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提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1W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提綱,歡迎借鑑。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提綱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提綱

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歲月裏,在開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偉大實踐中,用鮮血和生命培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xx所概括的:“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衆、敢於勝利”[ 《人民日報》,20xx年6月4日]這24個字的表述,已爲大家普遍認同。井岡山精神的鮮明特色是: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井岡山精神的繼承、延續和展開。井岡山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是“源’’和“流’’的關係,井岡山革命精神同其他革命精神具有同一性,基本內容和方向是一致的,但在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由於具體歷史條件和革命的中心任務不同,又表現出差異性,各有自己的特色。井岡山精神與中國革命精神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共性存在於個性中,個性之中有共性。井岡山精神源遠流長,它同其他革命精神一脈相承,構成中國近現代史上雄偉壯麗的精神長河,流淌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脈之中。

井岡山精神與井岡山道路緊密聯繫在一起。井岡山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沒有井岡山精神,就沒有井岡山道路,反之,沒有井岡山道路,也沒有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在井岡山道路的開闢中產生,井岡山道路在井岡山精神的光照下形成,兩者同時孕育產生,相輔相成,交相輝映。井岡山道路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是獨闢蹊徑的,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首創精神的生動體現,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和核心,是它最鮮明的特色和亮點。

井岡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是同步進行的。毛澤東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時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則是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重要標誌。井岡山的鬥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篇之作,是毛澤東思想的發端。井岡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是不同領域的意識形式,但本質上是相通的。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實事求是、羣衆路線、獨立自主,同井岡山精神是契合的,也是在井岡山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初步形成的。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思想在思想道德領域,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集中反映。井岡山精神永遠同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

井岡山精神體現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這在中國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博大精神的民族精神,這就是黨的xx大報告所總結的“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條精神血脈維繫着中華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屢經劫難而不衰,並創造過歷史的輝煌,成爲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入侵,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歷來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民族良知、歷史任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愛國主義,是中國各族人民愛國主義的最高風範,中國共產黨人在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就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源頭的依據: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這本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有的同志對“源頭”的說法存疑,認爲源頭應追溯到五四精神,或者1920xx年至1920xx年的大革命精神,對此,本文稍作分析。

第一,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它高舉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旗幟,一部分最有覺悟的知識分子也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了與工農大衆的結合,從而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爲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準備。但五四運動主要表現爲以追求民主和科學爲內容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還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

第二,19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就立即投入革命實踐,進行工人運動、農民運動,積極參加北伐戰爭,並在後來以“馬日事變”和“四一二”事變中表現出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但大革命時期是國共合作時期,革命是以國民黨的旗幟爲旗幟,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爲思想,共產黨人則加入國民黨。直到1920xx年八一南昌起義,仍然打的是國民黨左派的旗幟。1920xx年8月18日毛澤東在中共湖南省委會議上才提出“國民黨這塊招牌已經無用”,“我們應該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10月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就“不是用國民黨的名義,而是用工農革命委員會的名義”,打的是鐮刀斧頭的軍旗,這就是後來鄧小平說的“井岡山打旗幟”成爲中國革命的新起點。

第三,大革命時期,黨還處於幼年時期,“是在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三個基本問題上都沒有經驗的黨,是對於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都懂得不多的黨,是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還沒有完整的、統一的瞭解的黨。”[ 《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卷第610頁]劉少奇在1941年曾指出:“中國黨的組織能力並不弱。中國黨的英勇犧牲精神亦是很好的。數十萬黨員被人割去頭顱的白色恐怖,亦不能威脅我們的黨員放棄自己馬列主義的旗幟。這些表現,是除聯共黨外,爲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黨所不及的。然而,中國黨有一極大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黨在思想上的準備、理論上的修養是不夠的,是比較幼稚的。”[ 《劉少奇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頁]他還分析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時,客觀革命形勢已經成熟,要求黨立即以全部力量去從事實際的革命活動,無暇來從事理論研究與鬥爭經驗的總結。黨在幼年時期的理論準備不足,給了教條主義以可乘之機,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的指示和俄國革命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幾乎使中國革命陷於絕境。從井岡山斗爭開始,中國共產黨才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而開始實現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纔有了革命精神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步產生的土壤和條件。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提綱

在本次黨代會報告中,駱惠寧書記明確指出:“山西五千年文明發展所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山西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和精神標識。”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提出了“四個自信”,並特別闡釋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既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包括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方,沒有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就沒有自身的血脈與根基,就沒有事業的生機與進步。對於我們山西來說,要團結帶領全省人民,戰勝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把黨代會描繪的宏偉藍圖化爲現實,就必須大力弘揚革命精神,激發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更好的幹事創業。

山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令人敬仰的革命老區。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山西人民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的事業共命運,與時代發展同步伐,爲民族獨立解放做出過重大犧牲,爲國家建設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山西人民的文化自信,既來自優秀傳統文化,更來自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最核心、最具標識意義的是革命精神。當國家危難存亡之際,黨領導革命武裝和各族人民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山西大地上鑄就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太行精神蘊含着信念堅定、不怕犧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探索、甘於奉獻等優良品格和作風,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感天動地的革命精神,既拓展了革命文化的內涵,又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豐潤營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儘管幾十年過去了,但依然歷久彌新,不斷放射出新時代光芒。

山西一段時間發生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給山西的發展和形象都造成了嚴重損害。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思想上看,最根本原因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喪失了理想信念,放棄了黨的宗旨,淡忘了人民羣衆,丟掉了革命精神。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堅持和弘揚革命傳統、革命文化、革命精神,黨的事業就進步;背棄了革命傳統,就會給黨的事業帶來巨大損害。只有在革命精神激勵下保持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山西堅持和拓展好。

當前,我省既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又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時期,還處於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鞏固、深化和提高時期,越是壓力大、困難多,越需要將革命精神轉化爲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責任和激情,用革命精神滋養我們的思想,激勵我們的行爲,以實際行動塑造山西美好形象,落實好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落實好黨代會報告的各項任務要求,實現山西振興崛起。就能夠煥發出凝心聚力抓發展、廉潔爲民抓發展的內生動力,就能夠推動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大步向前,就能夠守住初心、打開思想和事業的新境界。

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提綱

雙休日,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紅安革命老區,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先後瞻仰了李先念故居紀念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七裏坪長勝街革命遺址羣。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下,我們神情凝重,莊嚴肅穆,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的勞苦功高。面對鮮豔的黨旗,在紀念碑下集體舉手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我們一路追尋着紅安革命歷史的足跡,追憶着紅安英烈們的感人事蹟。我們重溫歷史,體會感受着“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心靈一次次接受老一輩革命精神的洗禮。

在紅安的兩天日子裏,感受最深的是紅安人民的革命精神,紀念館內一幅幅畫、一張張照片爲我們述說着一全個個鮮爲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幅照片就是一段光榮的歷史,一張行軍圖就是一段艱辛的歷程,一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本生動的黨史教材。現代的聲光畫影中讓我們感受到了紅色風暴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烽火的崢嶸歲月。看着生動的歷史畫面和一件件文物,聽着講解員飽蘸深情的講解,使我對紅安革命先烈的發展歷程及其創下的不朽功勳有了更加系統和深刻的認識。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在眼前呈現,一個個鮮活的革命人物在腦海浮現,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在眼前展開,兩天的行程讓我知識有增加、思想有提升、心靈有淨化、黨性有錘鍊。

一部鄂豫皖蘇區的革命鬥爭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人民民主和自由的革命戰役史;一部鄂豫皖蘇區的革命鬥爭史鑄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百折不撓、不勝不休的紅安精神。我們來到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全面學習了這一段艱苦卓盡的革命戰役史,學習了革命成功的寶貴經驗,學習了偉大的紅安精神,我們將傳承革命精神,發揚革命精神。

學習紅安精神,就是要學習紅安人民創造的“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革命精神。爲了革命理想,紅安人民抱着革命必勝的信念,執着堅韌,發奮圖強,作出了巨大犧牲,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學習紅安精神,就是要學習紅安人民創造的不怕犧牲、勇於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在硝煙瀰漫的革命戰爭年代,四十八萬紅安兒女在家門口赴湯蹈火,進行艱苦卓盡的革命鬥爭,爲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獻出了十四萬英雄兒女的寶貴生命。四十八萬紅安兒女,人人是英雄好漢;新婚的妻子送丈夫參加紅軍,孃親送兒子上戰場;媽媽將親生兒子頂替革命紅軍前往刑場勇敢就義,真是感天動地。

學習紅安精神,就是要學習紅安人民創造的“一圖兩不圖(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忘我奉獻精神。紅安人民殺身成仁的品格和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託人民、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本質,是完全的、純潔的革命精神,永載史冊,光照千秋。

這次革命傳統教育讓我們不虛此行,經歷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禮和教育,心靈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心中充滿了對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帶領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崇高信念,團結奉獻,努力工作,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用實際行動爲黨旗增添光彩。

作爲審計戰線上的一名黨員,以前在面對困難和壓力時,也有過消極情緒及退縮的想法。今天學習了紅安革命史,深刻領悟到紅安精神後,深切感悟到作爲一名成長在和平年代的黨員,雖然不需要我們向戰爭年代的先烈們那樣拋頭額,灑熱血,但我們要時刻牢記歷史,傳承和發揚樸素、誠實、勇敢、堅毅,不勝利不罷休的紅安精神,並要把這種精神融進審計工作中,因此,我們要思考工作、做細工作、創新工作,不繼推進工作向前發展,做忠於職守的行動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