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師節表彰暨轉型發展動員大會講話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各位老師、各位同仁:

學院教師節表彰暨轉型發展動員大會講話稿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全校教職員工在這裏聚集一堂,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的到來。藉此機會,我代表學校向全校的教師和全體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剛剛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致以誠摯的祝賀!同時,對全校教職員工爲xx學院的辦學事業所做出的貢獻和付出的辛勞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在轉型動員之前,先向大家介紹我校這學期的主要工作。本學期我校有五項重點工作。

1.制定七個分規劃,從而全面落實學校發展規劃。七個分規劃包括:一是教學改革與建設、二是學科專業建設、三是隊伍建設、四是學生工作、五是辦學條件建設、六是大學文化建設,七是琿春校區建設。

2.啓動轉型發展。嚮應用技術型轉型發展,是一項我們共同面對的新任務和大課題,所以是今天要講的主要內容。

3.啓動合格評估自評自建。計劃2017年下半年參加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從本學期開始自評自建。與轉型改革相結合,從頂層設計、方案部署開始,從教學改革、學風、教風入手,經過三年的建設,形成xx學院自己的經驗、特色和亮點。

4.啓動養成教育。爲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要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如何教給學生最有用的知識,二是如何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三是如何養成學生的優良素質。學生們最大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xx學院的學生情商不低,完全可以培養出高素質。

素質靠養成,靠育人環境的薰陶,如何創造這樣的環境,堅持不懈地開展好養成教育,這是長期的、內在的、根本性的工作,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養成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學生們養成三種好習慣:一是養成做人的好習慣,具備好的品行;二是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形成好的學風;三是養成積極思維、主動實踐的好習慣,會思維、能實踐,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

5.琿春校區辦學事宜

需要單獨研究和佈置,這裏不展開了。

下面作轉型動員。轉型不僅是我校本學期的重點工作,而且是近三年的重點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動員。做這個動員,是我的任務和職責,但是我有兩點不足,一是我來xx學院剛過百天,對學校的情況瞭解得不夠充分;二是轉型是國家今年提出的新事物,我對此研究得不夠深入。所以請大家以思考的態度,以審視的眼光來判斷、來分析,要有自己的思考。下面從三個部分來講,即爲什麼轉、轉什麼、怎麼轉。

一、爲什麼轉

(一)轉型的背景

1.國家與社會需求

我國處於產業轉型階段,勞動密集型產業減少、技術密集型產業增加;低技術產業減少、高新技術產業增加;低附加值產業減少,高附加值產業增加。這種轉型加大了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由於這類人才的缺乏,導致很多相關的行業面臨危機。

下面看看我校各學科面對的需求。對我校工、經、管、藝、文幾個學科大類,其人才需求特點不同。

對工科來說,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現代化裝備加速替代傳統設備,需要培養具備新知識、應用新技術、掌握新裝備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對文科和藝術學科來說,文化創意和設計產業迅猛發展,小微企業成爲經濟活力的重要源泉,需要培養兼有創業能力、創意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

對經、管學科來說,企業基礎管理能力的提升,產品、技術、工藝和流程的應用性創新,需要培養複合型、創新型、管理型人才。

從國際上來看,德國、瑞士、芬蘭、荷蘭等應用技術類大學多的國家,不僅競爭力在世界上排名靠前,而且失業率較低。

2.學校的應有定位

找一找我校在全國高校結構佈局中的位置,由此來研究我們在哪裏,我們應該往哪裏去,我們應該走哪條路。

XX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2491所,其中本科院校1170所,高職院校1321所。民辦本科近400所(含獨立學院292所),約佔本科院校約三分之一。

高校分層結構:“985”高校39所,有研究生院高校56所,“211”高校112所,培養研究生高校548所,一般本科院校622所,其中,1999年以來的新建本科院校316所,獨立學院292所。我校爲新建本科院校,定位要與其相適應。

3.學生的就業狀況

從學生的就業率來看,“985”和“211”高校最高,其次爲高職院校,然後爲一般本科院校,這類高校總體上學術不及重點大學的學生,實踐能力不及高職院校的學生,高不成、低不就,成爲就業市場上就業率最低、專業對口率最低、就業質量最差的羣體。我校屬於這一羣體。

多年來我國就業市場上存在着一個怪圈: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求賢若渴、找不到所需人才。畢業生數量年年增,但是學校出口不暢、企業進口不旺。

窮則思變、危機生變。新建院校必須通過緊密面向行業、企業,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對路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創出自己的辦學特色,才能提高就業率、就業質量和專業對口率,才能保障學校的生存和發展。

4.國家政策要求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關於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除規劃爲研究型大學的院校和一些特殊院校外,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設、升格和更名原則上明確爲應用技術類型。這就從國家層面爲我們這樣的新建院校進行了分類和定型。指導意見還明確了試點高校的12條主要任務和12條配套政策。

今年8月22日,在吉林省政府第二次高教強省會議上,省政府提出全省20所高校全部或部分專業轉型爲應用技術型。

基於以上幾個方面的背景和原因,實現嚮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轉型成爲我校的必然選擇。轉型是大勢所趨、大局已定,不是討論轉不轉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大討論明確爲什麼轉、轉什麼、怎麼轉。

(二)轉型發展的意義

1.轉型發展對高等學校意義重大

一批本科院校轉型爲應用技術型,有助於解決國家產業轉型過程中應用技術型人才短缺問題;有助於解決高等教育的結構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和高校辦學盲目攀高、千校一面、定位不妥的問題,有望破解就業市場上畢業生就業難與企業招人難並存的怪圈;還能夠有效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望攻克傳統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制約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長期影響培養質量的頑疾。

所以,高校轉型發展,是國家建設的大事,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事,是高校發展的大事。

2.轉型發展對民辦本科院校具有特殊意義

民辦本科院校作爲我國高等教育的新興力量,更要發揮自身的體制機制優勢,消除保守、大膽創新,面向國家需要和市場需求確定辦學方向、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貼近社會、貼近行業,通過合作教育,產學融合、校企合作,突破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束縛,創出一條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新路,這是民辦本科院校生存與發展的出路所在。

3.轉型發展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突破口

雖然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搞了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總體上灌輸式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還在普遍採用,教學內容與社會及工程應用脫節的問題還比較明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足問題更加突出。教學方法落後於時代要求、理論傳授脫節於實際應用、教學內容滯後於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培養目標要求等現象還比較普遍地存在。

雖然創新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已提出多年,但是傳統式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仍然是用人單位普遍認爲的弱項。

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說着容易改起來難,小打小鬧、細枝末節的改革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必須從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入手,從學校定位、培養目標、培養過程、評價標準和國家政策多個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高等學校嚮應用技術型轉型發展,按照新的培養模式闖出一條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之路,或許是實施這一改革的突破口。

4.轉型關係到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和發展

隨着轉型的進行,對教師的要求不同了。因爲教學模式轉變了,培養方式不同了,教師再按傳統的滿堂灌、照本宣科的教法已經行不通了,教師只講不練、不會實踐也行不通了。對教師的評價導向和考覈內容也不同了,不僅會講、還要會做。

所以轉型發展是一場綜合改革,不僅是學校和學院領導的事,而且與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發展模式、發展方向緊密相關。

二、轉什麼

(一)轉型任務

民辦本科院校建校起點不高,一般都把學校定位在教學型,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應用型,與應用技術型屬於同一種人才類型,從培養目標上沒有轉型的問題,但是這只是表面現象。

事實上,諸多的民辦本科院校沒有自己的辦學經驗和套路,就模仿老本科院校甚至重點大學的辦學道路和培養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不相符合、不能支撐的問題。這就提出了轉型的任務。

1.專業還是按照學科體系及傳統專業目錄來設置,專業方向及教學內容和行業發展、企業需求相脫節。

所以要實現專業或專業方向設置的轉型。

2.培養方案還是按照專業規範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性、規範性,課程體系還是按照學科體系設置的多年不變的課程,培養方式還是以課程講授爲主要形式,以知識傳授爲主要目的,弱化了專業能力培養和第二課堂培養要求。

所以要實現培養方案的轉型。

3.培養道路還是封閉式辦學,普遍是以教室、書本和教師爲中心的“三中心”教學模式,培養方式還是與行業脫節、與企業隔離的封閉式知識傳授。

所以要實現培養道路的轉型。

4.教學方式還是按照傳統教學的灌輸式、應試型,單向知識傳授的方式,學生還是處於死記硬背、爲考而學的被動狀態。

對教師來說,在教法上比較普遍地存在着6個過多與過少的現象。一是在講授方式上注入式過多,啓發式、參與式過少;二是在講授過程中結論型過多,問題型過少;三是在講授內容上封閉式過多,發散式過少;四是在教學要求上,共性標準過多,個性發揮過少;五是在知識結構上,書本知識過多,實踐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過少;六是考覈標準上重分數過多,重能力過少。

對學生來說,在學法上也比較普遍地存在着6個過多與過少的現象。一是在學習方式上,從師型過多,自主性過少;二是在思維方式上,求同性過多,求異性過少;三是在學習狀態上,被動式過多,主動式過少;四是在學習類型上,盲從型過多,問題型過少;五是在學習層次上,繼承性過多,創新性過少;六是在學習的情感上,應試型過多,興趣型過少。很多學生聽課不用意,課後不復習,考前緊突擊,考後就忘記。

所以要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型。其主要的目標任務就是改變這些過多與過少。

5.教師隊伍建設還是追求高學歷、高學位而輕視實踐經歷和能力。教師隊伍中單純的教書匠過多,擅長理論結合實踐,擅長知識應用的人過少;只在課堂上與學生見面、課後不管學生的教師過多,能夠在第二課堂指導學生,像師傅帶徒弟那樣的教師過少。存在着兩個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理論與實踐一手硬一手軟;教書與育人一手硬一手軟。

所以要實現隊伍建設的轉型。

6.實踐教學還是按照驗證式、分散式實驗的傳統實驗室裝備與實驗組織方式。真正的設計型、綜合性實驗過少,真正的實訓動手做的過少。“做中學”體現得不夠。

所以要實現實踐教學條件和組織方式的轉型。

上述六個方面,是一般本科高校較爲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只是在不同的學校或者在同一學校的不同專業存在的程度不同。就我來xx學院的初步瞭解,我校的情況也大體如此,所以解決這六個方面的問題就是嚮應用技術型轉型的主要任務。

在定型還是轉型的提法上,我贊成提轉型,一是從國務院、教育部到省政府都提的是轉型,二是確實有那麼多內容需要轉型。

(二)若干指標

教育部《關於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中給出了試點高校轉型要達到的若干指標:

1.校企、校地簽訂實質性合作協議的專業(集羣)覆蓋率達到100%。

2.建立行業企業參與的治理結構。建立有行業和用人單位參與的理事會(董事會)制度、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度,成員中來自地方政府、行業、用人單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於50%。根據產業鏈的發展方向、行業企業合作伙伴的要求設置專業課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3.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的專業體系。試點高校要按照產業鏈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和國家職業資格要求設置專業,並將服務同一產業鏈的關聯專業組織爲專業集羣統籌管理。集中學校資源建設好社會有需求、辦學有基礎的專業(集羣),逐步提高特色優勢專業集中度,到2016年特色優勢專業在校生佔在校生總規模的比例不低於40%。通過傳統專業改造、學生選修專業等方式,提高複合型、創新型技術人才的培養比重。

4.創新高等繼續教育。面向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設計課程模塊、學習方式、學分累積制度。在重點專業(集羣)着重建設服務行業和主要企業的培訓基地。

繼續教育在學人數(摺合數)佔在學總人數的比例達到30%以上。

5.加強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試點高校要根據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建構知識體系、技術技能體系和實驗實習實訓環境。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大型實驗實訓中心。完善學生校內實驗實訓、企業實訓實習和假期實習制度,實訓實習的課時比例達到30%以上,學生參加實訓實習的時間累計達到一年。

6.創新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試點高校要制定符合應用技術人才成長特點的培養方案,全面推進學分制和模塊化教學,爲不同來源的學生制定多樣化人才培養方案。支持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評價和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積極推行基於實際應用的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和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例教學率要達到100%,主幹專業課程用人單位的參與率達到100%。

7.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試點高校要改革教師聘任制度和評價辦法,逐步使大多數教師既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使“雙師型”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逐步達到50%以上。將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爲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並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鍊。在教師績效考覈、職務(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8.建立創業教育體系。將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有機結合,使學生既掌握創業需要的技術,又具備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建設創業指導教師隊伍,聘請有創業經驗的人才擔任兼職創業指導教師。建立創新創業基地,與合作企業共建創業基金,爲師生實訓實習、創新創業、科技孵化提供綜合服務,重點培養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業者。允許學生休學創業,並對學生創業項目進行跟蹤和指導。

(三)轉型難點

教育部對轉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們的所處的起點與目標之間距離明顯,任務艱鉅,存在着很多的困難和矛盾,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創造性地去完成。當然不同的專業情況不同。總體來說,有下列幾個難處。

1.教育思想觀念轉變難

轉型是一場綜合改革,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改革。所以我們要首先組織全校的大討論,破除陳舊的傳統觀念,樹立適應轉型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使幹部、教師都能認識到位、思路清晰、方向明確。

2.傳統教學習慣改變難

轉型改革,教師是不可替代的主力,同時教師多年教學中所習慣的灌輸式、照本宣科的教法也將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所以這場改革要從每一位教師自身做起,來一場教學方式方法的大改革、大提高。改革要取得勝利,有賴於教師自身的教學改革成功。

3.師資隊伍轉向難

我們的教師大多數是從校門到校門,缺乏實踐經歷。而教師缺少應用知識的經歷和經驗,是難以培育出高質量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所以教師隊伍要加快轉型建設,通過多種途徑增加教師的實踐經歷和能力。

4.校企合作深入難

轉型發展離不開校企、校地的合作教育。但是如何能找到合作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實現實質性的深度合作,是一個需要下功夫解決的難題。

5.實踐條件建設難

把學生集中在教室裏照本宣科,既省工又省錢,但是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市場競爭力最差,浪費的是學生的青春和學費,損壞的是學校的名聲,耽誤的是國家用人。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需要改變培養方式,加大實踐環節,既費工又費錢,但是隻有這樣學生和學校纔有出路,國家才能得到所需的人才,是新建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學校面臨着提高質量和加大成本的矛盾。

教育部文件要求轉型高校要實現三個百分之百:校企、校地實質性合作簽約率的專業覆蓋率100%;專業課程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例教學率要達到100%;主幹課程用人單位參與率100%。這也是難度較大的事情。

所以,轉型是一場攻關,是一場系列改革,需要堅定決心,知難而進,百折不撓。

三、怎麼轉

(一)轉型的目標與思路

轉型目標:

1.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爲宗旨,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更好地融入吉林省社會發展、產業振興和技術進步,探索出一條建設應用技術型高校的發展道路。

2.學生就業質量顯著提高,專業培養方案能更好地對接行業或崗位羣要求,畢業生技術應用能力達到行業先進水平,力爭到2017年初次就業率達到90%以上,對口就業率達到80%以上。

3.服務吉林省產業轉型升級能力顯著增強,成爲吉林省重點產業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基地,並在提升對產業鏈價值的貢獻力和產業羣競爭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體思路: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應採取的總體思路:學校發展定位與地方經濟發展對接;專業設置與地方產業和社會需求對接;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對接;人才培養規格與崗位要求對接;企業或行業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教學模式,強化技術理論、強化技術應用,突出實踐教學,人才培養過程體現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學做交替。

五個轉變:

1.由以學科體系爲基礎的專業結構向按行業崗位需求設置專業轉變。

2.由學校自我封閉自成一體的培養模式向學業、專業與行業、企業相結合的合作教育轉變。

3.由以知識傳授爲主的教學向知識學習與應用相結合、學校培養與崗位需求無縫對接的教學轉變。

4.由以學歷學術標準建設教師隊伍向“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轉變。

5.由以學術標準爲主的學校評估制度向以技術創新和服務產業實際貢獻爲價值標準轉變。

(二)轉型的具體措施

對應上面提出的6項任務,提出6個轉型。只是個人的想法,供大家研究,各個專業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提出符合自身特點的轉型措施。

1.學科專業轉型:面向行業與區域需求構建與調整專業設置和專業方向。

一是調整和改造傳統專業,基礎理科專業轉向發展應用性理科專業,文科專業轉向發展應用性文科專業,積極拓展工科專業,發展新興學科專業,使所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相應崗位職業要求。

二是設置應用型專業方向。通過市場調研瞭解本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方向,定向培養。例如,假期裏和幾家大企業研究、簽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聯盟,其中中興通訊公司就提出他們最需要精通外語又熟悉經營和外貿的人才,這就給我們外語類專業提供了需求信息。

三是要加強專業羣建設。按行業需求組建跨學科專業羣,例如我校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聯盟中有一家企業是黑龍江俄速通國際物流公司,需要物聯網、物流、國際貿易、俄語幾方面的人才,這就給我們提出了面對國際物流行業,如何組建專業羣的問題。

在專業口徑設置上,應根據就業狀況來決定。有些專業就業對口率比較高,專業指向應該具體些;有些專業就業對口率很低,專業指向應該寬泛些,應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性。

每個專業都要開展人才需求調查,重新審視、調整和建設專業或專業方向。下大力氣辦好自己的專業,爭相成爲特色優勢專業。

2.培養方案轉型:面向行業需要和崗位需求設置培養方案及其課程體系

一是按照行業發展、社會進步和技術更新的要求以及應用技術型培養目標的定位,重新審查課程體系,哪些課該淘汰了,哪些課要新開出了。課程體系如何調整和優化;對保留的課程,教學內容應該有哪些更新,在教學大綱上要標明。

二是強化能力培養。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哪些主要能力,這些能力在哪些課程或課程羣中培養形成,應該構建這樣的“能力矩陣”。在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中除了明確學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識點,還應明確列出要培養的幾種能力。

三是明確合作教育的培養內容。哪些課程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完成,包括到校外教學和請校外教師來校內教學。

四是更加明確實驗、實習、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增加行業實踐,體現與崗位的“無縫對接”。例如我校藝術學院的作業變作品,作品變產品,產品變商品。

五是加強課外創新實踐學分要求,把第二課堂的有關專業實踐活動納入培養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個性培養,強化能力訓練。

3.培養道路轉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這項工作要落實到每個專業。

一是按照教育部校企、校地實質性合作簽約率的專業覆蓋率100%的要求,每個專業都要實行合作教育,充分用好校外優質資源,爲應用技術型人才創建新的培養基地和平臺。根據專業特點合作方式可以多樣化。校內外培養基地相結合,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專業實踐崗位。

二是每個專業都要組建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人才需求調查、培養方案制定和課程體系的建設,其中校外行業或用人單位專家至少佔50%。

4.教學模式轉型:強化教學改革

教學模式是教學的組織形式和實現方式,包括教學方式與方法。

一是邀請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評價和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積極推行基於實際應用的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和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例教學的覆蓋率達到100%,主幹專業課程用人單位的參與率達到100%。

二是強化課堂教學改革。教師用心設計問題情境,組織討論課,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佈置問題式作業,引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開展課後討論,實現探究式學習;教學過程以問題爲主線,以綜合爲導向,以分析、質疑、多路徑求解、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等方法指導學生開展主動性學習。

傳授知識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但是,還有四個方面更重要:

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今天的教是爲了明天不需要教。

養成學生的科學精神比傳播科學知識更重要。培養學生嚴謹、求實、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學術品格,比傳播科學知識本身重要得多。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強制學生學習更重要。教師最重要的責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

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知識比單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應用。

學習重在“習”,知識重在“識”,文化重在“化”。聽過的會忘記,見過的能記住,做過的才真正明白。背會不算會,體會與做會纔算會。

三是講求知行合一,注重課內外結合、一、二課堂的互動,提倡項目式教學,實現做中學、例中學、問中學、研中學。

5.教師隊伍轉型:雙師型

一是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使“雙師型”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逐步達到50%以上,同時通過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鍊增加教師的實踐經歷。將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爲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在教師績效考覈、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二是教師的崗位培訓和提高。通過教師發展中心的校內培訓、教師講課比賽、班導師業務培訓等多種渠道,大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三是通過第二課堂的專業實踐指導,大力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

6.實踐教學條件轉型:

加強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按照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建構知識體系、技術技能體系和實驗實習實訓環境。建設校內工程實踐中心,用好合作單位的實訓條件,積極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實驗實訓中心。

上述六個方面的轉型,就是對“轉什麼、怎麼轉”的集中探討,希望引起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提出更加符合本專業實際的、更加詳細、更有操作性的措施和辦法。我們就是要通過系統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出民辦本科院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辦學道路。

(三)轉型的實施步驟

用三年的時間完成轉型,與合格評估的評建工作步調一致。

今天的動員大會以後,全校開始爲期一個月的大討論,接着各教學單位和有關職能部門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礎上,學校出臺轉型實施方案。

(四)工作安排

1.學習討論,理清思路(9.10——10.10)

學習教育部《關於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和其它學習資料,調研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查找本學院、本專業在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面對轉型任務,組織本單位的轉型發展大討論。

2.制定初步工作方案

在學習討論基礎上,制定出本學院(各專業)轉型工作思路和初步工作方案,在全校宣講(10.13—17)。既要明確統一要求,又要尊重各學科的特性,鼓勵各學院各有特色、各顯神通,創造性工作。重創意、重改革、可操作。

3. 制定學校轉型工作方案(10.31前)

在宣講大會基礎上,學校制定出XX—2017年轉型工作方案。

4.各學院根據學校總體方案修訂本單位轉型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轉型。

轉型是強化我校辦學特色和實力的大好機會,是提高我校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和教師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渠道。

轉型發展是我校轉設後最重要的系統工程,是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主幹道,全校幹部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務實的作風、得力的措施,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爲實現各項轉型任務而不懈努力!

我們要走的是多年想走而沒有走出來的改革創新之路,我們要戰勝的是自身的傳統勢力和保守習慣,我們要改變的是學生們在就業市場上的尷尬,我們要追求的是學生們的利益和學校的聲譽,我們要獲得的是學生們的滿意和社會的認可,我們要做的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