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工作會議講話材料(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9W

交通局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篇1

同志們:

交通局工作會議講話材料(精選3篇)

這次會議是省廳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厲正強副廳長代表廳黨組對20*年*工作進行了總結,省廳對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省運管局對20*年全省運輸系統文明處所和運輸安全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剛纔,長文同志的講話,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去年的運輸管理工作,創新務實地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具體明確的部署,我完全贊同。在過去的一年裏,全省運輸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堅決貫徹落實廳黨組的總體部署和具體工作要求,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認真研究解決運輸市場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果。防控“非典”和運輸安全管理工作紮實有效,向社會展示了一個負責任行業的優良作風;積極探索建立運輸市場退出機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以運政職能“四分離”爲主要內容的運輸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了運輸管理水平;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將廣大農民從封閉中解放出來,爲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客運量增長20%、運輸生產安全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取得了沒死亡一名旅客的好成績,給人民羣衆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其他工作成績,在這裏我不再贅述了。總的來說,全省運輸系統各項工作都讓人耳目一新,有目共睹,社會各界和廳黨組是滿意的。在此,我代表廳黨組,向各位表示衷心地感謝!

爲了謀劃好今年的運輸工作,省運管局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準備工作,針對運輸市場發展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調研,會前又分別召開了運管處長、部分運管所長和交通局長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在深入調研和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制定了推動運輸改革和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方法。

全國交通工作會議已經召開了,不久前,張春賢部長到我省檢查指導工作,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地肯定。3月份省交通廳將召開全省交通工作會議,確定今年整體的交通工作會議思路。省運管局提前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先把今年的工作部署下去,在貫徹落實交通工作會議的過程中,進一步把我們的工作安排好。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把握機遇,樹立科學的運輸發展觀

今年是實施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創業、創新”戰略的第一年,是《行政許可法》頒佈實行的第一年,是實施“*”計劃關鍵的一年,也是交通部對吉林交通工作支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可以說,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把握機遇,實現我省運輸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這是擺在我們運輸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

不久前,黃菊副指出,交通運輸是重要基礎產業,交通運輸的發展關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都表明,便捷高效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是支撐經濟運行、促進經濟成長和提高發展質量必不可少的基礎,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條件。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必須率先實現交通現代化。發展鐵路、民航固然很重要,但從當前所處經濟發展階段和今後發展的需要來看,加快公路、水路交通發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近幾年來,我省的交通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高速公路從無到有,農村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公路總里程和密度持續增長。綜合運輸結構呈現出快速調整的局面。截止20*年底,全省完成公路客運量2億人次,旅客週轉量84.4億人公里,公路貨運量2.5億噸,貨運週轉量90.6億噸公里,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分別達到80%和72%,公路運輸的主導優勢日益明顯。今年*期間客運量增長20%,客運量的增長預示着運輸發展新的“瓶頸”就要到來。運輸發展必須適應經濟的發展,否則就會形成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適應與不適應是相對的,一段時間適應,過一段時間又會不適應,應該看到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新的要求。

爲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充分發揮吉林的比較和後發優勢,要把吉林建設成國家重要的新型工業基地的戰略構想。張春賢部長在吉林調研時指出,吉林省要縮短與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最快捷的方式是加強與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圈的聯繫,打通與遼寧和華北交通幹線的對接與溝通,開闢新的聯絡通道。同時要改善與遼寧丹東和大連港連接通道的運輸條件。並表示交通部要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所有這些,都爲交通運輸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我省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運輸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將是今後道路運輸發展的主要矛盾。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第三產業比重不高,農民出行和農村運輸落後、運輸安全生產落後於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更高要求等問題還困擾着我們,我們的任務將更加艱鉅。所以,全省各級交通部門必須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和主動性,深化對交通運輸發展客觀規律的認識,努力提高交通運輸的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把握機遇,加快發展道路運輸業,必須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是20多年改革開放實踐的經驗總結,是戰勝非典疫情給我們的重要啓示,也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樹立科學的運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從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出發來思考和認識運輸發展問題,把道路運輸市場發展重點轉到調整運輸結構,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運輸從業人員素質上來,逐步實現綜合運輸、智能運輸、誠信運輸、網絡運輸、人性化運輸。樹立科學的運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強調全面協調發展。要把加快城鄉運輸交流,促進城鄉一體化作爲運輸發展的大問題,切實解決農民出行、農村運輸問題。樹立科學的運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在運輸發展中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加強環保建設,把運輸科技新成果應用到運輸生產中,引導高效低耗、環保的運輸工具佔領運輸市場。樹立科學的運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爲本的思想,在運輸發展中我們首要考慮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了解和明確人的現實和長遠需要,發展運輸事業的目的就是爲了最大限度地滿足這種需要。總之,樹立科學的運輸發展觀,是我們運輸管理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理論核心。

二、真抓實幹,着力解決運輸發展中的重點問題

(一)完善運輸市場運行機制。解決運輸市場存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和管理模式,用發展的觀點去研究,去考慮,注重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不斷完善運輸市場運行機制。去年,已經在遼源市進行了市場退出機制的試點工作,探索出了客運市場退出的途徑和辦法。今年,要在全省全面實行運輸市場退出機制。各地要提高對市場退出機制重要性的認識,克服各種阻力,認真落實省交通廳發佈的《吉林省道路運輸經營行爲記分考覈管理辦法》,做好考覈和監管工作,該退出的堅決退出。

(二)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廳黨組對物流的認識、覺醒得比較早,提出了的“一個核心,四個網絡”的發展思路和搶佔物流制高點的戰略設想,加快了現代物流業發展步伐。目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發展已初具規模,道路網絡、樞紐網絡、信息網絡、組織網絡已基本建成。硬件條件具備了,我們還要注重軟件的開發利用,也就是說要發揮現已建成的貨運場站和四個網絡的作用,把貨運場站經營搞活,達到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統計數字表明,全省已建成的50個等級貨運場站中,有20個獲得經濟效益。但我認爲,如果把資產折舊覈算在內,肯定達不到這個數字。我們要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貨運場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要引導鼓勵物流企業學習借鑑國內國外發展物流業的成功經驗,轉變經營機制,可對現有的貨運場站實行股份制、民營制改革。

一個現代的物流企業沒有信息支撐,將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我們要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對於已建成的信息網絡要儘快實現全省聯網、全國聯網。要在信息網絡的應用上下功夫,鼓勵和幫助物流企業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連通,要利用互連網技術,推進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爲物流信息交流的暢通和高效創造條件。

物流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要發展現代物流業必須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物流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歸根到底就是缺乏物流人才的問題,尤其缺乏實用型的物流人才,缺乏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人才。我們要積極營造學習環境,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現代物流知識培訓,選派人員學習考察國內、國外開展現代物流服務的經驗。有條件的物流企業要選派人員到大專院校進行系統的現代物流理論學習,掌握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培養專業人才。同時也可以採取引進來的辦法,把物流人才吸納進來。

(三)切實解決農民出行難問題。到20*年底,行政村通車率達100%,農民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出行考慮的不再是“走得了”的問題,而是綜合班車線路、車輛檔次、發車方式、服務質量等諸多因素,選擇更加方便、快捷、舒適的乘車方式。因此,我們要把解決農民出行問題作爲解決“三農”問題,改善廣大農民羣衆生活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任務去抓,把工作中心從解決農民“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安全”的思路上轉變,工作要堅持人性化,從人的需求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人民羣衆的多層次、多方面的出行需求,充分體現便捷、安全、舒適的人文精神。要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建設進程,提高農村客運網絡密度和通達深度,提高農村客運服務水平。我在*檢查時發現白山臨近的幾個鄉成立一個聯合體,改進服務方法,在農村集貿市場開集時,調整發出班次、發車時間,實行“車隨人走”,真正解決了農村集貿市場不超員、農民乘車難的問題。這種做法是爲農民、爲農村經濟服務的深化,值得我們學習,要研究總結白山的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有實力的大的客運公司要開發市場,延伸客運線路,小的客運公司要佔領市場。農村客運市場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隨着農村公路的發展,農民的出行需求也越來越高,解決農民出行的問題仍然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要開放農村客運市場,鼓勵和引導經營者從事農村客運,對於已出臺的優惠政策要抓好落實。特別是要落實好登記制,對於這項工作基層反映比較大,一定要落實好政策。xx屆三中全會提出瞭解決城鄉經濟二元化問題,我們要積極探索城鄉公交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把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作爲解決城鄉經濟二元化問題、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配套工程來抓。公交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打破固有的城鄉二元化的管理體制,涉及到管理機制、經營機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工作難度大,必須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要加強溝通協調,動員各方面力量,逐步推進,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四)加強運輸生產安全工作。

最近國務院專題召開了由各省的交通廳長、公安廳長參加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作出了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對安全工作如此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安全工作關鍵是抓落實,因爲抓了安全工作出事是偶然的,不抓是必然的。

抓好運輸生產安全工作,首先要解決各級交通主管部門領導的思想認識問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爲按照國家“三定”方案,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是公安部門,與我們無關。但是從血的教訓中我們逐漸認識到,交通部門作爲行業管理部門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我們必須站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站在爲黨和人民利益負責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廳黨組從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出發,提出了“安全、質量、成本”的工作思路,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我們要提高思想認識,按照“以人爲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做一個負責任行業”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視運輸安全工作,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覺性。

目前形勢表明,運輸安全管理不適應運輸發展的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道路安全生產管理的有效途徑,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監督機制、獎勵機制和重大責任事故追究制度,建立標本兼治的運輸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使運輸生產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實現安全管理與運輸管理協調發展。各級運管部門尤其是主要負責人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履行“三關一監督”的工作職責,從源頭上消除安全事故隱患,抓住薄弱環節,強化監督檢查。維修市場的准入條件把關不嚴、使用假冒僞劣配件、維修質量低下、駕駛員素質差、駕駛技術不過關等問題直接影響道路運輸安全,是運輸安全的隱患,我們必須下大力氣對維修和駕訓市場進行清理整頓。要抓住公安部門整頓賣駕駛證的機會,對駕訓市場進行全面清理,切實提高駕駛員綜合素質。化學危險品貨物運輸責任重大,出事就是大事,影響面廣,危害性大,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嚴加防範,層層把關。要認真落實重大責任事故追究制度,出現責任事故要逐級上報,要建立倒查機制,哪個環節出現漏洞,要按照責任分工嚴格追究相關部門、人員的責任,決不姑息。

(五)加強隊伍建設。隊伍建設要堅持在整頓中提高,在提高中整頓。一是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當前,運管隊伍中仍然存在着工作作風不紮實,工作浮在表面的問題。求真務實的根本要求是真和實,就是要緊密結合運管各項工作,實實在在地轉變作風,把求真務實的要求落到運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要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儘量少發文,少檢查,少搞活動,要把工作的着力點放到研究解決運輸改革和發展的大局上,放在研究解決運管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上。二是提高運管人員素質。學習和培訓是提高隊伍素質的有效手段,要繼續發揮省運管局培訓中心的作用,結合工作需要,有針對性、有計劃性、有選擇性地進行黨的方針政策、法律、科技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提高運管人員的理論水平、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嚴格遵守《六條禁令》,違反禁令的一經發現要嚴肅處理,對於情節嚴重的,要堅決清除運管隊伍,決不能手軟,徇私情。各地要借鑑寧江區運管所用人制度改革試點經驗,因地制宜搞好隊伍整頓。三是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從業人員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運輸行業的形象,要樹立誠信行業,打造服務品牌,必須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各級交通主管部門領導要切實擔負起責任,經常性地對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服務意識、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要把好從業人員資格證發放關,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頒發上崗證。

三、加強領導,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全省運管工作會議年年召開,運管工作年年抓,爲什麼影響和制約運輸事業發展的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爲什麼個別地區的道路運輸工作一直徘徊不前,爲什麼工作目標任務安排部署了卻抓不出成效來?我認爲關鍵是沒有抓落實。

一是組織領導要到位。召開這麼大規模會議的目的就是讓大家都瞭解會議精神,監督領導有沒有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我們有些事情佈置了,但是層層貪污,層層節流,根本到不了基層,這樣怎麼能行。各級交通主管部門、運管部門要按分級負責的要求,採取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的辦法把我們的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來。同時加強與公安、城建等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形成上下聯動,橫向聯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措施辦法要到位。各地區要根據會議確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組織召開本地區的運管工作會議,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貫徹落實措施。制定的措施要具有可行性、操作性。要制定目標責任制,細化分工,明確責任、完成時限,責任落實到人頭,確保各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是督促檢查要到位。目標確定了,措施制定了,有沒有落實?工作進展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各地區要加強對所轄運管所的監督指導,定期進行工作調度,督促各項工作的落實,推動工作的開展。對於工作進展緩慢的,要查一查原因,找出結症所在,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於工作成效顯著,經驗做法好的要及時加以推廣。

同志們,20*年是實施振興老東北工業基地戰略目標的開局之年,希望各級運管部門團結協作,奮發努力,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也希望各市(州)縣(市區)的交通局把運輸和公路建設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爲實現交通運輸事業新的跨越式發展,爲推進吉林工業基地振興進程做出更大的貢獻。

交通局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篇2

各位代表、同志們:

上午好!很高興能夠有機會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部門和交通企事業單位的代表一起,來長沙蔘加全國交通系統人才工作座談會。這次會議是經春賢部長批准召開的,是我部多年來第一次召開這樣的系統人才工作會議,十分重要,很有意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總結交流交通系統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實施“人才強交”戰略的經驗,研究如何充分發揮交通行業整體優勢,進一步做好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會議由湖南省交通廳承辦,廳領導非常重視,李安廳長親自過問,有關同志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爲會議的順利召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以來全國交通系統人才工作的簡要回顧

“”以來,交通系統堅決貫徹和認真實施黨中央、國務院“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交通部黨組提出的“科教興交”、“人才強交”戰略,緊緊圍繞交通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中心任務,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逐步實現了由傳統的人事人才工作到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根本性轉變,有力地促進了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十年來,隨着我國交通事業和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交通行業人才工作不斷加強,逐步建立了一支專業結構比較合理、整體素質基本適應的交通人才隊伍,爲交通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資源保障與智力支持的能力明顯提高。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才資源總量不斷增加。據有關統計數據分析,1979年以前交通系統各類院校培養的人才約50萬人。19*年至20*年,交通系統各類院校培養各類人才累計100萬人以上,通過職業培訓方式培養達到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水平的各類人才約100萬人,從交通系統以外各類院校進入交通行業的各類人才約100萬人。扣除離退休的各類人才約50萬人,目前交通行業共有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在300萬人左右。如果加上雖未經過正規院校教育但達到了相當文化程度的人員,人才總量將會更大,極大地改變了改革開放初期人才總量嚴重不足的現象。

第二,人才隊伍結構明顯改善。交通行業人才隊伍結構在學歷、職稱和年齡等方面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從1998年到20*年,交通部機關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比例由11.4%提高到31.2%,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由67.7%提高到82.2%;部直屬單位從*年到20*年,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比例由3.9%提高到5.4%,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比例由35.2%提高到40.5%;交通系統人才結構也有很大變化,以浙江省爲例,截至20*年底,全省交通系統專業技術人才2.4萬人,佔全省交通職工總數11.5萬的21.1%,比1998年提高了10多個百分點,專業技術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人員比例由1998年的14.4%提高到23.3%,具有中級以上比例由1998年的28.8%提高到31.3%。總體上看,交通系統人才結構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大大改變了隊伍的斷層、斷檔和失衡現象。

第三,人才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由於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批優秀的大專院校畢業生和社會的優秀人才進入交通行業,爲交通行業增添了新鮮血液。同時,由於部黨組注意抓行業發展大事,抓人才隊伍建設,抓行業凝聚力,注意對人才特別是年輕拔尖人才的培養,促進了整個行業人才素質的提高。目前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佔交通人才隊伍的比例比“”以前有了一定的增長;從事交通特殊工種的人員職業技能也明顯提高,在全國職業技能競賽中先後有2人獲“中華技能大獎”,17人獲“全國技術能手”,73人獲“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第四,人才管理機制逐步完善。部逐步完善了交通行業拔尖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專家重大技術問題決策諮詢機制、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協調機制和交通優秀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制度,初步建立了交通行業關鍵崗位職業資格制度和交通人才工作信息服務系統。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也緊緊抓住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等關鍵環節,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規定和保障措施,使引進機制不斷靈活,培養渠道不斷拓展,培養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培養保障機制日趨完善,交通人才成長環境明顯改善。

“”以來交通系統人才工作取得如此成就,最根本、最主要的是由於黨中央、國務院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爲我們指明瞭方向,並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環境,也由於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爲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離不開交通系統各級黨組織、各級領導和人事人才工作部門的同志堅持不懈的努力。回顧總結“”以來交通人才工作,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和做法:

(一)領導重視,把人才工作擺在交通發展的突出位置。

交通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各級領導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高度重視交通人才工作。早在1995年,交通部黨組就提出“科教興交”戰略,將交通人才工作納入交通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緊緊圍繞交通工作中心任務,積極實施交通人才工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以後,部黨組明確提出“交通大業,人才爲本”,大力實施“人才強交”戰略,並突出強調抓好“三支隊伍”建設和“兩高人才”培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廳(局、委)黨組也把人才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據當地交通事業發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交通人才工作規劃,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組織實施,努力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湖南省交通廳明確提出“要像抓交通重點工程那樣抓交通人才工程”,實行“兩個工程並舉”。浙江省交通廳領導親自帶隊,對全省交通系統人才狀況進行爲期半個月的調研,在此基礎上圍繞浙江交通建設“六大工程”制定交通人才規劃和分四個階段實施的具體目標。交通系統基層單位各級組織和領導也都把人才隊伍建設列入本單位工作的重要內容,認真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這些都爲做好交通行業人才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和組織保證。

(二)積極探索,初步建立了交通人才工作的政策體系。

面對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國內環境,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在現行的人事人才管理體制下,科學定位,充分發揮交通行業的優勢,逐步建立健全交通人才工作政策體系。部上個世紀末就結合交通行業政策研究開展了《21世紀交通人才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構建了21世紀初交通行業人才資源開發政策體系,並根據公路水路交通發展規劃,進行科學的人才需求預測,於20xx年初研究制定了《公路水路交通行業專業技術人才資源開發“十五”規劃》,確定了“十五”交通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標,即:初步建立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交通行業人才資源開發工作機制、政策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在交通行業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和創業的良好氛圍,使交通行業人才成長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交通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基本適應交通事業發展對各類交通人才的需求。同時還制定印發了《關於加強交通系統專業技術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交通系統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以及“十五”期間要抓的18個方面的主要工作。近年來,又先後制定印發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交通人才工作政策框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也都結合本地區交通發展實際,大膽探索,在人才的選拔、培養、引進、使用及營造良好環境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遼寧省交通廳黨組97年就制定了《培養選拔跨世紀專業技術人才和全面提高現有專業技術人才素質工作方案》,並先後建立了人才選拔和獎勵、科研(工程)立項、出國進修培訓、繼續教育證書登記、專業技術人員導師等制度;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着眼於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提出上海市交通人才“穩中有升、結構從優、能級提高”的總體目標和具體政策措施,努力使城市交通行業成爲集聚人才的高地;其他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也都有比較完善、配套、適合本地特點的交通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制度規定和實施辦法,爲促進和加強交通行業人才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

(三)抓住重點,突出了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選拔培養。

近年來,交通系統在抓好領導幹部、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三支隊伍”建設的同時,注意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抓好高層次、高技能“兩高人才”的選拔、培養和素質提高。20*年,部結合貫徹實施人事部等7部委《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實施方案》,根據交通事業三階段發展目標對高層次專業技術、管理人才的需求,制定印發了《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後5至20xx年交通行業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目標和主要培養措施,即決定用20xx年左右的時間,在對交通事業發展影響重大的交通主幹學科領域裏,培養造就一大批不同層次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去年又調整充實“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吸收了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和原部“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以及交通系統“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提高了“工程”人選的代表性,使該項“工程”不斷完善;同時建立了第一層次人選信息庫,指導制定了近*名第—層次人選的具體培養方案,進一步加強了交通行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此外,充分發揮引智出國培訓項目的作用,大力培養拔尖人才。1999年以來,部人事勞動司會同部公路司、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美國佐治亞州交通廳以及美國佐治亞州理工學院,每年組織爲期5個月的“公路和橋樑建設與管理”培訓班,先後有62名公路橋樑建設與管理骨幹赴美培訓,通過學習掌握有關領域國際最新技術和發展動態,比較研究國外先進經驗,提高了他們用國際眼光觀察問題、用國際規則處理問題的能力,不少學員回來後走上了領導崗位或擔任重大工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在抓好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的同時,部還通過指導職業技能鑑定和開展“技術能手”評選表彰、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加強高技能人才的選拔培養,爲高技能人才的成長創造了條件。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普遍注意從選拔、吸引、培訓、實踐鍛鍊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形成各類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發揮才幹的良好氛圍。北京市交委充分利用首都人才集聚的優勢,把選拔、吸引高層次人才範圍擴大到中央在京機關及直屬單位;遼寧省交通廳每3年進行一次“青年技術拔尖人才”的選拔,促使中青年高層次人才脫穎而出;吉林、雲南、廣西、四川、江西、安徽、湖北、山西等省交通廳和重慶市交委注意把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選派到基層或發達地區掛職鍛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浙江省交通廳專門出臺了《浙江省交通行業拔尖人才管理辦法》,並提出今年要完成“培訓一萬名、新增一千名高技能人才,組織一次全省性的汽車維修工技術比武,一次全省技術(學科)帶頭人選拔,一次拔尖人才動態考覈,一批出國培訓技術團組”的“六個一”具體任務;部海事局針對水監體制改革後高層次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嚴重不足的問題,建立了拔尖人才培養體制,印發了《直屬海事系統拔尖人才培養實施意見》,拔尖人才培養工作在各直屬局迅速啓動;江蘇、山東、湖南、新疆、廣東、貴州等省交通廳和青島港、秦皇島港通過加強職業培訓培養高技能人才。湖南省交通廳幾年來共培訓鑑定交通行業各類技能人才3萬餘人,取得了較爲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用於職業培訓,大力開展“學振超精神,創一流業績”活動,努力選拔培養一批許振超式的適應現代化港口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經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國交通系統“兩高人才”從數量到質量都明顯提高。

(四)適應發展,努力創新交通行業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機制。

爲了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交通行業人才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的需要,各級交通部門根據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對交通人才的大量需求,努力創新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機制,逐步由計劃管理轉向以市場爲基礎的交通人才資源配置機制。部認真履行指導行業職工隊伍建設的職責,着重從宏觀指導、溝通協調、規範管理、信息引導和服務等方面,促進交通行業人才資源開發和利用。20xx年開始建設“中國交通人才網”,準確及時地發佈交通人才資源開發的政策規定、工作動態和有關信息,引導和服務交通行業人才工作。網站主要包括網上交通人才市場、網上交通書店、交通學術交流、交通人事人才工作交流、人事人才政策法規和交通職業資格制度建設、交通英才事蹟系列報道、國際國內人才資源管理動態、交通人才工作新聞等版塊,去年又進行了“人才工作平臺”功能的開發,增加了交通人才管理工作平臺,將人事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依託於網站,加大了信息化推廣應用的力度。網站運行幾年來,其快速、便捷、經濟的優勢已經顯現,截止今年5月底,登錄人數已近43萬人次,已逐步成爲交通人才的網上之家和交通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網上平臺。針對交通系統學生就業工作管理體制和供求關係出現的新情況,部人勞司於20xx年開展了《全國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就業政策》研究,20xx年組織全國航海類院校和主要航運單位成立了全國航海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工作協作組,建立了工作機制,發揮了信息溝通和協調服務的特有作用,成爲政府交通、教育主管部門與院校、用人單位的橋樑,受到了全國航海類院校和航運單位的歡迎,目前會員單位已達100多個,基本覆蓋了全國主要航海類院校和用人單位。爲了更好地利用交通行業人才和社會智力資源爲交通事業的健康發展服務,1997年部建立了與交通行業傑出專家的聯繫制度,*年組織成立了交通部專家委員會。幾年來,圍繞部黨組確立的中心工作,專家委員會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技術諮詢活動,在交通發展戰略、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和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等許多重大問題上,向部黨組建言獻策,爲部黨組決策的前瞻性、科學性和民主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部人勞司與科教司聯合舉辦了“交通青年專家論壇”,圍繞“科學的發展觀與交通新的跨越式發展”這一主題,結合張春賢部長在近2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提出的16個交通改革發展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討論,提出對行業發展有借鑑意義的意見和建議。部還多次召開交通廳長和基層交通局長、國內著名經濟專家和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參加的座談會,就交通改革發展中一些重大問題,分別聽取行業內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最大限度地利用行業內外人才的聰明才智,爲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也都注意從實際需要出發,創新和完善本區域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運行機制。甘肅省交通廳努力創新人才培養、選拔和管理機制,並着手建立全省交通系統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信息庫,以加強對全省交通系統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宏觀管理和指導服務工作;山東省交通廳不斷創新管理和服務手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進山東交通人力資源網和全省交通人才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實現對全省交通系統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動態管理。許多地區交通主管部門還制定並實施公開招聘人才、競聘上崗等改革措施,形成了有利於人才公開競爭、脫穎而出、充滿活力的管理機制。

(五)以人爲本,努力營造良好的交通人才成長環境和氛圍。

從1995年開始,部一直堅持在交通行業開展評選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優秀交通教育工作者、優秀交通科技工作者等活動,不斷加大宣傳表彰力度。特別是近年來,分別在中國交通報、交通部政府網站和中國交通人才網站上同時開闢專欄,以系列報道的形式,對爲交通行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先進事蹟進行系統的、大規模的宣傳,大力弘揚交通系統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拼搏、創新、攀登、奉獻”的精神,在全國交通行業形成了崇尚科學、崇尚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引導和激勵交通行業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積極投身交通事業。另外,部每年春節都要組織慰問專家活動,部領導帶隊到老專家、老院士家中慰問,瞭解他們的身體、生活情況,及時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

各地交通主管部門也都注意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生活待遇,用事業、感情和適當的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吉林省交通廳建立了廳領導聯繫專家制度,每年都由廳領導帶隊看望專家,解決專家工作、住房、子女就業等方面的困難,在系統內實施“勞者有其業,學者有其校,居者有其屋”三項工程;山東省交通廳對廳管專家申報的交通科研和技術成果開發項目優先立項、資金上優先支持,管理期內至少提供一次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或短期出國培訓機會,組織一次集中休假,每年組織一次健康查體,每人每年發給5000元津貼。各級交通部門也都參照有關規定製定了人才管理服務措施,爲他們工作、學習、生活環境改善及進修、學術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交通系統上上下下形成了重視人才、關心人才、愛護人才的濃厚氛圍,爲交通人才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儘管交通系統的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體制、機制以及工作上的原因,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與交通快速發展的需要還有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反映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人才資源呈現結構性短缺。如:高層次人才短缺,特別是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嚴重短缺,全國交通系統僅有5名院士,且年齡偏大,後繼乏人,與交通事業的大發展及其社會影響和地位極不相稱;技能型人才短缺,根據抽樣調查,交通行業70%的企業單位其技師和高級技師佔技術工人總數的比重在1%左右,遠遠低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出的5%的要求;人才資源分佈不均衡,發展快的領域、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基層單位和小型企業尤其是效益較差的單位和企業人才普遍不足。

二是人才隊伍素質和能力與交通快速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以條件較好的部直屬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爲例,20*年這些單位還有28%的專業技術人員爲中專及以下學歷,接近60%的專業技術人員爲大專及以下學歷。同時,人才隊伍在能力建設方面有一定差距,一些剛進入交通行業的畢業生學習和創新能力不夠,存在高學歷、低能力的現象。

三是人才工作還存在體制性障礙。主要是人才引進受到政策性限制,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人才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人才培養缺乏長效機制,人才培養經費缺少保障機制。

二、交通人才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主要任務

20*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人才工作會議,這在我黨和新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其影響深遠,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標誌着我黨對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標誌着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躍升到一個新起點,標誌着我國人才工作進入了一個全面展開、整體推進的新階段。對交通行業而言,當前,我國正處於難得的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綜合國力提高,交通事業也面臨着大發展的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交通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期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灣沿海港口建設規劃》,《全國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和《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也正在制訂。現在的交通事業,無論是建設還是運輸管理,其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都和傳統想象的簡單勞動有極大的不同,近些年我們建設的各種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跨度橋樑、超長隧道,以及航道港口建設都是全方位、高新技術和高質量管理的具體體現,隨着上述規劃和計劃的實施,都對今後一個時期交通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適應這一新的要求,加大交通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充分發揮交通行業人才的整體優勢,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適合交通快速發展需要的交通人才隊伍,是交通行業人才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和奮鬥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人事人才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遵循交通人才成長規律,緊緊圍繞交通事業發展對交通人才的需求,面向公路、水路交通行業,加強對交通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組織協調和信息服務,改革管理方式,突出行業特點,創新人才機制,優化人才環境,大力提高人才素質和創新能力,爲交通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交通大業、以人爲本”的理念,增強抓好交通行業人才工作的責任感。

交通部已經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公路水路交通發展目標。按照科學的發展觀,未來交通發展在發展理念上,應體現“以人爲本”和“人與自然和諧”;在發展內容上,將更加註重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和交通管理的全面發展,強調運輸系統的整體性、功能性和協調性;在發展方式上,將更加註重效率與公平並重,增強交通運輸的國土開發功能;在發展動力上,將更加註重高新技術應用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以信息化提升傳統交通運輸業,實現質量型、效益型的超常規快速發展。

交通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要實現交通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需要一支爲民、務實、高效、清廉,行政能力強的交通管理隊伍;需要成千上萬的技術專家和創新人才;也需要數以千萬計的投身於交通建設、管理、運輸、服務一線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因此,交通系統要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牢固樹立“交通大業、以人爲本”的理念,引導全交通行業關心、重視和支持交通人才工作,營造有利於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特別是交通系統的各級領導要增強抓好交通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一把手”管“第一資源”,抓“第一生產力”,在研究政策、制定規劃、部署工作的同時,始終不忘抓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納入領導班子工作目標,以人才培養、吸引、使用爲主線,創新人才機制,整合人才資源,建立交通人力資源開發體系,全面實施人才強交戰略,爲開創交通人才工作新局面提供堅強的組織領導。

(二)加強前瞻性戰略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規劃。

本着“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積極籌劃、超前打算”的原則,從社會經濟和交通事業發展出發,着眼於人才資源總量增長、素質結構優化、分佈合理,特別是對關鍵領域和高層次創新人才需求,加強人才開發的前瞻性研究。通過制定政策、營造環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務,爲交通行業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部已開展《交通發展人才資源保障和智力支持戰略研究》項目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交通人才戰略規劃和保障措施。目前調研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開展進一步的課題研究。各地交通主管部門要根據本地區交通行業人才發展需要和人才隊伍建設實際,抓緊制定人才規劃,使人才培養目標同交通事業發展相統一,工作措施同交通改革要求相一致,人才結構同交通結構調整相協調,以適應交通發展需要。

(三)努力創新機制,不斷加強交通人才隊伍的能力建設。

一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根據各類人才的不同特點,研究制定各類人才能力建設的標準框架,建立面向全行業以提高能力爲基礎的各類人才培訓和開發體系,形成以人爲本、圍繞中心、有的放矢、按需施教的教育需求機制,建立對辦學行爲和教育質量監督和評價機制,實行學習培訓考覈和幹部訓用制度相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同時依託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與工作站等,培養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於創新和創業的交通學科與技術帶頭人。二是創新人才吸引機制。針對交通行業高層次人才緊缺的問題,儘快出臺新的吸引國內外人才到交通領域就業的政策措施,按照“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突破戶籍、部門、身份及地域界限,不拘一格選人才。既可以引進人才,也可以引進智力,還可以引進研究項目和成果。引進可以採用調動、聘用、借調、兼職、講學、培訓、科研等多種形式。同時還要繼續做好吸引高等院校優秀畢業生到交通領域工作,還可在政府交通部門試行“合同專家”或“特聘專家”制度。三是創新人才使用機制。進一步完善拔尖人才選拔和公開選聘、競聘上崗制度,爲更多的年輕優秀人才提供發揮才能,體現價值的機會和舞臺,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選人用人機制。四是創新人才考覈評價機制。從規範職位分類與職業標準入手,建立以業績考評爲中心,以品德、知識、能力爲要素,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科學合理的人才考覈評價體系,爲人才資源的科學管理提供客觀、公正、準確的依據。五是創新管理機制。逐步完善政府主導、市場引導、齊抓共管、多元開放的宏觀管理機制,通過在交通行業關鍵崗位實行職業資格制度和大力推廣職業技能鑑定工作,提高行業執業、從業人員素質,規範行業人才隊伍管理;動員社會力量加大對交通人才培養的投入,鼓勵交通企事業單位設立人才培養基金;加強政策指導和信息引導,爲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四)着力構建和諧交通,營造愛才聚才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認真貫徹落實交通部黨組提出的構建和諧交通的要求,引導交通系統上上下下圍繞加快交通發展這一共同目標,團結一致,努力拼搏,共同奮鬥,使交通行業成爲最有發展、最爲和諧、最能凝聚人心和最吸引人才的行業。通過加快交通事業發展,讓人才深刻感受到交通行業有舞臺、有奔頭,能幹事、也能幹成事,增強紮根交通作貢獻的責任感、使命感,從而最大限度凝聚和鼓舞交通行業人才奉獻交通事業。通過採取特殊政策和切實措施,積極鼓勵管理、技術、知識等要素參與分配,對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人才予以重獎,使政策向那些貢獻大、業績突出的關鍵崗位人才傾斜,吸引全社會人才特別是一大批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爲交通行業服務。通過在政治上關心人才、愛護人才,工作上爲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條件,生活上熱情幫助他們解除後顧之憂,同時強調人人可以成才,激發各級各類人才的進取精神,形成有交通特色的團隊精神。通過構建交通內外部和諧環境,在交通行業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凝聚和吸引全社會人才爲交通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三、當前交通行業幾項重點人才工作

(一)大力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隨着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高層次人才短缺的矛盾已越來越突出。因此,當前要充分利用交通行業內外乃至國外的人才資源,重點選拔、培養、吸引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以培養造就高層次人才帶動整個交通人才隊伍建設。

要認真總結和借鑑國外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經驗,着眼於吸引、遴選和培養造就一批政治素質好、綜合素質強、專業水平高、創新能力突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交通學科帶頭人和在各學科領域起骨幹作用、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專家,形成一批優秀的創新團隊。一是進一步完善各類高級專家的選拔推薦機制,做好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人選的選拔推薦工作,建立健全特貼專家考覈制度。二是進一步加大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的實施力度。通過交通重點項目培養鍛鍊,造就更多優秀的學術和學科帶頭人,形成一批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家,對發展潛力大、有希望成爲院士的年輕優秀人才,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放在交通重點項目培養鍛鍊,多給他們壓擔子,爲他們儘快成長提供條件,在完成一個重大項目的同時造就和成長一批拔尖人才。三是要加大宣傳的力度,使交通成就爲社會所熟知,交通人才爲社會所瞭解,提高交通成就和交通人才的社會影響力。四是深化職稱改革,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豐富和發展人才評價方式,進一步探索考試、評審、考覈、直接聘任等多種評價手段。今年,部將開展“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培養方案落實情況的調研,重點研究如何加強對培養方案的監督和管理。通過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選拔培養,爲交通行業發展提供高尖技術人才,進一步擴大交通的影響力。

(二)加強交通行業職業資格制度建設。

根據國家關於在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關鍵崗位實行職業資格制度的規定,部結合交通行業的實際,按照有利於交通發展、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急需先建的原則,確定在交通行業技術類和技能類關鍵崗位建立職業資格制度。這是規範行業人才隊伍管理、提高行業人才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在這方面,交通行業起步確實晚了一些。儘管有些專業如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也開展了相關工作,但都屬於行業行爲,沒有納入國家統一的職業資格制度體系。近年來,部黨組和張部長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多次強調要加快進度,高起點、高標準推進交通行業職業資格制度建設工作,並於20*年9月成立了交通部職業資格制度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目前,已完成《交通行業職業資格制度框架》研究,啓動了註冊驗船師、註冊土木工程師(道路工程)、註冊結構工程師(橋樑工程)、危險品貨物運輸人員、汽車維修人員、交通監理工程師等6個職業資格制度的建設,其中註冊驗船師職業資格有望在近期由人事部、交通部、農業部聯合發佈實施。同時加快了職業技能鑑定的步伐。部已向中編辦申請成立交通部專業人員水平評價中心,中心的任務既包括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資格制度的建設和管理,也包括評價工人技術等級水平的職業技能鑑定,交通行業職業資格制度建設工作將進入新的重要階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部門要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負責本地區交通行業職業資格制度建設指導和組織實施工作。希望交通行業各單位尤其是各地交通主管部門與部密切合作,大力支持和儘快推進此項工作,通過對交通行業關鍵崗位執業、從業人員實行准入制度,進行專業技術水平評價和技能鑑定,規範行業從業人員行爲,全面提升交通行業人才隊伍素質。

(三)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根據交通行業和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要,針對交通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啓動“交通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大力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近期在公路、水路領域選擇汽車運用與維修、公路施工與養護、築路機械操作與維護、港口裝卸機械操作與維護、船舶駕駛(船舶操縱以及相關專業,工種)、輪機管理(船舶輪機工)等5-8個技能型培訓項目,有計劃地實施該項工程,並重點建設一批示範性培訓基地,爭取政府部門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同時根據技能人才的特點和成長規律,研究制定技能人才的評價標準、新的培養模式及方式、激勵措施和管理辦法。各地區各單位可根據各自的人才需求情況,把交通行業技能型人才培養工作納入到交通教育培訓發展規劃之中,加大培養力度,以緩解目前全行業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緊缺狀況。

(四)加大投入,爲交通人才成長創造條件。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要根據人才工作實際需要,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必要的資金,用於支持高層次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緊缺性人才計劃的實施。各交通主管部門可繼續從交通規費中按1%比例足額提取教育經費;在重大建設和科研項目經費中,按規定要求提取教育培訓經費;一般企業要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的比例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要求高的企業可按2.5%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訓經費。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改革,積極引導和推動企業和社會組織加大對交通人才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努力創立有交通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基金和優秀人才專項資助基金,爲人才培養創造條件。同時要加強對人才投入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切實提高投入效益。

(五)加強溝通和協作,完善交通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難度也比較大,需要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和交通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努力,只有上下齊抓共管,各方密切配合,才能出成果、出效益。特別是各地交通部門和交通企事業單位的人事人才工作部門,更負有重要的責任。因爲交通行業人才工作是一個整體,許多工作離不開各地交通人事人才工作部門的支持,大量具體的工作是靠各地交通人事人才工作部門去做,因此,需要加強溝通協調,整合人才工作力量,搞好上下之間的合作互動,爲做好交通行業人才工作提供組織保障。當前,一是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希望各位代表回去後將會議精神向領導彙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交通部門要確定一個負責行業人事人才工作的部門作爲與部人事勞動司的聯繫部門,各地交通行業職業資格制度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成立後要書面告知部職業資格領導小組辦公室,並展開正常的溝通聯繫。二是每年進行一次工作交流。以前交通行業在這方面交流比較少,好多單位有很好的經驗和做法也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希望這次座談會能爲今後的行業人才工作定期交流開個頭,給大家提供一個切磋交流學習的機會。

同志們,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結合交通行業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今年召開的全國交通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交通發展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力加強交通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開創交通行業人才工作新局面。

謝謝大家。

交通局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篇3

同志們:

今年9月3日,國務院十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是促進汽車維修業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今天召開的全國機動車維修工作會議,也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相信通過文件的貫徹和這次會議的召開,將對促進機動車維修業轉型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小明同志的講話,我會前看了,完全同意。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的重大意義

機動車維修業是交通運輸業中與普通百姓生活聯繫較爲密切的民生服務業。隨着汽車社會的到來和全社會機動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機動車維修業的影響也在日益提升。去年底,全國民用汽車總數達到1.37億輛,城鎮家庭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躍升至21輛,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有車家庭佔比均超過40%。這個數據看似很高了,但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我們家庭擁有機動車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提升。機動車的生產和銷售是一次性的服務,機動車維修則服務於汽車使用的全壽命週期。我國機動車存量的擴大和井噴式增長,人民羣衆對機動車維修業的要求也在提高。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在加快發展中滿足不斷增長的民生需求,在轉型發展中適應不斷升級的服務要求,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羣衆高品質汽車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是交通運輸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的重要抓手。機動車維修業與每個有車家庭和全體出行者息息相關,是人民羣衆感受交通運輸服務的重要窗口。機動車維修服務是否方便快捷、優質誠信,直接關乎老百姓的消費感受;維修服務的質量、價格和消費權益,直接關乎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當前,我國機動車維修業的服務重心正從客貨營運車輛更多地向家用車和其他非營運車輛轉移,服務對象從道路運輸企業更多地向廣大私家車主和有車家庭延伸,產業屬性從道路運輸的輔助行業更多地向交通運輸的民生服務業轉型。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有利於進一步改進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構建安全可靠、便捷暢通、經濟高效和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促進交通運輸業向現代服務業加速轉型,建設羣衆滿意的交通。

第二,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舉措。機動車維修作爲保持汽車良好技術狀況的重要手段,是道路運輸安全的重要保障,事關億萬百姓的出行安全。汽車社會到來後,不僅人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汽車,整個社會的高效運轉也都需要汽車的支持和保障,機動車維修業已成爲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保證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重要領域。目前,我國機動車維修企業已發展到44.7萬家,年產值達5000億元以上,約佔全國GDP的1%。全國機動車維修從業人員近300萬人,約佔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的10%。同時,機動車維修可以延長機動車使用壽命、降低燃料消耗、減少超標尾氣排放,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加快構建規模充分、模式多樣、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機動車維修市場體系,對於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促進交通運輸經濟發展、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三,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是提升我國汽車產業鏈整體水平的有力支撐。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當前整個汽車產業的價值重心正在向汽車後市場轉移,後市場成爲汽車產業鏈中最穩定的利潤來源,約佔汽車產業鏈總利潤的60%—70%左右。機動車維修業作爲汽車後市場的主導產業,能夠帶動汽車零配件製造及流通、汽車維修檢測設備製造、信息資訊、職業教育等產業的發展,促進汽車生產技術不斷改進提升,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力。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促進汽車後市場發展,有利於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升我國汽車產業鏈的整體水平。

汽車的發展與維修業是相輔相成的,我國的汽車維修業方興未艾,加快維修業轉型發展,推動維修現代化,提高維修連鎖化服務水平,提升維修的質量、效率和安全,與人民羣衆息息相關。過去,汽車維修業得不到重視,車輛修修補補,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現在,這種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維修業要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我們對維修業要真正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現在,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汽車時代,加快推動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過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10個部委聯合出臺了《指導意見》,很不容易,指導意見含金量很高,在標準、規範、誠信考覈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明確要求,形成了統一的思想認識。大家一定要認真領會學習這份文件的精神和內涵,從產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角度,加快推動這項工作,做好這項工作。

二、加快推進機動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始終堅持市場開放、依法治理、科技創新和便民利民,機動車維修業的市場規模迅速壯大,行業法規標準基本完善,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較好地滿足了不斷增長的汽車維修需求。國家質檢總局出臺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的部分品牌汽車生產企業反壟斷調查,對於規範維修經營者行爲、促進維修市場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機動車維修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是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的結果。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機動車維修業在發展水平、服務質量、市場環境和監管方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以貫徹實施《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高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爲契機,以建設“安全、綠色、優質、誠信”的機動車維修服務業爲目標,切實加快維修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

一是要以改革創新爲動力。機動車維修業是交通運輸行業中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子行業,審批項目少,市場開放程度高。加快推進機動車維修業轉型升級,必須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增加行業發展內生動力。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堅持“寬准入嚴監管”和“管理與服務並舉”的原則,把工作重心放在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上,做好頂層設計,把好發展方向。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查事項和工作流程,將機動車維修業經營許可由先證後照改爲先照後證,推進市場主體資格與經營資格分離。要研究探索機動車維修業稅收政策改革問題,爭取財政、稅務部門的支持,把機動車維修業作爲現代服務業,按照第三產業的標準,科學合理地確定徵稅方式和稅率。

二是要切實提升服務質量。質量是服務業的生命。確保機動車維修的服務質量,爲汽車安全出行做好保障,始終是機動車維修業發展的核心價值取向。要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和價值觀,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客戶至上”的發展理念,以用戶需求爲導向,以消費者滿意爲標準,打造“品質汽修”和“平安汽修”,爲廣大車主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便捷和更經濟的維修服務。要堅持把維修質量作爲行業監管的中心工作來抓,加大維修企業質量監督,加強維修服務能力建設,把住運輸裝備安全的“源頭”。要鼓勵維修企業品牌化、連鎖化、專業化發展,引導維修企業建立高水準、標準化和規範化的服務流程,鼓勵發展技術有特長、服務有特色的專修企業,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三是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結構調整是優化機動車維修業資源配置,提升綜合效益的主要手段。要創新機動車維修業經營和服務模式,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大綠色維修、一體化診斷、保修設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機動車維修業的科技水平。要鼓勵維修企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維修市場集中度,引導行業競爭格局從“使用劣質配件、拼價格取勝”向“比技術、比服務,靠優質取勝”轉變,通過市場主體的公平、有序和充分競爭,逐步優化市場結構,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步伐。

四是要高度重視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節能減排,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發展綠色交通的內在要求。要處理好節能減排與促進發展的關係,努力走出一條能耗排放做“減法”,經濟發展做“加法”的新路子。要將綠色維修理念,貫穿於機動車維修和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切實加強綠色維修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促使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高污染的維修技術、工藝、設備和企業加快退出市場。

五是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汽車產業是高科技、新技術集成應用最廣的領域之一,對人才隊伍的基本素質、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大力實施人才工程,加強機動車維修行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重點解決行業複合型專業人才短缺以及進出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拓寬培養渠道,通過開展機動車維修職業技能大賽、崗位比武等活動,大量造就高技能、骨幹型人才。要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加快建立和完善職業保障制度,讓廣大從業者安全作業,體面工作,健康生活。

三、努力提升機動車維修業管理水平

xx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核心是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和運用制度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促進機動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務和有力的事中事後監管。

一是完善法規標準體系。要加快完善道路運輸法律法規體系,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能,建設法制化市場環境,讓政府部門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爲”,讓市場主體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爲”。要抓緊解決行業發展中標準、規範缺失的問題,加強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和新能源車維修標準規範的制修訂工作。要加強汽車維修業標準的系統性、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增強標準規範對行業發展的規範引領作用,切實發揮標準在質量控制、規範服務、糾紛調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維護市場秩序和保障消費者權益。

二是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在簡化機動車維修業行政審批後,必須堅持放管並重,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要採用多部門聯合執法的方式,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建立健全部門間信息溝通共享、信用信息披露和案件協查移送機制,提高協同監管執法能力,形成各負其責、協作配合、齊抓共管的監管新格局。要用互聯網思維創新監管方式,推進機動車維修業管理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手段輔助市場監管,公開市場信息,提升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行業自我約束機制。當前,機動車維修業服務質量不高、價格不透明,甚至弄虛作假、不講信譽的問題仍較爲突出,歸根到底是行業缺乏一套有效的誠信約束機制。要把加快建立和完善行業信用體系作爲創新行業治理、提升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有效手段,以守信受益、失信懲戒、誠信自律爲導向,營造誠信、透明、放心的機動車維修消費環境。要堅決整治“虛假維修”、“以次充好”、價格欺詐等嚴重影響消費者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爲,努力形成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機制,淨化維修市場經營秩序。要注重引入服務質量消費者監督評價機制,及時曝光公開欺詐、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件和行爲,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十部委印發的《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高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爲推動機動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把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作爲改進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重點領域,加強組織領導,分解落實責任,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臺具體的實施意見,細化目標、分解任務、明確進度、落實責任。要做好統籌協調,形成部門合力,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共同維護機動車維修市場公正、規範的秩序。要強化政策引導,在隊伍建設、資金投入、政策扶持、部門協調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促進機動車維修業持續健康發展。

同志們,大力發展機動車維修業,讓人民羣衆享有更加放心、安全、便捷、舒適的高品質汽車生活,使命光榮、任務艱鉅。我們要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深入貫徹、xx屆三中全會精神,改革創新,攻堅克難、依法治理,推動機動車維修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爲改進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