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會議講話(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5W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

同志們: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通用15篇)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失時機抓“三農”。今天這次會議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市委十屆五次、六次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部署**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

一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以列入全省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縣爲契機,以推進整體移民搬遷爲抓手,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實現“三農”工作全市綜合排位“三連冠”,榮獲七個方面的單項先進,爲全市單項先進最多的縣市。特別是探索了一條“以縣爲龍頭、縣鎮村三級聯動、縣城帶動鎮村”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羣衆自願;全域規劃、三級聯動;整體搬遷、梯度安置;兩分兩換,綜合推進”的新模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委強衛書記、鹿心社省長先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將這一做法轉發至全省各設區市和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尚勇副書記、姚木根副省長、鍾利貴副主席相繼深入我縣開展專題調研,先後有來自省內外的3個省、10個設區市、100多個縣(市、區)到學習考察,全國扶貧搬遷工作交流研討會、全省搬遷移民扶貧研討會、全市搬遷移民鎮村聯動現場會相繼在召開。“三農”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爲全縣實現進位趕超贏得了主動、提供了支撐。明天將召開全市目標管理考評表彰大會,我們拿了第三名二等獎,“三農”工作的先進位置功不可沒。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辛勤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剛纔,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治軒同志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緊密結合了我縣“三農”工作現狀,講得實實在在,非常符合我縣實際;張林同志對如何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鞏固“三農”基礎地位

中央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連續20xx年下發1號文件指導農業農村發展。今年把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七位政治局全部參加;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出發,高屋建瓴、深刻精闢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在講話中深入分析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形勢,並就依靠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農”工作職責等重點任務作出具體部署。剛纔,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精神,從中也可以感受到省市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村範圍廣,農業人口多,農村土地少,“三農”基礎是否穩固,地位怎樣,工作怎樣,顯得尤爲關鍵,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強工興城”作爲趕超發展的重點,但是並沒有削弱農業的基礎地位。相反,這是從更高層次上、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強農業農村工作。農業基礎是戰略,怎樣抓是戰術。從全國或者實踐理論來說,工業與農業歷來是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農業爲工業提供原材料,對工業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沒有昨天農業打下良好基礎,就沒有今天工業化推進的可能;反過來,工業化爲農村人口轉移創造條件,爲農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從一個地方來說,工業化爲農村面貌改善、農業條件改變提供財力支撐;工業化城鎮化可以有效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從而致富農民。發達地區也有“三農”問題,但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高,矛盾也就不突出,所以要根本解決“三農”問題,出路在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統籌“三農”工作。我們一直強調要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的變化,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思維定勢,堅持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理念統籌“三農”工作,在發展工業中做強農業、在建設城鎮中繁榮農村、在減少農民中富裕農民;同時提出:用農民建房管理、土地流轉助推工業化、城鎮化,現在可以加上整體移民搬遷、城鄉發展一體化助推。現在很多專家說,解決“三農”問題靠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和標準化,這話沒有錯,但農業的“四化”只是解決農業的問題,沒有解決農民的問題,農民問題解決不了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建成小康,農業、農村特別是農民富裕是最大的短板。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要強,農業必須強;要美,農村必須美;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主動把“三農”工作放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謀劃,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二、要牢牢把握“三農”工作重點

農業農村工作內容很廣、任務很多,必須把握重點、抓住關鍵。這次會上,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了工作意見;剛纔,治軒同志對今年的“三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張林同志提出了明確要求。這裏,我就不再面面俱到,主要強調七項重點工作。

1.要抓統籌。城鄉一體化是我們正在探索的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作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所以在統籌抓好“三農”上,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整體移民搬遷、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年我們只搞了縣城安置的試點,**年要出臺縣、鄉(鎮)、村三級梯度安置政策,同步啓動鄉鎮安置和中心村建設試點,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發展局面。今年鄉鎮安置的試點主要選在渣津鎮,要把中心村建設作爲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剛纔,治軒同志對中心村建設作了具體安排,這裏我就重點談談,“爲什麼要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特別是中心村建設?”我想有以下幾點理由:①是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在農村唯有靠消費支撐,而要促進消費,唯有把農村人口聚集起來,我們現在很多鄉鎮1-2個村合在一起養不起一個理髮室,根本無消費可言,所以我們要搞中心村建設;②是節約基礎投入的需要;③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需要;④是節約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需要;⑤是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需要;⑥是提升農村形象,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甚至是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們全縣共規劃了125個左右中心村,今年要啓動建設30個左右,各鄉鎮要按照“全域、凸顯特色、三個集中”的原則,按照戶主申請、村鄉(鎮)申報、縣級審批的程序,每個鄉鎮申報1箇中心村進行試點建設。中心村建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因勢利導,科學設計,儘可能少佔耕地,根據地形地貌,依山就勢,高低錯落來佈局;②要大力推廣新戶型;③佔地面積不宜過大。最後提醒一點,中心村建設主要領導必須親自過問,確保穩定。在操作過程中要注重與打造特色相結合,與新農村示範點建設相結合,與農村建房管控相結合,真正打造一批示範帶動力強的中心村。另一方面,要抓好示範鎮建設。集鎮處於城市和鄉村的中間地帶,一頭連着城市一頭連着鄉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橋樑與紐帶。要按照“有發展基礎、有特色產業、有文化底蘊”的要求,大力推進示範鎮建設,統籌解決好用地和資金問題,打造一批“建設一流、環境優美、商貿繁榮、管理有序”的新型集鎮,使其成爲吸納農民進城鎮居住和從事二三產業的載體,成爲擴大內需啓動農村消費的平臺,成爲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服務等方面的便民利民中心。這裏再次強調,一般集鎮原則上不能擴張規模,要按照全域規劃要求,採取鎮村聯動的模式,將集鎮的整治提升與中心村建設結合起來,做精做美做特集鎮。

2.要抓基礎。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目前的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尤其是近幾年來,由於特大幹旱、低溫寒潮、嚴重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我們要抓住國家持續加大“三農”投入,特別是大興水利的重要機遇,下大力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今年可以全面完成“”中小河道治理任務,基本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儘快讓水渠之間連通,讓“毛細血管”延伸,緩解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今年要啓動建設17座省一般小㈡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規劃內13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抓好11個鄉鎮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同時要加強農村山塘的維修和管理,消除安全隱患。二要加快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農田建設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的必然之路。這幾年上級有政策支持,羣衆有實際行動,我縣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大橋鎮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效果很好。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紮實推進幾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基礎。

3.要抓產業。產業既是城鎮發展的支撐,也是農村發展的支撐,只有加快產業發展,才能富裕農民,繁榮農村。如果不能形成覆蓋農戶、連接市場的產業化的生產組織模式,農業發展就只能停留在“提籃小賣”的水平,不僅難以創造新優勢,就連我們曾經引以爲榮的優勢也會逐步喪失。我縣農業產業有基礎、有特色,關鍵要彰顯特色,揚優成勢。一要彰顯產業特色。要按照“加快發展茶葉、鞏固發展蠶桑、保護髮展林業、審慎發展畜牧業”的總體要求,彰顯產業特色,做強做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茶葉產業:①扶龍頭。由龍頭企業制定產品標準;統一包裝;整合小規模的茶葉加工企業;加大宣傳推介;大力開展市場營銷。②擴大加工企業生產規模。③擴大茶葉基地。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從而擴大基地規模。④提升技術含量。推廣科技種茶;打出有機茶、生態茶的牌子。⑤挖掘茶葉文化。鞏固發展蠶桑產業:①要積極推進小蠶工廠建設,減少蠶農需要掌握種養技術程度;②要扶持龍頭,鼓勵創新,推廣鮮繭繅絲等先進技術;③要推進蠶桑綜合開發利用。要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搞好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二要注重因地制宜。要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特色,統籌考慮所有流轉土地、山林的土質,老百姓的耕種習慣,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切實做到宜林則林、宜茶則茶、宜桑則桑,絕不能以砍伐林山、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來換取所謂的產業發展。三要扶持龍頭企業。一個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能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我們要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採取政策扶持、信貸支持的方式,重點扶持能夠推動桑、茶、林、畜等主導產業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參股、聯合等方式,整合資源要素,發展成爲規模化、集團化、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四要加快土地流轉。有規模纔有效益,有規模才能賺錢。我們一定要通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現在外出務工青年很少回到農村種田,在家種田的大都是50—60歲的老人,廣種薄收、效益低下,部分耕地長年拋荒。各地要把外出務工和進城農民的田地,在“依法、自願、有償”原則下,通過租賃、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種養能手、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整村整組或集中連片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4.要抓保護。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推進我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一要保護好青山。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切實抓好“刀口留樹、火口留樹、蟲口留樹”等各項工作。①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縣林業局要對鄉鎮申報的封山育林面積進行定期檢查,每季度向縣委、縣政府報告情況,確保全縣300萬畝封山育林面積穩中有升;沿修河、高速公路、主幹道可視範圍內實行全面封山;鼓勵全鄉(鎮)、全村、全組和聯戶等多種形式的封山。②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出臺政策,支持植樹造林,鼓勵老百姓自發造林;大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圍繞村莊、集鎮、行道、縣城抓好植樹造林工作。③要鞏固林業秩序整頓成果。縣林業局和森林公安局要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偷砍偷伐、非法販運林木等違法行爲;對原有案底的犯罪嫌疑人要追究到底,新發案的要堅決打擊;對保留下來的木材加工廠要規範管理,杜絕新上木材加工廠。④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利用“三冬”工作分配任務,以鄉村爲責任主體,建好防火隔離帶;通過植樹造林滅掉山下和路邊的茅草,從源頭上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二要保護好綠水。要加大對河道採砂、涉河建房和向河道填土等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確保河道及周邊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要加強對已整治河道和水庫山塘的維護管理,這幾年我們投入河道整治和水庫險加固的資金在3個億以上,如果後續管理跟不上,這筆資金將會“打水漂”。三要保護好耕地。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我們要嚴防死守耕地紅線,劃定保護“高標準農田”紅線,堅決杜絕亂佔耕地的開發建設行爲。

5.要抓管理。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爲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說實話,目前鄉鎮農村管理這一塊基本流於形式,鄉鎮與職能部門主要圍繞招商、財稅、穩定等方面展開工作,也忽視了對農村的管理,從而導致農村亂象叢生,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杆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的現象相當普遍。比如,房屋亂建的問題,雖然我們出臺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打擊力度,佔地佔河建房的少了,但沿路挖山建房的現象仍屢禁不止,新戶型也建得不多。爲此,我們要紮實開展以“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杆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爲重點的農村“六亂”治理工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爲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關於房屋亂建、墳墓亂葬的問題我們早已安排,希望鄉鎮和相關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實;其他“四亂”問題,請農工部和相關部門儘快拿出解決辦法,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同時,管理好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的政策、法律、“一票否決”都沒有變。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鄉實施關愛留守老人“五個一”工程,對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其他鄉鎮也要積極尋求解決農村“三留守”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

6.要抓扶貧。解決貧困問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實施移民搬遷。這一方面,我們進行了多年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這個辦法不可能一時半會解決所有的貧困人口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面上的扶貧工作,要按照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的扶貧政策。要加大縣直部門和單位包村幫扶力度,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加大扶貧投入,把移民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智力扶貧、保障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着力構築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7.要抓改革。當前影響和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突出表現爲“三個不適應”:一是分戶經營、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與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要求越來越不適應;二是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產、小批量產品與市場經濟的大批量需求越來越不適應;三是農業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與農業的規模經營越來越不適應。爲此,我們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要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做好宅基地、房產登記準備,積極開展農民房屋產權調查登記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地籍調查。要繼續推進土地、山林經營權的規範有序流轉,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面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工作。要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服務的問題,特別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做到“農技推廣有人管、有人幹、有錢做”。

三、要強化“三農”工作的組織保障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關鍵在領導,根本在落實。全縣上下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創新舉措、真抓實幹、形成合力,確保農業農村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強化領導。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齊心協力抓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今年是農業農村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縣城鄉一體化中心村開始試點的啓動年,同志們更要重視“三農”工作,熟悉農業、瞭解農業,多到農村去走一走、多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真正瞭解農民訴求和期盼,真心實意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領導“三農”工作的水平。

二要加大投入。對“三農”的投入主要有五個渠道:①財政補助;②整合政策;③向上爭取;④積極自籌;⑤引入社會資金。各鄉鎮、各部門要掌握好政策、實施好項目、管理好資金。相關部門要加大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用到中心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

三要形成合力。昨天召開了全縣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鄉村兩級要以深入開展此次活動爲契機,加大調研力度,全面掌握目前農村的現狀、農業的需求、農民的期盼,並結合各自實際,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水平;要全面瞭解村級組織建設現狀,對軟弱渙散的後村進村班子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達標的要堅決予以調整;要強化鄉鎮黨委對村(居)黨支部的領導,如果連“下級服從上級”組織原則都不要的村(居),不管什麼情況,都要堅決予以調整。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指導服務職能;有關部門要增強興農、強農意識,始終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三農”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揚鞭催駿馬,奮力正當時。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紮實工作,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爲全縣經濟社會趕超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xx年全縣“三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農業農村主要工作任務。剛纔,會議表彰獎勵了20xx年產業扶貧先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稍後,7個單位和企業還要作交流發言。在這裏,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受表彰的合作社表示祝賀!希望大家進一步發揚成績,再接再厲,爲全縣農業農村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去年是“”收官之年,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搶抓機遇,凝心聚力,開拓創新,真抓實幹,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精準扶貧縱深開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一是着力抓扶貧,加快了脫貧攻堅進程。省市縣“1+17”、“1+18”、“1+18+2”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落地實施,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信息採集錄入工作,15個貧困村實現整體脫貧,減少貧困人口2.3萬人。二是着力壯產業,增加了農民羣衆收入。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0.2萬畝,畜禽飼養量達到791.05萬頭(只),瓜類及特色經濟林面積達到33.11萬畝,全縣農業生產總值達到37.1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22.5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498元,同比增長12.1%。三是着力破瓶頸,改善了農村基礎條件。實施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19個,建成農村通暢工程274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500戶。建成農貿市場、便民市場12家,建設“鄉村舞臺”58個,行政村幼兒園32所,實施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項目68個。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和整潔村41個,新增造林綠化8.02萬畝。四是着力促改革,激活了農業發展動力。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在18個鄉鎮全面推開。全縣通過轉包、出租、轉讓、互換等模式流轉農村土地22.5萬畝,創建國家級、省市縣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35家,登記家庭農場210家。五是着力強黨建,提升了組織保障能力。深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提升“3516”工程,選派88名優秀黨員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108名在崗大學生村官全部調整到貧困村工作。建立與經濟發展同步、以縣級財政爲主的村級保障經費正常增長機制,提高縣級財政基層黨建經費,組織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基層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顯著增強。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縣“三農”工作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全縣貧困人口多、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貧困羣衆持續增收的難度仍然較大;農村基礎設施欠賬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產業支撐能力不強;農業生產經營分散化、細碎化現象突出,規模和集羣效應還不明顯;農村發展資金短缺、農業產業化程度低、特色產業開發水平不高;農民羣衆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多元,各種矛盾糾紛交織,農村社會風險點增多;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部分農特產品銷售困難等。對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更是我們踏上“十三五”新徵程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關係到“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的良好開局,關係到脫貧攻堅決勝階段目標的順利實現, 任務非常繁重、責任十分重大。縣委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今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糧食產量穩定在20萬噸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實現2.95萬貧困人口、34個貧困村穩定脫貧。圍繞上述目標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準確把握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堅持問題導向,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加快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實現新的更大發展。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進“一號工程”,切實加快脫貧攻堅步伐。要進一步強化“一號工程”意識,把精準扶貧作爲“三農”工作的核心要務,加快推進“1+18+2”專項方案落地見效,確保全年脫貧目標順利實現,貧困羣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以上。一要持續做大做強富民產業。把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作爲促農增收的主攻方向,紮實推進“五定五有”產業精準扶貧工程,着力在擴規模、鑄鏈條、育品牌上下功夫,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壯大產業規模,鞏固提升蔬菜產業,改擴建日光溫室5000畝,塑料大棚3500畝。加快發展畜禽產業,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0個,各類畜禽飼養量達到800萬頭(只),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63%。大力提升林果產業,新增蘋果、枸杞、文冠果等種植面積4.93萬畝,瓜類種植面積0.8萬畝。積極發展中藥材產業,在若笠、興隆、永新等乾旱半乾旱地區新增中藥材種植1萬畝,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示範栽培基地0.5萬畝。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15萬畝、高效農田節水技術43萬畝、測土配方施肥115萬畝、馬鈴薯脫毒種薯推廣12萬畝。農作物良種和畜禽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和90%以上,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延伸產業鏈條,認真研究、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和方向,加大先進技術、新特品種的引進推廣力度,示範、輻射帶動全縣特色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加工型、營銷型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深度開發特色農產品系列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增加優勢產業收益。培育產業品牌,積極融入國家“一路一帶”總體佈局,推動名優品牌農產品走出去。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誌產品認證,以小口大棗、靖遠枸杞、靖遠黑瓜籽、靖遠羊羔肉等4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爲牽引,着力培育和增加“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培育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更加註重品牌保護和宣傳,制定完善特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加大宣傳包裝推介力度,全面提高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二要不斷完善精準脫貧工作機制。認真落實“853”精準脫貧管理辦法,做到平臺“8個準”、村村“5張圖”、戶戶“3本賬”,確保扶貧對象進出精準動態管理。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建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30個,扶持發展村級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176個。全力抓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工程,破解貧困羣衆發展資金難題。支持貧困戶採取資產參股或以扶貧資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拓寬增收渠道。積極推行農村“三權”抵押貸款,力爭發放涉農貸款51.54億元。三要紮實推動雙聯行動縱深開展。全面落實雙聯行動助推精準脫貧、駐村工作隊落實精準脫貧、基層組織保障精準脫貧工作機制,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貧困戶,推動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落地實施。充分發揮雙聯組長單位統籌協調作用和駐村工作隊的精準扶貧“管道”作用,建立精細化管理的駐村工作隊臺賬,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積極開展定點扶貧、民企隴上行、扶貧愛心平臺建設等活動,加強雙聯行動新典型、新經驗總結宣傳,推動雙聯行動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發展。

二、積極破解瓶頸制約,切實改善農村基礎條件。要緊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及投資導向,積極凝練儲備和爭取實施一批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夯實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一方面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建設糜灘碾灣坪、東灣大壩等5個集中安置點,搬遷貧困羣衆2900戶、1.2萬人。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808戶。鞏固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9處,解決37個貧困村、4.79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全力抓好雙永灌區高效節水農業建設,確保雙永供水工程充分發揮效益。爭取甘肅中部生態移民供水工程儘快立項開工,加快黃河防洪治理工程靖遠段、祖厲河綜合防治、百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等重點項目實施,全縣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4萬畝,新修梯田1萬畝。加快農村路網建設,建成農村通暢工程467.6公里,實現27個貧困村通瀝青(水泥)路。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力度,實施北灘糧窖等10個土地整理開發、土地復墾、鹽鹼地治理項目,開發整理土地3.74萬畝。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做好今年造林綠化工作,實施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城鄉大環境綠化等重點生態工程,重點抓好交通沿線、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的綠化,確保全面完成造林綠化8.5萬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2萬畝、義務植樹120萬株的任務。把5個美麗鄉村、36個整潔村建設作爲改善人居環境的重點,嚴格對照建設標準,強化項目整合,全力實施好村莊環境整治、生態美化、基礎設施配套等工程。進一步加大對主幹道路兩側、鄉鎮政府駐地出入口、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亂堆亂放垃圾的集中清理力度。突出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廢舊殘留農膜、農村生活生產垃圾、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抓好秸稈禁燒、尾菜及生活垃圾處理利用,深入開展以髒亂差治理、人畜分離爲重點的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健全完善農村環境衛生治理長效機制,努力打造乾淨整潔、優美宜居的鄉村環境。

三、着力轉變發展方式,切實提升現代農業水平。要堅持用工業化思維來謀劃農業,推進農業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實現農林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形成特色突出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一要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創建市級以上家庭農場5個、專業合作社12個。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多元化農業服務組織,積極開展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二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加大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精準對接培訓需求,分層次組織開展到戶、到人、到產業的示範性培訓。對接市場用工需求和勞動者意願,實施“點菜式”、“定單式”精準扶貧培訓,完成就業技能培訓9000人次。依託縣級產業扶貧培訓中心,開展以村幹部、種植大戶、養殖能手爲重點的致富帶頭人培訓。三要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着力抓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建設,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產地源頭保護和環境治理,強化農業投入品和動物防疫、獸藥飼料屠宰監管。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設,構建覆蓋農產品生產、收購、儲藏和運輸各環節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進一步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規模,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林果和蔬菜標準園、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面積達到70萬畝,農產品產地抽檢綜合平均合格率達到99%以上。加強基層監管機構和人員隊伍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屬地管理責任,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四、均衡配置公共資源,切實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穩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一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緊抓試點縣機遇,推動開展“多規合一”工作,修訂完善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域村莊佈局規劃。積極學習借鑑先進經驗,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城鎮建設規劃,推動建設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小城鎮。以提質擴容和產業支撐爲重點,堅持產城融合發展,以產業帶動就業、集聚人口,以產業繁榮城鎮,提高城市規模效應和人口集聚效應。二要着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教育方面,完善城鄉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機制,公辦民辦並舉,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落實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和農村教師培養培訓機制。醫療衛生方面,加強鄉村醫療設施建設,抓好鄉村醫生的培訓和素質提升,建立城市醫療衛生人員到農村社區輪診工作機制,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社會保障方面,探索城鄉居民養老、醫療等相銜接的機制,逐步統一社會保障的項目和標準,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有效解決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公共文化方面,加快實施“鄉村舞臺”工程,推動縣域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商貿流通方面,健全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建成北灘、興隆農貿市場。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發展年”活動,加快推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引進一批知名電商企業,建成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鄉村電商服務點。此外,要高度重視關愛農村“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困難羣體,建立農村“三留守”人員動態信息庫,切實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三要大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把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爲首要任務,不斷完善城鄉就業體系,加快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妥善解決農民工住房、就醫、子女入學、養老保險等保障問題,鼓勵引導有條件的羣衆購房搬遷,向中心鎮、縣城集中,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全面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實施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放開城鎮落戶限制,重點解決有合法住所和穩定就業的農民工落戶問題。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使進城農民無後顧之憂、生活有多重保障。

五、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切實激發農業發展活力。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統一部署,立足縣情、農情,認真謀劃和推進我縣農村改革,不斷激發和釋放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一要大力推進農業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導向,以提質增效爲中心,降低農產品的成本,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全面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繼續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農業設施確權登記工作,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同步確權頒證,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和有效退出機制,加快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三要積極引導農村土地規範有序流轉。進一步健全完善和有效發揮縣級流轉服務中心、鄉級流轉服務站、村級流轉服務點功能,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積極探索適合不同區域的土地流轉方式和途徑。組建併發揮各類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防止流轉土地非農化。四要全力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多層次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擴大貧困村增信服務公司覆蓋面,實現村級金融便民服務網點全覆蓋。進一步加大雙聯惠農貸、婦小貸、牛羊蔬菜貸等普惠貸款投放力度,力爭農戶小額信貸增幅20%。穩步擴大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住房產權、農業設施產權等抵押貸款規模,有效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切實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加強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理和規範運行,加強資金互助合作社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以互助金作擔保,由銀行放大貸款倍數,最大限度發揮資金的槓桿作用。

六、着力加強組織保障,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要始終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切實做到認識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一要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各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真正做到工作部署上重點研究,政策資金上重點傾斜,幹部配備上重點加強。建立健全督促檢查、考覈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強涉農及扶貧資金監管,督查檢查要落實到人、到項目資金,防止跑冒滴漏。對工作成績突出的要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嚴肅追責,確保“三農”改革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二要強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先鋒引領行動,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班子建強,把黨員隊伍帶好,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幹部服務羣衆的能力。大力推進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發揮好鄉村便民服務平臺作用。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村組幹部報酬待遇正常增長機制,繼續抓好村活動場所建設,推動人、財、物向基層傾斜,切實提升基層黨建保障水平。三要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大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建設支持力度,每個村各級財政整合投入資金不少於20萬元,資金總量不少於30萬元,通過資金互助合作社建設,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白村。同時,要進一步深化“百村幫百企”活動,力爭年內有30%以上的村建立集體經濟實體。四要加快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務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村級公共權力陽光規範運行。深入開展農村法治教育宣傳,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矛盾糾紛機制,引導和支持農民羣衆通過合法途徑維權,理性表達訴求。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建設,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擾亂農村生產生活秩序、危害農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爲農業農村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五要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着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不斷增強農民的公民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培育進取精神、誠信精神、科學精神,提高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深入開展鄉風文明行動和文明村鎮創建、五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樹立健康文明新風尚。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的“三農”工作,任務繁重,使命光榮,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努力爲“十三五”時期“三農”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爲加快轉型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六屆五次全會、全市推進新一輪振興發展落實年活動動員大會和市委書記劉喜傑同志的批示精神,認真總結20xx年全市農村工作,分析當前全市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20xx年全市農村工作各項任務。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20xx年工作的基本總結

20xx年,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承接了前幾年持續向好的形勢。主要標誌是: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實現154.13億斤,佔全省總產的21.8%,連續4年突破150億斤,穩居全省第二位;單產比全省平均高出283.4斤/畝,居全國首位。四平市和公主嶺市、梨樹縣、雙遼市、伊通縣分別再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稱號,我市被國家糧食協會命名爲全國唯一的“中國優質玉米之都”。

畜牧業繼續平穩發展。新建擴建牧業小區291個,總數達到2375個。豬、牛、羊、禽飼養量分別達到1074萬頭、196.7萬頭、142.8萬隻和1.06億隻。肉蛋奶產量126萬噸,增長3.8%。畜禽飼養量和肉蛋奶產量分別佔全省的20.3%和21.4%。

園藝特產業穩中有進。新建擴建棚室蔬菜園區33個,新增生產面積9080畝。有8個棚室蔬菜園區、6個棚室育苗點獲省獎補,有4個棚室蔬菜園區獲國家獎補,累計獎補資金664萬元。四平市代表吉林省成功爭取到北方較大城市設施蔬菜生產基地項目,獲得國家扶持資金1250萬元。

農產品加工業企穩回升。完成投資4.3億元,建設30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15個。梨樹縣年產6000噸木糖及1000噸阿拉伯糖等一批精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吉林秀滿園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晉升爲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博來德、天成玉米、新天龍實業、吉春製藥等大型骨幹企業支撐作用明顯,梨樹華利農業公司等4家企業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Q板掛牌,韓州酒業在E板掛牌。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476億元。

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累計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產品359個,基地面積發展到116萬畝。遼河墾區大米、梅花鹿、梨樹縣小根蒜、雙遼市大米、玉米、小米、大豆等7個產品納入地理標誌產品普查範圍。綠色食品產業產值實現20.9億元,比上年增加1億元。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農機總動力實現307.7萬千瓦,同比增長9.5%;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1%,提高2.3個百分點。爭取國家資金1.7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4萬畝。新增節水增糧灌溉面積17萬畝。完成市直3座小Ⅱ型水庫除險加固和梨樹灌區渠首水毀修復工程。植樹造林24萬畝,清收林地64.2萬畝,完成還林16.95萬畝,連續34年無重大森林火災。投資6.09億元,增加糧食倉儲容量171萬噸。開展人工增雨作業88次,氣象爲農業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市、縣(市)區、鄉(鎮)、村四級投入資金2.2億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全市80%的鄉(鎮)、村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美麗鄉村”達到75個。打破地域界限,統籌打造13條精品線路和5個樣板鎮羣,集羣帶動效應逐步顯現。20所農村學校達到美麗鄉村學校建設標準,3個村被評爲省級生態示範村。鐵西區平西鄉團山子村、鐵東區葉赫鎮大山河屯成爲農村環境建設的新典型。形成了高位操作、上下聯動、分類整治、強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四平模式”。

農村民生明顯改善。有258個村完成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125萬在鄉農民參加新農合醫保,參合率達到99.97%。全年發放低保金1922萬元,受益人口10109人。投入資金557.5萬元,救助農村困難家庭14289人次。市本級爭取國家及省財政支農項目40個,資金8067.7萬元。投資1.77億元,改造建設鄉村公路190公里、危橋14座。加大力度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3.7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改造農墾職工危房3740戶,受益人口超過1萬人。投資1.57億元,分別擴建66千伏、10千伏線路30.8公里、271.19公里,基本解決農村用電“卡脖子”、電壓低的問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萬人。農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41.26億元,其中發放農戶貸款6.97億元。農發行累計發放糧油收購貸款168億元,同比增加11億元。農村信用聯社發放農業貸款3676萬元。投資1.62億元,獎補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建設項目,增長15.73%。參加農業保險20萬戶,參保面積393.9萬畝,核災賠款6826萬元。在全省率先啓動溫室、大棚保險業務。舉辦首屆吉林省農民文化節,送戲下鄉演出209場,開展1.38萬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活動,服務羣衆195萬人次,完成800家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建設任務。

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進展順利,公主嶺市作爲整體推進試點,其他縣(市)區的11個試點村完成土地實測。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農民合作社發展到9500個,家庭農場發展到1218戶,農村土地流轉面積佔承包地面積25.7%。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發放規模逐步擴大,貸款餘額6.3億元,惠及農戶15546戶。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經驗全國推廣,被確定爲全省林權、草權、水權收益保證貸款試點市。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工作繼續走在全省前列,有2家“糧食銀行”試點企業掛牌運營。全省唯一的市級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順利推進。

農民人均收入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0722.7元,增長9.5%,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實現“十一連快”。

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共同努力工作的結果,也是廣大基層幹部和農民羣衆辛勤付出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地各部門和全市廣大基層幹部羣衆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三農”工作同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同廣大農民羣衆的新期待相比,同現代農業發展的任務目標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從產業發展上看,農業面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很多,雨養農業“望天田”面積較大,防禦乾旱、洪澇等災害措施少,在高起點上繼續實現糧食穩產高產壓力很大。糧、牧、特等主導產業結構不優,產品質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任務更重。從農民增收上看,家庭經營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雖然逐年下降,但仍然是農民收入的主體,依靠家庭經營持續增收的空間有限;同時,財產性增收、勞務增收仍是“短板”,政策補貼已近“黃線”。進一步優化農民收入結構,加快促進農民增收的核心任務十分緊迫。從農村改革上看,各項改革任務繁重,政策複雜而敏感,點多面廣,牽一髮動全身。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有待破題,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待進一步激發。從民生和公共服務上看,農村社會公共產品不足、服務能力不強、基礎設施落後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改善民生任務十分繁重。新農村建設投入不足,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工作推進仍不平衡,產業支撐作用還不明顯,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深入研究、妥善解決。

二、20xx年工作的總體部署

20xx年全市農村工作總的思路是:以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爲主攻方向,以突出“三區一建”爲總抓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民生改善的目標。

(一)加快產業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中央和省相繼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下發的1號文件都是我們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主攻方向。我市作爲全省農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市,就是要把中央和省裏的要求與四平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膽創新,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率先有所作爲。

繼續增加總量,加快產業發展。一是加快糧食生產發展。必須毫不動搖地繃緊糧食生產這根弦,確保總量不減、質量逐步提升。加大力度推廣保護性耕作、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等新型配套技術;突出抓好春耕生產、病蟲害統防統治、抗禦災害等關鍵環節;繼續組織好高產創建整建制推進活動,重點建設好100個高產示範區,打造多點“噸糧田”,輻射帶動全市糧食高產穩產。正常年景,全市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50億斤階段性水平。二是加快畜牧業發展。繼續抓好牧業小區建設,重點在質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全面實施“放心肉”工程,切實抓好標準化生產,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牢牢抓住溫氏集團、新希望集團等國內大型養殖企業向北擴張的機遇,推進大型養殖企業落地發展,全力打造具有四平特色的精品畜牧業。三是加快園藝特產業發展。新建擴建棚室蔬菜園區25個,新增棚室面積6500畝。完成四平市北方較大城市設施蔬菜生產基地項目,確保年末一次通過驗收。四是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抓住國家加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支持主產區發展糧食加工業的政策機遇,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0%以上。

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一是加快集約發展。四平糧食產量多、單產水平高、對國家貢獻大,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糧食的增產豐收,靠拼農資投入、拼土地規模、拼資源消耗,“增產靠化肥、治病靠農藥”的生產方式,已經讓土地產出能力幾乎達到極限。糧食增產的背後,我們付出了太大的代價。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主要追求產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儘快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注重可持續集約化發展上來。以“節本、提質、穩產、增效”爲目標,充分發揮科技引領和支撐作用,走科學投入、精細管理、高效產出的發展之路。科學確定種、肥、藥用量,實現精準投入。根據市場和加工需求,推廣高澱粉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專用玉米;依託資源稟賦發展花生、小雜糧、香瓜等經濟作物;加快推廣玉蘭菜、食用百合、高粱烏米、南方蘆筍等園藝特產新品種;加快推廣雄蜂授粉、臭氧殺菌等園藝特產物理、生物技術;糧食主產區域儘快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的試驗、示範;積極引導適度規模經營,鼓勵企業投資農業、富裕農民,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二是加快綠色發展。強化源頭治理,加大對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和糧食、肉蛋奶、菜瓜果等產出品的安全監測和執法力度,確保農業生產質量安全。加快人畜圈舍分離和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及污染治理,搞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發展節水農業、休耕農業,開展退耕還林,植樹種草。鼓勵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以特色鄉村爲依託,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休閒旅遊、生態觀光等新興產業。三是加快品牌發展。鼓勵企業、合作社開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標準認證,鼓勵以鄉(鎮)、村爲單位開展農產品地理標誌創建。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展銷會等平臺,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擴大品牌知名度,提高產品市場份額。制定出臺“三品一標”扶持政策。有條件的地方成立政府全資的農業品牌創建中心,擔負起品牌創建的重任,助推品牌農業成長。發揮“中國優質玉米之都”品牌優勢,以天成玉米、新天龍酒業爲龍頭,帶動專用玉米產業快速發展,建成2個玉米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將大米企業整合,建設1個綠色水稻原料基地,用1個商標共同開發市場;依託雙遼“鄭家屯”品牌發展雜糧、雜豆,建設1個雜糧、雜豆綠色原料基地;以鐵西區、鐵東區棚室蔬菜園區爲主,發展2個無公害蔬菜產業園區和放心菜配送基地。四是加快產業化發展。打通農業、工業、服務業的通道,讓農業這個“一產”,與二、三產業相互銜接、相互融合,構建“接二連三”格局,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進一步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一村一品,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

(二)從構成和形式上發力,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從農民收入構成看,一是產業收入,主要是糧食、畜牧業和園藝特產業收入,這是農民的基礎收入,也是我市農民收入的“大頭”。所以,現階段仍然要緊緊抓住糧、牧、特這3個基礎產業,注重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這是農民收入的“穩定器”。二是工資收入,就是勞務收入。指出,“今後增加農民收入,很大程度上還得靠轉移就業”。在轉移就業方面,對內要培養職業農民,通過規模經營實現增產增收。對外要培養技能型人員,注重培養農民的一技之長,使其在技能型、高收入的崗位上就業,靠技術多賺錢。轉移收入是農民收入的“助推器”。三是財產收入,主要是用好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擁有抵押、擔保等權利,活化土地使用權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有效緩解融資難矛盾;用好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權利,將虛化的產權量化到戶、到人,使農民能夠依法獲得集體資產股份分紅,成爲農民財產性收入中新的穩定增長部分;盤活農村土地、房屋、林權等“沉睡”的資產,使其變爲顯性的、恆久的資產,釋放財產增值、農民增收的潛力。財產收入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加速器”。

從增加農民收入的實現形式看,一是兼業增收,一個家庭在種1垧多地糧食的基礎上,再有外出務工或幹幾棟溫室、大棚或搞小規模的養殖業,應該有不錯的收入。二是特業增收,就是從事各種名優特新農產品生產收入,也要高出純種糧收入,比如種高粱烏米,1垧地就能收入10萬元。三是合作增收,農民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農民與合作社之間的合作,農民之間的合作,也能增加收入。四是依靠資源增收,休閒觀光、鄉村旅遊、民俗旅遊等休閒農業,日益成爲增加農民收入新的產業。

(三)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

以村屯環境整治爲重點,以建設宜居村莊爲導向,突出一個主題,實施雙輪驅動,強化三個意識,開展四項行動,分類實施“六大工程”、全面推進30項整治建設任務,分步實現人居環境乾淨、整潔和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條件全面改善目標。

突出一個主題,就是要讓農村成爲美麗家園。要實施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要強化規劃先行意識。各縣(市)區要明確重點鎮和一般鎮、中心村和一般村。明確不同區位、不同類型村屯人居環境改善的重點和時序。村莊規劃要優先安排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的項目,要符合農村實際,防止大拆大建。要強化整合投入意識。鼓勵在縣一級把資金整合起來,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把環境綜合整治和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要強化幫扶包保意識。各部門要按照新農村建設幫扶包村任務各自選派優秀後備幹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每年駐村工作時間不少於90天。市委組織部和市農委要聯合拿出考評方案,加大考覈力度,對錶現優秀的後備幹部,作爲優先提拔使用的重要參考,對於沒有實質性工作內容的幫扶部門,作風飄浮、紀律渙散的後備幹部給予通報批評。要開展農村新型社區試點、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強化產業支撐和保護傳統村落四個專項行動。鼓勵各地開展1—2個農村新型社區試點,在優化佈局、改善環境、完善功能、提升服務、強化管理、彰顯特色等方面搞好示範;要圍繞產業生態高效、環境優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抓好文明鄉村創建;要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遊、專業市場、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產業,推動農村環境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創業就業相結合;要保護好鄉土文化的血脈,把潛在的資源轉化成促進農民增收的資產、資本,確保以鄉愁的記憶吸引住流動的人羣。要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清潔工程。從化凍時開始全面行動,種地前乾淨、整潔村屯達標率要超過50%,全年要達到80%以上,“一核三帶”、“三線一環”區域乾淨、整潔達標率要實現100%。要分類推進農村基礎設施、人畜分離、垃圾污水處理、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改善等五大工程,上凍前農村居民基本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村屯達標率要超過40%。去年市財政設立了新農村建設專項獎補資金,今年這項資金額度要增加到1000萬元,繼續用於市級一類鄉鎮、行政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獎補,各地要組織好建設,把錢用在刀刃上。要繼續推進樣板村羣建設。繼續擴線、擴面,每個縣(市)區要再佈局1-2個樣板村羣,已成型的樣板村羣要向田園景觀帶提升。要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市級美麗鄉村要達到100個。開展尋找“最美村莊”系列報道活動,示範引領和推進全市新農村建設。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起市裏強力推進、縣(市)區負總責、鄉(鎮)抓落實、村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我們要在投入機制、共建機制、長效管護機制建設上有新突破,用機制建設確保廣大農民羣衆的生產、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

(四)深化農村改革,激發內部活力

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迎接農業新挑戰,根本出路在改革。我們要把握好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突出重點任務,紮實向前推進。對已經出臺的改革政策,要解放思想,積極推進,按照上級要求,排出時間表,精心組織實施,決不允許“中梗阻”或推諉搪塞。這要作爲一條政治紀律來明確、來要求。對已經進行的改革試點,市和縣(市)區政府要搞好頂層設計,分類指導,既要積極、又要穩妥,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具備推廣條件的要擴大示範;暫不具備擴大試點條件的,要繼續搞好試點。對有些新情況、深層次問題,要進行研究探索,在理論層面和務虛層面搞明白,然後抓試點。

一是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要充分利用省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引導資金,儘快落實好111個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不斷探索和豐富集體經營的有效實現形式。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發展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要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範,嚴禁“非糧化”和“非農化”。

二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突出抓好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擴展工作。這項工作政策性和專業性強,既要解決問題,又要防止引發矛盾,必須把握好政策原則,得到羣衆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領導要親自掛帥,精心組織,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做好工作,確保今年30%的任務順利完成,爲農戶“確實權、頒鐵證”。在確權登記的基礎上,要適時穩妥地開展好“三權分置並行”試點,經營權“擴權賦能”試點。其他“兩塊地”加上農村土地徵收的改革中央今年剛剛部署試點,要做好充分準備,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及早試點。

三是鼓勵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目前,我市土地流轉速度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但縣(市)區之間很不平衡,和先進地區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們要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縣、鄉兩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作用,鼓勵土地經營權加快有序流轉,爭取今年流轉面積要有較大的突破。

四是因地制宜啓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積極探索推進土地股份合作。通過土地入股、農戶入社,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解決土地細碎化和產出能力低下等問題,發展規模經營,豐富集體經濟實現形式。要積極探索發展農村混合所有制經濟。集體經濟組織可將其擁有的土地等資源性資產和房屋、設備等經營性資產作爲出資,引導和吸引農民投入土地經營權,農村外部經濟主體投入資金、技術等,共同發展農村混合所有制經濟,帶領農民走向合作與聯合。

五是全面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各級銀信部門要履行支持農業的責任和義務,增加涉農貸款,豐富農村金融服務的“毛細血管”。要抓好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蔣超良省長在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這件事具有創新性意義,必將爲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帶來重大變化。”全市現有耕地1300萬畝,租金平均每畝600塊錢,1300萬畝就是78個億,按7折計算每年就可以形成50多個億的貸款規模,效益非常可觀。這件事一定要抓好實施,一定要把土地資產活化爲資金。要進一步擴大土地收益保證貸款覆蓋範圍。這項工作我市仍然沒有全面推開,各縣(市)區要引起高度重視,立即行動起來,絕不留死角。要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各縣(市)區政府必須落實監管責任,必須嚴格堅持成員封閉、內部運行、不給固定報酬的原則,加強風險防範。條件成熟的地方要繼續啓動糧食銀行、土地銀行試點,啓動畜牧物權抵押融資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廣。要不斷拓展農業保險領域。在繼續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提高保費補貼標準、爭取應保盡保的同時,積極推進互助合作農業保險和農民財產、農民人身意外傷害等各類涉農保險。今年要在全市範圍內啓動溫室、大棚保險,棚室園區都要積極參加。各縣(市)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農業、保險等部門要緊密配合,規範操作,把好事辦好。

六是推動農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梨樹縣要藉助“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平臺,探索建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將吉林省現代天豐農業集團納入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農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制約發展技術瓶頸;組織開展農業科技發展重大問題調研,提出重大戰略諮詢報告和政策建議。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各級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探索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分離機制。

七是搞好綜合配套改革。主要是按照國家和省裏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抓好水利、供銷社、林業等相關改革任務。各地各部門要搞好工作銜接、精心組織實施,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取得實效。

(五)着力辦好民生實事,增加百姓福祉

今年在民生實事方面,重點辦好10件事。1.全面落實好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普惠政策。落實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提高農村低保水平,確保農村低保標準達到農村上年人均純收入的25%以上。2.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0公里,進一步解決百姓出行難問題。3.抓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着力解決4.8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4.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全面保證農村電力供應和電壓質量。5.爭取國債工程項目,大力發展農村戶用沼氣,新建戶用沼氣4000個。6.繼續推進農墾危房改造,計劃完成5211戶改造任務。7.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抓好農村各項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力爭行政村體育健身器材全覆蓋。8.積極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9.大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合理規劃農村學校佈局,切實解決好農民工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10.強化防雹減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服務,爲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三、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一是強化“重中之重”意識,落實“重中之重”要求。目前,我市仍然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任務還相當艱鉅,絕不能因爲糧食獲得“十一連豐”,就認爲糧食生產沒有問題了;絕不能因爲農民收入實現“十一連快”,就認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已經建立起來了;絕不能因爲農村環境建設在點、片、線上有所成就,就認爲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基本實現了。農村改革面臨的任務仍然很重,發展現代農業仍任重道遠。所以,各級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站在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三農”工作的艱鉅性和緊迫性,要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民生、推進農村改革,作爲“重中之重”的大事切實抓緊抓好,主動踐行“重中之重”思想,發揮表率作用。要全面落實好“重中之重”的各項具體要求,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指出,“對‘三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全市各級黨委每年要研究幾件“三農”問題的大事,政府要抓好落實、抓出亮點,各行各業都要以服務“三農”爲已任,投入、出力、獻策。

二是轉變工作方式方法,改進爲農服務作風。轉方式、轉方法,重在轉變作風。作風不轉變,方式難轉變;方式不轉變,作風難體現。首先要明確政府定位。我在市委分管農業農村工作期間,多次強調要轉變農業農村工作指導方式,政府一定要多做市場不能做、農民需要做、我們恰恰能夠做好的事情,更好地履行服務“三農”的職責。農民何時買種、買肥的事不用大家去操心,只要我們把農資市場整頓好,讓農民隨時能買到“放心種”、“放心肥”就可以了;把適宜播種的氣象條件傳達給農民,把先進生產技術告知給農民,讓農民學懂會用,種地的事就不用操心了。這樣既做到了政府工作到位,又讓農民感到滿意。其次要選擇好載體。現在,指導和服務“三農”工作不能全靠老套路,一定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隨勢而爲。去年,市農委搞的農業試驗田、農業專家會商、惠農通信息平臺、派駐蹲點幹部幫扶農村環境建設等,都是藉助載體、創新服務的好做法。今年各地各部門在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電子商務平臺應用、智慧農業開發、爭取項目資金等方面,都要有所作爲、都要有所突破。第三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做好“三農”工作,幹部是關鍵。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在掌握政策、吃透民情上下功夫,把熟悉黨的“三農”政策作爲必修課,把善於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當作基本功。要切實轉變作風,深入鄉村、深入羣衆,和農民交朋友,瞭解農村的真實情況和羣衆的真實想法,使我們的決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實際。同時,要尊重農民意願,從認識上和感情上端正對農民的態度。無論做決策還是抓工作,都要設身處地爲農民着想,認真聽取羣衆意見。只有這樣,我們的各項決策和工作才能夠得到羣衆的廣泛支持和擁護,才能真正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員幹部作用。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心在基層,穩定的根基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基層黨員幹部,處在基層黨建工作的最前沿,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影響到黨在人民羣衆中的形象和地位。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些年來,不管我們是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也好,還是開展服務農民羣衆的各類工作也好,可以說哪方面都離不開基層黨組織。“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讓我們開展的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就必須要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好基層組織作用,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這一點,不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要進一步要以鞏固和拓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爲契機,多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通過服務羣衆來貼近羣衆、團結羣衆、引導羣衆、贏得羣衆。

同志們,做好新時期的“三農”工作,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任務繁重,使命光榮。我們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加快農村改革發展,以優異的成績,實現“”圓滿收官,爲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剛纔,我們組織收聽收看了全市秋季農業工作視頻會議,王書記、張市長對全市秋季農業各項重點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下面,我就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做好全縣秋季農村各項工作,再講六點要求。

一要持續抓好蘋果產業發展。要全面加強果園管理。林業部門和各鄉鎮要組織技術人員,加強培訓指導,指導果農全面落實分級摘袋、反光膜鋪設、秋施基肥、病蟲害防治、適時採摘和塗白清園、埋土防寒、樹體改形等秋冬季果園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果園管理水平。要抓好果品營銷服務。銷售變現是蘋果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最直接的環節,更事關蘋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由於“兩節”前蘋果收購價格高開,果商相互擡價,導致果農對市場的期望值過高,惜售思想嚴重。林業部門要及早蒐集市場信息,分析研判今年果品銷售形勢,充分利用手機短信、靜寧蘋果網、電視臺等媒介,及時準確地發佈信息和指導價格,引導果農正確判斷行情,適時適價銷售,防止果品大量積壓,給果農造成經濟損失,挫傷積極性。各鄉鎮要加強與林業、工商等部門的溝通,建立專門的果品營銷隊伍,強化果品營銷糾紛調處,嚴厲打擊哄擡果價、壓級壓價、強賣強買等違法行爲,創造良好的營銷環境,全力保障果品有序流通,力爭全縣果品實現產值24億元以上。要高度重視品牌管理保護。工商、質監、農牧、林業等部門要聯合開展果品市場專項整治,加強對果品經紀人、經銷商、販運大戶的教育引導,規範果品貯藏、購銷、營運等各類交易合同,依法打擊以次充好、欺行霸市、坑農抑商、以外地蘋果冒充靜寧蘋果等不法行爲,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二要全力抓好旱作技術推廣。要保質保量完成秋覆膜任務。今年,省上下達我縣旱作農業秋覆膜85萬畝,其中全膜玉米40萬畝、全膜洋芋45萬畝。近期,全縣降水較多,正是開展秋季覆膜、保持土壤墒情的有利時機。分管領導和農牧部門要高度重視,及早謀劃,切實加強與省、市業務部門的對接,儘快做好農膜、機械等物資調供,爲秋覆膜做好準備。各鄉鎮要加大組織、宣傳和推行力度,引導羣衆加快秋收進度,及時清理作物秸稈,運送農家肥,開展覆膜工作。農牧、農機部門要加強技術服務,指導羣衆規範操作,嚴把質量,搶墒覆膜,確保在土壤封凍前全面完成秋覆膜任務。要注重作物輪作倒茬,科學規劃,合理佈局,着力打造一批規模大、質量高的秋覆膜示範點,努力實現“點上創精品、面上擴規模、村社樹典型、旱區全覆蓋”的目標。要不折不扣完成大蒜種植任務。推廣種植大蒜是縣委、縣政府爲培育西北部羣衆致富產業、均衡南北發展,在充分醞釀、專家論證、考察學習的基礎上做出的科學決策。經過這兩年的試驗種植,已經證明了大蒜產業效益可觀,能夠成爲西北部農民增收的新興產業。在這項工作上,各鄉鎮要進一步強化領導力量、組織力量和技術力量,動員羣衆及早運送農家肥,翻耕整地,覆膜保墒,儘快種植,確保10月底前保質保量完成3萬畝大蒜種植任務。農牧部門要組織技術幹部深入一線,劃片包乾,認真做好指導服務,確保種植質量。明年開春後,縣上將抽組人員,對各鄉鎮的種植面積逐塊丈量,並抽樣檢查點播密度和出苗率。對因面積不實、密度不夠、播種太遲導致出苗率不高的,要嚴肅追究鄉鎮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要加快推進畜牧產業發展。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緊緊抓住縣上傾力扶持畜牧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着力推動全縣畜牧產業擴量提質增效。要狠抓養殖小區建設。倡導走“小規模、大羣體”的路子,堅持分散養殖與集中養殖相結合,以集中養殖帶動千家萬戶發展養殖業。對列入規劃的25個養殖小區和25個養牛示範村,要加快建設進度,抓緊做好良種調供,確保10月底前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建設任務。對已建成的各類養殖小區,農牧、畜牧部門要指導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規範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要狠抓秸稈飼料轉化。玉米秸稈青貯工作季節性很強,我縣的最佳青貯時期爲9月份至10月中旬。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搶抓當前玉米秸稈青貯的黃金時期,儘快動員養殖戶,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加大力度,迅速掀起玉米秸稈青貯工作高潮,確保全縣玉米秸稈飼料轉化達到25萬噸以上,全面推動肉牛飼餵方式轉變。各鄉鎮和畜牧部門要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在運行良好的規模養牛場、養牛小區,鼓勵業主開展帶棒全株玉米青貯,提升青貯轉化價值。要指導養殖戶推行露地青貯、坑貯、袋貯等簡易貯藏模式,降低設施成本,擴大秸稈飼料轉化覆蓋面。養牛相對集中、秸稈資源豐富的司橋、界石鋪、三合等鄉鎮,要依託養牛小區、養牛大戶和農機大戶,發展一批草產業公司,組建秸稈加工巡迴服務隊,配備秸稈加工機具,迅速啓動秸稈青貯工作,抓建2-3個規模大、質量高、示範效果好的玉米秸稈青貯示範點,切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秸稈飼料利用向產業化邁進。要狠抓動物疫病防控。各鄉鎮、畜牧部門要按照“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要求,精心組織,嚴格按照有關規程,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確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密度達到100%。要加強對本轄區牲畜販運戶的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認真落實調入審報制度和隔離觀察制度,嚴禁隨意從外地販運畜禽,防止疫情傳入。要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建立應急隊伍,儲備免疫疫苗、消毒藥械、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強化應急處置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及時有效控制。

四要認真抓好秋季造林工作。各鄉鎮、林業部門要搶抓今秋雨水充沛的有利時機,儘快安排部署,廣泛宣傳動員,科學合理規劃,全面啓動秋季植樹造林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3萬畝秋造任務,努力構築點線面覆蓋、立體式推進的綜合生態建設體系,下功夫改善全縣生態環境。要全力推進面山綠化。堅持針葉闊葉混交、高中低立體化栽植,採取集中會戰、聯村造林的方式,以“一線兩域”(靜秦公路沿線、甘渭河流域、葫蘆河流域)爲重點,大力推廣大苗、高密度栽植模式,實現一座山、一道樑、一條溝整體綠化、規模推進。林業部門要合理調配力量,全程跟蹤督查,嚴把選苗關、調運關和栽植關,嚴禁等外苗和弱病苗進地栽植,確保栽一棵、活一棵。秋造結束後,要逐鄉鎮、逐項目、逐地塊進行覈實,檢查苗木成活情況,對育林間隙大、粗製濫造的工程,責令鄉鎮返工,確保達到規定標準。要全面加強水源涵養林建設。林業、水務、環保等部門要加強與司橋、曹務、古城等鄉鎮的溝通銜接,依託退耕還林項目,合理劃定栽植區域,科學選用樹種,創優栽植模式,加大對東峽水庫、甘渭河等重點水源地的造林綠化力度,切實保護水源地水質。要認真抓好補植補造。各鄉鎮要對年初抓建的20xx畝生態建設示範點、鄉鎮面山綠化、新農村綠化、縣域出入口生態治理等進行一次“回頭看”,抓好缺苗斷行的補植補造工作。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臨工地,從勞力調配、工程整修、技術指導、苗木栽植等各個環節跟班作業,做到補植一片、合格一片、達標一片。要着力建設綠色通道。按照“綠隨路建”的要求,對鄉村、村社道路及田間產業路進行拉網式普查,對未綠化的鄉村公路進行全面綠化,對以前綠化質量較差的路段進行補植和升級改造,秋季一次栽植到位。要切實加強林木管護。堅持造林與撫育管護並重,採取綜合措施,堅決制止邊栽植邊破壞的行爲。要落實資源保護責任制,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亂佔林地和羊只啃青等毀林行爲,全面做好防火、防治病蟲害等工作,鞏固生態建設成果。特別要強調的是,在近期下鄉督查過程中發現,全縣羊只放牧問題嚴重反彈,部分鄉鎮基本屬於放任自流狀態,羊只啃青呈氾濫之勢。如果封山禁牧工作不能持續地抓到位,稍有鬆懈,我縣多年來通過各級努力辛辛苦苦取得的生態建設成果,必將毀於一旦、前功盡棄。對此,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封山禁牧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抓好落實。會後,林業部門要進行專門督查,對重視不夠、措施不力或發現羊只放牧的鄉鎮,要在全縣範圍內進行通報批評,並對黨政主要負責人給予經濟處罰。

五要全面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堅持把梯田、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擺在農村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氣力抓質量、促進度,努力改善全縣農業生產條件。要加快水利建設。水務部門要切實加強調度,倒排工期,加班加點,嚴把質量,加快城區居民水源地建設項目進度,確保9 月底前建成通水,全面改善城區居民安全飲水問題。要加快界石鋪北山等16 處集中供水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儘快投入使用,解決6.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近期,通過網站、熱線等渠道反映自來水方面的信訪問題不斷增加,縣水務局要認真研究,切實加強基層水管單位管理,靠實工作責任,積極化解供水用水矛盾,提升服務能力。要進一步加強河道採砂管理,水務、國土、工商等部門要加強配合,聯合執法,對該取締的依法取締,該整改的限期整改,嚴禁亂挖濫採。水保部門要做好協調調度,全面加快建設進度,嚴把工程質量,確保按期高標準完成4.24萬畝梯田建設任務。要加快道路建設。通暢工程是今年全縣農村工作的一場硬仗,各鄉鎮要逐級靠實責任,全面協調落實砂源,嚴把工程質量,加強調度,搶趕工期,確保按期、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各鄉鎮要迅速掀起秋季“築路月”活動熱潮,重點抓好水毀道路的維修養護和鄉村、村社道路的鋪砂整修,確保暢通無阻,爲農產品運輸提供方便。要加快新農村建設。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抓好甘溝屯堡、古城嶽咀等50個新農村示範村和城川紅旗、威戎楊橋等8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後續建設,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確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這裏強調指出,屬於年初確定的新農村建設任務,因開工較遲造成進展緩慢的,要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必須迎頭趕上。要抓好界石鋪崔岔等13個整村推進項目後續建設,紮實推進貧困農戶建檔立卡,加大扶貧資金監管力度,改善貧困羣衆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羣衆自我發展能力,確保全面完成2.3萬人的減貧任務。要及早啓動界石鋪鎮精準扶貧試點建設,全面做好試點各項建設任務,爲推進精準扶貧創造經驗。

六要及早抓好明年工作謀劃。當前,正處在今年工作攻堅掃尾和明年工作銜接謀劃的關鍵時期,各鄉鎮、各部門要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在全力抓好當前秋季各項農村工作的基礎上,及早謀劃好明年和今後工作,爲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實現明年工作良好開局奠定堅實基礎。要加大項目銜接爭取力度。發改和農口各部門一定要把上級有關行業的規劃和政策研究深、研究透,把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做到位,及時捕捉信息,加強銜接溝通,切實抓好項目的銜接爭取工作,力爭有更多的涉農項目列入國家和省市明年計劃。特別是對新爭取和20xx年開工新建的項目,要按照報批有關規定,切實做好項目規劃編制、諮詢論證、銜接上報、方案審批、徵地拆遷、組織實施等各項準備工作。要及早謀劃典型培育。各鄉鎮、各部門在明年工作謀劃上,要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治理、整體開發和“逐線推進、集中連片”的思路,堅持整體規劃和區域佈局相結合,進一步整合美麗鄉村建設、土地整理、梯田建設、通暢工程、危房改造、能源沼氣等項目,打破鄉鎮村域界限,統一規劃,集中資金,集中建設,做到鄉與鄉、村與村連接,實現全方位建設,整流域推進,形成規模效應,着力探索走出規劃一體、產業互動、要素整合、統籌推進的貧困地區農業綜合開發新路子。對明年抓建的旱作農業、果園標準化管理、生態建設、畜牧產業等各類典型,要按照大手筆、高標準、寬視野的要求,超前謀劃,及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市、全省拿得出、叫得響的好典型。要抓好項目建設管理。要從嚴執行項目合同制、工程招投標制、法人負責制、工程監理制和質量終身制等制度,強化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監管,確保每項工程質量合格,經得起各方面檢驗。要強化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的全程跟蹤監管,切實規範資金運行,確保項目資金不出任何問題。要高度重視項目軟件建設,注重各類資料的收集完善,整理歸檔,做好年終省、市項目驗收準備。要抓好惠農資金管理使用。惠農資金是“高壓線”,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碰不得。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惠農財政補貼“一冊明、一折統”發放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惠農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民手中,不得有任何折扣。

會後,各鄉鎮要按照會議明確的工作任務,搶時搶墒,集中精力,狠抓落實,確保全面或超額完成各項農村工作任務。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5

本屆黨委、政府自20xx年成立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廣大幹羣的共同努力下,我鎮始終堅持“基礎強鎮、產業富鎮、城建活鎮”的工作思路,着力“強化保障抓黨建、堅定不移抓產業、突出重點抓場鎮、量力而行抓投資、規範運行抓管理、統籌兼顧抓民生”六大工作重點,堅持穩中求進,全面攻堅,大見成效的工作基調,圓滿完成了鎮黨代會制定的目標任務。四年來,鎮黨委一班人精心謀劃,努力工作,以幹部作風建設,清單工作法爲抓手,共爭取各類項目資金近5000萬元,投資各類項目近70個。目前全鎮所有行政村均通水泥路,80%以上自然社社道均進行了硬化,整修了病害,極大改善了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對場鎮進行了美化、綠化、亮化工作,場鎮功能配套進一步完善,場鎮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閬儀交界處精品場鎮地位凸顯。全鎮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形成了以辣椒、青菜、韭黃爲主導的循環產業,實現了羣衆的持續增收。以民生改善爲目標,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20xx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做好清單工作法各項工作開展。

我鎮把黨建工作作爲一年工作的重點,堅持黨委書記親自抓,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爲本、依法治鎮、和諧發展,把黨建工作作爲一切工作的基礎,狠抓黨建不放鬆,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組織保障。

1、深入開展黨建工作,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全年開展了黨代年會制試點工作和慶七一活動;轉化軟弱渙散黨支部1個(**村支部);深化了“三走三訪一評”,開展機關幹部“走基層”活動,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困難羣衆187戶,解決實際問題50餘件;鎮村(社區)全面推行清單工作法;全鎮規範了遠程教育站點建設7個;開展了警示教育和幹部述職諾廉活動,並對xx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宣講。

2、突出抓好黨員幹部隊伍建設。認真開展三嚴三實活動,抓好黨員隊伍建設,以增強黨性修養、提高黨員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履行黨員義務和職責爲重要內容,清理和處置不合格黨員,努力造就一支形象好、作風優良、先鋒模範作用強的高素質黨員隊伍。

3、建立健全鎮、村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鎮村財務管理和政務、村務公開制度;堅決查處發生在羣衆身邊的黨員幹部組織紀律渙散、工作作風漂浮、失職瀆職、執行力差、徇私舞弊等行爲,做到了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幹部清正。

二、堅定不移抓產業,做好精準扶貧,助農增收。

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穩步推進、探索發展的原則,認真吸取了在產業發展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在幹羣培訓,引導上下功夫,着力解決他們的思想認識,思想觀念,做到任務明確,措施具體、宣傳到位,狠抓了工作的落實和考覈逗硬。

1. 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主要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社+支部+大戶+農戶的模式,新建小微園區53個,有效帶動全鎮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精準扶貧工作紮實推進。嚴把貧困農戶精準識別關;強力整合各行業資金650萬元爲精準扶貧項目提供項目資金保障;形成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助推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強力推動了**村精準扶貧工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種植特色蔬菜200畝。

3、特色產業扶持壯大。依託裕農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各村分社,規模種植海椒、韭黃等蔬菜2400畝,培育家庭農場7個,種養大戶4戶,實現全年總收益900萬元以上,解決了250個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三、做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場鎮建設規範有序。

按照年初提出的“美麗鄉村、平安”的口號和“精品場鎮、宜居場鎮”的目標,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全鎮新建垃圾收集及轉運池91口,成立6支環境整治及清掃隊伍。

2、強力推進場鎮“兩違整治”, 新劃設標誌標線,投入資金120萬元,新建場鎮污水處理站一處,解決場鎮1500餘人的排污問題。

四、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羣衆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改善。

鎮黨委、政府根據20xx年農村公路建設立項十分困難、資金嚴重缺乏的事實,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爲、羣衆參與的原則新建農村公路。採用競爭立項修建羣衆願意修的路、願意參與的基礎設施建設,所有基礎設施建設都進行了立項、設計、預算、財評、招投標等。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做到了穩步推進,基本做到了不負債盲目搞建設,全年累計完成了以下投資:

1、新建村道水泥路10.6公里(**1公里,**3公里,**3.6公里,**村3公里)。

2、新建蓄水池6口、便民橋1處、提灌站1處、渠系3000米、場鎮污水處理站1處、維修3口。

五、堅持依法治鎮,堅定不移抓好安全、信訪、維穩工作,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依法治鎮,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增強幹部及羣衆的法治意識。加強“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制度建設。切實抓好安全穩定信訪工作,以民爲本,認真聽取羣衆的訴求,正確處理羣衆內部矛盾、糾紛,積極查找、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全面建立各類安全、信訪維穩等工作臺賬,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0餘件次,確保和諧穩定。

六、加強社會事業和基層陣地建設。

加強各村活動陣地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及相關制度,支持中心校整合教育資源、調整教育結構,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完善了配套建設,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繼續支持配合衛生體制改革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強力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嚴格計生執法,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加大計生工作考覈獎懲逗硬力度,確保計生工作上臺階;搞好廣播、電視工作,通過自辦頻道着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農村實用技術等,提高收視率和收聽率,提倡健康文明娛樂活動,豐富羣衆文化生活。

七、統籌兼顧抓民生改善工作,促民和,化民怨。

鎮黨委、政府將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着力點,以改善民生、人民滿意作爲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實施了教育助學、勞動技能培訓。整合各類資金60萬元進行了扶貧濟困、地質災害搬遷、農村危房改造、醫療衛生、救災、救濟、農村飲水、防疫等方面民生工程;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四免一補”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各類惠農政策;大力開展新農合、新農保、農村小額人身意外保險;投資60萬元新建**村幸福養老院;辦好敬老院,解決好五保老人老有所養;強化對低保工作的管理,嚴格准入制和動態管理,確保特困戶等低收入羣衆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並提高特困戶、低保戶、殘疾戶發展產業的獎勵補助水平;積極搞好農民勞動就業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農民有序外出務工和經商辦企業。

20xx年工作安排

二、突出特色創新,抓好產業發展,促進產業提質增效。

(一)堅持因地制宜,規模適當,穩步推進的原則,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近幾年我鎮農業產業發展的情況來看,我們將繼續堅持以辣椒、韭黃、青菜爲主導的蔬菜產業,重點在**村、**村、**村打造50畝以上園區各1個,打造10畝到30畝以上園區**村1個、**村4個、**村2個、**村2個、**村3個,基本完善園區內道路、水利設施等建設,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好示範帶頭作用。

(二)加快新型主體創建,着力專業合作和家庭農場培育。

積極對接中、省、市的相關文件要求,努力將種養大戶培育成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積極協調其項目、資金、用地等需求,投入60萬元,通過財政獎補的方式鼓勵其育大做強,在辣椒、青菜種植、收購上主要依託裕農專業合作社的優勢平臺,預計全年種植辣椒550畝,青菜700畝。在生豬發展上主要依託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同時探索生豬的寄養、託養等模式,在韭黃的發展上主要依託字庫山家庭農場,預計全年新培育家庭農場2個,規範化運轉專業合作社2個,建設示範家庭農場3個,新培育種養大戶8戶。

(三)創建蔬菜品牌,通過營銷模式創新,擴大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

嚴格控制蔬菜生產質量關。從選種、用藥、採收、包裝等每個環節入手,按國家相應蔬菜生產標準要求,確保產品質量,加強對辣椒、韭黃的宣傳力度,積極與農業、工商等部門對接,註冊產品商標。鼓勵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對辣椒和韭黃進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引入互聯網+銷售的模式,對蔬菜分類包裝,下單配送,對個別高端客戶,可引入電子設備,對產品生產的每個關鍵環節進行電子監控,提升產品的說服力、競爭力,讓消費者吃的放心,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三、突出精準扶貧,抓好脫貧攻堅,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根據中、省、市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全面制定科學的扶貧規劃,同時結合精準扶貧戶實際,分戶制定切實可行,羣衆認可的幫扶規劃及措施,贏得貧困戶的積極配合和支持,嚴禁將到戶資金直接發放現金。探索貧困戶脫貧的長效機制,成立精準扶貧辦公室,引導把握全鎮精準扶貧工作,確保我鎮在20xx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

(一)強化對精準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全面提升全鎮廣大幹羣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認識。

通過廣播、電視、會議、傳單、義務宣講等多種形式對精準扶貧的政策予以宣傳,確保政策知曉率達95%以上。幹部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要心懷廣大羣衆,特別是貧困戶,確保精準扶貧不落下一戶真正的貧困戶,同時也要引導廣大羣衆,精準扶貧戶的評定有相應的標準,鎮村對其他未達到精準扶貧戶要求的貧困戶也有其它幫扶措施和手段。

(二)抓住精準扶貧關鍵環節,確保工作實效。

一是要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確保對象精準。只有對象精準,才能扶真貧,體現扶貧的意義。二是要在精準規劃上下功夫,確保因村因戶施策,要根據各村、各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逐村逐戶徵求,引導羣衆意願,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三是要在精準幫扶上下功夫,確保羣衆得實惠。積極與市級部門對接,確保特困戶有市級領導幫扶,一般貧困戶有鎮村幹部幫扶,同時在幫扶措施上出實招,要對貧困戶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投入。四是在資金精準使用上下功夫,確保財政扶貧資金,行業部門資金使用到位。在資金使用上嚴禁給貧困戶直接發放現金,但也不能剋扣應該給貧困戶的扶貧資金。行業部門的項目資金要徵求廣大羣衆及貧困戶的意見,按項目實施意願進行排序,優先解決羣衆急需的項目。五是要在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建立上下功夫,確保羣衆通過產業長期持續受益,通過能力培訓、土地轉包託管、土地代管、土地資金入股等多種方式探索長效機制的建立。六是在程序把握和軟件資料上下功夫,確保脫貧攻堅順利完成。在精準扶貧上一定要嚴格把握程序,確保每個環節的軟件資料真實、完整,做到有據可查,接受廣大羣衆的監督,確保第三方機構的評估順利通過。

(三)逗硬考覈,嚴格執紀問責。

各級幹部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主動作爲,嚴格把握精準扶貧的政策要求、關鍵環節、確保扶貧實效。鎮上將對扶貧工作予以單項考覈,對工作不實,工作不力的幹部將嚴肅追究責任。

四、突出功能完善,抓好場鎮建設及管理,促進場鎮品味提升。

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場鎮在硬件建設和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但離閬儀兩縣市交界處的“精品場鎮”目標仍有較大差距,20xx年在場鎮的建設和管理上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場鎮建設管理辦公室,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居委會的主體作用,牢固樹立場鎮是我家,場鎮管理靠大家,管好場鎮爲大家的意識。一是居委會幹部、清掃保潔人員分片包乾,做到每日一清掃、兩清運,24小時保潔,場鎮管理辦公室制定嚴格的考覈辦法予以獎懲,加大巡查、檢查力度,確保衛生不留死角,時時處處有人管。二是繼續實行“門前五包”並廣泛宣傳,使羣衆養成愛清潔,定時傾倒垃圾的習慣,對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和行爲予以批評教育,屢教不改的可依據居規民約予以處理。三是強化對場鎮秩序的規範,對車輛亂停亂放,擺攤設點不規範的行爲予以制止,可會同公安、工商予以處罰。四是強化對場鎮用地和建房的管理,必須規範土地的使用和建設的秩序。村建、國土必須全力配合,依法制止少批多佔,不批就佔,民間買賣土地等違法行爲,治現超層,超規劃建設,特別是建設三層及以上的房屋必須嚴格質量及安全管理,實行強制保險並報質報監。

(二)有序推進場鎮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場鎮功能完善。

一是場鎮污水處理站加快推進,力爭3月底投入運營,同時完善污水處理站外的公路建設。二是新建場鎮公廁1處。三是力爭市場建設啓動。四是力爭整修黃果樹至**處的街道。

五、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抓好項目投資,全面改善人民羣衆生產生活條件。

一是20xx年繼續採用“三個一點”的辦法,廣泛籌集資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爲,羣衆積極參與籌資方式,嚴格落實競爭立項,農村公路建設每公里羣衆籌資原則上不低於20萬;二是羣衆全程參與項目的立項、設計、預算、財評、招投標等工作,確保各個環節都有羣衆參與,真正讓項目建設在陽光下運行,接受廣大羣衆監督;三是羣衆全程參與工程的施工、質量、安全等管理,各項目村要吸收村民分別成立綜合協調組、資金籌集使用組、安全質量監管組,並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能職責,確保結算透明,資金支付安全;四是積極向上級相關部門爭取各類項目及資金補助,降低項目建設風險,確保不新增債務。同時全年化解歷史債務20萬元。20xx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做好以下幾個項目:

(一)擬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1、投資300萬元,新建村道水泥路5公里。

2、投資40萬元,新建蓄水池及**5口。

3、投資20萬元,完成 130人的人畜安全飲水工程。

(二)擬爭取的項目

力爭1800萬的土地整理項目20xx年下半年實施。

(三)“十三五”儲備項目

力爭野人溝水庫完成省發改委評審。

六、突出依法治鎮,抓好安全信訪穩定等工作,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一)着力提高全民法治意識。堅持“憲法至上”,深入開展以憲法爲核心的法治宣傳教育,紮實推進法律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單位、進村(居)、進家庭、進院落等活動,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示範作用,帶動幹部羣衆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形成全民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社會風尚。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和社會誠信意識。

(二)深入推進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嚴格黨委政府、村(居)重大決策及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做到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推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爲、法定職責必須爲”。堅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強對執法司法活動監督,着力規範執法司法行爲,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三)大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完善和推廣基層羣衆自治制度,注重以村規民約等社會規範協調社會關係,不斷提高村(居)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依法維護羣衆利益機制,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創新信訪工作,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深入推進社會網格化管理,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邪教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

(四)牢固樹立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好安全促發展、安全是最大民生的理念。要建立安全、信訪、穩定臺賬,並完善責任追究機制,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真正做到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在安全上:一要落實具體責任人員,強化隊伍建設,做到有人做事;二要明確具體職責,解決幹什麼的問題,比如全鎮的道路交通安全、建築、食品衛生、煙花爆竹及消防安全就是重點,各村道要安裝提示警示標誌、設置錯車道等;三是解決怎麼幹,對誰負責的問題,根據職責需要,賦予相應的權利。依法妥善處理羣衆訴求,開展平安創建;依法嚴厲打擊邪教和各類違法犯罪行爲。

(五)繼續實施好教育助學、勞動技能培訓、扶貧濟困、地災搬遷、危房改造、相關救濟、農村飲水、畜禽防疫等民生工程。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的“四免一補”政策,強化對學校、衛生院的監管,大力開展新農合、勞動保障、農村小額人身意外保險等工作,特別要準確覈實參合人數,做到應保盡保,全面宣傳新農合的相關政策。關心、關愛睏難弱勢羣體,解決他們的吃、穿、住、醫等問題。關愛留守老人、兒童,重點從精神慰藉、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的幫助等入手,真正把他們放在心上。對低保實行動態管理,嚴格開展評議,確保對象準確,對相關救濟對象實施公示管理,確保政策執行的透明。搞好殘疾人的普查工作,嚴格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做好殘疾人“量體裁衣”個性化服務,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着力點,以改善民生人民滿意作爲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

七、突出改革創新,抓好農村改革政策落實、落地,激發社會活力。

20xx年是改革之年,抓好農村的改革創新,確保涉農政策的落地生根,才能真正激發農業、農村、農民的活力。主要應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一)土地預流轉工作。

當前部分業主、大戶缺乏土地等生產資料,嚴重影響他們的規模化經營和進一步發展壯大。另一方面,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留下了大片的撂荒土地,無人耕種,嚴重影響了糧食安全和農產品多樣化供給。只有通過徵求羣衆意見,與農戶簽訂協議,把土地集中成片整合起來,並掛網招商,確保有業主、大戶參與,這樣既保證了農民利益不受損失,又可以通過業主、大戶的帶動,轉變羣衆思想觀念,激發羣衆發展致富。

(二)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根據上級安排,我鎮今年開展確權頒證工作,目前鎮上的工作方案已經出臺,各村一定要組織好人員,抓住時間節點,搞好業務培訓和政策宣傳,確保數據準確,資料完善,內容真實,並做好各項數據的收集、整理、歸檔、存檔等工作,順利完成確權頒證工作。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6

同志們: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失時機抓“三農”。今天這次會議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市委十屆五次、六次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部署**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

一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以列入全省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縣爲契機,以推進整體移民搬遷爲抓手,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實現“三農”工作全市綜合排位“三連冠”,榮獲七個方面的單項先進,爲全市單項先進最多的縣市。特別是探索了一條“以縣爲龍頭、縣鎮村三級聯動、縣城帶動鎮村”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羣衆自願;全域規劃、三級聯動;整體搬遷、梯度安置;兩分兩換,綜合推進”的新模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委強衛書記、鹿心社省長先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將這一做法轉發至全省各設區市和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尚勇副書記、姚木根副省長、鍾利貴副主席相繼深入我縣開展專題調研,先後有來自省內外的3個省、10個設區市、100多個縣(市、區)到學習考察,全國扶貧搬遷工作交流研討會、全省搬遷移民扶貧研討會、全市搬遷移民鎮村聯動現場會相繼在召開。“三農”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爲全縣實現進位趕超贏得了主動、提供了支撐。明天將召開全市目標管理考評表彰大會,我們拿了第三名二等獎,“三農”工作的先進位置功不可沒。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辛勤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剛纔,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治軒同志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緊密結合了我縣“三農”工作現狀,講得實實在在,非常符合我縣實際;張林同志對如何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鞏固“三農”基礎地位

中央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連續20xx年下發1號文件指導農業農村發展。今年把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七位政治局全部參加;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出發,高屋建瓴、深刻精闢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在講話中深入分析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形勢,並就依靠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農”工作職責等重點任務作出具體部署。剛纔,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精神,從中也可以感受到省市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村範圍廣,農業人口多,農村土地少,“三農”基礎是否穩固,地位怎樣,工作怎樣,顯得尤爲關鍵,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強工興城”作爲趕超發展的重點,但是並沒有削弱農業的基礎地位。相反,這是從更高層次上、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強農業農村工作。農業基礎是戰略,怎樣抓是戰術。從全國或者實踐理論來說,工業與農業歷來是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農業爲工業提供原材料,對工業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沒有昨天農業打下良好基礎,就沒有今天工業化推進的可能;反過來,工業化爲農村人口轉移創造條件,爲農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從一個地方來說,工業化爲農村面貌改善、農業條件改變提供財力支撐;工業化城鎮化可以有效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從而致富農民。發達地區也有“三農”問題,但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高,矛盾也就不突出,所以要根本解決“三農”問題,出路在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統籌“三農”工作。我們一直強調要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的變化,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思維定勢,堅持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理念統籌“三農”工作,在發展工業中做強農業、在建設城鎮中繁榮農村、在減少農民中富裕農民;同時提出:用農民建房管理、土地流轉助推工業化、城鎮化,現在可以加上整體移民搬遷、城鄉發展一體化助推。現在很多專家說,解決“三農”問題靠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和標準化,這話沒有錯,但農業的“四化”只是解決農業的問題,沒有解決農民的問題,農民問題解決不了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建成小康,農業、農村特別是農民富裕是最大的短板。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要強,農業必須強;要美,農村必須美;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主動把“三農”工作放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謀劃,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二、要牢牢把握“三農”工作重點

農業農村工作內容很廣、任務很多,必須把握重點、抓住關鍵。這次會上,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了工作意見;剛纔,治軒同志對今年的“三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張林同志提出了明確要求。這裏,我就不再面面俱到,主要強調七項重點工作。

1.要抓統籌。城鄉一體化是我們正在探索的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作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所以在統籌抓好“三農”上,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整體移民搬遷、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年我們只搞了縣城安置的試點,**年要出臺縣、鄉(鎮)、村三級梯度安置政策,同步啓動鄉鎮安置和中心村建設試點,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發展局面。今年鄉鎮安置的試點主要選在渣津鎮,要把中心村建設作爲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剛纔,治軒同志對中心村建設作了具體安排,這裏我就重點談談,“爲什麼要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特別是中心村建設?”我想有以下幾點理由:①是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在農村唯有靠消費支撐,而要促進消費,唯有把農村人口聚集起來,我們現在很多鄉鎮1-2個村合在一起養不起一個理髮室,根本無消費可言,所以我們要搞中心村建設;②是節約基礎投入的需要;③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需要;④是節約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需要;⑤是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需要;⑥是提升農村形象,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甚至是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們全縣共規劃了125個左右中心村,今年要啓動建設30個左右,各鄉鎮要按照“全域、凸顯特色、三個集中”的原則,按照戶主申請、村鄉(鎮)申報、縣級審批的程序,每個鄉鎮申報1箇中心村進行試點建設。中心村建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因勢利導,科學設計,儘可能少佔耕地,根據地形地貌,依山就勢,高低錯落來佈局;②要大力推廣新戶型;③佔地面積不宜過大。最後提醒一點,中心村建設主要領導必須親自過問,確保穩定。在操作過程中要注重與打造特色相結合,與新農村示範點建設相結合,與農村建房管控相結合,真正打造一批示範帶動力強的中心村。另一方面,要抓好示範鎮建設。集鎮處於城市和鄉村的中間地帶,一頭連着城市一頭連着鄉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橋樑與紐帶。要按照“有發展基礎、有特色產業、有文化底蘊”的要求,大力推進示範鎮建設,統籌解決好用地和資金問題,打造一批“建設一流、環境優美、商貿繁榮、管理有序”的新型集鎮,使其成爲吸納農民進城鎮居住和從事二三產業的載體,成爲擴大內需啓動農村消費的平臺,成爲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服務等方面的便民利民中心。這裏再次強調,一般集鎮原則上不能擴張規模,要按照全域規劃要求,採取鎮村聯動的模式,將集鎮的整治提升與中心村建設結合起來,做精做美做特集鎮。

2.要抓基礎。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目前的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尤其是近幾年來,由於特大幹旱、低溫寒潮、嚴重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我們要抓住國家持續加大“三農”投入,特別是大興水利的重要機遇,下大力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今年可以全面完成“”中小河道治理任務,基本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儘快讓水渠之間連通,讓“毛細血管”延伸,緩解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今年要啓動建設17座省一般小㈡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規劃內13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抓好11個鄉鎮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同時要加強農村山塘的維修和管理,消除安全隱患。二要加快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農田建設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的必然之路。這幾年上級有政策支持,羣衆有實際行動,我縣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大橋鎮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效果很好。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紮實推進幾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基礎。

3.要抓產業。產業既是城鎮發展的支撐,也是農村發展的支撐,只有加快產業發展,才能富裕農民,繁榮農村。如果不能形成覆蓋農戶、連接市場的產業化的生產組織模式,農業發展就只能停留在“提籃小賣”的水平,不僅難以創造新優勢,就連我們曾經引以爲榮的優勢也會逐步喪失。我縣農業產業有基礎、有特色,關鍵要彰顯特色,揚優成勢。一要彰顯產業特色。要按照“加快發展茶葉、鞏固發展蠶桑、保護髮展林業、審慎發展畜牧業”的總體要求,彰顯產業特色,做強做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茶葉產業:①扶龍頭。由龍頭企業制定產品標準;統一包裝;整合小規模的茶葉加工企業;加大宣傳推介;大力開展市場營銷。②擴大加工企業生產規模。③擴大茶葉基地。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從而擴大基地規模。④提升技術含量。推廣科技種茶;打出有機茶、生態茶的牌子。⑤挖掘茶葉文化。鞏固發展蠶桑產業:①要積極推進小蠶工廠建設,減少蠶農需要掌握種養技術程度;②要扶持龍頭,鼓勵創新,推廣鮮繭繅絲等先進技術;③要推進蠶桑綜合開發利用。要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搞好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二要注重因地制宜。要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特色,統籌考慮所有流轉土地、山林的土質,老百姓的耕種習慣,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切實做到宜林則林、宜茶則茶、宜桑則桑,絕不能以砍伐林山、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來換取所謂的產業發展。三要扶持龍頭企業。一個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能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我們要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採取政策扶持、信貸支持的方式,重點扶持能夠推動桑、茶、林、畜等主導產業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參股、聯合等方式,整合資源要素,發展成爲規模化、集團化、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四要加快土地流轉。有規模纔有效益,有規模才能賺錢。我們一定要通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現在外出務工青年很少回到農村種田,在家種田的大都是50—60歲的老人,廣種薄收、效益低下,部分耕地長年拋荒。各地要把外出務工和進城農民的田地,在“依法、自願、有償”原則下,通過租賃、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種養能手、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整村整組或集中連片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4.要抓保護。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推進我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一要保護好青山。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切實抓好“刀口留樹、火口留樹、蟲口留樹”等各項工作。①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縣林業局要對鄉鎮申報的封山育林面積進行定期檢查,每季度向縣委、縣政府報告情況,確保全縣300萬畝封山育林面積穩中有升;沿修河、高速公路、主幹道可視範圍內實行全面封山;鼓勵全鄉(鎮)、全村、全組和聯戶等多種形式的封山。②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出臺政策,支持植樹造林,鼓勵老百姓自發造林;大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圍繞村莊、集鎮、行道、縣城抓好植樹造林工作。③要鞏固林業秩序整頓成果。縣林業局和森林公安局要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偷砍偷伐、非法販運林木等違法行爲;對原有案底的犯罪嫌疑人要追究到底,新發案的要堅決打擊;對保留下來的木材加工廠要規範管理,杜絕新上木材加工廠。④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利用“三冬”工作分配任務,以鄉村爲責任主體,建好防火隔離帶;通過植樹造林滅掉山下和路邊的茅草,從源頭上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二要保護好綠水。要加大對河道採砂、涉河建房和向河道填土等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確保河道及周邊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要加強對已整治河道和水庫山塘的維護管理,這幾年我們投入河道整治和水庫險加固的資金在3個億以上,如果後續管理跟不上,這筆資金將會“打水漂”。三要保護好耕地。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我們要嚴防死守耕地紅線,劃定保護“高標準農田”紅線,堅決杜絕亂佔耕地的開發建設行爲。

5.要抓管理。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爲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說實話,目前鄉鎮農村管理這一塊基本流於形式,鄉鎮與職能部門主要圍繞招商、財稅、穩定等方面展開工作,也忽視了對農村的管理,從而導致農村亂象叢生,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杆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的現象相當普遍。比如,房屋亂建的問題,雖然我們出臺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打擊力度,佔地佔河建房的少了,但沿路挖山建房的現象仍屢禁不止,新戶型也建得不多。爲此,我們要紮實開展以“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杆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爲重點的農村“六亂”治理工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爲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關於房屋亂建、墳墓亂葬的問題我們早已安排,希望鄉鎮和相關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實;其他“四亂”問題,請農工部和相關部門儘快拿出解決辦法,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同時,管理好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的政策、法律、“一票否決”都沒有變。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鄉實施關愛留守老人“五個一”工程,對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其他鄉鎮也要積極尋求解決農村“三留守”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

6.要抓扶貧。解決貧困問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實施移民搬遷。這一方面,我們進行了多年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這個辦法不可能一時半會解決所有的貧困人口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面上的扶貧工作,要按照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的扶貧政策。要加大縣直部門和單位包村幫扶力度,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加大扶貧投入,把移民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智力扶貧、保障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着力構築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7.要抓改革。當前影響和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突出表現爲“三個不適應”:一是分戶經營、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與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要求越來越不適應;二是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產、小批量產品與市場經濟的大批量需求越來越不適應;三是農業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與農業的規模經營越來越不適應。爲此,我們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要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做好宅基地、房產登記準備,積極開展農民房屋產權調查登記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地籍調查。要繼續推進土地、山林經營權的規範有序流轉,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面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工作。要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服務的問題,特別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做到“農技推廣有人管、有人幹、有錢做”。

三、要強化“三農”工作的組織保障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關鍵在領導,根本在落實。全縣上下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創新舉措、真抓實幹、形成合力,確保農業農村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強化領導。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齊心協力抓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今年是農業農村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縣城鄉一體化中心村開始試點的啓動年,同志們更要重視“三農”工作,熟悉農業、瞭解農業,多到農村去走一走、多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真正瞭解農民訴求和期盼,真心實意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領導“三農”工作的水平。

二要加大投入。對“三農”的投入主要有五個渠道:①財政補助;②整合政策;③向上爭取;④積極自籌;⑤引入社會資金。各鄉鎮、各部門要掌握好政策、實施好項目、管理好資金。相關部門要加大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用到中心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

三要形成合力。昨天召開了全縣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鄉村兩級要以深入開展此次活動爲契機,加大調研力度,全面掌握目前農村的現狀、農業的需求、農民的期盼,並結合各自實際,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水平;要全面瞭解村級組織建設現狀,對軟弱渙散的後村進村班子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達標的要堅決予以調整;要強化鄉鎮黨委對村(居)黨支部的領導,如果連“下級服從上級”組織原則都不要的村(居),不管什麼情況,都要堅決予以調整。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指導服務職能;有關部門要增強興農、強農意識,始終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三農”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揚鞭催駿馬,奮力正當時。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紮實工作,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爲全縣經濟社會趕超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7

同志們:

剛纔,從兵鎮長對當前農村財務管理、資金收繳、苗木管護、秸稈焚燒和防汛抗旱等工作作了具體的安排部署,講的很全面,也很到位,請大家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結合幾項重點工作,就做好今後的農業農村工作再講幾點意見:

一、準確把握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真真切切地認識到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去年,是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也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質量效益較好的一年。今年,是“”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全鎮農業和農村工作,對於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快城鄉統籌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目前情況看,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佈置的工作基本都能夠推進得力、落實到位,農口條線的同志工作非常辛苦,工作也得到黨委政府的肯定。但客觀審視當前我鎮的農業和農村發展形勢,可以說既有難得的發展機遇,又面臨着不少困難和問題。

從政策機遇上來看,一是中央和省市區對“三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減。二是對我鎮農業園區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重點更加突出。三是對規模和層次的要求更高,流轉土地、項目推進、科技含量都是強勢督查推進。特別是近期發生的農產品市場問題,中央和國務院反映非常迅速,應該說當前從上到下,對“三農”工作的重視程度、政策支持達到了空前。

從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上來看,一是抓了多年的農業產業化,目前還處在初始化階段,產業化程度不高。二是農民持續增收的渠道不多。目前看,三大產業對農民持續增收的貢獻基礎非常薄弱。農業上,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生產成本加大,農業增效促增收的空間相對縮小;工業上,雖然物價上漲帶來一定的工資性收入有所增長,但項目引進少、工資性收入增長面不廣的問題非常突出;三產服務業上,由於城鄉統籌推動三產擴張的局面尚未形成,與市、區融入度還不高。三是我們的一些黨員幹部在抓農村工作上思路不活、辦法不多,習慣於憑老經驗、老思維辦事。

因此,各村居、各單位一定要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趨利避害,發揮優勢,搶抓機遇,乘勢而爲,確保全鎮“三農”工作在新的起點上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抓實抓牢事關大局的一些重點問題,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當前及今後,我們要着力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解決項目少、投融資難的問題,突出抓好項目建設。我鎮的現代農業示範園是一個品牌,打響、做特、做大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爭取實施更多的農業項目。我們要搶抓政策機遇,敏銳把握投資導向,加強對外銜接聯繫,精心論證儲備一批好項目,及時申報一批大項目,千方百計把有政策的、能爭取到的、該爭取的項目和資金一個不落地爭回來,確保全年實施的項目規模和數量比去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要按照分頭爭取、政府統籌、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大支農項目資金整合力度,優化組合,拼盤匹配,傾斜集中到確定的重點工作上來,集中到產業開發、新農村建設上來,集中財力建辦一些大事、好事。在這個問題上,希望農口部門一定要有大局意識,切實改變各自爲政、分散投入、零敲碎打、撒胡椒麪的現象。實事求是地講,近幾年我鎮在產業開發上下的決心、花的氣力很大,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始終有一種錢花了、成果不大的感覺,究其根源,還是項目的問題,沒有項目,就沒有形象,更談不上農民增收。

二要解決基礎條件差、設施不配套的問題,突出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要抓好四件事:一要抓路。通組公路、機耕道都要有計劃,都要計劃確保實施到位。二要抓水。郭猛的河道髒亂差全區有名,是城鄉統籌的重中之重。黨委政府已經將河道整治列爲本屆的重點工作。請相關單位認真抓好落實,我們要組織好調研和實施。三要抓新農村建設。郭猛的新農村建設思路就是以點帶面,要按照區委要求,切實抓好楊侍和三灣兩個點,從人力和資金上保障,高起點、快推進。

三要解決執行政策不規範、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問題,突出抓好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當前,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各級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農村工作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我們做好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黨委政府對農口資金絕不克扣一分錢,我們一定要增強政治意識,抱着對組織、對羣衆、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不折不扣地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村低保、救災救濟等強農惠農政策,嚴格執行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冊明、一折統”支付方式,按時足額發放到羣衆手中,絕對不能截留和挪用。要嚴格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程序,絕不能向羣衆伸手多攤多收一分錢,更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引發矛盾和羣衆上訪。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投入越來越大,管理越來越嚴,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該發的錢要一分不少的發下去,不該收的錢一分也不能收,這是一條“紅線”,大家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今後,如果哪個部門有截留、挪用政策性補貼、向羣衆多攤多收的行爲,在發放惠農補貼資金過程中違規操作,誰出了問題誰負責,鎮裏要嚴肅查處,堅決實行“一票否決”,決不姑息遷就。

關於今天佈置的幾項具體工作,我想講幾點意見。

一是財務規範化管理問題。要重點抓住三個方面:第一,要明確管理的內容,就是資金、資產、資源“三資”管理。第二,要明確管理的關鍵,就是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農村工作的主體是村居,村居幹部在財務上不清,工作就無法開展,矛盾問題就特別多,更重要的是由此產生的後果和影響難以估量。我們的村居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沒有本事把賬理好,就要特別注重公開,不要賬理不好,矛盾處理不好,黨委政府有意見、羣衆也有意見。第三,要明確管理的辦法,農經站、審計站要加大指導和審計力度,一月一理、一季一審。同時,對重點村居要傾斜,確保不出問題。

二是資金收繳問題。第一要明確任務,第二要明確時間要求,第三要抓住關鍵,要把宣傳和資金管理抓到位。從目前看,羣衆對政策的知曉度、資金的公開度非常關注,而我們絕大部分村居也沒有做到位。

三是綠化管護問題。關鍵是抗旱,一定要加大檢查指導的力度,千方百計提高成活率,千萬不能投入大量資金,工作卻給上級和羣衆留壞的影響。

四是秸稈禁燒問題。這是郭猛的老大難,也是全區“有影響”的工作。(區會精神,表態一改以往落後面貌)我想重點是要抓住四個方面:一是村組幹部、聯繫點幹部都要強化責任意識;二是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現在我們很多幹部已經不會做宣傳工作了,總認爲羣衆知道、羣衆難教育,要知道宣傳教育本身就是一項長期、需要潛移默化地進行,大家一定要革除怕做思想工作、怕做羣衆工作的想法。

五是防汛問題。今年的天氣很不正常,這項工作關鍵是要思想重視,準備充分。請沈鎮長把好關,預案、資金、人員、物資的方案都要制定好、保障好。

三、嚴格落實推進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措施,保證完成各項任務。

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各村居、各單位一定要打破常規,加快節奏,採取得力措施,全力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一是行動要迅速。農時不等人。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六月份以前是抓農村工作的黃金季節,前半年就要拿下主要任務。

我們要算好時間賬和任務賬,盯住重點抓落實,一週之內要見成效。

二是責任要明確。各村居、各部門要圍繞重點工作,儘快量化細化任務,特別是對剛纔佈置的幾項重點,要明確包抓領導和具體負責人,合理調派力量,確保每一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定了的事情全部落到實處。

三是督查要嚴格。今天的會議對各項工作安排的很具體,爲了搶抓時間,儘快啓動落實工作,除督查會,這次會後,不再專門召開專題會,一竿子到底。聯繫點幹部要抓指導和督查,特別是我們的職能部門,要按照李書記的要求,不是檢查、通報情況,而是要強化對下進行指導的職能,甚至幫助動手幹。

同志們,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希望大家堅定信心,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力推進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爲全鎮城鄉統籌發展再作新的更大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8

今天召開農業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年初總體部署,總結去年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安排部署今年任務,開拓創新,克難攻堅,真抓實幹,保增長,上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努力開創該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剛纔,農口5位局長就各自職能安排部署了今年重點工作,我完全同意,要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兩點意見。

一、20xx年全縣農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20xx年,該縣農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創新實幹,強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使全縣整體農業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3億元,其中養殖業增加值6.5億元,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進入農業產業化體系的農戶達6.8萬戶。

1、植樹任務超額完成。

經過全縣幹部羣衆共同努力,克服資金短缺、苗源緊張等困難,去秋今春植樹造林12.9萬畝,植樹1038萬株,超額完成縣下達的任務,共打機井300眼,動土257.7萬方。

2、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年農作物總播面達102.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57.9萬畝,經濟作物44.9萬畝,預計糧食總產2.3億公斤,其中秋糧2.1億公斤。完成了57.9萬畝的糧食直補工作,向13萬種糧農戶發放補貼款4172.17萬元。

3、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在出現“三聚氰胺”事件後,克服了社會、市場等諸項不利因素的衝擊,全縣畜牧業生產繼續保持穩定發展。

4、蔬菜生產保持穩步增長。全縣蔬菜播種面積10.5萬畝,產量36萬噸,全縣保護地面積達3.47萬畝,其中今年新增設施農業面積8331畝,特別是萬畝都市型農業示範園新建設施面積1530畝,王口鎮西嶽莊、南茁頭、臺頭鎮姜家場1500畝林地食用菌,陳官屯鎮西釣臺、良王莊鄉王家院、十里堡壽光式溫室,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帶動了農民增收,爲全縣設施農業的發展樹立了典型。

5、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一是水利工程進展順利。完成了馬廠鹼河右堤、大清河左堤加固工程,獨流鹼河右堤度汛復堤、馬廠鹼河左堤獾洞處理工程,七排幹清淤工程。實施了9條防洪撤退路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王口、臺頭、中旺3處集中除氟降鹽供水站,配置除氟降鹽設備3臺套;農村管網入戶改造工程,新建12處農村集中供水廠。全縣新打農用深井30眼。新增農機具918 臺套。二是完成了5.5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

7、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一是突出源頭控制,規範了投入品使用。全年共組織了16次專項整治檢查行動,對發現問題進行了及時處理。二是加強了無公害產品基地的管理和產品認證,對生產不規範、記錄不完善的基地提出整改意見,增強依標生產的能力。三是認真做好奧運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四是強化飼料生產企業、奶站監管,確保該縣生鮮牛奶質量安全。“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制定了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成立了奶站監管領導小組、飼料生產企業監管領導小組,層層落實整改任務,建立健全生產和管理制度,使該縣在這次事件中平穩度過。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在座各位分不開的。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一年來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

雖然該縣農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該縣農業經濟發展進程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在下一步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努力做好20xx年各項重點工作,實現農業發展新突破

20xx 年該縣農業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以促進農民增收爲目標,以發展沿海都市型現代農業爲方向,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生態化、設施化、標準化建設爲重點,以項目建設爲載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依靠科技支撐,落實各項措施,努力構建質量效益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促進該縣農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20xx年農業工作的主要目標是:農業增加值達到14億元,同比增長7.4%。糧食種植面積確保70萬畝,蔬菜播面12萬畝,植樹10萬畝,531.1萬株(其中育苗1萬畝)。養殖業增加值達到7.5億元,生豬飼養量65萬頭,奶牛存欄2.75萬頭,肉雞飼養量2200萬隻,肉牛飼養量1.5萬頭,肉羊飼養量40萬隻,蛋雞存欄95萬隻,牛奶產量17萬噸,禽蛋產量1.4萬噸。水產業投產水面3.8萬畝,水產品產量2.8萬噸。

年內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1、抓好生態林建設工程。全縣造林10萬畝,包括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綠化造林1.2萬畝,完成土方150萬方,新打深井144眼,架設高壓線路105公里,整修機耕路80公里;林海循環農業示範區綠化造林4萬畝,完成土方180萬方,新打深井80眼,架設高壓線路115公里,整修機耕路95公里;唐津、京滬等高速公路綠化工程,新增植樹1.7萬畝,186.1萬株,花灌木3.5萬株。完成土方300萬方;其它綠化工程新增植樹3.1萬畝。

2、抓好設施農業(種植業)建設工程。新建設施種植業面積1.5萬畝,其中林地食用菌5000畝,日光節能溫室1000畝,大棚9000畝。

3、抓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做好3000畝示範區規劃,明年啓動核心區1000畝建設工程,包括新建日光溫室500畝,完成核心區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

4、抓好文明生態村創建工程。創新文明生態村50個,建設重點包括:鋪設地下排水管道110公里,道路硬化100公里,里巷硬化60公里,建設沼氣設施3套,購置垃圾車100輛,垃圾箱1000個,修建健身廣場8萬平米。

5、完成5.5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完成5.5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新建揚水站2座,新打機井78眼,架設輸變電線路35公里,開挖疏浚渠道415公里,埋設地下暗管66.64公里,新建涵洞28座,整修機耕路51.03公里。

6、完成農用閘涵橋維修工程。對全縣重點流域的72座閘涵橋進行維修、除險、加固。

7、完成八堡揚水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八堡揚水站機電維修、土建工程、設施更新。

8、抓好飲水安全工程。在後明集中除除氟站安裝5t/h水處理設備和灌裝設備1臺套,解決49個村街5.7萬人安全飲水。總投資1140萬元,爭取市資金支持798萬元,需縣配套資金342萬元。

9、抓好管網入戶工程。新建11處集中供水廠,涉及111個村街,13萬人。

10、抓好菌棒廠建設。年內完成王口2個,臺頭1個年產1000萬棒的菌棒廠建設。

11、抓好林地設施養殖業建設。新發展村地散養禽類5000畝,新建標準化散養雞舍12萬平米,新增散養雞蛋規模52萬隻。

12、按照新建標準化飼養設施、自動飲水、消毒防疫設施、糞污處理設施、環境綠化美化等標準,完成4個生豬養殖場、1個奶牛養殖場、1個肉雞養殖場國家級示範場建設。

13、搞好土壤深鬆、激光平地項目建設。利用3年時間(20xx—20xx)每年實施深鬆土作業5萬畝,激光機械化平整土地作業1萬畝。

14、加快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新建農機專業合作社5個,每個合作社服務輻射面積達到2萬畝。

15、加快農田保護性耕作項目建設。年度實施面積5.5萬畝,通過實行土壤深鬆、免耕播種、秸稈還田、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措施,提高地力。

16、抓好農產品安全建設。購置設備、儀器、培育人員,重點加強對乳製品、瘦肉精、蔬菜藥物殘留等項目核測。

17、抓好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項目建設。對部分設施種植業、養殖業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

18、抓好“三個一”工程建設。涉及低收入農戶1951戶,主要建設冷棚1000畝,溫室500畝,新植速生楊2萬畝,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人。

19、搞好農業科技示範項目建設。重點抓好生態林科技示範引領工程、村地散養蛋雞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集成、西甜瓜栽培技術示範園應用。

20、抓好農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不發生大的疫情。

同志們,農業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工作辛苦,但做好“三農”工作直接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全縣經濟發展大局。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一門心思放在工作上,敢於吃苦,默默奉獻。要有大局意識,處處以事業爲重,以爲爭位。各部門、各鄉鎮要相互溝通、配合和支持,齊心協力做好今年各項工作。

“雨水”將至,春耕在即。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今天會議的部署,爭時間、搶速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推進農業持續發展,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9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的農村改革發展工作。這次會議之前,市委會進行了專題研究,郭書記就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會議已將郭書記的重要指示書面印發,大家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剛纔,志強同志對今年全市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和“三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對當前農業生產進行了具體安排,這是市委會研究的意見,大家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幾點。

一、在領會精神中持續求進

黨的以來,中央和省委就“三農”工作先後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了許多新要求,特別是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爲我們進一步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一定要認真領會中央和省委會議的精神實質,正確把握內涵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搶抓機遇,持續求進,齊心協力把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做好。

(一)把握好穩糧保供的政治責任。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雖然糧食連年增產,但農產品供求仍然處於“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的狀況,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仍然存在不可低估的風險和隱患,如果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只有把飯碗緊緊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所以,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工作目標確定爲“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創新添活力”。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也明確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盧展工書記要求,“要始終抓好農業和糧食生產,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盡責任、做貢獻。”郭庚茂省長要求,要“深入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規劃,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勇敢地擔負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信陽作爲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大市,保持糧食穩定增產既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自身850多萬人口吃飯問題的現實需要,更是實現“三化”協調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所在。我們不能因爲連年豐收而對農業有絲毫忽視和放鬆,必須時刻牢記肩上的責任,深入實施糧食核心區規劃和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爲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二)把握好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黨的明確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始終把“三農”放在全局中來謀劃,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探索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這其中最根本的是推進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這與省委提出在加快信息化進程中持續探索“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總體要求是一致的。我們必須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站位“四化”同步、協調發展的全局來統籌佈局“三農”工作,發揮好新型農業現代化基礎作用,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持續探索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統籌解決好“三農”問題。

(三)把握好強農惠農富農的優惠政策。中央和省委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強化農業補貼政策,加快讓農業獲得合理利潤、讓主產區財力逐步達到全國或全省平均水平;繼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規模,新增補貼向主產區和優勢產區集中,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對水稻插秧機械實行應補盡補;逐步擴大種糧大戶補貼試點範圍;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投入,重點支持糧食及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等等。這些政策含金量都很高,爲農村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增強了新動力。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用足用好政策“紅利”,抓好各項政策落實,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四)把握好農村改革創新的工作目標。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消除制約農業發展的體制障礙,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繼續深化農村改革,積極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步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其他各項改革。特別要尊重農民首創精神,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做好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及時總結推廣各地成功經驗。信陽作爲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和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繫點,我們應當積極發揮先行先試優勢,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不斷在農村土地流轉、金融創新、專業合作、社會保障、城鄉統籌、現代農業產業化、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探索新經驗,逐步形成一系列農業持續發展、農民穩定增收、農村持久繁榮的制度體系,努力爲全省、乃至全國農村改革發展作出新貢獻。

二、在破解難題中務實發展

近年來,我市持續探索“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不斷強化新型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作用,糧食生產在多年乾旱的情況下實現“九連增”,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7000元,農業農村發展持續保持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和好的氣勢,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爲促進“三化”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爲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從我市乃至全省、全國來看,保持農業穩步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的任務依然艱鉅,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小田塊、小農戶、小作坊、小村落”問題依然突出。因此,我們必須順應形勢變化,尊重客觀實際,遵循發展規律,用務實的態度、改革的方法、創新的精神積極破解發展難題,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一)要解決“小田塊”問題。適度規模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信陽人均耕地少,一般家庭不超過10畝,田塊細碎,農戶兼業化趨勢日趨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發展現代農業。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在“守住一條底線”,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限制不強制農民流轉承包土地的原則下,創新農村土地流轉的體制機制,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有序流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信陽作爲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土地流轉工作開始比較早,進展比較快,流轉比較多,糧食、蔬菜種植面積在100畝以上的經營主體2638個,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是農戶間的口頭轉讓或臨時代耕,沒有規範的流轉合同,缺乏長遠的規劃打算。實事求是地說,在當前人均一畝多地的情況下,不可能靠種自己的田致富。所以,我們必須深化土地流轉,實現土地流轉規範化、規模化、常態化。一要搞好確權頒證。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用5年的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妥善解決農戶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問題。市試驗辦要會同有關部門搞好調查研究,認真制訂方案,選擇1個縣區或者在每個縣區選擇1個鄉鎮開展試點,在此基礎上總結經驗,逐步推開,爭取用2—3年的時間全面完成。通過土地的確權頒證,依法確定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權利,真正讓農戶放心流轉、長期流轉,讓經營主體長期打算、長遠規劃。二要依法引導流轉。要抓緊制訂、完善支持政策,採取補助、獎勵等辦法,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要結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鼓勵農民採取互利互換方式,解決承包地塊細碎化問題。要積極創新要素配置機制,切實把國家新增補貼和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點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傾斜,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爲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創造條件。三要健全服務網絡。要加強縣區服務大廳、鄉鎮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網點三級流轉服務平臺建設,強化信息服務、政策諮詢、價格評估等流轉服務,規範流轉秩序,引導土地有序流轉。要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及時化解矛盾,維護農民利益,營造和諧穩定的流轉環境。

(二)要解決“小農戶”問題。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必須堅持,不能動搖。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着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新型合作組織,讓農民聯合生產、抱團經營,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平,解決一家一戶在發展現代農業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也是中央1號文件明確的重點任務。當前,我市農民合作社發展態勢較好、勢頭強勁,全市各類農民合作組織已經達到5000多家,他們在保證糧食生產、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些合作組織還存在着機制不健全、合作不規範、聯繫不緊密、社員不積極等問題。我們必須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範、強化扶持、提升素質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進一步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水平。一要增加總量。綜合運用政策引導、項目扶持、金融服務、技術支撐、獎勵補助等手段,繼續鼓勵興辦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類型合作社,加快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培育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切實提高各類主體引領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二要提升質量。按照農民、農地、農機、農藝“四農聯動”,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四位一體”的要求,推動由簡單互助向多元合作深化,提升合作水平,增加合作效益。三要健全機制。農民合作社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指導、組織和統籌協調作用,切實把示範社作爲政策扶持重點,安排部分財政投資項目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示範社,逐步擴大農村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建設、農技推廣等涉農項目由合作社承擔的規模,推動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

(三)要解決“小作坊”問題。我市農業最薄弱的環節是產業化程度低,使用簡單的生產工具,採用傳統的栽培方式,進行初級的產品加工,這種小作坊式的生產經營現象普遍存在。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儘快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一要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要求,圍繞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引導農戶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實施農業產業化集羣培育工程,大力發展糧油、茶葉、油茶、花卉、畜禽、水產等特色農業,加快建設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認證農產品基地,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積極探索發展創意農業,支持管理區、城郊鄉鎮着力發展一批集種植、加工、觀光、休閒、度假、體驗、娛樂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二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扶持壯大成長性好、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帶動、專業合作、協作配套、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着力提升信陽茶葉、潢川花木、潢川華英、光山羽絨、三高農牧、平橋現代牧業、山信糧油、黃國糧業、息淮弱筋小麥加工等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羣發展水平,培育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三要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加大農產品註冊商標和地理標誌保護力度,以花木、蔬菜、林果、畜禽、水產爲重點,繼續把無公害認證、綠色認證、商標註冊、原產地標記註冊等作爲開拓國內外市場、提升農業經濟質量效益的重點來抓,着力推進花卉苗木、柳編、蔬菜、茶葉等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打響特色農業“拳頭”品牌。

(四)要解決“小村落”問題。《中原經濟區規劃》明確提出,河南要建設全國“三化”協調示範區,探索建立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聯動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我市有160多萬農戶,分散居住在3000多個行政村、8萬多個自然村落,其中規模在20戶以下的近40%。這種分散居住的狀況,不利於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配套,不利於土地、人力等資源集約,更不利於現代農業發展。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要按照“規劃先行,產業支撐;以人爲本,羣衆受益;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合力運作,求實求效”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一要堅持立足全局、規劃先行。從全局的高度來謀劃佈局,突出系統性、長久性,堅持新型農村社區規劃與城鎮體系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三規合一”,嚴格落實“三不一禁止”,即不讓農民在沒有規劃的地方建房、不在沒有基礎設施的地方建房、不建沒有經過規劃設計的房子,禁止在規劃點以外的所有公路沿線亂批濫建,變農民無序建房爲引導農戶到社區集中建設新居。二要堅持產業爲基、就業爲本。統籌考慮本縣區在全省、全市全局中的發展定位,發揮優勢特長,以有產業、能就業、可持續爲第一要求,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實現產業和就業互動,讓農民真正能夠進得來、住得下、有事幹、能致富,實現就近轉移農民、就近富裕農民、就近城鎮化的目標。三要堅持突出特色、彰顯個性。必須突出文化內涵,與魅力信陽的發展定位相呼應,這是保證新型農村社區發展活力的關鍵,要實現一個社區就是一道靚麗風景線,一個社區就是一個民俗展示館,一個社區就是一個風情旅遊點,一個社區就是一個特色產業園,走出一條符合信陽特色的新型農村社區發展之路。

三、在改進作風中積極作爲

良好的作風是我們幹事創業的根本保障。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在改進作風中積極作爲。

(一)要堅持統籌。在指導思想上,要從統籌城鄉發展的高度來認識、謀劃和佈局“三農”工作,努力形成三化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工作格局;在工作要求上,要繼續堅持以綜合試驗區建設統攬“三農”工作,不畏難、不懈怠、不停頓,通過改革創新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在具體落實上,要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統籌各方面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紮實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等重點項目,打造一批全面小康的示範社區和示範鄉(鎮)。

(二)要立足實幹。改革越深入,難度就越大。我們一定要樹牢長抓不懈的思想,認真落實“三具兩基一抓手”工作法,認準的事就要大膽去改,看準的路就要勇敢去走,說了辦,定了幹,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要建立健全各級領導聯繫、指導、幫扶各類改革典型和重點項目機制,一個典型一個典型地培育,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地落實,一條經驗一條經驗地總結,不斷放大提升改革試驗成果,不斷開啓“三農”工作新局面。同時,要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對“三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多調研、多思考、多溝通,確保決策正確、執行準確,不走錯路、少走彎路。

(三)要務求實效。近年來,廣大基層幹部和人民羣衆以巨大的熱情投身改革,改革試驗在短期內取得了較好成效,爲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着改革的深入,我們必須轉變方式,把求實求效放在首要位置、作爲首要目標,不能單純追求數量上的擴大,而要更加重視改革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打造精品,多培育典型,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要建好機制,對實踐探索中的好辦法、好路子要及時形成制度體系。要加強實踐和理論研究,儘快形成在全省、全國有推廣價值的經驗成果。

(四)要強化督查。就是要通過督促檢查強化責任,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出臺後,國務院辦公廳迅速對責任進行了分解,把每一項任務都明確到具體部委,這是中央改進作風抓落實的具體體現。這次會議結束後,市委、政府“兩辦”要會同市試驗辦、市委農辦對今年的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和“三農”工作重點任務,進行責任分解,明確階段性工作任務和時間要求,在此基礎上制訂好督查計劃,定期開展督查,通報結果,並作爲年度評先表彰的重要依據。

同志們,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實施《中原經濟區規劃》的起步之年,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機遇,持續求進、務實發展、積極作爲,不斷開創我市農村改革試驗和“三農”工作新局面!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0

同志們:

我們這次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和深化深入百強調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次動員大會,也是啓發農民增收思路,激活農民增收潛能的誓師大會。會議雖然時間短,但主題鮮明,意義重大。市委、市政府連續幾年採用電視電話會議現場直播的形式,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就是要把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一下子貫徹到基層,一杆子插到農民羣衆中,降低會議成本,減少傳達環節,加快信息傳遞,廣泛地深入人心。我們堅信這次會議必將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產生巨大地推動作用。

剛纔張書記作了一個全面具體的工作報告,緊扣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突出了農民增收的主題,緊密聯繫了*的實際,強化“三農”工作的創新意識,提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和明確的政策措施,特別是要求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重點強調了在建設龍頭企業特色縣、綠色產品上規模、把農業資源轉化爲資本、提升農民素質和組織化程度、疾病疫情的防控體系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突出營銷和品牌戰略等十個方面提出了創新突破的具體要求,對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和深化深化百強調產,全面推進農村小康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按照市委張書記報告的要求,市縣鄉村四級幹部不僅要在認識上提到一個新的高度,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指導思想上來,而且要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提升到新的水平,切實把“三農”工作作爲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全部工作的首要位置。要聯繫各自的實際,落實具體的措施,圍繞百強調產,扭住農民增收,下大力氣,繼續爭取*農業在山西省一枝獨秀的地位。

常反堂副市長全面、具體地安排了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大家要根據講話的要求,立足當前,迅速行動,真抓實幹,開拓創新,不失時機地掌握春季生產環節,創造性地落實好會議的要求,全力以赴,打好打勝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戰役。

會上,還出臺了今年以增加農民收入爲重點的農業和農村工作考覈意見,表彰了農業戰線上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揚和獎勵了對農民增收有帶動和輻射能力的18個龍頭企業,希望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再接再厲,瞄準百強,盯住小康,做強做大,使輻射和帶動功能再上新的水平。關於會議的貫徹落實問題,說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搶抓機遇,更新觀念,爭先發展

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機遇良好,條件具備,政策到位。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爲農業和農村發展拓寬了空間,注入了活力,可以說農業和農村工作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大家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借這次會議的東風,趁熱打鐵,立即組織市、縣、鄉三級萬名幹部到基層,基本上是市級一千名,縣級四千名,鄉鎮五千名幹部,迅速掀起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高潮,廣泛開展“思想觀念大解放、發財致富大討論”活動,用一號文件啓發新的發展思路,帶着感情激活農民的增收能力,滿腔熱情地調動起羣衆致富的願望,促使農民在轉變觀念中放開手腳,在理清思路中爭先發展,使這次會議精神真正變成全市上下上項目、爭百強、促增收、創新“三農”工作的強大動力。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大膽突破,落實項目

“三農”問題最突出的是農民增收難的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們全部工作的重點。我們要按照張書記的報告要求,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城鄉經濟,跳出農業抓農業,用市場經濟的理念謀劃農業,突破傳統發展的模式,實現超常規地跨越。通過資源整合、產業聯合、重點突破,率先發展頂天立地的新百強;通過項目優先、政策優惠、利益保護,爭先發展鋪天蓋地的民營經濟;通過小額貸款、擔保貼息,加大啓動力度,大力發展開花遍地的千園萬場,推動農民由農業向非農產業流動,由農村向城市集聚,抓住項目,市場運作,在跨越式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開創“三農”工作的新局面。通過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創造出縣縣都有結構調整的新百強,戶戶都有增加收入的新項目,人人都能成爲發家致富的創業者的新局面。

三、求真務實,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整體推進

我們各級幹部大都是農民的兒子,都應該爲農民增收出主意,想辦法,辦實事,多服務,適應農村形勢要求,培育農民增收項目,推進農村經濟發展。首要的是分期、分批、分類,廣泛開展農民培訓工作,把培訓的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深入開展引導性、專業性、技能性的各類培訓。要帶着真情實感吃透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熟悉黨在農村中的各項政策,帶上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深入農村,深入基層,增進與農民的感情,增強自己的責任,增添發展的動力,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變成廣大幹部轉變作風、求真務實的實際行動,走下去了解民情,關注民生,解決羣衆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啓發農民促進增產增收的新思路;把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變成新項目,走出去,引資金,引技術,在推進百強調產中培育新型產業,在市場經濟中培育現代農商,在產業結構中提高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同志們,讓我們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爲新起點,以新百強爲新的支撐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爲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取,真抓實幹,開創全市“三農”工作新局面,爲全面建設小康*做出各自的新貢獻。

謝謝大家!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1

同志們:

今天召開全縣農村工作會議,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 “ ” 時期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研究部署 20xx 年及 “ 十三五 ” 時期農業農村工作。剛纔,泉興、國輝、武彪同志分別對做好農業農村工作作了全面具體部署,希望大家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進一步抓好 “ 三農 ” 工作的特殊意義和實踐啓示,講四點意見。

一、要在深化“三農”認識上見思路

” 時期,全縣 “ 三農 ” 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經濟持續發展,農村面貌明顯改變,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20xx 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725 元,增幅連續 5 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按照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產業化升級戰,有機農業發展呈現勃勃生機,重點引進了一畝農莊、綠晟有機農業、景田實業、山夫農業、迦南生態觀光園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有機白茶、有機大米、有機竹筍、有機果蔬四大特色產業;農業農村改革、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深入推進,貧困人口由 20xx 年的 10025 人下降到 4287 人。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的結果,是 “ 三農 ” 工作戰線廣大幹部羣衆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遵循。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 “ 十三五 ” 時期我縣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形勢,進入新階段。同志們要對 “ 三農 ” 再認識,促 “ 三農 ” 再出發。對此,我認爲可以用 “ 八期疊加 ” 來概括當前形勢,也就是全面建成農村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的關鍵期、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提升農業競爭力的爬坡期、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升期、新農村建設發展升級的推進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深化期。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市委肖書記在全市農村工作會上指出,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抓好 “ 三農 ” 工作?歸根結底就是用綠色發展理念來謀劃、推進 “ 三農 ” 工作,關鍵就是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生態有機的綠色農業。 就我縣實際來看,經過 10 年探索和實踐,我縣在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產業培育、生態文明建設、秀美城鄉建設等方面已經擁有一定基礎。爲此,考慮和安排今後的 “ 三農 ” 工作,必須 以綠色發展理念爲統領 ,把握好由點及面、由裏向外、由農業到多業、由單一至綜合的着力點。注重把握產業化與小生產的結合,注重把握行政引導與市場運作的並舉,注重把握城鎮化與新農村的兼顧,注重把握傳統與促進轉型的統一。要圍繞綠色發展理念,跳出 “ 就農論農 ” 的慣性模式。農業不是光種地的事,可以搞農家樂,可以搞休閒農業、體驗農業,甚至可以搞養老、養生等產業。去年我們國家的旅遊人次,國內的旅遊人次,首次突破了 40 億。據瞭解,這幾年的情況,國內旅遊的人次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要到鄉村去旅遊的,那就是十幾億人,而到鄉村去旅遊的 這一批人裏面,至少有一半是由農民直接接待的,就是去吃農家樂,去搞觀光 採摘 的休閒農業 。鄉村旅遊給農民帶來了三四千億元的收入,帶動了四千萬左右勞動力的就業,農旅融合發展潛力巨大。 現化休閒農業發展靠的 就是 綠水青山,環境不好,誰來啊 ? 環境好了, 自然就會有 人來。從這個角度, 我們更 應該把發展、收入和綠色緊密地結合起來, 農業發展 才能可持續。隨着休閒旅遊時代快速到來,我縣突出的生態優勢、有機產業優勢、衆多的綠色品牌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在新一輪綠色發展大潮中完全可以謀求更大的作爲,並 走出一條 “ 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連接二產、拉動三產 ” 的特色現代有機休閒農業發展之路。

二、要在有機化和觀光型上下功夫

“ 三農 ” 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農民增加收入要靠農業產業化來帶動。因此,在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必須把農民增收作爲中心任務,着力推進新型城鎮化減少農民,壯大產業富裕農民,落實惠農政策補貼農民。增收的支撐和載體就是要發展產業,既要鞏固傳統主導產業的發展,又要培育特色效益農業的發展。 分析我縣縣情,山多田少,發展現代農業在規模化和產業化上與其他縣比,我們沒有比較優勢,但我們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有迅猛發展的旅遊產業。爲此,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和觀光農業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向有機化、觀光型發展,我認爲關鍵是要走好 “ 四條路子 ” 、做好 “四篇文章 ” 。

走好 “ 四條路子 ” 。一是走 “ 以點帶面 ” 的路子, 大力推進有機農業示範園區建設。按照 “ 一核四區九莊園 ” 發展佈局,進一步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力度,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推動全縣域有機休閒農業健康發展。落實 “ 百縣百園 ” 的發展要求,建設以嵩市、馬頭山爲核心的萬畝現代有機休閒農業科技示範園。二是走 “ 工程避害 ” 的路子, 提高農業基礎設施裝備水平。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去冬今春實施的 25 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高標準 綠色生態農田建設,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監管考覈、統一上圖入庫,到 20xx 年建成高標準綠色生態農田 48700畝。 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加強農業氣候資源監測和開發利用,增強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能力。三是走 “ 科技興農 ” 的路子,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要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鼓勵科技人員圍繞我縣優勢特色產業,就良種繁育、豐產栽培、疫病防控、農產品與食品加工等領域開展科技創新,力爭在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積極面向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尋求技術支撐,加強產學研科技合作,深入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大力引進、示範、推廣應用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加快良種選育和開發,拉長農業產業鏈。大力推行 “ 一畝農莊 ” 智慧農業發展新模式,運用現代信息新技術,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溯源系統、農產品銷售和技術服務電商平臺、農業發展衆創空間。四是走 “ 多環增值 ” 的路子, 加快推進農業多重功能綜合開發。要以打造 “ 有機休閒農業發展示範區 ” 爲目標,積極推動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大力發展有機農產品加工業,通過有機農業多環增值,輻射帶動鄉村,實現富民強鎮。

做好 “ 四篇文章 ” 。 一是做好 “ 綠 ” 的文章。 要挖掘和發揮好資溪青山綠水這一最大生態品牌,把綠色發展的理念滲透到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創出品牌、提升效益。二是做好 “ 活 ” 的文章。 土地細碎化、經營傳統化,是我縣現階段農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特點。必須通進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搞活農村生產經營流通,提升農業效益。要把扶持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爲體制機制創新的重點,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應對市場競爭。三是做好 “ 強 ” 的文章。 要堅持市場化理念、工業化辦法,着力打造完整的有機產業鏈條。突出有機白茶、有機大米、有機竹筍、有機果蔬、有機畜禽等特色種養業,着力提高白茶、竹筍等農產品的資源綜合利用率、市場佔有率,延伸產業鏈,採取 “ 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 的經營模式,積極培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旅融合發展,力爭全年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3 家以上,新增農民合作社 20 家以上。四是做好 “ 拓 ” 的文章。 要積極拓展農業和林業的功能,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資源和區位交通優勢,着力挖掘和開發一批田園觀光、果蔬採摘、垂釣遊獵、農耕體驗、農業科普、民俗風情、特色餐飲、農家旅館、生態農莊等多種類型的鄉村旅遊示範點,推動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向旅遊景區轉變。積極實施大覺山鄉村休閒旅遊觀光帶、高阜鎮油菜花觀光帶和馬頭山、嵩市萬畝現代有機休閒農業觀光園項目建設,創建一批國家 3A 級景區、省 3A 級鄉村旅遊點及精品農家樂,拓寬農業增值渠道。

三、要在優化農村生態環境上出效果

我縣是全省首批 16 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市、區),深入推進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和整治力度,爲我縣綠化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具體要做到 “ 三個着力 ” 。

一是要着力實施封山育林行動。 封山育林是穩定我縣高森林覆蓋率及提高森林蓄積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我縣堅定不移實施 “ 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發展 ” 戰略的必然要求。剛纔,縣政府與各鄉(鎮)、國有林場簽訂了《封山育林責任狀》,武彪副縣長就開展好封山育林各項工作進行了部署,這裏我再強調幾點。第一,要定好 “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 這個調。林業作爲我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封山育林,是縣委、縣政府根據當前發展形勢,立足資溪實際,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今後五年的重要任務。各鄉(鎮、場)和有關部門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生態意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第二,要譜好 “ 宣傳先行,穩步推進 ” 這個曲。縣封山育林工作領導小組要將封山育林通告在縣電視臺進行爲期一個月流動播放;縣林業局要製作好封山育林宣傳錄音,每天出動宣傳車深入各鄉(鎮、場)、村組,利用擴音設備進行宣傳;各鄉(鎮、場)要制定本區域內封山育林實施辦法,召開封山育林大會,通過宣傳發動,讓人民羣衆從心理上支持封山育林,從行爲上參與封山育林。第三,要奏好 “ 衆志成誠,落實舉措 ” 這個樂。封山育林是一項系統工程,時間跨度長、覆蓋面廣、涉及利益多,必須依靠各級、各部門及全社會的力量通力協作,真正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是要着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省委、省政府《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 20xx 年底前,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縣(市、區)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收運處理體系覆蓋率,全部達到 90% 以上目標,率先通過省級考覈驗收認定。去年,就該項工作我縣印發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動員大會,各地積極行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離 “ 純淨資溪 ” 的目標、離省考覈驗收認定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爲此,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要圍繞 “ 全境域整治、全員額參與、全流程 實施、全方位保障 ” 四個方面,積極抓好落實。第一,各鄉(鎮、場)必須實行全境域整治,確保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無死角、無盲區,實現縣域全面覆蓋;第二,要建立縣、鄉、村、組共同推進的網絡,落實部門聯動機制,引導社會參與,形成全員參與、上下聯動的態勢;第三, 要統一實行 “ 戶集 — 村收 — 鄉鎮中轉 — 縣清運處理 ” 的運行模式,圍繞 “ 設施建設、人員配備、中轉清運、無害化處理 ” 等環節,構建農村生活垃 收集處理網絡,強化城鄉一體;第四,要繼續 落實日常考覈、月度考覈、季度綜合考覈相結合的辦法,加強管理,實行以獎代補的形式,通過重獎、重罰,調動鄉(鎮、場)工作主動性,確保農村環境整治取得實效,順利通過省級考覈驗收。

三是 要着力提升村鎮建設水平。 圍繞建設 “ 綠富美 ” 新農村目標,推動高阜、馬頭山等地鎮村聯動、大覺山沿線 “ 景村聯動 ” 及馬頭山永勝和烏石陳坊中心村等 22 個新村點建設。第一, 要堅持把村鎮規劃擺在首要位置。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注重鄉村特色、注重文化特色,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農民利益,全力打造農村新型社區和生態秀美鄉村。第二,要堅持 “景村聯動 ” 的理念。要將新農村建設與全域旅遊相結合、與有機休閒農業相結合,完善村莊設施、提升村莊建設品位,在有條件的村莊引導農戶發展農家樂、農家旅館,使新村點成爲遊客休閒的好去處。第三,要堅持資金集成使用、效益最大化的工作思路。加大涉農項目資金整合集成力度,爭取更多資金投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上;要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動員農民積極投資投勞,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第四,要堅持成片連線、着力打造中心村的工作方法。充分考慮新型城鎮化的人中轉移因素,尊重自然格局,依託現有山水、田園脈絡,合理佈局中心村;以村兩委辦公所在村爲中心,對周邊 2 公里左右範圍內的自然生態特色村落,進行連片規劃打造。

四、要在推進工作落實中強保障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羣衆要看的,不僅是我們的部署,更是我們的行動。 “ 三農 ”工作量大面廣、點多線長,工作任務繁重。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做好 “ 三農 ” 工作擺在事關全縣發展大局、事關全面小康大局的高度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組織領導。 要強化黨政齊抓共管、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 “三農 ” 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各成員單位要履職盡責,在決策上協調一致、工作上各司其職、資源上有效整合、信息上充分共享。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謀劃能力和統籌能力,統籌設計今年及 “ 十三五 ” 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項目、工程,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協調能力、執行能力和引領作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興產業、助增收、促發展上,努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去年,我們在全縣範圍開展了 “ 四進四聯四幫 ” 活動, 派出70 個 “ 連心 ” 小分隊吃住在村,紮實做好 “ 信訪維穩、脫貧攻堅、基層建設 ” 三項重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各地各部門要繼續深入推進這項活動,進一步增強活動實效,爲做好 “ 三農 ” 工作發揮更大作用。

強化改革創新。 要切實解決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真正使農民得實惠、農業增活力、農村更和諧。要紮實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讓農民吃上 “ 定心丸 ” 、給農業發展添活力。要抓緊建立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引導農戶把土地經營權流轉到新型經營主體手中,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爲現代農業發展奠定基礎。要加快建設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市場,真正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爲農村發展注入活力。 要創新多元投入的機制,用好財政資金、涉農資金、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

強化法治保障。 改革發展離不開法律保障,要按照中央、省、市精神,立足資溪實際,勇於探索創新,敢於攻堅克難,學會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 “ 三農 ” 問題。要加強農村普法宣傳教育,開展農民學法用法活動,幫助農民知法懂法,提高依法維權意識。要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完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點糾正損害羣衆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強對 “三農 ” 政策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效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要深化農村平安建設,依法推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強化作風建設。 “ 三農 ” 戰線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把黨性鍛鍊和黨性修養放在第一位。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要率先垂範,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抓班子、帶隊伍,保持幹部清正廉潔和行業風清氣正;抓基層、強督查,防止惠農政策執行縮水走樣。要不斷強化思想建設、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着力提升幹部綜合素質,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執行力。要在學習教育中增強黨性,隊伍建設中發揚黨性,作風轉變中彰顯黨性,農村實踐中詮釋黨性。要堅持以 “ 三嚴三實 ” 爲要求,進一步健全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在實際工作中,各級幹部要把羣衆當親人,問需於民;把羣衆當參謀,問政於民;把羣衆當老師,問計於民;把羣衆當評委,問效於民。要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農民,傾聽農民意見,體察農民疾苦,解決農民困難,以優良作風在 “ 三農 ” 工作一線奮力拼搏、建功立業。

同志們,推進 “ 三農 ” 發展,是全縣工作的 “ 重中之重 ” ,是推進 “ 生態立縣、旅遊強縣、綠色發展 ” 的重要基礎,是實現同步全面小康的迫切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倍加珍惜農業農村發展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進一步增強信心,真抓實幹,持之以恆地做好 “ 三農 ” 工作,不斷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創新業績、再上新臺階。

看過縣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的人還看了:

1.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2.促進農民就業農民增收暨農業農村工作會講話

3.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4.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的講話

5.精準扶貧工作會議講話

6.20xx年六月份農業局長在全市農業工作半年總結會講話稿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2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目的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央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和全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分析當前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研究部署“十三五”和20xx年的各項重點任務,力爭我市“三農”工作在新時期、新常態下能夠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剛纔,鴻寧副市長傳達了今年中央和全區農村工作會議、全區農村改革會議精神,請大家認真學習,深入領會,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的精神和工作部署上來。下面,我就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市的“三農”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期間我市農業和農村工作成績顯著

“”期間,市委、市人民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爲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不利形勢下,農業農村經濟整體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20xx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8.27億元,同比增長4.18%;農民人均純收入9449元,同比增長9.8%。

(一)多項“三農”專項工程實施成效明顯。

“”期間,我市投入資金40多億元,着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加強農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在全市範圍勝利實施了“三項會戰”“農村危房改造”“城鄉風貌改造”“十大農業工程”“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計劃”“美麗柳州·清潔鄉村”等專項工程。其中,“十大農業工程”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計劃”由我市率先在全區提出並實施,得到了自治區的高度肯定。幾大專項工程實施完成後,全市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得到明顯的加強和改善,農村風貌煥然一新,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爲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新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多年培育發展的基礎上,經過“”期間的發力突破,我市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

種植業形成水果產業領頭,糧菜桑茶蔗齊頭並進的格局。

20xx年,水果種植面積達到95萬畝,產量85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61.7%和85.3%。糧食播種面積249.4萬畝,產量85.1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0.04%和9.5%。蔬菜播種面積145.7萬畝、產量207.8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17.3%和24.4%。桑園面積48.5萬畝,全年鮮繭產量5.0萬噸,比20xx年分別增長7.3%和32.3%。茶園面積19.9萬畝,幹茶產量1.3萬噸,產值13.7億元,比20xx年分別增長31.4%和85.7%。受糖價下跌等不利因素影響,這兩年糖料蔗產業受到很大沖擊,甘蔗面積有所下降,但在多方積極應對下,產業形勢趨於平穩,糖料蔗產業有望在新的產業發展水平上迎來複蘇。

水產畜牧業形成以生豬、家禽和淡水養殖爲主,牛羊和特種養殖爲輔的產業體系。“”期間,全市新建標準化畜禽規模養殖場1000家。20xx年,全市肉類總產量22.7萬噸,比20xx年增長12.2%;水產品產量7.6萬噸,比20xx年增長35.7%;肉豬、肉牛、肉羊及家禽出欄量分別爲184.0萬頭、23.1萬頭、32.0萬隻和3341.9萬羽,比20xx年分別增長9.6%、25.7%、35.3%、7.1%。

林業中林下經濟所佔地位愈顯突出。20xx年,林下經濟總產值達到40億元,年活立木蓄積量達到6900萬立方米,比20xx年增長31.63 %。油茶種植面積和油茶育苗基地年度育苗存圃量均位居全區第一。融水縣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爲全國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是全區僅有的兩個縣之一。

(三)農業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

“”期間,全市高產高效示範基地輻射面積超過百萬畝,服務和帶動超過20萬戶農戶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經營規模。開展“農校、農超、農企、農社、農居”對接,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與追溯系統,啓動南菜北運試點工作,爲農產品流通搭建了新的渠道。柳城縣成爲廣西首個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範區,蜜桔總產量廣西排名第一。柳城蜜桔、融安金桔、融水糯米柚、鹿寨蜜橙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柳江縣荷塘月色(核心)示範區、鹿寨縣呦呦鹿鳴精品葡萄(核心)示範區和三江縣千年侗寨·三江茶(核心)示範區分別獲得廣西首批和第二批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稱號。全市6個縣都成爲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科技重點示範縣,自主培育的2個甘蔗品種、1個金桔品種通過審定。水稻、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實現突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作業水平達54%,比20xx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

(四)農村改革全面深化。

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已開展確權登記面積97萬畝,佔承包面積的38.8%。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率達99.4%,實現了含林地在內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全覆蓋。全市農村宅基地發證率達95.3%,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通過自治區驗收。啓動開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確權試點和林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發證糾錯完善、查漏補缺工作。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20xx年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51.4萬畝,流轉率20.6%,分別比20xx增長179.3%和13.2個百分點。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新型城鎮化人口管理深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柳江縣創建廣西第一家農民自助“惠農通金融超市”,農村金融改革由試點轉向全面實施。養殖業、種植業市級財政貸款貼息資金不斷增長,能繁母豬、甘蔗、水稻等險種的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推動開設了葡萄種植險。

(五)扶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精準識別基本完成。

20xx年,全市減少貧困人口5.1萬人。開展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開發,修建屯級道路367公里,扶持發展脫貧產業5萬畝,累計受益貧困戶11.7萬人。整合落實各類資金2.18億元用於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啓動了31個扶貧移民搬遷項目,惠及人數達1.2萬人以上,新建移民新村35個。貧困村列入重點勞務輸出基地村,有序組織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00人。加大扶貧貸款貼息力度,實施小額貸款獎補試點工作和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工作。實施水庫移民增收工程,扶持7個庫區移民屯發展特色種養、旅遊等產業,加快推進水庫移民脫貧解困。精準識別工作紮實推進,全市下派近7000名幹部進駐村(屯),目前,已基本完成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

(六)農村民生工程紮實推進。

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全面鋪開, 共完成獎補項目1416個,各級獎補資金3億元,全市鄉村羣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建成改造一批水利設施,新增、恢復和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93萬畝。投入12.1億元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沿河村鎮20萬居民以及6.5畝重點農田得到保護。農村道路建設完成投資25.11億元,建成農村公路2793公里。在鹿寨、三江兩縣開展“縣屬輪教”試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免費午餐工程新增7所特教學校,受益學生達18萬人。在全區率先全面啓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率先推行“鄉村移動醫療”服務模式,農村三級服務網絡不斷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健全。村村通廣播電視和鄉鎮無線覆蓋工程建設提前完成。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6萬戶、城鄉風貌改造1.5萬戶。三江縣第二期少數民族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竣工,惠及304個村屯1.1萬戶。開展農房統保工程和住房政策性保險工作,爲農村住房上“雙保險”。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全市城鄉農保參保人數102.2萬人,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穩步推進。

(七)“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活動有效推進。

20xx年5月開始,我們在全市部署開展了“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活動。近三年來,活動得到全市人民羣衆的廣泛支持和普遍歡迎,不僅農村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突出問題得到全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在較短時間裏有了明顯改觀,而且我市初步形成了可學習、可推廣、羣衆支持、社會認可的“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的“柳州模式”。自治區領導對我市開展鄉村建設活動的成效與經驗給予高度肯定,危朝安副書記對我市開展活動的創新做法作出了8次表揚性批示。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全市各地開展各類環境整治行動8萬多次,共清理各類垃圾151萬噸、清撿田園面積11312萬畝、清潔水源1萬多處。20xx年,我市在鞏固提升“清潔鄉村”活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全市大力開展“村屯綠化”“飲水淨化”“道路硬化”活動,建成自治區級“村屯綠化”示範村屯303個,一般村屯2736個;建成428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市9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完成渠道清淤1560公里,渠道硬化229公里;建成行政村道路113條、屯內道路硬化96個、農村便民候車亭35個、便民碼頭8個,全市行政村硬化道路通暢率達91.8%,通班車率達88.38%。20xx年市財政重點支持4000萬,按照“三個必須,六個優先”的要求打造了柳江縣“鄉約·藕遇”、柳南區“美麗太陽”兩個生態鄉村建設示範片區和56個市級生態鄉村綜合示範村屯。

可以說,過去的五年,是我市農業農村發展變化最大、提質增效最明顯的五年,農業農村發展成爲我市經濟運行的新亮點。這些令人鼓舞的成績,是我市“三農”戰線幹部和廣大羣衆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向“三農”戰線上的所有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認清形勢,堅定“十三五”時期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發展目標和思路

“十三五”時期,我市確定的農業農村工作發展目標爲,到20xx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要達到352億元,年均增長4.5%,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16800元,年均增長11%,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保持基本穩定。實現農業發展方式明顯轉變,農業結構明顯優化,優勢特色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科技創新驅動作用明顯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完善,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農業抵禦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

要如期實現這些發展目標,我市既面臨着一些全國性的普遍難題,又有着一些具有我市特點的瓶頸性問題。

從全國來講,一是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困難明顯加大。因爲農民收入的兩大組成部分中,工資性收入受整體經濟下行影響增長明顯放緩;家庭經營性收入受農產品市場價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雙重擠壓增長乏力。二是農產品的市場風險明顯加大。一方面,我國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面臨國外同類產品以及農業生產效率更高的國家產品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我國一些大宗農林產品的總量與人均佔有量也趨於飽和,如我國水果和蔬菜的人均佔有量已經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二至三倍。近幾年來,我市曾經出現的“賣冬瓜難”“賣蜜桔難”既有天氣等偶然因素的影響,也是市場趨於飽和之下競爭激烈的表現。三是農村金融服務仍處於較低水平的狀態,不能發揮推動農村生產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我國城鄉二元的土地所有制結構還存在農民財產權不能落地融資等明顯不符合現代產業發展要求的深層次弊端。

就我市來講,還面臨一些特殊的困難:一是我市農村的基礎設施總體落後於區內大多數城市,鄉村建設任重道遠。二是土地流轉率還低於全區平均水平,更遠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三是農業產業化企業少而弱,農產品加工培植能力比較落後。四是貧困人口多數在“山高路遠溝深”的偏僻山區,大多是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硬骨頭,如期實現脫貧任務十分艱鉅。

總體來說,城鄉差距大,農村整體發展水平滯後是我市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和難點,也是我市在全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制約因素。要儘快解決這些共性和個性難題,沒有簡單輕鬆的辦法,只有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勇於解放思想,破除傳統觀念,以敢於擔當的精神努力推動農村的各項改革任務有效有序落地,着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激發農村發展的潛力,使現代農業、現代水產畜牧業、現代林業、鄉村建設、鄉村旅遊、鄉村服務業等廣大涉農產業不僅不會拖總體經濟發展的後腿,而且能夠成爲保增長促發展的新興生力軍。爲此,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幾個工作方向:

一要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三農”工作發展。“十三五”期間,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引領我市農業現代化,努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一是以創新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解決農業發展面臨新舊動力轉換問題,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增長新動力。二是以協調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縮小我市工農城鄉二元結構發展差距,提高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工農城鄉關係。三是以綠色發展引領農業農村發展方向,推動我市農業走上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四是以開放發展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化解國際國內市場對我市農產品進出口的壓力,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五是以共享發展增進農民福祉,根據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特色,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讓農民擁有更多獲得感。

二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促進我市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市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品供需平衡躍升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市農業供給側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供求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冬瓜滯銷”“蜜桔難賣”就是農產品供給沒能很好地適應社會需求變化的結果;二是不合理的供給結構,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對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在“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圍繞社會需求進行生產,使全市農產品供給在數量、品種和質量上更符合社會和消費者的需要,真正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三要通過市場化機制積極引進社會化資本。我市農村地域面積大,鄉村休閒旅遊資源豐富,氣候和土地資源適合發展各種農、林、畜、遊產業,可以說,蘊藏着極大的待開發潛力。當前,全社會出現“資本荒”,傳統的投資熱點產業大都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而缺乏好的投資項目,諸多社會資本包括央企和民營企業等都把投資目光轉向整體還處於效率窪地的廣大涉農產業,農村正在成爲一個越來越大的投資熱點領域。我們要堅定地抓住這一契機,依靠市場化機制,策劃項目,擴大宣傳,廣泛吸引市內外社會資本到農村投資發展。只有農村的投資總量上去了,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了,纔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讓更多的羣衆在更高水平分享改革發展的紅利,才能真正創造一個生機勃勃,不斷髮展的新農村。

四要大力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儘快提高農業規模化經營水平。當前,我市農業面臨着農業效益和生產率低、農業新技術應用渠道推廣難、農產品質量和病害監管防治難、農民脫貧增收難、農業有害垃圾治理難等一系列瓶頸問題難以解決。面對這些問題,只有進一步大力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才能牽動解決這一系列矛盾。如果能大幅提高我市土地流轉比例,不僅可以大大釋放農村蘊藏着的生產潛力,實現農業更快的增長,而且也有利於解決農業科技推廣和農產品質量監管等一系列現存難題。去年以來,中央、自治區、市委市政府先後下發了關於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相關文件,說明土地流轉對促進農業農村工作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可以說,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前提,土地不流轉,農業將找不到未來的出路。

三、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開門紅

(一)全力抓好脫貧攻堅精準幫扶工作。

昨天,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全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脫貧攻堅精準幫扶培訓會上提出,要以更明確的思路、更務實的舉措、更精準的辦法,切實解決好“怎麼扶”這個關鍵問題。這次會議是4個月內自治區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第三次專題部署和集中培訓,充分體現了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心和必勝決心。去年10月以來,全區集中開展了新一輪精準識別工作,找準了貧困對象,摸清了致貧原因,掌握了貧困村屯和貧困羣衆的發展需求。但是,精準識別工作,只是基礎性、前期性、準備性的工作,解決的是“扶持誰”的問題,而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關鍵、最核心、最艱難的環節是精準幫扶。只有開對“藥方”,才能拔掉“窮根”。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準確把握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精準幫扶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各地實際,充分用好扶貧政策,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真正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20xx年,我市要通過全面實施產業扶持、教育扶貧、移民搬遷、金融扶持、農村危房改造等精準扶貧開發,推進鄉村路網建設,縣鄉通連網四級以上道路,突破貧困地區交通瓶頸,完成貧困地區所有剩餘建制村硬化路建設,硬化通屯路300公里,農村危房改造1萬戶以上;扶貧移民搬遷7300人;力爭完成扶貧信貸9億元以上,爭取政策性銀行扶貧信貸資金實施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全市60個貧困村脫貧出列,8.5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銷號。一是所有貧困地區要做好產業扶貧規劃和方案,打造一批效益高、農民得利的扶貧產業。深入實施“七個一批”“十大行動”脫貧攻堅,全面應用精準識別成果,因戶施策、因人幫扶。二是要以市場爲導向,積極向貧困地區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生產、加工、旅遊、流通產業,加強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三是大力發展特惠金融扶貧開發,落實扶貧小額信貸的風險擔保基金和貼息資金,同時,創新金融扶貧產品的服務,完善村級金融服務網絡,加快建設扶貧投融資平臺,切實增強對連片特困地區和貧困人羣的金融支持。四是積極拓寬社會幫扶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五是落實黨政“一把手”脫貧攻堅責任制,各縣區、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作爲本轄區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切實履行領導責任,要按照已簽訂的脫貧攻堅責任書,認真抓好工作謀劃。六是實行最嚴格的脫貧攻堅考覈督察問責,對資金分配、項目實施、工程招投標等重要環節要公示公開確保扶貧政策、資金、成果落實到戶到人。

(二)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

今年的示範區建設工作重點有兩個:一是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既是發展優勢產業、推廣先進技術、發揮科技人才作用的有效載體,又是體制機制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的典型樣板,是實現農業轉型升級,推進農村改革的重要手段,其意義和作用重大,必須高度重視。今年自治區全面啓動區、市、縣、鄉四級示範區建設,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擴面提質增效,實現行政區域全覆蓋、主導產業全覆蓋。隨着示範區在面上的鋪開,要進一步發揮示範區的改革試驗田作用,在探索正常化的土地流轉機制、金融服務同步創新、農用土地管理創新等方面實現新突破,用改革的紅利體現示範作用。二是“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蔗糖業是我市農業重要的支柱產業,爲農民增收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面對當前蔗糖業受國際市場衝擊,生產萎縮的不利形勢,自治區提出糖業二次創業,實現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按照自治區的規劃和部署,“十三五”時期我市“雙高”基地建設任務爲40萬畝,20xx年要建設11萬畝。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總結前兩年的建設經驗,加強財政資金統籌使用管理,強化落實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各縣要想方設法調動實施主體的積極性,按照市裏制定的實施方案,全力推進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確保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三)全面落實各項農村改革,推進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紮實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夯實農村改革的基礎。依託農村土地確權信息管理系統,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平臺,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和服務,建立完善的縣、鄉、村農村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全面開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確權試點工作,要加快建立管護經費保障機制,建管並重,加快建立管理責任機制,進一步明晰工程產權,落實管護主體和責任,探索社會化和專業化的多種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抓好林權證發放查缺補漏工作,開展“三權分置”工作試點,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努力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和林權抵押貸款規模,制定家庭林場管理辦法,支持股份合作林場、專業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深化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完善集體經濟組織確定和折股量化辦法。統籌推進供銷、農墾、水利、林業等綜合改革。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財稅、信貸保險、用地用電等支持政策。實施龍頭企業成長計劃,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成爲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骨幹力量。引導大中專畢業生、返鄉人員等領辦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支持龍頭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帶動農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向社會資本放開政府行業部門管理的農村服務事項。鼓勵和引導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支持新型農業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託管等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大力發展生產資料供應、種子種苗繁育、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機作業、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循環利用等生產性服務。

(四)推進農業接二連三工程。

要不斷延長產業鏈,以加工業帶動農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乘今年我市實施“實體經濟發展年”的東風,依託柳江縣新興食品工業園、魚峯區洛維螺螄粉工業園等園區建設,大力扶持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產業。優化農產品加工業佈局,引導加工企業向農業示範區和優勢主產區集聚發展,重點提升繭絲綢、果蔬、綠色食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農產品進城”工作,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物流網建設,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鼓勵支持企業開展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加強水果、蔬菜等大宗時令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產業化行動,促進農產品流通和網上銷售,培育“阿里巴巴柳州產業帶”及“京東柳州特色館”農村電商、農產品定製等“互聯網+”新業態。重點推進知名電子商務平臺在我市佈局農村電商項目,鼓勵“農村淘寶”“村郵樂購”“京東幫”等國內優質農村電商平臺在我市構建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年內要在6個縣建成6個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在各縣電商試點鄉鎮建立100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店)。積極參與特產行銷全國活動,組織龍頭企業赴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展銷,打造我市農產品高端品牌。着力打造環都市休閒農業旅遊圈,充分利用農業和農村資源,特別是依託農業基地,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積極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示範點、最美田園的創建和推介活動,鼓勵社會資本建設精品農莊、休閒農場、特色民宿和養老養生等休閒產品。

(五)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提升良種良法覆蓋率和農業科技貢獻率,重點推廣秸稈栽培食用菌還田、柑橘和百香果健康苗繁育等能極大促進我市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的實用技術。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加強科技示範戶的能力建設,形成以農業科研專家爲技術源泉,以技術指導員爲紐帶,以示範戶爲核心,連接周邊農戶的技術傳播網絡。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適度增加設施農業面積,增強農業抵禦災害能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農機補貼重點向農業生產關鍵環節的先進農業機械傾斜。加大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示範推廣,實施水稻和甘蔗全程機械化推進工程,提升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打造高標準農機專業合作社,加強基層農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農村構建“佈局合理、服務規範、便捷高效”的農機公共服務網絡。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協同”的新型職業農民,深入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與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園(區)、現代農業示範村建設相結合,與實施農業項目相結合,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相結合的“三結合”柳州模式。加強農業幹部知識更新培訓,強化基層農技人員隊伍建設。繼續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進一步加強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建設,加大生產基地農產品的檢測和監管力度,對基地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內部通報制度,確保果蔬茶葉等農產品抽檢合格率98%以上,水產畜牧產品抽檢合格率97%以上。加大“三品一標”推進力度,新增認證10個“三品一標”農產品,大力推廣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技術,提升農業產業標準化生產能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優先在“三品一標”企業、現代農業示範園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試點,指導企業創建質量安全品牌、做好農事記錄、建立標準化檢測室、使用二維碼。加強對濫用、禁用、限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處置,依法查處銷售、使用高毒農藥和非法添加禁用高毒農藥成分等行爲,逐步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制購買制度,確保農業產業健康發展。鼓勵和支持縣區爭創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

(七)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我市“十三五土地整治規劃”,確定我市“十三五”期間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完成全市旱改水項目20xx年度的施工任務,新增水田(水澆地)面積400公頃。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抓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第六批重點縣、中央統籌資金、規模化節水及自治區、市級財政農田水利項目等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工作。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前期工作及建設進度,對已完工的項目開展蓄水或竣工驗收工作。編制完善“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項目庫,解決我市剩餘71個建制村農村公路通暢問題,以“四好”公路建設爲目標,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加快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步伐,着重提升農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強農村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全面落實貧困學生資助政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延伸。按照“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要求,健全完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跨市、跨省異地就診系統建設。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斷提高農村低保保障標準。落實各項優撫和福利政策,發展養老和慈善事業,深化農村殯葬改革。

(八)強化農業資源保護和高效利用。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和完善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嚴格執行“佔一補一、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制度,嚴禁佔用耕地或水源地種植速生桉。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深入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農業生態環境整治。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科學合理減量使用農藥化肥。實施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區域示範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和養殖污染。

(九)健全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

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投入,確保力度不減,總量增加,重點增加農村改革、精準扶貧農業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和“美麗柳州·鄉村建設”等方面的投入。推動國有銀行、地方銀行、信用社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農村金融服務主體,開展農村金融合作組織試點。推進金融機構多元化服務轉型,各類涉農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向縣、鄉、村下沉服務重心。創新融資擔保,健全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體系,加快組建政府出資爲主的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機構,並引導各類資本組建專業化農業融資擔保機構,加強對“三農”的融資服務。創新保險服務,拓展農業保險的廣度和深度,以中央財政補貼險種爲重點,不斷擴大優勢特色農產品政策性保險的覆蓋面,推動農業保險險種從主導產業向地方特色產業延伸。建立完善財政支持的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全面推進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

(十)深入推進“美麗柳州·生態鄉村”建設。

20xx年是“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的攻堅之年,要認真落實第二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和自治區相關會議精神,按照《“美麗柳州”鄉村建設重大活動規劃綱要(20xx—20xx)》和《“美麗柳州·生態鄉村”活動指導意見》及三個配套文件的總體要求,主要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鞏固擴大清潔鄉村活動成果。着力在實現清潔鄉村活動常態化、全覆蓋上下功夫,使鄉村環境衛生面貌發生穩定的、不可逆的根本轉變。試點實施“兩處理兩回收”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模式,建立符合農村實際、可操作性強、低成本運行的垃圾處理和鄉村保潔模式。二是持續推進生態鄉村“三化”專項活動。全力完成自治區綠化示範村屯 307個,一般綠化村屯3456個,全面解決我市“”規劃剩餘的17.6萬農村人口(包括農村中國小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建成20個以上“飲水淨化”示範項目及5個以上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中心,新增138個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通屯道路100個。三是重點打造市級鄉村建設綜合示範片區和村屯。重點建設柳江縣“鄉約·藕遇”、柳南區“美麗太陽”等8個示範片區和50個左右的示範村屯,把示範片區和村屯建設成整體效果、關鍵項目、規劃先行、建設機制高效、羣衆文明衛生習慣、“三清潔”長效管理、羣衆積極投工籌款、產業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和少花錢多辦事等10個方面起示範作用的典範工程。四是積極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在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失時機地策劃、規劃一批適合運用市場化機制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的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和現代農村服務業等生態經濟項目,並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組織實施,使鄉村建設活動逐步形成投資回報、富民效益與提升鄉村建設水平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解決鄉村建設活動所需資金的可持續難題,使鄉村建設成爲我市穩增長的一支生力軍。

四、加強農業農村工作的組織領導

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各部門各負其責、密切合作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落實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的責任制。結合今年的換屆工作,要選派領導能力強、業務能力強、熟悉“三農”工作的領導幹部進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緊密結合即將在全黨開展的“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持續改進作風,確保中央、自治區黨委和市委“三農”工作方針政策落地見效。

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員的帶頭作用,在農村改革、助農增收、脫貧攻堅、“美麗柳州”鄉村建設、改善民生等領域上積極作爲,確保扶農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具體工作紮實開展。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發揮縣級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抓好有關工作的組織實施。鄉、村黨組織要種好“責任田”,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抓好抓實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加大在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民工聚居地等建立黨組織的力度,確保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有效覆蓋。

切實履行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建立健全完善民主議事、款項撥付、項目實施跟蹤督辦、權益公開等方面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杜絕各類違紀違法行爲發生。切實改進基層幹部作風,解決不作爲、亂作爲問題,堅決杜絕中飽私囊、暗箱操作、優親厚友和侵害羣衆權益等羣衆身邊的“四風”和腐敗行爲。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務監督機制,探索建立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委員會,真正實現監督看得見、權力管得住、村民做得了主。推進鄉村治理法治化,加強農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鄉村建設等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創建和諧美麗農村家園。

同志們,做好我市“十三五”期間的“三農”工作,使命光榮,任務艱鉅,我們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爲指導,以務實求真的科學態度,把握規律,直面問題,以攻堅克難的擔當和勇氣深化發展,開創新時期柳州“三農”工作的大好局面,爲我市率先在全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西江經濟帶龍頭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3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傳達和貫徹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和部署我縣“三農”工作。剛纔,吳健副縣長傳達了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縣網店協會、金江鎮宋嶺村、文儒鎮、縣農業局等4個單位負責人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唐守兵副書記總結了20xx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部署了20xx年工作,講得很全面,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強調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問題,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xx年,面對經濟增速放緩新常態,我縣堅持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農業“四化四縣”建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主要亮點有:一是農業經濟效益較好。20xx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100.50億元,比上年增長6.1%,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全年糧食產量增長3.1%、蔬菜產量增長7.8%、水果產量增長8.8%、水產品產量增長5.1%。三是美麗鄉村帶動鄉村旅遊發展。20xx年累計投入9805萬元,新建和鞏固三條“美麗鄉村帶”48個美麗鄉村,建成侯臣美麗鄉村,榮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美麗鄉村成爲瓊北鄉村旅遊新熱點,全年接待遊客273萬人,佔全縣旅遊接待人數78%;旅遊收入10.73億元,佔全縣旅遊收入的65.1%。成爲澄邁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向好。我縣連續20xx年無重大動物疫病和冬季瓜菜質量安全事件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創新農資超市“一卡通”經營管理模式,實現農藥使用的全程監控和可追溯,農產品有標識追溯率達88%;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全省只有兩個市縣獲得該榮譽,一個是瓊海市,另一個就是澄邁縣,我們要好好珍惜和利用榮譽。五是農村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xx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5元,增長9.6%,比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出1.7個百分點。比全省多857元,已經連續八年領先全省,比全國多293元。六是“互聯網+三農”快速發展。全縣電商全年線上線下銷售額達6.3億元,同比增長3.5倍。率先全省實現光網覆蓋所有行政村。七是農村民生建設邁出新步伐,農村教育、文化、衛生和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八是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計投入1070萬元,實施扶貧基礎設施項目39個;投入627萬元扶持到戶,發展生產及培訓;通過基礎設施脫貧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技術培訓及勞務輸出脫貧一批,三年來實現15065人脫貧。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各級部門的密切配合,得益於全縣農業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廣大農民羣衆的辛勤勞動。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農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抗旱抗災能力還有待提高。儘管近幾年我縣農業綜合生產投入不斷增加,但大多數農村基礎設施欠賬多,抗災能力不強;一些農業設施建成後,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效益。二是農業資金的投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精準度不高,投入與產出比例失衡。三是農業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特色農產品規模化水平低。如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大力扶持咖啡、福橙產業發展,但收效不明顯,農民受益小。經覈查,全縣福橙種植面積僅有3178畝,咖啡種植面積僅有3856畝。雖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但沒有完成產業規劃目標,突顯出很嚴重的幹部作風問題。四是市場價格波動對農民增收影響較大。如受市場影響,橡膠價格連年下跌,造成南部地區部分農民收入銳減。又如,我縣黃帝蕉種植1萬畝,畝產量6000斤,佔全省總量70%,雖然產量大,但價格不理想,現在跌至0.5元,影響了農民增收。五是農村“髒亂差”問題依舊突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任務十分艱鉅。由於部分鎮村沒有建立長效機制,農村環境衛生抓一陣好一陣,抓不緊反彈嚴重。根據省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檢查通報,20xx年第四季度我縣鄉村環境衛生工作排名全省倒數第二,城區也是排名倒數第二。18個市縣加上洋浦開發區,不包括三沙,澄邁竟然排名倒數第二,實在丟臉。剛纔,金江宋嶺村作了經驗發言,我希望各村委會要認真學習借鑑宋嶺村整治環境衛生和利用微信管理村務的做法,以微信方式提高民衆參與環境衛生工作的積極性。我也希望各鎮要加強對各村委會環境衛生的檢查、通報和考覈,做到常抓不懈,該扣補貼的要扣,該問責的問責,以鐵的手段推進鄉村環境面貌改觀。

對於上述困難和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首先要補“三農”短板,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強烈的短板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充分認識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堅定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落實發展新理念,破解發展新難題,培育新業態,不斷拓展農業農村發展新空間、農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全面做好今年“三農”各項工作

今年要實現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困難較大,任務艱鉅,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加大投入,紮實做好“三農”各項工作。

(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堅持田水路綜合治理,閘橋涵渠全面配套,增強項目區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突出抓好水利設施和機耕路、機耕橋建設,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二是以重點水源、重點縣小農水、農村飲水安全、高效節水灌溉、江海堤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爲重點,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三是加快國家級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及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澄邁示範基地和永瑞國家現代熱帶農業公園建設,紮實推進農墾草畜產業園規劃建設,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示範基地。四是加強“菜籃子”基地建設,特別是各鎮都要確保常年有“菜籃子”基地,保障市場供應,抑制物價上漲。

(二)持續加大投入。強調,不管財力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爲鞏固和延續好形勢,必須繼續加大投入力度,一是繼續增加財政對農業發展的投入,優先保障財政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依法安排並落實對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二是整合現有各項支農投資,對種植、養殖我縣品牌農產品的農戶,按照有關補貼政策及時給予落實,同時加強監管,使補貼資金真正使用在品牌農業種植上。三是構建、推廣財政投入啓動、信貸投入助推、農民投入爲主、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充分發揮財政投入資金的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業建設。同時,還要管好農業各項資金,堅決防止貪污腐敗。

(三)進一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一是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首先,要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繼續提高水產品、畜產品、熱帶水果、冬季瓜菜等特色農產品的比重。用好國家冬季瓜菜專項補貼,建設國家冬季瓜菜生產基地。健全農資超市“一卡通”經營管理模式,規範農資流動及使用,爲無公害、綠色、生態農產品提供優質農資保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其次,要加快畜牧養殖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優化北部沿海漁業、北部沿路特色水果、中部沿江糧菜、南部丘陵生態農業4大功能區。打造金江、瑞溪福牛養殖區,永發魚鴨混養養殖區,加樂黑豬、文儒山寮雞養殖區,仁興、中興蜜蜂飼養區等四大特色產業養殖區。二是加強農產品品牌化經營。我縣7年累計投入近億元,大力實施商標富農工程,累計註冊農業商標929件,成功打造一大批知名的農業品牌,成爲全省打造農產品品牌最多的縣,比如,福山咖啡、無核荔枝、澄邁福橙進入國宴,福牛成爲我國牛業知名品牌。又如,橋沙地瓜註冊商標後,目前在國內超市每斤賣到16.8元,在香港甚至每斤賣到26元,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要善於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實現農業標準化、產業化和品牌化。第一,打造優質新產品品牌。我縣農產品品牌主要集中在水果、禽畜類,下一步應重點打造冬季瓜菜、長壽養生保健品牌,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第二,提高優質農產品產量。我縣特優農產品種類多,但產量有限,要加大研發力度,實現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要加大扶持力度,擴大特優農產品種植面積;要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我縣特優農產品宣傳推廣,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第三,提高優質農產品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品牌無從談起,要對種養殖環節農藥、化肥、飼料的使用進行嚴格把控,對銷售環節農藥、化肥、飼料要嚴格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經得起市場檢驗。

(四)推進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產業融合。大力推進農民奔小康,必須充分發揮農村的獨特優勢,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成爲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讓農村成爲可以大有作爲的廣闊天地。一要統籌城鄉產業佈局,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城鎮對農村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實行城鄉建設兩驅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就地城鎮化”。二要以“美麗鄉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爲主要載體,全面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體現農村特點,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努力建設農民幸福家園。繼續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擴大連片整治範圍。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普遍建立村莊保潔制度。堅持城鄉環境治理並重,逐步把農村環境整治支出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三要依託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稟賦,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爲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強化規劃引導,採取以獎代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業發展,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閒旅遊項目。四要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保護力度,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繼續做好火山岩古村落申遺及推廣工作,傳承農村文明。

(五)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要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一要繼續實施“橡膠檳榔富民”、“商標富民”、“打工經濟富民”、“特色農業富民”等四大富民工程,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要加強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促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增強對農民增收的帶動能力。三要促進農業產、加、銷緊密銜接、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鏈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培育農民增收新模式。四要鼓勵發展股份合作,引導農戶自願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採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建立健全風險防範機制。五要落實惠農支農政策。對中央,省出臺的各項惠農支農富民政策,要及時足額落實到村到戶;繼續加強涉農收費專項治理,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維護髮展農民合法權益。六要挖掘新產業新業態的增收潛力。要加快體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讓更多農民參與進來,從中受益。要抓緊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力爭今年建成100個鎮及村級農村服務站,培育500個商家上淘寶、趕街或在微信上開店,初步建成村級農產品信息及物流系統。七要引入農業龍頭企業,推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帶動農民參與、投入農業生產各個環節,解決農民就業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

在這裏,我要強調一個問題,就是農村改革舉措的落實問題,去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了《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明確了農村改革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涉及農村集體產權、扶貧開發、供銷合作社、農墾等多個方面,省委、省政府也將出臺農村綜合改革方案,縣委農委要牽頭研究出臺我縣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使改革成爲推動“三農”發展的強大動力。

(六)加大脫貧攻堅力度。要貫徹落實中央、全省、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實施精準脫貧攻堅工程,堅持精準識貧,對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網上公開,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堅持精準施策,因地、因村、因戶、因人採取針對性措施,精準滴灌扶貧。堅持精準配套政策,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資金支持,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精準配置扶貧力量,縣扶貧辦儘快修改完善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方案,副科以上領導幹部都要結對子幫扶,每人至少幫扶兩戶。縣委組織部要選派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善做羣衆工作的幹部組成扶貧工作隊,駐村包戶幫扶,着力選好貧困鎮和村的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層層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脫貧攻堅責任。廣泛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合力扶貧。

(七)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要以“8+2”民生工程爲載體,加大投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農村土坯房改造,繼續完善保障體系,加大社保擴麪人數,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推進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引導城鎮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管理等現代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

(八)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不斷充實農業科技人才隊伍,重視鄉土人才培養。要以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爲抓手,縣政府要儘快設立“雙驅”發展基金,制定基金管理辦法,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人才培養和引進制度,充分調動農業科技人才獻身農業生產的工作積極性,要制定農業科技推廣普及激勵政策,鼓勵農業科技人才終身從事農業科技工作。對農產品安全、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農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要建立完善考覈考評機制,對作出重大貢獻和工作業績突出的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從優確認。

三、加強領導,真抓實幹,進一步提升“三農”工作能力和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大頭和重頭都在“三農”,各鎮、各單位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縣工作重中之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確保“三農”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一)加強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抓好基層黨員幹部“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嚴格落實“重中之重”的責任要求,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上,體現在工作部署、資金投入中。要進一步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抓住今年換屆時機,選配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進入鄉鎮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

(二)增強部門協作。各部門要切實增強全局意識,發展意識和農村意識,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支持農業和農村工作作爲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上下之間、左右之間、內外之間的協同配合,建立銜接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實行團隊作戰,追求整體效果。縣委農委要發揮好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指導引導的作用,確保縣委縣政府農業和農村的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

(三)夯實基層組織。基層是“三農”一切工作的落腳點,要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特別是要選好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把那些政治素質好、願意爲村民服務的優秀人才選進班子。要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全面推廣金江便民服務經驗,讓村級有人辦事、有條件辦事。農村基層幹部處在“三農”工作一線,要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生活有保障、工作有條件、發展有希望。要針對農民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大紀檢監察力度,整治基層腐敗,堅決查處“小官大貪”,重點查處土地徵收、涉農資金、扶貧開發、“三資”管理等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等侵犯農民羣衆權益的問題,不能讓“蒼蠅”侵蝕農村改革發展成果。

(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要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和村務監督機制,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爲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建立健全務實管用的村務監督委員會,發揮好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深入開展涉農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農村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推進村鎮綜治中心建設,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開展農村不良風氣專項治理,整治農村黃賭毒、非法宗教活動等突出問題。要及時排查化解各種矛盾糾紛,重點解決土地流轉糾紛,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持農村社會安定祥和。

(五)加強督促檢查。好政策要落實好,必須有督有查。縣農委要強化督查,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加大對“三農”工作的重點領域、重大部署、重大項目的督查力度,確保縣委“三農”決策部署的全面落實。對執行不力、落實不好的鄉鎮和部門要推動整改,對落實決策中不作爲的嚴肅問責,對那些亂作爲的要嚴厲查處。

同志們,做好“三農”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以五大發展理念爲引領,努力拼搏,銳意進取,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4

同志們:

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失時機抓“三農”。今天這次會議是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市委十屆五次、六次全會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部署**年全縣“三農”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

一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以列入全省城鄉發展一體化試點縣爲契機,以推進整體移民搬遷爲抓手,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實現“三農”工作全市綜合排位“三連冠”,榮獲七個方面的單項先進,爲全市單項先進最多的縣市。特別是探索了一條“以縣爲龍頭、縣鎮村三級聯動、縣城帶動鎮村”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羣衆自願;全域規劃、三級聯動;整體搬遷、梯度安置;兩分兩換,綜合推進”的新模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委強衛書記、鹿心社省長先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將這一做法轉發至全省各設區市和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尚勇副書記、姚木根副省長、鍾利貴副主席相繼深入我縣開展專題調研,先後有來自省內外的3個省、10個設區市、100多個縣(市、區)到學習考察,全國扶貧搬遷工作交流研討會、全省搬遷移民扶貧研討會、全市搬遷移民鎮村聯動現場會相繼在召開。“三農”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爲全縣實現進位趕超贏得了主動、提供了支撐。明天將召開全市目標管理考評表彰大會,我們拿了第三名二等獎,“三農”工作的先進位置功不可沒。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辛勤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剛纔,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治軒同志對去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緊密結合了我縣“三農”工作現狀,講得實實在在,非常符合我縣實際;張林同志對如何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完全同意,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進一步鞏固“三農”基礎地位

中央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連續20xx年下發1號文件指導農業農村發展。今年把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七位政治局全部參加;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大局出發,高屋建瓴、深刻精闢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在講話中深入分析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形勢,並就依靠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現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農”工作職責等重點任務作出具體部署。剛纔,立軍同志傳達了省、市農村工作會精神,從中也可以感受到省市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

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村範圍廣,農業人口多,農村土地少,“三農”基礎是否穩固,地位怎樣,工作怎樣,顯得尤爲關鍵,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強工興城”作爲趕超發展的重點,但是並沒有削弱農業的基礎地位。相反,這是從更高層次上、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加強農業農村工作。農業基礎是戰略,怎樣抓是戰術。從全國或者實踐理論來說,工業與農業歷來是相互依賴、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農業爲工業提供原材料,對工業發展的貢獻功不可沒,沒有昨天農業打下良好基礎,就沒有今天工業化推進的可能;反過來,工業化爲農村人口轉移創造條件,爲農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從一個地方來說,工業化爲農村面貌改善、農業條件改變提供財力支撐;工業化城鎮化可以有效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從而致富農民。發達地區也有“三農”問題,但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高,矛盾也就不突出,所以要根本解決“三農”問題,出路在工業化、城鎮化同步統籌“三農”工作。我們一直強調要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的變化,跳出就農業抓農業的思維定勢,堅持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理念統籌“三農”工作,在發展工業中做強農業、在建設城鎮中繁榮農村、在減少農民中富裕農民;同時提出:用農民建房管理、土地流轉助推工業化、城鎮化,現在可以加上整體移民搬遷、城鄉發展一體化助推。現在很多專家說,解決“三農”問題靠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和標準化,這話沒有錯,但農業的“四化”只是解決農業的問題,沒有解決農民的問題,農民問題解決不了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問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提出,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建成小康,農業、農村特別是農民富裕是最大的短板。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要強,農業必須強;要美,農村必須美;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主動把“三農”工作放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來謀劃,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二、要牢牢把握“三農”工作重點

農業農村工作內容很廣、任務很多,必須把握重點、抓住關鍵。這次會上,縣委、縣政府專門下發了工作意見;剛纔,治軒同志對今年的“三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張林同志提出了明確要求。這裏,我就不再面面俱到,主要強調七項重點工作。

1.要抓統籌。城鄉一體化是我們正在探索的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作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所以在統籌抓好“三農”上,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整體移民搬遷、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年我們只搞了縣城安置的試點,**年要出臺縣、鄉(鎮)、村三級梯度安置政策,同步啓動鄉鎮安置和中心村建設試點,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發展局面。今年鄉鎮安置的試點主要選在渣津鎮,要把中心村建設作爲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剛纔,治軒同志對中心村建設作了具體安排,這裏我就重點談談,“爲什麼要實行縣鎮村三級聯動,特別是中心村建設?”我想有以下幾點理由:①是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在農村唯有靠消費支撐,而要促進消費,唯有把農村人口聚集起來,我們現在很多鄉鎮1-2個村合在一起養不起一個理髮室,根本無消費可言,所以我們要搞中心村建設;②是節約基礎投入的需要;③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需要;④是節約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需要;⑤是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的需要;⑥是提升農村形象,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甚至是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們全縣共規劃了125個左右中心村,今年要啓動建設30個左右,各鄉鎮要按照“全域、凸顯特色、三個集中”的原則,按照戶主申請、村鄉(鎮)申報、縣級審批的程序,每個鄉鎮申報1箇中心村進行試點建設。中心村建設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因勢利導,科學設計,儘可能少佔耕地,根據地形地貌,依山就勢,高低錯落來佈局;②要大力推廣新戶型;③佔地面積不宜過大。最後提醒一點,中心村建設主要領導必須親自過問,確保穩定。在操作過程中要注重與打造特色相結合,與新農村示範點建設相結合,與農村建房管控相結合,真正打造一批示範帶動力強的中心村。另一方面,要抓好示範鎮建設。集鎮處於城市和鄉村的中間地帶,一頭連着城市一頭連着鄉村,是統籌城鄉發展的橋樑與紐帶。要按照“有發展基礎、有特色產業、有文化底蘊”的要求,大力推進示範鎮建設,統籌解決好用地和資金問題,打造一批“建設一流、環境優美、商貿繁榮、管理有序”的新型集鎮,使其成爲吸納農民進城鎮居住和從事二三產業的載體,成爲擴大內需啓動農村消費的平臺,成爲文化、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服務等方面的便民利民中心。這裏再次強調,一般集鎮原則上不能擴張規模,要按照全域規劃要求,採取鎮村聯動的模式,將集鎮的整治提升與中心村建設結合起來,做精做美做特集鎮。

2.要抓基礎。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生產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目前的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尤其是近幾年來,由於特大幹旱、低溫寒潮、嚴重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我們要抓住國家持續加大“三農”投入,特別是大興水利的重要機遇,下大力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今年可以全面完成“”中小河道治理任務,基本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儘快讓水渠之間連通,讓“毛細血管”延伸,緩解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今年要啓動建設17座省一般小㈡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面完成規劃內137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抓好11個鄉鎮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同時要加強農村山塘的維修和管理,消除安全隱患。二要加快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農田建設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的必然之路。這幾年上級有政策支持,羣衆有實際行動,我縣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大橋鎮實施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效果很好。今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紮實推進幾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基礎。

3.要抓產業。產業既是城鎮發展的支撐,也是農村發展的支撐,只有加快產業發展,才能富裕農民,繁榮農村。如果不能形成覆蓋農戶、連接市場的產業化的生產組織模式,農業發展就只能停留在“提籃小賣”的水平,不僅難以創造新優勢,就連我們曾經引以爲榮的優勢也會逐步喪失。我縣農業產業有基礎、有特色,關鍵要彰顯特色,揚優成勢。一要彰顯產業特色。要按照“加快發展茶葉、鞏固發展蠶桑、保護髮展林業、審慎發展畜牧業”的總體要求,彰顯產業特色,做強做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茶葉產業:①扶龍頭。由龍頭企業制定產品標準;統一包裝;整合小規模的茶葉加工企業;加大宣傳推介;大力開展市場營銷。②擴大加工企業生產規模。③擴大茶葉基地。由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種植茶葉的積極性,從而擴大基地規模。④提升技術含量。推廣科技種茶;打出有機茶、生態茶的牌子。⑤挖掘茶葉文化。鞏固發展蠶桑產業:①要積極推進小蠶工廠建設,減少蠶農需要掌握種養技術程度;②要扶持龍頭,鼓勵創新,推廣鮮繭繅絲等先進技術;③要推進蠶桑綜合開發利用。要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搞好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二要注重因地制宜。要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特色,統籌考慮所有流轉土地、山林的土質,老百姓的耕種習慣,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切實做到宜林則林、宜茶則茶、宜桑則桑,絕不能以砍伐林山、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來換取所謂的產業發展。三要扶持龍頭企業。一個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能帶活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我們要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採取政策扶持、信貸支持的方式,重點扶持能夠推動桑、茶、林、畜等主導產業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參股、聯合等方式,整合資源要素,發展成爲規模化、集團化、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四要加快土地流轉。有規模纔有效益,有規模才能賺錢。我們一定要通過加快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現在外出務工青年很少回到農村種田,在家種田的大都是50—60歲的老人,廣種薄收、效益低下,部分耕地長年拋荒。各地要把外出務工和進城農民的田地,在“依法、自願、有償”原則下,通過租賃、轉包、轉讓、互換、入股等形式,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種養能手、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整村整組或集中連片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4.要抓保護。要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理念,推進我縣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一要保護好青山。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切實抓好“刀口留樹、火口留樹、蟲口留樹”等各項工作。①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縣林業局要對鄉鎮申報的封山育林面積進行定期檢查,每季度向縣委、縣政府報告情況,確保全縣300萬畝封山育林面積穩中有升;沿修河、高速公路、主幹道可視範圍內實行全面封山;鼓勵全鄉(鎮)、全村、全組和聯戶等多種形式的封山。②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縣委、縣政府將出臺政策,支持植樹造林,鼓勵老百姓自發造林;大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圍繞村莊、集鎮、行道、縣城抓好植樹造林工作。③要鞏固林業秩序整頓成果。縣林業局和森林公安局要嚴厲打擊亂砍濫伐、偷砍偷伐、非法販運林木等違法行爲;對原有案底的犯罪嫌疑人要追究到底,新發案的要堅決打擊;對保留下來的木材加工廠要規範管理,杜絕新上木材加工廠。④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利用“三冬”工作分配任務,以鄉村爲責任主體,建好防火隔離帶;通過植樹造林滅掉山下和路邊的茅草,從源頭上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二要保護好綠水。要加大對河道採砂、涉河建房和向河道填土等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確保河道及周邊生態環境不遭受破壞;要加強對已整治河道和水庫山塘的維護管理,這幾年我們投入河道整治和水庫險加固的資金在3個億以上,如果後續管理跟不上,這筆資金將會“打水漂”。三要保護好耕地。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各級黨委政府責無旁貸。我們要嚴防死守耕地紅線,劃定保護“高標準農田”紅線,堅決杜絕亂佔耕地的開發建設行爲。

5.要抓管理。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爲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說實話,目前鄉鎮農村管理這一塊基本流於形式,鄉鎮與職能部門主要圍繞招商、財稅、穩定等方面展開工作,也忽視了對農村的管理,從而導致農村亂象叢生,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杆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的現象相當普遍。比如,房屋亂建的問題,雖然我們出臺了很多文件,加大了打擊力度,佔地佔河建房的少了,但沿路挖山建房的現象仍屢禁不止,新戶型也建得不多。爲此,我們要紮實開展以“房屋亂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杆線亂拉、墳墓亂葬、耕地亂挖”爲重點的農村“六亂”治理工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爲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關於房屋亂建、墳墓亂葬的問題我們早已安排,希望鄉鎮和相關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實;其他“四亂”問題,請農工部和相關部門儘快拿出解決辦法,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同時,管理好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的政策、法律、“一票否決”都沒有變。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鄉實施關愛留守老人“五個一”工程,對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進行有益探索,其他鄉鎮也要積極尋求解決農村“三留守”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

6.要抓扶貧。解決貧困問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實施移民搬遷。這一方面,我們進行了多年的有益探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這個辦法不可能一時半會解決所有的貧困人口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面上的扶貧工作,要按照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的扶貧政策。要加大縣直部門和單位包村幫扶力度,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加大扶貧投入,把移民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智力扶貧、保障扶貧等有機結合起來,着力構築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7.要抓改革。當前影響和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一些體制機制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突出表現爲“三個不適應”:一是分戶經營、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與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要求越來越不適應;二是千家萬戶的小規模生產、小批量產品與市場經濟的大批量需求越來越不適應;三是農業服務體系的不完善與農業的規模經營越來越不適應。爲此,我們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要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切實做好宅基地、房產登記準備,積極開展農民房屋產權調查登記工作,確保年底前完成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地籍調查。要繼續推進土地、山林經營權的規範有序流轉,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全面做好農村土地流轉的服務工作。要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解決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服務的問題,特別要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做到“農技推廣有人管、有人幹、有錢做”。

三、要強化“三農”工作的組織保障

做好農業農村工作,關鍵在領導,根本在落實。全縣上下要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創新舉措、真抓實幹、形成合力,確保農業農村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一要強化領導。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齊心協力抓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今年是農業農村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縣城鄉一體化中心村開始試點的啓動年,同志們更要重視“三農”工作,熟悉農業、瞭解農業,多到農村去走一走、多到農民家裏去看一看,真正瞭解農民訴求和期盼,真心實意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領導“三農”工作的水平。

二要加大投入。對“三農”的投入主要有五個渠道:①財政補助;②整合政策;③向上爭取;④積極自籌;⑤引入社會資金。各鄉鎮、各部門要掌握好政策、實施好項目、管理好資金。相關部門要加大整合力度,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用到中心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大限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

三要形成合力。昨天召開了全縣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鄉村兩級要以深入開展此次活動爲契機,加大調研力度,全面掌握目前農村的現狀、農業的需求、農民的期盼,並結合各自實際,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水平;要全面瞭解村級組織建設現狀,對軟弱渙散的後村進村班子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達標的要堅決予以調整;要強化鄉鎮黨委對村(居)黨支部的領導,如果連“下級服從上級”組織原則都不要的村(居),不管什麼情況,都要堅決予以調整。農村工作綜合部門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指導服務職能;有關部門要增強興農、強農意識,始終密切配合,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三農”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揚鞭催駿馬,奮力正當時。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紮實工作,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爲全縣經濟社會趕超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篇15

同志們:

區委、區政府決定召開全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市委三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全市農村工作扶貧開發暨生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區委三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分析全區農業農村工作形勢,安排部署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剛纔,書面傳達學習了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印發了《關於做好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意見》,表彰獎勵了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區委農辦、農牧局、林業局和永昌鎮、張義鎮、西營鎮、黃羊鎮負責同志,分別圍繞“下山入川”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皇冠梨品牌建設、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扶貧開發和設施農牧業建設作了發言,希望大家相互借鑑,創先爭優,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科學研判發展形勢,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

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農業農村工作戰略部署,大力實施工業強區、城鄉融合、生態立區戰略,以發展現代農業爲方向,以促進農民增收爲重點,全力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和“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營銷模式,深入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雙聯富民”行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發展、生態明顯改善,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20xx年,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54.22億元,增長6.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404元,增長12.3%;減少貧困人口6萬人。綜合分析研判,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區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是主體生產模式和現代營銷模式進程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已具規模。堅持規模化、區域化、多品種、高效益,全力推進主體生產模式發展,積極推進農產品物流中心、骨幹批發市場、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20xx年,全區新建設施農牧業7.62萬畝,累計達到37.7萬畝,實現了戶均2畝棚的目標;新建特色林果基地15.36萬畝,累計達到55.1萬畝,人均達到0.7畝,農民純收入51%來自設施農牧業。

二是扶貧攻堅取得較好成效,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深入推進“1236”扶貧攻堅和雙聯富民行動深度融合,積極培育富民產業,大力實施“下山入川“工程,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爭取扶貧專項資金3905萬元,貧困片區新建設施農牧業3.66萬畝、特色林果業10.3萬畝。建成東河鄉富泉村等移民安置點7個,完成移民搬遷240戶1246人。建成通村公路120公里;解決了9.9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和改造高低壓輸電線路80.46公里;整理土地12.04萬畝,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4.15萬畝。雙聯單位和幹部爭取實施各類項目126個,落實資金3億元,興辦實事好事646件。扶貧對象人均純收入達到6080元,比20xx年增加1216元。

三是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認真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積極推行“兩個全覆蓋、一個零種植”節水增收措施。 20xx年,推廣高效農田節水技術115.62萬畝、旱作農業41.62萬畝,用水總量控制在10.22億立方米,全面完成向下遊調水任務,提前6年完成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目標。完成人工造林21.96萬畝,累計達到68.1萬畝,封山(沙)育林(草)5.2萬畝,累計達到16.62萬畝。飲用水源水質、地表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

四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卓有成效,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大力實施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總體規劃,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新建續建新型農村社區32個10195戶,累計達到70個34365戶;小康住宅累計達到3396戶;建成保障性住房24108套,累計達到51220套;轉移農業人口79783人。建成高壩鎮蜻蜓村、黃羊鎮新店村2個省級“千村美麗”示範村,長城鄉西湖村、雙城鎮南安村、河東鄉汪家寨村等57個“萬村整潔村”。

五是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爲根本動力,進一步釋放農村生產要素潛能,不斷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完成土地流轉18.48萬畝,涉及農戶41104戶;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紮實推進,分別完成日光溫室、養殖暖棚、林地林木確權頒證4.6萬畝、14.94萬畝、12.03萬畝;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529家,累積達到3027家;落實“雙業”、“雙聯”等政策性貼息貸款39.2億元。

這些特徵,爲我區農業農村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民羣衆的期盼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一是農民持續快速增收壓力加大。農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農民務工收入增幅變小,農民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增速放緩。二是主體生產模式發展不平衡,產出效益差距大。集成新技術、新品種和標準化技術推廣緩慢,生產規程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設施農牧業產出差異較大,好的棚均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差的不足1萬元。全區還有12個鄉鎮未實現戶均2畝棚目標;有10個鄉鎮特色林果人均面積在全區平均水平以下;南部山區、沿沙沿山貧困片區建棚不多。農產品質量認證、品牌培樹、包裝推介、市場開拓不夠,增值空間小,效益提升慢。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抵禦風險能力弱。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力度不大,貯藏、包裝、加工、物流等產業鏈不長;專業合作組織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帶動能力不強。四是扶貧攻堅任務艱鉅。貧困片區富民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全區還有貧困人口5.39萬人。五是生態建設任重道遠。缺水少林、生態脆弱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性轉變,用水矛盾突出,生態環境剛性約束壓力大。六是新型農村社區服務管理不夠到位。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羣衆籌資渠道單一,新建社區入住率低,社區集聚效應沒能得到充分發揮。七是農村髒亂差現象嚴重。農村公共設施規劃建設不到位,亂堆亂倒亂放問題比較普遍, “五禁“規定落實不力,野外放牧放火行爲屢禁不止,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業農村經濟特徵做了深刻的分析和闡述,概括爲“四大制約”挑戰和“四個增長”機遇,全市農村工作、扶貧開發暨生態建設會議指出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四個方面的特徵。我們必須認真領會,深刻理解,做到在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

一是積極應對新挑戰。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我們必須放眼農業農村發展大環境,正確應對挑戰。要應對“雙重擠壓”。目前國內農產品價格接近峯值,高於進口價格,遇到了不能再有升值空間的“天花板”;農業種子、化肥、農藥等價格上漲,人工、農機作業、土地流轉等生產成本不斷攀升, 農業發展“地板”也在擡升。要應對“兩道緊箍咒”。一道是生態環境,農業面源污染、白色污染,使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隨着工業、城鎮及生態用水增加,農業用水約束加劇;另一道是資源條件,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地膜等導致地力下降,產出率不高。要應對“雙重風險”。防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措施非常有限。一方面,自然災害、農業氣象、農業病蟲害等災害一旦發生,都將對農業造成重大損失;另一方面,農資供應和農產品銷售等環節一旦出現問題,都會導致農民無法正常生產,給農民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困難。要應對“一低一高”。農業基礎設施仍然薄弱,生產水平較低,農業補貼水平接近極限,部分補貼不能繼續增加,瓶頸制約更加明顯。我們必須在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外向型農業、發展壯大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等方面求突破,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

二是準確把握新機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家夯基礎、補短板、惠民生,財政、金融、社會對“三農”的投入將持續增長。隨着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安全農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城鎮化快速推進和服務業快速發展,將使農民務工創業收入持續增長。隨着市場機制決定作用的發揮,傳統生產方式效益低下的問題日益顯現,倒逼農業經營主體轉方式調結構的積極性持續增長。這些機遇,對全國各個地方來說是對等的,誰抓住了機遇,誰就掌握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機遇意識,準確把握政策,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三是充分發揮新優勢。省委、省政府支持武威先行示範推廣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爲我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重大機遇;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甘肅國際陸港,爲我們提升現代農業水平、發展外向型農業提供了戰略平臺;我區被國家授予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全省牛羊產業大縣,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基地,規劃建設的20萬畝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爲現代農業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大力推廣現代營銷模式、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爲提升農業效益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們必須積極主動、順勢而爲,把省市提供的平臺運用起來,把自身發展的潛能釋放出來,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二、堅持抓主抓重,紮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

做好新常態下的農業農村工作,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努力,我們要深刻領會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戰略部署和工作要求,準確把握我區發展實際,在目標上同心、措施上同向、落實上同力,全面完成農業農村各項工作任務。

20xx年全區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市委三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全市農村工作扶貧開發暨生態建設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區委三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農民增收爲核心,以發展現代農業爲方向,以深化農村改革爲動力,堅持調結構、促增收、修公路、興水利、建新房、抓扶貧、美環境,全面推廣“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加快推進“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現代營銷模式,持續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雙聯富民”行動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行動,加快新農村建設,全面落實各項惠農強農富農政策,推動新常態下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主要奮鬥目標是:農業增加值增長6.8%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左右;完成“下山入川”移民5000人,減少貧困人口4萬人;糧食產量穩定在65萬噸以上。圍繞以上目標任務,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堅定不移地推進“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和“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現代營銷模式,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一是加快建立出口農產品基地。瞄準中亞、西亞和東歐市場,建設出口加工型現代農業體系。全面推行《武威市出口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建立落實一個基地、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名領導、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在黃羊、吳家井、長城等鄉鎮強制推行,在羊下壩五溝設施蔬菜等基地和西營前興等特色林果業示範點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3年內實現全區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全覆蓋,規劃建設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44個,嚴格番茄、皇冠梨等31個農畜產品生產標準,加強產前、產中、產後管理。培育壯大農產品和食品工業出口基地規模,重點抓好蔬菜、果品、獺兔、奶製品等出口產品,建成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20萬畝,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50萬畝,確保出口農產品100%來自標準化備案基地。當前,要重點抓好基地的土壤配方和技術規程的宣傳培訓工作。加快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黑牛生態循環養殖產業園建設,推動奶製品、高檔肉牛等出口加工項目建設。加快培育外向型龍頭企業,力爭培育農產品出口創匯企業30家,發展外向型農業中介服務組織20個,農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500萬美元以上。

二是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鏈。制定實施現代農業產業鏈發展規劃,加快培育肉羊、奶牛、肉牛、葡萄、皇冠梨、紅棗、枸杞、蔬菜、藥材等全產業鏈,着力培育甜高粱和獺兔產業鏈。以開發利用沙漠爲方向,科學規劃種植區域,及早落實地塊。鼓勵引導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場、飼草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實現規模種植,集中連片發展,實行甜高粱用水優先、水價優惠政策,修訂完善甜高粱種植技術規程,推行領導包片、技術人員包鄉鎮、包示範點責任制,種植甜高粱14萬畝(其中,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5萬畝),建成黃羊、永昌等鄉鎮5000畝以上的示範點2個,謝河等鄉鎮3000畝以上的示範點6個,河東等鄉鎮20xx畝以上的示範點6個,武南等鄉鎮1000畝以上的示範點13個。大力支持紅太陽、皇臺、普康等企業開發建設醇用型甜高粱加工項目,大力支持飼料加工企業建設飼用型甜高粱加工項目,年內每個鄉鎮至少建成1個醇用型甜高粱加工項目。加大向上彙報銜接力度,積極爭取科技、財政、扶貧、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快發展甜高粱全產業鏈。毫不動搖地培育壯大獺兔產業,加快獺兔科技產業園建設,引進建設獺兔出口加工項目,扶持麗姿公司等獺兔產業龍頭企業發展。推行獺兔標準化生產全覆蓋,年內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120個,推動獺兔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設施農牧業。堅持規模化、區域化、多品種、高效益,深入開展設施農牧業提質增效行動,着力抓好品種更新、品質提升、技術集成、跟進培訓、品牌培育、市場營銷、標準化生產等重點工作,消除閒置棚、改造低效棚,實現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產業化經營。設施農牧業以鄉鎮爲單位達到戶均2畝、棚均收入2萬元以上,這是必須要完成的硬任務。戶均達到2畝棚的鄉鎮要大力推進省部級蔬菜標準園、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創建活動,輻射帶動設施農牧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戶均未達到2畝棚的鄉鎮,必須自加壓力,年內全部實現以鄉鎮爲單位戶均2畝棚目標。對年底完不成設施農牧業任務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免職處理。

四是全力推進特色林果產業發展。紮實開展特色林果業“擴量增效”行動,緊緊圍繞“擴面積、建基地,強管理、增效益,抓培訓、育人才,建設施、興貯藏,搞認證、樹品牌,招龍頭、促營銷”六項任務,主打皇冠梨品牌,抓好規劃引領、行政推動、典型培育、規範管護、科技支撐、打造品牌、市場營銷、政策扶持等重點工作,着力抓好G569高速公路沿線特色林果示範長廊,黃羊、長城、吳家井特色林果出口示範基地,G30、金色大道、民武路等重點道路沿線特色林果發展延伸。新建特色林果基地20萬畝,建成萬畝鄉鎮30個,千畝村300個,累計達到75萬畝以上,實現人均1畝林的目標。對年底完不成任務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組織處理。開展特色林果業撫育管護技術協同創新工作,整合農牧、水務、林業、農機、科技等部門資源,集成推廣農、林、水等各項新型實用技術,高標準建設黃羊鎮橫溝村、河東鄉下腰墩村、高壩鎮小七壩村、西營鎮前興村等4個皇冠梨撫育管護技術協同創新樣板園。5月下旬,區委、區政府將組織開展特色林果業擴面增效觀摩活動。

五是着力培樹名優品牌。品牌是農產品市場流通的通行證,是產品轉向商品的身份證,是質量安全的重要標誌。當前,我區設施農牧業、特色林果業已具規模,年產量達到178萬多噸,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個叫得響、過得硬、能佔領市場的品牌。農牧、林業等部門要把培樹品牌擺在重要位置來抓,聚合各方要素和力量,瞄準中高端市場,着力打造“涼州蔬菜”、“涼州黑牛”、“涼州羊羔肉”、“涼州白豬”、“涼州皇冠梨”等特色品牌,爭創省級、國家級名優品牌,完成皇冠梨質量認證,切實提高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六是加快推進現代營銷模式。圍繞“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現代營銷模式,以優質蔬菜、水果、畜禽等優勢農產品爲重點,注重引進農產品加工知名企業和名優品牌,實現龍頭企業和農產品資源高位“嫁接”。培育一批果蔬、畜禽加工企業,推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基地”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引導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通過訂單農業、吸納農戶入股經營、爲農戶提供技術和倉儲服務等形式,提高農產品生產的市場對接度。引導支持昊天、發放、祁連等蔬菜、畜產品龍頭公司、運銷企業、合作組織,聯合組建全區蔬菜、畜產品產銷合作聯社,整合註冊商標和認證產品,積極打造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深受市場歡迎的品牌。扶持京奧港、昊天等企業發展果品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加快西部現代農業城、農倉原生態蔬菜公司萬噸氣調庫等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新增恆溫庫、氣調庫規模20萬噸。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積極發展農超對接、商品配送、社區超市、信息服務等新型商業業態。加強與國內大中城市批發市場的合作,大力發展營銷代理商,鼓勵運銷企業走出去建立直銷站點。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依託“特色中國武威館”線下館,大力推介涼州特色名優產品。

七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動植物疫病防控。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進一步強化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檢,加大監測覆蓋面,提高監測頻率,消除質量安全隱患。加強蔬菜安全例行監測,建立完善農藥經營登記備案制度,推行農畜產品、特色林果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准入準出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認證體系,建成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鄉鎮監測體系全覆蓋,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網絡。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行動,加強對種子、農藥、化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監管,堅決禁止使用蔬菜高毒農藥和畜產品禁限用藥。嚴格實行動物防疫責任制,紮實做好基礎免疫工作,強化防控措施,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推進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農作物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國家標準以下。

八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確保雜木河毛藏寺水庫樞紐工程建成投入運行。爭取實施南營、西營、黃羊水庫清淤工程。紮實開展抗旱防汛工程整修,認真開展水庫、重點防洪堤段、行洪河道隱患排查,抓好水毀工程修復,建立山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管理及共享系統。加強農村公路、田間道路建設,新建農村道路300公里以上,加快配套建設甘肅國際陸港、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紅水河東岸移民區電力設施,改造升級農村電網100公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積極爭取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提高農田質量和產出能力,在紅水河沿岸開發整理土地2萬畝。加大農業基礎設施項目謀劃和爭取力度,論證謀劃一批水源保障、民生水利、水土保持與生態治理修復等方面的重大水利項目。加大農機購置補貼爭取落實力度,積極爭取省上對主體生產模式和甜高粱農機具購置給予傾斜支持。引進建設甜高粱等農機裝備生產製造項目,大力引進、研發、推廣適用新型農機具。

第二,深入實施扶貧攻堅行動,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緊緊圍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加快扶貧開發進程。

一是加快推進“下山入川”工程。積極爭取扶貧專項支持,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快推進“下山入川”工程,確保完成移民5000人。積極落實省上易地扶貧搬遷人均補助8000元、每戶協調落實5萬元貼息貸款扶持政策。加快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移民安置點建設,新建紅水河東岸移民安置點,抓好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吸納安置貧困勞動力工作,逐步將移民轉變爲產業工人,落實好戶籍轉移、上學就醫、強農惠農等政策,強化移民區社會管理服務,確保貧困羣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加強遷出地的生態恢復,對已列入移民搬遷範圍的村組,一律不再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設施農牧業項目;對整村整組搬遷後的村莊進行拆除平整,退出土地,爲封育治理和自然修復打好基礎;對地理條件相對較好,具備一定發展條件的區域,統籌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統一規劃建設新農村居住區,整合行業項目資金,優化產業佈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對不具備整體開發條件的區域,要做好規劃,對搬遷剩餘戶、居住分散戶、無力搬遷戶實行集中收縮發展。

二是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深化“雙聯幹部幫建暖棚溫室”活動,幫助解決土地流轉、技術服務、基礎設施配套、產業貸款、飼草料種植儲備、水電路配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快南部山區、沿沙沿山鄉鎮日光溫室、養殖暖棚、特色林果業建設進度,着力培育富民增收產業,年內實現貧困戶戶均2畝棚、人均1畝林的目標,扶貧對象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全區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

三是深入實施精準扶貧。以85個貧困村爲重點,逐村逐戶分析原因,列出村級發展規劃和貧困戶幫扶計劃,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考覈。用足用好扶貧開發政策,建立完善扶貧對象定期審覈和調整制度,實施扶貧項目、扶貧資金、重點工作和脫貧情況動態管理。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貸款項目支持,實施一批交通、水利、農電、住房等項目,着力改善貧困村落後面貌,確保80%以上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95%的建制村通班車。規範駐村幫扶制度,健全考覈評價制度,注重考覈結果運用,對包戶脫貧工作沒有進展和幫扶農戶兩年不脫貧的幹部,不得提拔或調動、不得評先評優。

四是深化“雙聯富民”行動。推進扶貧攻堅與雙聯行動在思想認識、工作要求、重點任務、體制機制等方面協調配套、互促共進、深度融合,堅持縣級幹部包村、其他幹部包戶制度,全面落實“六大任務”,謀劃實施一批基礎性公共性民生性項目。聯村單位要把工作重點放在督促建棚和定植進畜、設施農牧業提質增效和農民致富技能培訓等方面,引導貧困羣衆轉變思想,提高生產經營水平,儘快脫貧致富,真正達到“羣衆得實惠、鄉村變面貌、幹部受鍛鍊”的目的。

五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嚴格執行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實施辦法和報賬制實施細則,突出對重大項目、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工作流程的監管,建立扶貧資金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扶貧對象、扶貧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健全審計監察、羣衆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機制,堅決杜絕擠佔挪用扶貧資金問題,對違反規定的,依法嚴厲查出,絕不姑息。

第三,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戰略,突出“節水、造林、治沙、防污”,加快生態治理步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鞏固擴大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成果。統籌調度水資源,不斷優化用水結構,確保完成年度治理任務。積極謀劃石羊河流域後續治理項目,實施《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結餘資金調整使用方案》,完成日光溫室1.3萬座蓄水池建設,全面整改預評估中提出的問題,確保順利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二是加強水資源管理。按照“壓減農業用水、節約生活用水、增加生態用水、保證工業用水”的要求,完善水權用途管理措施,強化水權精細化管理和過程性控制,實行發展甜高粱產業優先供水、水價優惠制度,全面推廣壟膜溝灌、膜下滴灌高效節水技術,大幅壓減高耗水作物,完成旱作農業示範面積40萬畝、高效節水技術100萬畝。建立完善優先向高效益作物供水機制,繼續推行井水灌區小麥“零種植”,對特色林果業、重點生態林網單獨配水。

三是深入推進治沙造林。按照“國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撐、農民有收益”的要求,大力實施“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退耕還林、石羊河流域生態恢復、紅水河百里生態經濟長廊等林業生態項目。堅持機關幹部義務壓沙制度,組織幹部職工完成甘蒙(寧)省界涼州段21公里、金榮沙漠生態路義務壓沙造林任務。繼續抓好榮華綠洲現代農業產業園周邊區域風沙治理,抓好甘肅國際陸港、工業園區、移民新區和新型社區綠化,打造綠洲精品景觀綠化工程。積極推行工業治沙、養殖治沙新模式,加快發展光伏發電、沙漠特色養殖、林果、藥材種植產業,建立複合經營、生態經濟、移民安置相結合的現代沙產業發展模式。推進治沙林承包治理經營,拓展脫貧致富新領域。完成防沙治沙15萬畝,營造生態林3.5萬畝,通道綠化250公里。

四是嚴格落實“五禁”規定。對野外禁牧禁火問題,市上多次批評,區委、政府在多次會議上重申,先後出臺了3個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制定了《涼州區落實“五禁”規定責任追究辦法》,並對兩個鄉鎮的黨委書記做出免職處理,相關責任人給予了黨政紀處分,教訓深刻,引以爲戒。各鄉鎮要把落實“五禁”規定作爲當前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包抓責任和第一責任,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措施,組織幹部進村入戶宣傳動員,建立村規,制定民約,真正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宣傳、教育等部門要通過出動宣傳車、印發宣傳材料、小手拉大手、新聞媒體曝光等形式,加大宣傳引導,使落實“五禁”規定成爲幹部羣衆的自覺行動。近期,各鄉鎮在禁止野外放火工作上,採取了幹部進村入戶全覆蓋、村上籤訂責任書、農戶簽訂承諾書、發放宣傳資料、發佈公告、設立短信平臺、24小時不間斷巡查等措施,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是,仍有個別鄉鎮宣傳發動羣衆不充分、工作措施不到位,野外放火屢禁屢犯。區上各巡查組要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發現問題及時指出,認真督促抓好整改。對野外放火、亂堆亂放柴草秸稈引發火災的,一律實行責任倒查,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羣衆生命財產重大損失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一律免職,同時追究包鄉領導的責任。區紀委、監察局要嚴格執紀監督,對違反“五禁”規定的行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一律追責、絕不放過、上不封頂。

五是加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以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爲突破口,認真實施農村垃圾收集運轉、生活污水處理等項目。嚴格環境執法,禁止無證排放和超標排放,嚴懲環境違法行爲。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低毒低殘留農藥,推進農村“一池三改”、秸稈綜合利用,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率達到80%以上。

第四,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堅持工業新型化、城鎮帶狀化、農業現代化、社會信息化,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着力推進城鎮化進程。

一是加快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規劃編制。堅持以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規劃爲統領,加快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等規劃編制。搶抓黃羊鎮列爲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政策機遇,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加快武南等小城鎮規劃編制工作,配套編制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時修編集鎮、村鎮總體規劃,編制完善交通、生態、產業、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類專項規劃,建立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的“多規融合”規劃體系,科學構建城鄉空間佈局,加快重點小城鎮、新農村建設,率先形成規模化小城鎮和產業集羣。

二是加大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力度。深入開展以公共服務便利、村容村貌潔美、生活富裕和諧爲重點的美麗示範村莊創建活動。以國際陸港規劃區和天頤大道、金色大道、G30線、民武路沿線爲重點,抓好社區規劃、建設、配套、入住和管理,統籌謀劃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城鄉融合,推進社區產業、居住、公共服務“三區分離”,按照建設規模1000戶以上、距離交通幹線不小於500米的要求,建設新型農村社區12488戶,改造危房20xx戶。在甘肅國際陸港規劃區內建設新型農村社區2個、20xx戶以上,天頤大道沿線規劃建設新型農村社區5個、5350戶。堅持連片規劃,突出地方民居風格、房屋建築和地域文化特色,採取不同戶型、不同面積多套可供選擇的建房樣式,體現“立面色調一致、鄉村特色濃郁、環境協調統一”的建築風格,特別對外牆色調、建築設計要嚴格把關

三是着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創建省級“千村美麗”示範村和“萬村整潔”村,爭取將甘肅國際陸港規劃區內鄉村全部創建爲省級“千村美麗”示範村、“萬村整潔”村。以國際陸港規劃區、重點道路沿線和城鄉結合部爲重點,繼續開展好“美麗鄉村、清潔家園”專項行動,集中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使農村髒亂差問題得到有效根治。加大綠化、亮化、美化力度,實施“拆牆透綠”和社區、農宅周邊復林復綠工程,建設生態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消除建新不拆舊、“一戶多宅”、宅基地閒置、危房數量大、農村環境面貌差的現象,切實解決“有新房、無新貌”、“只見新房、不見新村”的問題。

第五,深化農村改革,增強發展活力。認真落實市委深化改革各項部署,穩步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確保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一是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政策。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建立區、鄉鎮、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管理體系。結合培育發展甜高粱等產業鏈經濟,完善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土地流轉形式,積極探索有效穩定的土地流轉方式,鼓勵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形式流轉土地,年內流轉土地20萬畝以上。探索發展“土地託管合作社”等流轉方式,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推進宅基地復墾,轉換城鎮建設用地指標。

二是加快農村產權確權頒證工作。積極推進實施不動產登記,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設施農牧業產權、林權確權頒證進度。積極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試點工作,完成土地確權面積44.2萬畝。建立完善集體土地經營權、設施農牧業產權、房屋產權、林權等交易抵押融資機制,激活農村產權。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建立完善集體林地、林木流轉機制,健全治沙生態林承包經營機制,規範治沙生態林經營管理。抓好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試點工作。

三是着力培育多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家庭經營的基礎作用,重點培育以家庭成員爲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爲主要收入來源,從事專業化、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組建股份合作組織,通過自營或委託經營等方式,實現規模化經營。鼓勵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戶以產品和產業爲紐帶開展合作與聯合,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快農戶間的合作經營,鼓勵農戶通過共同使用農業機械、開展聯合營銷等方式發展聯戶經營。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引導發展農民專業組織聯合社,開展農社對接。鼓勵涉農企業重點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引導工商資本發展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牧業。

四是積極推進水權水價改革。建立區級水資源監控中心,開展水資源確權登記,抓好水權的實時監控和過程性控制。嚴格水權使用審批程序,細化輪次供水計劃,建立作物分類輪次用水臺賬。嚴格落實行業用水定額指標,推行計劃用水制度,加強定額管理;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水權流轉方式,探索政府回購機制,鼓勵通過投資建設節水工程獲得交易水權,實現水資源餘缺調劑和二次優化配置;實行逐級審覈、層層監管、次次登記制度,建立水權交易申請、協議、結算、公示制度,推行水權交易有償轉讓和補償,健全有利於促進節約用水、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補償水價體系。

五是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引進試驗和示範推廣,以推進主體生產模式爲重點,積極引進培育和推廣試驗高效標準化集成技術、牧草高效生產利用集成技術、智能化飼養管理技術、秸杆還田、枝條還田等新技術,新型微耕作業農機具等新設備。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效院所,建設科技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健全“首席專家+專家團隊+專業技術骨幹+農民技術員+農戶”科技培訓服務機制,廣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培訓農民20萬人(次)。

六是創新農村投融資機制。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優化金融機構網點佈局,鼓勵金融機構在農村增設服務網點,加大農村產權投融資力度,健全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服務平臺,鼓勵商業銀行開發農村信貸產品,擴大信貸投放額度,加大“雙業”、“雙聯”貸款支持發展現代營銷模式的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長效機制,化解金融風險。完善金融機構參與扶貧開發有效機制,探索建立財政扶貧資金貼息補償機制,支持貧困戶、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享受貼息貸款。

三、切實改進作風,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已經明確,關鍵是抓好落實。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強化責任,改進作風、狠抓落實。

一要研究新政策,增強工作的預見性。新常態對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學習省委十二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市委三屆八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全市農村工作扶貧開發暨生態建設工作會議、區委三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吃透精神實質,把握工作重點,從文件政策中找項目、抓機遇、促發展,切實提高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落實新要求,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各級領導幹部要繼續發揚聯繫服務羣衆的好作風,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區委“雙十條”規定,堅決反對和抵制“四風”,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勇於擔當、主動作爲。各鄉鎮要嚴格工作紀律,充分利用晚上時間,深入村組農戶,開展羣衆工作,堅決杜絕幹部“走讀”現象。農口各部門要經常性地深入鄉鎮指導工作,幫助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級幹部要切實提升工作效能,堅持少議論、多幹事,少指責、多支持,少掣肘、多服務,徹底解決精神狀態不佳、工作消極應付和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問題,凝心聚力、狠抓落實。加大問責力度,在涼州頻道設立“作風建設曝光臺”,對發現查處的問題一律進行曝光,並追究當事人和相關領導的責任。

三要建立新機制,增強工作的自覺性。農業質量高不高、農村發展快不快、農民生活好不好,核心在黨建,關鍵在幹部。要建立基層幹部關懷機制,全力實施鄉鎮“五小”工程,着力改善鄉鎮幹部工作生活條件。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大從主體生產模式建設一線選拔任用幹部力度。落實鄉鎮幹部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調動鄉鎮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加強村級建設,大力推廣以“黨建引領、產業富民”爲主要內容的“沙灘經驗”,把黨的建設與富民產業結合起來,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嚴格落實村幹部九項激勵機制,提高村級工作經費標準,推行村幹部基礎報酬+績效報酬制度,激發村級組織和幹部帶領羣衆發展現代農業的工作熱情。

四要把握新方略,增強工作的法治性。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區的總體部署,切實增強各級幹部的法治觀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研究解決“三農”問題。深入開展農村法治教育宣傳,引導農民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支持農民羣衆通過合法途徑維權,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依法開展農資市場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規範農業領域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拖欠玉米制種款、拖欠土地徵用、租賃流轉、拆遷安置費用等案件的查辦力度。強化種子生產經營的源頭治理,堅決查處違規落實玉米制種基地、收取制種公司工作經費等突出問題,對違紀違法人員要嚴格追究責任。推進24字“人知人曉”、“人信人守”工程,深入實施未成年人“金種子”工程,宣傳普及“道德講堂”,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農村法治化進程。

五要落實新舉措,增強工作的實效性。認真開展“工作落實年”活動,建立“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的工作機制,區委辦、區政府辦要儘快將這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領導、牽頭部門、參與部門、時間進度、完成時限,盯人、盯事、盯過程、盯結果,公開公示,跟蹤問效,監督落實。區督查辦、效能辦要抓住重點任務、重點工作,加大專項督查督辦力度,及時發現問題,抓好督促整改。嚴格考覈獎懲,加大區級領導、區直部門包抓鄉鎮工作考覈力度,完善考覈措施,嚴格考覈獎懲,對執行有力、落實有效的,要予以獎勵;對工作不落實、任務完不成的,要嚴肅問責。

同志們,做好全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紮紮實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爲實現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涼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