利,和自己對孝、仁、義的一些淺薄的理解。

其一,如何看待生死。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人能活多少歲?話題說來有點沉重,也許許多人懶得去想,但確實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人都會老去,壽命長短或長或短,雖然我們無法掌控自己的壽命,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和行爲,以積極的心態過好每一天,提高有限生命之中的生活質量,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孟子早就認識到這一點,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脩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大意是儘自己的身心,體味生命的真諦,以此來對待天命。至於壽命長短,那不是你能掌控的。

雖說人終將一死,毫無疑義。但死亡的方式卻是多種多樣,有頤養天年、親人陪伴的自然老去,有得病多方求治而無奈逝去,也有飛來橫禍造成意外死亡。生活中充滿各種不確定性,有各種各樣的意外和事故。但縱觀各種事故,意外之中也有規律,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規章、酒後不開車,吸菸有損健康、少去危險的地方等等。我們要做的,積極主動地規範我們的思維、行爲和習慣,規避各種意外。”在企業常講的:“一起意外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如孟子所講,“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也講:“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儘管死亡終將來臨,但也不得順其自然,聽之任之,聽天由命,而應該積極主動避免各種意外死亡。

世界如此美麗,生活豐富多彩。傳說中的天堂雖然美好,但人們都不願去那裏到此一遊。人們都熱愛生命,畏懼死亡,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熱愛生命,愛自己的親人,但爲了民族大義、爲了他人,爲了保護更多人的利益,他們視死如歸,毫不畏懼。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的文化忠也不乏對這些人士的歌頌。孟子早就給這他們一個最崇高的尊稱叫“捨生取義”。孟子原文如此:“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其二,如何看待名利。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人們常常爲了生存和名利疲於奔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名利對許多人而言是追求也是無極限,乃至“鳥爲食亡,人爲財死”。到底該如何看待名利呢?

看看兩千多年前的孟子如何解答。首先孟子並不像道家那樣排斥名利,但要取之有道。孔子曾經講“不義而富且貴 與我如浮雲”。孟子進一步講:“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翻譯成白話,就是功名利祿,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是別人給你的。既然別人可以給你,那也可以拿走。而精神世界的耕耘,內心深處的淡定,根植於血液的仁義禮智,這些永遠屬於你,是別人不能拿走的。

總而言之,只要要取之有道,追求財富無可厚非。但在追求物質的同時,別忘了精神修養。但現實總是殘酷的,人生路上,有的人生財有道,富可敵國;有的人則比較貧窮。這兩類人該怎樣優雅地活在世間呢?孟子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就是說當你較窮時,不能失去志氣和理想;當你富有時,應該惠及天下所有人。當然,在當今社會,不乏一夜暴富。當你突然富有,該如何看待這些財富呢?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就是說有再多的財富,都有棵平常心,這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更何況,兒孫自有兒孫福。

其三,關於孝、仁、義、

雖然孟子生活在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但孟子的仁義禮智等思想在千年來一直做爲中國人的道德規範,在當代中國社會中仍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以下談談我對孝、人、義的感受。儒家提倡百善孝爲先。孟子講“大孝終身慕父母”,要終身愛父母、孝順父母。如果不能善待父母,談何仁義禮智,孝順父母不僅僅要養體,供其物質;還要養志,給他們精神享受。

仁,我理解就是要心懷愛,慈悲爲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孟子》開篇,孟子見梁惠王時,剛一見面, 二人有很生動的對話,孟子開門見山把他的仁政思想講給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翻譯今天的白話,就是梁惠王問孟子,“老頭,你大老遠過來,能給我國帶來什麼利益呢?”,孟子回答:“大王您何必談啥錢呢? 我只給你帶來仁義”。

義,是《孟子》一書關鍵詞之一,書中多次提到義,但各個地方的義的含義又各有不同。孟子講,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也反駁告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結合實際,我的理解義包含三方面內容。其一,古代兄弟之義,如舜對其弟象的寬恤,桃源三結義,這一點今天的人可能有不同看法;其二,道理,正道的意思。如捨生取義,大義滅親等。其三,表示責任、義務、做事盡心盡力的意思,如義不容辭。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孟子》一書的收是多方位的,絕不僅僅是孟子書中的內容。通過學習,進一步收穫了許多歷史知識,讀孟子之前我所理解的古代大概是從秦統一中國算起,讀完《孟子》,那我的視野立即往前推了一千年,瞭解了堯舜禹、夏商周,我也順便讀了《史記》的相關章節。也知道了伊尹,伯夷,柳下惠,周公、文王、武王等等一些儒家推崇的聖人;瞭解了孟子的學生公孫丑、萬章等,也瞭解了梁惠王、齊宣王、滕文公等與孟子同時代人物,這些從前只是個名稱,通過孟子與它們對話變成活靈活現的人物。

學習孟子的心得體會 篇5

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爲孔孟,且稱其爲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爲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爲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說出發點爲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爲,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爲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纔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爲,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爲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爲我們的行爲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爲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爲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爲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爲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爲碌碌無爲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然後纔能有所作爲。在這個社會裏,有些人做着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